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4040U - 车辆装卸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车辆装卸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4040U
CN215854040U CN202122091929.8U CN202122091929U CN215854040U CN 215854040 U CN215854040 U CN 215854040U CN 202122091929 U CN202122091929 U CN 202122091929U CN 215854040 U CN215854040 U CN 215854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uffer
rib
groove
eleva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919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津伟
徐俊
刘寿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wu Huanke Wuhan Metal Resour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wu Huanke Wuhan Metal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wu Huanke Wuhan Metal Resour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wu Huanke Wuhan Metal Resour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919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4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4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40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装卸设备,包括升降台、顶升机构、缓冲机构和支承底座,升降台的下方连接有顶升机构,支承底座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开设有滑槽,缓冲机构包括具有弹性的缓冲支座以及与升降台底端面铰接的转动杆,转动杆背离升降台一端上设有滑块,滑块卡合于滑槽中且相对于其可滑动,凹槽的终点处安装有缓冲支座,滑块滑动至滑槽端部时带动转动杆的自由端与缓冲支座相抵接以缓冲。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装卸设备,通过设置缓冲支座,能够在升降台复位时对升降台整体进行保护,防止内部元件发生松动或损坏,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升降台复位时的速度,从而对站在升降台上的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车辆装卸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装卸设备。
背景技术
在将货物装卸到货车车厢内部时,工人们大多会使用液压升降台对货物进行装卸,液压升降台的一端与货台等高,另一端搭在车厢后缘上,并能根据不同的车型及装车过程中车厢的变化,自动对高度进行调整,使企业减少了大量的劳力,提高了货物装卸的工作效率;
但是现有的设备缺乏缓冲装置,升降平台在复位时容易因力度过大导致与地面或支架之间发生碰撞,导致内部元件出现松动或损坏,从而造成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装卸设备,旨在对升降台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对内部元件进行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装卸设备,包括升降台、顶升机构、缓冲机构以及支承底座,其中,
所述升降台的下方连接有顶升机构以将其顶升,缓冲机构位于支承底座和升降台之间以对升降台进行缓冲,支承底座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开设有滑槽,缓冲机构包括具有弹性的缓冲支座以及与升降台底端面铰接的转动杆,转动杆背离升降台一端上设有滑块,滑块卡合于滑槽中且相对于其可滑动,凹槽的终点处安装有缓冲支座,滑块滑动至滑槽端部时带动转动杆的自由端与缓冲支座相抵接以缓冲。
优选地,所述缓冲支座包括固定于凹槽内的固定座以及底部插接于固定座内部的缓冲座,所述固定座设有空腔,该空腔中安装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座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缓冲座的底部连接,缓冲座用于与转动杆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内底壁和缓冲座的底部均焊接有插块,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套于两插块外。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空腔开口处一体成型有第一挡边,缓冲座的底壁一体成型有第二挡边,第二挡边位于固定座的空腔内,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相对设置,通过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配合对缓冲座进行限位以防止缓冲座从固定座内部脱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为尺寸相同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挡边由固定座的内壁向内延伸而成,所述第二挡边由缓冲座的外壁向外延伸而成。
优选地,所述升降台底端面焊接有转动座,转动杆与转动座铰接。
优选地,所述支承底座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两支腿,支腿上方安装有顶升机构,凹槽位于底板上,支腿的底面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聚氨酯滚轮。
