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4787U -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4787U
CN217284787U CN202220698718.2U CN202220698718U CN217284787U CN 217284787 U CN217284787 U CN 217284787U CN 202220698718 U CN202220698718 U CN 202220698718U CN 217284787 U CN217284787 U CN 217284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atomizing device
heat
piece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987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家太
吴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987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4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4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4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包括壳体、第一隔热件、吸液件及锁扣件,壳体的一端为吸嘴端,另一端为开口端,吸嘴端朝向开口端延伸一内管体和一外管体,外管体套设于内管体外周且两者之间界定形成一隔热腔,第一隔热件装设于隔热腔内以提供隔热作用。吸液件装配于开口端,锁扣件装设于开口端且抵接于吸液件背离壳体的一侧。在气流从开口端流向吸嘴端的时候,热量会传递至内管体外壁上,造成内管体外壁温度较高,此时第一隔热件设于内管体和外管体之间,可阻挡热量从内管体的外壁向外扩散,从而隔离热量,避免内管体外壁的温度传递到外管体上,保证外管体外表面始终保持非高温状态,从而消除了烫嘴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背景技术
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由于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替代吸收方式,例如可将医疗药品等气溶胶生成基质产生气溶胶的电子雾化器用于医疗等不同领域中,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替代常规的产品形态及吸收方式。
目前使用的电子雾化器一般是在壳体的一端设置雾化腔,另一端设置吸嘴。并在雾化腔内设置雾化芯。在用户需要吸入气溶胶时,雾化芯工作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产生气溶胶雾气,气溶胶雾气从雾化腔向吸嘴侧流动,从而进入用户的口中发挥作用。
然而,在用户吸食过程中,由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产生的气溶胶往往具有较高的温度,而雾化的温度会逐渐传导到吸嘴的外表面,导致吸嘴外表面温度高出现烫嘴现象,不仅使用户体验感差,且还会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电子雾化器吸嘴温度过高导致的烫嘴及安全隐患问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壳体,壳体的一端为吸嘴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吸嘴端朝所述开口端延伸一内管体和一外管体,所述外管体套设于所述内管体外周且两者之间界定形成一隔热腔;
第一隔热件,装设于所述隔热腔内;
吸液件,装设于所述开口端;
锁扣件,装设于所述开口端且抵接于所述吸液件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体内部形成气流通道,且所述第一隔热件沿所述内管体的轴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件在与所述内管体的轴向相交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内管体及所述外管体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嘴端包括金属件和第二隔热件,所述金属件套设于所述内管体外围且与所述内管体之间形成所述隔热腔,所述第二隔热件套设于所述金属件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内管体的轴向,所述外管体在所述开口端指向所述吸嘴端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逐渐缩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吸嘴端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件为具有隔热功能的填充介质或涂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体与所述外管体一体成型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锁扣件背离所述吸液件的一侧与所述底座固定。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雾化装置。
上述雾化装置,包括壳体、第一隔热件、吸液件及锁扣件,壳体的一端为吸嘴端,另一端为开口端,吸嘴端朝向开口端延伸一内管体和一外管体,外管体套设于内管体外周且两者之间界定形成一隔热腔,第一隔热件装设于隔热腔内以提供隔热作用。吸液件装配于开口端,锁扣件装设于开口端且抵接于吸液件背离壳体的一侧以将吸液件与壳体固定起来。吸液件的设置使得气溶胶雾气在开口端产生,在气流从开口端流向吸嘴端的时候,热量会传递至内管体外壁上,造成内管体外壁温度较高,此时第一隔热件设于内管体和外管体之间,可阻挡热量从内管体的外壁向外扩散,从而隔离热量,避免内管体外壁的温度传递到外管体上,保证外管体外表面始终保持非高温状态,在抽吸过程中不会出现烫嘴的问题,用户体验感更佳,且不会再产生因吸嘴高温烫伤嘴的风险,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供的雾化设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提供的雾化设置的第一角度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提供的雾化设置的第二角度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提供的雾化设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雾化装置;10、壳体;11、内管体;12、外管体;13、吸嘴端;14、开口端;15、隔热腔;20、第一隔热件;30、吸液件;40、锁扣件;50、底座;L、气流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及图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100,包括壳体10、第一隔热件20、吸液件30及锁扣件40,壳体10的一端为吸嘴端13,另一端为开口端14,吸嘴端13朝向开口端14延伸一内管体11和一外管体12,外管体12套设于内管体11外周且两者之间界定形成一隔热腔15,第一隔热件20装设于隔热腔15内以提供隔热作用。吸液件30装配于开口端14,锁扣件40装设于开口端14且抵接于吸液件30背离壳体10的一侧以将吸液件30与壳体10固定起来。
