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9689U - 一种对中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中输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9689U
CN215709689U CN202121449819.8U CN202121449819U CN215709689U CN 215709689 U CN215709689 U CN 215709689U CN 202121449819 U CN202121449819 U CN 202121449819U CN 215709689 U CN215709689 U CN 215709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frame
oblique
roller way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98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甄帅
刘宏伟
袁永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mon Technology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mon Technology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mon Technology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Damon Technology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498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9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9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9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中输送线,包括:直辊道装置包括第一机架、带传动组件和直辊道;第一机架上设带传动组件,直辊道设于带传动组件上;带传动组件的传动带贴合并带动直辊道的所有辊子转动;居中辊道装置包括第二机架、两斜向带传动组件和斜辊道;两斜向带传动组件对称设于第二机架上,每一个斜向带传动组件的进给方向由始端至末端逐渐向居中辊道装置的中间线靠近;每一斜向带传动组件上设同方向的斜辊道;斜向带传动组件的传动带贴合并带动所在斜辊道的所有斜辊子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带传动组件的传动带直接带动直辊道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加宽的后的直辊道;同样,本实用新型通过斜向带传动组件的传动带直接带动斜辊道,从而带动加宽的斜辊道。

Description

一种对中输送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中输送线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商经济产生,现有传统的手工分拣产线由于成本高,效率低等劣势,正逐步被自动化物流分拣线所替代。
从现在阶段分析,受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物流公司每天运输的货物越来越多,除了工作量巨大的物流分拣系统外,在物流的各个阶段都配置自动化系统。然后目前一些自动化立体仓库中设有货物对中机构,但是其与直道输送机构分离,容易造成货物卡顿等情况发生。
另外,由于现有的货物吞吐量增大,导致辊道机的宽度增大且包裹在之间增长,但是现有的机构无法满足宽度增大的情况,驱动结构难以带动增大的居中辊道。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中输送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带动加宽后的辊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中输送线,包括:
直辊道装置,所述直辊道装置包括第一机架、带传动组件和直辊道;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所述带传动组件,所述直辊道设于所述带传动组件上;所述带传动组件的传动带贴合并带动所述直辊道的所有辊子转动;
居中辊道装置,所述居中辊道装置包括第二机架、两斜向带传动组件和斜辊道;两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对称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每一个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的进给方向由始端至末端逐渐向所述居中辊道的中间线靠近;每一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上设同方向的所述斜辊道;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的传动带贴合并带动所在所述斜辊道的所有斜辊子转动。
优选地:所述带传动组件和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均包括两支架、滚筒、传动带、多个辅助辊和张紧辊;所述滚筒、多个所述辅助辊和所述张紧辊均设于两所述支架之间;所述传动带绕设于所述滚筒和多个所述辅助辊外;所述滚筒带动所述传动带转动;所述张紧辊自所述传动带外张紧所述传动带。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架包括四支脚和直线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下四角分别设一所述支脚,所述第一框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侧板;两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直辊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所述带传动组件,所述第一框架下设置一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内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带传动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机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副框架和支脚部;两所述副框架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形成框架部;所述框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挡板,所述框架部下设置所述支脚部。
优选地:两所述斜辊道的相正对的一侧均设置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多个固定块相连接。
优选地:两所述斜辊道的相正对的一侧均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挡板上均设置沿其长度方向的多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转动有所述斜辊子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副框架上设置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所述副框架下设置一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设置有一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挡板靠末端均设置有一收口挡板,并且所述挡板上设置一滚珠挡板。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斜辊道的末端设有滚珠板。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中输送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带传动组件的传动带直接带动直辊道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加宽的后的直辊道;同样,本实用新型通过斜向带传动组件的传动带直接带动斜辊道,从而带动加宽的斜辊道;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挡板处的收口挡板能进一步帮助货物居中,同时,设置的滚珠挡板能辅助货物于居中辊道装置上的移动,避免货物堵于居中辊道装置上。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中输送线的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的B的放大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中输送线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中输送线的直辊道装置的直线框架和带传动组件的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显示为图4的A的放大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中输送线的直辊道装置的直线框架和带传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中输送线的居中辊道装置的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中输送线的居中辊道装置的直线框架的立体图;
