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3873U - 注射台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 Google Patents

注射台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3873U
CN215903873U CN202121543719.1U CN202121543719U CN215903873U CN 215903873 U CN215903873 U CN 215903873U CN 202121543719 U CN202121543719 U CN 202121543719U CN 215903873 U CN215903873 U CN 215903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transition support
connecting plate
mounting ho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437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秀郁
卢全武
莫玉麟
袁家立
赵永政
李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15437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3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3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3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射台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注射台结构包括:框架,框架包括用于支撑塑化单元的连接板;过渡支承件,过渡支承件为条形,过渡支承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塑化单元的运动方向;塑化单元可运动地设置在过渡支承件上,以通过过渡支承件与框架连接;其中,过渡支承件位于连接板的上方,过渡支承件的第一端与连接板可拆卸地连接,过渡支承件的第二端和连接板之间可相对运动地设置,以在连接板发生变形时,过渡支承件的第二端与连接板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台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全电动注塑机的注射台结构受力变形时对塑化单元的作用力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注射台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射台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全电动注塑机的注射台中,使用滚动副支撑塑化单元的方法因受到的阻力较小,且能够提高塑化的质量及稳定性和注射的响应速度,得到了大多数注塑机生产厂的采用。
具体地,注射台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
一种注射台是使用同一部位来支撑塑化单元和承受工作时的拉力,在注射过程中,因受力变形而作用在滚动副上的力很大,为了抵抗这个力,滚动副的规格需选得很大,往往不同注射台单元需选用不同规格的滚动副,或者为了减小这个力,注射台在注射力方向上的刚性要做得很强,但是,这样不利于降低成本和通用化设计。
另一种注射台是分别使用不同的部位来支撑塑化单元和承受工作时的拉力,因为刚性需求使得支撑塑化单元部分的尺寸需做得较大,这往往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而达不到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台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全电动注塑机的注射台结构受力变形时对塑化单元的作用力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射台结构,包括:框架,框架包括用于支撑塑化单元的连接板;过渡支承件,过渡支承件为条形,过渡支承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塑化单元的运动方向;塑化单元可运动地设置在过渡支承件上,以通过过渡支承件与框架连接;其中,过渡支承件位于连接板的上方,过渡支承件的第一端与连接板可拆卸地连接,过渡支承件的第二端和连接板之间可相对运动地设置,以在连接板发生变形时,过渡支承件的第二端与连接板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
进一步地,连接板和过渡支承件均为两个,两个连接板相对设置,两个过渡支承件与两个连接板一一对应地设置;和/或过渡支承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供第一紧固件穿过的第一安装孔,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安装孔相连通的第二安装孔,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后插入相应的第二安装孔内,以将过渡支承件的第一端与连接板连接;和/或过渡支承件靠近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润滑油槽,以用于储存润滑油;第一润滑油槽的槽口朝向相应的连接板设置,以使第一润滑油槽内的润滑油到达过渡支承件和连接板之间;和/或过渡支承件的第一端为过渡支承件的靠近塑化单元的电机的尾部的一端。
进一步地,过渡支承件的上方设置有导轨,导轨平行于过渡支承件设置,塑化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以对塑化单元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过渡支承件靠近导轨的一侧设置用于安装导轨的安装槽;和/或导轨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二紧固件穿过的第三安装孔,过渡支承件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三安装孔相连通的第四安装孔,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三安装孔后插入相应的第四安装孔内,以将导轨与过渡支承件连接。
进一步地,注射台结构还包括:限位连接件,限位连接件设置在过渡支承件的第二端,限位连接件的一部分与连接板可拆卸地连接,限位连接件的另一部分位于过渡支承件的上方,以对过渡支承件沿竖直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止挡。
