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65051U - 一种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65051U
CN215665051U CN202121396982.2U CN202121396982U CN215665051U CN 215665051 U CN215665051 U CN 215665051U CN 202121396982 U CN202121396982 U CN 202121396982U CN 215665051 U CN215665051 U CN 215665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ner fitting
auxiliary
plate
container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969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崇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hengsh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hengsh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hengsh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hengshi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9698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65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65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65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其中角件结构包括角件本体(2)、上板(16)和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角件本体(2)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顶端与所述角件本体(2)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底端和外侧面作为集装箱门体的接触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底端可与集装箱立柱(3)相连。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可采用标准吊具将集装箱从顶部吊起,以确保大尺寸箱体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转运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加工与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英文名container。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国际标准集装箱中,最常见的为40尺集装箱,在其四个顶角分别设置四个角件,吊装过程中,只要通过设置在顶角位置的角件将吊绳与集装箱的四个顶角固定即可进行吊装作业。然而,在对加长集装箱,如45尺集装箱、48尺集装箱、53尺集装箱等进行吊装作业时,为了满足堆码、吊装的要求,除在四个顶角可以固定吊绳外,还需要在箱体的中间位置增设角件和立柱(3),从而保证加长箱吊装作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就需要在箱体对应于40尺集装箱的位置安装角件,以便采用标准吊具将集装箱从顶部吊起,使集装箱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角件结构,所述角件结构包括角件本体(2)、上板(16)和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角件本体(2)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顶端与所述角件本体(2)相连。所述上板(16)设有一开口部(10),所述角件本体(2)的顶板卡在所述开口部(10)内从而保持所述角件本体(2)的顶板与所述上板(16)齐平,还包括围板(15);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下板(4)和辅助结构,所述下板(4)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整板,其大小与所述上板(16)及所述角件本体(2)的投影面积相匹配;所述上板(16)、所述下板(4)和所述围板(15)共同围合构成一矩形中空结构,所述角件本体(2)设置在所述矩形中空结构靠近端部的位置。所述围板(15)为由平板折弯形成或组合焊接形成的C形结构,所述围板(15)处于所述上板(16)和所述下板(4)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角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或所述围板(15)的侧端面开设有穿线孔(9);所述穿线孔(9)为是圆形、椭圆型、矩形或多边形,所述穿线孔(9)的数量为一个或复数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孔(14)。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顶面在所述第一装配孔(14)上方位置处焊接有紧固件连接用螺母;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的第一装配孔(14)为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角件结构,在集装箱箱体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高度与所述角件本体(2)的高度之和与集装箱顶纵梁(1)的高度相匹配;和/或,在集装箱箱体长度方向上所述辅助结构的长度尺寸与所述下板(4)的长度尺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结构的底部固定在所述下板(4)的顶部且所述辅助结构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角件结构的底部;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五辅助部件,所述第五辅助部件为至少一个纵向设置的矩形板。所述辅助结构的顶部固定在所述下板(4)的底部。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一辅助部件(6),所述第一辅助部件(6)为一顶部开口的矩形盒状结构;或,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二辅助部件,所述第二辅助部件为一顶部开口的C字形弯板;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三辅助部件,所述第三辅助部件为一顶部开口的矩形盒状结构;或,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四辅助部件,所述第四辅助部件为一顶部开口的C字形弯板。