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09170U - 一种多功能烹饪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烹饪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309170U CN213309170U CN202021188755.6U CN202021188755U CN213309170U CN 213309170 U CN213309170 U CN 213309170U CN 202021188755 U CN202021188755 U CN 202021188755U CN 213309170 U CN213309170 U CN 2133091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pot
- cavity
- cooking appliance
- pot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41001075561 Fiori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06506 Brasenia schreberi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267222 Brasenia schreber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6709 nutriti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421 sense of bal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547 stew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烹饪电器,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凹腔及第一加热件。多功能烹饪电器还包括烹饪组件及机头,烹饪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用于进行不同烹饪方式的锅体,锅体可拆卸设于底座上,机头上设有排气通道及热风结构,热风结构包括第二加热件、热风扇叶及电机,电机在第二加热件工作时驱动热风扇叶转动形成热风气流,机头根据选用的锅体可选择的装于锅体上对锅体内进行热风加热。通过结构的改进扩展了机体的烹饪功能,实现一机多用的目的,用户可以根据烹饪需要选用锅体和机头,使机体更好的满足用户的烹饪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烹饪电器。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热风及食物自身的油脂对食物进行油炸的烹饪设备,该类产品以绿色、健康的烹饪理念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热风加热会带走食物中的水分,容易造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流失,且食物烹饪后的口感偏干。另外,现有空气炸锅的功能较为单一,只能进行油炸,无法实现蒸煮等其他烹饪功能。为了满足烹饪需求,用户需要置备多种锅具,购置成本高,多种锅具也会占据过多的放置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烹饪电器,有效扩展了机体的烹饪功能,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烹饪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烹饪电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凹腔及第一加热件,所述多功能烹饪电器还包括烹饪组件及机头,烹饪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用于进行不同烹饪方式的锅体,锅体可拆卸设于底座上,机头上设有排气通道及热风结构,热风结构包括第二加热件、热风扇叶及电机,电机在第二加热件工作时驱动热风扇叶转动形成热风气流,机头根据选用的锅体可选择的装于锅体上对锅体内部进行热风加热。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件为加热头,凹腔的底壁上设有通口,加热头自通口处伸入凹腔内部。
优选的,所述烹饪组件包括第一锅体,第一锅体的底壁上设有多个通孔,多功能烹饪电器还包括可拆卸设于凹腔内的接污盘,接污盘上设有隔水罩及下凹的接污腔,隔水罩的顶部设有出汽孔,隔水罩在接污盘设于凹腔内时罩设于加热头的外部且将位于接污盘底部的部分凹腔分隔成位于隔水罩内部的加热区及位于隔水罩外部的冷水区。
优选的,所述隔水罩上设有用于连通冷水区与加热区的连通孔。
优选的,所述接污盘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部,凹腔的顶端设有供定位部嵌入的定位槽,接污盘设于凹腔内时定位部位于定位槽中。
优选的,所述烹饪组件还包括蒸篮,蒸篮的底壁上设有多个通汽孔,蒸篮可拆卸架设于第一锅体上。
优选的,所述烹饪组件包括第二锅体,第二锅体的底部设有供加热头插入的空腔,第二锅体设于底座上时加热头插设于空腔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锅体的底部设有一圈向下凸出的凸沿,第二锅体的底壁与凸沿的内壁围合形成空腔。