进一步地,限位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限位部和连接部,限位部位于连接部靠近框架内部的一侧,连接部位于限位部靠近或远离过渡支承件的一侧;限位部位于过渡支承件上方以对其进行限位,连接部用于与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地,限位部靠近过渡支承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润滑油槽,以用于储存润滑油;第二润滑油槽的槽口朝向过渡支承件设置,以使第二润滑油槽内的润滑油到达限位部和过渡支承件之间;和/或限位部靠近过渡支承件的一侧与过渡支承件之间设置有运动间隙;和/或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三紧固件穿过的第五安装孔,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五安装孔连通的第六安装孔,第三紧固件穿过第五安装孔后插入相应的第六安装孔内,以将限位连接件与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部位于限位部靠近过渡支承件的一侧,过渡支承件连接靠近框架外侧的一侧设置有避让空间,以对相应的限位连接件的连接部进行避让,以使连接部与连接板连接,其中,连接部与相应的过渡支承件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或者连接部位于限位部远离过渡支承件的一侧,过渡支承件靠近框架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避让空间,以对相应的限位连接件的连接部进行避让,以使连接部与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板为两个,两个连接板相对设置且通过肋板连接;其中,肋板位于连接板的靠近塑化单元的电机的尾部的一端;和/或肋板与两个连接板之间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塑机,包括注射台结构,注射台结构为上述的注射台结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台结构包括框架和过渡支承件,通过设置连接板和过渡支承件来共同支承塑化单元,过渡支承件第一端与连接板连接,过渡支承件的第二端与连接板可相对运动,限制了过渡支承件与连接板的固定部分在沿第一水平方向的注射作用力的作用下的相对运动,使得在注射过程中连接板靠近的过渡支承件的第二端的部分变形不受过渡支承件的限制,当连接板受到来自塑化单元的注射力而发生变形时,能够使其上的过渡支承件的位置几乎保持不变,这样,注射台结构因受力变形而作用在塑化单元的支撑零件上的力就会比较小,塑化单元可使用规格更小的支撑零件且具有耐久性较高、需求的安装空间较小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全电动注塑机的注射台结构受力变形时对塑化单元的作用力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台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注射台结构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注射台结构的过渡支承件在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注射台结构的过渡支承件在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注射台结构的限位连接件在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1所示的注射台结构的限位连接件在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框架;11、连接板;111、第二安装孔;112、第六安装孔;12、肋板;13、第一支撑板;14、第二支撑板;2、过渡支承件;21、第一安装孔;22、第一润滑油槽;23、安装槽;24、避让空间;25、第四安装孔;26、工艺槽;27、第一注油孔;3、导轨;31、第三安装孔;4、限位连接件;41、限位部;411、第二润滑油槽;42、连接部;421、第五安装孔;422、第二注油孔;10、塑化单元;101、滑块;102、电机;103、电机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射台结构,包括:框架1,框架1包括用于支撑塑化单元10的连接板11;过渡支承件2,过渡支承件2为条形,过渡支承件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塑化单元10的运动方向;塑化单元10可运动地设置在过渡支承件2上,以通过过渡支承件2与框架1连接;其中,过渡支承件2位于连接板11的上方,过渡支承件2的第一端与连接板11可拆卸地连接,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和连接板11之间可相对运动地设置,以在连接板11发生变形时,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与连接板11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台结构包括框架1和过渡支承件2,通过设置连接板11和过渡支承件2来共同支承塑化单元10,过渡支承件2第一端与连接板11连接,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与连接板11可相对运动,限制了过渡支承件2与连接板11的固定部分在沿第一水平方向的注射作用力的作用下的相对运动,使得在注射过程中连接板11靠近的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的部分变形不受过渡支承件2的限制,当连接板11受到来自塑化单元10的注射力而发生变形时,能够使其上的过渡支承件2的位置几乎保持不变,这样,注射台结构因受力变形而作用在塑化单元10的支撑零件上的力就会比较小,塑化单元10可使用规格更小的支撑零件且具有耐久性较高、需求的安装空间较小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全电动注塑机的注射台结构受力变形时对塑化单元10的作用力较大的问题。
优选地,连接板11和过渡支承件2均为两个,两个连接板11相对设置,两个过渡支承件2与两个连接板11一一对应地设置。
如图2至图4所示,过渡支承件2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供第一紧固件穿过的第一安装孔21,连接板11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安装孔21相连通的第二安装孔111,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21后插入相应的第二安装孔111内,以将过渡支承件2的第一端与连接板11连接。
其中,第一安装孔21为两个,两个第一安装孔21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第一紧固件和第二安装孔111也为两个,两个第一紧固件、两个第一安装孔21和两个第二安装孔111一一对应地设置。
具体地,第一紧固件为螺钉,第二安装孔111为与第一紧固件配合的螺纹孔。
如图3所示,过渡支承件2靠近连接板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润滑油槽22,以用于储存润滑油;第一润滑油槽22的槽口朝向相应的连接板11设置,以使第一润滑油槽22内的润滑油到达过渡支承件2和连接板11之间,以使过渡支承件2与连接板11的相对运动的表面之间具有润滑油,从而提高其耐磨性能。