所述第一辅助部件(6)或所述第二辅助部件在集装箱体宽度方向上的箱内侧端面与所述下板(4)的箱内侧端面齐平,其横截面覆盖在所述角件结构的包括立柱(3)连接位置及侧门上边沿所对应的位置;或,所述第三辅助部件或所述第四辅助部件在集装箱体宽度方向上的箱内侧端面不超出立柱(3)与所述角件结构的连接端外侧,其横截面覆盖所述角件结构在侧门上边沿所对应的位置处。1所述下板(4)、所述第一辅助部件(6)、所述第二辅助部件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孔(14)。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角件结构,所述角件结构的内部设有加强筋板;或,所述下板(4)和所述辅助结构之间设有紧固垫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装箱,包括顶纵梁(1)、第一角件结构(102)、第二角件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三角件结构;所述第一角件结构(102)和第二角件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顶纵梁(1)的两端部;所述第三角件结构设置在所述顶纵梁(1)中间位置;所述第三角件结构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角件结构;所述顶纵梁(1)中间位置设有一切口部(5);所述第三角件结构卡在所述切口部(5)内且与两侧的顶纵梁(1)相焊接。还包括一立柱(3),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底部。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7)和紧固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7)固定在所述立柱(3)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底部设有第一装配孔(14)、所述第二连接部件(7)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14)同轴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紧固件同时穿入所述第一装配孔(14)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7)相锁固。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六辅助部件(7),所述第六辅助部件(7)为一矩形平板,所述矩形平板上设有第二装配孔;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七辅助部件(11),所述第七辅助部件(11)包括一弯折板(12),所述弯折板(12)为具有翻折边(13)的几字形结构,所述弯折板(12)的翻折边(13)上设有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七辅助部件的两侧端面分别设有封板(12),所述封板(12)上可设有穿线孔(9);所述穿线孔(9)为圆形、椭圆型、矩形或多边形,所述穿线孔(9)的数量为一个或复数个。所述集装箱的侧部设有门板(101),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靠近外侧的下表面及侧面与所述门板(101)或所述门板(101)的密封件相抵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在顶纵梁(1)的中间位置设置角件,以便于在箱体的中间位置固定吊绳或吊杆,可采用标准吊具将集装箱从顶部吊起,以确保大尺寸箱体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提高了转运效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采用了盒状角件结构,将角件本体(2)包围连接为一整体,从而将角件起吊点的载荷传递到能避开门板(101)板的立柱(3);所增设的立柱(3)可以采用可拆卸形式固定,既可满足侧开门的尺寸要求也可以提高箱体结构强度和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的集装箱侧部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的集装箱门板与顶纵梁位置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角件结构顶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角件结构侧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角件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角件结构侧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角件结构侧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角件结构,所述角件结构包括角件本体2、上板16和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角件本体2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顶端与所述角件本体2相连。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角件结构可用做集装箱的中间顶角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底端和外侧面作为集装箱门体的接触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底端可与集装箱立柱3相连,从而可将所述立柱3与所述角件结构固定的更加牢固,从而保证集装箱在吊装过程中安全可靠。
所述上板16设有一开口部10,所述角件本体2的顶板卡在所述开口部10内从而保持所述角件本体2的顶板与所述上板16齐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所述角件结构与集装箱顶纵梁1装配后的高度与在集装箱顶角处的角件装配后的高度一致,保证了集装箱转运或堆叠尺寸的一致性和通适性。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角件结构,还包括围板15;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下板4和辅助结构,所述下板4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整板,其大小与所述上板16及所述角件本体2的投影面积相匹配;所述上板16、所述下板4和所述围板15共同围合构成一矩形中空结构,所述角件本体2设置在所述矩形中空结构靠近端部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采用所述围板15及所述上板16、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可以组合成高强度的盒状角件结构,增强了所述角件结构的强度,有利于载荷力的传递,避免角件结构的损坏,还便于将所述角件结构与集装箱顶纵梁1相连接。
