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5453U -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55453U CN213955453U CN202023329801.2U CN202023329801U CN213955453U CN 213955453 U CN213955453 U CN 213955453U CN 202023329801 U CN202023329801 U CN 202023329801U CN 213955453 U CN213955453 U CN 2139554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heat exchange
- heat
- auxiliary
- exchange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其中,所述换热器包括:主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包括上换热部和下换热部,所述上换热部的上端与所述后换热器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换热部的下端与所述下换热部的上端连接;辅助换热器,所述辅助换热器设在所述主换热器的迎风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换热器设置为主换热器和与主换热器连通的辅助换热器,使得冷媒在换热器中以气液两相状态存在的时候经过辅助换热器降低换热阻力,冷媒以气相状态存在的时候经过小管径的多路换热管组,提升换热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市场对空调能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实现高能效需增加蒸发器的长度,无法满足特殊区域房间对空调尺寸的严格限制。目前蒸发器管径普遍采用Ф7mm或Ф6mm,Ф5mm管径能明显降低蒸发器成本,增加换热管长度,然而,冷媒在通过小管径时换热阻力大,压力损失大,限制了Ф5小管径换热器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旨在解决现有空调能效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包括翅片和穿设于所述翅片的换热管,所述换热器包括:
主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包括上换热部和下换热部,所述上换热部的上端与所述后换热器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换热部的下端与所述下换热部的上端连接;
辅助换热器,所述辅助换热器设在所述主换热器的迎风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主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管径,所述辅助换热器包括第一辅助换热器和第二辅助换热器,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位于所述后换热器的迎风侧,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位于所述下换热部的迎风侧;
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与所述主换热器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后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组,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与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一端连通;
所述前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二换热管组,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另一端合流后与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组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换热部的前上部的换热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上换热部的其他部分的换热管的管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换热部的前上部的换热管的管径与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管径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换热部的下部的换热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下换热部的上部的换热管的管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换热部的下部的换热管的管径与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管径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数量为N1,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组的数量为N2,其中,N1小于N2。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具有一个第一端口和多个第二端口,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所述另一端合流后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多个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组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换热部的下端与所述下换热部的上端一体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换热器设置为主换热器和与主换热器连通的辅助换热器,辅助换热器设置在主换热器的迎风侧,通过设置辅助换热器,提升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一实施例的换热管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一实施例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换热器 | 16 | 下换热部 |
10 | 主换热器 | 141、142 | 换热管 |
12 | 后换热器 | 20 | 第一辅助换热器 |
a、b、c | 第一换热管组 | 30 | 第二辅助换热器 |
d | 集流管组 | 40 | 分流器 |
14 | 前换热器 | 42 | 第一端口 |
1、2、3、4、5、6 | 第二换热管组 | 44 | 第二端口 |
15 | 上换热部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好,应用于空调器中可以提高空调能效。
