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70624U - 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及设备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及设备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70624U
CN215870624U CN202121765152.2U CN202121765152U CN215870624U CN 215870624 U CN215870624 U CN 215870624U CN 202121765152 U CN202121765152 U CN 202121765152U CN 215870624 U CN215870624 U CN 215870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box
cavity
lead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651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铮
柏广洲
崔志鹏
赵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CS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CS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CS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CS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17651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70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70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70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及设备运输车,包括箱体、门体和接线端子组。箱体内部具有接线腔,箱体上设置连通接线腔的引线口和接线口;箱体上位于引线口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的连接部。门体连接在箱体上用于打开或闭合接线口。接线端子组设置在接线腔内。相比现有技术中接线装置与设备一体化,本申请的组合接线装置与设备分体设置,且可设置在车体底盘上离地面较低的位置,方便接线人员在不同的用电场景下进行接线操作,提高了接线时的工作效率。且被接的线缆离地面较低或者贴伏地面,避免了线缆直接在设备上接线时,因为离地面较高导致下垂长度大,造成电缆容易损伤问题,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及设备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运输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及设备运输车。
背景技术
当前,很多大型供配电装置,如变频器,压裂车和固井车等,都做成了与设备运输车一体的车载设备。设备机动性好,在某一场地使用结束后,在设备运输车的运载下可以快速更换到其它使用场地。
但是,现有技术中接线装置与设备都是一体化,设备被放置在车体上,由于设备运输车的车体比较高,接线人员将线缆连接在设备的接线装置上时,需要攀登到车体上,增加了接线人员的接线难度,降低了接线效率,且接好的线缆离地面较高,在重力作用下会下垂容易造成电缆损伤。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及设备运输车,将接线装置与设备分体设置,便于布置在方便接线的位置,提高了接线作业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具有接线腔,所述箱体上设置连通所述接线腔的引线口和接线口;所述箱体上位于所述引线口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的连接部;门体,所述门体连接在所述箱体上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接线口;接线端子组,所述接线端子组设置在所述接线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绕所述引线口的周向设置的翻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边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连接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腔内设置有固线部,所述固线部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组的线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端子组包括三个接线端子,所述固线部包括三个固线夹,三个所述固线夹和三个所述接线端子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固线夹和相应的接线端子沿所述箱体的纵向依次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接线箱和引线箱,所述接线箱和所述引线箱相连接,所述接线箱具有所述接线腔,所述引线箱具有连通所述接线腔的引线腔,所述引线箱上背离所述接线箱的一侧设置所述引线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线箱连接在所述接线箱顶部沿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引线箱和所述接线箱之间形成避让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腔具有第一接线腔和第二接线腔,所述第一接线腔和所述第二接线腔相隔离,所述接线端子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接线腔内的第一接线端子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接线腔内的第二接线端子组。其中,所述第一接线腔和所述第二接线腔的接电电压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口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接线腔的第一接线口和连通所述第二接线腔的第二接线口。所述门体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一接线口,所述第二门体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二接线口。所述第一门体设置第一门锁,所述第二门体上设置第二门锁。
本申请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运输车,包括车体和上述的组合接线装置,所述车体具有底盘,所述组合接线装置连接在所述底盘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的组合接线装置与设备分体设置,且可设置在车体底盘上离地面较低的位置,方便接线人员在不同的用电场景下进行接线操作,提高了接线时的工作效率。且被接的线缆离地面较低或者贴伏地面,避免了线缆直接在设备上接线时,因为离地面较高导致下垂长度大,造成电缆容易损伤问题,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运输车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引线口;111、第一引线口;112、第二引线口;12、接线口;121、第一接线口;122、第二接线口;13、翻边;14、连接孔;15、接线箱;16、引线箱;2、门体;21、第一门体;22、第二门体;23、第一门锁;24、第二门锁;3、接线端子组;31、第一接线端子组;32、第二接线端子组;4、固线部;41、第一固线部;42、第二固线部;5、设备;6、设备运输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包括箱体1、门体2和接线端子组3。箱体1内部具有接线腔,箱体1上设置连通接线腔的引线口11和接线口12,箱体1上位于引线口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的连接部。门体2连接在箱体1上用于打开或闭合接线口12。接线端子组3设置在接线腔内。
