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97224U - 一种物流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流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97224U
CN215797224U CN202122023675.6U CN202122023675U CN215797224U CN 215797224 U CN215797224 U CN 215797224U CN 202122023675 U CN202122023675 U CN 202122023675U CN 215797224 U CN215797224 U CN 215797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conveying
goods
region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36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虎
褚世伟
陈臻
李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236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97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97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97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流输送装置,属于物流输送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主要在传输机构基础上,设置了包括有活动挡板的挡板组件,挡板组件和传输机构的传输部一并围合出用于供货物通过的通道。其中,活动挡板能够相对传输部进行转动而展开或者合拢,进而改变通道输入端的宽度尺寸,使通道能够与不同宽度的车厢相对接,避免货物于挡板外壁和车厢内沿之间的间隙处掉落,降低了货物破损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物流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输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物流输送技术领域当中,常常会用到物流输送装置进行输卸货。而目前的物流输送装置大多以皮带输送机和设置于皮带输送机两侧的固定挡板所构成,由于固定挡板与皮带输送机相对固定,皮带输送机对接端所能够对接的车厢宽度尺寸受到了限制,在适用于宽度尺寸较大的车厢时,货物容易于固定挡板外壁和车厢内沿之间的间隙处掉落,进而造成货物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流输送装置,其能够与不同宽度尺寸的车厢相对接,降低了货物破损的风险。
而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一种物流输送装置,包括:
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具有用于承接并传输货物的传输部;
至少一组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设于所述传输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两侧的至少一侧上,所述挡板组件与所述传输部围合出供所述货物通过的通道;所述挡板组件包括限定出所述通道输入端的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与所述传输部相铰接,所述活动挡板具有相对所述传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展开至所述传输部外侧的第一姿态,以及相对所述传输部合拢的第二姿态。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传输部包括沿所述通道输送方向依次对接的至少两个传输单元,彼此相邻的两所述传输单元被配置成能够相对转动。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组件,所述第一挡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挡板和第一阻拦结构;
在所述第一挡板组件中,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挡板沿所述通道输送方向依次排布,并且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传输单元上,所述第一阻拦结构被配置成阻拦所述货物从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挡板之间的间隙处掉落。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拦结构包括至少一组设于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挡板之间的第一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两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两端处的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端部形成球面副,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分别与两侧所述活动挡板、所述第一固定挡板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拦结构包括多组所述伸缩组件,各组所述伸缩组件沿所述活动挡板、所述第一固定挡板朝向彼此边沿的延伸方向排列成一排。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二挡板组件,所述第二挡板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挡板和第二阻拦结构;
在所述第二挡板组件中,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挡板沿所述通道输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二阻拦结构被配置成阻拦所述货物从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挡板之间的间隙处掉落。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拦结构包括至少一组设于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挡板之间的第二伸缩组件,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和两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伸缩杆两端处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端部形成球面副,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座分别与两侧所述活动挡板、所述第二固定挡板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传输部包括传输方向彼此平行并且相邻连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所述传输部还包括对接于所述第二区域输送路径末端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固定挡板设于所述第三区域背向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固定挡板沿所述第二区域的输送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延伸,以引导货物进入所述第一区域。