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7802A - 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77802A CN110777802A CN201910999878.3A CN201910999878A CN110777802A CN 110777802 A CN110777802 A CN 110777802A CN 201910999878 A CN201910999878 A CN 201910999878A CN 110777802 A CN110777802 A CN 1107778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n
- span support
- support
- low
- p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于在施工基坑和基坑内的坑中坑的过程中进行支护,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施工高跨支护,沿着待开挖的坑中坑的边沿施工低跨支护,低跨支护和高跨支护相对设置;开挖土方以露出低跨支护的顶部,且露出高跨支护的靠近低跨支护的一侧以形成锚固面,在高跨支护的锚固面的一侧留设预留土方以临时支挡高跨支护;施工斜向连接低跨支护的顶部和高跨支护的锚固面的斜撑;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处,于基坑内施工横向支撑连接低跨支护和高跨支护的横撑,开挖坑中坑至设计标高处;待基坑和坑中坑内施工主体结构之后拆除斜撑。本发明可解决开挖基坑和坑中坑难以保证支护安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现有技术中的基坑支护结构大多采用双排支护基坑支护,该基坑支护结构是由两排平行的钢筋混凝土支护及支护顶的连梁形成的空间门架式结构体系。当需要开挖基坑和基坑内的坑中坑时,现有的支护结构难以保证开挖施工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开挖基坑和坑中坑难以保证支护安全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在施工基坑和所述基坑内的坑中坑的过程中进行支护,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施工高跨支护,沿着待开挖的坑中坑的边沿施工低跨支护,所述低跨支护和所述高跨支护相对设置;
开挖土方以露出所述低跨支护的顶部,且露出所述高跨支护的靠近所述低跨支护的一侧以形成锚固面,在所述高跨支护的锚固面的一侧留设预留土方以临时支挡所述高跨支护;
施工斜向连接所述低跨支护的顶部和所述高跨支护的锚固面的斜撑;
开挖所述基坑至设计标高处,于所述基坑内施工横向支撑连接所述低跨支护和所述高跨支护的横撑,开挖所述坑中坑至设计标高处;以及
待所述基坑和所述坑中坑内施工主体结构之后,拆除所述斜撑。
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施工所述高跨支护和所述低跨支护时,还包括在所述高跨支护和所述低跨支护之间施工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立柱桩。
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主体结构施工之后还包括:
于所述高跨支护和所述主体结构之间施工传力带,所述传力带横向支撑连接所述高跨支护和所述主体结构;以及
于所述高跨支护和所述主体结构之间进行回填。
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提供锚索,将所述锚索从所述锚固面斜向打入土方内且所述锚索的端部固定于所述锚固面。
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施工斜撑包括:
于所述低跨支护的顶部施工冠梁;
于所述高跨支护的锚固面施工牛腿;以及
对所述预留土方进行修坡,形成底模以浇筑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柱连接所述冠梁和所述牛腿。
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施工高跨支护包括:
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施工两排高跨支护桩,两排所述高跨支护桩相对设置且之间夹设有含水土层;以及
在靠近所述基坑的一排所述高跨支护桩之间施工相互咬合的多个旋喷桩,所述旋喷桩和对应的所述高跨支护桩相互咬合。
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于所述基坑内施工横撑包括:
于所述基坑内施工连梁,所述连梁横向连接所述低跨支护和所述高跨支护;以及
于所述基坑内施工围梁,所述围梁横向连接同一排的多个所述高跨支护桩且连接于所述连梁的端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用于在施工基坑和所述基坑内的坑中坑的过程中进行支护,支护结构包括:
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设置的高跨支护,沿着待开挖的坑中坑的边沿设置的低跨支护,所述低跨支护和所述高跨支护相对设置;
斜向连接所述低跨支护的顶部和所述高跨支护的斜撑;以及
横向支撑连接所述低跨支护和所述高跨支护的横撑。
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竖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高跨支护和所述低跨支护之间的多个立柱桩。
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撑包括:
横向连接所述低跨支护和所述高跨支护的连梁;以及
横向连接所述高跨支护的围梁。
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施工高跨支护,沿着待开挖的坑中坑的边沿施工低跨支护,高跨支护和低跨支护之间连接斜撑构成三角形结构,以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高跨支护的一侧留设有预留土方以临时支撑高跨支护,且预留土方能够为浇筑斜撑提供土模,方便施工。在斜撑施工后形成稳定的支护结构之后开挖基坑,接着再开挖坑中坑,然后施工主体结构,待主体结构之后再拆除斜撑,完成支护施工。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支护结构无法对低跨进行支护,难以保证开挖时的安全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至图6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3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连梁和围梁的连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至图6,显示了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步骤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平面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7所示,一种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在施工基坑和基坑内的坑中坑的过程中进行支护,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施工高跨支护10,沿着待开挖的坑中坑的边沿施工低跨支护20,低跨支护20和高跨支护10相对设置;