参照图1至3,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一实施例的换热管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一实施例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提出一种换热器100,包括翅片和穿设于所述翅片的换热管,所述换热器100包括:主换热器10,所述主换热器10包括前换热器14和后换热器12,所述前换热器14包括上换热部15和下换热部16,所述上换热部15的上端与所述后换热器12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换热部15的下端与所述下换热部16的上端连接;辅助换热器,所述辅助换热器设在所述主换热器10的迎风侧。
具体的,所述换热器100包括翅片和换热管,换热管中流通有冷媒,换热管用于吸热,翅片用于散热。换热器100设置有多个换热管,换热管在冷媒流路上的总长度越长,换热器100的吸热散热效果最好。更具体的,换热管包括两个直管段和连接直管段的弯管段,直管段穿设于翅片,弯管端设置于翅片两端,换热管需要留有冷媒输入和输出端口,以保证冷媒在换热管中的流通循环。
具体的,所述换热器100可以为空调室内机换热器,也可以为空调室外机换热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空调室内机换热器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100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截面示意图,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蒸发器安装在壳体内,并且罩住贯流风轮,壳体开设有进风口,贯流风轮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与蒸发器100接触换热后改善房间舒适性。
具体的,现有空调室内机的最大横宽尺寸通常为800mm以下,且最大高度尺寸通常在300mm以下,而贯流风轮直径在115mm~128mm之间,由于空调室内机和贯流风轮尺寸的限制,换热器100的大小尺寸固定,而换热器100的换热能效与换热管的长度成正比,因此,在换热器100的大小尺寸固定的情况下,换热管的管径越小,可以排布的换热管才会越多,从而换热管的长度才会越长,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越好。
具体的,所述主换热器10是冷媒的主要换热部位,主换热器10的形状可以为一折、两折或三折,在此不做限定。主换热器10包括多路换热管组,多路换热管组的换热管为小管径,小管径换热管指直径d≦5mm的换热管,从而可以使的主换热器10排布尽量多的换热管,提升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多路换热管组还使得冷媒在流经主换热器10时,分流到多路不同的换热管组中,多路换热管组之间相当于并连的关系,多路换热管组的冷媒流入端口相同,以及冷媒换热之后流出的端口也都相同,多路换热管组让冷媒可以同时换热,提高冷媒换热效果。
虽然小管径换热管可以提升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但是气液两相状态存在的冷媒在流经小管径换热管时,换热阻力大,压力损失大,这样又会影响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因此设置辅助换热器与主换热器10连通,辅助换热器设置在主换热器10的迎风侧,使得气液两相状态存在的冷媒先流经辅助换热器,从而减小换热阻力,保证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换热器100可以为制冷状态,也可以为制热状态。制冷状态时,气液两相的冷媒进入换热器100吸热变为气相冷媒,因此换热器100制冷状态时,气液两相的冷媒先流入辅助换热器,流经辅助换热器之后逐渐变为气相冷媒,从而分流到主换热器10的多路换热管组中,流经主换热器10的多路换热管组之后再汇流,流通到室外机换热器。制热状态时,气相冷媒进入换热器100放热变为气液两相的冷媒,因此换热器100制热状态时,气相冷媒先流入主换热器10的多路换热管组中,流经多路换热管组之后逐渐变为气液两相的冷媒,从而再汇流到辅助换热器中,流通到室外机换热器。因此,换热器100的换热管中的冷媒流向并不做限定,换热器100在制热状态和制冷状态时,冷媒流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换热器100设置为主换热器10和与主换热器10连通的辅助换热器,并且主换热器10有多路换热管组,从而使得冷媒在换热器100中以气液两相状态存在的时候先经过辅助换热器降低换热阻力,冷媒以气相状态存在的时候分流经过小管径的多路换热管组,提升换热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辅助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主换热器10的换热管的管径,所述辅助换热器包括第一辅助换热器20和第二辅助换热器30,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20位于所述后换热器的迎风侧,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30位于所述下换热部的迎风侧,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20通过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30与所述主换热器10连通。
具体的,辅助换热器的换热管管径大于主换热器10的换热管管径,使得气液两相状态存在的冷媒流经大管径换热管的辅助换热器,从而减小换热阻力,保证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
具体的,请参阅图2,所述辅助换热器包括第一辅助换热器20和第二辅助换热器30,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20位于所述后换热器12的迎风侧,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30位于所述下换热部16的迎风侧。第一辅助换热器20可以设置在主换热器10之外,也可以与主换热器10设置在相同的翅片上,只要满足第一辅助换热器20的换热管管径大于主换热器10的换热管管径。第一辅助换热器20设置在主换热器10之外时,可以设置在主换热器10的迎风面,也可以设置在主换热器10的背风面。第一辅助换热器20与主换热器10设置在相同的翅片上时,第一辅助换热器20可以设置在主换热器10的靠近迎风面的外排,也可以设置在主换热器10的背向迎风面的内排。第一辅助换热器20与主换热器10连通,即第一辅助换热器20与主换热器10的多路换热管组连通。
具体的,第二辅助换热器30同样可以设置在主换热器10之外,请参阅图2,也可以与主换热器10设置在相同的翅片上,只要满足第二辅助换热器30的换热管管径大于主换热器10的换热管管径。第二辅助换热器30设置在主换热器10之外时,同样可以设置在主换热器10的迎风面,也可以设置在主换热器10的背风面。第二辅助换热器30与主换热器10设置在相同的翅片上时,第二辅助换热器30可以设置在主换热器10的靠近迎风面的外排,也可以设置在主换热器10的背向迎风面的内排。
具体的,第一辅助换热器20和第二辅助换热器30的换热管管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第一辅助换热器20的换热管管径可以大于第二辅助换热器30的换热管管径,也可以小于第二辅助换热器30的换热管管径,但须保证第一辅助换热器20和第二辅助换热器30的换热管管径都大于主换热器10的换热管管径。
