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75572U -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75572U
CN215775572U CN202121409653.7U CN202121409653U CN215775572U CN 215775572 U CN215775572 U CN 215775572U CN 202121409653 U CN202121409653 U CN 202121409653U CN 215775572 U CN215775572 U CN 215775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atomizing core
heating film
porous body
atom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096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革
魏春花
王灵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wa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wa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wa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wan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096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75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75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75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涉及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技术领域。雾化芯包括多孔体、加热膜和电极组件;加热膜附于所述多孔体一侧;电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电极两端向所述电极中心弯折形成弯折部,两个所述弯折部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加热膜围成加热区域;两个电极能够通过所述加热膜导通,使所述加热膜发热,以加热所述多孔体中的气溶胶基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极结构设计导致加热膜的有效加热面积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芯是一种通过加热容器内溶液使之产生气溶胶的加热组件,是雾化器和气溶胶发生装置中必不可少的组件。现有的雾化芯一般采用加热膜和电极的方式,是一种线加热技术,通过将电极与加热膜接触,加热膜为导电材料,从而能够被电极通电加热而发热,但由于电流会在正负极之间走最短路径,使现有的电极结构设计极大地影响着加热膜的有效加热面积和发热的均匀性,而现有的电极结构设计导致加热膜的有效加热面积小,进而导致了雾化后的气溶胶量小,且存在发热不均匀的现象,导致气溶胶的颗粒大小不一致,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极结构设计导致加热膜的有效加热面积小的技术问题。
一种雾化芯,包括:
多孔体;
加热膜,附于所述多孔体一侧;及
电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电极两端向所述电极中心弯折形成弯折部,两个所述弯折部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加热膜围成加热区域;两个电极能够通过所述加热膜导通,使所述加热膜发热,以加热所述多孔体中的气溶胶基材。
在所述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的轮廓线由平滑相连的弧形连接而成;所述电极两端为圆角。
在所述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中心向两端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180°。
在所述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两个引脚,各所述引脚一一对应与各所述电极连接,所述引脚用于将所述电极与主机连接。
在所述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中心位置处设有通孔,所述引脚穿设于所述通孔与所述多孔体相连接,所述引脚与所述电极电连接。
在所述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体相对所述加热膜一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加热膜附于所述凸起部。
在所述雾化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体背离所述加热膜一侧设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朝向所述凸起部正投影覆盖于所述加热区域。
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雾化芯,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收容容器,所述收容容器设有收容空间、缺口和通道,气溶胶基材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雾化芯封堵所述缺口,且所述雾化芯的多孔体朝向所述收容空间,所述雾化芯的加热膜朝向所述通道。
在所述雾化器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包括两个所述雾化芯,所述收容空间包括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缺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空间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通道相通,所述第二空间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通道相通;两个所述雾化芯分别封堵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在所述雾化器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容器包括壳体和底座组件,所述通道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底座组件与所述壳体扣合连接,以围合形成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缺口;
