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42009U - 冷凝器和风冷冷水机 - Google Patents
冷凝器和风冷冷水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42009U CN217442009U CN202220725884.7U CN202220725884U CN217442009U CN 217442009 U CN217442009 U CN 217442009U CN 202220725884 U CN202220725884 U CN 202220725884U CN 217442009 U CN217442009 U CN 2174420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nt
- heat exchange
- pipe
- collecting
- conden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凝器和风冷冷水机,其中,冷凝器包括集流管、多个换热管、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所述集流管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并通过所述隔板分隔成不同的集流段,多个所述换热管分别与所述集流管不同的集流段相连通,所述换热管内设有多个用于冷媒流通的微通道,所述冷媒进管和所述冷媒出管均安装于所述集流管上并与所述集流管相连通,所述冷媒进管用于向所述集流管中注入冷媒,所述冷媒出管用于排出经所述换热管散热后的冷媒;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降低了冷凝器的体积,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凝器和风冷冷水机。
背景技术
冷水机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干燥过滤器、节流元件组成。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输送至冷凝器;冷凝器通过空气强制冷却,将高温高压的冷媒冷却成高压的液体冷媒,输送至干燥过滤器;干燥过滤器过滤冷媒中的水分与杂质,输送至节流元件;节流元件将高压的冷媒液体变化成低温低压的汽液混合体,输送至蒸发器;冷媒在蒸发器中进行蒸发,与介质进行热交换,最终达到冷却的效果,冷媒回到压缩机。
而现有的冷凝器采用铜管与铝箔翅片组成,铜管的内径一般在12mm左右,制造模具中,两管的间隙在25mm左右,因此其尺寸结构较大,也导致其换热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凝器,旨在降低冷凝器的体积,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冷凝器,包括:
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并通过所述隔板分隔成不同的集流段;
多个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分别与所述集流管不同的集流段相连通,所述换热管内设有多个用于冷媒流通的微通道;以及
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均安装于所述集流管上并与所述集流管相连通,所述冷媒进管用于向所述集流管中注入冷媒,所述冷媒出管用于排出经所述换热管散热后的冷媒。
可选地,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管上设有N个隔板,并形成有N+1个不同的第一集流段,所述第二集流管上设有N-1个隔板,并形成有N个不同的第二集流段,所述冷媒进管和所述冷媒出管分别连通首末两个第一集流段,对于任一第二集流段,其通过若干换热管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集流段相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换热管上的翅片。
可选地,所述翅片设有多个,并均匀等间隔焊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之间。
可选地,所述冷媒进管和所述冷媒出管上各焊接有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
可选地,所述换热管为铝制材料制作而成。
可选地,所述换热管呈扁平状,且厚度为2-5mm。
可选地,所述微通道的内径为0.5-1mm。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风冷冷水机,所述风冷冷水机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集流管上设置隔板,从而将集流管分割成多个不同的集流段,多个集流段之间通过多个换热管相连通,进一步地,通过在集流管上安装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通过冷媒进管向集流管中注入冷媒,通过冷媒出管将经换热管散热后的冷媒排出,从而实现冷凝器冷却冷媒的效果,进一步地,通过在换热管内设置多个用于冷媒流通的微通道,从而使得冷媒与换热管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且使得相邻的两个换热管之间间隙更小,进而降低了冷凝器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一实施例一视角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一实施例中集流管和换热管的回路构成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1 | 第一集流管 | 20 | 换热管 |
110 | 第一集流段 | 31 | 冷媒进管 |
12 | 第二集流管 | 32 | 冷媒出管 |
120 | 第二集流段 | 40 | 连接管 |
13 | 隔板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凝器,包括:
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13,并通过所述隔板13分隔成不同的集流段;
