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6468U - 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6468U
CN215906468U CN202122113589.4U CN202122113589U CN215906468U CN 215906468 U CN215906468 U CN 215906468U CN 202122113589 U CN202122113589 U CN 202122113589U CN 215906468 U CN215906468 U CN 215906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transverse
rail
mechanism capab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135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雨薇
白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ji Jinche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ji Jinche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ji Jinche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ji Jinche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135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6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6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6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涉及铁路设备技术领域。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包括轨撑、横向螺栓、横向螺母和螺母防转套。轨撑的立墙开设有第一通孔,横向螺栓穿过铁轨和第一通孔并与横向螺母配合。立墙设置有固定部,螺母防转套用于套设在横向螺母并与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以防止横向螺母旋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或拆卸简便,不影响原有轨撑的结构及横向螺栓的尺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普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铁轨和轨撑以实现横向螺栓的防松并稳定保持螺栓拉力,使轨撑有效且稳固地与铁轨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
背景技术
在铁路的铁轨外侧上设置有轨撑,可以抵抗列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轮轨横向力。轨撑一般安装在道岔或者普通轨道小半径曲线轨道外股钢轨的外侧,以防止列车通过时,过大的横向力造成轨道横向位移过大,或造成钢轨向外侧倾翻。
现有的轨撑通常由横向螺栓与铁轨固定连接,然而在列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导致横向螺栓松动从而导致轨撑失效,不仅会增大线路养护难度,更容易造成行车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其能够防止横向螺母松动,保证轨撑与铁轨稳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包括轨撑、横向螺栓、横向螺母和螺母防转套;
所述轨撑的立墙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横向螺栓穿过铁轨和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横向螺母配合;
所述立墙设置有固定部,所述螺母防转套用于套设在所述横向螺母并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以防止所述横向螺母旋转。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母防转套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呈多边形状,用于与所述横向螺母的侧壁抵持,以在所述螺母防转套套设在所述横向螺母的情况下防止所述横向螺母旋转。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通孔包括多个第一侧壁,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夹角与所述横向螺母的两相邻侧壁形成的夹角相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形成卡持部,所述卡持部用于抵持所述横向螺母的相邻的两侧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母防转套的一侧面的一端凸设有两个卡合部,两个所述卡合部形成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固定部固定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还包括防脱件,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防脱件与所述卡合部卡持配合,以防止所述螺母防转套脱离所述固定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合部开设有第一销孔,所述固定部开设有第二销孔,所述防脱件穿过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以防止所述螺母防转套脱离所述固定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为凸台,所述凸台凸设于所述立墙。