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4836U - 抽吸组件及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抽吸组件及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4836U
CN215684836U CN202121646851.5U CN202121646851U CN215684836U CN 215684836 U CN215684836 U CN 215684836U CN 202121646851 U CN202121646851 U CN 202121646851U CN 215684836 U CN215684836 U CN 215684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uction
heat dissipation
piec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468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镇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iha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iha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iha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iha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468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4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4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4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吸组件及雾化装置,抽吸组件包括:散热件,具有两端开口的散热腔;隔热件,配接于散热件的一端,隔热件具有连通散热腔的隔热腔;抽吸件,配接于隔热件远离散热件的一端,抽吸件具有连通隔热腔的出气通道;其中,隔热件的热导率小于散热件的热导率。上述抽吸组件,气溶胶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由于隔热件的热导率小于散热件的热导率,因此可减少传递至抽吸件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流出抽吸件的气溶胶的温度,避免气溶胶的温度过高影响用户的抽吸体验。

Description

抽吸组件及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抽吸组件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由于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因此可将医疗药液或电子烟液等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而产生气溶胶的雾化装置用于医疗及烟草替代产品等不同领域中,从而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
然而,现有的雾化装置由于结构缺陷,由雾化液加热产生的气溶胶往往具有较高的温度而较为烫嘴,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不利于雾化装置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雾化装置流出的气溶胶的温度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抽吸组件及雾化装置,该抽吸组件及雾化装置可以达到降低雾化装置流出的气溶胶的温度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抽吸组件,所述抽吸组件包括:
散热件,具有两端开口的散热腔;
隔热件,配接于所述散热件的一端,所述隔热件具有连通所述散热腔的隔热腔;以及
抽吸件,配接于所述隔热件远离所述散热件的一端,所述抽吸件具有连通所述隔热腔的出气通道;
其中,所述隔热件的热导率小于所述散热件的热导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的外侧壁突设有多个散热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散热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多个所述散热凸起沿所述散热件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散热凸起沿轴向环绕所述散热件的中心轴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主体及散热连接部,所述散热腔形成于所述散热主体,所述散热连接部的一端伸入所述散热腔内并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散热连接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散热腔以配接所述隔热件;
其中,所述散热连接部伸入所述散热腔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散热主体连接所述散热连接部的一端的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套设于所述散热件的一端外,且所述隔热件连接所述散热件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散热件连接所述隔热件的一端的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吸件套设于所述隔热件远离所述散热件的一端外,且所述抽吸件连接所述隔热件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隔热件连接所述抽吸件的一端的内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吸组件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收容于所述散热腔靠近所述隔热件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吸组件还包括雾化单元,所述雾化单元收容于所述散热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开设有连通所述雾化单元的进气孔。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上述的抽吸组件。
上述抽吸组件,气溶胶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由于隔热件的热导率小于散热件的热导率,因此可减少传递至抽吸件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流出抽吸件的气溶胶的温度,避免气溶胶的温度过高影响用户的抽吸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雾化装置的抽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抽吸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抽吸组件的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雾化装置;20、抽吸组件;21、散热件;212、散热主体;2121、散热腔;2123、第一散热部;2123a、散热凸起;2123b、散热件进气孔;2125、第二散热部;2127、第三散热部;214、散热连接部;23、隔热件;25、抽吸件;27、吸附件;40、雾化组件;41、雾化支架;43、雾化底座;45、发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100,包括抽吸组件20、雾化组件40以及供液组件(图未示),供液组件连接雾化组件40以为雾化组件40提供雾化液,雾化组件40用于加热雾化液等气溶胶生成基质以生成气溶胶,抽吸组件20连接雾化组件40以为用户递送气溶胶。
