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10372U - 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10372U
CN215810372U CN202121752182.XU CN202121752182U CN215810372U CN 215810372 U CN215810372 U CN 215810372U CN 202121752182 U CN202121752182 U CN 202121752182U CN 215810372 U CN215810372 U CN 215810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heat dissipation
air inlet
hea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5218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林
吴玉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ingte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ingte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ingte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ingte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5218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10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10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10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其包括:散热芯子,其具有热通道以及冷通道,热通道与冷通道互相独立且交叉分层设置;第一封头,其设置在散热芯子的一侧,第一封头设有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口,进气口以及出气口均与热通道连通;第二封头,其设置在散热芯子的另一侧,第二封头具有回流腔体,回流腔体与热通道连通。通过将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第一封头上,使得从进气口进入的冷风,在热通道内形成了U形的气流回路,与原有的仅仅具有单向气流通道的换气热相比而言,本换热器可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通过增设回流路线,将换热通道增加了一倍,极大地提升了换热器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气体与液体热交换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设备,且换热器工作时,换热器的换热管内导通有热交换介质,并用换热管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以此实现换热器的热交换。
目前常规的换热器,其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在两个封头腔体上,热风不断地从进气口进入并通过热通道后从出气口向外流出,同时冷风不断地流经冷通道并与热通道内的热风产生热交换,但这种换热器的气流通道为单向通道,其换热效率存在一定的不足。
例如现有技术中一种申请号为:CN200920197103.6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压铝制板翅式换热器,包括散热芯子、封头腔体、堵板及进出口法兰,散热芯子由隔板、内侧翅片、外侧封条、外侧翅片、内侧封条及侧板组成,内通道组成有隔板、内侧翅片及内侧封条,外通道组成有隔板、外侧翅片和外侧封条,内通道和外通道分层交叉放置,隔板厚度为1-1.4mm,内侧封条厚度为8-12mm,内侧翅片厚度为0.2-0.3mm,外侧翅片厚度为0.2-0.4mm,内侧翅片为高密度多孔型翅片,外侧翅片为波纹型翅片且翅片节距为2-4mm;封头腔体内腔形状为半圆形并设有多孔形筋板。
上述的这种高压铝制板翅式换热器的进口管和出口管分别设置在两头的封头腔体上,其进口管、内通道(即热通道)、出口管依次连通后形成完整的气流通道,这种换热器的气流通道为单向通道,其换热效率略显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回流通道的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包括:
散热芯子,其具有热通道以及冷通道,所述热通道与所述冷通道互相独立且交叉分层设置;
第一封头,其设置在所述散热芯子的一侧,所述第一封头设有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热通道连通;
第二封头,其设置在所述散热芯子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封头具有回流腔体,所述回流腔体与所述热通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芯子包括隔板、内封条、外封条、内翅片以及外翅片,所述内封条与所述外封条均设置在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之间,相邻两个所述内封条之间形成所述热通道,所述内翅片设置在所述热通道内,相邻两个所述外封条之间形成所述冷通道,所述外翅片设置在所述冷通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芯子的两侧均设有外侧板,所述外侧板与所述隔板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封头具有进气腔体以及至少一个出气腔体,所述进气腔体与所述出气腔体相分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腔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热通道连通,所述出气腔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热通道以及所述出气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腔体、所述热通道、所述回流腔体、所述热通道、所述出气口依次连通并形成U形气流回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支架,其数量设置有多个,各个所述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封头以及两块所述外侧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第一封头上,使得从进气口进入的热风,在热通道内形成了U形的气流回路,与原有的仅仅具有单向气流通道的换气热相比而言,本换热器可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通过增设回流路线,将换热通道增加了一倍,极大地提升了换热器的散热效果。
2、冷通道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并且由于冷通道和热通道间隔设置,确保了不断流经冷通道的冷风可对热通道的各个子通道均匀地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整个热通道内的温度,进一步地提高了整个散热芯子的换热效果。
3、热通道内设有内翅片,冷通道内设有外翅片,内翅片和外翅片的设置,起到了扩大传热面积的作用,从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散热芯子;110、热通道;120、冷通道;130、隔板;140、内封条;150、外封条;160、外侧板;200、第一封头;210、进气口;211、进气腔体;220、出气口;221、出气腔体;300、第二封头;310、回流腔体;400、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包括:
散热芯子100,其具有热通道110以及冷通道120,热通道110与冷通道120互相独立且交叉分层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热通道110和冷通道120的数量均设有多个,并且热通道110和冷通道120之间互相独立并间隔设置,其中,热通道110沿水平方向开设,冷通道120沿竖直方向开设。
第一封头200,其设置在散热芯子100的一侧,第一封头200设有进气口210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口220,进气口210以及出气口220均与热通道11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出气口220的数量优选为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进气口210的左右两侧。
