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11890U - 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11890U
CN213811890U CN202022886487.1U CN202022886487U CN213811890U CN 213811890 U CN213811890 U CN 213811890U CN 202022886487 U CN202022886487 U CN 202022886487U CN 213811890 U CN213811890 U CN 213811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llel flow
heat exchange
heat exchanger
box body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864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晓平
陈华新
徐贵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engruide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engruide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engruide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engruide Temperatur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864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11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11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11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包括箱体和平行流组件,平行流组件包括换热件、密封隔板和引流隔板,换热件分列于密封隔板的上下侧并平行交错排列,密封隔板的两端延展至箱体的两端对角并通过螺钉与箱体固定连接,引流隔板分设于换热件的两侧并用于密封换热件与密封隔板间的夹角缝隙,换热件包括集流管和多个扁管,集流管分设于扁管的前后两端,分列于密封隔板两侧的集流管通过穿设于密封隔板的连接管单独连接并连通,用于储放在集流管和扁管内的冷媒介质循环冷却,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灵活,防锈防腐蚀,冷却介质顺畅循环,极大的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实用性和性价比。

Description

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平行流换热器(简称PFC)是一种新型换热器,其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替代了管片式冷凝器,其主要结构包括扁管和翅片,换热原理来源于微通道理论,通过介质媒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实际待散热装置需求,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
现有技术的平行流换热器亦应用于5G基站或数据通信柜等高热量散发的装置内,用于强制辅助散热,以此改善高温工作环境,保证5G基站或数据通信柜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平行流换热器亦存在一定弊端,其整体结构死板且制造成本较高,内置的冷却介质流通不灵活,影响散热效率,这种情况需要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包括呈矩形体结构设计的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的平行流组件,所述平行流组件包括换热件、密封隔板和引流隔板,所述换热件分列于所述密封隔板的上下侧并平行交错排列,所述密封隔板的两端延展至所述箱体的两端对角并通过螺钉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引流隔板分设于所述换热件的两侧并用于密封所述换热件与所述密封隔板间的夹角缝隙,所述换热件包括集流管和多个扁管,所述集流管分设于所述扁管的前后两端,分列于所述密封隔板两侧的所述集流管通过穿设于所述密封隔板的连接管单独连接并连通,用于储放在所述集流管和所述扁管内的冷媒介质循环冷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箱体内并分列于所述密封隔板的上下侧还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横板和分隔板,所述横板的两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壁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板的中心处,在所述横板上并分列于所述分隔板两侧固定连接有风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上下两侧并与所述换热件对应处开设有进风栅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换热件与所述密封隔板间还设有挡风隔板,所述挡风隔板的一侧与所述密封隔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集流管的外表面抵接,用于形成冷却通道以汇流风机的进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扁管等距离均匀排列,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集流管焊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扁管间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呈波纹状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分列于所述密封隔板上下侧的所述换热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件整齐层叠排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流管和所述扁管均由金属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用于补充冷媒介质的添剂接头。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平行流组件包括换热件、密封隔板和引流隔板,换热件分列于密封隔板的上下侧并平行交错排列,密封隔板的两端延展至箱体的两端对角并通过螺钉与箱体固定连接,引流隔板分设于换热件的两侧并用于密封换热件与密封隔板间的夹角缝隙,分列于密封隔板两侧的集流管通过穿设于密封隔板的连接管单独连接并连通。即通过此设置,使得平行流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灵活,内置的冷却介质流通灵活,极大的提高了散热效率和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实用性和性价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平行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件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进风栅栏;2、平行流组件;3、换热件;31、集流管;32、扁管;321、散热翅片;4、密封隔板;5、引流隔板;6、连接管;61、添剂接头;7、固定座;71、横板;72、分隔板;8、风机;9、挡风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如图1-图6所示,包括呈矩形体结构设计的箱体1和设于箱体1内并与箱体1可拆卸连接的平行流组件2,平行流组件2包括换热件3、密封隔板4和引流隔板5,换热件3分列于密封隔板4的上下侧并平行交错排列,密封隔板4的两端延展至箱体1的两端对角并通过螺钉与箱体1固定连接,引流隔板5分设于换热件3的两侧并用于密封换热件3与密封隔板4间的夹角缝隙,换热件3包括集流管31和多个扁管32,集流管31分设于扁管32的前后两端,分列于密封隔板4两侧的集流管31通过穿设于密封隔板4的连接管6单独连接并连通,用于储放在集流管31和扁管32内的冷媒介质循环冷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箱体1内并分列于密封隔板4的上下侧还设有固定座7,固定座7包括横板71和分隔板72,横板71的两端与箱体1的内壁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分隔板72固定连接在横板71的中心处,在横板71上并分列于分隔板72两侧固定连接有风机8。
