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6878U - 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6878U
CN215706878U CN202121431801.5U CN202121431801U CN215706878U CN 215706878 U CN215706878 U CN 215706878U CN 202121431801 U CN202121431801 U CN 202121431801U CN 215706878 U CN215706878 U CN 215706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imiting
folding
fram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18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旨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kang Tianhou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kang Tianhou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kang Tianhou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kang Tianhou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318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6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6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6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板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包括车把杆和车架,车把杆和车架上分别设置有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架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车把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架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与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上开设有展开限位槽和折叠限位槽,展开限位槽和折叠限位槽之间开设有驻车槽,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可活动的限位销,限位销与展开限位槽、驻车槽和折叠限位槽相配合;所述限位销卡于所述驻车槽内时,所述后轮以及车架的前下端均与地面接触,滑板车处于驻车状态,本实用新型能够直立放置,无需倚靠和手扶即能稳定处于直立状态,便于用户随时随地驻停,解放了双手,方便易用,用户使用体验感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板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滑板车特别是折叠滑板车,在短途出行上非常具有优势,其为站立驾驶且小巧轻便,适合穿行于狭小的道路;重量相对普通电动车来说十分轻便,可以较轻松的搬运,甚至可以收纳在私家车的后备箱中,随取随用,极为方便。
现有的滑板车一般都不设置驻车脚撑,在短暂停留或者行程结束后需要停放滑板车,用户需要将滑板车斜靠在墙壁、桌子旁,或者直接倒伏在地面上;当行车途中遇到熟人需要停下临时驻车时,通常需要用手一直控制滑板车,使用不够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滑板车在脚踏板一侧增设类似自行车上的驻车侧支架,但增加了制造成本,也占用了一定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用户随时随地驻停,方便易用的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包括车把杆和车架,车把杆和车架上分别设置有前轮和后轮,所述车架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车把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架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与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上开设有展开限位槽和折叠限位槽,展开限位槽和折叠限位槽之间开设有驻车槽,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可活动的限位销,限位销与展开限位槽、驻车槽和折叠限位槽相配合;所述限位销卡于所述展开限位槽内时,限位销限制连接杆和连接架的相对转动,滑板车处于展开状态;所述限位销卡于所述驻车槽内时,所述后轮以及车架的前下端均与地面接触,滑板车处于驻车状态;所述限位销卡于所述折叠限位槽内时,限位销限制连接杆和连接架的相对转动,滑板车处于折叠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