所述底座组件与所述通道相通,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安装架、密封件和连接座,两个所述雾化芯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安装架和所述壳体连接,并用于沿所述雾化芯周向密封所述雾化芯,及使所述安装架处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安装架与所述通道相通。
在所述雾化器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安装架、密封件和连接座,两个所述雾化芯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安装架和所述壳体连接,并用于沿所述雾化芯周向密封所述雾化芯,及使所述安装架处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安装架与所述通道相通。
在所述雾化器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所述正极连接件和所述负极连接件安装于所述连接座,并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雾化芯的两个引脚。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主机和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安装于所述主机上,所述主机用于提供电能。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雾化芯应用于雾化器和气溶胶发生装置中,除了使雾化器和气溶胶发生装置具有产生的气溶胶均匀、气溶胶量大、用户体验好的效果,其自身还具有发热效率高、发热均匀性好的效果,具体而言,雾化芯包括多孔体、加热膜和电极组件;多孔体上设有微孔,通过微孔能够引导气溶胶基材流至多孔体内,再通过加热膜来加热气溶胶基材,从而产生气溶胶;在加热膜上安装有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正负电极,电极两端向所述电极中心弯折形成弯折部,两个弯折部相对设置,在两个弯折部与加热膜围成的加热区域为加热膜的有效加热面积,由于弯折部的设置,使两个弯折部的两端之间的距离最小,这是因为电流走最短路径,从而使由于电极生成有效加热面积的加热区域大小维持稳定不变,并且相比现有技术的有效加热面积是增大的,从而具有发热效率高和发热均匀性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气溶胶发生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截面的半剖视图;
图6为图2中雾化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雾化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雾化芯的结构主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电极的开口角度标示图;
图10为图9所示雾化芯的C-C截面剖视图;
图1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雾化芯结构。
其中:100、气溶胶发生装置;1、雾化器;11、雾化芯;111、多孔体;1111、凹陷区;1112、凸起部;112、加热膜;113、电极;1131、弯折部;114、引脚;12、壳体;121、通道;122、第一进流口;123、第二进流口;124、第一封盖;125、第二封盖;126、收容空间;1261、第一空间;1262、第二空间;127、缺口;1271、第一开口;1272、第二开口;13、底座组件;131、连接座;132、第一磁铁;133、密封圈;134、安装架;135、密封件;14、负极连接件;15、绝缘圈;16、正极连接件;2、主机;21、机壳;22、气口;D、加热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现有的雾化芯一般采用加热膜和电极的方式,是一种线加热技术,通过将电极与加热膜接触,加热膜为导电材料,从而能够被电极通电加热而发热,但由于电流会在正负极之间走最短路径,使现有的电极结构设计极大地影响着加热膜的有效加热面积和发热的均匀性,而现有的电极结构设计导致加热膜的有效加热面积小,进而导致了雾化后的气溶胶量小,且存在发热不均匀的现象,导致气溶胶的颗粒大小不一致,从而影响了用户体验。
结合图6-10所示,在一种雾化芯11实施例中,包括多孔体111、加热膜112和电极113组件;加热膜112附于多孔体111一侧;电极113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电极113,电极113两端向电极113中心弯折形成弯折部1131,两个弯折部1131相对设置,两个弯折部1131与加热膜112围成加热区域D;两个电极113能够通过加热膜112导通,使加热膜112发热,以加热多孔体111中的气溶胶基材。
在本实施例中,在加热膜112上安装有电极113组件,电极113组件包括正负极,电极113设有弯折部1131,两个弯折部1131相对设置,在两个弯折部1131与加热膜112围成的加热区域D为加热膜112的有效加热面积,由于弯折部1131的设置,使弯折部1131的两端之间的距离最小,这是因为电流走最短路径,从而使由于电极113生成有效加热面积的加热区域D大小维持稳定不变,并且相比现有技术的有效加热面积是增大的,从而具有发热效率高和发热均匀性好的效果。
具体地,多孔体111可为陶瓷、玻璃、金属、塑料、树脂、石墨、硅等基体构成,多孔体111上设置有若干微孔,微孔可贯穿设于多孔体111,以能够将气溶胶基材从多孔体111的一侧传至另一侧,微孔的孔径大小能够限制气溶胶基材流速和流量,从而避免大量的气溶胶基材经由微孔流出。同样地,加热膜112上设置有孔径更小的孔,使气溶胶基材不能够通过。
