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28152U - 一种载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28152U
CN215828152U CN202121672750.5U CN202121672750U CN215828152U CN 215828152 U CN215828152 U CN 215828152U CN 202121672750 U CN202121672750 U CN 202121672750U CN 215828152 U CN215828152 U CN 215828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ing
object carrying
carrying
groove
fix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727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广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olumbium Cn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eruisi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eruisi Cn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eruisi Cn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727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28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28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28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载物装置。载物装置包括:载物部,包括载物面以用于支撑物料;支撑部,固定设置在载物部背离载物面一侧,支撑部开设有运输沟槽,运输沟槽用于供预设的运输装置至少部分插入,载物装置通过运输装置顶起后进行运输;其中,载物装置上还设置有吊装部,吊装部用于与预设的吊装装置相连接,从而通过吊装装置将载物装置吊起。本申请地方案通过在载物装置上进一步设置吊装部,因此可以使得载物装置可以通过叉车等运输器进行运输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连接吊装装置而将该载物装置吊起,从而可以提高载物装置对运输装置类型的适应性。

Description

一种载物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物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有的栈板等物料承载装置,通常由承载板和设置在承载板下方的支撑块组成,其在运输时仅适用于采用叉车进行运输。当栈板等物料承载装置对方过多时,由于叉车活动空间的限制,导致一定的空间内只能有一辆叉车进行搬运,因此会大大降低对物料承载装置的搬运效率,进而会降低物料承载装置上承载的物料的运输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载物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载物装置,所述载物装置包括:
载物部,包括载物面以用于支撑物料;
支撑部,固定设置在所述载物部背离所述载物面一侧,所述支撑部开设有运输沟槽,所述运输沟槽用于供预设的运输装置至少部分插入,所述载物装置通过所述运输装置顶起后进行运输;
其中,所述载物装置上还设置有吊装部,所述吊装部用于与预设的吊装装置相连接,从而通过所述吊装装置将所述载物装置吊起。
可选地,所述运输沟槽在远离所述载物部的方向上,槽宽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吊装部包括动力装置及吊装固定件,所述吊装固定件至少部分可伸缩安装于所述载物装置内;
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吊装固定件相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吊装固定件插入所述载物装置内的一端向插入或者伸出所述载物装置的方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吊装部包括吊装固定件,所述载物装置上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吊装固定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收纳槽内;
通过使得所述吊装固定件相对所述收纳槽转动,以使得所述吊装固定件被收入所述收纳槽内;或者使得所述吊装固件部分伸出所述收纳槽。
可选地,所述吊装部设置在所述载物部的侧面。
可选地,所述载物部为一体成型地载物平台;或者
所述载物部内开设有载物空间,所述载物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物料。
可选地,所述载物面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卡装部,所述卡装部用于卡固所述物料。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方案中,通过在载物装置上进一步设置吊装部,因此可以使得载物装置既可以通过叉车等运输器进行运输,还可以通过连接吊装装置而将该载物装置吊起,从而可以提高载物装置对运输装置类型的适应性,因此在通过叉车等运输装置对该载物装置进行搬运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吊装装置通过连接吊装部将载物装置吊起后进行运输,从而可以提高对载物装置的搬运效率。另外,通过将运输沟槽在远离载物部的方向上的槽宽设置为逐渐增大,从而可以使得叉车的插入部与运输沟槽对位简单,方便叉车的插入部进行入运输沟槽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载物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载物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载物装置通过叉车进行运动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载物装置通过吊装装置吊起时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载物装置中的吊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图4,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载物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载物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图1所示载物装置通过叉车进行运动时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载物装置通过吊装装置吊起时的示意图。
载物装置10包括载物部110和支撑部120。其中,支撑部120固定安装在载物部110上,且在载物部110上远离支撑部120的一侧还设置有载物面111,载物面111可以用于支撑物料。
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20固定设置在载物部110背离载物面111一侧,且支撑部120上开设有运输沟槽121,运输沟槽121用于供预设的运输装置至少部分插入,从而使得载物装置10可以通过该运输装置顶起后进行运输。
其中,载物装置10上还设置有吊装部130,吊装部130可以用于与预设的吊装装置相连接,从而通过吊装装置将载物装置吊起。
因此,本申请的方案中,通过在载物装置上进一步设置吊装部,可以使得载物装置既可以通过叉车等运输器进行运输,还可以通过连接吊装装置而将该载物装置吊起,从而可以提高载物装置对运输装置类型的适应性,因此在通过叉车等运输装置对该载物装置进行搬运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吊装装置通过连接吊装部将载物装置吊起后进行运输,从而可以提高对载物装置的搬运效率。
请进一步参阅图1,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运输沟槽121在远离载物部的方向上,槽宽逐渐增大。因此,可以使得运输沟槽121的整体尺寸相对增大,从而可以可以使得叉车的插入部与运输沟槽对位简单,方便叉车的插入部进行入运输沟槽121中。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5是图1所示载物装置中的吊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吊装部130可以包括动力装置132及吊装固定件131,吊装固定件131至少部分可伸缩安装于载物装置10内;动力装置132可以是电机等,其动力输出端则与吊装固定件131相连接,以用于驱动吊装固定件131插入载物装置10内的一端向插入或者伸出载物装置10的方向运动。
因此,通过动力装置132可以使得吊装固定件131完全收缩进入载物装置10内,从而可以避免在放置时,由于吊装固定件131伸出载物装置10内的部分而导致的载物装置10所需放置面积增加的问题。另外,通过动力装置132还可以调节吊装固定件131伸出载物装置10的长度,从而可以使得吊装固定件131能够与不同尺寸的吊装装置相固连。
其中,吊装部130还可以包括套筒133,吊装固定件131可以为可伸缩杆,吊装固定件131的一端则可以插设至套筒133内且与套筒133滑动配合,吊装固定件131位于套筒133内的一端则可以通过齿轮等连接件与动力装置13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其中,套筒133可以确保对吊装固定件131的支撑强度,且通过将套筒133固定安装在载物装置10内,则可以实现将吊装固定件131可伸缩安装于载物装置10上。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动力装置。例如,可以在载物装置10上开设收纳槽,且将吊装固定件131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该收纳槽内。因此,通过转动吊装固定件131,从而可以使得吊装固定件131的另一端可以同样旋转至进入收纳槽中,从而可以使得吊装固定件131整体被收入收纳槽内;或者通过通过转动吊装固定件131,从而可以使得吊装固定件131的另一端部分旋转至伸出收纳槽,且吊装固定件131的另一端则可以用于与吊装装置相固连。
本实施例中,吊装部130可以设置在载物部110的侧面。其中,吊装部130的数量可以多个,其中,多个吊装部130可以至少分别设置在载物部110相平行的两个侧面。
请进一步参阅图1和图2。
本实施例中,载物部110可以未为一体成型地载物平台,其中,物料可以被该载物平台进行支撑固定;或者载物部110内还可以开设有载物空间,此时,载物面111则设置在该载物空间内,且该用于载物空间可以用于容置物料。此方案中,载物部110则可以构成一个载物箱。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载物面111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卡装部140,卡装部140可以用于与物料进行卡接固连,从而可以实现载物部110对物料的固定,此方案中,卡装部140与载物面111可拆卸地安装,因此,在安装卡装部140后可以使得载物面111可以承载并固定安装特定的物料;而将卡装部140拆除后,则可以使得载物面111可以用于承载不同的物料。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载物装置,本申请方案中,通过在载物装置上进一步设置吊装部,因此可以使得载物装置既可以通过叉车等运输器进行运输,还可以通过连接吊装装置而将该载物装置吊起,从而可以提高载物装置对运输装置类型的适应性,因此在通过叉车等运输装置对该载物装置进行搬运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吊装装置通过连接吊装部将载物装置吊起后进行运输,从而可以提高对载物装置的搬运效率。另外,通过将运输沟槽在远离载物部的方向上的槽宽设置为逐渐增大,从而可以使得叉车的插入部与运输沟槽对位简单,方便叉车的插入部进行入运输沟槽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装置包括:
载物部,包括载物面以用于支撑物料;
支撑部,固定设置在所述载物部背离所述载物面一侧,所述支撑部开设有运输沟槽,所述运输沟槽用于供预设的运输装置至少部分插入,所述载物装置通过所述运输装置顶起后进行运输;
其中,所述载物装置上还设置有吊装部,所述吊装部用于与预设的吊装装置相连接,从而通过所述吊装装置将所述载物装置吊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输沟槽在远离所述载物部的方向上,槽宽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装部包括动力装置及吊装固定件,所述吊装固定件至少部分可伸缩安装于所述载物装置内;
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吊装固定件相连接,以用于驱动所述吊装固定件插入所述载物装置内的一端向插入或者伸出所述载物装置的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装部包括吊装固定件,所述载物装置上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吊装固定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收纳槽内;
通过使得所述吊装固定件相对所述收纳槽转动,以使得所述吊装固定件被收入所述收纳槽内;或者使得所述吊装固件部分伸出所述收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装部设置在所述载物部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物部为一体成型地载物平台;或者
所述载物部内开设有载物空间,所述载物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物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物面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卡装部,所述卡装部用于卡固所述物料。
CN202121672750.5U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载物装置 Active CN215828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2750.5U CN215828152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载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2750.5U CN215828152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载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28152U true CN215828152U (zh) 2022-02-15