开挖土方以露出低跨支护20的顶部,且露出高跨支护10的靠近低跨支护20的一侧以形成锚固面,在高跨支护10的锚固面的一侧留设预留土方以临时支挡高跨支护10;
施工斜向连接低跨支护20的顶部和高跨支护10的锚固面的斜撑30;
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处,于基坑内施工横向支撑连接低跨支护和高跨支护的横撑40,开挖坑中坑至设计标高处;以及
待基坑和坑中坑内施工主体结构50之后,拆除斜撑30。
作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在施工高跨支护10和低跨支护20时,还包括在高跨支护10和低跨支护20之间施工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立柱桩60。后续待斜撑30施工后其两端支设连接于高跨支护10和低跨支护20,斜撑30的中部支设于立柱桩60,通过立柱桩60支撑斜撑30的中部,以加强斜撑30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低跨支护20的标高低于立柱桩60的标高低于高跨支护10的标高。当立柱桩60位于高跨支护10和低跨支护20之间的中点时,立柱桩60的标高为高跨支护10的标高的一半。此外,低跨支护20和立柱桩60由于标高较低,采用桩基顶部空打,底部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进行。
作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8为图7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8所示,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施工高跨支护10包括: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施工两排高跨支护桩11,两排高跨支护桩11相对设置且之间夹设有含水土层;以及在靠近基坑的一排高跨支护桩11之间施工相互咬合的多个旋喷桩12,旋喷桩12和对应的高跨支护桩11相互咬合。
在本实施例中,高跨支护10为双排桩。靠基坑一侧的高跨支护桩11与旋喷桩形成咬合,高跨支护桩11之间的旋喷桩形成咬合,从而形成暗埋式截水帷幕。
在本实施例中,旋喷桩12的顶部对应于斜撑30的一端,旋喷桩12的长度较短。旋喷桩采用空打成桩的方式进行,顶部桩基空打仅在含水土层浇筑混凝土,空打部位进行回填。旋喷桩12形成的暗埋式截水帷幕对应于含水土层,用于对该部分进行截水防水处理,防止影响基坑的开挖。
作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9为图3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9所示,施工斜撑30包括:于低跨支护20的顶部施工冠梁31;于高跨支护10的锚固面施工牛腿32;以及对预留土方进行修坡,形成底模以浇筑混凝土柱33,混凝土柱33连接冠梁31和牛腿32。
在本实施例中,待施工高跨支护10,低跨支护20和立柱桩60之后,开挖土方,以露出低跨支护20的顶部,便于施工低跨支护20的冠梁31。露出高跨支护10的顶部,便于施工高跨支护10的冠梁。同时,高跨支护10的靠近深基坑的一侧露出,形成锚固面,便于后续施工锚索。高跨支护10的一侧留设有预留土方,以支撑高跨支护10。预留土方的截面为梯形,预留土方的顶面为平面,可保证支撑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9所示,牛腿32与高跨支护桩11通过钢筋焊接及植筋连接,并浇筑混凝土,加强牛腿32与高跨支护桩11的连接。在施工斜撑30的过程中施工牛腿32。
在本实施例中,低跨支护20上的冠梁31为梯形冠梁,倒角一侧朝向高跨支护10,角度同牛腿32的倒角。后续便于将混凝土柱33连接冠梁31与牛腿32形成斜撑结构。立柱桩60用于支撑混凝土柱33。
在本实施例中,在浇筑混凝土柱33之前对顶面为平面的预留土方进行修坡,使得预留土方的顶面坡度和混凝土柱33的倾斜度相互适配。以预留土方的表面为土模浇筑混凝土柱33,施工方便,工序少。在此过程中,预留土方还起到临时支撑高跨支护10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包括提供锚索80,将锚索80从锚固面斜向打入土方内且锚索的端部固定于锚固面。在本实施例中,待开挖的深基坑外埋设有管线90,在施工高跨支护10和低跨支护20避开管线90的位置,锚索80避开管线90,避免损坏管线90。
在本实施例中,高跨支护桩11上的梯形冠梁的倒角一侧朝向深基坑,并在混凝土浇筑前预留PVC管,便于插入锚杆。倒角上安装钢垫板便于加固锚杆。
作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在斜撑30和锚索80施工完成之后,斜撑30和锚索80对低跨支护20和高跨支护10形成稳定的支撑,此时可将高跨支护10的预留土方挖除,以方便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作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10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连梁和围梁的连接剖视图。结合图1至图10所示,于基坑内施工横撑40包括:于基坑内施工连梁41,连梁41横向连接低跨支护20和高跨支护10;以及于基坑内施工围梁42,围梁42横向连接同一排的多个高跨支护桩11且连接于连梁41的端部。
连梁41,斜撑30和高跨支护10围合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结构稳定。围梁42横向连接同一排的多个高跨支护桩11,加强同一排的多个高跨支护桩11的连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连梁41和围梁42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作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在主体结构50施工之后还包括:于高跨支护10和主体结构50之间施工传力带70,传力带70横向支撑连接高跨支护10和主体结构50;以及于高跨支护10和主体结构50之间进行土方的回填。通过传力带70支撑高跨支护10和主体结构50,并通过土方填充传力带70支撑高跨支护10之间的缝隙,以加强结构的稳定性。