多个换热管20,多个所述换热管20分别与所述集流管不同的集流段相连通,所述换热管20内设有多个用于冷媒流通的微通道;以及
冷媒进管31和冷媒出管32,均安装于所述集流管上并与所述集流管相连通,所述冷媒进管31用于向所述集流管中注入冷媒,所述冷媒出管32用于排出经所述换热管20散热后的冷媒。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集流管上设置隔板13,从而将集流管分割成多个不同的集流段,多个集流段之间通过多个换热管20相连通,进一步地,通过在集流管上安装冷媒进管31和冷媒出管32,通过冷媒进管31向集流管中注入冷媒,通过冷媒出管32将经换热管20散热后的冷媒排出,从而实现冷凝器冷却冷媒的效果,进一步地,通过在换热管20内设置多个用于冷媒流通的微通道,从而使得冷媒与换热管20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且使得相邻的两个换热管20之间间隙更小,进而降低了冷凝器的体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所述换热管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11和所述第二集流管12相连通,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通过换热管20相连通,从而使冷媒在第一集流管11、换热管20以及第二集流管12中流通,从而实现对冷媒散热的效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通过设置一个集流管,此时通过将换热管20设置成U型状,此时换热管20的两端分别与集流管中不同的集流段相连通,从而实现对冷媒的散热效果。
为了增加冷媒的散热路径,增强冷凝器的散热效果,可选地,所述第一集流管11上设有N个隔板13,并形成有N+1个不同的第一集流段110,所述第二集流管12上设有N-1个隔板13,并形成有N个不同的第二集流段120,所述冷媒进管31和所述冷媒出管32分别连通首末两个第一集流段110,对于任一第二集流段120,其通过若干换热管20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集流段110相连通。
可以理解为,冷媒通过冷媒进管31进入到集流管中的首端的第一集流段110中,然后冷媒通过换热管20流动第二集流管12中的某一第二集流段120中去,然后通过第二集流段120中的其它换热管20流入到首个第一集流段110相邻的集流段中去,如此往复,最后通过第一集流管11末尾的集流段中通过冷媒出管32排出。
参照图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集流管11中设有两个隔板13,形成有三个第一集流段110,第二集流管12中设有一个隔板13,形成有两个集流段,第一个第一集流段110和第三个集流段中分别连通冷媒进管31和冷媒出管32,冷媒通过冷媒进管31流入到第一个第一集流段110中后,通过与第一个第一集流段110相连通的21个换热管20流入到第一个第二集流段120中去,然后通过第一个第二集流段120中设置的另外的15个换热管20流入到第二个第一集流段110中去,再通过9个换热管20流入到第二个第二集流段120中,最后通过7个换热管20流入到第三个第一集流段110中,最后通过冷媒出管32排出,从而形成完整的冷媒排放过程,其中,设置多个换热管20可以增加冷媒的流通效率,进而提高冷媒的换热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媒进管31和冷媒出管32可以安装于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中的任意一集流段中,也可以通过改变换热管20的形状从而使第一集流管11中的任一集流段与第二集流管12中的任一集流段相连通,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散热需求不同自行定制。
当冷媒在换热管20中进行流通时,冷媒通过换热管20向外散发出热量,从而实现散热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可以在冷凝器旁边增加风扇等结构,对换热管20进行散热,从而实现提高制冷的效果,当然在本实施例中,在还可以是通过在换热管20上安装翅片,通过将换热管20上的热量传递到翅片上,然后与外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增加换热管20的散热面积,从而实现增加散热制冷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设有多个,并均匀等间隔焊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20之间,当然,多个翅片还可以是呈栅格状焊接在换热管20之间。
参照图2和图3,可选地,所述冷媒进管31和所述冷媒出管32上各焊接有一连接管40,所述连接管40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通过设置连接管40可以便于冷媒进管31和冷媒出管32与其它设备进行连接,提高了设备的安装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20为铝制材料制作而成,铝制材料使得冷凝器较为轻盈,且导热效果较好,同时价格便宜,从而降低了冷凝器的生产制造成本,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铜、铁等其它非金属材料,还可以是碳、碳纤维等非金属材料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20呈扁平状,同时扁平状的换热管20与外部的接触面积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换热管20的散热效果,所述换热管20的厚度为2-5mm,所述微通道的内径为0.5-1mm,从而使得换热管20内可以同时设置多排微型通道,既增加了散热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换热管20的体积,从而降低了冷凝器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风冷冷水机,该风冷冷水机包括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凝器、压缩机、蒸发器、干燥过滤器、节流元件组成,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通过冷媒进管31输送至冷凝器;冷凝器通过空气强制冷却,将高温高压的冷媒冷却成高压的液体冷媒,通过冷媒出管32输送至干燥过滤器;干燥过滤器过滤冷媒中的水分与杂质,输送至节流元件;节流元件将高压的冷媒液体变化成低温低压的汽液混合体,输送至蒸发器;冷媒在蒸发器中进行蒸发,与介质进行热交换,最终达到冷却的效果,冷媒回到压缩机。该冷凝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风冷冷水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并通过所述隔板分隔成不同的集流段;