如此,吸液件30的设置使得气溶胶雾气在开口端14产生,在气流从开口端14流向吸嘴端13的时候,热量会传递至内管体11外壁上,造成内管体11外壁温度较高,此时第一隔热件20设于内管体11和外管体12之间,可阻挡热量从内管体11的外壁向外扩散,从而隔离热量,避免内管体11外壁的温度传递到外管体12上,保证外管体12外表面始终保持非高温状态,在抽吸过程中不会出现烫嘴的问题,用户体验感更佳,且不会再产生因吸嘴高温烫伤嘴的风险,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
可以理解地,非高温状态没有确定的温度范围,在用户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温度越低越好,以保证用户吸食的舒适性。并且,本申请直接借用内管体11和外管体12之间之间的空间设置第一隔热件20,无需改变壳体10本身结构,使得雾化装置100结构紧凑且尺寸小。
可选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管体11内部形成气流通道,气流沿如图3和图4中的气流流向方向L流动,第一隔热件20沿内管体11的周向环绕设置并沿内管体11的轴向延伸设置,从而保证在气流流动过程中,第一隔热件20持续的在内管体11和外管体12之间进行隔热,提高隔热效果。
具体地,沿内管体11的轴向,可以设置第一隔热件20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外管体12的相对两端平齐,避免外管体12的任何一个部位受到内管体11传导来的热量,以进一步保证外管体12外表面始终保持非高温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隔热件20在与内管体11的轴向相交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外管体12及内管体11贴合。使得第一隔热件20完全贴住外管体12面向隔热腔15的内壁和内管体11面向隔热腔15的外壁。如此,能够完全避免内管体11外壁的热量向外传导。即使存在未知部位会有热量溢出,贴住外管体12面向隔热腔15的内壁的第一隔热件20也能阻断热量向外管体12的传导,从而实现有效的隔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管体11与外管体12一体成型设置,避免了壳体10的装配过程,使得壳体10的制作过程简单。
可选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管体12包括金属件和第二隔热件(图未具体示出),此时金属件与内管体11一体成型设置。金属件套设于内管体11外围且与内管体11之间形成隔热腔15,采用金属件形成坚硬的壳体10,第二隔热件套设于金属件外。在用户通过外管体12吸食气溶胶雾气时,嘴巴直接接触第二隔热件,从而通过第一隔热件20和第二隔热件实现双重隔热,即使第一隔热件20的隔热效果未达到预期效果,通过第二隔热件能够避免金属件与嘴巴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外管体12的防烫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外管体12也可以直接采用软胶制成,关于外管体12的具体材料,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内管体11的轴向,随气流的流动,外管体12在开口端14指向吸嘴端13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逐渐缩小。直至外管体12的吸嘴端13形成一个较小的、方便用户直接入口的大小的形状,以提高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吸嘴端13的横截面呈椭圆形,使得外管体12的设计更贴合嘴形,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和舒适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隔热件20为具有隔热功能的填充介质,填充介质可以为塑胶、硅胶等热导率较低的非金属材料,塑胶硅胶等材料生产成本低,从而可以降低雾化装置100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隔热件20也可以为具有隔热功能的涂层,涂层可以为高温隔热膜等等热导率较低的非金属膜体,从而有效减少了由内管体11传递至外管体12的热量。可以理解地,形成第一隔热件20的材料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吸液棉用于吸取气溶胶生成基质,并通过外部的雾化装置100的设置使得气溶胶生成基质被雾化产生气溶胶气体,气溶胶气体进入内管体11内部流动至吸嘴端13,从而供用户吸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锁扣件40将壳体10与吸液棉固定之后,雾化装置100还设置有底座50,底座50与锁扣件40背离吸液件30的一侧固定,从而将壳体10、吸液棉及锁扣件40均置于底座50上,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雾化装置100,置于锁扣件40的具体固定形式,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根据本申请具体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雾化装置100。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子雾化器还包括发热体,发热体用于将吸液棉中吸取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从而产生气溶胶雾气。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将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雾化,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定。
如此,在气流从开口端14流向吸嘴端13的时候,热量会传递至内管体11外壁上,造成内管体11外壁温度较高,此时第一隔热件20设于内管体11和外管体12之间,可阻挡热量从内管体11的外壁向外扩散,从而隔离热量,避免内管体11外壁的温度传递到外管体12上,保证外管体12外表面始终保持非高温状态,在抽吸过程中不会出现烫嘴的问题,用户体验感更佳,且不会再产生因吸嘴高温烫伤嘴的风险,从而消除了电子雾化器的安全隐患。
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装置100及电子雾化器,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在外管体12与内管体11之间的隔热腔15内设置第一隔热件2040,从而避免内管体11外壁的温度传递到外管体12上,保证外管体12外表面始终保持非高温状态,在抽吸过程中不会出现烫嘴的问题,用户体验感更佳,且不会再产生因吸嘴高温烫伤嘴的风险,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