在一种雾化芯11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电极113的轮廓线由平滑相连的弧形连接而成;电极113两端为圆角。电极113中心向两端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180°。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弯折部1131可为弧形,并使弯折部1131两端与弯折部1131中部位置不位于一条直线上,从而在两个弯折部1131相对时,电流从相对距离小的弯折部1131两端经过,从而增大了加热区域D的面积大小,如图9为图中EFHG围成的面积。夹角则为角a和角b,取值范围为90°-180°,在此区间内,围成的加热区域D面积较大,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合适的角度。另外,电极113可采用丝印或其他工艺使金属导电材料附着在加热膜112上从而形成电极113。具体地,电极113为腰型结构,电极113的两端为圆角,电极113的弯折部1131由电极113向中部弯折形成,为拱形结构,从而形成两端圆角过渡,中部为弧形的电极113。
在一种雾化芯11实施例中,结合图10所示,电极113组件还包括两个引脚114,各引脚114一一对应与各电极113连接,引脚114用于将电极113与主机2连接。
具体地,引脚114由导电材料制成,两个引脚114分别连接主机2中电池的正负极上,从而能够连通电极113,进而使加热膜112发热,以加热气溶胶基材产生气溶胶。
另外,如图1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雾化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其正负极之间距离均为相等的,并没有最短路径,因此围成的有效发热面积I受与电极113相连的导电材料影响较大,即引脚114与电极113的圆孔连接处大小,圆孔连接处的直径越大,则JKLM区域越大,圆孔连接处的直径越小,则JKLM区域越小,而本实用新型由于电极113为腰型结构,使两个电极113具有相对距离最近的端部,因此形成的加热区域D即EFHG是固定不变的,不受引脚114与电极113的圆孔连接处直径大小的影响,从而使产生的气溶胶颗粒大小一致,均匀性好。
在一种雾化芯11实施例中,电极113中心位置处设有通孔,引脚114穿设于通孔与多孔体111相连接,引脚114与电极113电连接。
具体地,多孔体111相对加热膜112一侧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对应通孔位置处,引脚114可插入到凹槽中,并与凹槽的槽底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将引脚114稳固固定住,防止引脚114脱落。
在一种雾化芯11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多孔体111相对加热膜112一侧设有凸起部1112,加热膜112附于凸起部1112。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112可为矩形,圆形等形状,凸起部1112相对加热膜112的表面优选为平面,且表面的面积大小要大于加热膜112的面积,从而能够使加热膜112更好地贴合在凸起部1112上,在一种优选方案中,可将凸起部1112的面积大小与加热膜112的面积大小做成相匹配的形式。
在一种雾化芯11实施例中,多孔体111背离加热膜112一侧设有凹陷区1111,凹陷区1111朝向凸起部1112正投影覆盖于加热区域D。
在本实施例中,多孔体111在相对凸起部1112另一侧设有凹陷区1111,凹陷区1111为矩形槽结构,凹陷区1111的槽底朝向凸起部1112正投影能够覆盖加热区域D,多孔体111的微孔可矩阵排布地穿设于凹陷区1111的槽底,通过设置凹陷区1111能够使气溶胶基材更容易地进入到微孔中,并缩短了与加热膜112之间的距离,提高产生气溶胶的效率。
一种雾化器1,如图1-5所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雾化芯11,雾化器1还包括收容容器,收容容器设有收容空间126、缺口127和通道121,气溶胶基材收容于收容空间126,收容空间126通过缺口127与通道121连通;雾化芯11封堵缺口127,且雾化芯11的多孔体111朝向收容空间126,雾化芯11的加热膜112朝向通道121。
在本实施例中,将前面实施例中的雾化芯11应用在雾化器1上,收容空间126内的气溶胶基材从封堵缺口127位置处的多孔体111经由微孔引导至多孔体111中,并可以流出到加热膜112上,从而使加热膜112能够加热微孔中的气溶胶基材,以及流到加热膜112上的气溶胶基材,进而能够通过连通电极113来加热气溶胶基材产生气溶胶,产生的气溶胶则可通过通道121溢出,以供用户吸食,通过采用前面实施例中的雾化芯11,由于加热膜112的加热区域D,即有效加热面积增大,从而使本实施例的雾化器1具有产生的气溶胶均匀、气溶胶量大、用户体验好的特点。
在一种雾化器1实施例中,结合图3-5所示,雾化器1包括两个雾化芯11,收容空间126包括第一空间1261和第二空间1262,缺口127包括第一开口1271和第二开口1272,第一空间1261通过第一开口1271与通道121相通,第二空间1262通过第二开口1272与通道121相通;两个雾化芯11分别封堵第一开口1271和第二开口127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具有两个用于收容气溶胶基材的空间,并且配备了两个雾化芯11,两个雾化芯11分别安装于第一开口1271和第二开口1272位置处,并且均能够与通道121连通,因此,可同时通过两个雾化芯11加热第一空间1261和第二空间1262内的气溶胶基材,两个雾化芯11产生的气溶胶则可混合后通过一个通道121溢出,进一步加强了气溶胶产生的效率,通过设置第一空间1261和第二空间1262能够提高气溶胶的产生量,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一种雾化器1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收容容器包括壳体12和底座组件13,通道121穿设于壳体12,底座组件13与壳体12扣合连接,以围合形成收容空间126和缺口127;底座组件13与通道121相通。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收容容器包括壳体12和底座组件13,壳体12和底座组件13能够形成收容空间126和缺口127,以及第一空间1261、第二空间1262、第一开口1271和第二开口1272。壳体12为无底的圆筒结构,通道121沿壳体12的轴线方向贯穿于壳体12,且在壳体12远离底座组件13的端部中心位置处突出于壳体12形成吸嘴,在形成通道121的管壁外表面设有环形壳,环形壳的长度大于通道121的管壁长度,使环形壳更靠近底座组件13,从而形成了收容空间126和缺口127。
作为一种简单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2结构可采用有盖无底的筒状结构,再通过沿盖的轴线穿设管道,管道突出于盖,并且另一端位于筒内,以在安装上底座组件13后,形成收容空间126和缺口127。