相比现有技术中接线装置与车载供配电设备的设备一体化设计,本申请的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和设备分体设置,接线装置可以与运载车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可选择地安装在设备的不同位置,只要能达到方便接线的目的即可。例如,该接线装置可以安装在车体上,且设置在车体底盘上离地面较低的位置,方便接线人员在不同的用电场景下进行接线操作,提高了接线时的工作效率。另外,该接线装置可以安装在底盘的底部位置,最大程度的降低接线位置,使得连接该接线装置的外部线缆离地面较低或者贴伏地面,避免了线缆直接在设备上接线时,因为离地面较高,导致下垂长度大造成电缆自重较大,容易出现线缆损伤问题,从而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绕所述引线口11的周向设置的翻边13。
本实施方案中,引线口11的周向设置了翻边13,并且翻边13背离引线箱16的一侧延伸。本申请中,引线口端引出的线缆直接和设备连接,如果引线口连接结构不稳定,则贯穿该引线口处的线缆容易受到冲击而受到损伤,不利于提高接线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另外本申请的连接部采用了翻边结构,翻边具有平整的表面,在接线装置和车体或者其他结构连接时,该翻边13能够贴合在连接面上,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增强连接结构强度。该翻边1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
参见图1所示,具体地,所述翻边13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连接孔14。
本实施方案中,翻边13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了多个连接孔14,紧固件贯穿连接孔14连接在设备运输车6的底盘上,使得接线装置和设备运输车6的底盘连接在一起。优选的,紧固件为螺丝,底盘的对应位置设置相应的螺纹槽。螺丝穿过连接孔14螺纹连接在螺纹槽内。通过设置多个连接孔14,一方面可以分担每个紧固件上的压力,延长紧固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确保本申请接线装置能够和底盘牢固地连接,不会因为在运输过程中,车体颠簸而造成接线装置脱离的问题。在需要更换、维修或调解接线装置的安装位置时,可以借助螺丝刀拧下紧固件将接线装置从设备运输车6的底盘拆离。
参见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接线腔内设置有固线部4,所述固线部4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组3的线缆。
本实施方案中,在接线时,先将线缆固定在接线腔内的固线部4上,然后再将线缆和接线端子组3电连接。固线部能够固定线缆,防止线缆受到外部拉力后直接将拉力传递至线缆和接电端子组3的连接处,造成线缆的脱落。可见固线部的设置,提高了接线结构强度,提高了用电安全,确保设备可稳定安全地运行。该固件部可以包括一个夹块,夹块具有适当长度和宽度的条型槽,且条型槽的宽度比线缆略宽,确保可以对线缆进行有效的限位和固定的同时,又不会对电缆有所损伤。固定部通过紧固件连接在接线腔内壁上,线缆夹紧在条形槽内。
参见图2所示,所述接线端子组3包括三个接线端子,所述固线部4包括三个固线夹,三个所述固线夹和三个所述接线端子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固线夹和相应的接线端子沿所述箱体的纵向依次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三个接线端子分别为火线端子、零线端子和地线端子。三个固线夹和三个接线端子一一对应,并且相对应的固线夹、接线端子和线缆的颜色相同,方便接线人员将火线、零线和地线分别固定到对应位置的固线夹,然后再和对应位置的接线端子相连接,这些对应颜色的标记既防止了接线出错,又提高了接线效率。进一步,地线端子的设置可以防止漏电后电伤操作人员事件的发生,从而也提高了用电安全性。
参见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箱体1包括接线箱15和引线箱16,所述接线箱15和所述引线箱16相连接,所述接线箱15具有所述接线腔,所述引线箱16具有连通所述接线腔的引线腔,所述引线箱16上背离所述接线箱15的一侧设置所述引线口11。
本实施方案中,因为接线箱15和引线箱16相连接且连通,同时引线口11设置在引线箱16上背离所述接线箱15的一侧,所以当外部线缆和接线箱15内的接线端子组3接通时,引线就可以从接线箱15引出并穿过引线箱16,再从引线口11出来连接到设备5上,从而实现接通整个电路。
参见图1所示,所述引线箱16连接在所述接线箱15顶部沿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引线箱16和所述接线箱15之间形成避让区域。
本实施方案中,引线箱16连接设置在接线箱15顶部,引线箱16的背面可以是接线箱15背面的延伸,两边的侧面也可以是接线箱15的两个侧面的延伸,通过这样的设计确保了箱体1基本是一体成型的,而不是由引线箱16和接线箱15焊接而成,从而提高了箱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因为引线箱16的厚度小于接线箱15,所以引线箱16和接线箱15之间会形成避让区域,避让区域的设置一方面可以节约空间、减少箱体1制作时材料的使用,进而降低了箱体1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避开车体设备运输车底盘上的其他结构件零部件,方便将本申请接线装置安装在设备运输车底盘上,同时也防止箱体相应部位和底盘结构件接触,避免了在凹凸不平路面行车时,车体颠簸,接线装置和车体相互撞击而造成损坏。
参见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接线腔具有第一接线腔和第二接线腔,所述第一接线腔和所述第二接线腔相隔离,提高了安全性,所述接线端子组3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接线腔内的第一接线端子组3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接线腔内的第二接线端子组32。其中,所述第一接线腔和所述第二接线腔的接电电压不同。
本实施方案中,因为每个场地的供电电源的电压不同,常见的是两种电压等级:600V与10kV,所以接线腔具有第一接线腔和第二接线腔。电压为600V的电源的线缆进入第一接线腔,被固线部限位固定后和第一接线端子组31相连接;电压为10kV的电源的线缆进入第二接线腔,被固线部限位固定后和第二接线端子组32相连接。并且第一接线腔内的三个固线夹之间的间距和三个接线端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小,而第二接线腔内的三个固线夹之间的间距和三个接线端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大,第一接线腔接入的电压较小,而第二接线腔接入的电压比较大,电压越大时,导线与导线之间的干扰越强,而间距大一些可以降低彼此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安全性。示例性的,第一接线腔内的各接线端子呈三角形排布,占用空间小,第二接线腔内的各接线端子沿直线依次设置,则利于连接的线缆排布规整,增加各接线端子相互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安全性。
具体地,参见图2所示,所述接线口12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接线腔的第一接线口121和连通所述第二接线腔的第二接线口122。所述门体2包括第一门体21和第二门体22,所述第一门体21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一接线口121,所述第二门体22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二接线口122。所述第一门体21设置第一门锁23,所述第二门体22上设置第二门锁24。
该接线装置的两个门体分别设置独立的门锁,方便单独控制门体的打开与关闭。
当接线完成后,关闭门体,门锁锁闭,防止无关人员误操作触碰到接线腔内的线缆或接线端子组3而产生触电事故。
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同时还提供一种设备运输车5,包括车体和上述的接线装置,所述车体具有底盘,所述组合接线装置连接在所述底盘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设备5安装在设备运输车6上,设备可以跟随设备运输车6移动到不同的用电地点,非常灵活。设备运输车6的车体上也可以设置防护装置,用来保护设备运输车5,防止在运输过程中遇到下雨天,雨水进入设备5导致设备短路。
