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7648U - 一种新式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式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7648U
CN212557648U CN202021173348.8U CN202021173348U CN212557648U CN 212557648 U CN212557648 U CN 212557648U CN 202021173348 U CN202021173348 U CN 202021173348U CN 212557648 U CN212557648 U CN 212557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hassis
side door
fixed
n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733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振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Longhu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Longhu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Longhu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Longhu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733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7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7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7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式集装箱,包括底盘、两个侧板、两个侧门和顶盖,底盘内纵向方向设有若干条形体,条形体形成若干凹槽,凹槽用于放置叉车的叉头。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是在现有技术集装箱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构改进,改进后的新式集装箱可增加叉车转运货物的码垛、运载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式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物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组成工具,现有集装箱一般是由底盘、两个侧板、两个侧门和顶盖所组成封闭型装载箱体,将所运输货物囤放于箱体内进行运输过程。而集装箱在进行内部装载时,需借助叉车运载装卸,叉车是一种工业搬运车辆,对成件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轮式搬运车辆,现有技术中,是借助叉车的前端叉头部位将货物铲起然后转移至集装箱内进行搬运和堆垛,在实际转运过程中,由于货物具有较大的自重,当叉车将货物放置集装箱内部,完成运载后,叉车的叉头需及时撤出,进行下次的运载,但由于货物的压力较大,导致叉车后退时,叉头较难后撤影响搬运速率。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式集装箱,便于叉车更高效率和精准地向集装箱内转运货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式集装箱,该新式集装箱是在现有技术集装箱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构改进,改进后的新式集装箱可增加叉车转运货物的码垛、运载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式集装箱,包括底盘、两个侧板、两个侧门和顶盖,底盘内纵向方向设有若干条形体,条形体形成若干凹槽,凹槽用于放置叉车的叉头。
进一步的,底盘横向中心线位置上设有向下隐藏的通孔,条形体以通孔为对称线形成上下两排的排列方式。
进一步的,还包括铰接装置,铰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气缸和合页,第一固定柱固定在侧板上端靠近侧门的边缘处,第二固定柱设有转轴和与转轴连接的固定桩,固定桩固定在侧门上端靠近侧板的边缘处,气缸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柱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与转轴连接,合页分别连接顶盖和侧门。
进一步的,侧门与底盘的连接处安装有锁定件,锁定件包括固定在底盘上的弯形扣和固定在侧门上的扣合件。
进一步的,锁定件数量为3-6个。
进一步的,凹槽的内壁上设有弹性缓冲垫。
进一步的,集装箱的顶角处安装有角连接组件,底盘的底面凹设有方形卡槽,方形卡槽设于凹槽的下方,顶盖上设有与方形卡槽匹配的方形卡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底盘内设有条形体,条形体形成的凹槽用于放置叉车的前端叉头,使集装箱内货物被搬运过程中,叉车运载货物更加高效和方便,凹槽的设计也可解决运载货物重量较大时,积压在叉头上导致叉头难以取出的问题;
