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9236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09236U CN215909236U CN202122341518.XU CN202122341518U CN215909236U CN 215909236 U CN215909236 U CN 215909236U CN 202122341518 U CN202122341518 U CN 202122341518U CN 215909236 U CN215909236 U CN 2159092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wind
- air conditioner
- lateral
- 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导风组件和风门组件,机壳内具有风道,机壳具有两个侧向出风口、正向出风口,两个侧向出风口位于风道的两侧,正向出风口位于两个侧向出风口之间;两个导风组件分别设于机壳且与两个侧向出风口一一对应;两个风门组件分别设于机壳,用于开闭正向出风口,其中,每个导风组件包括在导风状态和挡风状态之间可切换的转动件,在导风状态下,转动件连通风道和对应的侧向出风口并进行导风,在挡风状态下,转动件断开风道和对应的侧向出风口,该空调器能够实现空调器多个方向上不同模式的排风,具有更好的温度调节效果以及更好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调器通常只能正向出风或侧向出风,并且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选择在出风口处设置具有竖向导风条的百叶以调节空调器的出风方向,由于百叶与风道壁之间具有较大的缝隙,因此无法完全避免空调器的直吹,导致空调器的舒适性差,并且空调器的风量损失较大,空调器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使得空调器无法更好的调节室内温度,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能够实现空调器多个方向上不同模式的排风,具有更好的温度调节效果以及更好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机壳内具有风道,机壳具有两个侧向出风口、正向出风口,两个侧向出风口位于风道的两侧,正向出风口位于两个侧向出风口之间;两个导风组件,两个导风组件分别设于机壳且与两个侧向出风口一一对应;两个风门组件,两个风门组件分别设于机壳,用于开闭正向出风口,其中,每个导风组件包括在导风状态和挡风状态之间可切换的转动件,在导风状态下,转动件连通风道和对应的侧向出风口并进行导风,在挡风状态下,转动件断开风道和对应的侧向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空调器,该空调器能够实现空调器多个方向上不同模式的排风,并且能够避免风直接吹向室内人员,提高了空调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同时能够对空调器的侧向出风口的排风风向进行灵活的调整,使出风更均匀,具有更好的温度调节效果以及更好的舒适性。
另外,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件形成筒状且包括沿其周向分布的导风部和挡风部,
在所述导风状态下,所述导风部连通所述风道和对应的所述侧向出风口,在所述挡风状态下,所述挡风部断开所述风道和对应的所述侧向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部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导风叶片,在所述导风状态下,所述风道和所述侧向出风口通过相邻两个所述导风叶片之间的过风口连通且通过所述导风叶片进行导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叶片包括弧形导风叶片或平面栅格状导风叶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还具有正向出风口,所述正向出风口位于两个所述侧向出风口之间,在所述挡风状态下,所述挡风部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风道的一部分风道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风部呈蜗壳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机壳的上部且与所述转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以在所述导风状态和所述挡风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风门组件包括:
风门,所述风门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正向出风口处,用于开闭所述正向出风口的一部分;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风门连接,以驱动所述风门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风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连动件,所述连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连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和所述连动件中的一个具有弧形滑槽且另一个具有与所述弧形滑槽配合的滑柱,以使所述连动件相对于所述齿条可摆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设有容纳盒,所述齿轮齿条机构、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连动件设于所述容纳盒内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伸出所述容纳盒外,