驻车槽的槽口深度浅于所述折叠限位槽和展开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驻车槽包括卡槽部以及位于卡槽部两侧平滑的导向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限位销移动的操纵杆,通过推动所述操纵杆能带动所述限位销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上还设置有可活动的限位件,所述限位销设置于所述限位件上,所述操纵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相连接或抵接,通过驱动所述操纵杆能推动所述限位件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架上均开设有转轴孔,转轴孔内穿设有转轴,所述限位件上开设有第一腰形孔,所述限位件通过第一腰形孔套设在转轴上且能沿第一腰形孔方向前后移动;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第二腰形孔,所述限位销通过第二腰形孔穿设在连接杆上且能沿第二腰形孔方向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内开设有弹簧腔,弹簧腔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轴抵接,另一端抵接于弹簧腔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操纵杆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操纵杆通过所述转动孔设置于连接轴上,使操纵杆能绕连接轴转动,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转轴架,所述连接轴的两端架设于两侧的转轴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操纵杆包括上端的驱动部以及下端的抵接部,所述限位件上成型有与所述抵接部相适配的抵接面,所述驱动部上设置有握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包括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转轴的两端分别架设在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上,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上均开设有展开限位槽、驻车槽和折叠限位槽,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弧形导向部,弧形导向部上开设有所述展开限位槽、驻车槽和折叠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架的前端设置连接架,连接架与车把杆上的连接杆转动连接,实现车把杆相对车架的转动折叠/展开状态的切换;通过在连接架上开设折叠限位槽和展开限位槽,以及在连接杆上设置可活动的限位销,外力驱动限位销移动使其能够卡于折叠限位槽或展开限位槽内,完成不同状态切换后的固定作用,定位牢靠;在展开限位槽和折叠限位槽之间开设驻车槽,当需要驻车时,将限位销从展开限位槽内脱出,解除连接杆和连接架的位置限制,握住车把杆带动连接杆向靠近车架的方向转动,直到限位销对准在驻车槽的位置并将其卡入驻车槽内,这个转动过程中车架的前下端向地面方向贴靠并接触,驻车状态完成时后轮以及车架的前下端均与地面接触,车架前下端与地面的接触增大了摩擦力防止前后轮滚动,通过后轮以及车架的前下端共同与地面接触,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直立放置,无需倚靠和手扶即能稳定处于直立状态,便于用户随时随地驻停,解放了双手,且没有增加驻车脚撑等额外部件,利用滑板车本身的结构实现直立驻车,降低了成本和空间的占用。本实用新型展开、驻车和折叠状态的切换十分容易便捷,只需通过调节限位销相对于展开限位槽、驻车槽和折叠限位槽的位置变化即可实现展开、驻车和折叠状态的切换与定位,而且能够保证定位的牢靠性与稳定性,结构简单方便易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滑板车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滑板车展开状态(折叠结构去掉壳体)的立体图。
图3是折叠结构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限位件处于展开状态(转轴位于第一腰形孔上端)的立体图。
图5是滑板车状态切换的过程示意图。
图6是折叠结构状态切换的过程示意图。
图7限位件处于切换状态(转轴位于第一腰形孔下端)的立体图。
图8是滑板车驻车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滑板车驻车状态(折叠结构去掉壳体)的立体图。
图10是折叠结构处于驻车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滑板车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滑板车折叠状态(折叠结构去掉壳体)的立体图。
图13是折叠结构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折叠结构的部分爆炸图。
图15是连接架的立体图。
图16是连接杆的立体图。
图17是折叠结构(去掉连接架和连接杆)的立体图。
图18是折叠结构(去掉连接架和连接杆)的爆炸图。
图19是限位件和转轴、限位销配合的立体图。
图20是限位件的立体图。
图21是操纵杆的立体图。