在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施工后形成有稳定的结构,从而可开始进行主体结构50的施工。待主体结构50施工之后,将斜撑拆除,并将肥槽全部回填完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用于在施工基坑和基坑内的坑中坑的过程中进行支护,其特征在于,支护结构包括:
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设置的高跨支护10,沿着待开挖的坑中坑的边沿设置的低跨支护20,低跨支护20和高跨支护10相对设置;
斜向连接低跨支护20的顶部和高跨支护10的斜撑;以及
横向支撑连接低跨支护20和高跨支护10的横撑。
作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包括竖向间隔设置于高跨支护10和低跨支护20之间的多个立柱桩60。
作为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横撑40包括:横向连接低跨支护20和高跨支护10的连梁41;以及横向连接高跨支护10的围梁42。
本发明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施工高跨支护,沿着待开挖的坑中坑的边沿施工低跨支护,高跨支护和低跨支护之间连接斜撑构成三角形结构,以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定性。高跨支护的一侧留设有预留土方以临时支撑高跨支护,且预留土方能够为浇筑斜撑提供土模,方便施工。在斜撑施工后形成稳定的支护结构之后开挖基坑,接着再开挖坑中坑,然后施工主体结构,待主体结构之后再拆除斜撑,完成支护施工。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支护结构无法对低跨进行支护,难以保证开挖时的安全性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在施工基坑和所述基坑内的坑中坑的过程中进行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施工高跨支护,沿着待开挖的坑中坑的边沿施工低跨支护,所述低跨支护和所述高跨支护相对设置;
开挖土方以露出所述低跨支护的顶部,且露出所述高跨支护的靠近所述低跨支护的一侧以形成锚固面,在所述高跨支护的锚固面的一侧留设预留土方以临时支挡所述高跨支护;
施工斜向连接所述低跨支护的顶部和所述高跨支护的锚固面的斜撑;
开挖所述基坑至设计标高处,于所述基坑内施工横向支撑连接所述低跨支护和所述高跨支护的横撑,开挖所述坑中坑至设计标高处;以及
待所述基坑和所述坑中坑内施工主体结构之后,拆除所述斜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施工所述高跨支护和所述低跨支护时,还包括在所述高跨支护和所述低跨支护之间施工竖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立柱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体结构施工之后还包括:
于所述高跨支护和所述主体结构之间施工传力带,所述传力带横向支撑连接所述高跨支护和所述主体结构;以及
于所述高跨支护和所述主体结构之间进行回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提供锚索,将所述锚索从所述锚固面斜向打入土方内且所述锚索的端部固定于所述锚固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斜撑包括:
于所述低跨支护的顶部施工冠梁;
于所述高跨支护的锚固面施工牛腿;以及
对所述预留土方进行修坡,形成底模以浇筑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柱连接所述冠梁和所述牛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施工高跨支护包括:
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施工两排高跨支护桩,两排所述高跨支护桩相对设置且之间夹设有含水土层;以及
在靠近所述基坑的一排所述高跨支护桩之间施工相互咬合的多个旋喷桩,所述旋喷桩和对应的所述高跨支护桩相互咬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基坑内施工横撑包括:
于所述基坑内施工连梁,所述连梁横向连接所述低跨支护和所述高跨支护;以及
于所述基坑内施工围梁,所述围梁横向连接同一排的多个所述高跨支护桩且连接于所述连梁的端部。
8.一种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用于在施工基坑和所述基坑内的坑中坑的过程中进行支护,其特征在于,支护结构包括:
沿着待开挖的基坑的边沿设置的高跨支护,沿着待开挖的坑中坑的边沿设置的低跨支护,所述低跨支护和所述高跨支护相对设置;
斜向连接所述低跨支护的顶部和所述高跨支护的斜撑;以及
横向支撑连接所述低跨支护和所述高跨支护的横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高跨支护和所述低跨支护之间的多个立柱桩。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包括:
横向连接所述低跨支护和所述高跨支护的连梁;以及
横向连接所述高跨支护的围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99878.3A CN110777802A (zh) | 2019-10-21 | 2019-10-21 | 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99878.3A CN110777802A (zh) | 2019-10-21 | 2019-10-21 | 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77802A true CN110777802A (zh) | 2020-02-11 |
Family
ID=69386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99878.3A Pending CN110777802A (zh) | 2019-10-21 | 2019-10-21 | 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7780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49116A (zh) * | 2020-08-20 | 2020-12-08 | 韶关市新城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软土层深基坑挖土施工方法 |
