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5508U - 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5508U
CN211695508U CN202020441240.6U CN202020441240U CN211695508U CN 211695508 U CN211695508 U CN 211695508U CN 202020441240 U CN202020441240 U CN 202020441240U CN 211695508 U CN211695508 U CN 211695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channel
air inlet
pipe
parallel flow
pressure mani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124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家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oco Auto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oco Auto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oco Auto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oco Auto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124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5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5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55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包括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微通道口琴管,所述微通道口琴管两端安装有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内侧安装有隔离片,所述集流管上下两端固定有边板,左侧所述集流管外侧安装有储液罐,右侧所述集流管顶部安装有进气接头,右侧所述集流管底部连接有排液管,所述进气接头一侧底部还连接有进气连接管,右侧所述集流管外侧安装有总接头,所述总接头顶部与进气连接管连通,所述总接头底部与排液管连通,所述总接头表面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液口,该冷凝器流通阻力小,换热效率高,能够减小能耗,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道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翅片上,空气通过翅片时直接把热量带走。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所有的冷凝器都是通过把气体或蒸气的热量带走而运转的。
但是现有的冷凝器在管道内的冷媒压力损失大,流动阻力大,造成功耗较大,使得换热效率降低,结构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具有流通阻力小,换热效率高,能够减小能耗,结构紧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包括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微通道口琴管,所述微通道口琴管外侧安装有翅片,所述微通道口琴管两端安装有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内侧安装有隔离片,所述集流管上下两端固定有边板,左侧所述集流管外侧安装有储液罐,右侧所述集流管顶部安装有进气接头,右侧所述集流管底部连接有排液管,所述进气接头一侧底部还连接有进气连接管,右侧所述集流管外侧安装有总接头,所述总接头顶部与进气连接管连通,所述总接头底部与排液管连通,所述总接头表面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液口。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片将微通道口琴管分隔呈多个流程区域。
作为优选,顶部所述流程区域的微通道口琴管采用12孔设置;底部所述流程区域的微通道口琴管采用8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罐通过卡扣与左侧所述集流管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储液罐外侧安装有第一支架。
作为优选,左侧所述集流管两端均安装有管堵。
作为优选,右侧所述集流管外侧还安装有第二支架,所述进气连接管和排液管均设在第二支架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微通道口琴管采用不同的通孔设置,满足工质在气态和液态的流通,使得流通阻力小,换热效率高,能够减小能耗;微通道口琴管两端安装有集流管,集流管顶部安装有进气接头,集流管底部连接有排液管,进气接头一侧底部还连接有进气连接管,集流管外侧安装有总接头,使得整体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的爆炸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的微通道口琴管(12孔)放大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的微通道口琴管(8孔)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包括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微通道口琴管1,微通道口琴管1采用纵向的方式排布,从而减小空间的占用。所述微通道口琴管1外侧安装有翅片2,翅片2能够加速微通道口琴管1的散热,提升换热的效率。所述微通道口琴管1两端安装有集流管3,集流管3相应位置具有弧形的空槽用于安装微通道口琴管1。所述集流管3内侧安装有隔离片4,隔离片4的作用是阻隔集流管3内部工质的流通,将工质导流到微通道口琴管1内。所述集流管3上下两端固定有边板5,边板5与集流管3连接处呈弧形,通过焊接固定,边板5的作用是固定两根集流管3,使得结构牢固。
左侧所述集流管3外侧安装有储液罐6,用于储存呈液态的工质,通过管道与排液管8连通。右侧所述集流管3顶部安装有进气接头7,右侧所述集流管3底部连接有排液管8,所述进气接头7一侧底部还连接有进气连接管9,右侧所述集流管3外侧安装有总接头10,所述总接头10顶部与进气连接管9连通,所述总接头10底部与排液管8连通,所述总接头10表面设置有进气口11和排液口12(保证进气口11和排液口12之间不相互连通)。在使用时,气态的工质通过进气口11输入到进气连接管9,通过进气接头7排入到微通道口琴管1,此时翅片2进行散热,气态的工质再通过排液管8从排液口12排出,完成整个冷凝流程。