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用于输送货物的传输件,彼此相邻两个所述机架之间通过铰接连接座相连接,所述铰接连接座与其中一个所述机架相铰接,与另一个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机架上,各所述机架之间的转动轴线、所述基座与所述机架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主要在传输机构基础上,设置了包括有活动挡板的挡板组件,挡板组件和传输机构的传输部一并围合出用于供货物通过的通道。其中,活动挡板能够相对传输部进行转动而展开或者合拢,进而改变通道输入端的宽度尺寸,使通道能够与不同宽度的车厢相对接,避免货物于挡板外壁和车厢内沿之间的间隙处掉落,降低了货物破损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中的物流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中各输送单元之间的转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中第一阻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中第一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中第二阻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中第三阻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实施例1中各输送单元及其区域的输送方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传输部,111-第一传输单元,1111-第一区域,1112-第二区域,1113-第三区域,112-第二传输单元;
210-第一挡板组件,211-活动挡板,212-第一固定挡板,213-第一阻拦结构,213a-第一伸缩组件,2131-第一伸缩杆,2132-第一连接座,2133-球头,2134-套筒;
220-第二挡板组件,222-第二固定挡板,223-第二阻拦结构,223a-第二伸缩组件,2231-第二伸缩杆,2232-第二连接座;224-第三固定挡板,225-第三阻拦结构,225a-第三伸缩组件,2251-第三伸缩杆,2252-第三连接座,226-滚轮,227-铰链;
301-第一机架,302-第二机架,303-第一输送皮带,304-第二输送皮带,305-第三输送皮带;
400-铰接连接座,401-座体,402-转轴;
500-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已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实施例的主体是一种物流输送装置,其用于和例如车厢、货箱、另一物流输送装置等待对接设备建立对接,从而使得货物能够被输送、转移,上述物流输送装置可以应用于货物分离机构(例如分拣机)中。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物流输送装置,包括:
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具有用于承接并传输货物的传输部100;
至少一组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设于所述传输部10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两侧的至少一侧上,所述挡板组件与所述传输部100围合出供所述货物通过的通道;所述挡板组件包括限定出所述通道输入端的活动挡板211,所述活动挡板211与所述传输部100相铰接,所述活动挡板211具有相对所述传输部100沿所述第一方向展开至所述传输部100外侧的第一姿态,以及相对所述传输部100合拢的第二姿态。
具体的,在面对车厢口两侧内沿在第一方向上尺寸较大的情况时,操作者可操作活动挡板211相对传输部100沿着第一方向展开至传输部100外侧。此时,整个通道的输入端在第一方向上扩张开来,能够顺利地和车厢口相对接,避免货物于挡板外壁和车厢内沿之间的间隙处掉落,降低了货物破损的风险。而在面对车厢口两侧边沿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较小的情况时,操作者即可再次操作活动挡板211相对传输部100合拢,以使得通道的输入端在第一方向上收拢,进而与车厢口的尺寸相适配。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活动挡板211限定出通道输入端,即指活动挡板211作为实体部件围合出虚体部件通道输入端的一部分。而传输部100的外侧即指其侧边边缘背向于传输部100自身的一侧,对应的,传输部100的内侧即指其侧边边缘朝向于传输部100自身的一侧。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物流输送装置,通过设置能够活动挡板211来实现整个物流输送装置中通道的外形尺寸变化,进而使得物流输送装置能够与不同宽度的车厢建立对接。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方向具体是整个物流输送装置的宽度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方向还可以因为物流输送装置外形尺寸的变化,而对应变化为物流输送装置的长度方向。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挡板组件包括有第一挡板组件210和第二挡板组件220,第一挡板组件210和第二挡板组件220分别设置于传输部100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之上,两侧挡板组件当中的活动挡板211均能够相对传输部100而展开或合拢。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挡板组件并不限制于必须同时连接在传输部100于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之上,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仅设置有第一挡板组件210,传输部100的另一侧呈开放形态,如此设置,依然可以使得物流输送装置能够对接于不同宽度的车厢。
需要指出的,活动挡板211在转动至第二姿态时,其并不一定要处于传输部100的内侧,活动挡板211可以依然处于传输部100的外侧,只是其相较于第一姿态与传输部100更为合拢。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活动挡板211在转动至第二姿态时,大致垂直于传输部100。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活动挡板211可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保持于第一姿态和/或第二姿态。实施人员还可以设置限位结构,以使得活动挡板211保持于第一姿态和/或第二姿态。本公开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其中,物流输送装置在其使用过程当中,常常会遇到其通道输入端与车厢具有一定高度差的情况,比如需要将较高处车厢中的货物输送至较低处,或者将较低处车厢中的货物爬坡输送至较高处。
