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2160U - 密封件、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密封件、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2160U
CN215872160U CN202121837796.8U CN202121837796U CN215872160U CN 215872160 U CN215872160 U CN 215872160U CN 202121837796 U CN202121837796 U CN 202121837796U CN 215872160 U CN215872160 U CN 215872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ox
hole
sealing
seal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377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安
王国春
宋凯权
罗华东
王命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377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2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2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2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密封件、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制造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换热器的介质管与电控盒的安装孔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密封件可安装在电控盒的安装孔内,其中,密封件包括具有弹性的密封本体,密封本体设置有通孔,密封本体的外圈被配置为与安装孔内表面密封贴合,通孔的内表面被配置为与换热器的介质管的外表面密封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换热器的介质管安装在通孔内,利用通孔的内壁与介质管的周向贴合,以消除密封件与介质管之间的间隙,避免外界的水汽或者粉尘进入电控盒内,保证了位于电控盒内的电路组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密封件、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件、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一种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参数进行调节的设备。空调器的室外机设置有电控盒,电控盒内设置有安装电路组件,以控制室外机的工作状态,但是电控盒内的电路组件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进行散热。在相关技术中,通常在电控盒内设置有换热器,电控盒上设置安装孔,换热器的介质管穿过安装孔伸出到电控盒外部,以向换热器内通入换热介质或者将吸收热量后的换热介质导出换热器。然而,安装孔与介质管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导致介质管穿设安装孔时密封性较差,灰尘或水汽等容易进入电控盒内部,影响电路组件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件、电控盒及空调器,旨在解决介质管穿设安装孔时密封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可安装在电控盒的安装孔内,所述密封件包括具有弹性的密封本体,所述密封本体设置有通孔,所述密封本体的外圈被配置为与所述安装孔内表面密封贴合,所述通孔的内表面被配置为与换热器的介质管的外表面密封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包括具有弹性的密封本体,通过将换热器的介质管安装在通孔内,利用通孔的内壁与介质管的周向贴合,以消除密封件与介质管之间的间隙,避免外界的水汽或者粉尘进入电控盒内,保证了位于电控盒内的电路组件的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密封本体设置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与所述密封本体的两端面连通。
进一步,所述导流部为设置在所述密封本体外侧壁上的导流槽,或者,所述导流部为设置在所述密封本体内的导流孔,且所述导流槽或所述导流孔被构造为自所述电控盒的内部向外部单向导通。
进一步,所述密封本体设置有切缝,所述导流部通过所述切缝与所述通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导流部沿所述通孔的径向贯穿所述密封本体。
进一步,所述导流部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均沿所述通孔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错位设置;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段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段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
进一步,所述密封本体沿所述通孔的轴向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外边缘设有围壁。
进一步,所述围壁为具有开口的半围壁,所述导流部的一个端部位于所述开口内。
进一步,所述密封本体包括大尺寸端和小尺寸端,所述密封本体的小尺寸端用于安装在电控盒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所述大尺寸端中所述导流部所在的侧面向背离所述导流部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控盒,包括具有安装孔的盒体、安装在盒体内的换热器和如上所述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换热器的介质管穿过所述密封件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电控盒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密封件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所述电控盒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安装板具有朝向所述盒体内部的安装面,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且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安装面的端面与所述安装面抵接。
