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17845U - 驱蚊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蚊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17845U
CN214717845U CN202122171978.2U CN202122171978U CN214717845U CN 214717845 U CN214717845 U CN 214717845U CN 202122171978 U CN202122171978 U CN 202122171978U CN 214717845 U CN214717845 U CN 214717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ventilation
mosquito repellent
housing
atom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719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荣胜
任卓荦
郑荣春
刘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719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17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17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17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蚊雾化装置。驱蚊雾化装置包括外壳以及雾化器,外壳具有通风流道和储液腔,通风流道贯穿外壳的侧壁并分别形成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储液腔位于通风流道的上方。雾化器装配于外壳内并位于通风流道与储液腔之间,以将位于储液腔的驱蚊液雾化至通风流道,使得雾化的驱蚊液能够进入通风流道内,而通风流道贯穿外壳的侧壁并分别形成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有助于通风流道与外部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进行空气对流,并可以将雾化的驱蚊液通过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散发至驱蚊雾化装置外进行驱蚊,有效地缩短了雾化的驱蚊液在驱蚊雾化装置内流动的路径,进而确保驱蚊雾化装置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

Description

驱蚊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驱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驱蚊雾化装置是一种可以将驱蚊液雾化成小液滴来进行驱蚊的装置。然而,现有的驱蚊雾化装置内部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雾化的驱蚊液经较长时间才能释放出来,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驱蚊雾化装置,以改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驱蚊雾化装置,驱蚊雾化装置包括外壳以及雾化器,外壳具有通风流道和储液腔,通风流道贯穿外壳的侧壁并分别形成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储液腔位于通风流道的上方。雾化器装配于外壳内并位于通风流道与储液腔之间,以将位于储液腔的驱蚊液雾化至通风流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孔与第二通风孔相对地分布于外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通风流道、第一通风孔以及第二通风孔均位于第一壳体。储液腔位于第二壳体,雾化器装配于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一壳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蚊雾化装置还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第一磁体装配于第一壳体,第二磁体装配于第二壳体并与第一磁体相对,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的磁性相反,以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的磁吸配合实现可拆卸地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包括储液筒和筒座,储液筒与筒座围成储液腔,筒座具有通孔,通孔与储液腔连通,雾化器装配于通孔并位于筒座背离储液腔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包括卡合体;外壳还包括保护壳,保护壳的外表面设有导引槽和卡合槽,导引槽沿保护壳的高度方向延伸,卡合槽与导引槽连通,卡合槽沿保护壳的周向延伸,保护壳罩设于第二壳体并装配于第一壳体,以使卡合体可拆卸地自导引槽卡设于卡合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蚊雾化装置还包括功能部件和导电组件,功能部件装配于第一壳体,导电组件电连接于功能部件与雾化器,功能部件包括控制板、电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具有隔板,功能部件与通风流道分别位于隔板的相背两侧,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二导电件,第一导电件装配于第一壳体,第一导电件与功能部件电连接,第一导电件穿设于隔板并自功能部件凸设于通风流道。第二导电件装配于第二壳体,第二导电件与雾化器电连接,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导电件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蚊雾化装置还包括电池以及充电接口模组,电池装配于外壳,电池与雾化器电连接。充电接口模组包括充电电路板和插接口,充电电路板装配于外壳内,充电电路板与电池电连接,插接口与充电电路板电连接,插接口外露于外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蚊雾化装置还包括电池以及充电底座,电池装配于外壳,电池与雾化器电连接。