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放板材的卸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卸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竖放板材的卸载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板材行业中,板材在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止因震荡造成碎裂,一般采用立放运输,采用的运输载体多为A字架。但是在使用A字架运输板材时,一般利用真空吸盘或者人工搬抬方式,一张张的把板材放置于A字架上,再进行运输的。这样放置方式,时间长消耗长,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竖放板材的卸载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竖放板材的卸载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机构、伸缩机构、钩臂组件、短支撑组件和长支撑组件;所述支撑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伸缩机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并驱动所述支撑机构绕所述底座的摆动;所述短支撑组件设置有短支撑板,所述长支撑组件设置有长支撑板,所述短支撑组件设置有短支撑板,所述长支撑组件设置有长支撑板,所述短支撑板和长支撑板既可沿所述支撑机构的上料侧上下往复移动,也可沿着所述支撑机构的上料侧伸缩;所述钩臂组件设置有弯折钩臂,该钩臂可沿所述支撑机构的上料侧上下往复移动,所述钩臂的末端与起端之间为弯折的臂,形成有弯折空间;当所述支撑机构的主体向其固定侧倾斜,且与水平方向成钝角时,竖放的板材的底端被所述短支撑板和长支撑板托起,并在侧面被所述末端撑住;当所述钩臂与所述短支撑板同时抬起,被所述短支撑板托起的板材,随所述钩臂与所述短支撑板提起;被所述长支撑板提起的板材,在所述钩臂的末端脱离该板材的侧面的瞬间在重力作用下从长支撑板脱落。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中空的支撑框架,所述短支撑组件和所述长支撑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还设有第一升降结构和第二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升降结构和所述第二升降结构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第一升降结构的活动端与所述短支撑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短支撑组件的主体沿着上下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升降结构的活动端所述长支撑组件连接,并驱动所述长支撑组件的主体沿着上下移动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支撑框架设有两条竖直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分别为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侧面均设有竖直的导轨条;所述短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设有与所述导轨条滑动使用的第一导轨槽,将所述第一导轨槽卡装于所述导轨条,使得所述短支撑组件可沿所述第一连接柱上下往复移动;所述长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设有与所述导轨条滑动使用的第二导轨槽,将所述第二导轨槽卡装于所述导轨条,使得所述长支撑组件可沿所述第二连接柱上下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短支撑组件和所述长支撑组件均设有滑动腔和伸缩组件;所述滑动腔前后两侧设有开口,且所述滑动腔的底部设有条形缺口;所述伸缩组件的连接端与所述短支撑组件和所述长支撑组件固定连接,其输出端通过所述条形缺口与所述短支撑板和所述长支撑板的底面连接,且驱动所述短支撑板和所述长支撑板沿着所述滑动腔前后往复移动。
优选地,所述短支撑组件和所述长支撑组件还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滑动腔通过所述条形缺口连通;所述短支撑板和所述长支撑的背面设有齿条;所述伸缩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转动轴和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短支撑组件和所述长支撑组件,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输出端,另一端固穿过所述连接槽两侧,且其端部固定安装于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齿轮的内部被所述转动轴连通,所述齿轮的外齿卡装于所述条形缺口,并与所述齿条啮合。
