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23683U - 驱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23683U
CN215123683U CN202122659076.3U CN202122659076U CN215123683U CN 215123683 U CN215123683 U CN 215123683U CN 202122659076 U CN202122659076 U CN 202122659076U CN 215123683 U CN215123683 U CN 215123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vity
atomizer
housing
mosquito repell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590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荣胜
杨广
刘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590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23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23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23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驱蚊装置,包括壳体组件、雾化器以及送风组件,壳体组件设有储液腔和腔道、与储液腔连通的安装部、以及与腔道连通的雾汽出口,雾化器固定于安装部,雾化器的上端设有内腔,内腔与储液腔连通,雾化器的下端设有发热部,发热部位于腔道内,雾化器用于雾化储液腔内的驱蚊液,驱蚊液在发热部作用下雾化后形成的雾汽经腔道、雾汽出口向外排出,送风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用于向腔道送风。基于上述的结构,雾气可以快速地从雾汽出口向外散发,有效地提升驱蚊效果,而且还能风干发热部,有效避免发热部因受潮及积水等而影响使用寿命,同时送风组件可以对发热器的热量进行快速散发,避免其温度过高,有效地延长发热部的使用过寿命。

Description

驱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驱蚊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驱蚊装置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少数的驱蚊装置具有雾化功能,现有的驱蚊装置是通过加热器对驱蚊液进行雾化,从而达到一定的驱蚊效果。
但是现有的驱蚊装置中的加热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表面容易受潮,甚至积水,从而导致其容易出现故障,同时不利于加热器热量的散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驱蚊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驱蚊装置,包括壳体组件、雾化器以及送风组件,壳体组件设有储液腔和腔道、与储液腔连通的安装部、以及与腔道连通的雾汽出口,雾化器固定于安装部,雾化器的上端设有内腔,内腔与储液腔连通,雾化器的下端设有发热部,发热部位于腔道内,雾化器用于雾化储液腔内的驱蚊液,驱蚊液在发热部作用下雾化后形成的雾汽经腔道、雾汽出口向外排出,送风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用于向腔道送风。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底壳,所述第一壳体限定形成所述储液腔,所述雾汽出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底壳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底壳贯穿地设有出液口以及过雾口,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储液腔以及所述内腔,所述安装部以及所述腔道设于所述底壳远离所述储液腔的底侧,所述腔道通过所述过雾口与所述雾汽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为设于所述底壳的安装腔,所述雾化器嵌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壳的底侧,并与所述雾化器限位配合以将所述雾化器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壳远离所述底壳的一侧;
其中,在所述固定壳与所述底壳之间共同限定形成所述腔道;或者,所述底壳围成所述腔道,所述固定壳位于所述腔道内并与所述底壳间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送风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将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驱蚊装置还包括电源、控制板以及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壳并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以及所述控制板均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源以及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蚊装置还包括充电底座和第一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充电底座上,所述充电底座设有防呆部,所述驱蚊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配合的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防呆部配合的定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驱蚊装置还包括控制板以及振动器,所述振动器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性连接时,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振动器产生振动。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组件包括导风罩以及风扇,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导风罩,所述导风罩的顶部设有与所述腔道连通的导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壳壁、顶壁以及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接于所述顶壁,并连通所述雾汽出口以及所述过雾口,所述壳壁环绕所述连通管设置并连接于所述顶壁,所述底壳固定于所述壳壁。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的流道截面积由所述连通管靠近所述腔道的一端朝向所述雾汽出口逐渐增加。