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63422U - 一种轨道车辆及侧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及侧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63422U
CN215663422U CN202120355041.8U CN202120355041U CN215663422U CN 215663422 U CN215663422 U CN 215663422U CN 202120355041 U CN202120355041 U CN 202120355041U CN 215663422 U CN215663422 U CN 215663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file
side wall
door
upright post
section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550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磊
商旭东
穆文雄
王锡霖
冯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ail Transi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550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63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63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63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及侧墙结构,侧墙结构包括第一侧墙组件和第二侧墙组件,第一侧墙组件包括第一侧墙板、角立柱和第一门立柱,第一侧墙板与角立柱和第一门立柱焊接连接,第二侧墙组件包括第二侧墙板、第二门立柱和第一门立柱,第二侧墙板与第二门立柱和第一门立柱焊接连接。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分别由并排布置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拼焊组成,本方案公开的侧墙结构的第一侧墙组件和第二侧墙组件由通长的大型型材拼焊而成,减少了用于组成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的零件的数量,也就减少了焊接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焊接造成的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车辆及侧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侧墙结构。
背景技术
模块化侧墙结构是轨道车辆车体结构的一部分。为了保证列车能够正常运行,减少能量消耗,设计时需要对侧墙型材的断面、侧墙的结构和工艺性综合考虑,设计出既能满足车体轻量化的要求、也能保证与车顶、底架、端墙及司机室接口的良好配合。
现有技术中侧墙结构包含的零件数量多,且相邻零件之间焊接连接,容易产生焊接变形,影响侧墙结构的平面度和轮廓度。
因此,如何降低侧墙结构的焊接变形,保证侧墙结构的平面度和轮廓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墙结构,以降低侧墙结构的焊接变形,保证侧墙结构的平面度和轮廓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墙结构,包括第一侧墙组件和第二侧墙组件,
所述第一侧墙组件包括角立柱、第一门立柱和第一侧墙板,所述角立柱与所述第一门立柱平行,所述第二侧墙组件包括所述第一门立柱、第二门立柱和第二侧墙板,所述第一侧墙组件与所述第二侧墙组件之间设置轨道车辆的车门,相邻两个第二侧墙组件之间设置所述车门,所述第一侧墙板靠近车头或者车尾的一侧设置所述角立柱,所述第一侧墙板远离所述车头或者所述车尾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门立柱,所述第二侧墙板靠近所述车头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门立柱,所述第二侧墙板远离所述车头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门立柱,
所述第一侧墙板和所述第二侧墙板均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沿所述第一门立柱或所述第二门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并排布置,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角立柱和所述第一门立柱焊接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门立柱和所述第一门立柱焊接连接,
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第二型材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型材与所述第三型材焊接连接,以此类推,第N-1型材与所述第N型材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门立柱或所述第二门立柱的轮廓形状相同,
其中,N≥2,N为正整数。
优选的,在上述侧墙结构中,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的腔体内设置有波浪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波峰和波谷分别与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的腔体的沿水平方向的两个内壁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侧墙结构中,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一体拉伸成型。
优选的,在上述侧墙结构中,所述第一门立柱和所述第二门立柱的上端设置有补强块,所述补强块的底壁与所述第一门立柱或者所述第二门立柱的上端焊接连接,所述补强块的侧壁与所述车顶的边梁形状相同,所述补强块的侧壁能够与所述车顶的边梁焊接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侧墙结构中,所述第二侧墙板的开设所述窗户的上下侧壁的型材的腔体内设置有横向加强筋。