对应于此,请结合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输部100包括沿所述通道输送方向依次对接的至少两个传输单元,彼此相邻的两所述传输单元被配置成能够相对转动。物流输送装置在使用过程当中,能够通过对各个传输单元角度上的调整来改变货物的输送路径,进而使得较高处车厢中的货物能够被输送至较低处,或者较低处车厢中的货物能够被爬坡输送至较高处。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传输单元的具体个数可以如本实施例中所展示的,为两个,分别是第一传输单元111和第二传输单元112,也可以在两个以上。需要指出的是,只需要两个彼此能够相对转动且相互对接的传输单元,即可实现货物输送路径变化。实施人员可以依据自身需求而具体选择传输单元的具体数量。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保障通道的围合完整性,对应设置了第一固定挡板212,第一固定挡板212和活动挡板211分别连接在不同的传输单元之上。此时,不同传输单元之间转动动作,以及活动挡板211和传输部100之间的转动动作会使得活动挡板211与第一固定挡板212发生方位变化,两者间所形成的间隙尺寸会显著扩大,货物容易于此间隙处卡滞、掉落。
所以,请再次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组件210包括第一固定挡板212、第一阻拦结构213;
在所述第一挡板组件210中,所述活动挡板211和所述第一固定挡板212沿所述通道输送方向依次排布,并且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传输单元上,所述第一阻拦结构213被配置成阻拦所述货物从所述活动挡板211和所述第一固定挡板212之间的间隙处掉落。
关于第一阻拦结构213,其可以采用具有挠曲性及伸缩性的柔性件来构成,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阻拦结构213包括能够伸缩的柔性绳,柔性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活动挡板211、第一固定挡板212朝向彼此的边沿上。在活动挡板211向外侧伸展,导致其与第一固定挡板212的相对方位发生变化时,柔性绳随即伸长,从而确保货物不会于间隙卡滞、掉落。但对于采用了柔性绳作为阻拦结构的技术方案而言,柔性绳在伸长状态时,其结构强度较低,在受到货物冲击时,容易发生断裂,对货物支撑效果有限。同时,在出现活动挡板211和第一固定挡板212之间方位、夹角变化程度较大的情况时,柔性绳自身的拉伸幅度较大,容易发生断裂失效。
所以,请结合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拦结构213包括至少一组设于所述活动挡板211和所述第一固定挡板212之间的第一伸缩组件213a,所述第一伸缩组件213a包括第一伸缩杆2131和两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伸缩杆2131两端处的第一连接座2132,所述第一连接座2132与所述第一伸缩杆2131端部形成球面副,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2132分别与两侧所述活动挡板211、所述第一固定挡板212固定连接。其中,第一伸缩杆2131配合第一连接座2132形成球面副,从而使得整个伸缩装置能够通过第一伸缩杆2131自身的伸长或者收缩,以及第一伸缩杆2131端部与第一连接座2132之间的相对转动,而适应于活动挡板211、第一固定挡板212之间的方位变化。相较于前文中描述的柔性绳,以第一伸缩组件213a作为第一阻拦结构213,对挡板的支撑性更为理想,使得第一固定挡板212和活动挡板211之间能够完成多角度、多方位的变化。同时,当货物移动至此处时,货物还能够受到第一伸缩杆2131的刚性支撑,大致沿第一伸缩杆2131的延伸方向移动,进一步降低了卡件的风险。
关于第一伸缩组件213a,请参见图5,可以看出的是,第一伸缩杆2131由多个同轴设置并且相互滑动套接的套筒2134所构成,实施人员可以依据自身需求而对应选择第一伸缩杆2131的具体结构,例如以滑轨及部分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来构成第一伸缩杆2131,本公开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关于第一连接座2132和第一伸缩杆2131所组成的球面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2131的端部被配置成球头2133,而第一连接座2132上形成与球头2133球面配合的球头孔。实施人员还可以对调上述球头2133、球头孔的设置位置。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2132上形成有球头2133,而第一伸缩杆2131的端部配置与球头2133球面配合的球头孔,本公开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阻拦结构213包括多组所述第一伸缩组件213a,各组所述第一伸缩组件213a沿所述活动挡板211、所述第一固定挡板212朝向彼此边沿的延伸方向排列成一排。如此设置,能够提升第一阻拦结构213对于间隙处的覆盖效果,进一步改善第一阻拦结构213对货物的引导效果。
其中,前文中对第一挡板组件210进行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固定挡板的设置并不一定建立在多个传输单元的基础之上,固定挡板可以直接与传输部100相固定,使得只有在活动挡板211在相对传输部100进行转动时,活动挡板211与固定挡板之间才会发生方位变化。可以理解的是,对于这样的方案而言,活动挡板211在切换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的过程当中,活动挡板211与固定挡板之间所形成的间隙也会逐渐增大,货物同样容易于此间隙处卡滞、掉落。
对应对于此,请结合图1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板组件220包括第二固定挡板222和第二阻拦结构223;
在所述第二挡板组件220中,所述活动挡板211和所述第二固定挡板222沿所述通道输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二阻拦结构223被配置成阻拦所述货物从所述活动挡板211和所述第二固定挡板222之间的间隙处掉落。
关于第二阻拦结构223,第二阻拦结构223可以采用如前文当中所描述的柔性绳等柔性部件。而为提升第二阻拦结构223对于挡板的支撑效果、货物的引导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阻拦结构223包括至少一组设于所述活动挡板211和所述第二固定挡板222之间的第二伸缩组件223a,所述第二伸缩组件223a包括第二伸缩杆2231和两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伸缩杆2231两端处的第二连接座2232,所述第二连接座2232与所述第二伸缩杆2231端部形成球面副,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座2232分别与两侧所述活动挡板211、所述第二固定挡板222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阻拦结构223采用了和第一阻拦结构213相同的结构,以适应于活动挡板211的展开动作。同时,第二阻拦结构223当中的第二伸缩组件223a的数量也为多组,多组第二伸缩组件223a沿着活动挡板211、第二固定挡板222朝向彼此的边沿排列成一排,以保障对货物的引导效果。
此外,请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板组件220中还包括有第三固定挡板224,第二固定挡板222和第三固定挡板224沿通道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并且第二固定挡板222、第三固定挡板224分别设于相邻的两个传输单元之上。也就是说,第二固定挡板222、第三固定挡板224之间的方位、夹角会随着两个传输单元的相对转动而发生变化。第二固定挡板222、第三固定挡板224之间的间隙也会随着传输单元的转动动作扩大,货物容易于间隙处卡滞或掉落。