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中输送线的居中辊道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中输送线的居中辊道装置的滚珠挡板的反面的立体图;
图1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中输送线的居中辊道装置的滚珠挡板的正面的立体图;
图1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对中输送线的居中辊道装置的斜辊道的立体图;
图13显示为图12的C的放大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直辊道装置
11 第一机架
111 支脚
112 直线框架
112a 横梁
1121 侧板
12 带传动组件
12a 电机安装座
120 安装架
120a L型固定板
120b L型固定片
121 支架
122 滚筒
123 传动带
124 辅助辊
125 张紧辊
13 直辊道
131 辊子
2 居中辊道装置
2a 收口挡板
21 第二机架
211 副框架
211a 挡板
212 支脚部
22 斜向带传动组件
22a 电机安装座
220 安装架
221 支架
222 滚筒
223 传动带
224 辅助辊
225 张紧辊
23 斜辊道
231 斜辊子
232 固定板
232a 固定块
232b 垫块
232c 安装板
24 滚珠挡板
240 面板
241 滚轮串
242 夹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中输送线,包括:
直辊道装置1,直辊道装置1包括第一机架11、带传动组件12和直辊道13;第一机架11上设有带传动组件12,直辊道13设于带传动组件12上;带传动组件12的传动带123贴合并带动直辊道13的所有辊子131转动;
居中辊道装置2,居中辊道装置2包括第二机架21、两斜向带传动组件22和斜辊道23;两斜向带传动组件22对称设于第二机架21上,每一个斜向带传动组件22的进给方向由始端至末端逐渐向居中辊道装置2的中间线靠近;每一斜向带传动组件22上设同方向的斜辊道23;斜向带传动组件2的传动带223贴合并带动所在斜辊道23的所有斜辊子231转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直辊道13下设置的带传动组件12带动直辊道13上的所有辊子131进行转动,由于传动带123和直辊道13的接触面相对现有的更大,从而能带动加宽后的直辊道13;同理,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斜辊道23下均设置有一斜向带传动组件22,由于传动带223和斜辊道23的接触面相对现有的更大,从而能带动加宽的斜辊道23。
为了能够带动直辊道13,如图4所示,现通过带传动组件12带动直辊道13,现设置带传动组件12包括两支架121、滚筒122、传动带123、多个辅助辊124和张紧辊125;滚筒122、多个辅助辊124和张紧辊125均设于两支架121之间;传动带123绕设于滚筒122和多个辅助辊124外;滚筒122带动传动带123转动;张紧辊125自传动带123外张紧传动带123;传动带123的上方贴合直辊道13。
同理,为了能够带动斜辊道23;如图9所示,现通过斜向带传动组件22带动斜辊道23,现设置斜向带传动组件22包括两支架221、滚筒222、传动带223、多个辅助辊224和张紧辊225;滚筒222、多个辅助辊224和张紧辊225均设于两支架221之间;传动带223绕设于滚筒222和多个辅助辊224外;滚筒222带动传动带223转动;张紧辊225自传动带223外张紧传动带223;传动带223的上方贴合斜辊道23。
为了能够合理支撑起带传动组件12和直辊道13,现设置第一机架11;如图3所示,现在第一机架11包括四支脚111和直线框架112;直线框架112下四角分别设有一支脚111,直线框架11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侧板1121;两侧板1121之间设置有直辊道13。
为了能够将带传动组件12设于第一机架11上;现将带传动组件1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安装架120设于直线框架112的一端;具体的,如图5和6所示,安装架120包括L型固定板120a和L型固定片120b;L型固定板120a的两端的上端面连接于第一框架112的两个横梁112a的下端面;L型固定片120b连接于L型固定板120a上;带传动组件12的支架121的一端固定于L型固定片120b的上端面。
为了减少第一电机设置于第一框架112上可能导致和直辊道13的触碰,现在第一框架112下设置一电机安装座12a,电机安装座12a内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传动连接于带传动组件12。
为了能够合理支撑起斜向带传动组件22和斜辊道23,现设置第二机架21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副框架211和支脚部212;两所述副框架211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形成框架部;框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挡板211a,框架部下设置支脚部212。
为了能够将斜向带传动组件22设于第二机架21上;现将斜向带传动组件2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安装架220设于副框架211的一端,并且副框架211上的两安装架220分别位于副框架2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由于斜向带传动组件22存在一定厚度,因此将斜向带传动组件22设置于副框架211上后,需要增加斜辊子231和副框架211之间的距离;如图8所示,为了实现增加斜辊子231和副框架211之间的距离的目的,现在两副框架211之间增设垫块232b。
为了将斜辊子231夹持于两面板之间,现在两斜辊道23相正对的一侧均设置一个固定板232;两固定板232之间通过多个固定块232a相连接,固定块232a固定于垫块232b上。
由于斜辊子231斜向设置,因此导致斜辊子231的两端和与挡板211a相平齐的端面不易连接;为了避免该情况发生,固定板232a和挡板211a上均设置沿其长度方向的多个安装板232c,安装板232c转动有斜辊子231的一端。具体的,如图2结合图12所示,固定板232a和挡板211a上通过钣金翘曲形成安装板232c,每个安装板232c所在平面与斜辊子231的轴向相垂直。
由于电机的尺寸一般较大,若直接将电机设置于副框架211上,易导致斜辊子231和副框架211之间的距离过大;为避免上述原因增大了整个输送线的高度,现在副框架211上设置斜向带传动组件22,副框架211下设置一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设置有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传动连接于斜向带传动组件22。
为了能够让货物在居中辊道装置2的末端进一步居中,现在每一个挡板靠末端处设置一收口挡板2a,并且每一收口挡板2a沿进给方向逐渐向居中辊道装置2的中间线靠近。当货物随着斜辊子231带动至收口挡板2a处,由于两收口挡板2a之间逐渐收窄,使得位于中间的货物受压进一步居中。