进一步,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安装面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安装面的端面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所述定位凸起和所述定位凹槽构成定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定位凹槽相对的内壁之间的间距自所述安装面朝向所述密封件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底壁上设置有接水槽;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接水槽的侧面设置与所述接水槽配合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用于将所述接水槽内的积水排出所述盒体。
进一步,所述接水槽包括第一板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安装板的底壁连接,且所述第一板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二板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体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三预设夹角。
进一步,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密封件的端面为弧面。
进一步,所述盒体为密闭盒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其包括:机壳以及如上所述的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固定在所述机壳内部。
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密封件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空调内机和如上所述的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与所述空调内机通过供换热介质流动的管线连通。
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密封件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爆炸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爆炸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的立体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的立体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的立体图三。
附图标号说明:
100:密封件;110:密封本体;111:通孔;112:第一端面;113:第二端面;114:大尺寸端;115:小尺寸端;116:定位凹槽;117:切缝;120:导流部;121:第一段;122:第二段;123:第三段;130:围壁;131:开口;140:凸起;150:排水槽;
200:电控盒;210:换热器;211:介质管;220:安装板;221:安装面;222:定位凸起;230:接水槽;231:第一板体;232:第二板体;240: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电控盒内的许多电路组件都需要利用换热器进行散热,与换热器连接的介质管需要通过电控盒的安装孔伸出,由于电控盒和介质管通常为金属材质,为了降低电控盒剐蹭介质管,介质管与安装孔之间通常设计成间隙配合,这就导致外界的灰尘或者水汽沿着间隙进入电控盒内,降低电路组件的安全性。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安装孔内设置密封件,并使得密封件包覆在介质管的部分外周面,避免介质管与安装孔之间形成间隙,进而避免外界的水汽或者粉尘进入电控盒内,密封件上设置的导流部会将电控盒内产生的冷凝水引流至电控盒的外部,防止该冷凝水损坏电路组件,以此提高电路组件的安全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用于调节建筑物内的温度,其中,空调器可以为中央空调或者是壁挂式空调,为了方便描述,以下的实施例均以中央空调进行描述。
空调器可以包括空调内机以及空调外机,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可以通过供换热介质流动的管线连通,空调内机通常安装在室内,空调外机通常安装在室外,空调外机用于将温度较高的换热介质降温形成低温换热介质,低温换热介质通过管线进入空调内机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降低室内空气的温度,换热后的换热介质重新返回空调外机,如此循环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外机的个数通常为一个,而空调内机的个数可以为多个。当空调内机的个数为多个时,空调外机可以通过管线与全部的空调内机连接,而各空调内机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出风口,以将制冷、制热、除湿或者净化后的空气经出风口排至室内。
中央空调在制冷过程中,空调内机的换热器为蒸发器,蒸发器中的冷媒从液体吸热变为气态,在冷媒蒸发吸热的过程中,蒸发器与流过蒸发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将空调内机中的空气中的热量带走,进而使得排出空调内机的空气为放热降温后的空气,空调内机吹冷风,同时,空调外机的换热器为冷凝器,冷凝器中的冷媒从气态变为液态,在冷媒冷凝放热的过程中,冷凝器与流过冷凝器的空调外机中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空调外机中的空气将冷凝器的热量带到空调外机的外部,如此,实现制冷过程。
空调在制热过程中,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蒸发器中的冷媒从液态吸热变为气态,在冷媒蒸发吸热的过程中,蒸发器与流过蒸发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将空调外机中的空气中携带的热量置换到蒸发器内的冷媒中,同时,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冷凝器中的冷媒从气态变为液态,在冷媒冷凝放热的过程中,冷凝器与流过冷凝器的空调内机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空调内机中的空气将冷凝器携带的热量带走,并从空调内机排放到空调内机外的室内,使得空调内机吹热风,如此,实现制热过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空调外机可以包括电控盒和机壳,电控盒安装在机壳内,电控盒用于控制空调外机的工作状态。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控盒例如可以是密闭电控盒。这样能够避免水滴、灰尘等其他异物进入电控盒内,对电控盒内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达到防水、防尘、防腐蚀的效果。