收容空间126可为整体一个空间,也通过安装隔板进行分割形成两个大小相同的第一空间1261和第二空间1262,缺口127则为环形口,可通过设置弧形板,将部分缺口127封住密封,仅留下与多孔体111大小相匹配的缺口127大小。另外壳体12外侧设有第一进流口122和第二进流口123,第一进流口122与第一空间1261相通,第二进流口123与第二空间1262相通,能够通过两个进流口往两个空间添加气溶胶基材,再通过第一封盖124将第一进流口122封住,第二封盖125将第二进流口123封住,避免气溶胶基材从进流口流出。
在一种雾化器1实施例中,底座组件13包括安装架134、密封件135和连接座131,两个雾化芯11安装于安装架134;密封件135与安装架134和壳体12连接,并用于沿雾化芯11周向密封雾化芯11,及使安装架134处于通道121内,安装架134与通道121相通。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安装架134为U形结构,两个多孔体111相对安装于安装架134的开口处,从而与安装架134共同形成一端开口的矩形壳结构,安装架134位于两个雾化芯11的中部相通,以能够在安装于壳体12中时,与通道121相通。具体地,通过凸起部1112卡入安装架134开口处,以固定多孔体111。
密封件135可为环形结构,通过将密封件135沿多孔体111的周向套设在安装架134上,从而能够在多孔体111嵌入缺口127时,密封多孔体111与缺口127之间的间隙。密封件135还可以矩形箱体结构,能够将安装好雾化芯11的安装架134一起收容在密封件135内,密封件135能够包裹住安装架134和多孔体111,密封件135的上下端部也与通道121相通,通过将多孔体111卡入密封件135内,使多孔体111仅能够通过孔洞与缺口127相通,进而起到密封的效果。另外密封件135相对连接座131的底部还可安装一个圆盘,方便与连接座131进行连接。
连接座131为环形结构,中部设有能够与通道121相通的孔,连接座131的上表面与密封件135的圆盘相卡接,连接座131的侧面上设有环形槽,通过安装密封圈133,能够将连接座131与壳体12之间的缝隙密封。而在连接座131背离密封件135一侧安装有第一磁铁132,通过安装于主机2上的第二磁铁,以配合将整体雾化器1安装于主机2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密封件135、密封圈133和连接座131的作用将壳体12密封,并且在雾化芯11封堵缺口127位置处之间的缝隙也被密封,能够避免收容空间126中的气溶胶基材流出。
在一种雾化器1的实施例中,雾化器1还包括正极连接件16和负极连接件14,正极连接件16和负极连接件14安装于连接座131,并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雾化芯11的两个引脚114。
具体地,正极连接件16和负极连接件14可为导电材质制成的极部连接件,用来将引脚114连接至主机2上,具体地,正极连接件16和负极连接件14为环形结构,在正极连接件16和负极连接件14之间设有环形的绝缘圈15以将两者隔开,并与二者卡接形成整体,避免发生短路,同时三者整体可通过卡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连接座131上,连接座131上可通过开设安装槽,用来使三者安装于安装槽的槽底。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100,包括主机2和上述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雾化器1安装于主机2上,主机2用于提供电能。主机2还包括机壳21,机壳21内的电池的正负极则通过正极连接件16和负极连接件14与引脚114进行连接。通过设置正极连接件16和负极连接件14能够便于连接引脚114,并且还能够同时将正极连接件16、负极连接件14和雾化芯11都安装于连接座131上,便于更换和维修。
机壳21为圆形筒状结构,在机壳21内部收容有电池,电池的高度低于机壳21的高度,且机壳21能够将部分壳体12收容于机壳21内,从而更好地通过磁吸的方式连接雾化器1。机壳21内电池的上方相对雾化器1一侧设有气口22,气口22沿机壳21径向贯穿机壳21,并能够与通道121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将外界空气引入到通道121内。
通过应用上述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气溶胶发生装置100具有产生的气溶胶颗粒大小均匀,供用户吸食的口感好,这是因为相同面积内有效发热面越大,发热均匀性越可靠,此可靠性使气溶胶的颗粒大小越均匀。并且还具有双雾化芯11和双空间,增加了可玩性,可收容两种不同种类的气溶胶基材,丰富了口味,给用户的选择性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孔体;
加热膜,附于所述多孔体一侧;及
电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电极两端向所述电极中心弯折形成弯折部,两个所述弯折部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加热膜围成加热区域;两个电极能够通过所述加热膜导通,使所述加热膜发热,以加热所述多孔体中的气溶胶基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轮廓线由平滑相连的弧形连接而成;所述电极两端为圆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中心向两端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18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两个引脚,各所述引脚一一对应与各所述电极连接,所述引脚用于将所述电极与主机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中心位置处设有通孔,所述引脚穿设于所述通孔与所述多孔体相连接,所述引脚与所述电极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相对所述加热膜一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加热膜附于所述凸起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背离所述加热膜一侧设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朝向所述凸起部正投影覆盖于所述加热区域。