图22是滑板车展开状态(操纵杆贴靠在连接杆表面)的立体图。
图23是滑板车处于图17状态(折叠结构去掉壳体)的立体图。
图24是折叠结构(操纵杆贴靠在连接杆表面)的立体图。
图25是折叠结构处于图19状态(去掉连接架和连接杆)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车把杆;2-车架;3-前轮;4-后轮;5-连接架;6-连接杆;
7-展开限位槽;8-折叠限位槽;9-限位销;10-操纵杆;11-限位件;
12-转轴孔;13-转轴;14-第一腰形孔;15-第二腰形孔;16-弹簧腔;
17-复位弹簧;18-连接轴;19-转轴架;20-驱动部;21-抵接部;
22-抵接面;23-握把;24-左连接架;25-右连接架;26-弧形导向部;
27-抵接槽;28-壳体;29-预紧件;30-驻车槽;31-卡槽部;32-导向部;
33-转动孔;34-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包括车把杆1和车架2,车把杆1和车架2上分别设置有前轮3和后轮4,所述车架2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架5,所述车把杆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架5连接的连接杆6,连接杆6与连接架5转动连接,具体参见图3,所述连接架5上开设有展开限位槽7和折叠限位槽8,展开限位槽7和折叠限位槽8之间开设有驻车槽30,所述连接杆6上设置有可活动的限位销9,限位销9与展开限位槽7、驻车槽30和折叠限位槽8相配合;如图1-3所示,所述限位销9卡于所述展开限位槽7内时,限位销9限制连接杆6和连接架5的相对转动,滑板车处于展开状态;如图8-10所示,所述限位销9卡于所述驻车槽30内时,所述后轮4以及车架2的前下端均与地面接触,滑板车处于驻车状态;如图11-13所示,所述限位销9卡于所述折叠限位槽8内时,限位销9限制连接杆6和连接架5的相对转动,滑板车处于折叠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架2的前端设置连接架5,连接架5与车把杆1上的连接杆6转动连接,实现车把杆1相对车架2的转动折叠/展开状态的切换;通过在连接架5上开设折叠限位槽8和展开限位槽7,以及在连接杆6上设置可活动的限位销9,外力驱动限位销9移动使其能够卡于折叠限位槽8或展开限位槽7内,完成不同状态切换后的固定作用,定位牢靠。
如图3所示,展开状态时,限位销9卡于展开限位槽7内,限位销9限制连接杆6和连接架5的相对转动实现展开状态的定位,切换到折叠状态时,如图5-6所示,驱动限位销9从展开限位槽7内脱离,解除连接杆6和连接架5的位置限制,握住车把杆1带动连接杆6向靠近车架2的方向转动,如图13所示,直到限位销9对准在折叠限位槽8的位置,然后将限位销9卡于折叠限位槽8内,限位销9限制连接杆6和连接架5的相对转动实现折叠状态的定位,如图11-12所示,折叠后的滑板车体积小巧,收纳运输方便。
切换到展开状态时,驱动限位销9从折叠限位槽8内脱离,解除连接杆6和连接架5的位置限制,握住车把杆1带动连接杆6向远离车架2的方向转动,直到限位销9对准在展开限位槽7的位置,然后将限位销9卡于展开限位槽7内,限位销9限制连接杆6和连接架5的相对转动实现展开状态的定位。
如图15所示,在展开限位槽7和折叠限位槽8之间开设驻车槽30,当需要驻车时,将限位销9从展开限位槽7内脱出,解除连接杆6和连接架5的位置限制,握住车把杆1带动连接杆6向靠近车架2的方向转动,参见图10,直到限位销9对准在驻车槽30的位置并将其卡入驻车槽30内,这个转动过程中车架2的前下端向地面方向贴靠并接触,如图8-9所示,驻车状态完成时后轮4以及车架2的前下端均与地面接触,车架2前下端与地面的接触增大了摩擦力防止前后轮4滚动。优选的,所示车架2的前下端成型有两个支撑部34,所述支撑部34和后轮4与地面接触形成三点式支撑结构,该结构使得滑板车驻车时更加稳定,而且车架2前下端的支撑部34、车架2和后轮4形成一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直立放置,无需倚靠和手扶即能稳定处于直立状态,便于用户随时随地驻停,解放了双手,且没有增加驻车脚撑等额外部件,利用滑板车本身的结构实现直立驻车,降低了成本和空间的占用。
本实用新型展开、驻车和折叠状态的切换十分容易便捷,只需通过调节限位销9相对于展开限位槽7、驻车槽30和折叠限位槽8的位置变化即可实现展开、驻车和折叠状态的切换与定位,而且能够保证定位的牢靠性与稳定性,结构简单方便易用。
优选的,参见图15,所述驻车槽30的槽口深度浅于所述折叠限位槽8和展开限位槽7。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更加便于切换状态的方式,因为驻车时滑板车通常处于静止状态,一方面不用像展开状态或者折叠状态一样要保证展开限位槽7或折叠限位槽8与限位销9的紧密固定,防止滑板车在使用或者运输过程中定位失效,产生安全隐患,驻车状态只要能实现限位销9与驻车槽30卡接临时固定就行;另一方面更浅的槽口深度方便从驻车状态切换回展开状态,只需用力向前推动车把杆1,限位销9即可容易的从驻车槽30内脱离,滑入展开限位槽7内,无需拨动操纵杆10进行限位销9位置切换,动作一气呵成更加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感,也防止因忘记拨动操纵杆10就用力推动车把杆1解除驻车状态时对驻车槽30造成破坏,降低了使用寿命。