如图1所示,过渡支承件2的第一端为过渡支承件2的靠近塑化单元10的电机102的尾部的一端。
如图2所示,注射台结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板13和第二支撑板14,第一支撑板13和第二支撑板14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布置,两个连接板11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布置且均位于第一支撑板13和第二支撑板14之间,以将第一支撑板13和第二支撑板14连接,其中,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相互垂直,两个连接板11的板面均平行于竖直方向且平行于第一水平方向设置,各个过渡支承件2分别位于相应的连接板11的上方并与连接板11接触;两个过渡支承件2均与塑化单元10连接,以通过过渡支承件2和连接板11共同支承塑化单元10。
如图1所示,过渡支承件2的上方设置有导轨3,导轨3平行于过渡支承件2设置,塑化单元10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与导轨3滑动连接的滑块101,以对塑化单元10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
如图1所示,塑化单元10包括滑块101、电机102和用于安装电机102的电机安装架103,滑块101设置在电机安装架103的下方,电机安装架103通过滑块101和导轨3的配合与过渡支承件2滑动连接,电机102的输出轴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水平方向设置,电机102的输出轴的自由端位于电机靠近第一支撑板13的一端,电机102的尾部位于电机102靠近第二支撑板14的一端。
具体地,导轨3为两个,两个导轨3分别设置在两个过渡支承件2上,一个导轨3与至少两个滑块101滑动连接,以保证过渡支承件2对塑化单元10的支承的可靠性。
如图4所示,过渡支承件2靠近导轨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导轨3的安装槽23,安装槽23为条形。
如图4所示,导轨3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二紧固件穿过的第三安装孔31,过渡支承件2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三安装孔31相连通的第四安装孔25,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三安装孔31后插入相应的第四安装孔25内,以将导轨3与过渡支承件2连接。
其中,第三安装孔31为多个,多个第三安装孔31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第二紧固件和第四安装孔25也为多个,多个第二紧固件、多个第三安装孔31和多个第四安装孔25一一对应地设置。
具体地,第二紧固件为螺钉,第四安装孔25为与第二紧固件配合的螺纹孔。
如图4所示,过渡支承件2上设置有工艺槽26,以便于过渡支承件2的加工。
如图3所示,过渡支承件2上还设置有第一注油孔27,第一注油孔27的一端与第一润滑油槽22连通,第一注油孔27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加注润滑油的油嘴,以通过第一注油孔27向第一润滑油槽22内注入润滑油,这样,当连接板11和过渡支承件2之间缺少润滑油时,无需拆卸过渡支承件2等零部件,直接通过第一注油孔27注油即可,操作方便快捷。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注射台结构还包括:限位连接件4,限位连接件4设置在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限位连接件4的一部分与连接板11可拆卸地连接,限位连接件4的另一部分位于过渡支承件2的上方,以对过渡支承件2沿竖直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止挡。这样,能够使过渡支承件2与连接板11之间相互贴合,以通过连接板11来分担过渡支承件2所受到的来自塑化单元10的力,从而通过连接板11的变形来抵消连接板11所受到的来自过渡支承件2的力,限位连接件4与连接板11共同围成一个容纳空间,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位于该容纳空间里,当连接板11受力变形时,连接板11能够相对于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运动,以在保证连接板11在受力方向上的位移的同时使过渡支承件2的位置几乎保持不变。
如图5和图6所示,限位连接件4包括相连接的限位部41和连接部42,限位部41位于连接部42靠近框架1内部的一侧,连接部42位于限位部41靠近或远离过渡支承件2的一侧;限位部41位于过渡支承件2上方以对其进行限位,连接部42用于与连接板11连接。
其中,由于过渡支承件2在竖直向上的位移是需要限制的,但是限位连接件4又不能把过渡支承件2压死在连接板11上,因此限位部41靠近过渡支承件2的一侧与过渡支承件2之间设置有运动间隙,以使过渡支承件2与连接板11在相贴合的同时又能够相对运动,以使连接板11受力变形,从而保证塑化单元10的滑块101的受力较小。
如图6所示,限位部41靠近过渡支承件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润滑油槽411,以用于储存润滑油;第二润滑油槽411的槽口朝向过渡支承件2设置,以使第二润滑油槽411内的润滑油到达限位部41和过渡支承件2之间,以使过渡支承件2与连接板11的相对运动的表面之间具有润滑油,以提高其耐磨性能。
如图6所示,连接部42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三紧固件穿过的第五安装孔421,连接板11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五安装孔421连通的第六安装孔112,第三紧固件穿过第五安装孔421后插入相应的第六安装孔112内,以将限位连接件4与连接板11连接。
具体地,第三紧固件为螺钉,第六安装孔112为与第三紧固件相配合的螺纹孔。
如图5所示,连接部42远离限位部4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注油孔422,第二注油孔422的一端与第二润滑油槽411连通,第二注油孔42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加注润滑油的油嘴,以通过第二注油孔422向第二润滑油槽411内注入润滑油,这样,当限位部41和过渡支承件2之间缺少润滑油时,无需拆卸限位部41等零部件,直接通过第二注油孔422注油即可,操作方便快捷。