充电底座包括座体和第三导电件,座体具有容纳空间,第三导电件装配于座体并凸设于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外壳,以使第三导电件与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驱蚊雾化装置中,驱蚊雾化装置的外壳具有通风流道和储液腔,储液腔位于通风流道的上方,储液腔可用于容纳驱蚊液,由于雾化器装配于外壳内并位于通风流道与储液腔之间,以将位于储液腔的驱蚊液雾化至通风流道,使得雾化的驱蚊液能够进入通风流道内,而通风流道贯穿外壳的侧壁并分别形成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有助于通风流道与外部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进行空气对流,并可以将雾化的驱蚊液经由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散发至驱蚊雾化装置外进行驱蚊,有效地缩短了雾化的驱蚊液在驱蚊雾化装置内流动的路径,从而有助于驱蚊雾化装置可以更加快速地向外散发雾化的驱蚊液,进而确保驱蚊雾化装置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驱蚊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驱蚊雾化装置沿Ⅱ-Ⅱ线的剖切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驱蚊雾化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驱蚊雾化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驱蚊雾化装置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驱蚊雾化装置沿Ⅵ-Ⅵ线的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驱蚊雾化装置100,驱蚊雾化装置100能够将驱蚊液雾化后散发出来进行驱蚊。
驱蚊雾化装置100包括外壳10以及雾化器30,雾化器30装配于外壳10内。
外壳10可以呈柱状,例如本实施方式中,外壳10大体呈圆柱状。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壳1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外壳10具有储液腔11和通风流道13,储液腔11可用于容纳驱蚊液。雾化器30位于通风流道13与储液腔11之间,例如雾化器30可以位于储液腔11和通风流道13的连通处,雾化器30能够将位于储液腔11的驱蚊液雾化至通风流道13。雾化器30可以为陶瓷雾化器。
储液腔11位于通风流道13的上方,有助于雾化的驱蚊液能够进入通风流道13内,以便通过通风流道13散发至外界环境中。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等方位用词以图中结构之间的相对关系作为参考,例如图2中,储液腔11位于通风流道13的上方,通风流道13位于储液腔11的下方。
通风流道13贯穿外壳10的侧壁并分别形成第一通风孔131和第二通风孔133,有助于通风流道13与外部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孔131和第二通风孔133进行空气对流,并可以将雾化的驱蚊液经由第一通风孔131和第二通风孔133散发至驱蚊雾化装置100外进行驱蚊,有效地缩短了雾化的驱蚊液在驱蚊雾化装置100内流动的路径,从而有助于驱蚊雾化装置100可以更加快速地向外散发雾化的驱蚊液,进而确保驱蚊雾化装置100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
第一通风孔131与第二通风孔133可以相对地分布于外壳10,有助于驱蚊雾化装置100可以从相对两侧的方向释放出雾化的驱蚊液,有助于扩大雾化的驱蚊液的分布范围。
第一通风孔13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通风孔131可以间隔地分布于外壳10的侧壁,多个第一通风孔131可以沿外壳10的周向分布。如此,多个第一通风孔131有助于雾化的驱蚊液能够较为快速地散发至周围环境中。
第二通风孔13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通风孔133可以间隔地分布于外壳10的侧壁,多个第二通风孔133可以沿外壳10的周向分布。如此,多个第二通风孔133有助于雾化的驱蚊液能够较为快速地散发至周围环境中。其中,第二通风孔133与第一通风孔131可以关于外壳10的中心轴对称分布。
请参阅图3和图4,外壳1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5以及第二壳体17,第二壳体17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一壳体15。如此,驱蚊雾化装置100通过将外壳10设置为可拆卸配合的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7,有助于第一壳体15和第二壳体17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灵活装配。
例如通风流道13、第一通风孔131以及第二通风孔133等均可以位于第一壳体15;储液腔11可以位于第二壳体17,雾化器30可以装配于第二壳体17,有助于用户可以通过将第一壳体15与第二壳体17拆卸下来,从而可以较为方便地对通风流道13进行定期清洗,同时亦可以较为方便地为储液腔11补充驱蚊液。
第一壳体15与第二壳体17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进行可拆卸地固定。例如驱蚊雾化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磁体51和第二磁体53,第一磁体51装配于第一壳体15,第二磁体53装配于第二壳体17并与第一磁体51相对,第一磁体51与第二磁体53的磁性相反,以使第一壳体15与第二壳体17通过第一磁体51与第二磁体53的磁吸配合实现可拆卸地固定。如此,第一壳体15与第二壳体17通过磁力进行固定,固定方式较为简单,有助于简化驱蚊雾化装置100的结构,并且固定方式较为便捷,方便用户操作。
第一磁体51与第一通风孔131的间距可以大体等于第一磁体51与第二通风孔133的间距,使得第一磁体51所在位置不会偏向第一通风孔131而对第一通风孔131造成遮挡,同时也不会偏向第二通风孔133而对第二通风孔133造成遮挡。
第一磁体51可以为钕铁硼磁铁、铁氧体磁铁、钐钴磁铁、铝镍钴磁铁等。第二磁体53可以与第一磁体51为相同的结构。