优选的,参见图15,所述驻车槽30包括卡槽部31以及位于卡槽部31两侧平滑的导向部32。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驻车槽30包括下凹的卡槽部31,使得限位销9能够临时卡接,卡槽部31两侧成型有平缓光滑的导向部32,便于限位销9较为容易的向前或者向后施力就能够从驻车槽30的卡槽部31离开,在导向部32的过渡下,流畅顺利的滑入展开限位槽7或者折叠限位槽8中,又快又好的完成状态切换,降低部件磨损。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6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限位销9移动的操纵杆10,通过推动所述操纵杆10能带动所述限位销9移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驱动限位销9移动的结构。如图14所示,在连接杆6上设置操纵杆10,操纵杆10外露于所述连接杆6外,方便接触和操控,便于对限位销9进行位置调整,操纵杆10驱动连接杆6的支点在其两者的接触部,相当于将支点设置在操纵杆10远离施力点的最前端,增加了动力臂,更加省力。
优选的,如图12和15所示,所述连接杆6上还设置有可活动的限位件11,所述限位销9设置于所述限位件11上,所述操纵杆10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11相连接或抵接,通过驱动所述操纵杆10能推动所述限位件11移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体的操纵杆10驱动限位销9运动的结构,如图16所示,所述连接杆6为内部中空管,连接杆6的下端设置有可活动的限位件11,限位件11可置于中空管内,操纵件外露于连接杆6外,合理利用空间。所述限位件11的上端连接有限位销9,所述操纵杆10的一端与限位件11相连接或者抵接,通过驱动操纵杆10可以推动限位件11在一定范围内运动,限位件11带动其上设置的限位销9一起运动,相当于操纵杆10间接驱动限位销9运动,结构简单,驱动稳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6与连接架5上均开设有转轴孔12,转轴孔12内穿设有转轴13,所述限位件11上开设有第一腰形孔14,所述限位件11通过第一腰形孔14套设在转轴13上且能沿第一腰形孔14方向前后移动;所述连接杆6上开设有第二腰形孔15,所述限位销9通过第二腰形孔15穿设在连接杆6上且能沿第二腰形孔15方向前后移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限位件11和限位销9活动设置的结构,如图15-17所示,连接杆6和连接架5通过各自的转轴孔12穿设于转轴13上,实现两者的相对转动连接,如图20所示,限位件11上开设有第一腰形孔14,限位件11通过第一腰形孔14也穿设在转轴13上,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杆6的长度方向一致。操纵杆10驱动限位件11运动时,限位件11能相对转轴13在第一腰形孔14长度范围内移动;如图16所示,在连接杆6上开设有第二腰形孔15,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杆6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限位销9从第二腰形孔15内穿出并可卡于折叠限位槽8或者展开限位槽7上,操纵杆10驱动限位件11运动时,限位件11带动限位销9在第二腰形孔15长度范围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操纵杆10驱动限位销9运动的具体原理如下:从展开状态切换成折叠状态时,操纵杆10驱动限位件11沿着第一腰形孔14方向向上运动,参见图7,转轴13处于第一腰形孔14的下端位置,限位件11带动其上设置的限位销9沿着第二腰形孔15方向向上联动,此时卡于展开限位槽7内的限位销9端部从槽内向上脱离,参见图6,限位销9处于第二腰形孔15的上端位置,解除连接杆6和连接架5的定位限制,握住车把杆1带动连接杆6向靠近车架2的方向转动,转动过程中限位销9保持在第二腰形孔15上端位置不会与连接架5接触,直到限位销9对准在折叠限位槽8的位置,此时驱动限位件11沿着第一腰形孔14方向向下运动,参见图4,转轴13处于第一腰形孔14的上端位置,参见图13,限位件11带动其上设置的限位销9沿着第二腰形孔15方向向下联动,限位销9处于第二腰形孔15的下端位置并卡于折叠限位槽8内,从折叠状态切换成展开状态的原理相同,都是通过操纵杆10驱动限位件11和限位销9分别在第一腰形孔14和第二腰形孔15范围内运动,使得限位销9脱离或者卡于不同状态的限位槽内实现定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11内开设有弹簧腔16,弹簧腔16内设置有复位弹簧17,复位弹簧17的一端与所述转轴13抵接,另一端抵接于弹簧腔16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复位简便的方式,如图19所示,限位件11内部开设的弹簧腔16内设置有复位弹簧17,复位弹簧17上端与转轴13抵接,下端与弹簧腔16底部抵接,用于限位销9转动并对准到合适位置时推动限位件11复位,使得限位销9牢牢卡于展开限位槽7或者折叠限位槽8内。如上述操纵杆10驱动限位销9运动的原理所述,当从展开状态切换成折叠状态时,操纵杆10驱动限位件11向上运动,如图7所示,转轴13处于第一腰形孔14的下端位置,此时转轴13下方抵接的复位弹簧17处于压缩状态,限位件11带动限位销9向上运动脱离出展开限位槽7外,解除连接杆6和连接架5的定位限制,握住车把杆1带动连接杆6向靠近车架2的方向转动,直到限位销9对准在折叠限位槽8的位置,此时松开操纵杆10解除其对限位件11施加的向上推动力,在与转轴13抵接的复位弹簧17的弹性势能作用下,复位弹簧17将限位件11向下推动,限位件11带动限位销9向下运动卡于折叠限位槽8内,复位弹簧17对限位件11施加向下的力保证限位销9不会轻易从折叠限位槽8内脱离,必须对操纵杆10施加力来克服复位弹簧17的弹力,才能进行状态切换,操作简便,定位稳定性好。
