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4411U - 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4411U
CN215904411U CN202121623829.9U CN202121623829U CN215904411U CN 215904411 U CN215904411 U CN 215904411U CN 202121623829 U CN202121623829 U CN 202121623829U CN 215904411 U CN215904411 U CN 215904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reinforcing plate
bearing
frame structur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238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醒文
杜智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ihui Metal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ihui Met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hui Metal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ihui Meta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238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4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4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4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包括承重件、加强板和连接支架;承重件具有踩踏部和连接部,踩踏部位于连接部的上方,多个加强板安装在踩踏部与连接部之间;加强板的顶部与踩踏部固定连接,加强板的底部与连接部固定连接;连接支架的一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连接支架的另一端用于与汽车的固定部分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以承重件作为汽车侧踏的主体,将加强板的顶部与踩踏部连接,加强板的底部与连接部连接,实现通过加强板对承重件进行补强,结构简单,满足汽车侧踏的承重要求。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本实用新型无需准备相应的模具制备铝合金,原料容易获取,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改装率较高的车侧产品,现有一些汽车侧踏的结构主要是以一体成型的铝型材为主体,在铝型材的顶端面安装供踩踏用的防滑垫,再利用连接支架将铝型材固定在汽车的固定部分。采用铝型材作为汽车侧踏的主体,可实现汽车侧踏轻量化。但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满足铝型材的承重要求,铝型材的内部往往会设有一体成型的加强结构,以防止铝型材变形;但由于铝型材是一体成型的,制备满足承重要求的铝型材需要准备相应的模具,导致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以解决现有汽车侧踏以铝型材作为侧踏主体存在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包括承重件、加强板和连接支架;所述承重件具有踩踏部和连接部,所述踩踏部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上方,多个所述加强板安装在所述踩踏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加强板的顶部与所述踩踏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底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用于与汽车的固定部分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强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弯折部,所述加强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垂直于所述加强板的板面;所述第一弯折部相贴于所述踩踏部的背面,所述第二弯折部相贴于所述连接部的顶端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数量分别为2个;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同侧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与所述承重件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干片所述加强板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承重件的内部,所述加强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承重件的长度方向。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踩踏部的顶端面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顶端面设有防滑槽,所述防滑垫于所述防滑槽的一端开设有排水缺口。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滑垫的背面设有若干个连接柱,所述踩踏部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过盈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端头,所述端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端头分别套接在所述承重件的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以承重件作为汽车侧踏的主体,将加强板的顶部与踩踏部连接,加强板的底部与连接部连接,实现通过加强板对承重件进行补强,结构简单,满足汽车侧踏的承重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承重件可以是C型钢、工字钢或方形管等空心材料的一种,满足汽车侧踏重量轻的需求。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本实用新型无需准备相应的模具制备铝合金,原料容易获取,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防滑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中:100-承重件、110-踩踏部、111-连接孔、120-连接部、200-加强板、210-第一弯折部、220-第二弯折部、300-连接支架、400-防滑垫、410-防滑槽、420-排水缺口、430-连接柱、500-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图1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包括承重件100、加强板200和连接支架300。所述承重件100具有踩踏部110和连接部120,所述踩踏部110位于所述连接部120的上方,多个所述加强板200安装在所述踩踏部110与所述连接部120之间。所述加强板200的顶部与所述踩踏部110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200的底部与所述连接部12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30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12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300的另一端用于与汽车的固定部分连接。作为其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在安装汽车侧踏时,连接支架300的一端与汽车的固定部分连接,连接支架300的另一端通过螺柱或螺钉等螺纹件与连接部120可拆卸连接。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支架300还可以与连接部120焊接固定。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承重件100是带有内卷边的C型钢,在本实施中,踩踏部110为C型钢连接两个侧部的连接板材,连接部120为C型钢的内卷边,加强板200安装在C型钢的内部,加强板200的顶部与C型钢的连接板材固定连接,加强板200的底部与C型钢的两侧内卷边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重件100还可以是工字钢,踩踏部110为工字钢的顶部板材,连接部120为工字钢的底部板材,加强板200设置在顶板板材与底部板材之间,加强板200的顶部与工字钢的顶部板材固定连接,加强板200的底部与工字钢的底部板材固定连接。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承重件100还可以是方形管,踩踏部110为方形管的顶面,连接部120为方形管的底面。加强板200设置在方形管的管内,加强板200的顶部与方形管的顶面固定连接,加强板200的底部与方形管的底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以承重件100作为汽车侧踏的主体,将加强板200的顶部与踩踏部110连接,加强板200的底部与连接部120连接,实现通过加强板200对承重件100进行补强,结构简单,满足汽车侧踏的承重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承重件100可以是C型钢、工字钢或方形管等空心材料的一种,满足汽车侧踏重量轻。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一体成型的铝合金,本实用新型无需准备相应的模具制备铝合金,原料容易获取,制造成本低。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板200的顶部设有第一弯折部210,所述加强板200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折部220。