所以,请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板组件220还包括有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挡板222和第三固定挡板224之间的第三阻拦结构225,第三阻拦结构225可以如前文当中所描述的采用柔性绳等部件。而为提升第三阻拦结构225对于挡板的支撑效果、货物的引导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阻拦结构225包括至少一组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挡板222和所述第三固定挡板224之间的第三伸缩组件225a,所述第三伸缩组件225a包括第三伸缩杆2251和两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三伸缩杆2251两端处的第三连接座2252,所述第三连接座2252与所述第三伸缩杆2251端部形成球面副,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座2252分别与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挡板222、所述第三固定挡板224固定连接。
此外,对于用于供货物通过的通道而言,其沿输送方向一般呈收缩形状,以使得多个货物能够通过在通道当中的移动,而最终被排列成一列,方便后续分拣。请参见图1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单元包括有第一传输单元111和第二传输单元112,第一传输单元111用于和车厢相对接,第一传输单元111输入侧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传输单元112输入侧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并且第二传输单元112输入侧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与货物宽度尺寸相适配,以使得多个一并进入至第一传输单元111当中的货物,能够逐个进入至第二传输单元112当中。
而为实现对货物的引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输部100包括传输方向彼此平行并且相邻连接的第一区域1111、第二区域1112,所述传输部100还包括对接于所述第二区域1112输送路径末端的第三区域1113,所述第二固定挡板222设于所述第三区域1113背向于所述第二区域1112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固定挡板222沿所述第二区域1112的输送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一区域1111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二固定挡板222能够通过与货物接触,而使得货物沿自身延伸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实现对货物输送路径的改变,方便后期分拣。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111和第二区域1112分别由第一输送皮带303、第二输送皮带304所构成,而第三区域1113则由多个并排设置的辊筒(未图示)所构成,辊筒的轴线与第一区域1111、第二区域1112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并且和第二固定挡板22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上述第三区域1113还可以由光滑面所构成,实施人员可以依据自身需求而对应选择。
关于传输单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单元111由主要由第一输送皮带303、第二输送皮带304、辊筒以及第一机架301所构成,第一输送皮带303、第二输送皮带304以及辊筒均安装在第一机架301之上。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输单元112主要由第三输送皮带305和第二机架302组成。实施人员可以将上述第一输送皮带303、第二输送皮带304、第三输送皮带305部分或全部替代为辊筒等其他输送件,本公开对此不作特别限定。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活动挡板211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和墙壁接触的滚轮226,滚轮226能够降低处于第一姿态下的活动挡板211与墙壁发生刮伤的风险。更为具体的,活动挡板211通过铰链227而与第一机架301进行铰接。
关于相邻两个传输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请结合图4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彼此相邻两个所述机架之间通过铰接连接座400相连接,所述铰接连接座400与其中一个所述机架相铰接,与另一个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铰接连接座400设置于机架的侧部,用于连接两侧的机架,铰接连接座400包括彼此固定的座体401和转轴402,座体401与机架之间固定连接,而转轴402与机架之间转动配合,进而实现两个机架之间的铰接配合。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基座500,所述基座500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机架上,各所述机架之间的转动轴线、所述基座500与所述机架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通过基座500的设置,能够使得各个传输单元进行摆动动作,调整货物的输送方向,方便实现货物的爬坡。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物流输送放置,可以适应各种宽度的车厢,降低了货物从高处或者输送线两侧掉落的情况,降低了货物破损率;同时,采用了阻拦结构进行阻拦,降低了货物于间隙处卡件、掉落的概率,可以搭配人工或机械手作业,可以同时扒掉多件货物,缩短卸货时间,提高卸货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其他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组件或结构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组件或结构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物流输送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具有用于承接并传输货物的传输部;
至少一组挡板组件,所述挡板组件设于所述传输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两侧的至少一侧上,所述挡板组件与所述传输部围合出供所述货物通过的通道;所述挡板组件包括限定出所述通道输入端的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与所述传输部相铰接,所述活动挡板具有相对所述传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展开至所述传输部外侧的第一姿态,以及相对所述传输部合拢的第二姿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部包括沿所述通道输送方向依次对接的至少两个传输单元,彼此相邻的两所述传输单元被配置成能够相对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一挡板组件,所述第一挡板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挡板和第一阻拦结构;