优选的,如图17-18所示,所述连接杆6上设置有连接轴18,参见图21,所述操纵杆10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33,操纵杆10通过所述转动孔33设置于连接轴18上,使操纵杆10能绕连接轴18转动,所述连接杆6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转轴架19,所述连接轴18的两端架设于两侧的转轴架19上。
连接轴18将操纵杆10可转动连接,限制了操纵杆10的转动方向,起到了固定与导向的作用;转轴架19成对设置,转轴架19通过螺钉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转轴架19下端套设在转轴13上,转轴架19上端架设所述操纵杆10,转轴架19能跟随连接杆6绕转轴13同步转动。优选的,所述转轴架19上设置有预紧件29,使得转轴架19和连接轴18连更加稳定设置在连接杆6上。
优选的,参见图21,所述操纵杆10包括上端的驱动部20以及下端的抵接部21,所述限位件11上成型有与所述抵接部21相适配的抵接面22,所述驱动部20上设置有握把23。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操纵杆10与限位件11的连接方式,如图17-19所示,所述限位件11上成型有用于连接的抵接槽27,操纵杆10下端的抵接部21从抵接槽27内穿入,抵接部21的上端与抵接槽27内的抵接面22接触,优选的,抵接槽27下方开口,使得抵接部21的下端无阻拦,抵接部21可从下侧脱离抵接槽27。如图21所示,操纵杆10上端的驱动部20设置有握把23,增加驱动空间,方便调节操纵杆10。使用者对握把23施加向下的力时,用手按压或者脚踩都可以,抵接部21与其上方抵接的抵接面22接触并对限位件11施加向上的推力,如图22-25所示,展开状态时,可将操纵杆10绕连接轴18向上转动,使得操纵杆10下方的抵接部21从抵接槽27内脱离,操纵杆10上端的驱动部20靠在连接杆6的表面,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安全性,更加符合规范标准。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5包括左连接架24和右连接架25,转轴13的两端分别架设在左连接架24和右连接架25上,左连接架24和右连接架25上均开设有展开限位槽7、驻车槽30和折叠限位槽8,如图15所示,所述连接架5上设置有弧形导向部26,弧形导向部26上开设有所述展开限位槽7、驻车槽30和折叠限位槽8。
参见图14,相较于整体式的设置,连接件分为左连接架24和右连接架25,便于装配以及后期的维修更换,左连接架24和右连接架25上均开设有展开限位槽7、驻车槽30和折叠限位槽8,使得限位销9卡接在左右两侧的槽内时受力均匀,定位更加稳固牢靠。弧形导向部26的设置使得限位销9从任一限位槽内脱离切换到另一个限位槽内的过程更加顺畅,避免被卡住磕碰,连接杆6相对连接架5转动折叠或者展开都十分容易。
为了美观与防尘等作用,如图1、8、11、22所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结构外围设置有相适配的壳体28,将折叠结构隐藏在壳体28内,操纵杆10外露于壳体28外,外观更加简洁美观,也能起到防尘挡泥的作用,避免影响相关部件的转动流畅性,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包括车把杆(1)和车架(2),车把杆(1)和车架(2)上分别设置有前轮(3)和后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架(5),所述车把杆(1)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架(5)连接的连接杆(6),连接杆(6)与连接架(5)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5)上开设有展开限位槽(7)和折叠限位槽(8),展开限位槽(7)和折叠限位槽(8)之间开设有驻车槽(30),所述连接杆(6)上设置有可活动的限位销(9),限位销(9)与展开限位槽(7)、驻车槽(30)和折叠限位槽(8)相配合;所述限位销(9)卡于所述展开限位槽(7)内时,限位销(9)限制连接杆(6)和连接架(5)的相对转动,滑板车处于展开状态;所述限位销(9)卡于所述驻车槽(30)内时,所述后轮(4)以及车架(2)的前下端均与地面接触,滑板车处于驻车状态;所述限位销(9)卡于所述折叠限位槽(8)内时,限位销(9)限制连接杆(6)和连接架(5)的相对转动,滑板车处于折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槽(30)的槽口深度浅于所述展开限位槽(7)和折叠限位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槽(30)包括卡槽部(31)以及位于卡槽部(31)两侧平滑的导向部(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限位销(9)移动的操纵杆(10),通过推动所述操纵杆(10)能带动所述限位销(9)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上还设置有可活动的限位件(11),所述限位销(9)设置于所述限位件(11)上,所述操纵杆(10)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11)相连接或抵接,通过驱动所述操纵杆(10)能推动所述限位件(11)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与连接架(5)上均开设有转轴孔(12),转轴孔(12)内穿设有转轴(13),所述限位件(11)上开设有第一腰形孔(14),所述限位件(11)通过第一腰形孔(14)套设在转轴(13)上且能沿第一腰形孔(14)方向前后移动;所述连接杆