第一磁体5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磁体51可以环绕第一壳体15的中心轴间隔地分布于第一壳体15。对应地,第二磁体5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磁体53可以环绕第二壳体17的中心轴间隔地分布于第二壳体17。如此,多个第一磁体51和第二磁体53的配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壳体15与第二壳体17装配后的稳定性。
驱蚊雾化装置100还可以设有限位结构来避免第二壳体17因过度装入第一壳体15内而遮挡第一通风孔131和第二通风孔133。例如第一壳体15还可以包括限位部153,限位部153可以为环状,限位部153可以凸设于第一壳体15的内壁。限位部153可以位于第一通风孔131和第二通风孔133的上方,第二壳体17部分地装入第一壳体15内并抵接于限位部153,从而有助于对第二壳体17装入第一壳体15内的深度进行限制,有助于保证第一通风孔131和第二通风孔133的通风效果。
请参阅图5,第二壳体17可以包括储液筒175和筒座177,储液筒175与筒座177围成储液腔11。筒座177具有通孔1771,通孔1771与储液腔11连通。雾化器30可以装配于通孔1771并位于筒座177背离储液腔11的一侧,如此,有助于雾化器30能够直接将位于通孔1771处附近的驱蚊液进行雾化。储液筒175与筒座177之间可以采用第一密封圈172来提高密封性,有助于减少储液腔11发生漏液风险。雾化器30与筒座177之间可以采用第二密封圈174来提高密封性,有助于减少储液腔11发生漏液风险。
储液筒175可以为透光筒状结构,如此,有助于用户可以直观地查看储液腔11内的驱蚊液的容量,以便于用户可以及时地对驱蚊液进行补充。
外壳10还可以包括保护壳19,保护壳19可以罩设于第二壳体17,以避免第二壳体17直接受外力的碰撞而脱离第一壳体15。保护壳19可以设有导引槽191和卡合槽193,导引槽191和卡合槽193可以设于保护壳19的外表面。导引槽191可以沿保护壳19的高度方向延伸。卡合槽193与导引槽191连通,卡合槽193可以沿保护壳19的周向延伸。对应地,第一壳体15可以包括卡合体151,卡合体151可以为凸块状结构,卡合体151可以凸设于第一壳体15的内壁。
保护壳19可以罩设于第二壳体17并装配于第一壳体15,以使卡合体151可拆卸地自导引槽191卡设于卡合槽193内。例如在将保护壳19装配于第一壳体15的过程中,可以使第一壳体15的卡合体151沿保护壳19的导引槽191滑动,并在卡合体151滑动至导引槽191与卡合槽193的连通处时,保护壳19可以相对第一壳体15转动,使卡合体151滑入卡合槽193内,从而实现将卡合体151卡设于卡合槽193内。
保护壳19罩设于第二壳体17后,保护壳19与第二壳体17之间可以存在间隙,有助于避免保护壳19相对第一壳体15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壳体17转动至偏离第一壳体15的位置,继而有助于保证第二壳体17与第一壳体15连接的稳定性。
保护壳19可以为透光筒状结构,如此,有助于避免保护壳19遮挡用户的视线,便于用户能够透过保护壳19和储液筒175查看储液腔11内的驱蚊液的容量。
请参阅图2和图6,驱蚊雾化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功能部件70和导电组件90,功能部件70可以装配于第一壳体15,导电组件90电连接于功能部件70与雾化器30。
功能部件70可以包括控制板71、电池73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功能部件70包括控制板71,则控制板71可以通过导电组件90电连接于雾化器30。控制板71可用于发出启动雾化信号控制雾化器30启动雾化工作,控制板71还可用于发出停止雾化信号控制雾化器30停止雾化工作,从而可以实现控制板71对雾化器30的控制。
又例如功能部件70包括电池73,则电池73可以通过导电组件90电连接于雾化器30,从而可以实现电池73对雾化器30供电,使得雾化器30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由于功能部件70装配于第一壳体15而不是第二壳体17,一方面,避免了功能部件70占据第二壳体17的空间位置,有助于第二壳体17的储液腔11的容量设计得比较大,有助于提高驱蚊雾化装置100装入驱蚊液的容量。另一方面,避免了将功能部件70与储液腔11共同装配于第二壳体17,使功能部件70与储液腔11的位置进行分离,有助于避免储液腔11发生漏液风险而对功能部件70造成损坏。
第一壳体15可以根据功能部件70、导电组件90等进行调整。例如第一壳体15可以具有隔板155,功能部件70与通风流道13分别位于隔板155的相背两侧,有助于将功能部件70与通风流道13的位置进行隔离,使得雾化的驱蚊液不容易经通风流道13流向功能部件70,有助于保证功能部件70的正常工作。此外,由于进入通风流道13的空气通常含有灰尘杂质,隔板155亦有助于将灰尘杂质与功能部件70进行隔离。
导电组件90可以包括第一导电件91以及第二导电件93,第一导电件91装配于第一壳体15,第一导电件91与功能部件70电连接,第一导电件91穿设于隔板155并自功能部件70凸设于通风流道13。第二导电件93装配于第二壳体17,第二导电件93与雾化器30电连接,第二导电件93与第一导电件91电连接。第一导电件91可以为弹簧针,第一导电件91可以进行伸缩,以适配与第二导电件93之间的距离。
第一导电件91与第一通风孔131的间距可以大体等于第一导电件91与第二通风孔133的间距,使得第一导电件91所在位置不会偏向第一通风孔131而对第一通风孔131造成遮挡,同时也不会偏向第二通风孔133而对第二通风孔133造成遮挡。
第一导电件9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导电件91可以电连接于功能部件70的正极,另一个第一导电件91可以电连接于功能部件70的负极。对应地,第二导电件93的数量与第一导电件91的数量一致,其中一个第二导电件93可以电连接于雾化器30的正极,另一个第二导电件93可以电连接于雾化器30的负极。
驱蚊雾化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振动器20,振动器20装配于第一壳体15,振动器20与控制板71电连接。
振动器20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启动震动信号启动震动工作,启动震动信号根据控制板71发出启动雾化信号而生成。如此,在雾化器30启动雾化工作时,振动器20通过发出震动来提醒用户驱蚊雾化装置100已处于工作状态。
振动器20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停止震动信号停止震动工作,停止震动信号根据控制板71发出停止雾化信号而生成。如此,在雾化器30停止雾化工作时,振动器20通过停止震动来提醒用户驱蚊雾化装置100已停止工作。
驱蚊雾化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充电部件40,充电部件40可以与电池73电连接,如此,便于用户通过充电部件40为电池73充电。