其中,箱体1的上下两侧并与换热件3对应处开设有进风栅栏11,以便于进风。
进一步的,在换热件3与密封隔板4间还设有挡风隔板9,挡风隔板9的一侧与密封隔板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其另一侧与集流管31的外表面抵接,用于形成冷却通道以汇流风机8的进风,提高换热件3的进风量,提高散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扁管32等距离均匀排列,扁管32的两端分别与集流管31焊接。
其中,多个扁管32间设有散热翅片321,散热翅片321呈波纹状结构设计,便于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分列于密封隔板4上下侧的换热件3为多个,多个换热件3整齐层叠排列,以便于根据待散热设备的实际散热需求,调整换热件3数量,以便于提高散热效率,节约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集流管31和扁管32均由金属铝合金材料制成,结合铝合金材料的优良导热性,使得平行流组件2的散热效果更为均匀而快速,同时铝合金材料较强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亦能够增加平行流组件2的整体寿命,相应的提升平行流热交换器的整体性能。
其中,连接管6上设有用于补充冷媒介质的添剂接头61,以提高实用性,其中,冷媒介质为冷媒RZ134a。
在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的工作过程中,位于密封隔板4下侧的换热件3配合同侧的风机8以发挥蒸发器作用,位于密封隔板4上侧的换热件3配合同侧的风机8以发挥冷凝器作用,即下侧的换热件3与风机8在箱体1的安装上毗邻待散热设备,通过风机8强制引风至换热件3内,使得扁管32和散热翅片321进行散热,其内的冷媒介质受热蒸发,通过连接管6自然上升至位于密封隔板4上侧的集流管31和扁管32内,并通过位于密封隔板4上侧的风机8强制引外界自然风冷却凝结,通过重力自然回流,以完成冷媒介质的散热循环,其中,引流隔板5分设于换热件3的两侧并用于密封换热件3与密封隔板4间的夹角缝隙,挡风隔板9的一侧与密封隔板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其另一侧与集流管31的外表面抵接,以此构成一密闭的,引导风机8强制风的冷却通道,以保证进入换热件3内的散热/冷却风量,提高散热效率,亦保证了冷媒介质的灵活性,提供了产品的实用性,整体的,提高了平行流热交换器的市场竞争力。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包括呈矩形体结构设计的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的平行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流组件包括换热件、密封隔板和引流隔板,所述换热件分列于所述密封隔板的上下侧并平行交错排列,所述密封隔板的两端延展至所述箱体的两端对角并通过螺钉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引流隔板分设于所述换热件的两侧并用于密封所述换热件与所述密封隔板间的夹角缝隙,所述换热件包括集流管和多个扁管,所述集流管分设于所述扁管的前后两端,分列于所述密封隔板两侧的所述集流管通过穿设于所述密封隔板的连接管单独连接并连通,用于储放在所述集流管和所述扁管内的冷媒介质循环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内并分列于所述密封隔板的上下侧还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横板和分隔板,所述横板的两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壁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板的中心处,在所述横板上并分列于所述分隔板两侧固定连接有风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下两侧并与所述换热件对应处开设有进风栅栏。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件与所述密封隔板间还设有挡风隔板,所述挡风隔板的一侧与所述密封隔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其另一侧与所述集流管的外表面抵接,用于形成冷却通道以汇流风机的进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扁管等距离均匀排列,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集流管焊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扁管间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呈波纹状结构设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分列于所述密封隔板上下侧的所述换热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件整齐层叠排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和所述扁管均由金属铝合金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用于补充冷媒介质的添剂接头。
CN202022886487.1U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 Active CN213811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6487.1U CN213811890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6487.1U CN213811890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11890U true CN213811890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43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86487.1U Active CN213811890U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11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8552B (zh) 单面波浪板式脉动热管
CN212658104U (zh) 热管换热器及散热装置
CN107548263B (zh) 高热流密度机柜散热冷却方法及其复合换热器
JP2013096667A (ja) 冷凍冷蔵庫
CN213811890U (zh) 一种新结构平行流热交换器
CN218663420U (zh) 罐式集装箱及罐式集装箱的制冷系统
CN218645809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换热装置
CN213778734U (zh) 一种管路式的平行流热交换器
CN202032931U (zh) 一种单面波浪板式脉动热管
CN212205788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0512784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10568872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空调器
CN21106045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冷凝器的冷凝管结构
CN219244351U (zh) 一种空空换热器
JP5772608B2 (ja) 熱交換器
CN109037833B (zh) 一种节能电动汽车电池散热器
CN212673893U (zh) 一种暖通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5490009U (zh) 洁净型空调系统
CN216745672U (zh) 一种双通道折叠内翅管结构
CN213261867U (zh) 冷凝器和空调
CN205537253U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冰箱
CN221055292U (zh) 组合换热器、换热器模块和空调系统
CN215672429U (zh)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弧度散热器
CN217363632U (zh) 散热设备
CN217685493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