具体的,雾化组件40包括雾化支架41、雾化底座43以及发热单元45,雾化支架41配接于雾化底座43的一端,发热单元45包括导液件及缠绕于导液件外的发热件,导液件与供液组件通过雾化支架41上开设的导油通道连通,供液组件中的雾化液可通过导油通道流入导液件中并扩散至发热件,发热件可对雾化液进行加热以使雾化液雾化。雾化支架41还包括进气通道,通过进气通道进入雾化支架41中的气流可穿过发热单元45以带走气溶胶。需要说明的是,雾化组件40和供液组件不属于本申请的主要发明点,故雾化组件40和供液组件的构造不在此赘述。
结合图2至图4所示,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抽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抽吸组件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抽吸组件的分解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抽吸组件20包括散热件21、隔热件23以及抽吸件25。散热件21具有两端开口的散热腔2121,雾化组件40至少部分收容于散热腔2121中,抽吸件25通过隔热件23与散热件21配接。其中,隔热件23的热导率小于散热件21的热导率。
如此,被雾化组件40加热的气流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21,由于隔热件23的热导率小于散热件21的热导率,因此可减少传递至抽吸件25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流出抽吸件25的气流的温度,避免气流的温度过高影响用户的抽吸体验。
优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21和抽吸件25均由金属材料形成,隔热件23由塑胶材料等热导率较低的非金属材料形成,因此隔热件23的热导率小于散热件21的热导率和抽吸件25的热导率,从而有效减少了由散热件21传递至抽吸件25的热量,温度较低的抽吸件25可起到冷却气流的作用以降低气流温度。可以理解,形成隔热件23的材料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
具体地,散热件21包括散热主体212及设于散热主体212一端的散热连接部214。散热主体212呈中空的回转体状结构,形成两端开口的散热腔2121。散热主体212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散热主体212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散热部2123、第二散热部2125以及第三散热部2127,第一散热部2123、第二散热部2125以及第三散热部2127的内径和外径依次减小。散热连接部214连接于第三散热部2127远离第二散热部2125的一端,散热连接部214的一端伸入散热腔2121内且与散热腔2121连通,散热连接部214的另一端伸出散热腔2121,且散热连接部214突伸出散热腔2121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以与隔热件23配接。
如此,雾化组件40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散热部2123中,雾化组件40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散热件21,特别是第一散热部2123传递至外界环境中,隔热件23则配接于散热连接部214伸出散热腔2121的一侧。
进一步地,散热连接部214伸入散热腔2121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散热主体212连接散热连接部214的一端的内径。如此,散热连接部214的外壁与第三散热部2127的内壁共同形成台阶结构,从而有效防止冷凝液沿着第三散热部2127的内壁流动至散热连接部214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21的外侧壁突设有多个散热凸起2123a,从而增大了第一散热部2123的散热面积,有效提高了散热件21的散热效率。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散热凸起2123a设于第一散热部2123的外壁并沿散热件21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散热凸起2123a沿轴向环绕散热件21的中心轴线,每个散热凸起2123a的横截面大致呈矩形。可以理解,散热凸起2123a的形状、排布方向以及数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以满足不同散热要求。
隔热件23呈中空的筒状结构,隔热件23具有两端开口的隔热腔,隔热件23配接于散热件21的一端,隔热腔连通散热腔2121的散热腔2121,因此散热腔2121中的气流可顺畅地进入隔热腔中。
具体地,隔热件23的一端套设于散热连接部214外并抵持于第三散热部2127的端面,隔热件23设有内螺纹以与散热连接部214螺纹连接。优选地,隔热件23连接散热连接部214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散热件21连接隔热件23的一端的内径,因此隔热件23的内壁突伸出散热连接部214的内壁而形成台阶面,从而有效防止冷凝液沿着散热连接部214的内壁流至隔热件23中。
抽吸件25配接于隔热件23远离散热件21的一端,抽吸件25具有连通隔热件23的隔热腔的出气通道,因此隔热腔中的气流可通过出气通道流出。具体地,抽吸件25套设于隔热件23远离散热件21的一端外,抽吸件25的外径和隔热件23未连接抽吸件25的一端的外径相等,且抽吸件25连接隔热件23的一端的内径小于隔热件23连接抽吸件25的一端的内径。因此,抽吸件25的内壁突伸出隔热件23的内壁而形成台阶面,从而有效防止冷凝液沿着散热抽吸件25的内壁流至抽吸件25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抽吸组件20还包括由海绵等扩孔材料形成的吸附件27,吸附件27大致呈中空的圆环状结构,吸附件27收容于散热腔2121靠近隔热件23的一端,从而可吸附气流中的液体颗粒以提高抽吸口感。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吸附件27的一端收容于散热主体212的第二散热部2125中,吸附件27的另一端伸入第一散热部2123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件21的第一散热部2123开设有连通雾化单元的散热件进气孔2123b,雾化组件40开设有雾化组件进气孔,雾化组件40与进气孔相对应设置,雾化组件40和散热件21可绕散热件21的中心轴线相对转动以改变散热件进气孔2123b和雾化组件进气孔的相对位置,从而可方便地调节抽吸时进气气流的大小。
具体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部2123开设有两个散热件进气孔2123b,两个散热件进气孔2123b沿径向开设于第一散热部2123的相对两侧,雾化组件40的雾化支架41上开设有两个雾化组件进气孔,每个散热件进气孔2123b与其中一个雾化组件进气孔对应设置。可以理解,散热件进气孔2123b和雾化组件进气孔的数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以满足不同要求。