8.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收容容器,所述收容容器设有收容空间、缺口和通道,气溶胶基材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雾化芯封堵所述缺口,且所述雾化芯的多孔体朝向所述收容空间,所述雾化芯的加热膜朝向所述通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两个所述雾化芯,所述收容空间包括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缺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空间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通道相通,所述第二空间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通道相通;两个所述雾化芯分别封堵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容器包括壳体和底座组件,所述通道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底座组件与所述壳体扣合连接,以围合形成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缺口;
所述底座组件与所述通道相通,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安装架、密封件和连接座,两个所述雾化芯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安装架和所述壳体连接,并用于沿所述雾化芯周向密封所述雾化芯,及使所述安装架处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安装架与所述通道相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正极连接件和负极连接件,所述正极连接件和所述负极连接件安装于所述连接座,并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雾化芯的两个引脚。
12.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安装于所述主机上,所述主机用于提供电能。
CN202121409653.7U 2021-06-23 2021-06-23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Active CN215775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9653.7U CN215775572U (zh) 2021-06-23 2021-06-23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9653.7U CN215775572U (zh) 2021-06-23 2021-06-23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75572U true CN215775572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78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09653.7U Active CN215775572U (zh) 2021-06-23 2021-06-23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75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29211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06983177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10693088A (zh) 电子烟雾化器以及电子烟
CN21721818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5775572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762470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安装座
WO2023010999A1 (zh) 雾化芯、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CN114587025B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1746931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933280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5123683U (zh) 驱蚊装置
CN221670982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613081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517428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9762485U (zh)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61303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937248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993971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1670958U (zh) 电源装置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4221300A1 (zh) 雾化模组、雾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126947U (zh) 主机、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21687500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3307436U (zh) 可单双芯切换的雾化装置
CN22165362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628825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