优选的,所述烹饪组件还包括用于盖合锅体的锅盖;和/或,所述锅体的底端设有定位圈,锅体设于底座上时定位圈位于凹腔的内周。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向上凸出的凸台,凸台与机头之间设有电耦合器,电耦合器包括设于凸台上的下耦合接头及设于机头上的上耦合接头,底座内设有控制板,第一加热件及下耦合接头均电连接于控制板,第二加热件与电机通过开关电连接于上耦合接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烹饪电器,加设了烹饪组件及机头,烹饪组件配备了至少两个用于进行不同烹饪方式的锅体,机头可以根据选用的锅体可选择的装于锅体上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热风加热,通过结构的改进扩展了机体的烹饪功能,实现一机多用的目的,用户可以根据烹饪需求选用锅体和机头,使机体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2、加热头工作时,主要对加热区内的水进行加热,可以有效提高蒸汽的产生速度,有利于提高烹饪效率,上升的蒸汽通过出汽孔和通孔对第一锅体内的食物进行蒸汽加热。用户可以根据烹饪需求选择纯蒸汽加热或纯热风加热的烹饪方式,也可以选择蒸汽加热与热风加热结合的烹饪方式。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及油脂等液体可以向下流入接污盘上的接污腔中,避免对冷水区内的水造成污染。
3、隔水罩上设置连通孔,当加热区内的水量减少时,冷水区内的水可以通过连通孔自动流入加热区中进行补充,避免因加热区内水量过少导致加热头干烧的情况,提高机体的工作安全性。
4、接污盘设于凹腔内时,接污盘上的定位部嵌于凹腔顶端的定位槽中,通过定位部与定位槽的配合使接污盘受到周向定位,提高接污盘设于底座上时的稳定性。
5、蒸篮架设于第一锅体上时,蒸篮及第一锅体的底壁上均可放置待加热的食物,有利于增多机体每次工作时烹饪的食物数量,从而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6、第二锅体设于底座上时,加热头直接插入第二锅体底部的空腔中,加热头可以对第二锅体的底壁进行加热,使第二锅体可以用于进行煮、炖、煎、炒等,合理设置第二锅体与加热头之间的配合结构,有效扩展机体的烹饪功能。
7、空腔由第二锅体的底壁与凸沿的内壁围合形成,在不增大第二锅体底壁厚度的前提下合理设置空腔的成型结构,有利于降低第二锅体的材料成本,也有利于保证加热头与第二锅体之间的热传导效果。
8、利用锅盖盖合锅体,有利于加快加热效果。锅体设于底座上时,锅体底端的定位圈位于凹腔的内周,通过定位圈与凹腔的配合使锅体受到径向定位,提高锅体设于底座上时的稳定性。
9、机头与底座之间通过电耦合器实现可拆式电连接,机头无需外接电源即可确保机头上的用电构件在机体工作时也能正常通电,降低机体的接电要求,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机头上的第二加热件与电机可以通过电耦合器电连接于底座内的控制板,使第二加热件与电机受控于控制板,便于提高机体的烹饪智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多功能烹饪电器的整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多功能烹饪电器中底座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多功能烹饪电器中机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多功能烹饪电器中第一锅体、接污盘与底座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多功能烹饪电器中接污盘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多功能烹饪电器中第二锅体与底座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多功能烹饪电器中提手与局部机头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多功能烹饪电器中提手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多功能烹饪电器中第一锅体、蒸篮、接污盘与底座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多功能烹饪电器中机头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多功能烹饪电器中机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底座,110-凹腔,111-通口,112-定位台阶,113-定位槽,120-座壳,130-底盖,140-加热头,140-凸台,200-烹饪组件,210-第一锅体,211-通孔,212-定位圈,220-第二锅体,221-空腔,222-凸沿,223-过渡台阶,230-锅盖,240-蒸篮,300-机头,310-排气通道,320-热风扇叶,330-电机,340-机壳,341-通风孔,342-出风孔,343-凹部,344-凸柱,345-围沿,346-上排气管,347-排气孔,350-容纳腔,360-冷风扇叶,370-导风罩,371-下排气管,380-加热管,390-支架,391-避让孔,301-挡风板,302-排风口,400-接污盘,410-隔水罩,411-出汽孔,412-连通孔,420-接污腔,430-台阶面,440-定位部,510-加热区,520-冷水区,600-提手,610-进风孔,620-提手盖,630-围边,640-固定柱,710-下耦合接头,720-上耦合接头,730-控制板,740-开关,750-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烹饪电器,包括底座100,底座100上设有凹腔110及第一加热件。多功能烹饪电器还包括烹饪组件200及机头300,烹饪组件200包括至少两个用于进行不同烹饪方式的锅体,锅体可拆卸设于底座100上,机头300上设有排气通道310及热风结构,热风结构包括第二加热件、热风扇叶320及电机330,电机330在第二加热件工作时驱动热风扇叶320转动形成热风气流,机头300根据选用的锅体可选择的装于锅体上对锅体内进行热风加热。
