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69530U - 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69530U CN215669530U CN202120046503.8U CN202120046503U CN215669530U CN 215669530 U CN215669530 U CN 215669530U CN 202120046503 U CN202120046503 U CN 202120046503U CN 215669530 U CN215669530 U CN 2156695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e
- supporting
- plate
- units
- bodi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设于边坡背对基坑一侧的土体内,包括第一支护体;包括设于土体内的多个支护桩单元;每个支护桩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桩体;竖向相邻的桩体相连接;第二支护体;包括设于土体内的多个支护板单元;支护板单元与支护桩单元连接;每个支护板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板体;竖向相邻的板体相连接;桩头;呈尖锥状设于每个支护桩单元的下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体式设计的第一支护体、第二支护体和桩头,可提高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效率及第一支护体和第二支护体的周转率,降低施工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的基坑支护体系有多种支护结构,比如拉森钢板桩支护结构,钢管柱支护结构等,但均存在相应的问题。以常用的拉森钢板桩配内支撑或拉锚的支护结构为例,由于拉森钢板桩自身的刚度较弱,支护深度受限制,普遍只能应用于浅基坑。而钢管柱支护结构通常是在钢管柱内灌混凝土以提高支护结构的刚度,但这类钢管柱无法周转使用,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基坑支护体系不便于周转,刚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设于边坡背对基坑一侧的土体内,包括:
第一支护体;包括设于所述土体内的多个支护桩单元;每个所述支护桩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桩体;竖向相邻的所述桩体相连接;
第二支护体;包括设于所述土体内的多个支护板单元;所述支护板单元与所述支护桩单元连接;每个所述支护板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板体;竖向相邻的所述板体相连接;
桩头;呈尖锥状设于每个所述支护桩单元的下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护体的多个所述支护桩单元以m行n列的矩形阵列设于所述土体内;其中,m和n分别大于等于2。
进一步,同一行内相邻的所述支护桩单元连接有所述支护板单元;至少同一列相邻的所述支护桩单元连接有所述支护板单元。
进一步,所述竖向相邻的所述桩体通过桩连接件连接;所述桩连接件包括环箍及桩连接螺栓。
进一步,所述竖向相邻的所述板体通过板连接件连接;所述板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及板连接螺栓。
进一步,所述桩体呈圆管状,所述桩头上端嵌入所述桩体内,所述桩头周向端设有与所述桩体下端抵接的限位环。
进一步,所述桩体内设有砂石填充层。砂石填充层不仅可以提高桩体的刚度,而且可快速填充桩体拆除后土体内形成的孔洞。
进一步,所述桩体的外侧壁设有卡槽;所述板体侧端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块。通过卡槽和卡块连接的桩体和板体,形成稳定的受力体系,保证支护体系的稳定。
进一步,所述板体上设有加强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体式设计的第一支护体、第二支护体和桩头,可提高基坑支护体系的施工效率及第一支护体和第二支护体的周转率,降低施工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施工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桩连接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C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坑;2-边坡;3-支护桩单元;3.1-桩体;4-支护板单元;4.1-板体;5-桩头;6-桩连接件;6.1-环箍;6.2-桩连接螺栓;6.3-螺钉;7-板连接件;8-卡槽;9-卡块;10-加强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的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设于边坡2背对基坑1一侧的土体内,包括:第一支护体;包括设于土体内的多个支护桩单元3;每个支护桩单元3包括竖向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桩体3.1;竖向相邻的桩体3.1相连接;