所述围板15为由平板折弯形成或组合焊接形成的C形结构,所述围板15处于所述上板16和所述下板4之间。
在集装箱体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高度与所述角件本体2的高度之和与集装箱顶纵梁1的高度相匹配;在集装箱体长度方向上所述辅助结构的长度尺寸与所述下板4的长度尺寸一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可便于将所述立柱3与所述角件结构更好地连接;所述角件结构的起吊点与立柱3不同线,在起吊时会产生力矩,将所述下板4设为一整张高强度平板,用以将所述立柱3与所述角件结构的固定更加牢固,增强载荷力传递结构强度,从而保证集装箱在吊装过程中安全可靠。
所述辅助结构的顶部固定在所述下板4的底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集装箱为超长箱时,考虑到承重因素,顶纵梁1截面尺寸较大,对应侧部开门的门上沿与角件本体2下表面之间会产生空间,为了门密封需要增设一定高度以便与顶纵梁1匹配,设置所述辅助结构,可增加所述角件结构的高度从而与顶纵梁1匹配,这样侧部开门与顶纵梁1及所述角件结构之间的缝隙一致,从而保证了侧部开门的密封性,结构稳固性也更佳。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角件结构,所述辅助结构设置在所述下板4的下边,且覆盖在所述角件结构包括立柱3连接位置及门板101上边沿所对应的位置处,,既增大了所述角件结构的高度,满足集装箱门板101的密封需求,也增强了所述角件结构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结构可以为第一辅助部件6,所述第一辅助部件6为一顶部开口的矩形盒状结构。所述辅助结构还可以为第二辅助部件,所述第二辅助部件为一顶部开口的C字形弯板。
所述第一辅助部件6或所述第二辅助部件设置在所述下板4的底部,所述第一辅助部件6或所述第二辅助部件在集装箱体宽度方向上的箱内侧端面与所述下板4的箱内侧端面齐平,其横截面覆盖在所述角件结构的包括立柱连接位置及侧门上边沿所对应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在所述下板4下面设置第一辅助结构6或第二辅助结构,该辅助结构增大了与所述立柱3的连接板接触面积,从而使得连接更牢固;该辅助结构既可为侧门提供门板或密封件的接触面,还可以巧妙利用立柱3与所述下板4之间的间隙作为线管、消防管、线缆等走线布管用空间,便于安装,既节约了空间占用也使得箱内整体美观。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孔14,所述第一装配孔14用于通过紧固件将所述集装箱立柱3与所述角件结构相固定。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顶面在所述第一装配孔14上方位置处焊接有紧固件连接用螺母;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的第一装配孔14为螺纹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可以通过螺栓8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7和集装箱立柱3相连接,使得所述立柱3为一可拆卸的部件,当不需要使用立柱3时,便于将其拆下。优选的,所述第一装配孔14和螺栓8的数量各为四个。
进一步,所述下板4与所述第一辅助部件6或所述第二辅助部件上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孔14,在所述第一装配孔14旁的所述下板4和所述辅助结构之间还设有紧固件垫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通过螺栓8穿过下板4和第一辅助部件6或第二辅助部件将所述角件结构和集装箱立柱3相连接,使得所述立柱3为一可拆卸的部件,当不需要使用立柱3时,便于将其拆下。增设紧固件垫板,是为了进一步增加所述角件结构与所述立柱的连接强度。
所述角件结构的内部设有加强筋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所述角件结构内部增设加强筋板,可以提高所述角件结构的强度,有效传递载荷力,防止所述角件结构损坏。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侧端面开设有穿线孔9;所述穿线孔9为是圆形、椭圆型、矩形或多边形,所述穿线孔9的数量为一个或复数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集装箱箱体内部特别是内顶饰面一般都会布置线缆管、消防管等,当箱顶的管道与所述角件结构发生干涉时,如采用弯管避让,会使得整体结构杂乱且增加工作量和材料成本;这样在所述角件结构的侧端面开设有穿线孔9,则可通过所述穿线孔9将线管、消防管、线缆等穿入或穿出所述角件结构,保证了线管的直线铺设,便于线管排布,且整齐美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角件结构,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角件结构,所述辅助结构设置在所述下板4的下边,且仅设在门板101上边沿所对应的位置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将所述辅助结构设置在所述下板4的底部,即可为门板101提供门板101或密封件的接触面,还不占用所述立柱3的高度空间。
所述辅助结构可以为第三辅助部件,所述第三辅助部件为一顶部开口的矩形盒状结构。
所述辅助结构还可以为第四辅助部件,所述第四辅助部件为一顶部开口的C字形弯板。
所述第三辅助部件或所述第四辅助部件设置在所述下板4的底部,所述第三辅助部件或所述第四辅助部件在集装箱体宽度方向上的箱内侧端面不超出所述立柱3与所述角件结构的连接端外侧,其横截面仅覆盖所述角件结构在侧门上边沿所对应的位置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在所述下板4下设置一辅助结构,该辅助结构即可为侧门提供门板或密封件的接触面,还不占用所述立柱的高度空间。
所述下板4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孔1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通过螺栓8穿过下板4将所述角件结构和集装箱立柱3相连接,使得所述立柱3为一可拆卸的部件,当不需要使用立柱3时,便于将其拆下。
