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96500U - 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96500U
CN215796500U CN202121829738.0U CN202121829738U CN215796500U CN 215796500 U CN215796500 U CN 215796500U CN 202121829738 U CN202121829738 U CN 202121829738U CN 215796500 U CN215796500 U CN 215796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iral
discharging
feeding
kitchen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297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海春
宋露露
石岭
唐艳
杨善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xi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xi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xi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xi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297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96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96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96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rew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本体、进料螺旋输送结构以及出料螺旋输送结构,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沿所述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高度方向倾斜延伸,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用于将厨余垃圾从低处向高处运输,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底端部,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用于在水平方向输入厨余垃圾,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顶端部,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用于在水平方向排出厨余垃圾。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的螺旋输送机厨余垃圾输送过程不能改变方向的问题。

Description

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机主要用于输送物料,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螺旋输送机输送,使物料不与螺旋输送机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螺旋输送机机壳对物料的摩擦阻力。
在现有技术中,螺旋输送机能水平、倾斜或垂直输送。例如专利号为CN201410111465.4公开的名为轴端出渣螺旋输送机的中国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虽然螺旋输送机能水平、倾斜或垂直输送。但是螺旋输送机使用一根输送管道,只能够进行单一的水平、单一的倾斜或者单一的垂直输送,现有的螺旋输送机不具备厨余垃圾输送过程改变方向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螺旋输送机厨余垃圾输送过程不能改变方向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本体、进料螺旋输送结构以及出料螺旋输送结构,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沿所述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高度方向倾斜延伸,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用于将厨余垃圾从低处向高处运输,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底端部,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用于在水平方向输入厨余垃圾,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顶端部,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用于在水平方向排出厨余垃圾。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具有用于厨余垃圾输入的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位于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的周侧面设置,所述第一进料口向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的上方延伸。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具有用于厨余垃圾输入的本体进料口,所述本体进料口位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底端部的周侧面设置,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连通所述本体进料口。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具有用于厨余垃圾排出的本体出料口,所述本体出料口位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顶端部的周侧面设置,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连通所述本体进料口。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具有用于厨余垃圾排出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位于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的周侧面设置,所述第一出料口向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的下方延伸。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的螺旋输送机本体、进料螺旋输送结构以及出料螺旋输送结构,能够依次连接以共同形成多段式的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多段式设置的螺旋输送机本体、进料螺旋输送结构以及出料螺旋输送结构能够分别生产制造、检修维护以及拆卸更换,从而大幅提升生产、维护和使用过程的便利程度,同时降低成本。
通过设置的进料螺旋输送结构和出料螺旋输送结构可以用于在水平方向输入和排出厨余垃圾,以引导并改变厨余垃圾相对于螺旋输送机本体的进料方向和出料方向,有利于螺旋输送机本体适用并连接不同的前置处理设备和后续处理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本体1、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以及出料螺旋输送结构3。容易理解的,通过设置的螺旋输送机本体1、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以及出料螺旋输送结构3,能够依次连接以共同形成多段式的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多段式设置的螺旋输送机本体1、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以及出料螺旋输送结构3能够分别生产制造、检修维护以及拆卸更换,从而大幅提升生产、维护和使用过程的便利程度,同时降低成本。
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1沿所述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高度方向倾斜延伸。容易理解的,通过设置的螺旋输送机本体1可以用于将厨余垃圾从低处向高处运输,以根据厨余垃圾的处理工艺和要求将厨余垃圾提升至对应的处理设备,有利于保持厨余垃圾提升运输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底端部,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沿水平方向延伸。容易理解的,通过设置的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可以用于在水平方向输入厨余垃圾,以引导并改变厨余垃圾输入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进料方向,有利于螺旋输送机本体1适用并连接不同的前置处理设备。
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3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顶端部,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3沿水平方向延伸。容易理解的,通过设置的出料螺旋输送结构3可以用于在水平方向排出厨余垃圾,以引导并改变厨余垃圾排出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出料方向,有利于螺旋输送机本体1适用并连接不同的后续处理设备。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在进料方向提高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对不同进料方向的适应能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具有用于厨余垃圾输入的第一进料口21,所述第一进料口21位于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的周侧面设置,所述第一进料口21向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的上方延伸。