在所述第一挡板组件中,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挡板沿所述通道输送方向依次排布,并且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传输单元上,所述第一阻拦结构被配置成阻拦所述货物从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挡板之间的间隙处掉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拦结构包括至少一组设于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挡板之间的第一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两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两端处的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端部形成球面副,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分别与两侧所述活动挡板、所述第一固定挡板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拦结构包括多组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各组所述第一伸缩组件沿所述活动挡板、所述第一固定挡板朝向彼此边沿的延伸方向排列成一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包括第二挡板组件,所述第二挡板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挡板和第二阻拦结构;
在所述第二挡板组件中,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挡板沿所述通道输送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二阻拦结构被配置成阻拦所述货物从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挡板之间的间隙处掉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拦结构包括至少一组设于所述活动挡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挡板之间的第二伸缩组件,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包括第二伸缩杆和两个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伸缩杆两端处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端部形成球面副,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座分别与两侧所述活动挡板、所述第二固定挡板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部包括传输方向彼此平行并且相邻连接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所述传输部还包括对接于所述第二区域输送路径末端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固定挡板设于所述第三区域背向于所述第二区域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固定挡板沿所述第二区域的输送方向朝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延伸,以引导货物进入所述第一区域。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用于输送货物的传输件,彼此相邻两个所述机架之间通过铰接连接座相连接,所述铰接连接座与其中一个所述机架相铰接,与另一个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物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机架上,各所述机架之间的转动轴线、所述基座与所述机架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
CN202122023675.6U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物流输送装置 Active CN215797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3675.6U CN215797224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物流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3675.6U CN215797224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物流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7224U true CN215797224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1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3675.6U Active CN215797224U (zh) 2021-08-25 2021-08-25 一种物流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972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35424B2 (en) Overhead traveling vehicle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porting processing equipment into, or out of position around the overhead traveling vehicle system
JP4666215B2 (ja) 物品搬送装置
US7997406B2 (en) Conveyor apparatus
DE102012212518A1 (de) Klappbehälter
EP3272679B1 (en) Automatically centring load support for shuttle vehicles having a variable receiving width
PL205783B1 (pl) Urządzenie naziemne do ładowania i rozładowywania samolotu
CN113348142B (zh) 用于悬挂输送装置的输送货物容器和用于卸载其的卸载站
US7967124B2 (en) Package stream indexer device
CN215797224U (zh) 一种物流输送装置
JP6511610B2 (ja) 二重傾斜型カルーセル
KR101747889B1 (ko) 화물 이송 대차
KR20090000286U (ko) 단부 지지 높이 조절이 가능한 텔레스코픽 컨베이어 장치
CN210883841U (zh) 输送带
CN215046368U (zh) 一种货车与传送带的对接装置
JP3734607B2 (ja) タイヤの位置決め搬送装置
KR20150121320A (ko) 수화물바스켓 회송설비
CN212863040U (zh) 一种传送机构
CN201646888U (zh) 一种货车的货箱及其围栏
CN211309943U (zh) 可转弯伸缩的货物传送装置
US6685006B1 (en) Closed belt conveyor operating in a 3-D space
CN217779735U (zh) 传送设备及安检系统
CN212951588U (zh) 料架
JP3539989B2 (ja) 搬送装置
JP4152473B2 (ja) 吊下げ式搬送装置の揺動抑制構造
KR101559350B1 (ko) 타이어의 자세 변환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