所述围板15的侧端面可开设有穿线孔9;所述穿线孔9为是圆形、椭圆型、矩形或多边形,所述穿线孔9的数量为一个或复数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集装箱箱体内部特别是内顶饰面一般都会布置线缆管、消防管等,当箱顶的管道与所述角件结构发生干涉时,如采用弯管避让,会使得整体结构杂乱且增加工作量和材料成本;这样在所述角件结构的侧端面开设有穿线孔9,则可通过所述穿线孔9将线管、消防管、线缆等穿入或穿出所述角件结构,保证了线管的直线铺设,便于线管排布,且整齐美观。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第三种角件结构,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辅助结构的底部固定在所述下板4的顶部且所述辅助结构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角件结构的底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集装箱为超长箱时,考虑到承重因素,顶纵梁1截面尺寸较大,对应侧部开门的门上沿与角件本体2下表面之间会产生空间,为了门密封需要增设一定高度以便与顶纵梁1匹配,设置所述辅助结构,可增加所述角件结构的高度从而与顶纵梁1匹配,这样侧部开门与顶纵梁1及所述角件结构之间的缝隙一致,从而保证了侧部开门的密封性,结构稳固性也更佳。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角件结构,所述辅助结构设置在所述下板4的上边;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五辅助部件,所述第五辅助部件为一个或多个竖直设置的矩形板,支撑连接在所述下板4和所述角件本体2之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将所述辅助结构设置在所述下板4的顶部,既增大了所述角件结构的高度,满足集装箱门板101的密封需求,也增强了所述角件结构的强度。
所述下板4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孔1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通过螺栓8穿过下板4将所述角件结构和集装箱立柱3相连接,使得所述立柱3为一可拆卸的部件,当不需要使用立柱3时,便于将其拆下。
所述围板15的侧端面开设有穿线孔9;所述穿线孔9为是圆形、椭圆型、矩形或多边形,所述穿线孔9的数量为一个或复数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集装箱箱体内部特别是内顶饰面一般都会布置线缆管、消防管等,当箱顶的管道与所述角件结构发生干涉时,如采用弯管避让,会使得整体结构杂乱且增加工作量和材料成本;这样在所述角件结构的侧端面开设有穿线孔9,则可通过所述穿线孔9将线管、消防管、线缆等穿入或穿出所述角件结构,保证了线管的直线铺设,便于线管排布,且整齐美观。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顶纵梁1、第一角件结构102、第二角件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三角件结构;所述第一角件结构102和第二角件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顶纵梁1的两端部;所述第三角件结构设置在所述顶纵梁1中间位置;所述第三角件结构如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中所述的任一角件结构;所述顶纵梁1中间位置设有一切口部5;所述第三角件结构卡在所述切口部5内且与两侧的顶纵梁1相焊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可便于在集装箱吊装过程中,尤其是在对非标准大尺寸集装箱进行吊装时,通过在顶纵梁1上增设第三角件结构使得箱体吊装尺寸适应吊具尺寸,从而保证吊装的快速高效,保证集装箱堆叠码放的安全性,实现集装箱统一吊装和联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加长集装箱箱体对应于40尺集装箱的位置安装所述第三角件结构,以便采用标准吊具将集装箱从顶部吊起,使集装箱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包括一立柱3,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底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三角件结构连接有加强立柱3,可以增强集装箱框架结构强度,满足加长集装箱运输和堆码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所述立柱3可以与所述第三角件结构焊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7和紧固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7固定在所述立柱3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底部设有第一装配孔14、所述第二连接部件7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14同轴的第二装配孔;所述紧固件同时穿入所述第一装配孔14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7相锁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二连接部件7用于固定在所述立柱3的顶部,从而形成一方便拆卸且具有较大顶部接触面积的立柱3结构,这样所述立柱3与所述第三角件结构形成可拆卸式连接结构,便于在箱体侧部开门,允许在箱体侧部对货物进行装卸时,拆卸所述立柱,使得侧部开口扩大。增设第二连接部件7既便于安装制造,也增加了所述立柱3与所述第三角件结构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强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六辅助部件7,所述第六辅助部件7为一矩形平板,所述矩形平板上设有第二装配孔;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七辅助部件11,所述第七辅助部件11包括一弯折板12,所述弯折板12为具有翻折边13的几字形结构,所述弯折板12的翻折边13上设有第二装配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二装配孔位置与所述第三角件结构上的所述第一装配孔1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14和第二装配孔将所述立柱3与所述第三角件结构相锁固。
进一步,所述第七辅助部件11的两侧端面分别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上可设有穿线孔9;所述穿线孔9为是圆形、椭圆型、矩形或多边形,所述穿线孔9的数量为一个或复数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通过所述穿线孔9将线管、消防管、线缆等穿入或穿出布设在箱体顶部,保证了线管的直线铺设,便于线管排布,且整齐美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过紧固件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相连接,使得所述立柱3为一可拆卸的部件,当不需要使用立柱3时,便于将其拆下。在第二连接部件上设置所述第七辅助部件11,在可拆卸立柱的顶端设有
Figure BDA0003127860250000081
型立柱连接板,使得集装箱通过所述第三角件结构起吊时,由角件顶孔,通过第三角件结构,将因角件本体2上的起吊点与可拆卸立柱3不同线而产生的的力矩很好地从
Figure BDA0003127860250000082
型立柱连接板传导到立柱3,从而防止所述第三角件结构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损坏。