由于连接板11靠近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的部位会朝向框架1内部发生内凹的形变,因此,可选地,连接部42位于限位部41靠近过渡支承件2的一侧,过渡支承件2靠近框架1外侧的一侧设置有避让空间24,以对相应的限位连接件4的连接部42进行避让,以使连接部42与连接板11连接,其中,连接部42与相应的过渡支承件2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或者连接部42位于限位部41远离过渡支承件2的一侧,过渡支承件2靠近框架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避让空间24,以对相应的限位连接件4的连接部42进行避让,以使连接部42与连接板11连接,以保证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与连接板11之间沿水平方向能够发生相对运动。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板11为两个,两个连接板11相对设置且通过肋板12连接;其中,肋板12位于连接板11的靠近塑化单元10的电机102的尾部的一端;和/或肋板12与两个连接板11之间一体成型。
具体地,框架1为一体铸造成型,肋板12位于两个连接板11的上方且分别与两个连接板11连接,肋板12位于连接板11的靠近第二支撑板14的一端;两个连接板11靠近相应的过渡支承件2的表面由精加工工艺制作,以便于连接板11与过渡支承件2之间的相对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机,包括注射台结构,注射台结构为上述的注射台结构。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台结构包括框架1和过渡支承件2,通过设置连接板11和过渡支承件2来共同支承塑化单元10,过渡支承件2第一端与连接板11连接,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与连接板11可相对运动,限制了过渡支承件2与连接板11的固定部分在沿第一水平方向的注射作用力的作用下的相对运动,使得在注射过程中连接板11靠近的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的部分变形不受过渡支承件2的限制,当连接板11受到来自塑化单元10的注射力而发生变形时,能够使其上的过渡支承件2的位置几乎保持不变,这样,注射台结构因受力变形而作用在塑化单元10的支撑零件上的力就会比较小,塑化单元10可使用规格更小的支撑零件且具有耐久性较高、需求的安装空间较小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全电动注塑机的注射台结构受力变形时对塑化单元10的作用力较大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注射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所述框架(1)包括用于支撑塑化单元(10)的连接板(11);
过渡支承件(2),所述过渡支承件(2)为条形,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塑化单元(10)的运动方向;所述塑化单元(10)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过渡支承件(2)上,以通过所述过渡支承件(2)与所述框架(1)连接;
其中,所述过渡支承件(2)位于所述连接板(11)的上方,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和所述连接板(11)之间可相对运动地设置,以在所述连接板(11)发生变形时,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11)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11)和所述过渡支承件(2)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11)相对设置,两个所述过渡支承件(2)与两个所述连接板(11)一一对应地设置;和/或
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第一端设置有用于供第一紧固件穿过的第一安装孔(21),所述连接板(1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21)相连通的第二安装孔(111),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21)后插入相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孔(111)内,以将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1)连接;和/或
所述过渡支承件(2)靠近所述连接板(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润滑油槽(22),以用于储存润滑油;所述第一润滑油槽(22)的槽口朝向相应的所述连接板(11)设置,以使所述第一润滑油槽(22)内的润滑油到达所述过渡支承件(2)和所述连接板(11)之间;和/或
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第一端为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靠近所述塑化单元(10)的电机(102)的尾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上方设置有导轨(3),所述导轨(3)平行于所述过渡支承件(2)设置,所述塑化单元(10)的下方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轨(3)滑动连接的滑块(101),以对所述塑化单元(10)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支承件(2)靠近所述导轨(3)的一侧设置用于安装所述导轨(3)的安装槽(23);和/或
所述导轨(3)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二紧固件穿过的第三安装孔(31),所述过渡支承件(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安装孔(31)相连通的第四安装孔(25),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31)后插入相应的所述第四安装孔(25)内,以将所述导轨(3)与所述过渡支承件(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台结构还包括:
限位连接件(4),所述限位连接件(4)设置在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第二端,所述限位连接件(4)的一部分与所述连接板(1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限位连接件(4)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上方,以对所述过渡支承件(2)沿竖直方向的运动进行限位止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射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连接件(4)包括相连接的限位部(41)和连接部(42),所述限位部(41)位于所述连接部(42)靠近所述框架(1)内部的一侧,所述连接部(42)位于所述限位部(41)靠近或远离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一侧;所述限位部(41)位于所述过渡支承件(2)上方以对其进行限位,所述连接部(42)用于与所述连接板(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41)靠近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润滑油槽(411),以用于储存润滑油;所述第二润滑油槽(411)的槽口朝向所述过渡支承件(2)设置,以使所述第二润滑油槽(411)内的润滑油到达所述限位部(41)和所述过渡支承件(2)之间;和/或