Family

ID=80192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72750.5U Active CN215828152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载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28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101080A (ja) 傾斜型可搬パレット
CN215828152U (zh) 一种载物装置
CN110435731B (zh) 一种可快速装卸的子母台车
CN220500790U (zh) 一种起重机配件运输装置
JPH07315784A (ja) フォーク爪及びフォークリフト
CN216636532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润滑油桶搬运装置
KR20130006534U (ko) 지게차 포크 부착형 지그
CN215324227U (zh) 一种包装箱
CN216996761U (zh) 一种货物运输装车装卸货设备
CN218908000U (zh) 一种滑动托盘
JP5612432B2 (ja) 荷崩れ防止用台車
CN212425128U (zh) 一种辅助电缆盘吊装的治具
CN217051499U (zh) 一种电动四驱全地形搬运车
CN214935779U (zh) 一种适用于重型物料搬运的自动化物流系统用运输设备
US20240055288A1 (en) Carrier board conveying box with reinforced structure
CN214167271U (zh) 一种用于单开门集装箱的钢管装卸吊装设备
CN213502001U (zh) 一种自动装卸车设备
JPH072377U (ja) 建材の荷受方法および吊上治具
CN220432045U (zh) 一种搬运金属卷材的吊具
CN220577752U (zh) 一种自卸式货物托盘
CN215974602U (zh) 支脚垫板和工程机械
CN215479171U (zh) 一种铝材吊运及其运输装置
CN217808256U (zh) 一种快速运输的吊装用底盘
CN218665042U (zh) 一种移动式卸板机
CN217497802U (zh) 托盘和托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1102, building C, kemlong Science Park, Guansheng fifth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Columbium CN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1102, building C, kemlong Science Park, Guansheng fifth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KERUISI CNC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