其中,所述连动件与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容纳盒具有与所述连接轴滑动配合的限位滑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在A-A处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在B-B处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在C-C处的剖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导风组件1,转动件11,导风部111,导风叶片1111,过风口1112,挡风部112,电机轴孔113,第一电机12,
机壳2,侧向出风口21,正向出风口22,导风通道23,导风板24,
风道3,
风门组件4,风门41,驱动装置42,第二电机421,传动机构422,齿条4221,齿轮4222,连接件423,连动件424,弧形滑槽425,滑柱426,连接轴427,限位柱428,
容纳盒5,限位滑槽51,上壳体52,下壳体53,支撑结构54,
风轮6,换热器7,百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2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可以包括:机壳2和两个导风组件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可以为柜机。由于传统的单贯流柜机仅有一个出风方向,空调器排出的风会直接吹向室内的部分人员,导致空调器的舒适性较差,传统的空调器通常只能正向出风或侧向出风,并且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选择在出风口处设置具有竖向导风条的百叶以调节空调器的出风方向,由于百叶与风道壁之间具有较大的缝隙,因此无法完全避免空调器的直吹,导致空调器的舒适性差,并且空调器的风量损失较大,空调器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使得空调器无法更好的调节室内温度。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计了一种拥有正向出风口且在风道3的两侧具有两个侧向出风口21的空调器100,并且在两个侧向出风口21处对应设置有能够导风或封闭侧向出风口21的转动件11,由此,空调器100通过两个侧向出风口21向外排风能够避免空调器100的直吹,提升了空调器100的舒适性,并且在空调器100通过两个侧向出风口21向外排风时,风道3排出的风能够在经过导风组件1的导向后再通过侧向出风口21向外界排出,从而通过调整导风组件1能够灵活的调整侧向出风口21排风的风向,使得空调器100的舒适性得到了提升,同时还解决了侧向出风口21出风时气流短路回到空调器100的进风口的回流问题,确保了室内温度的均匀性和温降效果。
其中,机壳2内具有风道3,空调器100通过风道3向外界排风,机壳2具有两个侧向出风口21,两个侧向出风口21位于风道3的两侧,因此,在空调器100处于防直吹模式时,空调器100适于通过两个侧向出风口21排风,以提高空调器100的舒适性。两个导风组件1分别设于机壳2且与两个侧向出风口21一一对应,以使从风道3排出的风能够在经过导风组件1的导向后再通过侧向出风口21向外界排出,从而通过调整导风组件1能够灵活的调整侧向出风口21排风的风向,使得空调器100的舒适性得到了提升,其中,每个导风组件1包括在导风状态和挡风状态之间可切换的转动件11,在导风状态下,转动件11连通风道3和对应的侧向出风口21并进行导风,此时转动件11能够对风向进行灵活的调整,提高了空调器100恶的舒适性,在挡风状态下,转动件11断开风道3和对应的侧向出风口21,此时转动件11能够完全封堵住侧向出风口21,以避免侧向出风口21漏风,并且避免冷风通过侧向出风口21灌入空调器100,避面由于冷风灌入空调器100内而导致的凝露,避免凝露影响空调器100的性能。
参照图12,机壳2还具有正向出风口22,正向出风口22位于两个侧向出风口21之间,也就是说,空调器100共有三个出风口,分别位于空调器100的正向与两侧,以实现空调器100多个方向上的排风,空调器100还包括两个风门组件4,两个风门组件4分别设于机壳2,用于开闭正向出风口22,通过控制两个风门组件4的开闭,能够控制正向出风口22的开闭,还可以控制正向出风口22的开度,从而达到控制空调器100在各种不同出风模式之间转换的目的。
在空调器100处于直吹模式时,两个风门组件4适于打开正向出风口22,与两个侧向出风口21对应设置的转动件11处于挡风状态,此时空调器100仅由正向出风口22排风。
在空调器100处于防直吹模式时,两个风门组件4适于关闭正向出风口22,与两个侧向出风口21对应设置的转动件11处于导风状态,此时空调器100由两个侧向出风口21排风。
在空调器100需要加大排风量,以达到快速降低室内温度或快速提升室内温度的目的时,两个风门组件4适于打开正向出风口22,与两个侧向出风口21对应设置的转动件11处于导风状态,此时空调器100的两个侧向出风口21与正向出风口22共同向外排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00,该空调器100能够实现空调器100多个方向上不同模式的排风,并且能够避免风直接吹向室内人员,提高了空调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同时能够对空调器100的侧向出风口21的排风风向进行灵活的调整,使出风更均匀,具有更好的温度调节效果以及更好的舒适性。
结合图6、图11和图16所示实施例,转动件11形成筒状,转动件11包括沿其周向分布的导风部111和挡风部112,通过将转动件11设置为筒状结构,能够便于通过旋转转动件11改变转动件11的导风状态,以使转动件11能够向多方向送风,使转动件11能够更加灵活的调整风向。