(2)另外,集装箱还设有铰接装置,铰接装置的第一固定柱在侧板上端靠近侧门的边缘处,第二固定柱设有转轴和与转轴连接的固定桩,固定桩固定在侧门上端靠近侧板的边缘处,气缸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柱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与转轴连接,气缸的制动可使借助合页连接的侧门与顶盖实现铰接转动,实现侧门的打开和关闭;
(3)再者,侧门与底盘的连接处还安装有锁定件,锁定件可加固集装箱内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4)最后,较佳地,底盘的底面凹设有方形卡槽,与顶盖上设有的方形卡件相配合卡设,当集装箱需要节约占地空间进行堆垛时,方形卡槽与方形卡件的配合使用,很好地将上下放置的集装箱进行稳固搁置,增强堆码高度较高的集装箱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分解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式集装箱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新式集装箱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该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盘;
11、方形卡槽;
12、通孔;
13、滑杆;
2、侧板;
3、侧门;
4、顶盖;
41、方形卡件;
5、条形体;
51、凹槽;
511、第一侧壁;
512、第二侧壁;
513、承载段;
6、叉头;
71、第一固定柱;
721、转轴;
722、固定桩;
73、气缸;
74、合页;
8、锁定件;
81、弯形扣;
82、扣合件;
821、把手;
822、环形件;
823、底座;
9、角连接组件;
B、第一局部放大图;
C、第二局部放大图;
10、货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和分解状态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新式集装箱设有底盘1、两个侧板2、侧门3和顶盖4,两个侧板2平行且与底盘1垂直,侧门3与底盘1和侧板2分别垂直,顶盖4与底盘1平行,且顶盖4分别与两个侧板2和侧门3垂直。底盘1内的纵向方向设有若干条形体5,如图3所示,为底盘1的结构示意图,条形体5形成若干凹槽51,凹槽51的内壁上设有弹性缓冲垫。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4所示,其中图4为本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底盘1横向中心线位置上还设有隐藏的通孔12,通孔12在底盘1的两侧设有开口,条形体5以通孔12为对称线形成上下两排的排列方式,因此若干凹槽51也以通孔12为对称线形成上下两排的排列方式,因此在叉车运载货物过程中,叉头6托载的货物移动至集装箱内部后,需将叉头6下降高度,直至叉头6卡设于凹槽51内,然后货物被放于条形体5上,而此时叉头6在凹槽51内,可直接向后撤出即可,与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可方便叉车的叉头6快速地后退撤回,增加了货物装载效率,也可防止叉头6抽出时与货物的摩擦力较大而损坏货物的外包装或使货物倾翻。
第二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5所示,其中图5为图1中的第一局部B的放大图,本实施例中的集装箱还设有铰接装置,侧门3上设有至少两个铰接装置,铰接装置设有第一固定柱71、第二固定柱、气缸73和合页74,第一固定柱71固定在侧板2上端靠近侧门3的边缘处,第二固定柱设有转轴721和固定桩722,固定桩722与转轴721连接,固定桩722固定在侧门3上端靠近侧板2的边缘处,气缸7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柱71连接,另一端与转轴721连接,优选地,气缸73与转轴721之间还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可为压力弹簧,作为铰接提供缓冲作用力,合页74分别连接顶盖4和侧门3。
本实施例在使用状态时,如图7所示,在气缸73的启动状态下,工作状态下的气缸73延伸进而推动转轴721,同时转轴721向外侧移动,带动固定桩722与侧门3同时旋转启动,侧门3与顶盖4通过合页74铰接,进而可实现打开侧门3的目的。另外,本实施例中集装箱的八个顶角处分别焊接有角连接组件9,角连接组件9将底盘1、两个侧板2、侧门3和顶盖4分别固定连接,能够有效地承载整个集装箱的重量,进行均匀受力,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防止挤压变形,进一步加强了集装箱的稳固性能。
请再同时参阅图1和图6所示,其中图6为图1中的第二局部C的放大图,本实施例中的集装箱的侧门3与底盘1的连接处安装有锁定件8,锁定件8设有固定在底盘1上的弯形扣81和固定在侧门3上的扣合件82,弯形扣8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盘1的外壁上,扣合件82设有把手821、环形件822和底座823,底座823通过螺栓固定在侧门3的外壁下边缘,把手821安装在底座823上,环形件822与把手821连接,需将侧门3呈紧闭状态时,将环形件822扣合在弯形扣81上,按压把手821将环形件822紧扣于弯形扣81上,进而将侧门3关闭,而相反需开启侧门3时,也只需扳动把手821将与弯形扣81紧扣的环形件822向下移动,进而远离弯形扣81,可将侧门3打开。其中,锁定件8数量为3-6个,较佳地为5个。
第三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侧门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门3相互平行,且与底盘1和侧板2分别垂直,此外,条形体5和凹槽51为两排的设计,可便于两个不同方向侧门3同时打开,进行货物的搬运和堆垛,提高了作业人员的操作效率。