用户可以烹饪需求选择锅体,并可以根据选用的锅体将机头可选择的装于锅体上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热风加热,通过结构的改进扩展了机体的烹饪功能,实现一机多用的目的,用户可以根据烹饪需要选用锅体和机头,使机体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本实施例中,底座100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座壳120与底盖130,凹腔110由座壳120下凹形成,凹腔110的顶部开口。第一加热件优选采用加热头140,凹腔110的底壁上设有通口111,加热头140自通口111处向上伸入凹腔110内。为了避免凹腔110中的水向下流入底座100内部,加热头140与通口111的内壁之间设有耐高温的密封件。
结合图4、图5,烹饪组件200包括第一锅体210,第一锅体210的底壁上设有多个通孔211。多功能烹饪电器还包括可拆卸设于凹腔110内的接污盘400,接污盘400上设有隔水罩410及下凹的接污腔420,隔水罩410的顶部设有出汽孔411。接污盘400设于凹腔110内时,隔水罩410罩设于加热头140的外部,隔水罩410将位于接污盘400底部的部分凹腔110分隔成位于隔水罩410内部的加热区510及位于隔水罩410外部的冷水区520。加热头工作时,主要对加热区510内的水进行加热,可以有效提高蒸汽的产生速度,有利于提高烹饪效率。上升的蒸汽通过出汽孔411和通孔211进入第一锅体210内并对第一锅体210内的食物进行蒸汽加热。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烹饪需求选择纯蒸汽加热或纯热风加热的烹饪方式,也可以选择蒸汽加热与热风加热结合的烹饪方式。
本实施例中,接污盘400大致呈下凹的盘状,隔水罩410的顶部高于接污腔420的底壁设置,以使出汽孔411高于接污腔420设置。隔水罩410的底部敞口设置,隔水罩410的内径大于加热头140的外径。
为了避免因加热区510内的水量过少导致加热头140干烧的情况,隔水罩410上设有用于连通冷水区520与加热区510的连通孔412。当加热区510内的水量减少时,冷水区520内的水在水压作用下经连通孔412自动流入加热区510内,对加热区510内的水进行补充。本实施例中,连通孔412优选设于隔水罩410的底端,使冷水区520内的水在加热过程中能全部流入加热区510内。
为了实现隔水罩410设于凹腔110内时的竖向定位,凹腔110上端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定位台阶112,接污盘400的外壁上设有一圈台阶面430。接污盘400设于凹腔110内时,台阶面430抵于定位台阶112上,使接污盘400受到竖向定位和支撑。
为了实现隔水罩410设于凹腔110内时的周向定位,接污盘400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部440,凹腔110的顶端设有供定位部440嵌入的定位槽113。接污盘400设于凹腔110内时,定位部440位于定位槽113中,使接污盘400受到周向定位。本实施例中,定位部440设有两个且均匀分布于接污盘400的周向上,定位部440呈弧形凸耳状,相应的,定位槽113也设有两个且均匀分布于凹腔110顶端的周向上。
为了提高第一锅体210在机体工作时的稳定性,第一锅体210的底部设有一圈向下凸出的定位圈212。使用时,第一锅体210底部的定位圈212抵于接污盘400的内周使第一锅体210受到径向定位,第一锅体210上位于定位圈212外周的局部底面抵于底座100上使第一锅体210得到定位支撑。
结合图6,为了实现煮、炖、煎、炒等烹饪目的,烹饪组件200还包括第二锅体220,第二锅体220的底部设有供加热头140插入的空腔221。第二锅体220设于底座100上时,加热头140插设于空腔221中。本实施例中,第二锅体220的底部设有一圈向下凸出的凸沿222,第二锅体220的底壁与凸沿222的内壁围合的空间形成底部敞口的空腔221。
本实施例中,第二锅体220下部的直径小于上部的直径设置,第二锅体220的下部形成定位圈,第二锅体220的上部与下部之间形成有过渡台阶223。第二锅体220设于底座100上时,第二锅体220的下部抵于凹腔110的内壁上使第二锅体220受到径向定位,过渡台阶223抵于底座100上使第二锅体220受到定位支撑。
为了提高加热效率,烹饪组件200还包括锅盖230。本实施例中,为了合理减少烹饪组件200的构件数量,锅盖230即可用于盖合第一锅体210,也可用于盖合第二锅体220。
结合图3,机头300包括固定在一起的机壳340与支架390,机壳340与支架390之间形成有容纳腔350,电机330轴向竖直的固定于支架390上且位于容纳腔350中,容纳腔350内设有由电机330驱动的冷风扇叶360。机壳340的顶部设有提手600,提手600上设有进风孔610,机壳340上设有通风孔341及出风孔342,通风孔341连通进风孔610与容纳腔350,出风孔342连通容纳腔350与机头外部,电机330可驱动冷风扇叶360转动形成自进风孔610进入并自出风孔342排出的散热气流。
本实施例中,支架390的底部固定有导风罩370,电机330包括轴向竖直的电机轴,电机轴的下端向下伸出导风罩370,热风扇叶320固定套设于电机轴的下端且位于导风罩370的下方,冷风扇叶360固定套设于电机轴的上端。
结合图7、图8,提手600包括提手盖620及一圈围边630,围边630自提手盖620的底面向下延伸形成,进风孔610设于围边630上。本实施例中,围边630沿横向的截面形状呈长圆形,进风孔610设于围边630的两个平行侧壁上,且每个侧壁上均设有多个进风孔610。