所述隔离片4将微通道口琴管1分隔呈多个流程区域,工质从右侧的集流管3流入通过隔离片阻挡,然后流入到上部的微通道口琴管1内,再进入到左侧的集流管3内通过隔离片阻挡,然后流入到中部的微通道口琴管1内,再次进入到右侧的集流管3,通过以上的方式实现平行流动,隔离片4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选取。工质在冷凝器内部流动,采用3-4个流程区域,每个流程区域用隔离片4隔开。每个流程由多根微通道口琴管1组成,顶部流程区域的微通道口琴管1最多,占总微通道口琴管1数量的40%,下部的流程区域的微通道口琴管1数量逐步变少。
顶部所述流程区域的微通道口琴管1采用12孔设置;底部所述流程区域的微通道口琴管1采用8孔设置,顶部所述流程区域的微通道口琴管1内大部分是气态工质,气态工质在里面流动,流程阻力小,顶部所述流程区域后部五分之一长度处才会有一部分气态制冷工质冷却成液态,流程不长,阻力不大,因为是12孔,孔数较多,散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底部所述流程区域的微通道口琴管1采用8孔设置,孔数少,流程阻力小,压缩机功耗少,提高换热效率。
所述储液罐6通过卡扣13与左侧所述集流管3固定连接,卡扣13两侧均呈弧形,能够分别与储液罐6以及集流管3贴合固定。
所述储液罐6外侧安装有第一支架14,第一支架14内具有安装孔,方便整体结构的固定安装。
左侧所述集流管3两端均安装有管堵15,放置左侧集流管3产生渗漏。
右侧所述集流管3外侧还安装有第二支架16,第二支架16内具有安装孔,方便整体结构的固定安装。所述进气连接管9和排液管8均设在第二支架16上,使得气连接管9和排液管8安装稳定。
本实施例提供了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微通道口琴管采用不同的通孔设置,满足工质在气态和液态的流通,使得流通阻力小,换热效率高,能够减小能耗;微通道口琴管两端安装有集流管,集流管顶部安装有进气接头,集流管底部连接有排液管,进气接头一侧底部还连接有进气连接管,集流管外侧安装有总接头,使得整体结构紧凑。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呈等距分布的微通道口琴管(1),所述微通道口琴管(1)外侧安装有翅片(2),所述微通道口琴管(1)两端安装有集流管(3),所述集流管(3)内侧安装有隔离片(4),所述集流管(3)上下两端固定有边板(5),左侧所述集流管(3)外侧安装有储液罐(6),右侧所述集流管(3)顶部安装有进气接头(7),右侧所述集流管(3)底部连接有排液管(8),所述进气接头(7)一侧底部还连接有进气连接管(9),右侧所述集流管(3)外侧安装有总接头(10),所述总接头(10)顶部与进气连接管(9)连通,所述总接头(10)底部与排液管(8)连通,所述总接头(10)表面设置有进气口(11)和排液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片(4)将微通道口琴管(1)分隔呈多个流程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顶部所述流程区域的微通道口琴管(1)采用12孔设置;底部所述流程区域的微通道口琴管(1)采用8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6)通过卡扣(13)与左侧所述集流管(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6)外侧安装有第一支架(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集流管(3)两端均安装有管堵(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右侧所述集流管(3)外侧还安装有第二支架(16),所述进气连接管(9)和排液管(8)均设在第二支架(16)上。
CN202020441240.6U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 Active CN211695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1240.6U CN211695508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1240.6U CN211695508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5508U true CN211695508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1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1240.6U Active CN211695508U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5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22848A1 (en) Integrated counter cross flow condenser
JP2004286246A (ja) ヒ−トポンプ用パラレルフロ−熱交換器
CN107044745B (zh) 一种微通道冷凝器
CN211695508U (zh) 一种高效的微通道平行流冷凝器
CN105371687A (zh) 换热组件、换热器及制冷系统
CN210051186U (zh) 三介质换热器
CN202613757U (zh) 热泵热水器
CN215982881U (zh) 一种空调机组用高效翅片换热器
CN210602350U (zh) 一种复合式冷凝器
CN210463271U (zh) 一种环形c形口微通道平行流热交换器
CN210512784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111721036B (zh) 换热器
US20220243986A1 (en) Ccf heater core assembly
CN112629077A (zh)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系统
CN201652994U (zh) 新型多通道换热器
CN217442009U (zh) 冷凝器和风冷冷水机
CN105444472A (zh) 一种冰箱用冷凝器组件、冰箱制冷系统及冰箱
CN216409857U (zh) 换热器
CN205843142U (zh) 一种汽车空调用冷凝器
CN220871543U (zh) 一种具有多向换热机构的板式换热器
CN217303678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17275737U (zh) 一种换热器及其换热组件
CN216592333U (zh) 汽车用环保节能型多效蒸发器
CN110806129A (zh) 一种环路热管
CN220852671U (zh) 一种多级压力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