进一步,所述第七辅助部件11为铸件,其结构强度更强。
所述第一装配孔14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均为内壁光滑的通孔,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8和螺母;或,所述第一装配孔14为螺孔,所述第二装配孔为内壁光滑的通孔,所述紧固件为螺栓8;或,所述第一装配孔14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均为螺孔,所述紧固件为螺栓8。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可以通过螺栓8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7与固定在立柱3顶部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件7可拆卸的相连接;或通过螺栓8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直接与所述立柱3可拆卸的相连接。这样,可便于再需要使用立柱3时,将立柱3安装在所述角件结构的底部,或在不需要使用立柱3时,方便将其拆下。优选的,螺栓8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7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件远离所述角件本体2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件7远离所述角件本体2的端部与所述下板4远离所述角件本体2的端部相齐平;所述集装箱的侧部设有门板101,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靠近外侧的下表面及侧面与所述门板101或所述门板101的密封件相抵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运输或起吊时,门板101闭合,立柱3与所述第三角件结构相固定,用于加强集装箱整体结构强度,以及将角件本体2上起吊点的载荷有效传递,满足堆码或顶部起吊的强度要求;在装卸货物时,门板101打开,将立柱3拆除,满足门板101开合尺寸要求,提高装卸效率和扩大装卸操作空间。
进一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还可以包括第四角件结构,所述第四角件结构设置在所述顶纵梁1的中间位置;所述第四角件结构如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中所述的角件结构;所述第三角件结构与所述第四角件结构沿顶纵梁1的中心点对称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样便于在吊装过程中保持集装箱平衡。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的侧部设有门板101时,需将所述第三角件结构的立柱3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如采用螺栓8锁固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可便于在集装箱完成吊装后,在装卸货物时拆下立柱3,打开门板101,便于快速装卸货物。当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集装箱的侧部不设有门板101时,立柱3所在位置并非装卸货物的通道,因而可将立柱3与所述第三角件结构固定焊接,无需设置为可拆卸结构。更进一步,当集装箱的侧部为不设置门板101时,无需为门板101预留空间,此时可将立柱3设置在更加靠近角件本体2底部的位置,甚至将立柱3设置在所述立柱3的外表面与集装箱侧板的外表面齐平的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件结构包括角件本体(2)、上板(16)和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角件本体(2)的底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顶端与所述角件本体(2)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6)设有一开口部(10),所述角件本体(2)的顶板卡在所述开口部(10)内从而保持所述角件本体(2)的顶板与所述上板(16)齐平,还包括围板(15);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下板(4)和辅助结构,所述下板(4)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矩形整板,其大小与所述上板(16)及所述角件本体(2)的投影面积相匹配;所述上板(16)、所述下板(4)和所述围板(15)共同围合构成一矩形中空结构,所述角件本体(2)设置在所述矩形中空结构靠近端部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15)为由平板折弯形成或组合焊接形成的C形结构,所述围板(15)处于所述上板(16)和所述下板(4)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或所述围板(15)的侧端面开设有穿线孔(9);所述穿线孔(9)为是圆形、椭圆型、矩形或多边形,所述穿线孔(9)的数量为一个或复数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装配孔(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顶面在所述第一装配孔(14)上方位置处焊接有紧固件连接用螺母;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上的所述第一装配孔(14)为螺纹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集装箱箱体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高度与所述角件本体(2)的高度之和与集装箱所述顶纵梁(1)的高度相匹配;和/或,在集装箱箱体长度方向上所述辅助结构的长度尺寸与所述下板(4)的长度尺寸一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的底部固定在所述下板(4)的顶部且所述辅助结构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角件结构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五辅助部件,所述第五辅助部件为至少一个纵向设置的矩形板。