第二支护体;包括设于土体内的多个支护板单元4;支护板单元4与支护桩单元3连接;每个支护板单元4包括竖向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板体4.1;竖向相邻的板体4.1相连接;
桩头5;呈尖锥状设于每个支护桩单元3的下端。
具体的:第一支护体的多个支护桩单元3以m行n列的矩形阵列设于土体内;其中,m和n分别大于等于2。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m为4,n为3,即边坡2背对基坑1的一侧土体内设有4行和3列支护桩单元3。
同一行内相邻的支护桩单元3连接有支护板单元4;至少同一列相邻的支护桩单元3连接有支护板单元4。本实施例的4行3列支护桩单元3中,靠近基坑1的一列支护桩单元3之间设有支护板单元4。可以理解为,靠近基坑1的一侧设有一列相连接的支护桩单元3和支护板单元4形成的支护主体,而该支护主体背对基坑1的一侧设有多个支护肋,每个支护肋包括一行设置并连接的支护桩单元3和支护板单元4,支护肋为支护主体提供有效支撑。
竖向相邻的桩体3.1通过桩连接件6连接;桩连接件6包括环箍6.1及桩连接螺栓6.2。竖向相邻的板体4.1通过板连接件7连接;板连接件7包括连接板及板连接螺栓,连接板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板连接螺栓与相邻的板体4.1连接。桩连接件6和板连接件7可以采用常规连接手段,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参见图4、图5,桩连接件6设于桩体3.1的上端和下端;环箍6.1包裹于桩体3.1周向端,并通过螺钉6.3与桩体3.1连接;环箍6.1设有水平部,水平部上设有螺栓孔,桩连接螺栓6.2穿过螺栓孔将相邻桩体3.1的环箍6.1连接。
桩体3.1呈圆管状,桩头5上端嵌入桩体3.1内,桩头5周向端设有与桩体3.1下端抵接的限位环。本实施例的桩体3.1优选为钢筋混凝土圆锥体。
桩体3.1内设有砂石填充层。砂石填充层可以是细砂、砂石或石子。
桩体3.1的外侧壁设有卡槽8;板体4.1侧端设有与卡槽8配合的卡块9。施工时根据板体4.1宽度设置桩体3.1,再将板体4.1竖向插入土体内并保证板体4.1侧端的卡块9插入桩体3.1的卡槽8内。为了便于板体4.1进入土体,每个支护板单元4最下端的板体4.1下端为斜端面。
另外,板体4.1上焊接有加强肋板10,本实施例中优选板体4.1两背对板面分别设有与板体4.1相垂直的加强肋板10。
本实施例的可周转基坑1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如下:
步骤一、测量放线,标记出拟施工基坑1位置的边线、桩体3.1的中心线及中心点,该测量放线方法为现有常规方法,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步骤二、在步骤一标记的桩体3.1中心点处利用打桩机施打桩头5,再将一个桩体3.1下端套在桩头5上端,使该桩体3.1下端抵接在桩头5上端或桩头5的限位环上,利用打桩机施打该桩体3.1,使该桩体3.1进入土体。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使对应的桩体3.1进入步骤一标记有桩体3.1中心点的土体内;具体为,沿垂直于边线的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行支护桩单元3,再采用与设置第一行支护桩单元3相同的方式沿边线长度方向设置第二行支护桩单元3;依次完成第三行支护桩单元3和第四行支护桩单元3。
步骤四、在步骤三的每一行支护桩单元3施工过程中,可同步进行支护板单元4的施工,比如,第一行支护桩单元3的三个支护桩单元3施工时,在先完成的两个支护桩单元3之间利用另一个打桩机安装一个支护板单元4,待该第一行支护桩单元3的第三个支护桩单元3安装完成后,再进行第二个支护板单元4的安装,使该第一行支护桩单元3的三个支护桩单元3和两个支护板单元4连接为整体。同样,可进行其他支护桩单元3之间的支护板单元4的施工,直至第一层桩体3.1和板体4.1完成施工。
步骤五、当支护桩单元3和支护板单元4需要延长时,即当需要设置第二层桩体3.1和板体4.1时;在第一层桩体3.1上端距离地面1.5米处,利用桩连接件6在第一层桩体3.1上端安装第二层桩体3.1,利用打桩机施打第二层桩体3.1的上端;同样,在第一层板体4.1上端距离地面1.5米处,利用板连接件7在第一层板体4.1上端安装第二层板体4.1,利用打桩机施打第二层板体4.1的上端。依次进行,直至第一支护体和第二支护体完成施工。
步骤六、向桩体3.1内灌入砂石填充层。
步骤七、开挖基坑1土体,实施基坑1内主体结构及附属工程施工。基坑1内主体结构及附属工程施工出地面,防水工程完毕后,完成土方回填等工作。
步骤八、反向拔出桩体3.1和板体4.1,最下层的桩体3.1与桩头5分离,桩体3.1内的砂石填充层掉落至桩体3.1拔出后土体内形成的孔洞内。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设于边坡背对基坑一侧的土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护体;包括设于所述土体内的多个支护桩单元;每个所述支护桩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桩体;竖向相邻的所述桩体相连接;
第二支护体;包括设于所述土体内的多个支护板单元;所述支护板单元与所述支护桩单元连接;每个所述支护板单元包括竖向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板体;竖向相邻的所述板体相连接;