机壳340顶部的中心处下凹形成用于装设提手600的凹部343,提手600通过螺钉固定于凹部343处。提手600设有位于围边630内周的中空固定柱640,凹部343的底壁上设有与固定柱640对应的中空凸柱344,螺钉穿过凸柱344并拧紧于固定柱640中实现将提手600固定于机壳340上。为了提高提手600的稳定性,凹部343的底壁上设有一圈环绕通风孔341向上凸出的围沿345,提手600固定于机壳340上时,围边630的底端插设于围沿345的内周,通过围边630与围沿345之间的配合使提手600受到径向定位。
电机330驱动冷风扇叶360转动时,冷风扇叶360顶部中心区域的负压最大,为了增大散热气流的进风量及提高通过提手600拿取机头300时的平衡感,提手600位于电机330的正上方,围边630的竖向中心线与冷风扇叶360的轴心线重合设置,通风孔341位于提手600的底部,通风孔341的轴心线与冷风扇叶360的轴心线也重合设置。本实施例中,通风孔341优选设置为长孔。
本实施例中,导风罩370上设有向上延伸形成的下排气管371,下排气管371中空设置,机壳340上设有向下延伸形成的上排气管346,上排气管346也中空设置,支架390上设有供下排气管371穿过的避让孔391。机头300组装完成后,上排气管346与下排气管371插接,排气通道310设于上排气管346与下排气管371上,机壳340的顶部设有与排气通道310对应的排气孔347。
为了避免排气通道310漏气,下排气管371的顶端与上排气管346的底端之间设有密封圈。具体的,密封圈套设于下排气管371的顶端,下排气管371的顶端在机头300组装完成后插设于上排气管346底端的内部,通过密封圈保证上、下排气管之间的周向配合处保持密封配合。
第二加热件优选采用加热管380,加热管380固定于导风罩370的底部且位于热风扇叶320的外周。机头300还包括固定于导风罩370底部的网格板,网格板位于热风扇叶320及加热管380的下方。
为了实现机头300的供电,底座100与机头300之间设有电耦合器。具体的,底座100的局部向上凸出形成凸台140,电耦合器包括设于凸台140上的下耦合接头710及设于机头300上的上耦合接头720。底座100内设有控制板730,加热头140及下耦合接头710均电连接于控制板730,加热管380及电机330通过开关740电连接于上耦合接头720。为了便于用户根据烹饪需要选择相应的烹饪方式,底座100上设有与控制板730对应的操作面板750,操作面板750上设有功能按键。机头300设于底座100上时,上、下耦合接头720、710插合,机头300无需外接电源即可确保机头300上的用电构件在机体工作时也能正常通电,降低机体的接电要求。机头300上的加热管380与电机330可以通过电耦合器电连接于底座100内的控制板730,使加热管380与电机330受控于控制板730,便于提高机体的烹饪智能性。
结合图4,利用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烹饪电器进行纯蒸汽加热时,先向凹腔110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将接污盘400放入凹腔110内,隔水罩410罩设于加热头140的外部,再将第一锅体210放于底座100上,将食物放置在第一锅体210的底壁上,盖合锅盖230。通过操作面板750选择相应的烹饪模式,机体启动后,加热头140主要对加热区510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的水蒸汽向上运动,水蒸汽经过隔水罩410顶部的出汽孔411及第一锅体210底壁上的通孔211进入第一锅体210内,对第一锅体210内的食物进行蒸汽加热。加热区510内的水量减少时,冷水区520内的水可以通过隔水罩410上的连通孔412进入加热区510内及时进行补充。加热过程中的冷凝水及油脂等液体可以向下流入接污盘400的接污腔420中,避免对冷水区520内的水造成污染。
结合图1,利用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烹饪电器进行纯热风加热时,将接污盘400放入凹腔110内,将第一锅体210放于底座100上,将食物放置在第一锅体210的底壁上,然后将机头300盖合于第一锅体210上,上、下耦合接头720、710插合。通过操作面板750选择相应的烹饪模式,机体启动后,加热管380通电发热,电机330工作,电机330驱动热风扇叶320转动形成热风气流,热风气流向下流动对第一锅体210内的食物进行热风加热,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油脂等液体可以向下流入接污盘400的接污腔420中,第一锅体210内的蒸汽可以通过排气通道310排出机体。电机330工作时同时带动冷风扇叶360转动,外部空气在负压作用下通过进风孔610及通风孔341流入容纳腔350内并自出风孔342处流出容纳腔350,形成流经机头300内部的散热气流,有利于降低机头300的内部温度。
利用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烹饪电器进行蒸汽与热风混合加热时,先向凹腔110中加入适量的水,将接污盘400放入凹腔110内,将第一锅体210放于底座100上,将食物放置在第一锅体210的底壁上,然后将机头300盖合于第一锅体210上,上、下耦合接头720、710插合。通过操作面板750选择相应的烹饪模式,加热头140对加热区510内的水进行加热,产生的水蒸汽向上运动,水蒸汽经过隔水罩410顶部的出汽孔411及第一锅体210底壁上的通孔211进入第一锅体210内,对第一锅体210内的食物进行蒸汽加热。机体工作过程中,加热管380也可以通电发热,电机330工作,电机330驱动热风扇叶320转动形成热风气流,热风气流向下流动对第一锅体210内的食物进行热风加热。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油脂、冷凝水等液体可以向下流入接污盘400的接污腔420中,第一锅体210内的蒸汽可以通过排气通道310排出机体。电机330工作时同时带动冷风扇叶360转动,外部空气在负压作用下通过进风孔610及通风孔341流入容纳腔350内并自出风孔342处流出容纳腔350,形成流经机头300内部的散热气流,有利于降低机头300的内部温度。机体工作过程中,用户也可以通过开关740选择性启停热风加热。