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母防转套包括两个第二侧壁,两个所述第二侧壁围成内腔,所述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还包括垫圈,所述内腔用于容置所述垫圈,且所述内腔的圆周空间大于所述横向螺母旋转形成的外接轨迹圆及所述垫圈的外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部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水平两侧或竖向两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通孔为腰形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的有益效果包括:螺母防转套套设于横向螺栓并与设置在立墙上的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防止横向螺栓旋转、松动,保证轨撑有效且稳固地与铁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或拆卸简便,不影响原有轨撑的结构及横向螺栓的尺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普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铁轨和轨撑以实现横向螺栓的防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母防转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向螺母和螺母防转套第一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横向螺母和螺母防转套第二状态图。
图标:10-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100-轨撑;110-立墙;111-第一通孔;113-固定部;1131-第二销孔;115-凸台;130-侧筋;200-横向螺栓;300-横向螺母;400-螺母防转套;410-卡合部;411-第一销孔;430-卡槽;450-第二通孔;451-第一侧壁;453-卡持部;470-第二侧壁;490-内腔;500-防脱件;510-开口销;600-垫圈;20-铁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10,应用于与铁轨20,以抵抗在行车过程中车轮对铁轨20施加的横向力,从而保证铁轨20和轨撑100能够保持稳定的安装状态。
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10包括轨撑100、横向螺栓200、横向螺母300、螺母防转套400、防脱件500和垫圈600。
在本实施例中,轨撑100通过横向螺栓200和横向螺母300的配合与铁轨20抵持连接,螺母防转套400通过防脱件500固定在轨撑100上,并套设于横向螺母300以防止横向螺母300旋转,从而实现横向螺栓200防松的目的。垫圈600设置在横向螺母300和轨撑100之间,可起到减震和防松的作用。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轨撑100包括立墙110和侧筋130,轨撑100的立墙110开设有第一通孔111,横向螺栓200穿过铁轨20和第一通孔111并与横向螺母300配合。立墙110设置有固定部113,螺母防转套400用于套设在横向螺母300并与固定部113可拆卸连接,以防止横向螺母300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立墙1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筋130垂直连接,立墙110的一面用于与铁轨20抵持连接,相对的另一面安装有螺母防转套400。横向螺栓200依次穿过铁轨20和轨撑100上的第一通孔111并与横向螺母300配合以将轨撑100固定在铁轨20的侧壁上。固定部113设置在第一通孔111周围,在实际应用中,螺母防转套400通过固定部113安装在轨撑100上,方便安装或拆卸,同时螺母防转套400套设在横向螺母300以防止横向螺母300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1为腰型孔(图未示),腰形孔能使横向螺栓200刚好穿过第一通孔111,同时为横向螺栓200的安装存留余量,保证横向螺栓200能够自由安装于第一通孔111,且不影响防松。
进一步地,固定部113为凸台115,凸台115凸设于立墙110。
在本实施例中,凸台115可以焊接在轨撑100的立墙110上,也可与轨撑100铸造为一个整体,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因此所有类型的轨撑100均可设置与螺母防转套400适配的凸台115,通过螺母防转套400与凸台115配合即可安装螺母防转套400以达到横向螺栓200防松的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适应性强,使用范围广,能够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轨撑100。
进一步地,固定部1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部113对称地设置于第一通孔111的水平两侧或竖向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部113对称地设置在第一通孔111的水平两侧。对称设置的固定部113可使轨撑100受力均匀,保证螺母防转套400安装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固定部113的数量和位置还可以是其他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当然,两个固定部113对称地设置在第一通孔111的竖向两侧,可根据实际应用做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4,螺母防转套400的一侧面的一端凸设有两个卡合部410,固定部113通过防脱件500与卡合部410卡持配合,以防止螺母防转套400脱离固定部113。
在本实施例中,防脱件500为开口销510,当螺母防转套400通过固定部113与轨撑100连接时,开口销510可固定螺母防转套400,以防止螺母防转套400脱离固定部113,从而保证螺母防转套400的安装稳定性,能够始终对横向螺母300起到限制旋转的作用。
进一步地,两个卡合部410形成卡槽430,卡槽430与固定部113固定配合。卡合部410开设有第一销孔411,固定部113开设有第二销孔1131,防脱件500穿过第一销孔411和第二销孔1131,以防止螺母防转套400脱离固定部113。
