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10371U - 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10371U
CN215810371U CN202121736529.1U CN202121736529U CN215810371U CN 215810371 U CN215810371 U CN 215810371U CN 202121736529 U CN202121736529 U CN 202121736529U CN 215810371 U CN215810371 U CN 215810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air inlet
heat exchanger
plate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365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慈云
吴玉象
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ingte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ingte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ingte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ingte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365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10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10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10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其包括:散热芯子,其具有热通道以及冷通道,热通道与冷通道互相独立且交叉分层设置;第一封头以及第二封头,第一封头以及第二封头分别设置在散热芯子的两端,第一封头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进气口以及出气口均与热通道连通;安装支架,其架设在第一封头以及第二封头上并与散热芯子一体连接。通过安装支架与散热芯子一体连接成型,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使得本换热器在进行安装时无需额外增设安装支架,降低了安装时的占用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气体与液体热交换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设备,且换热器工作时,换热器的换热管内导通有热交换介质,并用换热管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以此实现换热器的热交换。
目前常规的换热器本身不具备安装支架,当需要把换热器进行安装时,需要通过额外的安装支架来进行安装,而一旦增设了安装支架,则会使得换热器在安装时存在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时可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包括:
散热芯子,其具有热通道以及冷通道,所述热通道与所述冷通道互相独立且交叉分层设置;
第一封头以及第二封头,所述第一封头以及所述第二封头分别设置在所述散热芯子的两端,所述第一封头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热通道连通;
安装支架,其架设在所述第一封头以及所述第二封头上并与所述散热芯子一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芯子包括隔板、内封条、外封条、内翅片以及外翅片,所述内封条与所述外封条均设置在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之间,相邻两个所述内封条之间形成所述热通道,所述内翅片设置在所述热通道内,相邻两个所述外封条之间形成所述冷通道,所述外翅片设置在所述冷通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通道的上下两侧以及中部均设有所述外封条,所述外封条将所述热通道分隔为进气通道以及回流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回流通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封头设有进气腔体以及出气腔体,所述进气腔体与所述出气腔体相分隔,所述进气腔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出气腔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回流通道以及所述出气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封头设有回流腔体,所述进气通道以及所述回流通道均与所述回流腔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封条的一端向外凸出并形成尖头状的限位端,位于所述热通道上下两侧的所述外封条的所述限位端的相对朝向设置,位于所述热通道中部的所述外封条的所述限位端可朝上或朝下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连接框架以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框架与所述连接板一体连接,所述连接框架的两侧分别架设在所述第一封头以及所述第二封头上,所述连接板竖直设置并与所述外封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开设有多个焊接孔,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焊接孔与所述外封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框架设有多个连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安装支架与散热芯子一体连接成型,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使得本换热器在进行安装时无需额外增设安装支架,降低了安装时的占用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另外安装支架与汽车连接面贴合密封,可使得冷风接近全部的冷通道,提高散热芯子的热交换效率。
2、热风从进气口进入到进气通道内,最后从回流通道回流至出气口并向外流出,由此形成U形气流回路,而冷风在流经冷通道时,即可与热通道发生热交换,从而降低热通道内的温度,进而从出气口处流出的热风的温度得到了降低,而这种U形气流回路的设置,则使得换热通道增加了一倍,由此提高了换热器的散热效果。
3、冷通道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并且由于冷通道和热通道间隔设置,确保了不断流经冷通道的冷风可对热通道的各个子通道均匀地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整个热通道内的温度,进一步地提高了整个散热芯子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散热芯子;110、热通道;111、进气通道;112、回流通道;120、冷通道;130、隔板;140、内封条;150、外封条;151、限位端;200、第一封头;210、进气口;211、进气腔体;220、出气口;221、出气腔体;300、第二封头;310、回流腔体;400、安装支架;410、连接框架;411、连接孔;420、连接板;421、焊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包括:
散热芯子100,其具有热通道110以及冷通道120,热通道110与冷通道120互相独立且交叉分层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热通道110和冷通道120的数量均设有多个,并且热通道110和冷通道120之间互相独立并间隔设置,其中,热通道110为内部通道并沿水平方向开设,冷通道120为外部通道沿竖直方向开设,热风不断地流经热通道110,冷风不断地流经冷通道120,由此冷风即可与热通道110内的热风产生热交换,降低热通道110内的温度。
第一封头200以及第二封头300,第一封头200以及第二封头300分别设置在散热芯子100的两端,第一封头200设有进气口210以及出气口220,进气口210以及出气口220均与热通道110连通。
安装支架400,其架设在第一封头200以及第二封头300上并与散热芯子100一体连接,通过安装支架400与散热芯子100一体连接成型,整体结构更为紧凑,使得本换热器在进行安装时无需额外增设安装支架400,降低了安装时的占用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另外,安装支架400除了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外,还可与汽车连接面贴合密封,使得冷风接近全部的冷通道120,提高整个散热芯子100的热交换效率。