优选的,在上述侧墙结构中,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第二型材通过自动焊机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型材与所述第三型材通过自动焊机焊接连接,以此类推,所述第N-1型材与所述第N型材通过自动焊机焊接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侧墙结构中,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均为铝型材。
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侧墙结构,所述侧墙结构为上述任意一个方案中记载的侧墙结构。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墙结构,包括第一侧墙组件和第二侧墙组件,第一侧墙组件包括第一侧墙板、角立柱和第一门立柱,第一侧墙板与角立柱和第一门立柱焊接连接,第二侧墙组件包括第二侧墙板、第二门立柱和第一门立柱,第二侧墙板与第二门立柱和第一门立柱焊接连接。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分别由并排布置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拼焊组成,本方案公开的侧墙结构的第一侧墙组件和第二侧墙组件由通长的大型型材拼焊而成,减少了用于组成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的零件的数量,也就减少了焊接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焊接造成的变形。
本方案还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侧墙结构,侧墙结构为上述任意一个方案中记载的侧墙结构。由于侧墙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侧墙结构的轨道车辆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侧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侧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侧墙板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门立柱或者第一门立柱与补强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侧墙组件,11、角立柱,12、第一门立柱,13、第一侧墙板,2、第二侧墙组件,21、第二门立柱,22、第二侧墙板,23、窗口,24、加强板,25、横向加强筋,3、补强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墙结构,以降低侧墙结构的焊接变形,保证侧墙结构的平面度和轮廓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墙结构,包括第一侧墙组件1和第二侧墙组件2。
本方案中侧墙结构包括两种侧墙组件,第一侧墙组件1为其中一种侧墙组件,第一侧墙组件1没有设置窗口23,第二侧墙组件2为另一种侧墙组件,第二侧墙组件2上设置有窗口23,第一侧墙组件1位于轨道车辆的车头或者车尾,第二侧墙组件2位于轨道车辆的中间且沿着轨道车辆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第一侧墙组件1与第二侧墙组件2、以及相邻第二侧墙组件2之间设置车门。
第一侧墙组件1与第二侧墙组件2的结构相似,第一侧墙组件1与第二侧墙组件2在宽度上存在差异,如图2和3所示,第二侧墙组件2的宽度大于第一侧墙组件1的宽度。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侧墙组件1包括角立柱11、第一门立柱12和第一侧墙板13。角立柱11与第一门立柱12平行且垂直于轨道车辆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一侧墙板13位于角立柱11与第一门立柱12之间。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侧墙组件2包括第二门立柱21、第一门立柱12和第二侧墙板22。第二门立柱21与第一门立柱12平行且垂直于轨道车辆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二侧墙板22位于第二门立柱21与之间。
第一侧墙组件1与第二侧墙组件2之间设置轨道车辆的车门,相邻两个第二侧墙组件2之间设置车门,第一侧墙板13靠近车头或者车尾的一侧设置角立柱11,第一侧墙板13远离车头或者车尾的一侧设置第一门立柱12,第二侧墙板22靠近车头的一侧设置第二门立柱21,第二侧墙板22远离车头的一侧设置第一门立柱12。
第一侧墙板13和第二侧墙板22的结构相同,具体的,第一侧墙板13和第二侧墙板22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第一侧墙板13的结构为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沿着第一门立柱12的长度延伸方向并排布置且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与第一门立柱12垂直,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角立柱11和第一门立柱12焊接连接;第二侧墙板22的结构为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沿着第二门立柱21的长度延伸方向并排布置且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与第二门立柱21垂直,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门立柱21和第一门立柱12焊接连接。
第一侧墙板13和第二侧墙板22均由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拼焊组成,具体的,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焊接连接,第二型材与第三型材焊接连接,以此类推,第N-1型材与第N型材焊接连接。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与对应位置的第一门立柱12或第二门立柱21的形状相同。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N为正整数,且N≥2。
