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6993U - 一种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6993U
CN215686993U CN202120908273.1U CN202120908273U CN215686993U CN 215686993 U CN215686993 U CN 215686993U CN 202120908273 U CN202120908273 U CN 202120908273U CN 215686993 U CN215686993 U CN 215686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fan
chamber
working chamber
air fr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082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楼伟
郭红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082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6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6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6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食物加热效果不佳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工作腔、内锅,内锅置于工作腔内,内锅的外壁与工作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内锅的底部设有通风孔,气流通道通过通风孔与内锅的内腔底部连通,工作腔内设有风扇和加热器,工作腔包括位于内锅上方的连通腔,气流通道的顶端通过连通腔与内锅的内腔顶部连通,风扇设于内锅底部外侧,机体设有驱动风扇的电机,风扇带动工作腔的气流在气流通道、连通腔、内锅的内腔之间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确保食物被均匀加热、熟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炸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对空气炸锅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气炸锅一般是通过风扇来实现加热空气的强制对流,从而对食物进行烘焙、熟化。目前,市面上的空气炸锅在使用过程中,空气炸锅的风扇仅仅将加热的气流由上向下吹到食物上,使得食物的顶部被局部加热,甚至出现焦糊的情况,而食物的底部则会出现未完全熟化的情况,加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确保食物被均匀加热、熟化,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工作腔、内锅,内锅置于工作腔内,内锅的外壁与工作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内锅的底部设有通风孔,气流通道通过通风孔与内锅的内腔底部连通,工作腔内设有风扇和加热器,工作腔包括位于内锅上方的连通腔,气流通道的顶端通过连通腔与内锅的内腔顶部连通,风扇设于内锅底部外侧,机体设有驱动风扇的电机,风扇带动工作腔的气流在气流通道、连通腔、内锅的内腔之间循环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内锅的外底面设有容纳风扇的内凹腔。
进一步的,所述内锅的内底面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内凹腔位于凸台的背面,凸台的顶面设有通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为离心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腔内设有接油盘,接油盘位于内锅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设于机体的底部,接油盘设有凸起的挡油环,挡油环设有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的贯穿孔,风扇可拆卸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设有上盖和外锅,上盖盖住外锅形成工作腔,外锅可拆卸连接于机体,外锅的底部形成接油盘。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位于内锅的上方;或者,所述加热器位于内锅的外周侧;或者,所述加热器位于内锅的底部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设于机体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由上向下穿过内锅与风扇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气流通道、连通腔、内锅的内腔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循环路径,将风扇设在内锅底部外侧,当机器开始工作时,加热器加热工作腔内的空气,工作腔的温度处于上升阶段,风扇开始旋转后则会产生气流,此时气流还没被加热器加热到预设温度,但是已经开始在气流通道、连通腔、内锅的内腔之间循环流动,而气流循环流动,会从食物之间的间隙中流过与食物进行热交换,因此工作腔内的空气和食物的温度都是逐渐升高,对食物加热的均匀性比较好,不会出现局部过度加热的情况,内锅中各个位置的食物及食物的各个部分都能在差不多的时间内被熟化,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内锅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接油盘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一种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一种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一种空气炸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效果好的空气炸锅,包括机体1和设于机体1的工作腔100、内锅3,内锅3置于工作腔100内,内锅3的外壁与工作腔100的内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101,内锅3的底部设有通风孔301,气流通道101通过通风孔301与内锅3的内腔300底部连通,工作腔100内设有风扇4和加热器5,工作腔100包括位于内锅3上方的连通腔102,气流通道 101的顶端通过连通腔102与内锅3的内腔顶部连通,风扇4设于内锅3底部外侧,机体1设有驱动风扇4的电机2,风扇4带动工作腔100的气流在气流通道 101、连通腔102、内锅3的内腔300之间循环流动。工作腔100可以由设置于机体1的外锅7与上盖8连接形成。
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气流通道101、连通腔102、内锅3的内腔300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循环路径,将风扇4设在内锅3底部外侧,当机器开始工作时,加热器5加热工作腔100内的空气,工作腔100的温度处于上升阶段,风扇4开始旋转后则会产生气流,此时气流还没被加热器5加热到预设温度,但是已经开始在气流通道101、连通腔102、内锅3的内腔300之间循环流动,而气流循环流动,会从食物之间的间隙中流过与食物进行热交换,因此工作腔100内的空气和食物的温度都是逐渐升高,对食物加热的均匀性比较好,不会出现局部过度加热的情况,内锅3中各个位置的食物及食物的各个部分都能在差不多的时间内被熟化,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4为轴流风扇,从而形成图1中箭头所示的循环路径,食物加热产生的油脂会向下流动,而气流被风扇4驱动向上流入内锅3,因此气流可以阻止油脂通过通风孔301落到风扇4上。
为减少工作腔100的高度,缩短气流的循环路径,以期提高气流循环效率,食物熟化更快,可以在内锅3的底部外侧设有容纳风扇4的内凹腔303,由于风扇4设置在内凹腔303中,风扇4驱动气流运动的效率更高。为方便漏油,内锅3的内底面向上凸起形成凸台31,在凸台31的背面形成内凹腔303,在凸台 31的顶面设有通风孔301,这样在内锅3的内底面上,位于凸台31的外周,会形成位置较低的区域,可以将漏油孔302设置在这个区域内,方便漏油。为承接食物熟化过程中产生的油脂,一般在工作腔100内设有接油盘9,接油盘9位于内锅3的下方。