此外,电控盒固定在机壳内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电控盒可以通过螺钉、卡扣或者挂钩等安装在机壳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爆炸示意图一;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控盒的爆炸示意图二;图4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结合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电控盒200包括盒体240、换热器210以及密封件100,其中,盒体240内具有容纳腔,该容纳腔可以是密闭的空腔,用于容纳电路组件和换热器210。
示例性地,盒体240可以为矩形盒体,其可以包括底板、沿着底板的边缘向底板的一侧凸出的侧板和顶盖,侧板呈环形,底板和侧板围设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顶盖盖合在容置腔的开口处。
需要说明的,为了方便观测到位于盒体240内的部件,图1和图2中仅示意出盒体的部分结构。
如图1所示,侧板围设形成截面为矩形形状的环形,相应的,底板和顶盖的形状为矩形板,底板、侧板和顶盖围设形成具有矩形容置腔的矩形盒体。
当然,侧板还可以围设形成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梯形等任意形状的环形,相应的,底板和顶盖的形状与侧板形成的环形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对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底板、侧板以及顶盖等均可以是钣金件,可以分别通过冲压、铸造等方式形成,另外,底板与侧板、侧板与顶盖之间分别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例如,底板与侧板之间通过螺钉、螺栓以及铆钉等连接;或者,底板与侧板、侧板与顶盖之间分别可以通过卡扣等方式可拆卸连接。
当盒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时,底板与侧板之间的连接为密封连接,例如,可以设置密封胶、密封圈等,如此使得盒体的空间形成密闭空间,既有利于保护盒体的电器件,还可以避免外部热量影响电器件散热,而且也有利于电控盒内的空气循环。
盒体240上设置有安装孔,例如,如图1所示,安装孔可以设置在底板上,并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贯穿底板,其中,安装孔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者是多个,例如,如图2 所示,安装孔的个数为两个,两个安装孔间隔设置在底板上,以便于两个介质管211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安装孔内,方便换热器的安装。
为了实现介质管和安装孔之间的密封连接,电控盒的安装孔内设置有密封件100,其中,密封件100可以通过粘结的方式连接在安装孔内,且密封件100具有弹性,这样可以避免密封件100与安装孔之间为刚性连接,以降低对电控盒200的底板的损伤,进而提高了电控盒的使用寿命。
密封本体110具有通孔111,密封本体110的外圈安装在安装孔内,密封本体110的外圈与安装孔的内表面密封贴合,当换热器的介质管安装在通孔111内时,通孔111的内表面与换热器的介质管的外表面密封贴合。
继续参考图1,换热器210安装在盒体240内,且换热器210的介质管211可以穿过密封件100的通孔111,延伸至电控盒200的外部。其中,介质管211可以包括换热介质进管和换热介质出管,以图1所示的方位为例,不妨假设换热介质进管为图中位于右侧的介质管,换热介质出管为图中位于左侧的介质管。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10可以为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至少两组微通道。至少两组微通道包括供第一冷媒流流动的多个第一微通道以及供第二冷媒流流动的多个第二微通道,第二冷媒流从第一冷媒流吸热,以使得第一冷媒流过冷,或者第一冷媒流从第二冷媒流吸热,以使得第二冷媒流过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通道换热器还可以作为空调器的经济器。这样微通道换热器既能够用于冷却电控盒内的电子元件,也能够作为经济器,从而可以避免在电控盒外再设置一个经济器,精简空调器的结构,节省空间,也能够节省成本。
本实施例使介质管211通过设置在密封件100的通孔111穿设电控盒200,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密封件100包覆在介质管211的部分外周面,避免介质管211与安装孔之间形成间隙,进而避免外界的水汽或者粉尘进入电控盒内,保证了位于电控盒200内的电路组件的安全性。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控盒200包括安装板220,安装板220为电控盒200内的电路组件提供安装位置,安装板 220设置在盒体内,示例的,安装板220的外边缘与盒体的侧板的内壁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连接在盒体的侧板的内壁上,且安装板220与该安装板220相互平行的侧壁之间间隔设置,以便于在该空间设置器件,比如,换热器210或者散热风扇。
示例性地,安装板220可以为矩形板,其固定在盒体内,并将盒体内的容纳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其中,第一容纳腔用于容纳换热器210;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电器件,例如,风扇组件、电抗器、电控板等。
如图3所示,安装板220具有安装面221,该安装面221朝向盒体的内部,以图1 所示的方位为例,安装面221可以为安装板220的后侧面,换热器210设置在安装面221 上,且密封件100朝向安装面221的端面与安装面221抵接,本实施例通过密封件100 与安装面221之间的抵接,可以安装板220的安装提供支撑点,提高了安装板220的稳固性。
为了进一步地增加安装板220与密封件100之间的稳固性,安装面221与密封件100朝向安装面221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结构,利用定位结构的设置可以增加安装板220与密封件100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安装板220出现晃动,提高了安装板220的稳固性。
定位结构可以包括设置在密封件100上的螺纹孔,以及设置安装面221上的螺柱,利用螺柱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以实现密封件100与安装板220之间的固定连接。
