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3672U - 一种闸瓦制动装置及转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闸瓦制动装置及转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3672U
CN215883672U CN202121974914.XU CN202121974914U CN215883672U CN 215883672 U CN215883672 U CN 215883672U CN 202121974914 U CN202121974914 U CN 202121974914U CN 215883672 U CN215883672 U CN 215883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link
driving
braking
brak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749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志勇
闫新亮
康锋
李彦青
陈小花
杨文林
田一茗
孟云
薛政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xi Railway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xi Railway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xi Railway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xi Railway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749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3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3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3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闸瓦制动装置及转向架。所述闸瓦制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制动组件、第二制动组件和连接件,第一制动组件和第二制动组件分别与车架转动连接,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制动组件和第二制动组件连接,驱动机构与第一制动组件或第二制动组件驱动连接,驱动机构适于驱动第一制动组件和第二制动组件沿车架的长度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制动组件或第二制动组件移动,连接件可以带动第二制动组件和第一制动组件移动,同时第一制动组件与第二制动组件可以交替使用分别对车辆进行制动,增加第一制动组件与第二制动组件的使用时长,有效地降低更换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闸瓦制动装置及转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闸瓦制动装置及转向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轨道车辆通过刹车片与车轮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产生制动效果,促使车辆停车,在轨道车辆启动后,如果需要其停止,通过刹车片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行制动,但是对于制动要求不是很大的轨道车辆,一般不需要使轨道车辆快速停止,而刹车片长时间与车轮之间摩擦会导致刹车片温度上升,不但会造成刹车片过度磨损,还会影响制动效果,同时还不利于成本控制,缩小刹车片更换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刹车片磨损较快导致的更换成本上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闸瓦制动装置,所述闸瓦制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制动组件、第二制动组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制动组件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分别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组件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制动组件或所述第二制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制动组件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沿所述车架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制动组件或所述第二制动组件适于与车轮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闸瓦制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第一制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驱动件和第一制动部,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制动部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驱动件绕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制动部包括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至少两个第一刹车结构,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杆连接,所述第一刹车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杆的相对两端,所述第四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车架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两个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五连杆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五连杆之间且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连杆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驱动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之间。
可选地,所述闸瓦制动装置还包括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第二制动组件包括从动件和第二制动部,所述从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转动连接,所述从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动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从动件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从动件上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安装孔连接所述从动件和所述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制动部包括第六连杆、第七连杆、第八连杆和至少两个第二刹车结构,所述第六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从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连杆连接,所述第二刹车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七连杆的相对两端,所述第八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七连杆和所述车架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从动件包括两个第九连杆,所述第九连杆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九连杆之间且所述第六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九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两个所述第九连杆之间且所述连接件