优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后倾斜;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向前倾斜且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还设有翻转结构,所述翻转结构包括油缸和铰接座;所述钩臂的起端设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油缸通过旋转轴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所述铰接座通过所述旋转与所述第二铰接部铰接。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部还设有连接座,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座铰接,使得所述支撑机构可绕所述连接座摆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长支撑板、短支撑板和弯折钩臂固定多个竖放板材,然后通过摆动支撑机构,使其主体向上料侧倾斜,把竖放于支撑机构上的板材全卸载于A字架上,减少了板材的放置时间,提高了效率。并且通过提高短支撑板,进行分半卸载,能更准确的把板材放置于A字架的两侧。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卸载装置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卸载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弯折钩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卸载装置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图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虚线圆B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卸载装置与A字架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卸载装置卸载过程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竖放板材的卸载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机构2、伸缩机构3、钩臂组件4、短支撑组件51和长支撑组件52;所述支撑机构2安装于所述底座1,所述伸缩机构3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2,并驱动所述支撑机构2绕所述底座1的摆动;所述短支撑组件51设置有短支撑板511,所述长支撑组件52设置有长支撑板512,所述短支撑板511 和长支撑板512既可沿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料侧上下往复移动,也可沿着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料侧伸缩;所述钩臂组件4设置有弯折钩臂41,该钩臂可沿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料侧上下往复移动,所述钩臂的末端402与起端401之间为弯折的臂,形成有弯折空间40;当所述支撑机构2的主体向其上料侧倾斜时,所述支撑机构的主体与水平方向成钝角,竖放的板材的底端被所述短支撑板511 和长支撑板512托起,并在侧面被所述末端402撑住;当所述钩臂与所述短支撑板511同时抬起,被所述短支撑板511托起的板材,随所述钩臂与所述短支撑板511提起;被所述长支撑板512提起的板材,在所述钩臂的末端402脱离该板材的侧面的瞬间在重力作用下从长支撑板512脱落。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对照图1解释上料侧为支撑机构2的前侧,固定侧为支撑机构的后侧,对照图7解释角度A为所述支撑机构的主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所述支撑机构2的底部活动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上,且在伸缩机构3的作用下,其可绕着所述底座1前后摆动。所述短支撑组件51和长支撑组件52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2,所述短支撑组件51的短支撑板511和长支撑组件52的长支撑板512向外延伸至所述支撑机构2的前侧,且所述长支撑板512 和短支撑板511可以沿着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料侧伸缩,调节长支撑板512和短支撑板511向外延伸的长度;所述长支撑板512和短支撑板511还可沿支撑机构上下往复移动。所述弯折钩臂41的起端401向上倾斜,且其端部活动安装于支撑机构2的顶部,所述弯折钩臂41的末端402向下倾斜,从而起端401和末端402连接组成为弯折的臂。值得说明的是,所述伸缩机构3为伸缩油缸,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为其他伸缩机构3。