进一步,转动件11的周向分布有导风部111和挡风部112,其中导风部111能够对风起到导向的作用,以使侧向出风口21能够向各个方向送风,确保室内温度均匀,降低风量损失,避免了气流的回流,使空调器100的出风更加舒适,挡风部112能够在转动件11挡风状态下对侧向出风口21进行封堵。
也就是说,转动件11在导风状态下,导风部111连通风道3和对应的侧向出风口21,此时风道3通过侧向出风口21向外送风,且风能够在导风部111的导向作用下向多方向送风,使得出风更舒适,转动件11在挡风状态下,挡风部112断开风道3和对应的侧向出风口21,此时风道3不通过侧向出风口21出风,风受到挡风部112的阻挡,适于通过其他出风口排出,由此能够避免空调器100出现侧向出风口21漏风的现象,并且避免了冷风灌入侧向出风口21而造成的空调器100凝露的问题,提高空调器100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如图6、图11和图16所示,导风部111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导风叶片1111,以在导风叶片1111与导风叶片1111之间以及导风叶片1111与挡风部112之间限定出多个过风口1112,在导风状态下,风道3和侧向出风口21通过相邻两个导风叶片1111之间的过风口1112连通且导风叶片1111能够调整风向,以使从风道3排出的风能够在过风口1112处经过导风叶片1111的导向后再通过侧向出风口21进入外界环境中,由此,经过导风部111的导向后,风能够更均匀的吹向室内,避免了风直接吹向室内人员,使得室内温度均匀,使空调器100的出风更加舒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风叶片1111包括弧形导风叶片或平面栅格状导风叶片,弧形导风叶片或平面栅格状导风叶片的结构简单,能够便于转动件11的加工制造,降低加工成本,并能够实现更好的导风效果。
参照图12,机壳2还具有正向出风口22,正向出风口22位于两个侧向出风口21之间,即正向出风口22位于风道3的正前方,风道3排出的风适于直接通过正向出风口22排出空调器100,从而实现了空调器100的直吹效果,并且由于正向出风口22的出风面积较大,因此在正向出风口22出风的状态下,空调器100能够向外界输送更大的风量,从而实现了外界环境的快速升温或降温。
其中,在挡风状态下,挡风部112的一侧表面形成风道3的一部分风道3壁面,由此,风道3排出的风在经过转动件11时,适于在挡风部112的一侧表面的阻挡下改变风向,并从正向出风口22排出,由此减少了风量的损失,避免了出现侧向出风口21漏风的现象,避免冷风灌入侧向出风口21而造成空调器100凝露的问题,提高空调器100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进一步,挡风部112呈蜗壳形,以使其具有向前导风的功能,并利用蜗壳形抑制气流在挡风部112处的流动分离,提高出风的均匀性,使风能够更均匀的吹向室内,使得室内温度均匀,使空调器100的出风更加舒适。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导风组件1还包括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设于机壳2的上部,第一电机12与转动件11连接,以在转动件11的上部更好的驱动转动件11转动,使空调器100的整体结构更紧凑,更便于布置。第一电机12用于驱动转动件11转动以使转动件11能够在导风状态和挡风状态之间切换。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第一电机12即可控制转动件11的状态转换。
具体地,若需要将转动件11由挡风状态转换为导风状态时,空调器100适于启动第一电机12,转动件11在第一电机12的驱动下开始转动,并在转动到适宜方向时停止转动,此时侧向出风口21向外排风,风会在转动件11的导向作用下均匀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转动件11处于导风状态时,转动件11适于在第一电机12的驱动下做摆动运动,以使侧向出风口21能够向各个方向排风,进而使风能够更均匀的吹向室内,提高空调器100出风的舒适度,也可以保持在一个固定位置,实现固定方向的出风效果。
若需要将转动件11由导风状态转换为挡风状态时,再次启动第一电机12,转动件11在第一电机12的驱动下运动到挡风状态转动件11所在的位置,并在到达指定位置后停止转动,此时转动件11的挡风部112适于完全封堵侧向出风口21,以避免侧向出风口21漏风或外界冷风通过侧向出风口21灌入空调器100,由此,提高了空调器100的可靠性。
在一些示例中,转动件11上端具有电机轴孔113,第一电机12的电机轴适于通过电机轴孔113与转动件11固定连接,以使第一电机12能够驱动转动件11转动。
如图17和图18所示,每个风门组件4包括:风门41和驱动装置42,风门41可活动地设置在正向出风口22处,以开闭正向出风口22的一部分,其中,风门41可以构造为挡风板结构,以使风门41能够完全封堵正向出风口22,以在空调器100处于防直吹模式时避免正向出风口22漏风,并且避免外界环境中的灰尘进入空调器100内,驱动装置42能够为风门41的运动提供动力。
其中,驱动装置42包括第二电机421和传动机构422,第二电机421通过传动机构422与风门41连接,第二电机421能够通过传动机构422对风门41的滑动提供动力,以驱动风门41活动。
具体地,两个驱动装置42能够分别驱动两个风门41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在中间打开或闭合正向出风口22,或者两个风门41能够在两个驱动装置42的驱动下同向运动,以在两侧打开或关闭正向出风口22。
参照图20和图21,传动机构422为齿轮齿条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包括:齿条4221和齿轮4222,齿轮齿条机构能够将第二电机421的旋转扭矩转换为齿条4221的摆动运动,进而转换为风门41的滑动运动。
在一些示例中,驱动装置42还包括连接件423,连接件423的一端与风门41连接且另一端与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4221连接,以将齿条4221的摆动运动转化为风门41的滑动运动。