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九连杆转动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闸瓦制动装置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制动组件或第二制动组件移动,连接件可以带动第二制动组件和第一制动组件移动,同时第一制动组件与第二制动组件可以交替使用分别对车辆进行制动,增加第一制动组件与第二制动组件的使用时长,有效地降低更换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转向架,包括如上所述的闸瓦制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转向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与上述的闸瓦制动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架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架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闸瓦制动装置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闸瓦制动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制动组件;11-第一连杆;12-驱动件;121-第五连杆;13-第一制动部;131-第二连杆;132-第三连杆;133-第四连杆;134-第一刹车结构;2-第二制动组件;21-从动件;211-第九连杆;22-第二制动部;221-第六连杆;222-第七连杆;223-第八连杆;224-第二刹车结构;3-连接件;31-安装孔;4-车架;5-第一支座;6-第二支座;7-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转动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和“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闸瓦制动装置,所述闸瓦制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图未示)、第一制动组件1、第二制动组件2和连接件3,所述第一制动组件1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分别与车架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组件1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图未示)与所述第一制动组件1或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图未示)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制动组件1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沿所述车架4的长度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制动组件1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的其中一个与车轮7贴合。
对于制动效果要求不是很高的轨道车辆,可以通过减小第一制动组件1或者第二制动组件2对车轮7的制动力,增加车辆的运行时间,来缩小刹车片的损耗。同时还可以通过第一制动组件1与第二制动组件2交替使用来减小刹车片损耗,由于第一制动组件1或者第二制动组件2在进行制动时候,由于摩擦力导致刹车片变薄后将会导致制动时摩擦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刹车片温度会迅速升高,进而降低了制动效率。第一制动组件1与车轮7摩擦接触的部分可以位于车架4的一侧,第二制动组件2与车轮7摩擦接触的部分可以位于车架4的另一侧,第一制动组件1或第二制动组件2对车辆进行单侧制动,也即第一制动组件1制动时,第二制动组件2不参与车辆制动;第二制动组件2制动时,第一制动组件1不参与制动,由此可以有效地减小第一制动组件1或者第二制动组件2的磨损。驱动机构(图未示)可以为伸缩气缸、伸缩油缸、直线电机或电动推杆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种实时方式中,驱动机构(图未示)与第一制动组件1驱动连接,驱动机构(图未示)可以驱动第一制动组件1与车轮7摩擦接触的部分向车轮7靠近或者远离以实现车辆的制动,第一制动组件1与车轮7之间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产生制动效果,促使车辆停止。第一制动组件1与第二制动组件2之间通过连接件3连接,当驱动机构(图未示)驱动第一制动组件1运动时,第一制动组件1会通过连接件3带动第二制动组件2运动。当第一制动组件1对车轮7进行制动时,第一制动组件1与车轮7摩擦接触的部分向靠近车轮7的方向移动,第二制动组件2不参与车辆的制动,也即第二制动组件2与车轮7摩擦接触的部分向远离车轮7的方向移动,此时仅靠第一制动组件1与车轮7摩擦进行制动;当第二制动组件2与车轮7之间通过摩擦制动时,也即驱动机构(图未示)驱动第一制动组件1与车轮7摩擦接触的部分向远离车轮7的方向移动,而第一制动组件1通过连接件3带动第二制动组件2与车轮7摩擦接触的部分向靠近车轮7的方向移动,第二制动组件2的制动部分与车轮7之间进行摩擦接触,以此产生制动效果。
在另一种实时方式中,驱动机构(图未示)与第二制动组件2驱动连接,驱动机构(图未示)可以驱动第二制动组件2与车轮7摩擦接触的部分向车轮7靠近或者远离以实现车辆的制动,第二制动组件2与车轮7之间通过摩擦力的作用产生制动效果,促使车辆停止。第一制动组件1与第二制动组件2之间通过连接件3连接,当驱动机构(图未示)驱动第二制动组件2运动时,第二制动组件2会通过连接件3带动第一制动组件1运动。当第二制动组件2对车轮7进行制动时,第二制动组件2与车轮7摩擦接触的部分向靠近车轮7的方向移动,第一制动组件1不参与车辆的制动,也即第一制动组件1与车轮7摩擦接触的部分向远离车轮7的方向移动,此时仅靠第二制动组件2与车轮7摩擦进行制动;当第一制动组件1与车轮7之间通过摩擦制动时,也即驱动机构(图未示)驱动第二制动组件2与车轮7摩擦接触的部分向远离车轮7的方向移动,而第二制动组件2通过连接件3带动第一制动组件1与车轮7摩擦接触的部分向靠近车轮7的方向移动,第一制动组件1的制动部分与车轮7之间进行摩擦接触,以此产生制动效果。
通过驱动机构(图未示)驱动第一制动组件1或第二制动组件2移动,连接件3可以带动第二制动组件2和第一制动组件1移动,同时第一制动组件1与第二制动组件2可以交替使用分别对车辆进行制动,增加第一制动组件1与第二制动组件2的使用时长,有效地降低更换成本。
所述闸瓦制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支座5,所述第一支座5与所述车架4连接,所述第一制动组件1包括第一连杆11、驱动件12和第一制动部13,所述第一连杆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1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件1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分别与所述驱动件12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制动部13分别与所述驱动件12和所述车架4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图未示)与所述驱动件12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图未示)适于驱动所述驱动件12绕所述第一连杆11的第一端转动。
第一支座5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于车架4上,驱动机构(图未示)的一端可以与驱动件1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制动部13与驱动件12的第二端转动连接,连接件3与驱动件12的转动连接处位于驱动件1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当驱动机构(图未示)带动驱动件12的第一端运动时,驱动件12整体可以沿着车架4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连杆11的第二端可以绕第一连杆11的第一端转动,驱动件12的第二端还可以带动第一制动部13相对于车轮7靠近或者远离,以此实现车轮7的制动。连接件3在驱动件12沿着车架4的长度方向移动时,连接件3与其一起沿着车架4的长度方向移动,连接件3可以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二制动组件2沿着车架4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制动部13包括第二连杆131、第三连杆132、第四连杆133和至少两个第一刹车结构134,所述第二连杆131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件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3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杆132连接,所述第一刹车结构134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杆132的相对两端,所述第四连杆133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杆132和所述车架4转动连接。