进一步地,在外部机器的作用,多个板材竖放于所述支撑机构2上,板材的底部被所述长支撑板512和短支撑板511托住,其后侧面依靠在支撑机构2 上。所有板材全部竖放于支撑机构2后,所述钩臂组件4的弯折钩臂41向下移动,通过其末端402上的支撑件撑住板材的前侧面,从而可以使得多个板材可以稳固地竖放于所述支撑机构2上。因为支撑机构2可以装载多个板材,每次装载的数目不同,因此弯折钩臂41设有弯折空间40,可以使得所述弯折钩臂41更好地从板材顶部的后侧跨到板材前侧去支撑板材。更优地,所述支撑机构 2在装载板材时,所述支撑机构2需要通过伸缩机构3调节,使得所述支撑机构在底座上向后侧摆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为直角或锐角,即所述支撑机构2 竖直或向后倾斜,避免板材装载至所述支撑机构2的上料侧后滑落并造成板材损坏。如图8所示,所有板材稳固的竖放于所述支撑机构2后,把板材运输装置移动至靠近卸载装置的前侧,然后通过所述伸缩机构3调节所述支撑机构2 向上料侧摆动,使得所述支撑机构2的主体与所述水平方向的夹角A的角度为钝角,即所述支撑机构2向前侧倾斜。本实施例中,板材运输装置为A字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其他板材运输装置;还有的是所述锐角最佳角度为 75-80度。调节好所述支撑机构2向前侧倾斜的角度后,同时向上移动短支撑板 511和弯折钩臂41,使得所述短支撑板511与长支撑板512之间形成高度差,所述短支撑板511的板材也随之被抬起,未被抬起的板材竖放于长支撑板512 上。所述弯折钩臂41是与短支撑板511同时向上移动后,在短支撑板511与所述长支撑板512形成高度后,所述弯折钩臂41再次向下移动,撑住所述短支撑板511上板材的前侧面。而长支撑板512上的板材,在所述弯折钩臂41向上移动瞬间,弯折钩臂41不会再对其有支撑作用,从而板材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 A字架上,且竖放于A字架。停留于长支撑板512上的板材全部卸载于A字架后,转动A字架,调节好A字架与卸载装置的距离后,然后向下移动短支撑板511,向上移动弯折钩臂41,使其松开短支撑板511上的板材,该板材也会滑落至A 字架的另一侧,且为竖放。值得说明的是,当板材固定于支撑机构2上时,长支撑板512托住所有板材的底部,而短支撑板511只托住一半板材的底部,从而把所有板材卸载于A字架上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设置长支撑板512、短支撑板 511和弯折钩臂41固定多个竖放板材,然后通过摆动支撑机构2,使其主体向上料侧倾斜,把竖放于支撑机构2上的板材全卸载于A字架上,减少了板材的放置时间,提高了效率。并且通过提高短支撑板511,进行分半卸载,能更准确的把板材放置于A字架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中空的支撑框架21,所述短支撑组件51和所述长支撑组件52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21;所述支撑框架21还设有第一升降结构61和第二升降结构62,所述第一升降结构61和所述第二升降结构62 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21;所述第一升降结构61的活动端与所述短支撑组件51连接,并驱动所述短支撑组件51的主体沿着上下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升降结构62的活动端所述长支撑组件52连接,并驱动所述长支撑组件52 的主体沿着上下移动往复移动。所述短支撑板511和所述长支撑板512能够沿着所述支撑机构2上下往复移动,是因为短支撑组件51和所述长支撑组件52 与升降结构连接,在升降结构的作用,使得所述短支撑组件51和长支撑组件52 在支撑框架21内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短支撑板511和长支撑板512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结构为伸缩油缸,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其他升降结构。与所述短支撑组件51连接的为第一升降结构61,与长支撑组件52 连接为第二升降结构62。在进行板材卸载时,第一升降结构61和所述第二升降结构62同时运动,调节长支撑板512与A字架的距离,以保证板材可以顺利滑落至A字架上。调节好所述长支撑板512的距离后,启动第一升降结构61,使短支撑板511提起,形成高度差,长支撑板512上多个板材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A字架。长支撑板512上多个板材卸载之后,再次启动第一升降结构61降下所述短支撑板511,把所述短支撑板511上的板材卸载至A字架上。这样的设置可以确保板材的安全卸载,避免板材受到损坏。第一升降结构61和第二升降结构62分开与所述短支撑组件51和长支撑组件52连接,可以独立控制升降,从而完成分半卸载,保证板材能够准确的卸载于A字架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支撑框架21设有两条竖直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分别为第一连接柱211和第二连接柱212;所述第一连接柱211和所述第二连接柱212的侧面均设有竖直的导轨条22;所述短支撑组件51还包括第一滑动件512,所述第一滑动件512设有与所述导轨条22滑动使用的第一导轨槽,将所述第一导轨槽卡装于所述导轨条22,使得所述短支撑组件51可沿所述第一连接柱211上下往复移动;所述长支撑组件52还包括第二滑动件522,所述第二滑动件522设有与所述导轨条22滑动使用的第二导轨槽,将所述第二导轨槽卡装于所述导轨条 22,使得所述长支撑组件52可沿所述第二连接柱212上下往复移动。长支撑组件52和短支撑组件51通过第二滑动件522和第一滑动件512与导轨条22配合滑动,这样的设置能够通过导轨条22起到引导作用,保证长支撑组件52和短支撑组件51的升降在同一竖直方向,使得板材在短支撑板511和长支撑板512 升降时,能够整齐地竖放于短支撑板511和长支撑板512,从而保证了板材稳固地竖放与支撑机构2。更优地,通过在导轨条22的滑动,使得短支撑组件51和长支撑组件52的升降动作更加顺畅,减少升降结构的受力。