所述限位部(41)靠近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一侧与所述过渡支承件(2)之间设置有运动间隙;和/或
所述连接部(42)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三紧固件穿过的第五安装孔(421),所述连接板(1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五安装孔(421)连通的第六安装孔(112),所述第三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五安装孔(421)后插入相应的所述第六安装孔(112)内,以将所述限位连接件(4)与所述连接板(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42)位于所述限位部(41)靠近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一侧,所述过渡支承件(2)连接靠近所述框架(1)外侧的一侧设置有避让空间(24),以对相应的所述限位连接件(4)的所述连接部(42)进行避让,以使所述连接部(42)与所述连接板(11)连接,其中,所述连接部(42)与相应的所述过渡支承件(2)之间设置有活动间隙;或者
所述连接部(42)位于所述限位部(41)远离所述过渡支承件(2)的一侧,所述过渡支承件(2)靠近所述框架(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避让空间(24),以对相应的所述限位连接件(4)的所述连接部(42)进行避让,以使所述连接部(42)与所述连接板(1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板(11)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11)相对设置且通过肋板(12)连接;
其中,所述肋板(12)位于连接板(11)的靠近所述塑化单元(10)的电机(102)的尾部的一端;和/或
所述肋板(12)与两个所述连接板(11)之间一体成型。
10.一种注塑机,包括注射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台结构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台结构。
CN202121543719.1U 2021-07-06 2021-07-06 注射台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Active CN215903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3719.1U CN215903873U (zh) 2021-07-06 2021-07-06 注射台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3719.1U CN215903873U (zh) 2021-07-06 2021-07-06 注射台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3873U true CN215903873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89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43719.1U Active CN215903873U (zh) 2021-07-06 2021-07-06 注射台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38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9458A (zh) * 2022-06-24 2022-10-04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装置及注塑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9458A (zh) * 2022-06-24 2022-10-04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装置及注塑机
CN115139458B (zh) * 2022-06-24 2023-10-27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装置及注塑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903873U (zh) 注射台结构及具有其的注塑机
CN103231238B (zh) 曲轴定位销压装工装
CN105881850B (zh) 一种滑脚组件及应用其的动模板支撑结构
CN106827391B (zh) 一种手动快速换模系统
CN202021758U (zh) 一种保险杠注塑模具
CN103057153B (zh) 一种压力机精密圆柱导向结构
CN104626482A (zh) 一种全电动注塑机的注射装置
CN212419222U (zh) 一种用于折弯机的自润滑可拆卸式导轨装置
CN210536455U (zh) 一种插定子槽楔的工装
CN220661646U (zh) 一种注塑机合模机构
CN207222757U (zh) 一种冲压模具及冲压设备
CN203063165U (zh) 压力机精密圆柱导向结构
CN204868637U (zh) 一种车身横梁的打码工装
CN206316914U (zh) 一种磨床的工件输送导轨
CN209920413U (zh) 一种稳定强精密高注塑机注射座
CN217191935U (zh) 数控旋压机平刀自动加油装置
CN113664977B (zh) 一种带有润滑功能的抽芯插芯机
CN21921157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内护板模架
CN212794825U (zh) 一种动盘安装定位导向工装
CN215146709U (zh) 一种不易磨损的导轨结构
CN108177280B (zh) 一种工作台压力分布均匀的平板硫化机
CN220591498U (zh) 上芯盒提升机构及制芯机
CN219005379U (zh) 一种用于汽车板簧端部加工的自动对中夹紧机构
CN217121670U (zh) 超大型射芯机重载驱动装置及射芯机
CN117287463B (zh) 一种带阻尼抗振功能的直线导轨副及其制造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