优选地,所述升降台的侧面安装有护栏,护栏的侧面焊接有驱动板,顶升机构为固定于支腿顶部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驱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台的输出端铰接有辅助输送板,辅助输送板的顶面为斜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为弧面,缓冲座头部表面开设有与转动杆相适配的弧形槽,转动杆的弧面可卡合于弧形槽内且相对于其可自由转动;所述滑块为圆柱形结构,滑块的直径与滑槽的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装卸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缓冲支座,能够在升降台复位时对升降台整体进行保护,防止内部元件发生松动或损坏,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升降台复位时的速度,从而对站在升降台上的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因升降台突然减速导致工作人员从升降台表面跌落造成损伤,使得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2、通过设置转动杆和滑槽,在升降台复位时能够通过可将升降台移动时的动能转化为缓冲支座内部弹簧的弹性势能,起到对升降台进行缓冲的作用,并且转动杆能够对升降台升起的最大高度起到限位作用,可通过更换转动杆来实现调节升降台升起的最大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辆装卸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辆装卸设备中底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辆装卸设备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辆装卸设备中缓冲支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腿;2、辅助输送板;3、升降台;4、护栏;5、驱动板;6、升降气缸;7、底板;8、容纳槽;9、聚氨酯滚轮;10、固定座;11、转动座;12、转动杆;13、滑槽;14、缓冲座;15、凹槽;16、弹簧;17、容纳腔;18、第一挡边;19、第二挡边;20、插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至图4,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车辆装卸设备,包括升降台3、顶升机构、缓冲机构以及支承底座,其中,
升降台3的下方连接有顶升机构以将其顶升,缓冲机构位于支承底座和升降台3之间以对升降台3进行缓冲,支承底座上设有凹槽15,凹槽15的内壁开设有滑槽13,缓冲机构包括具有弹性的缓冲支座以及与升降台3底端面铰接的转动杆12,转动杆12背离升降台3一端上设有滑块(滑块与转动杆12一体成型),滑块卡合于滑槽13中且相对于其可滑动,凹槽15的终点处安装有缓冲支座,滑块滑动至滑槽端部时带动转动杆12的自由端与缓冲支座相抵接以缓冲。
缓冲机构包括至少两缓冲支座和至少两转动杆12,每一转动杆12对应一转动座11和一缓冲支座。至少两转动杆12对升降台3进行稳定支撑。本实施例中,一凹槽15内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滑槽13。转动杆12的自由端位于凹槽15中且相对于其滑动。凹槽15的厚度大于滑槽13厚度。
本实施例中,缓冲支座包括固定于凹槽15内的固定座10以及底部插接于固定座10内部的缓冲座14,固定座10设有空腔,该空腔中安装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座10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缓冲座14的底部连接,缓冲座14用于与转动杆12相抵接。
具体地,缓冲座的底部开设有一容纳腔17,容纳腔17中用于容纳弹性件的一端。容纳腔17的体积小于固定座10上空腔的体积。
固定座10的内底壁和缓冲座14的底部均焊接有插块20,弹性件为弹簧15,弹簧15的两端分别套于两插块20外。插块20的设置能够在固定座10内部对弹簧15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弹簧15在固定座10内部发生偏移的情况。
进一步地,固定座10的空腔开口处一体成型有第一挡边18,缓冲座14的底壁一体成型有第二挡边19,第二挡边19位于固定座10的空腔内,第一挡边18与第二挡边19相对设置,通过第一挡边18和第二挡边19配合对缓冲座14进行限位以防止缓冲座14从固定座10内部脱离。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挡边18和第二挡板,从而提高了本车辆装卸设备的结构可靠性。
具体地,第一挡边18和第二挡边19为尺寸相同的环状结构,第一挡边18由固定座10的内壁向内延伸而成,第二挡边19由缓冲座14的外壁向外延伸而成。此种结构能够防止缓冲座14在移动时发生偏移,避免在固定座10内部发生卡顿的情况。
升降台3底端面焊接有转动座11,转动杆12与转动座11铰接,转动杆12相对于转动座11可自由转动。
支承底座包括底板7以及位于底板7两侧的两支腿1(支腿1优选与底板7一体成型),支腿1上方安装有顶升机构,凹槽15位于底板7上,支腿1的底面上开设有容纳槽8,容纳槽8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聚氨酯滚轮9。聚氨酯滚轮9的强度较高,而且不会损伤地面,并且在移动时无噪音,不会对环境造成声污染。
本实施例中,升降台3的侧面安装有护栏4(可通过焊接连接),护栏4的侧面焊接有驱动板5,顶升机构为固定于支腿1顶部的升降气缸6,升降气缸6的输出端与驱动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台3的输出端铰接有辅助输送板2,辅助输送板2的顶面为斜面结构以对物料进行导向,辅助输送板2的最低点与支腿1的底部相平齐。通过设置辅助输送板2,从而便于对货物进行装卸。
辅助输送板2能够在与升降台3的连接处发生转动,从而能够实现辅助输送板2的折叠,便于装置整体的收纳。
具体地,转动杆12的自由端为弧面,缓冲座14头部表面开设有与转动杆12相适配的弧形槽,转动杆12的弧面可卡合于弧形槽内且相对于其可自由转动;滑块为圆柱形结构,滑块的直径与滑槽13的高度相同。滑槽13的一端设置为与滑块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弧形结构的滑槽13便于对滑块完全进行容纳,从而对滑槽13的空间完全进行利用。滑块的端面贴合于滑槽13的内壁。
当升降台3下降至与底板7表面相接触时,转动座11卡合于凹槽15内部,并且此时转动杆12会完全卡合于凹槽15内部,此时弹簧15呈压缩状态。
本车辆装卸设备的使用过程如下。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货物搬运至升降台3的表面,然后打开升降气缸6的开关,升降气缸6通过驱动板5带动升降台3上移对货物进行运输,当货物装车完成后,通过升降气缸6控制升降台3复位,升降台3移动时会通过转动座11带动转动杆12同步移动,并且转动杆12会在转动座11和凹槽15的内部发生转动,随着升降台3的不断下降,转动杆12的一端会逐渐向着缓冲座14靠近,并且会挤压缓冲座14,缓冲座14被挤压时会在固定座10内部压缩弹簧15,从而通过弹簧15的弹力对升降台3的下降进行缓冲。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装卸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缓冲支座,能够在升降台3复位时对升降台3整体进行保护,防止内部元件发生松动或损坏,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升降台3复位时的速度,从而对站在升降台3上的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因升降台3突然减速导致工作人员从升降台3表面跌落造成损伤,使得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2、通过设置转动杆12和滑槽13,在升降台3复位时能够通过可将升降台3移动时的动能转化为缓冲支座内部弹簧15的弹性势能,起到对升降台3进行缓冲的作用,并且转动杆12能够对升降台3升起的最大高度起到限位作用,能够通过更换转动杆12来实现调节升降台3升起的最大高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台、顶升机构、缓冲机构以及支承底座,其中,