进一步地,所述短支撑组件51和所述长支撑组件52均设有滑动腔551和伸缩组件;所述滑动腔551前后两侧设有开口,且所述滑动腔551的底部设有条形缺口552;所述伸缩组件的连接端与所述短支撑组件51和所述长支撑组件 52固定连接,其输出端通过所述条形缺口552与所述短支撑板511和所述长支撑板512的底面连接,且驱动所述短支撑板511和所述长支撑板512沿着所述滑动腔551前后往复移动。所述短支撑板511和所述长支撑板512在伸缩组件的驱动下,可滑动腔551内前后移动,从而调节所述短支撑板511和长支撑板 512伸出的长度,使得短支撑板511和长支撑板512可以托起不同数目的板材,从而使得卸载装置更加通用化。
具体地,所述短支撑组件51和所述长支撑组件52还设有连接槽553,所述连接槽553与所述滑动腔551通过所述条形缺口552连通;所述短支撑板511 和所述长支撑的背面设有齿条54;所述伸缩组件包括驱动电机531、转动轴532 和齿轮533,所述驱动电机531固定安装于所述短支撑组件51和所述长支撑组件52,所述转动轴532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输出端,另一端固穿过所述连接槽553 两侧,且其端部固定安装于远离所述驱动电机531的一侧;所述齿轮533的内部被所述转动轴532连通,所述齿轮533的外齿卡装于所述条形缺口552,并与所述齿条54啮合。当要竖放更多板材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驱动电机531 正转,使套设于驱动电机531的输出端转动轴532旋转起来,从而带动所述齿轮533向前转动,推动与其啮合的齿条54向前移动,从而增长了短支撑板511 和长支撑板512向外延伸的长度,使得短支撑板511和长支撑板512可以托住更多的板材。当需要减少外伸长度时,即可驱动所述驱动电机531反转,使得齿轮533相向后转动,推动齿条54向后移动,从而减少了短支撑板511和长支撑板512的外伸长度。
优选地,所述底座1还包括固定支架14,所述固定支架14包括第一支架 141和第二支架142;所述第一支架14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后倾斜;所述第二支架14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向前倾斜且与所述第一支架14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机构3安装于固定支架14上;固定支架14的第一支架141和第二支架142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且两者与底座1之间构成三角形,这样的设置,伸缩机构3借固定支架14的,可以更稳固的去驱动支撑机构2整体。
具体地,所述支撑机构2的顶部还设有翻转结构23,所述翻转结构23包括油缸232和铰接座231;所述钩臂的起端401设有第一铰接部4011和第二铰接部4012,所述油缸232通过旋转轴与所述第一铰接部4011铰接,所述铰接座 231通过所述旋转与所述第二铰接部4012铰接。所述弯折钩臂41通过翻转结构 23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选择油缸232作为驱动件。所述弯折钩臂41支撑和松开板材的过程如下,当进行支撑时,所述油缸232向外延伸,推动所述第一铰接部4011,而第一铰接部4011的移动会带动起端401向前移动,但起端401的第二铰接部4012与铰接座231铰接,因此第一铰接部4011 会绕第二铰接部4012进行前翻转。而末端402也随之被带动,因为末端402向下倾斜弯曲的,所述使得整个弯折钩臂41向下移动,从而撑住板材的侧面。而松开板材,则是油缸232收缩,拉动所述起端401向后,第一铰接部4011向后翻转,从带动末端402向上移动,使得弯折钩臂41整体向上移动,从而松开板材。这样的设置,弯折钩臂41可以更方便控制翻转动作,从而准确的对板材进行支撑和松开,确保了对板材的固定和卸载。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的顶部还设有连接座15,所述支撑机构2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座15铰接,使得所述支撑机构2可绕所述连接座15摆动。所述支撑机构2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座15铰接,所述支撑机构2在伸缩机构3的作用下,会以所述连接座15为圆心,进行前后摆动。这样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2摆动时,可以减少其对伸缩机构3的反作用力,从而减少耗损,增长使用寿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