CN112663637A (zh) * | 2020-12-18 | 2021-04-16 | 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在边坡高低跨桩基的施工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69364A (zh) * | 2012-08-30 | 2014-03-26 |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深基坑内坑中坑水平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203654295U (zh) * | 2013-12-23 | 2014-06-18 |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单肢斜撑加固基坑支护结构 |
CN203684230U (zh) * | 2013-11-21 | 2014-07-02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预制双排桩结构 |
CN110206039A (zh) * | 2019-05-31 | 2019-09-06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复杂地质条件坑中坑拉森钢板桩施工方法 |
-
2019
- 2019-10-21 CN CN201910999878.3A patent/CN11077780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69364A (zh) * | 2012-08-30 | 2014-03-26 | 深圳市工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深基坑内坑中坑水平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203684230U (zh) * | 2013-11-21 | 2014-07-02 | 昆明理工大学 | 一种预制双排桩结构 |
CN203654295U (zh) * | 2013-12-23 | 2014-06-18 |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单肢斜撑加固基坑支护结构 |
CN110206039A (zh) * | 2019-05-31 | 2019-09-06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复杂地质条件坑中坑拉森钢板桩施工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于林平等: "《图解地基基础施工细部做法100讲》", 30 November 20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49116A (zh) * | 2020-08-20 | 2020-12-08 | 韶关市新城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软土层深基坑挖土施工方法 |
CN112663637A (zh) * | 2020-12-18 | 2021-04-16 | 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在边坡高低跨桩基的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742213U (zh) | 基坑支护结构 | |
CN110541721A (zh) | 一种富水流砂地层全风化围岩隧道的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02162258B (zh) | 一种塔吊钢管混凝土高桩塔基结构及构建方法 | |
CN106522242A (zh) | 用于软弱地层紧邻地下结构的基坑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498950A (zh) | 锚头置于桩身的深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及其实施方法 | |
CN113417300B (zh) | 边坡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560962A (zh) | 一种回填区基坑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777802A (zh) | 深基坑高低跨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035360B (zh) |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方法 | |
CN106522236A (zh) | 基坑支护的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4863177A (zh) | 一种复合式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978680B (zh) | 一种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装置及方法 | |
CN110093929A (zh) | 一种地下工程顺作法施工方法及结构 | |
CN203373753U (zh) | 基坑桩锚护壁混凝土锚索冠梁结构 | |
CN214883687U (zh) | 基坑支护结构 | |
CN210288419U (zh) | 一种用于大跨距逆作基坑的反立柱斜撑加固系统 | |
CN108005086B (zh) |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高支墩反拉式斜撑结构 | |
CN110685287A (zh) | 一种带排水沟和挡土墙的双排桩基坑支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206233244U (zh) | 基坑的支护结构 | |
CN111549789A (zh) | 用于基坑支护的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315573U (zh) | 一种房建地基开挖防坍塌支撑结构 | |
CN212427117U (zh) | 一种基坑止水支护结构 | |
CN103074897A (zh) | 加筋约束土复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6194773U (zh) | 一种用于加强底板换撑的底板墩支护结构 | |
CN208604588U (zh) | 地下厂房隔墙岩体预支护结构及地下厂房隔墙岩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