在本实施例中,螺母防转套400设置有四个卡合部410,螺母防转套400的一侧面的两端分别凸设有两个卡合部410,以在卡合部410的两端形成两个卡槽430,卡槽430的形状与固定部113的形状适配。可以理解的是,卡合部410及卡槽430的数量和具体结构依据轨撑100上的固定部113而定,以适配设置有不同固定部113的轨撑100,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时,只需使两个卡槽430对准两个固定部113,以使固定部113嵌入卡槽430中即可实现螺母防转套400的固定安装,因此螺母防转套400的安装或拆卸方式简单方便。在螺母防转套400完成安装的情况下,第一销孔411和第二销孔1131连通,此时将防脱件500穿过第一销孔411和第二销孔1131,即可完成螺母防转套400的固定,从而防止螺母防转套400脱离固定部113,保证螺母防转套400的稳定安装。
因此,横向螺母300可通过螺母防转套400防止旋转,螺母防转套400通过固定部113固定在轨撑100的立墙110上,再通过防脱件500可防止螺母防转套400从立墙110脱落。可以理解的是,防脱件500也具有防止防脱件500从第一销孔411和第二销孔1131中脱离的结构,进一步保证螺母防转套400的安装稳定性。因防脱件500是现有技术,例如防脱件500可以是,但不限于开口销510,所以在此不对防脱件500做详细说明和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螺母防转套400开设有第二通孔450,第二通孔450呈多边形状,用于与横向螺母300的侧壁抵持,以在螺母防转套400套设在横向螺母300的情况下防止横向螺母300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450用于穿过横向螺栓200,并且使得螺母防转套400能够套设在横向螺母300,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通孔450的多边形侧壁可与横向螺母300的侧壁抵持连接并防止横向螺母300旋转,从而实现横向螺栓200防松的目的。
进一步地,第二通孔450包括多个第一侧壁451,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侧壁451的夹角与所述横向螺母300的两相邻侧壁形成的夹角相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侧壁451形成卡持部453,卡持部453用于抵持横向螺母300的相邻的两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螺母300为六角螺母,第一侧壁451的数量为二十四个,以形成十二个卡持部453。卡持部453与横向螺母300的相邻两个侧壁的连接处抵持连接,从而达到防止横向螺母300旋转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横向螺母300与螺母防转套400有两种配合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当横向螺母300拧紧后,横向螺母300和螺母防转套400可刚好以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配合;当横向螺母300与螺母防转套400不配合时,只需将横向螺母300略微旋转一定角度,使得横向螺母300与螺母防转套400能够达到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即可。因此螺母防转套400的安装或拆卸方式方便简单,同时也能有效防止横向螺栓200旋转。
可选地,第一侧壁451的数量及相邻的第一侧壁451的夹角还可以是其他设置,具体的设置可根据横向螺母300的类型或规格进行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螺母防转套400包括两个第二侧壁470,两个第二侧壁470围成内腔490,内腔490用于容置垫圈600,且所述内腔490的空间至少大于所述横向螺母300旋转形成的外接轨迹圆及所述垫圈600。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侧壁470均与卡合部410设置在同一侧,且第二侧壁470的两端分别与位于螺母防转套400两端的两个卡合部410连接,两个第二侧壁470形成可以容置垫圈600的内腔490。在实际应用中,垫圈600设置在横向螺母300和轨撑100的立墙110之间,可起到减振和防松的作用。在螺母防转套400套设在横向螺母300时,内腔490可为垫圈600提供容置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内腔490的圆周空间大于横向螺母300在旋拧时形成的外接轨迹圆,也大于垫圈600的外径,即横向螺母300与垫圈600不会与防转套400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凸台115远离立墙110的一面距立墙110的高度大于垫圈600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凸台115的高度略微大于垫圈600的厚度,一方面凸台115可以为较小的高度,另一方面垫圈600设置在横向螺母300和立墙110之间,可使得在使用扳手拧紧横向螺母300时,避免凸台115干涉扳手的旋拧空间,方便将横向螺母300拧紧。
可选地,垫圈600可以为弹簧垫圈600和平垫圈600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横向螺栓200依次穿过铁轨20和轨撑100,将垫圈600设置于轨撑100和横向螺母300之间,横向螺栓200与横向螺母300配合以将轨撑100固定在铁轨20。螺母防转套400的卡槽430与轨撑100上设置的固定部113对应安装,使得螺母防转套400套设在横向螺母300,再通过防脱件500穿过第一销孔411和第二销孔1131,防止螺母防转套400脱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10,在立墙110的第一通孔111的周围设置有固定部113,螺母防转套400通过固定部113可拆卸地安装在轨撑100上,方便安装或拆卸,同时螺母防转套400套设在横向螺母300可有效防止横向螺母300旋转。固定部113固定设置在第一通孔111的两侧,可使轨撑100受力均匀,保证螺母防转套400安装的稳定性。固定部113为凸台115,凸台115可以焊接在轨撑100的立墙110上,也可与轨撑100铸造为一个整体,因此所有类型的轨撑100均可设置与螺母防转套400适配的凸台115,适应性强,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轨撑100。螺母防转套400上由卡合部410形成的卡槽430与固定部113适配,通过使固定部113嵌入卡槽430中可保证螺母防转套400的安装稳定性,将防脱件500穿过卡合部410开设的第一销孔411和固定部113开设的第二销孔1131,可防止螺母防转套400脱离固定部113,从而保证轨撑100能够稳定抵抗横向力冲击。螺母防转套400的第二通孔450上由相邻的第一侧壁451形成卡持部453可卡持横向螺母300的侧壁,有效防止横向螺栓200旋转,同时也方便螺母防转套400套设于横向螺母300。螺母防转套400包括由两个第二侧壁470形成的内腔490,可为垫圈600提供容置空间,以方便使得垫圈600设置在横向螺母300和轨撑100之间,起到减震和防松的作用。由于垫圈600的存在,在用扳手拧紧横向螺母300时,可避免凸台115干涉扳手进行旋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轨撑的形式根据安装需要、应用条件不同、钢轨类型的差异等,轨撑种类很多,本实用新型是对轨撑立墙的横向螺栓安装孔用螺栓的防松提出的解决措施,轨撑其它部位发生的变化而立墙横向螺栓防松采用本技术的,仍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轨撑、横向螺栓、横向螺母和螺母防转套;