(6)上开设有第二腰形孔(15),所述限位销(9)通过第二腰形孔(15)穿设在连接杆(6)上且能沿第二腰形孔(15)方向前后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1)内开设有弹簧腔(16),弹簧腔(16)内设置有复位弹簧(17),复位弹簧(17)的一端与所述转轴(13)抵接,另一端抵接于弹簧腔(16)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上设置有连接轴(18),所述操纵杆(10)的中部开设有转动孔(33),操纵杆(10)通过所述转动孔(33)设置于连接轴(18)上,使操纵杆(10)能绕连接轴(18)转动,所述连接杆(6)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转轴架(19),所述连接轴(18)的两端架设于两侧的转轴架(19)上。
9.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10)包括上端的驱动部(20)以及下端的抵接部(21),所述限位件(11)上成型有与所述抵接部(21)相适配的抵接面(22),所述驱动部(20)上设置有握把(23)。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5)包括左连接架(24)和右连接架(25),转轴(13)的两端分别架设在左连接架(24)和右连接架(25)上,左连接架(24)和右连接架(25) 上均开设有展开限位槽(7)、驻车槽(30)和折叠限位槽(8),所述连接架(5)上设置有弧形导向部(26),弧形导向部(26)上开设有所述展开限位槽(7)、驻车槽(30)和折叠限位槽(8)。
CN202121431801.5U 2021-06-26 2021-06-26 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 Active CN215706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1801.5U CN215706878U (zh) 2021-06-26 2021-06-26 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1801.5U CN215706878U (zh) 2021-06-26 2021-06-26 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6878U true CN215706878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45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1801.5U Active CN215706878U (zh) 2021-06-26 2021-06-26 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68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9409A (zh) * 2022-04-04 2022-06-03 杨晓波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上肢屈伸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9409A (zh) * 2022-04-04 2022-06-03 杨晓波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上肢屈伸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504573A (ja) 折り畳み自転車
CN108202810B (zh) 折叠式个人移动式车辆
CN215706878U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的临时驻车结构
CN102743262B (zh) 一种可折叠的老年代步车
KR102598963B1 (ko) 퍼스널 모빌리티
CN211731697U (zh) 滑板车结构
JP3093641U (ja) 歩行及びローラースケート走行可能なモノローラー靴
US20190135371A1 (en) Folding mechanism, scooter using the same, folding and locking methods thereof
CN108904161B (zh) 一种轮椅
CN215475550U (zh) 一种滑板车的折叠结构
CN107600155B (zh) 轮组自动定向机构及折叠车
CN205186425U (zh) 一种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CN211642465U (zh) 折叠童车
CN216401647U (zh) 一种滑板车折叠保险结构
CN113247160B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109572901A (zh) 一种折叠式助力车及折叠式箱包
CN113978591B (zh) 滑板车折叠装置
CN214689931U (zh) 一种踏板机构及车辆
JP4073694B2 (ja) 折り畳みテーブル
CN217339996U (zh) 一种高尔夫球车
CN217396740U (zh) 一种滑板车的折叠结构
CN219437979U (zh) 折叠钓箱
CN210680889U (zh) 儿童推车
CN220905243U (zh) 一种自行车用折叠结构
CN220535740U (zh) 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