第一刹车结构134可以采用抱轮制动的方式,以此对车轮7提供摩擦力,通过摩擦力实现车辆的制动。驱动件12的第二端带动第二连杆131的第一端沿车架4的长度方向移动时,第二连杆131的第二端带动第三连杆132沿车架4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三连杆132以第四连杆133为半径绕第四连杆133与车架4的转动连接处为圆心转动,位于第三连杆132两端的第一刹车结构134向车轮7靠近或者远离,以实现车辆的制动。
所述驱动件12包括两个第五连杆121,所述第五连杆12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31位于两个所述第五连杆121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杆13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连杆12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位于两个所述第五连杆121之间且所述连接件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连杆121转动连接。通过两个第五连杆121可以保障第五连杆121分别与第二连杆131、连接件3之间的连接强度,保障驱动机构(图未示)在驱动其运动时的可靠性。
所述第一连杆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驱动件1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11之间。通过两个第一连杆11可以提升,第一连杆11与驱动件12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两个第一连杆11可以有效地分担受力,保障驱动机构在驱动驱动件12运动时的可靠性。所述闸瓦制动装置还包括第二支座6,所述第二支座6与所述车架4连接,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包括从动件21和第二制动部22,所述从动件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6转动连接,所述从动件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动部2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从动件21转动连接。
第二支座6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于车架4上,当驱动机构(图未示)在带动驱动件12移动时,驱动件12可以通过连接件3带动从动件21绕其与第二支座6的转动连接件3处转动。的从动件21的第一端与第二支座6转动连接,从动件21的第二端与第二制动部22转动连接,连接件3与从动件21的转动连接处位于驱动件1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当连接件3带动从动件21的运动时,从动件21的第二端可以沿着车架4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此带动第二制动部22相对于车轮7靠近或者远离,以此实现车轮7的制动。
所述连接件3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31,所述安装孔31沿所述连接件3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从动件21上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安装孔31连接所述从动件21和所述连接件3。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紧固件穿过相对应的安装孔31,以调节第二制动部22与车轮7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合适的距离以实现车轮7良好的制动效果。
所述第二制动部22包括第六连杆221、第七连杆222、第八连杆223和至少两个第二刹车结构224,所述第六连杆221的第一端与所述从动件21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2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连杆222连接,所述第二刹车结构224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七连杆222的相对两端,所述第八连杆223分别与所述第七连杆222和所述车架4转动连接。
第二刹车结构224可以采用抱轮制动的方式,以此对车轮7提供摩擦力,通过摩擦力实现车辆的制动。从动件21的第二端带动第六连杆221的第一端沿车架4的长度方向移动时,第六连杆221的第二端带动第七连杆222沿车架4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七连杆222以第八连杆223为半径绕第八连杆223与车架4的转动连接处为圆心转动,位于第七连杆222两端的第二刹车结构224向车轮7靠近或者远离,以实现车辆的制动。
所述从动件21包括两个第九连杆211,所述第九连杆21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座6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221位于两个所述第九连杆211之间且所述第六连杆22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九连杆21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位于两个所述第九连杆211之间且所述连接件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九连杆211转动连接。通过两个第九连杆211可以保障第九连杆211分别与第六连杆221、连接件3之间的连接强度,保障驱动机构(图未示)在驱动其运动时的可靠性。
第一刹车结构134和第二刹车结构224可以分别位于车架4的相对两侧,车轮7的数量可以有四个,第一刹车结构134和第二刹车结构224的数量分别有两个,四个车轮7分别位于第一刹车结构134和第二刹车结构224之间,每个第一刹车结构134或者第二刹车结构224分别可以对一个车轮7进行制动。第一刹车结构134或者第二刹车结构224与车轮7相贴合的一面呈弧形,其与车轮7的周向表面的弧度一致,以保障第一刹车结构134或者第二刹车结构224贴合车轮7制动时,其接触面积最大,保证最大的摩擦力,以实现最佳的制动效果。同时,由此可以实现车辆的单侧制动,保障车辆在进行制动时,第一刹车结构134与第二刹车结构224的同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包括如上所述的闸瓦制动装置。所述转向架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与所述闸瓦制动装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闸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制动组件(1)、第二制动组件(2)和连接件(3),所述第一制动组件(1)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分别与车架(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动组件(1)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制动组件(1)或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制动组件(1)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沿所述车架(4)的长度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制动组件(1)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的其中一个与车轮(7)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座(5),所述第一支座(5)与所述车架(4)连接,所述第一制动组件(1)包括第一连杆(11)、驱动件(12)和第一制动部(13),所述第一连杆(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座(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1)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件(1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分别与所述驱动件(12)和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制动部