所述升降台的下方连接有顶升机构以将其顶升,缓冲机构位于支承底座和升降台之间以对升降台进行缓冲,支承底座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开设有滑槽,缓冲机构包括具有弹性的缓冲支座以及与升降台底端面铰接的转动杆,转动杆背离升降台一端上设有滑块,滑块卡合于滑槽中且相对于其可滑动,凹槽的终点处安装有缓冲支座,滑块滑动至滑槽端部时带动转动杆的自由端与缓冲支座相抵接以缓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座包括固定于凹槽内的固定座以及底部插接于固定座内部的缓冲座,所述固定座设有空腔,该空腔中安装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座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缓冲座的底部连接,缓冲座用于与转动杆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内底壁和缓冲座的底部均焊接有插块,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套于两插块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空腔开口处一体成型有第一挡边,缓冲座的底壁一体成型有第二挡边,第二挡边位于固定座的空腔内,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相对设置,通过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配合对缓冲座进行限位以防止缓冲座从固定座内部脱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为尺寸相同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挡边由固定座的内壁向内延伸而成,所述第二挡边由缓冲座的外壁向外延伸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底端面焊接有转动座,转动杆与转动座铰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底座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两支腿,支腿上方安装有顶升机构,凹槽位于底板上,支腿的底面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聚氨酯滚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的侧面安装有护栏,护栏的侧面焊接有驱动板,顶升机构为固定于支腿顶部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驱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的输出端铰接有辅助输送板,辅助输送板的顶面为斜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自由端为弧面,缓冲座头部表面开设有与转动杆相适配的弧形槽,转动杆的弧面可卡合于弧形槽内且相对于其可自由转动;所述滑块为圆柱形结构,滑块的直径与滑槽的高度相同。
CN202122091929.8U 2021-09-01 2021-09-01 车辆装卸设备 Active CN215854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1929.8U CN215854040U (zh) 2021-09-01 2021-09-01 车辆装卸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1929.8U CN215854040U (zh) 2021-09-01 2021-09-01 车辆装卸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4040U true CN215854040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4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91929.8U Active CN215854040U (zh) 2021-09-01 2021-09-01 车辆装卸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40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5089A (zh) * 2023-03-21 2023-05-23 纳狮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电弧蒸发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5089A (zh) * 2023-03-21 2023-05-23 纳狮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电弧蒸发装置
CN116145089B (zh) * 2023-03-21 2024-05-10 纳狮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电弧蒸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54040U (zh) 车辆装卸设备
CN105417041A (zh) 一种托盘箱转运装置
CN112320123A (zh) 一种方便运输的港口物流集装箱
CN215798346U (zh) 一种具有自卸三角斗的云梯搬运平台
CN112174015A (zh) 一种临时增加提升高度的货运提升机
CN113716365A (zh) 车辆装卸设备及其装卸方法
CN112320187A (zh) 一种仓储物流上下货自动化输送装置
CN211110914U (zh) 一种具有高效搬运功能的叉车倾翻架结构
CN212557648U (zh) 一种新式集装箱
CN21244942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底层建筑连续送料装置
CN210680506U (zh) 底板双侧翻举升卸料自卸车
CN210591565U (zh) 一种半挂车的起落架
CN218840981U (zh) 一种无动力下料装置
CN113501016B (zh) 一种矿车货箱用自动倾卸装置
CN218327527U (zh) 一种高密封储气罐
CN218114361U (zh) 一种短距离用散装货物装卸运输装置
CN215206932U (zh) 运输设备
CN220642413U (zh) 一种小型建筑废料运输装置
CN220536552U (zh) 一种带有内置滑动结构的集装箱
CN215244509U (zh) 一种单倾斜式自卸半挂车
CN214988867U (zh) 一种后翻式液压翻板
CN218453653U (zh) 一种垃圾转运箱用上料机构及垃圾压缩装置
CN214217480U (zh) 一种自卸料斗总成、车载云梯及云梯车
CN215622159U (zh) 一种液压自翻转小车
CN215291281U (zh) 一种可运输物料的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