第四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集装箱的顶盖4上设有方形卡件41,底盘1的底面凹设有与方形卡件41匹配的方形卡槽11。如图11所示,当集装箱体积较大需要节约占地空间时,为了节约集装箱的占地空间,会将其进行上下方向的码垛,而本实施例中上层集装箱的顶盖4上设有方形卡件41,与下层集装箱的底盘1上的方形卡槽11相卡合,可防止在堆积集装箱的高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码垛的整齐度较低,而在恶劣的环境下易出现散落倾倒的危险发生。
在一些情况下,操作者虽然对于叉头6进行了下降的操作,以与货物形成了分离。但是,经常造成叉头6下降高度不够而没有与货物完全分离,或者叉头6下降位置过深而与集装箱的底盘1发生抵触,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因此,在其它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凹槽5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511、第二侧壁512和承载段513。第一侧壁511和第二侧壁512之间形成的开口由上向下逐渐呈收缩状,且在承载段513的水平方向上形成一个支撑平台,该支撑平台用于支撑放置叉车的叉头6。
具体使用过程中,请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叉车的叉头6上载有货物10,叉车带动叉头6和货物10向集装箱的方向移动。叉头6逐渐进入到凹槽51内,叉车一般是两个叉头6,则两个叉头6分别插入到对应的凹槽51内。当货物10完全进入到集装箱内部空间的时候,则通过叉车带动叉头6向下移动,即叉头6会从第一侧壁511和第二侧壁512之间的开口处由向上向下移动,相应地,货物10会与叉头6发生分离,且货物10的重心会降落在条形体5上。直至叉头6的底面触碰到支撑平台513的时候,则触碰到感应器(压力开关),从而发出信号告知操作者可以抽出叉头6,从而完成货物10的装载过程。可见,通过该优选方案,使得操作员不仅能够很好地控制叉头6的下降位置,保证叉头6与货物10的完全分离,并且在该位置的时候会触碰控制信号,发出提醒信息,以避免叉车下降位置过高导致对于底盘1的损坏。
在更优选的方案中,在承载段513的顶面均具有弹性层,以对于叉头6的接触形成保护作用。在另外优选的方案中,位置开关还设置在承载段513的上方位置,这样当叉头6在向下移动过程中,还没有碰到承载段513的时候,就触发了第一次的开关信号,发送出第一次的控制信号提示操作者,停止叉头6的下降,并且在触碰到承载段513的时候发出第二次提醒操作。
在另一优选的方案中,凹槽5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511和第二侧壁512,第一侧壁511和第二侧壁512的中部具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部设置有吸能弹性压缩件,支撑板上具有触碰开关。叉头6移动到支撑板上的时候具有信号提示,且通过支撑板下面的吸能弹性压缩件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凹槽51的数量如果过多或者过宽,则条形体5对于货物10的承载能力就会降低,寿命严重缩短。而如果凹槽51的数量过少或者距离过小,则不利于操作者在集装箱上进行货物10的装载。为此,优选方案中,如图14所示,底盘1上具有滑杆13,滑杆13的延伸方向与条形体5垂直设置,条形体5的中部滑动套设在滑杆13上,即条形体5能够沿着滑杆13进行位置移动,从而非常方便地调节两个条形体5之间的距离,也方便调节条形体15的数量。另外,在条形体15的两端设置有紧固件(例如螺栓),当条形体15移动至固定位置之后,则通过螺栓把条形体15固定在底盘1上,从而进行位置固定。另外,还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条形体15的数量增减。当货物10的重量较重的时候,则增加条形体15的布局密度,以提升支撑强度。另外,当叉头6的宽度较为宽的时候,或者通过调节两个条形体15之间的距离进行凹槽51宽度的调节,从而适应于不同的叉头6尺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新式集装箱的底盘1内设有若干条形体5,条形体5形成的凹槽51用于放置叉车的前端叉头6,使集装箱内货物被搬运过程中,叉车运载更加高效和方便,凹槽51的设计也可解决运载货物重量较大时,积压在叉头6上导致叉头6难以取出的问题;
(2)另外,集装箱还设有铰接装置,铰接装置的第一固定柱71在侧板2上端靠近侧门3的边缘处,第二固定柱设有转轴721和与转轴721连接的固定桩722,固定桩722固定在侧门3上端靠近侧板2的边缘处,气缸7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柱71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与转轴721连接,气缸73的制动可使借助合页74连接的侧门3与顶盖4实现铰接转动,实现侧门3的打开和关闭;