(13)分别与所述驱动件(12)和所述车架(4)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驱动件(12)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驱动件(12)绕所述第一连杆(11)的所述第一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部(13)包括第二连杆(131)、第三连杆(132)、第四连杆(133)和至少两个第一刹车结构(134),所述第二连杆(131)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件(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3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连杆(132)连接,所述第一刹车结构(134)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杆(132)的相对两端,所述第四连杆(133)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杆(132)和所述车架(4)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闸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2)包括两个第五连杆(121),所述第五连杆(12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31)位于两个所述第五连杆(121)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杆(13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连杆(12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位于两个所述第五连杆(121)之间且所述连接件(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连杆(121)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驱动件(1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座(6),所述第二支座(6)与所述车架(4)连接,所述第二制动组件(2)包括从动件(21)和第二制动部(22),所述从动件(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座(6)转动连接,所述从动件(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制动部(2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从动件(21)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闸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31),所述安装孔(31)沿所述连接件(3)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从动件(21)上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安装孔(31)连接所述从动件(21)和所述连接件(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闸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动部(22)包括第六连杆(221)、第七连杆(222)、第八连杆(223)和至少两个第二刹车结构(224),所述第六连杆(221)的第一端与所述从动件(21)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2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连杆(222)连接,所述第二刹车结构(224)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七连杆(222)的相对两端,所述第八连杆(223)分别与所述第七连杆(222)和所述车架(4)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闸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21)包括两个第九连杆(211),所述第九连杆(21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座(6)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221)位于两个所述第九连杆(211)之间且所述第六连杆(22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九连杆(21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位于两个所述第九连杆(211)之间且所述连接件(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九连杆(211)转动连接。
10.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闸瓦制动装置。
CN202121974914.XU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闸瓦制动装置及转向架 Active CN215883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4914.XU CN215883672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闸瓦制动装置及转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4914.XU CN215883672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闸瓦制动装置及转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3672U true CN215883672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341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74914.XU Active CN215883672U (zh) 2021-08-19 2021-08-19 一种闸瓦制动装置及转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3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00052072A (ko) 휠 내장형 모터를 갖춘 차량
CN215883672U (zh) 一种闸瓦制动装置及转向架
CN105697590B (zh) 一种基于摩擦移位的双刹片刹车单元
KR101292285B1 (ko) 철도 차량용 브레이크디스크
JP2008019893A (ja) 鉄道車両用電動ブレーキ
CN209972452U (zh) 单轨走行装置和单轨车辆
CN112572376B (zh) 盘动制动式刹车系统机器人整机
CN209972451U (zh) 单轨走行装置和单轨车辆
CN209627143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盘式电机
JP2655039B2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の使用方法及びブレーキ装置
EP0118976A1 (en) Disc brakes for rail vehicles
CN215553092U (zh) 一种刹车辅助系统及机动车
CN113757272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刹车电磁助力器
CN214742912U (zh) 一种双活塞联动式电子驻车卡钳
CN212028386U (zh) 一种高强度卡钳
CN109849871B (zh) 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JP2551496B2 (ja) 鉄道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KR102560288B1 (ko) 나선형 스프링을 이용한 제동 발전시스템
CN110131339B (zh) 一种无人机电控刹车系统
KR100368611B1 (ko) 철도차량용 브레이크 조립체
CN210686788U (zh) 二级减速驻车制动卡钳
KR20100059145A (ko) 차량용 디스크브레이크
KR100836356B1 (ko) 자동차용 디스크 브레이크
JP2819187B2 (ja) 鉄道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CN112373441A (zh) 一种刹车辅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