定位结构还可以包括定位凸起222和定位凹槽116,其中,定位凸起222设置在安装面221上,定位凹槽116设置在密封件100上,并位于密封件100朝向安装面221的端面上,利用定位凸起222卡合在定位凹槽116内,以实现密封件100与安装板220之间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凹槽116包括底壁以及与底壁连接的内壁,其中,内壁可以与底壁之间相互垂直,也可以与底壁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例如,定位凹槽116相对的内壁之间的间距自安装面221朝向密封件100的方向逐渐减小,即,定位凹槽116相对的内壁之间的间距从外向内依次减小,如此设置,可以使定位凹槽116相对的内壁形成导向面,相应地,定位凸起222上也形成与导向面配合使用的斜面,利用斜面与导向面的配合使用,可以方便安装板220的安装,加快安装板220与密封件100之间的安装速度和安装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6,安装板220还可以包括接水槽230,其中,接水槽230可以设置在安装板220的底壁上,例如,如图3所示,接水槽230位于安装面上,且接水槽230的底壁与安装板220的底壁相互平行。
密封件100朝向接水槽230的侧面设置与接水槽230配合的排水槽150,排水槽150能够将接水槽230内的积水排出盒体,防止积水在盒体内存留。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接水槽230包括第一板体231和第二板体232,其中,第一板体231与安装板220的底壁连接,比如,第一板体231与安装板220的底壁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一板体23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安装板220,以图6所示的方位为例,若安装板220是垂直放置的,相应的第一板体231可以与水平方向相互平行。
第二板体232与第一板体231背离安装板220的端部连接,且第二板体23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板体231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三预设夹角,其中,第三预设夹角可以为直角、锐角或者钝角,当第三预设夹角为直角时,第一板体231、第二板体232以及安装板 220围合成矩形槽,当第三预设夹角为锐角或者钝角时,第一板体231、第二板体232以及安装板220共同围合成V型槽,如此设置,能够较快地将冷凝水导流到盒体的外壁。
本实施例通过接水槽230的设置,可以对电控盒的冷凝水进行储存,并使得该冷凝水沿着接水槽230引流至排水槽150,以防止该积水对位于电控盒200内的电路组件造成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231和第二板体232可以为如上设置的分体结构,也可以是与安装板220一体成型的一体件,比如,第一板体231、第二板体232 以及安装板220通过锻造或者冲压的方式形成,如此设置可以增强安装板220和接水槽 230的强度,防止安装板220与接水槽230发生变形。
此外,接水槽230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形式,示例性的,接水槽230还可以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上的凹槽,利用该凹槽实现对电控盒200的积水进行储存以及导流。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板体231的中间位置与安装板220的底壁的垂直距离,可以大于第一板体231的边缘位置与安装板220的底壁的垂直距离,从而使得第一板体231 呈现上弓形的结构,这样对位于接水槽230内的冷凝水进行导流,以快速地将接水槽230 内的积水导流到排水槽150内。
第一板体231朝向密封件100的端面为弧面,以便于安装板220的快速安装,其中,当密封件100的个数为两个时,第一板体231的左右两个端面均为弧面。
下面将结合图7至图9,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密封件的结构和功能,其中,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的立体图一;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的立体图二;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件的立体图三。
本实施例的密封件100作为电控盒200的安装孔与介质管211之间密封结构,其可以包括密封本体110,密封本体110具有通孔111,该通孔用于供换热器210的介质管211 穿过,其中,密封本体110具有弹性,比如,密封本体110的材质可以包括橡胶材质或者其他具有弹性的材质,这样当将介质管211安装至通孔111内,可以降低对介质管211 的损伤,提高了介质管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本体110包括密封块,其中,密封块可以为规则形状,比如,密封块为矩形或者圆柱形;密封块还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比如,密封本体110包括大尺寸端114和小尺寸端115,密封本体110的小尺寸端115用于安装在电控盒200的安装孔内,与尺寸一致的密封块相比,既可以避让位于盒体内的电器件,也可以降低密封本体的体积,降低了成本。
密封本体110可以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密封段和第二密封段,第一密封段在电控盒 200的底壁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密封段在电控盒200的底壁上的投影面积,使得密封本体110的纵截面形状为倒置的凸字型,以便于第一密封段的底面与电控盒200的底壁的上表面抵接,增加密封件100与电控盒20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密封件100与电控盒200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大尺寸端114中导流部120所在的侧面向背离导流部120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起140,即,大尺寸端114背离安装板220的侧面向背离安装面221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起140,该凸起140用于与安装在电控盒200内的其他部件进行抵接,提高密封件与安装板之间连接稳固性。
其中,凸起140的形状可以为规则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通孔11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多个,至于通孔111的个数可以与介质管211的个数相匹配,比如,如图1所示,换热介质进管的个数为两个,相应地,同一个密封件100上的通孔111的个数也为两个,两个通孔111可以间隔设置在密封件100上,其中,间隔距离的大小可以根据两个换热介质进管之间的距离进行自由选择。