结合图6,利用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烹饪电器进行炖、煮、煎、炒等烹饪方式时,将第二锅体220直接置于底座100上,加热头140插入第二锅体220底部的空腔221内。通过操作面板750选择相应的烹饪模式,机体启动后,加热头140通电发热并将热量传递给第二锅体220,第二锅体220温度升高,对食物进行加热。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热件也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结构。如将第一加热件设于底座100内且位于凹腔110底部的中心处,接污盘400设于凹腔110内时,隔水罩410位于第一加热件的正上方,第一加热件通电工作时主要对隔水罩内的水进行加热,第二锅体220设于底座上时,第二锅体220的底壁与凹腔110的底壁贴合设置,保证热传递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围边630沿横向的截面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记载或附图所示的长圆形,也可以设置成椭圆形、圆形等其他合理的形状。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作为实施例一的改进实施例,其改进之处在于,烹饪组件200还加设了蒸篮240。蒸篮240的底壁上设有多个通汽孔,蒸篮240可拆卸架设于第一锅体210上。利用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烹饪电器进行纯蒸汽加热时,蒸篮240及第一锅体210的底壁上均可放置待烹饪的食物,有利于增多机体每次工作时烹饪的食物数量。
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作为实施例一的改进实施例,其改进之处在于,提手600的结构有所改进。
结合图10,由于自排气通道410处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可能含有水蒸汽、油脂等物质,为了避免散热气流将排出的气体吸入机头300的内部,本实施例中,围边630只在背向排气通道310的一侧侧壁上设置进风孔610。
实施例三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三的改进结构也适用于实施例二中。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作为实施例一的改进实施例,其改进之处在于,机头300的结构有所改进。
结合图11,为了提高机头300内部的散热效果,容纳腔350内设有位于冷风扇叶360外周的挡风板301,挡风板301在靠近出风孔342的位置处设有排风口302,挡风板301具有导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散热气流的流动速度。
本实施例中,挡风板301优选设置成弧形,排风口302设于挡风板301的两个端部之间。为了提高机头300的组装效率,挡风板301优选的与机壳340一体成型。
实施例四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挡风板30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弧形,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合理的形状,如设置成圆形等。
可以理解的是,挡风板301与机壳340也可以采用分体成型的结构,独立成型后的挡风板301通过螺钉固定于机壳340上。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改进结构也适用于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中。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烹饪电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凹腔及第一加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烹饪电器还包括烹饪组件及机头,烹饪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用于进行不同烹饪方式的锅体,锅体可拆卸设于底座上,机头上设有排气通道及热风结构,热风结构包括第二加热件、热风扇叶及电机,电机在第二加热件工作时驱动热风扇叶转动形成热风气流,机头根据选用的锅体可选择的装于锅体上对锅体内部进行热风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件为加热头,凹腔的底壁上设有通口,加热头自通口处伸入凹腔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组件包括第一锅体,第一锅体的底壁上设有多个通孔,多功能烹饪电器还包括可拆卸设于凹腔内的接污盘,接污盘上设有隔水罩及下凹的接污腔,隔水罩的顶部设有出汽孔,隔水罩在接污盘设于凹腔内时罩设于加热头的外部且将位于接污盘底部的部分凹腔分隔成位于隔水罩内部的加热区及位于隔水罩外部的冷水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罩上设有用于连通冷水区与加热区的连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