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驱蚊装置,通过将发热部设置于腔道内,送风组件向腔道送风时,不仅能够加快驱蚊液雾化后形成的雾气流速,以使得雾气快速地从雾汽出口向外散发,有效地提升驱蚊效果,而且还能风干发热部,有效避免发热部因受潮以及积水等而影响使用寿命,同时送风组件可以对发热器的热量进行快速散发,避免其温度过高,有效地延长发热部的使用过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蚊装置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移除充电底座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沿第一竖向平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沿第二竖向平面(与第一竖向平面垂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如图1所示的驱蚊装置的充电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如图1所示的驱蚊装置的第二壳体以及第二电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蚊装置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结构沿第一竖向平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结构沿第二竖向平面(与第一竖向平面垂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驱蚊装置100,驱蚊装置100包括壳体组件110、雾化器120以及送风组件130,壳体组件110设有储液腔1111、腔道1113、与储液腔1111连通的安装部1112、以及与腔道1113连通的雾汽出口1114,储液腔1111用于储存驱蚊液,雾化器120固定于安装部1112,雾化器120的上端设有内腔122,雾化器120的下端设有发热部124,发热部124位于腔道1113内,雾化器120用于雾化储液腔1111内的驱蚊液,驱蚊液在发热部124作用下雾化后形成的雾汽经腔道1113、雾汽出口1114向外排出。送风组件130安装于壳体组件110,并与腔道1113连通。驱蚊装置100可以是便携式驱蚊装置或者固定式驱蚊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驱蚊装置100,通过将发热部124位于腔道1113内,送风组件130向腔道1113送风时,不仅能够加快驱蚊液雾化后形成的雾气流速,以使得雾气快速地从雾汽出口1114向外散发,有效地提升驱蚊效果,而且还能风干发热部,有效避免发热部124因受潮以及积水等而影响使用寿命,同时送风组件可以对发热器的热量进行快速散发,避免其温度过高,有效地延长发热部的使用过寿命。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10包括第一壳体111以及底壳114,第一壳体111限定形成储液腔1111,储液腔1111在第一壳体111的底部具有敞口,底壳114盖设于第一壳体111的底部,并封闭储液腔1111的敞口。雾汽出口1114可以设于第一壳体111的顶部,便于驱蚊液雾化后形成的雾气在风力和自身上升力的作用下从第一壳体111的顶部快速地散发至外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1大致呈圆筒状结构,第一壳体111包括壳壁1115、顶壁1116以及连通管1117,壳壁1115环绕连通管1117设置并连接于顶壁1116,雾汽出口1114设于顶壁1116,连通管1117连接于顶壁1116,并连通雾汽出口1114以及腔道1113。连通管1117的流道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菱形、椭圆形等规则形状,或者也可以是不规则形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连通管1117的流道截面积可以大致相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通管1117的流道截面积可以由连通管1117靠近腔道1113的一端朝向雾汽出口1114逐渐增加,这样驱蚊液雾化后形成的雾气以较大的范围从雾汽出口1114流出,提升驱蚊等效果。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底壳114固定于第一壳体111的底部,具体地,底壳114大致呈圆柱形壳状结构,底壳114固定于壳壁1115的内周。壳体组件110可以包括密封件1151,密封件1151套设在底壳114的外周以密封在壳壁1115与底壳114之间,避免储液腔1111内的驱蚊液漏出。
请参阅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底壳114贯穿地设有出液口1141以及过雾口1142,出液口1141连通储液腔1111以及雾化器120的内腔122,储液腔1111内的驱蚊液能够通过出液口1141进入到雾化器120的内腔122内,雾化器120在工作时能够将驱蚊液进行雾化,驱蚊液雾化后形成的雾气能够透过雾化器120的透气膜至腔道1113内,透气膜具有防水透气的功能,其可以允许驱蚊液雾化后形成的雾气透过,但不允许驱蚊液直接透过。在本实施例中,过雾口1142与腔道1113连通,连通管1117与过雾口1142连通。连通管1117的一端可以嵌设于过雾口1142内,以与腔道1113连通。壳体组件110可以包括密封圈1152,密封圈1152套设在连通管1117的外周以密封在连通管1117与过雾口1142的内壁之间,避免驱蚊液雾化后形成的雾气漏出。出液口114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出液口1141为两个,其可以围绕过雾口1142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器120与安装部1112密封连接。这样驱蚊液不会从雾化器120与安装部1112之间流出,储液腔1111内的驱蚊液仅能通过雾化器120雾化至腔道1113内,因此,即使驱蚊装置100在被倒置时,其内部的驱蚊液也不会外漏,这样便于用户携带和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12以及腔道1113设于底壳114远离储液腔1111的底侧。安装部1112以及腔道1113可以直接形成于的底壳114底壁,或者也可以形成于其它的壳体结构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12为设于底壳114的安装腔,安装腔可以由底壳114的底壁凹陷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器120固定于安装部1112,腔道1113通过过雾口1142与雾汽出口1114连通。具体地,雾化器120密封嵌设于安装腔内,雾化器120的内腔122与出液口1141连通。通过将雾化器120嵌设于安装腔内,雾化器120可以利用底壳114本身的厚度,避免其占用其它空间,有利于驱蚊装置100体积的小型化。此外,安装部1112可以为安装孔或者卡槽等固定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驱蚊装置100还包括密封罩1153,密封罩1153罩设于雾化器120的外周,以对雾化器120以及安装部1112的内壁之间进行密封,密封罩1153的顶部设有连通孔(图未示),连通孔连通出液口1141与雾化器120的内腔122。
请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10还包括固定壳116,固定壳116固定连接于底壳114的底侧,固定壳116与雾化器120限位配合以将雾化器120固定于安装腔内,其中,固定壳116的限位结构可以抵紧在雾化器120的底部,以将雾化器120固定在安装腔内,或者固定壳116的限位结构可以与雾化器120外周的限位结构相抵,以以将雾化器120固定在安装腔内。这样在将固定壳116安装至底壳114的同时,即可以将雾化器120固定在安装腔内,而不需要再单独采用固定件对雾化器120进行固定,简化产品的安装结构。