通风孔301和漏油孔302的分布情况可以参考图2,在内锅3的底面中心区域对应风扇4的旋转轴线周围,这个区域不设置通风孔301,是因为风扇4在这个区域的旋转线速度由外向内趋于0,会难以推动气流,如果设置通风孔301,气流从这个区域的通风孔301中流过的速度较小,难以阻止食物上的油脂滴落到风扇4上,而在这个区域之外,分布有多个通风孔301,气流被风扇4驱动并以一定的速度向上流动穿过通风孔301,可以阻止油脂从通风孔301中滴落。而漏油孔302则分布在内锅3的底面上位置较低的外圈,不仅错开了风扇4,而且即使有少量气流会穿过漏油孔302,也不足以阻止油脂从漏油孔302中滴落到接油盘9上。
可以将电机2设于机体1的底部,风扇4可以直接安装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装配最简便,结合图3看,接油盘9设有凸起的挡油环91,挡油环91设有供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的贯穿孔901,而为方便用户拆洗风扇4,可以设计风扇 4可拆卸连接于电机2的输出轴,这样也能方便用户取出接油盘9清洁。除此之外,如果不考虑风扇4的可拆,也可以在接油盘9上设置避让电机2的输出轴的缺口,接油盘9横向移出也是可行的,缺口的位置尽量设计与漏油孔302错开,避免油脂穿过缺口落到工作腔100的内底面上。鉴于风扇4与电机2的输出轴同轴旋转,贯穿孔901也自然与漏油孔302错开,贯穿孔901与电机2的输出轴之间可以不需要考虑密封配合的问题。
加热器5位于内锅3的上方,例如本实施例设在连通腔102内,不仅可以直接对食物进行热辐射,而且连通腔102的空间相对较宽敞,可以设置较大功率的加热器5,让空气炸锅在可加工食物量方面有较大的变化范围,适应性更好,同时也不影响气流进入气流通道101进行循环流动,有利于保证加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也可以选择将加热器5设于内锅3的外周侧,例如位于气流通道101内,气流通道101相对较窄,气流经过加热器5时能够充分接触,加热效果也比较好。
可以理解的,也可以选择将加热器5设在内锅3的底部外侧,内锅3的底部外侧的空间也相对较窄,气流经过加热器5时能够充分接触,加热效果也比较好。
实施例二:
可以理解的,风扇4为离心风扇,相应形成的循环路径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为确保离心风扇的工作效率,可以取消内凹腔,或者在内凹腔的边缘设置导流面,引导气流相对风扇由中心向四周流动。同时,为避免油脂滴落到风扇4 上,漏油孔可以复用为通风孔,并避开风扇4。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为减少零件数量,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锅7可拆卸连接于机体1,利用外锅7的底部形成接油盘9,从而可以取消实施例一中提到的接油盘9这个零件。外锅7可拆卸连接于机体1,可以是从机体1内由下向上取出,类似内锅 3的取出方式,也可以从机体1的侧面横向移动取出。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四:
除了将电机2设在机体1的底部,也可以如图6所示,将电机2设于机体1 的顶部,电机2的输出轴由上向下穿过内锅3与风扇4连接。电机2的输出轴包括电机2的转轴21和延伸轴22,延伸轴22与转轴21可拆卸连接,风扇4连接在延伸轴22上。延伸轴22可以选择安装定位在内锅3上。为提高气流循环效率,还可以在延伸轴22上增加风扇4,增加的风扇4可以位于食物的上方,与底部的风扇4配合。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的工作腔、内锅,内锅置于工作腔内,内锅的外壁与工作腔的内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内锅的底部设有通风孔,气流通道通过通风孔与内锅的内腔底部连通,工作腔内设有风扇和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包括位于内锅上方的连通腔,气流通道的顶端通过连通腔与内锅的内腔顶部连通,风扇设于内锅底部外侧,机体设有驱动风扇的电机,风扇带动工作腔的气流在气流通道、连通腔、内锅的内腔之间循环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外底面设有容纳风扇的内凹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的内底面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内凹腔位于凸台的背面,凸台的顶面设有通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离心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内设有接油盘,接油盘位于内锅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于机体的底部,接油盘设有凸起的挡油环,挡油环设有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的贯穿孔,风扇可拆卸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有上盖和外锅,上盖盖住外锅形成工作腔,外锅可拆卸连接于机体,外锅的底部形成接油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位于内锅的上方;或者,所述加热器位于内锅的外周侧;或者,所述加热器位于内锅的底部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于机体的顶部,电机的输出轴由上向下穿过内锅与风扇连接。
CN202120908273.1U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空气炸锅 Active CN215686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8273.1U CN215686993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8273.1U CN215686993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6993U true CN215686993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30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08273.1U Active CN215686993U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6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75951A (zh) 一种可煎烤空炸机
CN215650652U (zh) 烹饪器具
CN215686993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383361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5899396U (zh) 烹饪器具
CN216135707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15899454U (zh) 加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696616U (zh) 一种炸篮、盖板一体式空气炸锅
CN215687008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空气炸锅
CN215502561U (zh) 空气炸锅
CN215304907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热烹饪装置
CN210446771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4549018U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空气炸锅
CN215383359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3309170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电器
CN218552116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17488352U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灶具
CN218484377U (zh) 一种炸锅、烤盘多功能一体化烹饪器具
CN219557007U (zh) 一种带热风分流机构的空气炸锅
CN219088972U (zh) 一种多用式空气炸锅
CN214048577U (zh) 一种机头可拆的翻盖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CN212326128U (zh) 一种方便产生蒸汽的食物处理机
CN220707414U (zh) 一种高效的多功能燃气烹饪设备
CN214230984U (zh) 具有热空气循环与蒸汽结合加热方式的烹饪器具
CN114903347A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食物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