具体地,第二电机421的电机轴与齿轮4222固定连接,第二电机421运行时,第二电机421驱动齿轮4222旋转,由于齿条4221和齿轮4222之间相互啮合,因此在齿轮4222旋转时,旋转的齿轮4222可以带动齿条4221做摆动运动,进而带动连接在齿条4221上的连接件423运动,从而达到驱动风门41滑动的目的。
如图20和图21所示,驱动装置42还包括连动件424,连动件424的一端与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4221可转动地连接且连动件424的另一端与连接件423可转动地连接。连动件424能够在齿条4221与连接件423之间改变运动方向,以使连接件423能够按照设定的方向运动,具体地,连动件424的一端适于伴随齿条4221做圆弧上的往返运动,同时,连动件424的另一端将在齿条4221的作用下沿着设定好的轨迹做往返运动,进而带动风门41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4221和连动件424中的一个具有弧形滑槽425且另一个具有滑柱426,滑柱426适于与弧形滑槽425滑动配合,滑柱426与弧形滑槽425配合能够确保齿条4221在运动时可以带动连动件424共同运动,实现动力的传递以及运动方式的转换,并且,弧形滑槽425能够对齿条4221与连动件424的运动距离进行限制,确保齿条4221与连动件424在限定的距离内运动。
结合图17、图18、图20,和图21,机壳2设有容纳盒5,容纳盒5能够对驱动装置42起到支撑与保护的作用,齿轮齿条机构、连接件423和连动件424设于容纳盒5内且连接件423的一端伸出容纳盒5外,以便于连接件423与风门41的连接。
其中,连动件424与连接件423通过连接轴427可转动地连接,以便于连动件424与连接件423按照不同的方向运动,容纳盒5具有与连接轴427滑动配合的限位滑槽51,限位滑槽51能够对连接轴427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也就是说,连接件423适于沿着限位滑槽51的运动方向运动,进而使得风门41能够沿着限位滑槽51限定的方向滑动,确保了风门41运动的稳定性。
具体地,容纳盒5包括:上壳体52,下壳体53以及位于上壳体52与下壳体53之间的支撑结构54。支撑结构54上具有能够对驱动装置42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以使驱动装置42更好的设置在容纳盒5内,提高驱动装置42的设置稳定性。
其中,上壳体52与下壳体53上具有与连接轴427滑动配合的限位滑槽51,以对连接轴427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进而对连接件423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确保风门41运动的稳定性。上壳体52和下壳体53在上下两侧扣合在支撑结构54上,上壳体52上具有第二电机轴孔,第二电机421的电机轴适于通过上壳体52上的第二电机轴孔与容纳盒5中的齿轮4222结构固定连接,以带动齿轮4222旋转,齿轮4222与齿条4221啮合传动,以将齿轮422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齿条4221的摆动运动,齿条4221上可转动的连接有连动件424,连动件42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427与连接件423可转动的连接,由于连接件423被限位滑槽51限制了运动轨迹,因此,连动件424适于将齿条4221的摆动运动转化为连接件423的滑动运动,进而带动风门41做滑动运动,由此完成了风门41的驱动。
再进一步,齿条422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柱428,多个限位柱428与上壳体52和下壳体53上的限位滑槽51限位配合,以对齿条4221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确保齿条4221运动的可靠性。
参照图6、图11和图16,机壳2还具有导风通道23,导风通道23连接在风道3和侧向出风口21之间,以将空调器100通过风道3向外界环境排出的风导向侧向出风口21,转动件11可转动地设于导风通道23内,以在导风通道23内实现对侧向出风口21的封堵并且在导风通道23内对风进行导向,以使风能够经过导向后从侧向出风口21排出。
如图6、图11和图16所示,机壳2包括导风板24,导风板24的一侧表面形成凹曲面,凹曲面形成导风通道23的一部分通道壁面,以利用凹曲面对风进行导向,以减少风量的损耗。
下面结合图示附图描述空调器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6所示,空调器100包括机壳2、风道部件、风轮6、换热器7和百叶8,机壳2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道部件、风轮6和换热器7设置在机壳2内,风道部件限定出风道3,风轮6将外界的空气导引入空调器100内,以使外界空气能够流动到换热器7处,并在换热器7内进行热交换,经过换热器7的换热后的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出空调器100,从而实现空气的温度调节,以达到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的目的。
出风口包括正向出风口22和位于正向出风口22两侧的两个侧向出风口21,正向出风口22与侧向出风口21之间具有隔板,以将正向出风口22与侧向出风口21分割开,避免漏风。
其中,在正向出风口22处,具有两个风门组件4,两个风门组件4适于控制正向出风口22的打开与闭合,在两个侧向出风口21处对应设置有导风组件1,导风组件1适于控制侧向出风口21的打开与闭合,通过控制两个风门组件4与两侧的导风组件1,即可控制空调器100在只打开正向出风口22的直吹模式、打开两侧的侧向出风口21,关闭正向出风口22的防直吹模式以及同时打开正向出风口22与侧向出风口21的多向出风模式之间转换。