在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安装”、“相连”或“连接”等术语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例如,就术语“连接”来说,其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除非本说明书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长度”、“宽度”、“厚度”、“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中心”、“纵向”、“横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或“第二”等用于指代编号或序数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明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或“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虽然本说明书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实施例只是以示例的方式提供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思想和精神的情况下想到许多更改、改变和替代的方式。应当理解的是在实践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对本文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替代方案。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因此覆盖这些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模块组成、等同或替代方案。

Claims (10)

1.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具有接线腔,所述箱体上设置连通所述接线腔的引线口和接线口;所述箱体上位于所述引线口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的连接部;
门体,所述门体连接在所述箱体上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接线口;
接线端子组,所述接线端子组设置在所述接线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绕所述引线口的周向设置的翻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上沿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腔内设置有固线部,所述固线部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组的线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组包括三个接线端子,所述固线部包括三个固线夹,三个所述固线夹和三个所述接线端子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固线夹和相应的接线端子沿所述箱体的纵向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接线箱和引线箱,所述接线箱和所述引线箱相连接,所述接线箱具有所述接线腔,所述引线箱具有连通所述接线腔的引线腔,所述引线箱上背离所述接线箱的一侧设置所述引线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箱连接在所述接线箱顶部沿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引线箱和所述接线箱之间形成避让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腔具有第一接线腔和第二接线腔,所述第一接线腔和所述第二接线腔相隔离,所述接线端子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接线腔内的第一接线端子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接线腔内的第二接线端子组;
其中,所述第一接线腔和所述第二接线腔的接电电压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口包括连通所述第一接线腔的第一接线口和连通所述第二接线腔的第二接线口;
所述门体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一接线口,所述第二门体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第二接线口;
所述第一门体设置第一门锁,所述第二门体上设置第二门锁。
10.一种设备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组合接线装置,所述车体具有底盘,所述组合接线装置连接在所述底盘上。
CN202121765152.2U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及设备运输车 Active CN215870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65152.2U CN215870624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及设备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65152.2U CN215870624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及设备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70624U true CN215870624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28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65152.2U Active CN215870624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及设备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706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273A1 (zh) * 2022-09-19 2024-03-28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扩散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273A1 (zh) * 2022-09-19 2024-03-28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扩散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43948B2 (ja) 充電装置
CN101188319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CN215870624U (zh) 一种与设备分离的组合接线装置及设备运输车
US20220355687A1 (en)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equipment
CN204375869U (zh) 一种带有检修功能的电动汽车电池包
CN205266051U (zh) 一种车用发动机舱电气盒
CN113978305B (zh) 助力式标准化电池箱自助充换电系统
CN210111234U (zh) 无线缆式取电枪
CN111641091B (zh) 集成连接器、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01749967U (zh) 一种双连接电瓶桩头
CN218287637U (zh) 分线器、车载供电系统及车辆
CN216563925U (zh) 组合后灯线束总成
WO2015176351A1 (zh) 多功能车用急难救助箱
CN218058332U (zh) 一种用于安装车载充电机的机仓
CN214823064U (zh) 一种线束固定装置
CN218896910U (zh) 一种车端充电端口总成及电动汽车
CN219096486U (zh) 一种电动车太阳能充电设备
CN217641195U (zh) 一种电路板集成式车用前仓保险盒
CN21160559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交直流充电座
CN220615725U (zh) 用于车辆的配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903945U (zh) 一种电缆分支箱支架
CN215097468U (zh) 一种车载智能蓝牙无钥匙进入装置及系统
CN209169649U (zh) 车载交流配电盒
CN220820189U (zh) 采用插接式检测结构的汽车动力电芯检测装置
CN214800237U (zh) 一种三轮电动车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