充电部件40可以包括充电接口模组41,充电接口模组41可以包括充电电路板411和插接口413,充电电路板411可以装配于外壳10内,例如充电电路板411可以装配于第一壳体15内。充电电路板411可以与电池73电连接。插接口413可以与充电电路板411电连接,例如插接口413可以焊接于充电电路板411。插接口413外露于外壳10,从而便于用户通过外露的插接口413来电池73充电。插接口413可以为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ning接口等类型。
请参阅图3和图6,充电部件40还可以包括充电底座43,充电底座43可以包括座体431和第三导电件433。座体431可以具有容纳空间4311,容纳空间4311用于容纳外壳10,例如容纳空间4311可容纳第一壳体15。
第三导电件433可以装配于座体431并凸设于容纳空间4311,在外壳10装入容纳空间4311后,第三导电件433可以与电池73电连接。例如驱蚊雾化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四导电件95,第四导电件95可以装配于第一壳体15并与电池73电连接,第四导电件95可以外露于第一壳体15的底部。如此,在第一壳体15装入容纳空间4311后,第三导电件433可以与第四导电件95进行电连接,从而便于用户通过充电底座43为电池73充电。第三导电件433可以弹簧针,第三导电件433可以进行伸缩,以适配与第四导电件95之间的距离。
第四导电件9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第四导电件95可以电连接于电池73的正极,另一个第四导电件95可以电连接于电池73的负极。对应地,第三导电件433的数量与第四导电件95的数量一致,其中一个第三导电件433可以电连接于电源的正极,另一个第三导电件433可以电连接于电源的负极。
由于充电部件40兼具充电接口模组41和充电底座43,丰富了驱蚊雾化装置100为电池73充电的方式,有助于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驱蚊雾化装置100中,驱蚊雾化装置100的外壳10具有通风流道13和储液腔11,储液腔11位于通风流道13的上方,储液腔11可用于容纳驱蚊液,由于雾化器30装配于外壳10内并位于通风流道13与储液腔11之间,以将位于储液腔11的驱蚊液雾化至通风流道13,使得雾化的驱蚊液能够进入通风流道13内,而通风流道13贯穿外壳10的侧壁并分别形成第一通风孔131和第二通风孔133,有助于通风流道13与外部空气通过第一通风孔131和第二通风孔133进行空气对流,并可以将雾化的驱蚊液经由第一通风孔131和第二通风孔133散发至驱蚊雾化装置100外进行驱蚊,有效地缩短了雾化的驱蚊液在驱蚊雾化装置100内流动的路径,从而有助于驱蚊雾化装置100可以更加快速地向外散发雾化的驱蚊液,进而确保驱蚊雾化装置100具有良好的驱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仅为表面接触,或者通过中间媒介的表面接触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驱蚊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通风流道和储液腔,所述通风流道贯穿所述外壳的侧壁并分别形成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所述储液腔位于所述通风流道的上方;以及
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装配于所述外壳内并位于所述通风流道与所述储液腔之间,以将位于所述储液腔的驱蚊液雾化至所述通风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蚊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与所述第二通风孔相对地分布于所述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蚊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通风流道、所述第一通风孔以及所述第二通风孔均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
第二壳体,所述储液腔位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雾化器装配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蚊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蚊雾化装置还包括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装配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磁体装配于所述第二壳体并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对,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磁性相反,以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的磁吸配合实现可拆卸地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蚊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储液筒和筒座,所述储液筒与所述筒座围成所述储液腔,所述筒座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雾化器装配于所述通孔并位于所述筒座背离所述储液腔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蚊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卡合体;所述外壳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外表面设有导引槽和卡合槽,所述导引槽沿所述保护壳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卡合槽与所述导引槽连通,所述卡合槽沿所述保护壳的周向延伸,所述保护壳罩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并装配于所述第一壳体,以使所述卡合体可拆卸地自所述导引槽卡设于所述卡合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蚊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蚊雾化装置还包括功能部件和导电组件,所述功能部件装配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导电组件电连接于所述功能部件与所述雾化器,所述功能部件包括控制板、电池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蚊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隔板,所述功能部件与所述通风流道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相背两侧,所述导电组件包括:
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装配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功能部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件穿设于所述隔板并自所述功能部件凸设于所述通风流道;以及
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装配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导电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驱蚊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蚊雾化装置还包括:
电池,所述电池装配于所述外壳,所述电池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以及
充电接口模组,所述充电接口模组包括充电电路板和插接口,所述充电电路板装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充电电路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插接口与所述充电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插接口外露于所述外壳。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驱蚊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蚊雾化装置还包括:
电池,所述电池装配于所述外壳,所述电池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以及
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包括座体和第三导电件,所述座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三导电件装配于所述座体并凸设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外壳,以使所述第三导电件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CN202122171978.2U 2021-09-09 2021-09-09 驱蚊雾化装置 Active CN214717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1978.2U CN214717845U (zh) 2021-09-09 2021-09-09 驱蚊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1978.2U CN214717845U (zh) 2021-09-09 2021-09-09 驱蚊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17845U true CN214717845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31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71978.2U Active CN214717845U (zh) 2021-09-09 2021-09-09 驱蚊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178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49715B1 (en) * 2023-01-19 2023-12-26 Ri Hui Han Stove with mosquito repellent componen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49715B1 (en) * 2023-01-19 2023-12-26 Ri Hui Han Stove with mosquito repellent componen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17845U (zh) 驱蚊雾化装置
CN210673480U (zh) 一种磁吸式电动牙刷
CN211746931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5123683U (zh) 驱蚊装置
CN213878173U (zh) 一种带磁吸式充电结构的圆柱形电池
CN21933280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9517428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951742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20103045U (zh) 一种台灯
CN218474044U (zh) 环保雾化装置
CN218652585U (zh) 香薰机
CN216424028U (zh) 一种车载雾化器
CN220211927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347018U (zh) 一种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983583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1789840U (zh) 一种集成插件结构
CN216701632U (zh) 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19628825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457732U (zh) 带磁吸充电功能的电池
CN210869881U (zh) 一种雾化烟具
CN220369498U (zh) 雾化芯、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09650U (zh) 便于拆卸的充电装置
CN220922490U (zh) 电动剃须刀
CN219222155U (zh) 一种分体式台灯
CN218588211U (zh) 一种雾化器主机及电子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