本实施例换热器100通过设置第二辅助换热器30,使得气液两相的冷媒流路更长,换热器100在制冷的时候,气液两相的冷媒能够更充分的转变为气相冷媒,换热器100在制热的时候,气相冷媒能够更充分的转变为气液两相的冷媒,使得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更好。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后换热器12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组,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20通过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30与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一端连通;所述前换热器14包括多个第二换热管组,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另一端合流后与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组连通。
具体的,将主换热器10设置为后换热器12和前换热器14,可以在减小主换热器10体积的同时,尽量增多换热管数量,提高换热性能。后换热器12与前换热器14之间可以呈夹角设置,便于贯流风轮的安装,并且增大主换热器10的迎风面,提高换热效率。
具体的,在后换热器12设置多个第一换热管组,在前换热器14设置多个第二换热管组,多个第一换热管组和多个第二换热管组共同构成主换热器10的多路换热管组。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一端与第二辅助换热器30连通,另一端与多个第二换热管组连通,也即冷媒在后换热器12和前换热器14中都经过了分流,换热效率更高,性能更好。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20设置于所述后换热器12的迎风面,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30设置于所述前换热器14的迎风面,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20通过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30与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一端连通。
具体的,后换热器12和前换热器14的迎风面换热更充分,将第一辅助换热器20和第二辅助换热器30分别设置于后换热器12和前换热器14的迎风面可以提高冷媒的换热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后换热器12的换热管管径大于至少部分所述前换热器14的换热管管径。
具体的,后换热器12的换热管管径大于至少部分前换热器14的换热管管径,并且后换热器12与第二辅助换热器30连通,这样设置可以进一步延长气液两相状态冷媒的流路,使其换热更充分,能够完全成为气相冷媒,分流到前换热器14中的小管径多个第二换热管组里面,换热性能更好。
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上换热部15的前上部的换热管141的管径大于所述上换热部15的其他部分的换热管的管径。
具体的,所述上换热部15的前上部的换热管141的管径与所述后换热器12的换热管的管径相等。
具体的,所述下换热部16的下部的换热管142的管径大于所述下换热部16的上部的换热管的管径。
具体的,所述下换热部16的下部的换热管142的管径与所述后换热器12的换热管的管径相等。
更具体的,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前换热器14包括换热管141、换热管142,所述换热管141、换热管142的管径与所述后换热器12的换热管的管径一致,所述换热管141、换热管142设置于所述前换热器14的两端。
其中,术语“一致”的意思是大致相同,换热管141、换热管142的管径与后换热器12的换热管的管径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略微有差别,只要该差别并不会对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带来较大的改变即可。前换热器14除了换热管141、换热管142以外的换热管的管径小于后换热器12的换热管的管径,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形成大、中、小三种管径的换热管,换热器100换热性能提高。优选的,大管径为中管径为小管径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数量为N1,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组的数量为N2,其中,N1小于N2。
具体的,第一换热管组N1小于第二换热管组N2,气相冷媒分流的管路更多,气相冷媒的体积更大,分流到更多的支路中,可以提高冷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换热器100还包括:分流器40,所述分流器40具有一个第一端口42和多个第二端口44,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所述另一端合流后与所述第一端口42连通,所述多个第二端口44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组连通。流经后换热器12的冷媒汇流之后通过分流器40分流到前换热器14的不同第二换热管组中去,可以提高冷媒的均匀性。
请参阅图2和图3,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换热器100的具体结构。后换热器12有三个第一换热管组,分别为a、b、c;前换热器14有六个第二换热管组,分别为1、2、3、4、5、6。本实用新型换热器100的制冷过程为冷媒从第一辅助换热器20的总入口流入换热器100,先流经第一辅助换热器20,再流经第二辅助换热器14,然后流入后换热器12,后换热器12除了多个第一换热管组以外还有一个集流管组d,先流经集流管组d,然后再分流到a、b、c三个第一换热管组中,后换热器12换热之后冷媒汇流到一起,流入分流器40的入口端42,然后再通过分流器40的多个出口端44分别分流到1、2、3、4、5、6第二换热管组中进行换热,最后汇流到室外机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该换热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和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连通的空调室外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该换热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翅片和穿设于所述翅片的换热管,所述换热器包括:
主换热器,所述主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包括上换热部和下换热部,所述上换热部的上端与所述后换热器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换热部的下端与所述下换热部的上端连接;