当将介质管211设置在通孔111内时,可以使得密封件100包覆在介质管211的部分外周面,避免介质管211与安装孔之间形成间隙,进而避免外界的水汽或者粉尘进入电控盒内,保证了位于电控盒200内的电路组件的安全性。
介质管211的外周面上还可以套设套管,以对介质管进行防护,提高介质管的使用寿命。
密封本体110还包括导流部120,导流部120与密封本体110的两端面连通,以图7所示的方位为例,导流部120的顶部开口位于密封本体110的上端面上,导流部120的底部开口位于密封本体110的下端面上,这样掉落在密封本体110上的冷凝水可以沿着导流部120被引流到电控盒200外部,防止冷凝水损坏电路组件,提高了电控盒200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导流部120为设置在密封本体110内的导流孔,比如,导流孔贯穿密封本体110的上下表面,其中,导流孔的轴向可以与通孔111的轴向具有夹角,即,导流孔的轴线为折线,这样当外界的灰尘或者水汽在沿着导流孔向电控盒200内移动时,有效增加灰尘或者水汽的流通路径,防止灰尘或者水汽进入电控盒200,进而提高了电控盒200内的清洁度。此外,导流孔被构造为自电控盒的内部向外部单向导通,如此设置,在保证位于电控盒内部的冷凝水能够从电控盒的内部排出的同时,也能防止外部的灰尘或者水汽进入电控盒。
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导流部120为设置在密封本体110外侧壁上的导流槽,且被构造为自电控盒的内部向外部单向导通。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导流部120可以包括第一段121、第二段122以及第三段123,第一段121和第三段123均沿通孔111的轴向延伸,例如,第一段121和第三段123 沿垂直方向延伸,且第一段121和第三段123错位设置,即,第一段121和第三段123 分别设置在第二段122的两侧,比如,以图8所示的方位为例,第一段121设置在第二段122的左侧,第三段123设置在第二段122的右侧。
第二段122的一端与第一段121连接,第二段122的另一端与第三段123连接,其中,第二段1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段121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α,第二段1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段123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β。
第一预设夹角与第二预设夹角相等,比如,第一预设夹角和第二预设夹角的为90°,或者,第一预设夹角和第二预设夹角为钝角,如此设置,当外界灰尘或者水汽经过第三段向电控盒的内部传递时,灰尘或者水汽会优先碰触到第二段的内壁,第二段的内壁给灰尘或者水汽提供一个阻挡力,防止灰尘或者水汽经过导流部进入电控盒内,提高了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部120与通孔111连通,比如,导流部120可以通过设置在密封本体110上的切缝117连通,其中切缝117的形状可以与导流部120的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当给密封件100的左右两端施加作用力时,可以增加通孔111和导流部120的开合度,能够使得介质管211通过导流部120安装到通孔111内,与将介质管从上往下安装至通孔内的技术方案相比,可以降低对介质管的损坏,提高了介质管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本体110沿通孔111的轴向具有第一端面112和第二端面113,第一端面112的外边缘设有围壁130,其中,围壁130可以为环形结构,围壁130的底壁与第一端面112的外边缘贴合设置,如此设置,可以使围壁与第一端面之间围合成接水区,以增加积水的存储量,此外,围壁130为环形结构,可以保证位于接水区内的积水能全部从导流部引流到电控盒的外部,提高了安全性。
另外,围壁130还可以为具有开口131的半围壁,导流部120的一个端部位于开口131内,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与设置电控盒内的其他部件进行避让,另一方面,可以方便介质管的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1)

1.一种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可安装在电控盒的安装孔内,所述密封件包括具有弹性的密封本体,所述密封本体设置有通孔,所述密封本体的外圈被配置为与所述安装孔内表面密封贴合,所述通孔的内表面被配置为与换热器的介质管的外表面密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本体设置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与所述密封本体的两端面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为设置在所述密封本体外圈上的导流槽,或者,所述导流部为设置在所述密封本体内的导流孔,且所述导流槽或所述导流孔被构造为自所述电控盒的内部向外部单向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本体设置有切缝,所述导流部通过所述切缝与所述通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
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均沿所述通孔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错位设置;
所述第二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一预设夹角;
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段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二预设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本体沿所述通孔的轴向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外边缘设有围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壁为具有开口的半围壁,所述导流部的一个端部位于所述开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本体包括大尺寸端和小尺寸端,所述密封本体的小尺寸端用于安装在电控盒的安装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尺寸端中所述导流部所在的侧面向背离所述导流部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起。