上述抽吸组件20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100,通过在散热件21和抽吸件25之间设置隔热件23减少了由散热件21传递至抽吸件25的热量,从而降低了流出抽吸件25的气流的温度,提高了用户的抽吸体验。而且,通过在散热件21、隔热件23以及抽吸件25之间的台阶面的设置有效阻挡了冷凝液的流动,有效防止了冷凝液泄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抽吸组件,安装于雾化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组件包括:
散热件,具有两端开口的散热腔;
隔热件,配接于所述散热件的一端,所述隔热件具有连通所述散热腔的隔热腔;以及
抽吸件,配接于所述隔热件远离所述散热件的一端,所述抽吸件具有连通所述隔热腔的出气通道;
其中,所述隔热件的热导率小于所述散热件的热导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的外侧壁突设有多个散热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散热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多个所述散热凸起沿所述散热件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散热凸起沿轴向环绕所述散热件的中心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主体及散热连接部,所述散热腔形成于所述散热主体,所述散热连接部的一端伸入所述散热腔内并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散热连接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散热腔以配接所述隔热件;
其中,所述散热连接部伸入所述散热腔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散热主体连接所述散热连接部的一端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套设于所述散热件的一端外,且所述隔热件连接所述散热件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散热件连接所述隔热件的一端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件套设于所述隔热件远离所述散热件的一端外,且所述抽吸件连接所述隔热件的一端的内径小于所述隔热件连接所述抽吸件的一端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组件还包括吸附件,所述吸附件收容于所述散热腔靠近所述隔热件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组件还包括雾化单元,所述雾化单元收容于所述散热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抽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开设有连通所述雾化单元的进气孔。
10.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抽吸组件。
CN202121646851.5U 2021-07-19 2021-07-19 抽吸组件及雾化装置 Active CN215684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6851.5U CN215684836U (zh) 2021-07-19 2021-07-19 抽吸组件及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46851.5U CN215684836U (zh) 2021-07-19 2021-07-19 抽吸组件及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4836U true CN215684836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87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46851.5U Active CN215684836U (zh) 2021-07-19 2021-07-19 抽吸组件及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4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27742A1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3231649A1 (zh) 发热模块、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8104923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8551344U (zh) 电磁线圈、雾化结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875000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5413828A (zh) 雾化结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84836U (zh) 抽吸组件及雾化装置
CN218104924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WO2023109356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CN21706541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CN21748767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芯
CN21706541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WO2023109355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CN114190604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和发热体
JP2023542017A (ja) 加熱器及び加熱霧化装置
CN112956750A (zh) 雾化芯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WO2024001368A1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974183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4001367A1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9939726U (zh) 隔热管、雾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255433U (zh) 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CN218483791U (zh) 雾化芯、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8921629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284787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CN219613081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