容易理解的,第一进料口21能够在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的周侧面引导厨余垃圾进入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向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的上方延伸的第一进料口21则能够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变厨余垃圾的进料方向,从而适应来自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的上方的前置处理设备。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的在进料方向提高螺旋输送机本体1对不同进料方向的适应能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1具有用于厨余垃圾输入的本体进料口11,所述本体进料口11位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底端部的周侧面设置,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连通所述本体进料口11。
容易理解的,在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周侧面设置的本体进料口11可以连接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从而从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周侧面引导厨余垃圾进入螺旋输送机本体1,改变了只能够从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端部引导厨余垃圾进入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结构。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为了在出料方向提高螺旋输送机本体1对不同进料方向的适应能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1具有用于厨余垃圾排出的本体出料口12,所述本体出料口12位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顶端部的周侧面设置,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3连通所述本体进料口11。
容易理解的,在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周侧面设置的本体进料口11可以连接出料螺旋输送结构3,从而从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周侧面引导厨余垃圾排出螺旋输送机本体1,改变了只能够从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端部引导厨余垃圾排出螺旋输送机本体1的结构。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实施例5
如图1和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对不同出料方向的适应能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3具有用于厨余垃圾排出的第一出料口31,所述第一出料口31位于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3的周侧面设置,所述第一出料口31向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3的下方延伸。
容易理解的,第一出料口31能够在出料螺旋输送结构3的周侧面引导厨余垃圾排出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向出料螺旋输送结构3的下方延伸的第一出料口31则能够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变厨余垃圾的出料方向,从而适应来自进料螺旋输送结构2的下方的后置处理设备。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本体、进料螺旋输送结构以及出料螺旋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沿所述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高度方向倾斜延伸,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用于将厨余垃圾从低处向高处运输,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底端部,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用于在水平方向输入厨余垃圾,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连通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顶端部,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用于在水平方向排出厨余垃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具有用于厨余垃圾输入的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位于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的周侧面设置,所述第一进料口向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的上方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具有用于厨余垃圾输入的本体进料口,所述本体进料口位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底端部的周侧面设置,所述进料螺旋输送结构连通所述本体进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具有用于厨余垃圾排出的本体出料口,所述本体出料口位于所述螺旋输送机本体的顶端部的周侧面设置,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连通所述本体进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具有用于厨余垃圾排出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位于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的周侧面设置,所述第一出料口向所述出料螺旋输送结构的下方延伸。
CN202121829738.0U 2021-08-06 2021-08-06 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 Active CN215796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9738.0U CN215796500U (zh) 2021-08-06 2021-08-06 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29738.0U CN215796500U (zh) 2021-08-06 2021-08-06 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6500U true CN215796500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28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29738.0U Active CN215796500U (zh) 2021-08-06 2021-08-06 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96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53430U (zh) 一种真空输送旋风分离自动上料机
CN215796500U (zh) 应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多段螺旋输送装置
CN209322049U (zh) 一种皮带输送系统料仓用防溢料装置
CN103552774A (zh) 螺旋输送机的防堵装置
CN204777267U (zh) 一种粉料垂直螺旋输送机
CN208882562U (zh) 一种秸秆类制浆原料输送机用储存输送料仓
CN205240542U (zh) 一种生活垃圾输送装置
CN203512704U (zh) 一种粉料下料机构
CN208292310U (zh) 一种自动加料仓
CN207596106U (zh) 一种新型料仓
CN207341156U (zh) 一种饲料配料装置
CN204777243U (zh) 用于向自动滚花机输送管接头的振动盘
CN207551370U (zh) 一种粉料输送机
CN207016103U (zh) 一种用于带式输送机的卸料装置
CN204433830U (zh) 塑料卷芯提升进料机构
CN104340551A (zh) 煤粉输送结构
CN211845778U (zh) 一种金属粉料输送机构的下料斗
CN207390071U (zh) 板材生产余料生产生物质燃料用料仓
CN210883959U (zh) 一种吹气式滚子上料机构
CN207595756U (zh) 一种新型料仓
CN216104351U (zh) 一种螺旋输送设备
CN211074631U (zh) 一种横向加料螺杆装置
CN214242925U (zh) 自动化给料装置
CN217866783U (zh) 一种钢管加工平台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0619547U (zh) 一种煤粉气力输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