本方案中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的截面宽度小于对应位置的第一门立柱12或第二门立柱21的截面宽度,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的截面宽度相等。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的截面宽度为沿垂直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的长度方向且垂直于第一门立柱12或第二门立柱2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沿第一门立柱12或第二门立柱2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如图1-3所示,第一侧墙板13和第二侧墙板22均包括四个型材,具体为,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如图1-3所示,第三型材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型材。本方案中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与对应位置的第一门立柱12或第二门立柱21的轮廓形状相同,但是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的截面宽度小于对应位置的第一门立柱12或第二门立柱21的宽度,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四型材的截面宽度相等。
本方案公开的侧墙结构,包括第一侧墙组件1和第二侧墙组件2,第一侧墙组件1包括第一侧墙板13、角立柱11和第一门立柱12,第一侧墙板13与角立柱11和第一门立柱12焊接连接,第二侧墙组件2包括第二侧墙板22、第二门立柱21和第一门立柱12,第二侧墙板22与第二门立柱21和第一门立柱12焊接连接。第一侧墙板13和第二侧墙板22分别由并排布置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拼焊组成,本方案公开的侧墙结构的第一侧墙组件1和第二侧墙组件2由通长的大型型材拼焊而成,减少了用于组成第一侧墙板13和第二侧墙板22的零件的数量,也就减少了焊接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焊接造成的变形。
制作侧墙结构时,对通长的型材进行拼焊,然后根据第一侧墙板13和第二侧墙板22的长度需求对上述拼焊的型材进行分割,最后将对应的门立柱与拼焊后分割出的型材连接。
本方案公开的侧墙结构,通过多个型材拼焊制作第一侧墙板13和第二侧墙板22,提高了第一侧墙板13和第二侧墙板22的整体性,且零件数量减少,有助于提高第一侧墙板13和第二侧墙板22的平面度,降低超差。
如图1-3所示,第一侧墙板13和第二侧墙板22包括四个通长型材,四个通长型材的具有三个焊缝,且三个焊缝为同种类型的焊缝,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焊缝的类型,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焊缝的数量,进而减少了因为焊接产生的变形,保证了第一侧墙板13和第二侧墙板22的平面度,窗口23更易加工制造。
为了增强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的强度,本方案在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的腔体内设置有波浪形的加强板24,加强板24为由多个筋板组成的波浪形结构,筋板相对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的腔体的内壁倾斜布置,相邻两个筋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波浪形的加强板24的波峰和波谷分别与第一型材的腔体的沿水平方向的左右两个内壁连接。
波浪形的加强板24的波浪延伸方向与门立柱的长度方向一致,本方案中,加强板24与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一体拉伸成型。
加强板24将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的腔体分隔成多个三角形型腔,三角形型腔更加稳定,使得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不易发生变形,具有稳定的三角形型腔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在焊接过程中也不易发生变形,解决焊接变形导致的侧墙结构的平面度和轮廓度超差的问题。
同时,斜筋将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分隔出多个三角形型腔,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穿过更多的腔体和筋板,更有利于第一侧墙板13隔音。
本方案公开的侧墙结构,如图5所示,在第一门立柱12和第二门立柱21的上端设置有补强块3。
补强块3的底壁与第一门立柱12或者第二门立柱21的上端焊接连接,补强块3的侧壁与车顶的边梁形状相同,补强块3的侧壁能够与车顶的边梁焊接连接。
补强块3能够实现车顶的边梁与第一门立柱12或者第二门立柱21的平滑连接,有利于车顶垂向载荷传递,提高车体的刚度。
本方案在第二侧墙板22开设窗户的上下侧壁的型材的腔体内设置横向加强筋25。横向加强筋25与窗户的上下侧壁平行,不仅有助于增强窗口23的结构强度,而且还能起到密封的作用。如图2和3所示,本方案在第一型材和第三型材的腔体内设置横向加强筋25。
优选的,本方案中相邻型材通过自动焊机焊接连接。具体的,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通过自动焊机焊接连接,第二型材与第三型材通过自动焊机焊接连接,以此类推,第N-1型材与第N型材通过自动焊机焊接连接。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均为铝型材。
本方案还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侧墙结构,侧墙结构为上述任意一个方案中记载的侧墙结构。
由于侧墙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侧墙结构的轨道车辆也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墙组件(1)和第二侧墙组件(2),
所述第一侧墙组件(1)包括角立柱(11)、第一门立柱(12)和第一侧墙板(13),所述角立柱(11)与所述第一门立柱(12)平行,所述第二侧墙组件(2)包括所述第一门立柱(12)、第二门立柱(21)和第二侧墙板(22),所述第一侧墙组件(1)与所述第二侧墙组件(2)之间设置轨道车辆的车门,相邻两个第二侧墙组件(2)之间设置所述车门,所述第一侧墙板(13)靠近车头或者车尾的一侧设置所述角立柱(11),所述第一侧墙板(13)远离所述车头或者所述车尾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门立柱(12),所述第二侧墙板(22)靠近所述车头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门立柱(21),所述第二侧墙板(22)远离所述车头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门立柱(12),