所述第一弯折部210和所述第二弯折部220分别垂直于所述加强板200的板面。所述第一弯折部210相贴于所述踩踏部110的背面,所述第二弯折部220相贴于所述连接部120的顶端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00通过第一弯折部210和第二弯折部220与承重件100连接。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弯折部210和第二弯折部220分别垂直于加强板200的板面,第一弯折部210相贴于所述踩踏部110的背面,第二弯折部220相贴于所述连接部120的顶端面,实现加强板200的板面垂直于踩踏部110和连接部120,具有良好的抗弯曲能力,当用户踏在汽车侧踏时,负荷从上往下在加强板200的板面分散,能有效避免加强板200弯曲变形。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弯折部210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弯折部220的数量分别为2个。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210的弯折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二弯折部220的弯折方向相反,同侧的第一弯折部210和第二弯折部220的弯折方向相反。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弯折部210的弯折方向相反,两个第二弯折部220的弯折方向相反,同侧的第一弯折部210和第二弯折部220的弯折方向相反,利于加强板200立在承重件100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方便加强板200移动到相应的连接位置进行固定连接,达到方便组装的效果。此外,还能有效分散加强板200与承重件100之间的连接应力,避免连接应力集中在加强板的同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210与所述第二弯折部220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与所述承重件100固定连接。具体地,螺纹连接件包括螺柱和螺母。顶部的螺柱从上往下依次穿过踩踏部110和第一弯折部210后与螺母连接,实现加强板200的顶部与踩踏部110的背面可拆卸连接。底部的螺柱从下往上依次穿过连接部120和第二弯折部220后与螺母连接,实现加强板200的底部与连接部120的顶端面可拆卸连接。如此,加强板20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承重件100可拆卸连接,实现加强板200可拆卸地设置在踩踏部110与连接部120之间,组装方便,实现对承重件100进行补强,以利于满足汽车侧踏的承重要求,有效避免承重件100弯曲变形。
优选地,若干片所述加强板200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承重件100的内部,所述加强板200的板面垂直于所述承重件100的长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加强板200具有良好的补强效果,利于均匀地分散施加在承重件100的应力,能有效地避免承重件100弯曲变形。如此可适当地减少加强板200的数量,以利于汽车侧踏轻量化。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踩踏部110的顶端面设有防滑垫400,所述防滑垫400的顶端面设有防滑槽410,所述防滑垫400于所述防滑槽410的一端开设有排水缺口420。通过将开设有防滑槽410的防滑垫400设置在踩踏部110的顶端面,以提高汽车侧踏的防滑性能,有效避免用户踏上去出现脚滑的现象。值得说明的是,通过开设排水缺口420,使防滑槽410内部的水能排出,有效避免防滑槽410积水。具体地,所述防滑垫400的材质为塑料。
具体地,所述防滑垫400的背面设有若干个连接柱430,所述踩踏部110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111,所述连接柱430与所述连接孔111过盈配合。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垫400利用连接柱430过盈地穿插在连接孔111上,实现防滑垫400固定在踩踏部110的顶端面,连接牢固,无需其他连接件,组装方便。
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还包括端头500,所述端头500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端头500分别套接在所述承重件100的两端。通过在承重件100的两端分别套接端头500,实现利用端头500包覆承重件100两端的边缘,能有效承重件100两端边缘刮伤用户,且还能提高汽车侧踏的美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件、加强板和连接支架;
所述承重件具有踩踏部和连接部,所述踩踏部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上方,多个所述加强板安装在所述踩踏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
所述加强板的顶部与所述踩踏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的底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用于与汽车的固定部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弯折部,所述加强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弯折部;
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垂直于所述加强板的板面;
所述第一弯折部相贴于所述踩踏部的背面,所述第二弯折部相贴于所述连接部的顶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数量分别为2个;
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同侧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件与所述承重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片所述加强板相互平行且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承重件的内部,所述加强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承重件的长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部的顶端面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顶端面设有防滑槽,所述防滑垫于所述防滑槽的一端开设有排水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的背面设有若干个连接柱,所述踩踏部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头,所述端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端头分别套接在所述承重件的两端。
CN202121623829.9U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 Active CN215904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3829.9U CN215904411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23829.9U CN215904411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4411U true CN215904411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89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23829.9U Active CN215904411U (zh) 2021-07-16 2021-07-16 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4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04411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侧踏框结构
DE102017129670A1 (de) Faserverstärktes pultrudiertes Trittbrett
CN21099830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板组装的夹持固定组件
EP2271515B1 (en) Roof rack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CN210195079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楼梯
CN114274879B (zh) 一种整体组合式结构脚踏板
CN216034478U (zh) 一种钢结构部件转运装置
CN219888888U (zh) 一种水暖管道墙体连接装置
CN211166837U (zh) 一种汽车制动用踏板支架
CN201857197U (zh) 一种改进的踏板结构
CN219411964U (zh) 一种钢构件加固结构
CN214996003U (zh) 一种装配式铝合金楼梯模板
CN220500869U (zh) 多种安装方式的前置车篮
CN211869596U (zh) 摩托车刹车踏板
CN219522175U (zh) 抓手安装座
CN212743140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十字柱
CN216741332U (zh) 伸缩梯加强筋d型踏管
CN218843750U (zh) 背楞角铁便捷连接装置及铝合金模板加固组件
CN217022366U (zh) 一种汽车脚踏板与连接支架的安装结构
CN215107373U (zh) 一种建筑铝模板用卡扣
CN219277364U (zh) 一种牵引车用蹬车梯
CN220842357U (zh) 一种踏板型材
CN217108795U (zh) 管道保护过车装置
CN216810924U (zh) 一种复合型建筑模板
CN217095424U (zh) 一种钢筋检测弯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