桩头;呈尖锥状设于每个所述支护桩单元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体的多个所述支护桩单元以m行n列的矩形阵列设于所述土体内;其中,m和n分别大于等于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同一行内相邻的所述支护桩单元连接有所述支护板单元;至少同一列相邻的所述支护桩单元连接有所述支护板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相邻的所述桩体通过桩连接件连接;所述桩连接件包括环箍及桩连接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相邻的所述板体通过板连接件连接;所述板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及板连接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呈圆管状,所述桩头上端嵌入所述桩体内,所述桩头周向端设有与所述桩体下端抵接的限位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内设有砂石填充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外侧壁设有卡槽;所述板体侧端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设有加强肋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046503.8U CN215669530U (zh) | 2021-01-08 | 2021-01-08 | 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046503.8U CN215669530U (zh) | 2021-01-08 | 2021-01-08 | 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69530U true CN215669530U (zh) | 2022-01-28 |
Family
ID=79950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046503.8U Active CN215669530U (zh) | 2021-01-08 | 2021-01-08 | 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69530U (zh) |
-
2021
- 2021-01-08 CN CN202120046503.8U patent/CN2156695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84289B1 (ko) | 복합형 강가시설 및 그 시공방법 | |
AU2011368478B2 (en) | Batch-installation-type large-caliber underwater casing installation structure using sheet pile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same | |
CN211773698U (zh) | 一种桩锚支护结构 | |
CN110777806B (zh) | 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 |
CN110777802A (zh) | 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200426U (zh) | 一种微型钢管桩挡墙抗滑支挡结构 | |
CN104863177A (zh) | 一种复合式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658383U (zh) | 一种淤泥深水大水流基坑组合支护 | |
CN207003421U (zh) | 一种坐落于硬岩顶面的钢板桩结构 | |
JP3639294B1 (ja) | 構造物の耐震補強構造 | |
CN111779022A (zh) | 防沉降和倾斜的软土地基中地下综合管廊新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523223U (zh) | 一种装配式长条形基坑支护装置 | |
JP2005290869A (ja) | 水上構造物の補強構造 | |
CN209798815U (zh) | 一种强效防侧滑可拆卸悬臂式挡土墙 | |
CN215669530U (zh) | 一种可周转基坑支护体系 | |
CN113699996B (zh) | 一种基坑土方开挖方法 | |
CN210887263U (zh) | 一种岩质河床条件下双排钢板桩围堰施工结构 | |
CN211006645U (zh) | 钻孔灌注桩加固结构 | |
CN114250744A (zh) | 新型生态组合式河坡挡墙护岸 | |
KR101047257B1 (ko) | 복합시트파일을 이용한 흙막이 벽체 조성공법 | |
CN110792103A (zh) | 支护桩与管道墙体合二为一的地下管道及施工方法 | |
JP4146250B2 (ja) | オープンケーソンの底盤築造方法 | |
CN211973510U (zh) | 一种钢板桩与树根桩复合基坑支护结构 | |
CN113944262B (zh) | 一种无基柱式深基坑外墙一体式构造的施工方法 | |
CN220099935U (zh) | 一种砂卵石地区有限空间支护的钢管桩支护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