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8264U - 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38264U
CN215738264U CN202122123528.6U CN202122123528U CN215738264U CN 215738264 U CN215738264 U CN 215738264U CN 202122123528 U CN202122123528 U CN 202122123528U CN 215738264 U CN215738264 U CN 215738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fitting
air
inner diameter
locking piec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235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敏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tou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tou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tou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tou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235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38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38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38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包括有外筒、胀气套、内筒;所述胀气套的上端连接于外筒,其下端连接于内筒;其中:所述胀气套的外侧设置有锁件,且所述胀气套和锁件之间形成有气腔;所述胀气套或锁件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且所述进气孔、出气孔均连通气腔;以及,所述胀气套为可变形材料制成。如此,通过设计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其相对于现有设计而言,具有装配简单、工作稳定的好处;同时,也能够很好均匀地向内外形,调节内筒内径的效果和对异物的包裹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种类的多功能用品出现在市面上,现有一种筒体结构,其通过在筒腔内设置若干气囊,当需要减小筒体内径时,其对气囊进行充气,需要增大筒体内径时,其对气囊进行放气;现有的这种设计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一是其沿筒体的高度方向改变筒体的内径大小,存在调节变化不匀称(及外物进入筒腔时,对外物包裹性、夹持效果较差)的问题;二是其结构较为复杂,装配不便。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其通过设计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其相对于现有设计而言,具有装配简单、工作稳定的好处;同时,也能够很好均匀地向内外形,调节内筒内径的效果(和对异物的包裹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包括有外筒、胀气套、内筒;所述胀气套的上端连接于外筒,其下端连接于内筒;其中:
所述胀气套的外侧设置有锁件,且所述胀气套和锁件之间形成有气腔;所述胀气套或锁件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且所述进气孔、出气孔均连通气腔;以及,所述胀气套为可变形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件套设于胀气套的外侧,且,所述锁件包括有锁件母片和锁件公片,以及,所述锁件母片和锁件公片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件母片和锁件公片通过卡扣结构或者螺丝连接,使得锁件母片可拆卸式连接于锁件公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孔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出气孔连接有放气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件为塑胶或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胀气套包括有基环、连接于基环上端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于基环下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和外筒连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具有内侧开口,相应地,所述外筒的下端设置有和所述第一卡槽适配的第一卡凸,安装时,所述第一卡凸定位于第一卡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和锁件连接的第二卡槽,相应地,所述锁件上设置有和所述第二卡槽适配的第二卡凸;安装时,所述第二卡凸定位于第二卡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设计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其相对于现有设计而言,具有装配简单、工作稳定的好处;同时,也能够很好均匀地向内外形,变形效果(和对异物的包裹效果)更好;
其次,胀气套和锁件的装配设计巧妙,能够保证气腔的气密性,提高工作可靠性;再者,在锁件上预留了第五卡槽、第六卡槽,方便了后续的装配作业。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筒;11、第一卡凸;20、胀气套;21、基环;211、气槽;22、第一连接部;221、第一卡槽;222、第二卡槽;23、第二连接部;231、第三卡槽;232、第四卡槽;30、内筒;31、第三卡凸;40、锁件;401、锁件母片;402、锁件公片;403、气凸;41、进气孔;42、出气孔;43、第二卡凸;44、第四卡凸;45、第七卡槽;46、第八卡槽;47、第五卡槽;48、第六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参照附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包括有外筒10、胀气套20、内筒30;所述胀气套20的上端连接于外筒10,其下端连接于内筒30;其中:
所述胀气套20的外侧设置有锁件40,且所述胀气套20和锁件40之间形成有气腔;所述胀气套20或锁件40上设置有进气孔41和出气孔42,且所述进气孔41、出气孔42均连通气腔;以及,所述胀气套20为可变形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进气孔41和出气孔42均设置于锁件40上。
应用时,所述进气孔41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出气孔42所述出气孔连接有放气装置。应用时,所述充气装置可以为充气泵,所述放气装置可以为电磁阀,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元器件。工作时,所述充气泵对气腔进行充气,此时电磁阀为关闭状态,由于气腔内的气压增大,使得气体作用于胀气套20使其向内侧发生形变,从而减小了胀气套20的内径,从而减小了筒体对应部分的内径。当电磁阀打开,充气泵停止工作时,所述气腔内的气压降低,所述胀气套20向外侧发生形变,即增大了内径,从而增大了筒体对应部分的内径。
需说明的是,所述锁件40可以为变形材料制成,也可以为塑胶、金属材料(变形率较小材料)制成;当所述锁件40为可变形材料制成时,气腔内的气体将使得内侧的胀气套20向内侧发生形变,外侧的锁件40向外侧发生形变。而所述锁件40为塑胶材料制成时,气腔内的气体只使得胀气套20向内侧变形。于现有的应用而言,通常所述胀气套20为硅胶材料制成,所述锁件40为塑料制成,如此,具有利于制作,便于控制成本的好处。
具体而言:所述锁件40套设于胀气套20的外侧,且,所述锁件40包括有锁件母片401和锁件公片402,以及,所述锁件母片401和锁件公片402可拆卸式连接。具体地说,所述锁件母片401和锁件公片402可以通过卡扣结构相互连接,也可以通过螺丝连接相互连接,从而使得锁件母片401可拆卸式连接于锁件公片402。