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的顶部固定在所述下板(4)的底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一辅助部件(6),所述第一辅助部件(6)为一顶部开口的矩形盒状结构;或,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二辅助部件,所述第二辅助部件为一顶部开口的C字形弯板;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三辅助部件,所述第三辅助部件为一顶部开口的矩形盒状结构;或,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四辅助部件,所述第四辅助部件为一顶部开口的C字形弯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部件(6)或所述第二辅助部件在集装箱体宽度方向上的箱内侧端面与所述下板(4)的箱内侧端面齐平,其横截面覆盖在所述角件结构的包括立柱(3)连接位置及侧门上边沿所对应的位置;或,所述第三辅助部件或所述第四辅助部件在集装箱体宽度方向上的箱内侧端面不超出所述立柱(3)与所述角件结构的连接端外侧,其横截面覆盖所述角件结构在侧门上边沿所对应的位置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4)、所述第一辅助部件(6)、所述第二辅助部件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装配孔(14)。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件结构的内部设有加强筋板;或,所述下板(4)和所述辅助结构之间设有紧固垫板。
15.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纵梁(1)、第一角件结构(102)、所述第二角件结构和至少一个第三角件结构;所述第一角件结构(102)和所述第二角件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顶纵梁(1)的两端部;所述第三角件结构设置在所述顶纵梁(1)中间位置;所述第三角件结构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一角件结构;所述顶纵梁(1)中间位置设有一切口部(5);所述第三角件结构卡在所述切口部(5)内且与两侧的所述顶纵梁(1)相焊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立柱(3),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底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7)和紧固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7)固定在所述立柱(3)的顶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装配孔(14)、所述第二连接部件(7)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14)同轴的所述第二装配孔;所述紧固件同时穿入所述第一装配孔(14)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7)相锁固。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六辅助部件(7),所述第六辅助部件(7)为一矩形平板,所述矩形平板上设有所述第二装配孔;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七辅助部件(11),所述第七辅助部件(11)包括一弯折板(12),所述弯折板(12)为具有所述翻折边(13)的几字形结构,所述弯折板(12)的所述翻折边(13)上设有所述第二装配孔。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辅助部件的两侧端面分别设有封板(12),所述封板(12)上可设有所述穿线孔(9);所述穿线孔(9)为圆形、椭圆型、矩形或多边形,所述穿线孔(9)的数量为一个或复数个。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的侧部设有门板(101),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靠近外侧的下表面及侧面与所述门板(101)或所述门板(101)的密封件相抵触。
CN202121396982.2U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Active CN215665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6982.2U CN215665051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6982.2U CN215665051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65051U true CN215665051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6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96982.2U Active CN215665051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65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579C (zh) 用于可运输预制建筑物的集装箱
KR101044792B1 (ko) 운송이 용이한 모듈러 유닛 및 모듈러 구조물
CN101925709A (zh) 用于多层建筑物的外立面的型材以及具有该外立面的多层建筑物
KR20090109698A (ko) 결속부재를 구비한 컨테이너
JP2008540272A (ja) 座屈強度補強船積みコンテナ
WO2012081697A1 (ja) コンテナと、コンテナ用の連結治具
CN112144669A (zh) 一种新型角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15665051U (zh) 一种角件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JP4256428B2 (ja) コンテナ用の結束部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コンテナ
CN217599386U (zh) 角件及具有其的折叠箱
JP2014136607A (ja) ホイストプラットホーム及びコンテナユニット
KR100825255B1 (ko) 타워크레인용 보강장치
JP3229113U (ja) スラブ型枠の吊り上げ装置
WO2017107922A1 (zh) 一种蜂窝柱、蜂窝梁、蜂窝楼板及蜂窝板式建筑
CN209618732U (zh) 轻重塔吊转换节
CN212830524U (zh) 撬装冷箱
CN205419538U (zh) 一种用于起重小车的承重梁
CN217377035U (zh) 一种机柜重载吊装结构
KR101794103B1 (ko) 족장 구조물
KR101345053B1 (ko) 컨테이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409759Y1 (ko) 좌굴강도 보강 선적 컨테이너
CN216918338U (zh) 起重机行车梁加固支架
CN211736525U (zh) 一种变压器腔及设备集装箱
CN210735111U (zh) 一种用于组合集装箱的连接构件和组合集装箱
CN210117839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外挂式墙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