11.一种电控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安装孔的盒体、安装在盒体内的换热器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换热器的介质管穿过所述密封件的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安装板具有朝向所述盒体内部的安装面,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且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安装面的端面与所述安装面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与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安装面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安装面的端面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所述定位凸起和所述定位凹槽构成定位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相对的内壁之间的间距自所述安装面朝向所述密封件的方向逐渐减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底壁上设置有接水槽;
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接水槽的侧面设置与所述接水槽配合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用于将所述接水槽内的积水排出所述盒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包括第一板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的第二板体;
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安装板的底壁连接,且所述第一板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板;
所述第二板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板体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第三预设夹角。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朝向所述密封件的端面为弧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密闭盒体。
20.一种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以及权利要求11-19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所述电控盒固定在所述机壳内部。
2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内机和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与所述空调内机通过供换热介质流动的管线连通。
CN202121837796.8U 2021-08-07 2021-08-07 密封件、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5872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7796.8U CN215872160U (zh) 2021-08-07 2021-08-07 密封件、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7796.8U CN215872160U (zh) 2021-08-07 2021-08-07 密封件、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2160U true CN215872160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26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37796.8U Active CN215872160U (zh) 2021-08-07 2021-08-07 密封件、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2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205799A1 (en)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s
CN215872160U (zh) 密封件、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107816753B (zh) 机房空调及其风道结构
CN215412223U (zh)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9624176U (zh) 空调室外机
EP4382819A1 (en) Electric control box,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5412220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15412222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US20200208921A1 (en)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and heat exchanging unit thereof
CN109737510B (zh) 空调器的换热组件和空调器
CN220338585U (zh) 一种一体化空调
CN215863760U (zh) 压线装置、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421434U (zh)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EP4329448A1 (en) Electric control box,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electric control box
CN21384112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205920U (zh) 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CN219433468U (zh) 换热装置和空调器
CN212299372U (zh) 背板组件及其制冷系统
CN218379840U (zh) 空调装置
CN219589072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8379665U (zh) 空调装置
CN218379661U (zh) 冷却机组及空调系统
CN220707543U (zh) 一种侧出风的室外机空调器
CN214664851U (zh) 一体式空调及空调系统
CN115707211A (zh) 电控盒、电控盒的装配方法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