优选地,散热芯子100包括隔板130、内封条140、外封条150、内翅片(图中未画出)以及外翅片(图中未画出),并且隔板130、内封条140、外封条150、内翅片以及外翅片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各个隔板130平行且间隔设置,内封条140与外封条150均设置在相邻两块隔板130之间,相邻两个内封条140之间形成热通道110,内翅片设置在热通道110内,相邻两个外封条150之间形成冷通道120,外翅片设置在冷通道120内。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条热通道110的上下两侧以及中部均设有外封条150,通过外封条150将热通道110分隔为进气通道111以及回流通道112,进气通道111与回流通道112上下分层设置,其中,进气通道111与进气口210连通,回流通道112与出气口220连通,也就是说,热风从进气口210进入到进气通道111内,最后从回流通道112回流至出气口220并向外流出,由此形成U形气流回路,同时冷风则不断地流经冷通道120,使得冷通道120内的冷风与热通道110内的热风不断地发生热交换,由此降低整个热通道110内的温度,进入热通道110的热风逐渐降温后从出气口220流出,达到换热的目的,而这种U形气流回路的设置,则使得换热通道增加了一倍,由此提高了换热器的散热效果。
优选地,第一封头200设有进气腔体211以及出气腔体221,进气腔体211与出气腔体221相分隔,进气腔体211的两侧分别与进气口210以及进气通道111连通,出气腔体221的两侧分别与回流通道112以及出气口220连通。
优选地,第二封头300设有回流腔体310,进气通道111以及回流通道112均与回流腔体310连通,具体的,当热风从进气口210进入到进气腔体211内后,热风在进气腔体211内向四周扩散并沿着各个进气通道111进入到回流腔体310内,而此时已经进入到回流腔体310内的热风在不断从进气口210处进入的热风的推动下向四周散开,并在推动下沿着回流通道112回流至回流腔体310内,最后从出气口220处向外流出,由此构成完整的U形气流回路。
其中,热交换具体是通过冷风在不断流经冷通道110的过程中,冷风与热通道110两侧的隔板130产生热交换,从而不断降低隔板130温度的过程,进而整个热通道110内的温度即可得到降低,而内翅片的则是起到了扩大传热面积的作用,从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另外,冷通道120在本实施例中是与外界空气相连通的,并且由于冷通道120和热通道110间隔设置,确保了不断流经冷通道120的冷风可对热通道110的各个子通道均匀地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整个热通道110内的温度,进一步地提高了整个散热芯子的换热效果。
优选地,外封条150的一端向外凸出并形成尖头状的限位端151,位于热通道110上下两侧的外封条150的限位端151的相对朝向设置,也就是上侧的外封条150的限位端151朝下设置,下侧的外封条150的限位端151朝上设置,而位于热通道110中部的外封条150的限位端151可朝上或朝下设置,此处的外封条150之所以要设置限位端151,是为了更好地安装内翅片,放置外封条150将内翅片压至变形,从而确保散热芯子100内可顺利地进行热交换的工作。
优选地,安装支架400包括连接框架410以及连接板420,连接框架410与连接板420一体连接,连接框架410的两侧分别架设在第一封头200以及第二封头300上,连接板420竖直设置并与外封条150固定连接。
优选地,连接板420开设有多个焊接孔421,该焊接孔421为氩弧焊焊接孔421,连接板420通过焊接孔421与散热芯子100最外侧的两个外封条150固定连接,从而提高了整个换热器结构的紧凑性。
优选地,连接框架410设有多个连接孔411,该连接孔411的设置用于换热器与待安装位置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四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芯子,其具有热通道以及冷通道,所述热通道与所述冷通道互相独立且交叉分层设置;
第一封头以及第二封头,所述第一封头以及所述第二封头分别设置在所述散热芯子的两端,所述第一封头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均与所述热通道连通;
安装支架,其架设在所述第一封头以及所述第二封头上并与所述散热芯子一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芯子包括隔板、内封条、外封条、内翅片以及外翅片,所述内封条与所述外封条均设置在相邻两块所述隔板之间,相邻两个所述内封条之间形成所述热通道,所述内翅片设置在所述热通道内,相邻两个所述外封条之间形成所述冷通道,所述外翅片设置在所述冷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通道的上下两侧以及中部均设有所述外封条,所述外封条将所述热通道分隔为进气通道以及回流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回流通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头设有进气腔体以及出气腔体,所述进气腔体与所述出气腔体相分隔,所述进气腔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出气腔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回流通道以及所述出气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封头设有回流腔体,所述进气通道以及所述回流通道均与所述回流腔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条的一端向外凸出并形成尖头状的限位端,位于所述热通道上下两侧的所述外封条的所述限位端的相对朝向设置,位于所述热通道中部的所述外封条的所述限位端可朝上或朝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连接框架以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框架与所述连接板一体连接,所述连接框架的两侧分别架设在所述第一封头以及所述第二封头上,所述连接板竖直设置并与所述外封条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开设有多个焊接孔,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焊接孔与所述外封条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设有多个连接孔。
CN202121736529.1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 Active CN215810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6529.1U CN215810371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6529.1U CN215810371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10371U true CN215810371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26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36529.1U Active CN215810371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10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55449B2 (ja) 熱交換器
JPS6334466A (ja) 凝縮器
CN102748903A (zh) 换热器及其扁平换热管
JPS633192A (ja) 熱交換器
CN215810371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板翅式换热器
CN219577681U (zh) 散热装置及工业控制装置
CN215810372U (zh) 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
CN102748977A (zh) 换热器的扁平换热管及其换热器
CN115663338A (zh) 一种储能装置和储能设备
JPS63243688A (ja) 凝縮器
CN209945093U (zh) 一种封闭式风冷换热器
CN210889229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冷却散热装置
CN220669581U (zh) 多孔板式散热器
CN216897773U (zh) 蒸发器以及空调
JP3625259B2 (ja) 熱交換器
JP3861787B2 (ja) 複合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自動車
CN217442009U (zh) 冷凝器和风冷冷水机
CN211398128U (zh) 一种液压系统翅片换热器
CN114165948B (zh) 换热器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811890U (zh) 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
CN217785349U (zh) 换热器和除湿机
CN212987613U (zh) 一种空调蒸发器的导风结构
CN213261867U (zh) 冷凝器和空调
CN217844265U (zh) 空调制冷系统用燃油空气散热器
CN216523336U (zh) 一种换热翅片和逆流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