多个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分别与所述集流管不同的集流段相连通,所述换热管内设有多个用于冷媒流通的微通道;以及
冷媒进管和冷媒出管,均安装于所述集流管上并与所述集流管相连通,所述冷媒进管用于向所述集流管中注入冷媒,所述冷媒出管用于排出经所述换热管散热后的冷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上设有N个隔板,并形成有N+1个不同的第一集流段,所述第二集流管上设有N-1个隔板,并形成有N个不同的第二集流段,所述冷媒进管和所述冷媒出管分别连通首末两个第一集流段,对于任一第二集流段,其通过若干换热管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一集流段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换热管上的翅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设有多个,并均匀等间隔焊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进管和所述冷媒出管上各焊接有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铝制材料制作而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呈扁平状,且厚度为2-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的内径为0.5-1mm。
10.一种风冷冷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冷水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凝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25884.7U CN217442009U (zh) | 2022-03-30 | 2022-03-30 | 冷凝器和风冷冷水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25884.7U CN217442009U (zh) | 2022-03-30 | 2022-03-30 | 冷凝器和风冷冷水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42009U true CN217442009U (zh) | 2022-09-16 |
Family
ID=83215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25884.7U Active CN217442009U (zh) | 2022-03-30 | 2022-03-30 | 冷凝器和风冷冷水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42009U (zh) |
-
2022
- 2022-03-30 CN CN202220725884.7U patent/CN21744200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11447B (zh) | 一种卧式翅片管壳式换热器 | |
CN111928678A (zh) | 用于风冷式冷却器的热交换器 | |
CN205014688U (zh) | 换热器以及换热设备 | |
CN101158557A (zh) | 双排平行流换热器 | |
CN101694360A (zh) | 平行流换热器及其翅带构造 | |
CN105371687A (zh) | 换热组件、换热器及制冷系统 | |
CN217442009U (zh) | 冷凝器和风冷冷水机 | |
CN211147362U (zh) | 一种压缩气体干燥机的换热除水结构 | |
EP3137836B1 (en) | Improved heat exchanger | |
CN211551843U (zh) |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1104131Y (zh) | 双排平行流换热器 | |
CN113883942A (zh) | 一种模块化管翅式蓄冷板 | |
CN116255843A (zh) | 一种换热器及制冷系统 | |
CN217082989U (zh) | 新型冷媒换热器 | |
CN110806129A (zh) | 一种环路热管 | |
CN211695508U (zh) | 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 | |
CN215345578U (zh) | 散热器 | |
EP4431856A1 (en) |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pump system having the same | |
CN221302044U (zh) | 箱体式换热器及冷水机组 | |
CN213687979U (zh) | 一种新型换热器及烘干机 | |
CN210801695U (zh) | 一种蒸发器装置用翅片组合结构 | |
CN215765859U (zh) |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 |
CN220871543U (zh) | 一种具有多向换热机构的板式换热器 | |
CN217504038U (zh) | 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 | |
CN215810372U (zh) | 一种可提高散热效果的板翅式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