污盘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部,凹腔的顶端设有供定位部嵌入的定位槽,接污盘设于凹腔内时定位部位于定位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组件还包括蒸篮,蒸篮的底壁上设有多个通汽孔,蒸篮可拆卸架设于第一锅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组件包括第二锅体,第二锅体的底部设有供加热头插入的空腔,第二锅体设于底座上时加热头插设于空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体的底部设有一圈向下凸出的凸沿,第二锅体的底壁与凸沿的内壁围合形成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组件还包括用于盖合锅体的锅盖;和/或,所述锅体的底端设有定位圈,锅体设于底座上时定位圈位于凹腔的内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烹饪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向上凸出的凸台,凸台与机头之间设有电耦合器,电耦合器包括设于凸台上的下耦合接头及设于机头上的上耦合接头,底座内设有控制板,第一加热件及下耦合接头均电连接于控制板,第二加热件与电机通过开关电连接于上耦合接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88755.6U CN213309170U (zh) | 2020-06-23 | 2020-06-23 | 一种多功能烹饪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88755.6U CN213309170U (zh) | 2020-06-23 | 2020-06-23 | 一种多功能烹饪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309170U true CN213309170U (zh) | 2021-06-01 |
Family
ID=76081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88755.6U Active CN213309170U (zh) | 2020-06-23 | 2020-06-23 | 一种多功能烹饪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309170U (zh) |
-
2020
- 2020-06-23 CN CN202021188755.6U patent/CN2133091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300733U (zh) | 一种具有空气炸及压力烹饪的器具 | |
CN210114356U (zh) | 排气方式改进的空气炸锅 | |
CN215127580U (zh) | 一种空气炸锅的散热系统 | |
WO2023279823A1 (zh) | 烹饪器具 | |
CN213248576U (zh) | 一种具有空气炸功能及煎煮功能的多功能锅 | |
CN213524863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112674619A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CN213309170U (zh) | 一种多功能烹饪电器 | |
CN216135707U (zh) |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 |
CN213309169U (zh) | 一种烹饪电器 | |
CN214231017U (zh) | 一种加热效率好的机头旋转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 |
CN215738494U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CN213605939U (zh) | 空气炸锅 | |
CN221285371U (zh) | 一种易散热烹饪器具 | |
CN218552120U (zh) | 引流式空气炸锅 | |
CN214048574U (zh) | 一种底部可旋转的翻盖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 |
CN220141447U (zh) | 多功能组合式家用烹饪器 | |
CN214048577U (zh) | 一种机头可拆的翻盖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 |
CN216790243U (zh) | 一种集成灶 | |
CN214017191U (zh) | 一种底部可旋转的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 |
CN213963076U (zh) | 一种底座旋转的机头可拆式烤炸一体食物处理机 | |
CN215605086U (zh) | 一种新型空气炸锅 | |
CN215686993U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CN214387236U (zh) |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 |
CN217696204U (zh) | 一种烹饪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3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