为了避免货物和挡板产生摩擦,从而货物堵于居中辊道装置2上;现在于每一个挡板2a上设置有一个滚珠挡板24;具体的,滚珠挡板24包括面板240、多个滚轮串241和上下两侧夹持板242;面板250相正对面(正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板232c,面板240的反面设置有分别位于上下两侧的夹持板242;多个滚轮串241设置于位于上下两侧两夹持板242之间,每一个滚轮串241上设置有多个滚轮,并且每个滚轮贯穿至面板240的正面。当货物和面板240的正面相接触时,滚轮会辅助货物沿进给方向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带传动组件的传动带直接带动直辊道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加宽的后的直辊道;同样,本实用新型通过斜向带传动组件22的传动带直接带动斜辊道23,从而带动加宽的斜辊道;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挡板处的收口挡板能进一步帮助货物居中,同时,设置的滚珠挡板24能辅助货物于居中辊道装置2上的移动,避免货物堵于居中辊道装置2上。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安装座12a将第一电机设置于直线框架112的中部,且通过电机安装座将第二电机设置于副框架211的中部,从而避免在直线框架112和副框架211为长距离输送框架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设置于一侧所导致的直线框架112和副框架211的倾覆。
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对中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辊道装置,所述直辊道装置包括第一机架、带传动组件和直辊道;所述第一机架上设有所述带传动组件,所述直辊道设于所述带传动组件上;所述带传动组件的传动带贴合并带动所述直辊道的所有辊子转动;
居中辊道装置,所述居中辊道装置包括第二机架、两斜向带传动组件和斜辊道;两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对称设于所述第二机架上,每一个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的进给方向由始端至末端逐渐向所述居中辊道装置的中间线靠近;每一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上设同方向的所述斜辊道;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的传动带贴合并带动所在所述斜辊道的所有斜辊子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传动组件和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均包括两支架、滚筒、传动带、多个辅助辊和张紧辊;所述滚筒、多个所述辅助辊和所述张紧辊均设于两所述支架之间;所述传动带绕设于所述滚筒和多个所述辅助辊外;所述滚筒带动所述传动带转动;所述张紧辊自所述传动带外张紧所述传动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包括四支脚和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下四角分别设一所述支脚,所述第一框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侧板;两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直辊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中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所述带传动组件,所述第一框架下设置一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内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带传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副框架和支脚部;两所述副框架之间通过螺栓相固定形成框架部;所述框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挡板,所述框架部下设置所述支脚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中输送线,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斜辊道的相正对的一侧均设置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多个固定块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对中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挡板上均设置沿其长度方向的多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转动有所述斜辊子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中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框架上设置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所述副框架下设置一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设置有一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传动连接于所述斜向带传动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中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挡板靠末端均设置有一收口挡板,并且所述挡板上设置一滚珠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斜辊道的末端设有滚珠板。
CN202121449819.8U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对中输送线 Active CN215709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9819.8U CN215709689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对中输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9819.8U CN215709689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对中输送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9689U true CN215709689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5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9819.8U Active CN215709689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对中输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9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09689U (zh) 一种对中输送线
JP4951222B2 (ja) マージベルトコンベヤ
CN207107654U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运输转弯机
CN110733872A (zh) 一种带靠齐机构的板材转向输送系统
CN213293798U (zh) 一种键盘背光板输送检测装置
CN211944917U (zh) 一种调整包裹输送方向的传输单元
CN211660494U (zh) 一种货物筛选设备
CN211544016U (zh) 一种用于纸箱打包的换向装置
JP2018193153A (ja) コンベア装置
CN203187029U (zh) 圆管带式输送机托辊支撑装置
CN209871863U (zh) 一种标签纸生产用上料装置
CN109590220B (zh) 一种快递分拣夹取装置
CN215363557U (zh) 一种法棍输送结构
JP2012166886A (ja) 物品積み重ね装置用のフォーク部材および物品の積み重ね装置
CN112224783A (zh) 一种板材转向机
CN213975818U (zh) 一种板材转向机
CN210456192U (zh) 一种无边距传送带
CN216096069U (zh) 一种便于上料的柔性折弯装置
CN211224060U (zh) 一种水针塑托缓存机构
CN218909193U (zh) 一种书页输送用导向机构
CN217806738U (zh) 一种可以实现柔性传输的辊道装置
CN219173666U (zh) 一种木质板材生产线自动化码垛机
CN220998187U (zh) Led模组上纸片合板设备
KR100916080B1 (ko) 밸트 컨베이어용 스탠드 장치
JP2000153915A (ja) クロスコンベヤ装置及びプレス成形ライ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