所述轨撑的立墙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横向螺栓穿过铁轨和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横向螺母配合;
所述立墙设置有固定部,所述螺母防转套用于套设在所述横向螺母并与所述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以防止所述横向螺母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防转套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呈多边形状,用于与所述横向螺母的侧壁抵持,以在所述螺母防转套套设在所述横向螺母的情况下防止所述横向螺母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包括多个第一侧壁,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的夹角与所述横向螺母的两相邻侧壁形成的夹角相同,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形成卡持部,所述卡持部用于抵持所述横向螺母的相邻的两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防转套的一侧面的一端凸设有两个卡合部,两个所述卡合部形成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固定部固定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还包括防脱件,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防脱件与所述卡合部卡持配合,以防止所述螺母防转套脱离所述固定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开设有第一销孔,所述固定部开设有第二销孔,所述防脱件穿过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以防止所述螺母防转套脱离所述固定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凸台,所述凸台凸设于所述立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防转套包括两个第二侧壁,两个所述第二侧壁围成内腔,所述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还包括垫圈,所述内腔用于容置所述垫圈,且所述内腔的圆周空间大于所述横向螺母旋转形成的外接轨迹圆及所述垫圈的外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部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水平两侧或竖向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为腰形孔。
CN202122113589.4U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 Active CN215906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3589.4U CN215906468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3589.4U CN215906468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6468U true CN215906468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94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3589.4U Active CN215906468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64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64157A (en) Mounting bracket for handlebar crossbar
CN215906468U (zh) 一种可实现横向螺栓防松的轨撑机构
KR200401931Y1 (ko) 내진형 조명기구
CN102434566B (zh) 一种防震动脱落的自锁螺栓
CN110904743A (zh) 一种道岔紧固件机械防松结构
CN215908217U (zh) 一种铁路道岔护轨螺栓用防松装置
KR200433723Y1 (ko) 풀림방지와샤
CN215908230U (zh) 一种铁轨横向安装螺栓用防松机构
KR200439245Y1 (ko) 콘크리트 거푸집용 고정구
CN220816162U (zh) 一种万向型螺栓连接副防松装置及轨道结构
CN215366567U (zh) 一种可实现螺栓防松的铁轨用轨撑结构
CN220726817U (zh) 一种螺栓连接副防松装置及轨道结构
CN210325568U (zh) 一种柱上开关的多功能安装支架
CN216688839U (zh) 一种螺栓连接副防松装置及铁路道岔的局部结构
KR200329716Y1 (ko) 볼트, 너트 안전 조임 판
CN219312947U (zh) 一种车把装配时防止转动错位的衬套结构
CN216044927U (zh) 一种螺纹连接防松机构及智慧灯杆
CN112141004A (zh) 携车架夹球式夹具迫紧结构
CN101806322A (zh) 螺栓螺母防松防盗装置
CN219709959U (zh) 一种带有定位作用的防松装置
CN114351513A (zh) 一种螺栓连接副防松装置及铁路道岔的局部结构
CN216785461U (zh) 一种方便进行安装固定的管钩件
CN220792734U (zh) 一种组合抱箍
CN220623840U (zh) 一种防脱卡扣结构及灯具
KR200173825Y1 (ko) 볼트체결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