第二封头300,其设置在散热芯子100的另一侧,第二封头300具有回流腔体310,回流腔体310与热通道110连通,具体的,热风从进气口210处送入到热通道110内,接着热风沿着热通道110进入到回流腔体310内,此时已经进入到回流腔体310内的热风在不断从进气口210处进入的热风的推动下向四周散开,并从热通道110处回流至出气口220并向外吹出,同时冷风不断地流经冷通道120,使得冷通道120内的冷风与热通道110内的热风不断地发生热交换,由此降低整个热通道110内的温度,进入热通道110的热风逐渐降温后从出气口220流出,达到换热的目的。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这种换热器,其通过将进气口210和出气口220均设置在第一封头200上,使得从进气口210进入的热风,在热通道110内形成了U形的气流回路,与原有的仅仅具有单向气流通道的换气热相比而言,本实施例中的这种换热器可以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通过增设回流路线,将换热通道110增加了一倍,极大地提升了换热器的散热效果。
优选地,散热芯子100包括隔板130、内封条140、外封条150、内翅片(图中未画出)以及外翅片(图中未画出),并且隔板130、内封条140、外封条150、内翅片以及外翅片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各个隔板130平行且间隔设置,内封条140与外封条150均设置在相邻两块隔板130之间,相邻两个内封条140之间形成热通道110,内翅片设置在热通道110内,相邻两个外封条150之间形成冷通道120,外翅片设置在冷通道120内。
其中,内翅片和外翅片的设置的则是起到了扩大传热面积的作用,从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另外,冷通道120在本实施例中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并且由于冷通道120和热通道110间隔设置,确保了不断流经冷通道120的冷风可对热通道110的各个子通道均匀地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整个热通道110内的温度,进一步地提高了整个散热芯子的换热效果。
优选地,散热芯子100的两侧均设有外侧板160,外侧板160与隔板130平行设置,通过第一封头200、第二封头300以及两个外侧板160的设置,使得散热芯子100内的热通道110只通过进气口210以及两个出气口220与外界连通,确保从进气口210进入到热通道110内的冷气,只能沿着U形气流回路从两个出气口220处流出,从而保证热交换的效率良好。
优选地,第一封头200具有进气腔体211以及至少一个出气腔体221,进气腔体211与出气腔体221相分隔,进气腔体211的两侧分别与进气口210以及热通道110连通,出气腔体221的两侧分别与热通道110以及出气口220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腔体211设置在第一封头200的中间,两个出气腔体221分别设置在进气腔体211的两侧,其中,进气腔体211与中间一部分的热通道110连通,而两个出气腔体221则分别与设置在两侧的热通道110连通,也就是说,热风从进气口210进入到进气腔体211内后在进气腔体211内散开,并从与进气腔体211连通的各个热通道110向前流动至回流腔体310内,此时已经进入回流腔体310内的热风,即可在不断进入的热风的推动下,在回流腔体310内向四周散开并进入到两侧的热通道110内,最后回流至两个出气腔体221并从两个出气口220处向外流出,由此可见,进气口210、进气腔体211、热通道110、回流腔体310、热通道110、出气口220依次连通并形成U形气流回路,由此实现将换热通道110增加了一倍的目的,进而极大地提升了换热器的散热效果。
优选地,还包括安装支架400,其数量设置有多个,各个安装支架400分别与第一封头200以及两块外侧板160连接,安装支架400用于将换热器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四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芯子,其具有热通道以及冷通道,所述热通道与所述冷通道互相独立且交叉分层设置;
第一封头,其设置在所述散热芯子的一侧,所述第一封头设有进气口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热通道连通;
第二封头,其设置在所述散热芯子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封头具有回流腔体,所述回流腔体与所述热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芯子包括隔板、内封条、外封条、内翅片以及外翅片,所述内封条与所述外封条均设置在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之间,相邻两个所述内封条之间形成所述热通道,所述内翅片设置在所述热通道内,相邻两个所述外封条之间形成所述冷通道,所述外翅片设置在所述冷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芯子的两侧均设有外侧板,所述外侧板与所述隔板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头具有进气腔体以及至少一个出气腔体,所述进气腔体与所述出气腔体相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热通道连通,所述出气腔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热通道以及所述出气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腔体、所述热通道、所述回流腔体、所述热通道、所述出气口依次连通并形成U形气流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其数量设置有多个,各个所述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封头以及两块所述外侧板连接。
CN202121752182.X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 Active CN215810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2182.XU CN215810372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52182.XU CN215810372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0372U true CN215810372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26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52182.XU Active CN215810372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10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33192A (ja) 熱交換器
CN215810372U (zh) 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
JPS633191A (ja) 熱交換器
CN215810371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
CN207688466U (zh)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CN115663338A (zh) 一种储能装置和储能设备
JPH0914885A (ja) 熱交換器
JPH0452498A (ja) 複式熱交換器
EP0803695A2 (en) Plate-fin type heat exchanger
JP3625259B2 (ja) 熱交換器
US20220243986A1 (en) Ccf heater core assembly
JPH03204595A (ja) 凝縮器
CN217442009U (zh) 冷凝器和风冷冷水机
CN215447540U (zh) 一种分体式换热器
CN220669581U (zh) 多孔板式散热器
CN216114787U (zh) 换热器以及空调器
CN213955453U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819719U (zh)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3861787B2 (ja) 複合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自動車
CN212842327U (zh) 一种节能型多层并联平行流蒸发器
CN216897773U (zh) 蒸发器以及空调
CN209877163U (zh) 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785349U (zh) 换热器和除湿机
CN212132700U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3811890U (zh) 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