CN215911049U - 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1049U
CN215911049U CN202122541932.5U CN202122541932U CN215911049U CN 215911049 U CN215911049 U CN 215911049U CN 202122541932 U CN202122541932 U CN 202122541932U CN 215911049 U CN215911049 U CN 215911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actical training
training platform
rod
belt pulley
intelligent int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419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祥伟
张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5419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1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1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1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网联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包括实训台本体、壳体、液压杆本体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一侧栓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栓接有圆套,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竖杆、圆套、通槽、竖板、螺杆、活动块、定位柱、固定杆、卡套和驱动机构设置,使得该实训台能够在自身升起后对支撑部位的结构进行辅助固定,并对自身进行辅助支撑,分担液压杆的压力,减缓液压杆的老化速度,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实训台通过液压杆进行支撑放置,液压杆受到较大的压力,长期使用加剧液压杆老化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网联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
背景技术
智能网联车是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的集成应用和延伸,融合了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技术,为交通行业提供多样化的智能服务模式,智能网联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其搭载有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同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并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而智能网联车在进行使用前,往往都需要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实训台进行实训,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实训台的使用人员的使用要求也在日益增多。
如中国专利号“CN202020903009.4”公开的“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实训台”,包括通信实训台,所述升降杆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升降螺纹杆,所述升降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升降螺纹帽,所述升降螺纹杆的顶端且位于机械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一号横向齿轮,所述机械箱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机械箱的内腔转动连接有一号旋转轴。
上述的实训台进行固定放置时,可通过液压杆和滑动支撑板进行上升,利用固定支撑杆配合支撑底板进行固定支撑,但是在长期的放置过程中,实训台的整个重力都作用在液压杆上,液压杆的输出轴承担较大的压力,造成其内部活塞、密封件等零件也承受较大的压力,长期使用下来加剧液压杆的老化,甚至造成液压杆出现输出轴松动的现象,缩短液压杆的使用寿命,并给实训台的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其能够在将自身升起后对支撑部位的结构进行辅助固定,分担液压杆的压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包括实训台本体、壳体、液压杆本体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一侧栓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栓接有圆套,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端栓接有定位柱,所述壳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栓接有卡套,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与壳体的内壁栓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固定,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设置在螺杆的表面,且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栓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第二皮带轮下方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底部与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杆表面的螺纹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圆套、竖杆、固定杆和卡套的均为钢材料制成,所述定位柱、卡套和固定杆均处于同一高度。
优选的,所述通槽的宽度大于支撑板的宽度,所述通槽的长度大于支撑板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竖杆、圆套、通槽、竖板、螺杆、活动块、定位柱、固定杆、卡套和驱动机构设置,使得该实训台能够在自身升起后对支撑部位的结构进行辅助固定,并对自身进行辅助支撑,分担液压杆的压力,减缓液压杆的老化速度,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实训台通过液压杆进行支撑放置,液压杆受到较大的压力,长期使用加剧液压杆老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部件收起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俯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实训台本体;2、壳体;3、液压杆本体;4、支撑板;5、竖杆;6、圆套;7、通槽;8、竖板;9、螺杆;10、活动块;11、定位柱;12、固定杆;13、卡套;14、驱动机构;141、驱动电机;142、第一皮带轮;143、第二皮带轮;1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包括实训台本体1、壳体2、液压杆本体3和支撑板4,实训台本体1安装在壳体2的顶部,支撑板4与液压杆本体3的输出轴栓接,支撑板4顶部的一侧栓接有竖杆5,竖杆5的顶端栓接有圆套6,壳体2底部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通槽7,壳体2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竖板8,竖板8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杆9,螺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10,活动块10的顶端栓接有定位柱11,壳体2内部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另一端栓接有卡套13,壳体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14,通过竖杆5、圆套6、通槽7、竖板8、螺杆9、活动块10、定位柱11、固定杆12、卡套13和驱动机构14设置,使得该实训台能够在自身升起后对支撑部位的结构进行辅助固定,并对自身进行辅助支撑,分担液压杆的压力,减缓液压杆的老化速度,解决了现有的一些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实训台通过液压杆进行支撑放置,液压杆受到较大的压力,长期使用加剧液压杆老化的问题。