(3)再者,侧门3与底盘1的连接处还安装有锁定件8,锁定件8可加固集装箱内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4)最后,底盘1的底面凹设有方形卡槽11,与顶盖4上设有的方形卡件41相配合卡设,当集装箱需要节约占地空间进行堆垛时,方形卡槽11与方形卡件41的配合使用,很好地将上下放置的集装箱进行稳固搁置,增强堆码高度较高的集装箱的稳定性。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式集装箱,包括底盘(1)、两个侧板(2)、两个侧门(3)和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内纵向方向设有若干条形体(5),所述条形体(5)形成若干凹槽(51),所述凹槽(51)用于放置叉车的叉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横向中心线位置上设有向下隐藏的通孔(12),所述条形体(5)以通孔(12)为对称线形成上下两排的排列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装置,所述铰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柱(71)、第二固定柱、气缸(73)和合页(74),所述第一固定柱(71)固定在侧板(2)上端靠近侧门(3)的边缘处,第二固定柱设有转轴(721)和与转轴(721)连接的固定桩(722),所述固定桩(722)固定在侧门(3)上端靠近侧板(2)的边缘处,所述气缸(73)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柱(71)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与转轴(721)连接,所述合页(74)分别连接顶盖(4)和侧门(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3)与底盘(1)的连接处安装有锁定件(8),所述锁定件(8)包括固定在底盘(1)上的弯形扣(81)和固定在侧门(3)上的扣合件(8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8)数量为3-6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1)的内壁上设有弹性缓冲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的顶角处安装有角连接组件(9),所述底盘(1)的底面凹设有方形卡槽(11),所述方形卡槽(11)设于所述凹槽(51)的下方,所述顶盖(4)上设有与所述方形卡槽(11)匹配的方形卡件(41)。
CN202021173348.8U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新式集装箱 Active CN212557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3348.8U CN212557648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新式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3348.8U CN212557648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新式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7648U true CN212557648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13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73348.8U Active CN212557648U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新式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76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1531A (zh) * 2021-12-13 2022-01-11 山东锐华氟业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运输船货物转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1531A (zh) * 2021-12-13 2022-01-11 山东锐华氟业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运输船货物转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20707B2 (ja) リフトスォーク式荷役装置
JP3881369B2 (ja) 貨物用ラック
CN114074900B (zh) 一种面粉厂用物料运输叉车
CN212557648U (zh) 一种新式集装箱
CN115744741A (zh) 一种可装载多货物的搬运堆高车
US6637351B1 (en) Shipping pallet with retractable rails
CN111776494A (zh) 一种新式集装箱
CN217755238U (zh) 一种牵引运输系统
CN217024961U (zh) 一种便于电梯轿厢装卸货物的装置
CN201553360U (zh) 一种托盘箱
US3580411A (en) Container having moveable wall
CN216185222U (zh) 一种物流转运推车
CN214935779U (zh) 一种适用于重型物料搬运的自动化物流系统用运输设备
CN212373435U (zh) 一种可调节式拣货小车
CN218661944U (zh) 一种带有底部减震的物流车
CN217918047U (zh) 一种用于道路货物运输的中转搬运装置
CN220411229U (zh) 一种便于转运工件的物料箱
CN220181364U (zh) 一种装车码垛两用托盘
CN220617072U (zh) 托盘拆叠工装和月台搬运系统
CN219278118U (zh) 一种便于贮存和运输的减震包装箱
CN213446077U (zh) 一种货物防跌落叉车
CN221091682U (zh) 周转箱及仓储设备
CN217171552U (zh) 一种物流容器
CN209479696U (zh) 一种托盘生产用搬运装置
CN211996837U (zh) 一种物流用卸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