请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壳116与底壳114之间可以共同限定形成腔道1113。具体地,固定壳116包括底板1161以及连接于底板1161的环状体1162。底壳114还设有环形槽1143,环形槽1143环绕安装部1112设置,固定壳116的环状体1162可以嵌设在环形槽1143内,以形成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61与底壳114间隔并共同限定形成腔道1113,这样可以简化腔道1113的结构设计。底板1161设有进风通道(图未示),进风通道与腔道1113连通,以使送风组件130通过进风通道向腔道1113进行送风。
在本实施例中,送风组件130设置于固定壳116远离底壳114的一侧,以向风道1121送风。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10包括第二壳体112,第二壳体112连接于第一壳体111或底壳114。具体地,第二壳体112大致中空的圆筒状结构,第一壳体111的一端可以嵌设在第二壳体112内,并与第二壳体112可拆卸连接,两者可以卡接、螺纹连接或者嵌套连接等。请参阅图2和图4,第二壳体112设有连通腔道1113的风道1121,风道1121可以通过底板1161的进风通道与腔道1113连通。送风组件130安装于第二壳体112,以向风道1121送风。
在本实施例中,送风组件130设于第二壳体112的内部,第二壳体112的侧壁设有进风口1122,进风口1122将第二壳体112的内部与外界连通。送风组件130的出风侧朝向进风通道,以向进风通道进行送风。通过设置送风组件130,可以加快腔道1113内的雾化驱蚊液快速地通过雾汽出口1114向外散发。具体地,送风组件130包括导风罩131以及风扇132,导风罩131可以大致呈漏斗状结构,其具有导风和聚风的功能。导风罩131罩设于风扇132的外周,其固定在第二壳体112内,导风罩131的顶部设有与风道1121连通的导风口1311。送风组件130产生的气流可以在导风罩131的引导下快速地进入风道1121,并通过风道1121快速地进入腔道1113内,加快驱蚊液雾化后形成的雾气快速排出,极大地提升驱蚊等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2和图4,壳体组件110还可以包括保护壳118,保护壳118套设于第一壳体111的外周,并可以与第二壳体112可拆卸连接,两者可以通过卡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组件110包括透明部,透明部对应储液腔1111设置,便于用户观察储液腔1111内的驱蚊液的剩余量,例如,保护壳118以及第一壳体111均可以设置为透明结构。
请参阅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驱蚊装置100还包括电源165、控制板164以及第一电连接件161和第二电连接件162,第一电连接件161设置于固定壳116并与雾化器120电性连接,第二电连接件162设置于第二壳体112,第一电连接件161用于与第二电连接件162电性连接。电源165以及控制板164均收容于第二壳体112内,控制板164与电源165以及第二电连接件162电性连接。电源165通过第二电连接件162以及第一电连接件161向雾化器120进行供电以及信号连接,控制板164可以控制雾化器120的开启或关闭。电源165可以是干电池或蓄电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电连接件161可以与第二电连接件162磁吸配合。示例性地,第一电连接件161可以为可磁吸式导电结构,例如为铁、镍等,第二电连接件162包括与电源165电性连接的电触部1622以及磁吸件1621,磁吸件1621围设于电触部1622的外周设置,磁吸件1621用于与第一电连接件161磁吸配合。电触部1622是导电弹片或者弹簧顶针。此外,第一电连接件161也可以包括电触部1622以及磁吸件162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送风组件130设于第二壳体112内,驱蚊装置100还包括充电底座180、第一电连接部181,第一电连接部181设置于充电底座180上,充电底座180设有防呆部184,驱蚊装置100还包括用于与第一电连接部181配合的第二电连接部182,第二电连接部182设置于第二壳体112的底部并与电源165电性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壳体112的底部设有与防呆部184配合的定位部183。第一电连接部181可以包括凸设于充电底座180上的两个弹簧顶针,第二电连接部182可以包括设于第二壳体112底部的两个电接触结构,两个电接触结构分别用于与两个弹簧顶针对应电性接触。示例性地,防呆部184可以是防呆凸起,定位部183可以是定位槽,定位槽与防呆凸起相适配,当第一电连接部181与第二电连接部182相接触时,防呆部184与定位部183定位配合,以保证用户正确地安装。充电底座180可对电源165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蚊装置100还包括振动器191,振动器191与控制板164电性连接,在第二电连接部182与第一电连接部181电性连接时,控制板164用于控制振动器191产生振动。当开启雾化器120时会产生震动,及时地提醒用户已正常工作。振动器191可以安装于第二壳体112或第一壳体111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至图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驱蚊装置100,其与上述驱蚊装置100的主要区别在于:腔道1113的形成方式、第一壳体111的连通管1117与腔道1113的连通方式,固定壳116的结构以及安装方式不同。具体地,在本示例中,底壳114嵌设在第一壳体111内,底壳114围成腔道1113,腔道1113的敞口竖直朝下设置,雾化器120位于腔道1113内,其将驱蚊液直接雾化在腔道1113内。其中,第一壳体111的连通管1117可以直接穿设于底壳114并直接与腔道1113连通。固定壳116可以位于腔道1113内并与底壳114间隔,固定壳116可以通过紧固件、卡扣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底壳114,并与雾化器120的底部抵接以将雾化器120固定在安装部1112内。在本示例中,送风组件130设置于第二壳体112内,导风罩131罩设于风扇132的外周,其固定在第二壳体112内,导风罩131围设形成导风口1311,送风组件130位于出风侧可以直接导风口1311,并通过导风口1311与腔道1113直接连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储液腔和腔道、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安装部、以及与所述腔道连通的雾汽出口;
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固定于所述安装部,所述雾化器的上端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雾化器的下端设有发热部,所述发热部位于所述腔道内,所述雾化器用于雾化所述储液腔内的驱蚊液,所述驱蚊液在所述发热部作用下雾化后形成的雾汽经所述腔道、所述雾汽出口向外排出;以及