所述第一侧墙板(13)和所述第二侧墙板(22)均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第三型材、……和第N型材,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沿所述第一门立柱(12)或所述第二门立柱(21)的长度延伸方向并排布置,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角立柱(11)和所述第一门立柱(12)焊接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门立柱(21)和所述第一门立柱(12)焊接连接,
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第二型材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型材与所述第三型材焊接连接,以此类推,第N-1型材与所述第N型材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的截面的轮廓形状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门立柱(12)或所述第二门立柱(21)的轮廓形状相同,
其中,N≥2,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的腔体内设置有波浪形的加强板(24),所述加强板(24)的波峰和波谷分别与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的腔体的沿水平方向的两个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4)与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一体拉伸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立柱(12)和所述第二门立柱(21)的上端设置有补强块(3),所述补强块(3)的底壁与所述第一门立柱(12)或者所述第二门立柱(21)的上端焊接连接,所述补强块(3)的侧壁与车顶的边梁形状相同,所述补强块(3)的侧壁能够与所述车顶的边梁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墙板(22)开设窗户的上下侧壁的型材的腔体内设置有横向加强筋(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第二型材通过自动焊机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型材与所述第三型材通过自动焊机焊接连接,以此类推,所述第N-1型材与所述第N型材通过自动焊机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所述第二型材、所述第三型材、……和所述第N型材均为铝型材。
8.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墙结构,所述侧墙结构为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墙结构。
CN202120355041.8U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轨道车辆及侧墙结构 Active CN215663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5041.8U CN215663422U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轨道车辆及侧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5041.8U CN215663422U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轨道车辆及侧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63422U true CN215663422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8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55041.8U Active CN215663422U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轨道车辆及侧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63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85923U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结构
CN201923143U (zh) 车体插接式侧墙结构
CN103010237A (zh) 轨道车辆侧墙及其焊接方法
CN205086932U (zh) 列车模块化侧墙结构
CN211844626U (zh) 下车体框架结构及车辆
CN104512429B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端墙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CN215663422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侧墙结构
CN102619448B (zh) 一种优化偏置碰效果的车门加强结构
CN106005050A (zh) 钢铝混合结构栏板车
JP7024878B2 (ja) 自動車構造部材
CN112026808B (zh) 侧墙单元、车体及轨道车辆
CN110027578B (zh) 司机室车顶结构、司机室及轨道列车
CN210086566U (zh) 一种装配式钢板剪力墙结构
CN212243585U (zh) 一种氢能源汽车铝合金型材门槛梁结构
CN210947697U (zh) 连接板翻板结构
CN217170681U (zh) 一种双层汽车运输车下底架
CN216761927U (zh) 一种冷藏车车厢用拼接式箱体结构
CN212149053U (zh) 一种车厢轻量化厢体
JPH05665A (ja) 軽合金押出形材を用いた構体構造
CN218949307U (zh) 一种前顶横梁结构、车身结构及汽车
CN220682362U (zh) 车体结构和轨道车辆
CN217227702U (zh) 高强度汽车左前梁内板
CN216269535U (zh) 车架牛腿结构
CN220527061U (zh) 一种动力蓄电池下箱体结构
CN216761924U (zh) 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和侧板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