(2)通过直接利用外管体12和内管体11之间的空间设置第一隔热件20,无需改变壳体10本身结构,使得雾化装置100结构紧凑且尺寸小。
(3)通过设置第一隔热件20沿内管体11的轴向延伸设置,同时第一隔热件20环绕内管体11设置,从而在气流流动过程中,持续的在内管体11和外管体12之间进行隔热,以保证隔热效果。
(4)通过设置第二隔热件套设于金属件外,在用户通过外管体12吸食气溶胶雾气时,嘴巴直接接触第二隔热件,从而实现双重隔热,即使第一隔热件20的隔热效果未达到预期效果,通过第二隔热件能够避免金属件与嘴巴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外管体12的防烫效果,提高了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壳体的一端为吸嘴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吸嘴端朝所述开口端延伸一内管体和一外管体,所述外管体套设于所述内管体外周且两者之间界定形成一隔热腔;
第一隔热件,装设于所述隔热腔内;
吸液件,装设于所述开口端;
锁扣件,装设于所述开口端且抵接于所述吸液件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内部形成气流通道,且所述第一隔热件沿所述内管体的周向环绕设置并沿所述内管体的轴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在与所述内管体的轴向相交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内管体及所述外管体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端包括金属件和第二隔热件,所述金属件套设于所述内管体外围且与所述内管体之间形成所述隔热腔,所述第二隔热件套设于所述金属件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内管体的轴向,所述外管体在所述开口端指向所述吸嘴端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逐渐缩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端的横截面呈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为具有隔热功能的填充介质或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与所述外管体一体成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锁扣件背离所述吸液件的一侧固定。
10.一种电子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
CN202220698718.2U 2022-03-28 2022-03-28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Active CN217284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8718.2U CN217284787U (zh) 2022-03-28 2022-03-28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8718.2U CN217284787U (zh) 2022-03-28 2022-03-28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4787U true CN217284787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35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98718.2U Active CN217284787U (zh) 2022-03-28 2022-03-28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4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231649A1 (zh) 发热模块、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111109664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259092B (zh) 具有波浪形雾化气道的雾化器
EP3342296B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WO2022170799A1 (zh) 雾化芯、雾化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8104923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EP4298927A1 (en) Atomizer
WO2023045473A1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JP7482942B2 (ja) 加熱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霧化装置
CN217284787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器
US20230320425A1 (en) Vaporizer and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CN216821778U (zh) 电子雾化装置
WO2023125068A1 (zh) 用于电子烟的烟弹和电子烟
CN218104924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KR20240002939A (ko) 가열 기구 및 전자 무화장치
CN214340112U (zh) 雾化组件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CN113100486A (zh) 雾化结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216674685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5226957A (zh) 加热组件及雾化装置
CN112956750A (zh) 雾化芯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CN218483791U (zh) 雾化芯、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7162790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4340080U (zh) 一种雾化器结构
CN21889835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供电结构
CN215270584U (zh) 雾化结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