所述胀气套20包括有基环21、连接于基环21上端的第一连接部22,连接于基环21下端的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一连接部2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和外筒10连接的第一卡槽221,所述第一卡槽221具有内侧开口,相应地,所述外筒10的下端设置有和所述第一卡槽221适配的第一卡凸11,安装时,所述第一卡凸11定位于第一卡槽221;所述第一连接部22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和锁件40连接的第二卡槽222,相应地,所述锁件40上设置有和所述第二卡槽222适配的第二卡凸43;安装时,所述第二卡凸43定位于第二卡槽222;
同样的,所述第二连接部23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和内筒30连接的第三卡槽231,所述第三卡槽231具有内侧开口,相应地,所述内筒30的上端设置有和所述第三卡槽231适配的第三卡凸31,安装时,所述第三卡凸31定位于第三卡槽231;所述第二连接部23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和锁件40连接的第四卡槽232,相应地,所述锁件40上设置有和所述第四卡槽232适配的第四卡凸44;安装时,所述第四卡凸44定位于第四卡槽232;
通过第一卡凸11、第二卡凸43、第三卡凸31、第四卡凸44和相应的第一卡槽221、第二卡槽222、第三卡槽231、第四卡槽232的设计,其在安装时,不但具有便于定位的好处,同时,兼具了保证气密性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工作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221、第三卡槽231于所述基环21的上、下侧对称布置;所述第二卡槽222和第四卡槽232于所述基环21的上、下侧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基环21和上、下侧的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3形成有向内侧凹设的气槽211,所述锁件40上设置有和气槽211适配的气凸403,装配时,所述气凸403和气槽211之间形成有变形间隙,前述气腔形成于所述变形间隙。
同时,需补充的是:所述气凸403和第二卡凸43之间形成有第七卡槽45,所述第七卡槽45和第一卡槽221的侧槽壁适配;所述气凸403和第四卡凸44之间形成有第八卡槽46,所述第八卡槽46和第三卡槽231的侧槽壁适配;如此,进一步提高了装配的气密性。
进一步地,所述锁件40于第二卡槽22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和外筒10连接的第五卡槽47,所述锁件40于第四卡槽23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和外筒10连接的第六卡槽48,如此,组装后的筒体和杯体连接时,进一步保证了稳定性。此处,需补充的是,本实施例之筒体结构通常是设置于杯体内,即筒体结构外还设置有杯体,筒体和杯体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元器件的安装腔,前述充气装置、放气装置均可以安装于该安装腔内。
需补充的是,从附图上可以看出,所述外筒10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腔,所述胀气套20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二通腔,所述内筒30具有上端敞开的空腔;所述外筒10、胀气套20、内筒30三者组装形成有上侧开口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设计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其相对于现有设计而言,具有装配简单、工作稳定的好处;同时,也能够很好均匀地向内外形,变形效果(和对异物的包裹效果)更好;
其次,胀气套和锁件的装配设计巧妙,能够保证气腔的气密性,提高工作可靠性;再者,在锁件上预留了第五卡槽、第六卡槽,方便了后续的装配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筒、胀气套、内筒;所述胀气套的上端连接于外筒,其下端连接于内筒;其中:
所述胀气套的外侧设置有锁件,且所述胀气套和锁件之间形成有气腔;所述胀气套或锁件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且所述进气孔、出气孔均连通气腔;以及,所述胀气套为可变形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套设于胀气套的外侧,且,所述锁件包括有锁件母片和锁件公片,以及,所述锁件母片和锁件公片可拆卸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母片和锁件公片通过卡扣结构或者螺丝连接,使得锁件母片可拆卸式连接于锁件公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出气孔连接有放气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件为塑胶或金属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气套包括有基环、连接于基环上端的第一连接部、连接于基环下端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和外筒连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具有内侧开口,相应地,所述外筒的下端设置有和所述第一卡槽适配的第一卡凸,安装时,所述第一卡凸定位于第一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和锁件连接的第二卡槽,相应地,所述锁件上设置有和所述第二卡槽适配的第二卡凸;安装时,所述第二卡凸定位于第二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环和上、下侧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形成有向内侧凹设的气槽,所述锁件上设置有和气槽适配的气凸,装配时,所述气凸和气槽之间形成有变形间隙,前述气腔形成于所述变形间隙。
CN202122123528.6U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 Active CN215738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3528.6U CN215738264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3528.6U CN215738264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38264U true CN215738264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3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23528.6U Active CN215738264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38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791460U (zh) 送气装置、充排气式气泵以及电子血压计
CN215738264U (zh) 一种内径可调节的筒体结构
WO2020143819A1 (zh) 一种新型打气盖
CN215890399U (zh) 充排气一体式气泵以及包含该气泵的电子血压计
CN214404820U (zh) 一种气嘴阀门
CN205890222U (zh) 一种液体容器
CN214404137U (zh) 一种打气出液盖组件
CN214366635U (zh) 一种打气盖组件
CN201954070U (zh) 一种阀壳
CN115288989A (zh) 一种充泄气一体式气泵
CN211599627U (zh) 一种电磁阀组件及汽车座椅
CN210290852U (zh) 带自动泄压功能及单向阀的三联二位三通电磁阀
CN215927724U (zh) 多功能风嘴和充气产品
CN215633678U (zh) 微型气泵
CN215324563U (zh) 一种新型弹性组件、新型盖组件
CN109700448A (zh) 阀结构、集成泵及电子血压计
CN221120231U (zh) 一种集成式充泄气一体泵及血压计
CN220016098U (zh) 一种组合阀盖
CN215979814U (zh) 送气装置及具有该送气装置的微型气泵
CN221030484U (zh) 新型密封疏通器
CN214093185U (zh) 用于充气轮胎的稳压阀
CN210338708U (zh) 内袋可剥离瓶子进气控制结构
CN215633622U (zh) 一种用于充气的一体式充气泵
CN209777266U (zh) 一种真空泵头瓶
CN221057491U (zh) 一种负压杯集成一体式负压腔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