辅助换热器,所述辅助换热器设在所述主换热器的迎风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主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管径,所述辅助换热器包括第一辅助换热器和第二辅助换热器,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位于所述后换热器的迎风侧,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位于所述下换热部的迎风侧,
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与所述主换热器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组,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二辅助换热器与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一端连通;
所述前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二换热管组,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另一端合流后与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组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热部的前上部的换热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上换热部的其他部分的换热管的管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热部的前上部的换热管的管径与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管径相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换热部的下部的换热管的管径大于所述下换热部的上部的换热管的管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换热部的下部的换热管的管径与所述后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管径相等。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数量为N1,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组的数量为N2,其中,N1小于N2。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
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具有一个第一端口和多个第二端口,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组的所述另一端合流后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多个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组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热部的下端与所述下换热部的上端一体地连接。
1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29801.2U CN213955453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329801.2U CN213955453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55453U true CN213955453U (zh) | 2021-08-13 |
Family
ID=77197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329801.2U Active CN213955453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55453U (zh) |
-
2020
- 2020-12-30 CN CN202023329801.2U patent/CN2139554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54348B2 (en) | Microchannel flat tube and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 |
CN107830658B (zh) | 换热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1119692U (zh) |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JPWO2005073655A1 (ja) | 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含む空調装置 | |
CN107763833B (zh) |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JP3284904B2 (ja) | 熱交換器 | |
CN213955453U (zh) |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16659293A (zh) | 一种冷凝换热器及车辆 | |
CN109282482B (zh) |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 |
CN114688635B (zh) | 一种换热器、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
CN112066598A (zh) | 换热器及空调设备 | |
CN212747461U (zh) | 换热器及空调器 | |
CN102455086A (zh) | 换热器结构 | |
CN212619493U (zh) | 膨胀阀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0861817U (zh) | 蒸发器流路结构以及蒸发器、空调器 | |
CN209877163U (zh) | 辐射对流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8917005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壁挂式空调器 | |
CN111595192A (zh) | 换热器及空调器 | |
CN209819719U (zh) |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9819718U (zh) |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2842327U (zh) | 一种节能型多层并联平行流蒸发器 | |
CN205678944U (zh) | 一种用于大型客车空调的蒸发器 | |
CN215490009U (zh) | 洁净型空调系统 | |
CN211316357U (zh) | 室内换热器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21055292U (zh) | 组合换热器、换热器模块和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