送风组件,所述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用于向所述腔道送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底壳,所述第一壳体限定形成所述储液腔,所述雾汽出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底壳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底壳贯穿地设有出液口以及过雾口,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储液腔以及所述内腔,所述安装部以及所述腔道设于所述底壳远离所述储液腔的底侧,所述腔道通过所述过雾口与所述雾汽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设于所述底壳的安装腔,所述雾化器嵌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壳的底侧,并与所述雾化器限位配合以将所述雾化器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壳远离所述底壳的一侧;
其中,在所述固定壳与所述底壳之间共同限定形成所述腔道;或者,所述底壳围成所述腔道,所述固定壳位于所述腔道内并与所述底壳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送风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将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与外界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蚊装置还包括电源、控制板以及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壳并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以及所述控制板均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控制板与所述电源以及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蚊装置还包括充电底座和第一电连接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充电底座上,所述充电底座设有防呆部,所述驱蚊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配合的第二电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防呆部配合的定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蚊装置还包括控制板以及振动器,所述振动器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电性连接时,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振动器产生振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包括导风罩以及风扇,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导风罩,所述导风罩的顶部设有与所述腔道连通的导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壳壁、顶壁以及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接于所述顶壁,并连通所述雾汽出口以及所述过雾口,所述壳壁环绕所述连通管设置并连接于所述顶壁,所述底壳固定于所述壳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的流道截面积由所述连通管靠近所述腔道的一端朝向所述雾汽出口逐渐增加。
CN202122659076.3U 2021-11-02 2021-11-02 驱蚊装置 Active CN215123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9076.3U CN215123683U (zh) 2021-11-02 2021-11-02 驱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9076.3U CN215123683U (zh) 2021-11-02 2021-11-02 驱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23683U true CN215123683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4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59076.3U Active CN215123683U (zh) 2021-11-02 2021-11-02 驱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23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04690A1 (en)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on apparatus with same
CN215075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595836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0613170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1594963A (zh) 雾化装置和移动便携式充电雾化香薰机
WO2021007900A1 (zh) 一种新型加湿器
CN215123683U (zh) 驱蚊装置
CN214717845U (zh) 驱蚊雾化装置
CN211746931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3131063U (zh) 香薰机
CN221105074U (zh) 护理模块及吹风机
CN212913999U (zh) 香薰机
CN218681978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951742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5775572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218154U (zh) 一种主机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2644845U (zh) 可防水的加湿器
CN219628825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5958370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5347018U (zh) 一种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33280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2021191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308862U (zh) 可拆卸的精油雾化头及香薰雾化器
CN21906947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607338U (zh) 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