其中,导风组件1包括第一电机12和转动件11,转动件11形成筒状且包括沿其周向分布的导风部111和挡风部112,其中,导风部111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导风叶片1111,导风叶片1111为弧形导风叶片,以便于转动件11的加工制造,降低加工成本,并能够实现更好的导风效果。挡风部112呈蜗壳形,以使其具有向前导风的功能,并利用蜗壳形抑制气流在挡风部112处的流动分离,提高出风的均匀性,使风能够更均匀的吹向室内,使得室内温度均匀,使空调器100的出风更加舒适。
在空调器100通过侧向出风口21向外排风时,转动件11能够利用导风部111对风进行导向,在空调器100不通过侧向出风口21向外排风时,转动件11的挡风部112适于遮蔽侧向出风口21,以避免侧向出风口21漏风。第一电机12设于机壳2的上部,第一电机12能够驱动转动件11旋转,导风组件1通过第一电机12驱动转动件11的旋转以来控制侧向出风口21的敞开与闭合。
进一步,风门组件4包括:驱动装置42和风门41,风门组件4通过驱动装置42驱动风门41的滑动以来控制正向出风口22的敞开与闭合。具体地,驱动装置包括:齿轮齿条机构、连动件、连接件和第二电机。
机壳2上设有容纳盒5,驱动装置42的一部分设置在容纳盒5内,以利用容纳盒5对驱动装置42起到支撑与保护的作用,具体地,驱动装置42中,齿轮齿条机构、连接件423的一端和连动件424都设于容纳盒5内,连接件423的另一端伸出容纳盒5外,以便于连接件423与风门41的连接。
容纳盒5结构包括:上壳体52,下壳体53以及位于上壳体52与下壳体53之间的支撑结构54。支撑结构54上具有能够对驱动装置42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以使驱动装置42更好的设置在容纳盒5内,提高驱动装置42的设置稳定性。上壳体52与下壳体53上具有与连接轴427滑动配合的限位滑槽51,以对连接轴427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进而对连接件423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确保风门41运动的稳定性。上壳体52和下壳体53在上下两侧扣合在支撑结构54上,上壳体52上具有第二电机轴孔,第二电机421的电机轴适于通过上壳体52上的第二电机轴孔与容纳盒5中的齿轮4222结构固定连接,以带动齿轮4222旋转,齿轮4222与齿条4221啮合传动,以将齿轮4222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齿条4221的摆动运动,齿条422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限位柱428,多个限位柱428与上壳体52和下壳体53上的限位滑槽51限位配合,以对齿条4221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确保齿条4221运动的可靠性,齿条4221上可转动的连接有连动件424,连动件42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427与连接件423可转动的连接,由于连接件423被限位滑槽51限制了运动轨迹,因此,连动件424适于将齿条4221的摆动运动转化为连接件423的滑动运动,进而带动风门41做滑动运动,由此完成了风门41的驱动。在驱动装置42的驱动作用下,两个风门41能够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以在中间打开或闭合正向出风口22,或者两个风门41能够在驱动装置42的驱动下同向运动,以在两侧打开或关闭正向出风口22。
进一步,连动件424可以大致形成为三角形的连接板,三角形中的一角上设置有可转动的连接轴427,以将连动件424的一端与齿条4221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三角形的另一个角上设置有弧形滑槽425,弧形滑槽425与齿条4221上的滑柱426限位连接,以对连动件424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并对连动件424和齿条4221的运动距离进行限制,提高驱动装置42设置的可靠性,三角形的再一个角上设置有连接轴427,以将连动件424与连接件423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并且连接轴427的上下两端与上壳体52和下壳体53上的限位滑槽51限位配合,以利用限位滑槽51对连接件423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内具有风道,所述机壳具有两个侧向出风口、正向出风口,两个所述侧向出风口位于所述风道的两侧,所述正向出风口位于两个所述侧向出风口之间;
两个导风组件,两个所述导风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机壳且与两个所述侧向出风口一一对应;
两个风门组件,两个所述风门组件分别设于所述机壳,用于开闭所述正向出风口,
其中,每个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在导风状态和挡风状态之间可切换的转动件,在所述导风状态下,所述转动件连通所述风道和对应的所述侧向出风口并进行导风,在所述挡风状态下,所述转动件断开所述风道和对应的所述侧向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形成筒状且包括沿其周向分布的导风部和挡风部,
在所述导风状态下,所述导风部连通所述风道和对应的所述侧向出风口,在所述挡风状态下,所述挡风部断开所述风道和对应的所述侧向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导风叶片,在所述导风状态下,所述风道和所述侧向出风口通过相邻两个所述导风叶片之间的过风口连通且通过所述导风叶片进行导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包括弧形导风叶片或平面栅格状导风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具有正向出风口,所述正向出风口位于两个所述侧向出风口之间,在所述挡风状态下,所述挡风部的一侧表面形成所述风道的一部分风道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部呈蜗壳形。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机壳的上部且与所述转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以在所述导风状态和所述挡风状态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风门组件包括:
风门,所述风门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正向出风口处,用于开闭所述正向出风口的一部分;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风门连接,以驱动所述风门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风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连动件,所述连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连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齿条机构的齿条和所述连动件中的一个具有弧形滑槽且另一个具有与所述弧形滑槽配合的滑柱,以使所述连动件相对于所述齿条可摆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有容纳盒,所述齿轮齿条机构、所述连接件和所述连动件设于所述容纳盒内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伸出所述容纳盒外,
其中,所述连动件与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容纳盒具有与所述连接轴滑动配合的限位滑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41518.XU CN215909236U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41518.XU CN215909236U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09236U true CN215909236U (zh) | 2022-02-25 |
Family
ID=80310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41518.XU Active CN215909236U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09236U (zh) |
-
2021
- 2021-09-26 CN CN202122341518.XU patent/CN2159092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20022248A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106225070B (zh) | 风管机 | |
CN109458665B (zh) |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4688614B (zh) | 空调机 | |
CN111189117A (zh) |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1380106A (zh) |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5909236U (zh) | 空调器 | |
CN211575289U (zh) | 柜式空调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1119932U (zh) | 用于空气处理设备的导风柱及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1575272U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6924548U (zh) | 风管机 | |
CN211345537U (zh) | 空调柜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4038685U (zh) |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 |
CN209763293U (zh) |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0118834U (zh) | 空调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955851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0567364U (zh) | 空调器 | |
JP2005214560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
KR101727036B1 (ko) | 공기조화장치 | |
CN21727449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0762824A (zh) | 出风组件及整体式空调 | |
CN220061913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2109877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9433374U (zh) | 空调器 | |
CN221593012U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