请参阅图3所示,驱动机构14包括驱动电机141、第一皮带轮142和第二皮带轮143,驱动电机141与壳体2的内壁栓接,第一皮带轮142与驱动电机141的输出轴相固定,第二皮带轮143固定设置在螺杆9的表面,且第一皮带轮142与第二皮带轮14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一皮带轮142与第二皮带轮143的规格大小相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电机141、第一皮带轮142和第二皮带轮143的设置,开启驱动电机141便可带动第一皮带轮142转动,之后第一皮带轮142带动第二皮带轮143转动,从而实现为螺杆9的转动提供动力的效果,以便对定位柱11的位置进行调节。
请参阅图2和5所示,壳体2内腔的底部栓接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第二皮带轮143下方的左右两侧,限位块15的高度低于螺杆9,防止与螺杆9接触,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块15的设置,其能够对两侧活动块10的运动范围进行限位,防止活动块10与第二皮带轮143接触而致其无法转动。
请参阅图1、2和3所示,活动块10的底部与壳体2的内壁滑动连接,螺杆9表面的螺纹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块10与壳体2的内壁滑动,则能够避免活动块10跟随螺杆9一同转动,而且螺杆9表面的螺纹对称设置,使得螺杆9在转动的同时,两侧的活动块10能够做方向相反或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对两侧定位柱11的位置进行同步调节的效果。
请参阅图1和2所示,定位柱11、圆套6、竖杆5、固定杆12和卡套13的均为钢材料制成,定位柱11、卡套13和固定杆12均处于同一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定位柱11需要穿过圆套6进入卡套13的内部,一旦卡套13与定位柱11不处于同一高度,则会造成定位柱11无法进入卡套13的内部,进而导致卡套13起不到支撑固定的效果,上述设计则是用于避免这种状况。
请参阅图1、2和3所示,通槽7的宽度大于支撑板4的宽度,通槽7的长度大于支撑板4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通槽7长宽均小于支撑板4,则会导致支撑板4无法穿过通槽7,起不到支撑的作用,上述设计是对通槽7长宽的限定,确保支撑板4能够穿过通槽7。
工作原理:在工作时,开启液压杆本体3,其输出轴伸长并带动支撑板4向下运动,同时支撑板4带动竖杆5和圆套6一同向下运动,然后支撑板4与地面接触,同时液压杆本体3的输出轴继续运行,在液压杆本体3的作用下将该实训台撑起,之后圆套6、卡套13和定位柱11均处于同一高度,开启驱动电机141,其带动螺杆9转动,然后两侧的活动块10在螺纹的作用下带动两侧的定位柱11做方向相反的运动,之后定位柱11穿过圆套6进入卡套13的内部,从而将圆套6固定,并通过竖杆5将支撑板4定位,此时定位柱11、圆套6和卡套13的配合使用能够对该实训台进行辅助支撑,避免实训台的全部重力全作用在液压杆上,减轻液压杆的负担,并延长液压杆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包括实训台本体(1)、壳体(2)、液压杆本体(3)和支撑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顶部的一侧栓接有竖杆(5),所述竖杆(5)的顶端栓接有圆套(6),所述壳体(2)底部的两侧均贯穿开设有通槽(7),所述壳体(2)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竖板(8),所述竖板(8)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10),所述活动块(10)的顶端栓接有定位柱(11),所述壳体(2)内部的左右两侧均栓接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的另一端栓接有卡套(13),所述壳体(2)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机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4)包括驱动电机(141)、第一皮带轮(142)和第二皮带轮(143),所述驱动电机(141)与壳体(2)的内壁栓接,所述第一皮带轮(142)与驱动电机(141)的输出轴相固定,所述第二皮带轮(143)固定设置在螺杆(9)的表面,且第一皮带轮(142)与第二皮带轮(14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腔的底部栓接有限位块(15),所述限位块(15)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第二皮带轮(143)下方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0)的底部与壳体(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杆(9)表面的螺纹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1)、圆套(6)、竖杆(5)、固定杆(12)和卡套(13)的均为钢材料制成,所述定位柱(11)、卡套(13)和固定杆(12)均处于同一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7)的宽度大于支撑板(4)的宽度,所述通槽(7)的长度大于支撑板(4)的长度。
CN202122541932.5U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 Active CN215911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1932.5U CN215911049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1932.5U CN215911049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1049U true CN215911049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12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41932.5U Active CN215911049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1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96431A (zh) 一种用于建筑门窗辅助安装的提升装置
CN110778178A (zh) 一种空中移动智能停车机
CN215911049U (zh) 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可移动式实训台
CN212797378U (zh) 一种机场行李搬运机器人的驱动机构
CN218576559U (zh) 一种装配式可调节楼梯模具翻转台
CN108412281B (zh) 一种汽车搬运装置
CN214656173U (zh) 一种公路工程施工路面平整器
CN206486242U (zh) 一种移动式升降台
CN112982929B (zh) 一种悬空施工平台的组建机构
CN210659453U (zh) 机械式简易升降立体停车设备
CN217109464U (zh) 一种无线智能控制照明装置
CN214462202U (zh) 一种人防门安装用辅助定位机构
CN110409886B (zh) 机械式简易升降立体停车设备
CN210559091U (zh) 一种车载电动剪式千斤顶
CN203603549U (zh) 简易双层车库
CN217232935U (zh) 一种智能立体车库移车机构
CN211906608U (zh) 一种智能网联车教学通信用实训台
CN216866138U (zh) 一种智慧城市市政治安亭
CN217026952U (zh) 一种液压卧倒式堰门
CN214365256U (zh) 一种升降式立体停车装置
CN210189665U (zh) 电梯集成钢构自装装置
CN209353813U (zh) 一种车库用侧方位提升机构
CN212957887U (zh) 一种汽车用升降智能停车装置
CN112982941B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平台的搭建装置
CN220334578U (zh)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用安装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