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4531U - 一种汇流条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汇流条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4531U
CN215644531U CN202120722777.4U CN202120722777U CN215644531U CN 215644531 U CN215644531 U CN 215644531U CN 202120722777 U CN202120722777 U CN 202120722777U CN 215644531 U CN215644531 U CN 215644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welding
photovoltaic module
solder
reflect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227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卫鑫
涂中东
余永林
朱琛
吕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227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4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4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4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汇流条及光伏组件,该汇流条包括:底面和顶面;底面和顶面相对设置;底面为平面;顶面被划分为:扁平面、设置在扁平面两侧的反光面;扁平面与底面平行;反光面向底面倾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汇流条的顶面划分为扁平面和反光面,并且反光面向底面倾斜,则倾斜的反光面能够将入射至反光面的光线,以一定角度反射至盖板玻璃,再经过盖板玻璃的反射被光伏组件利用,提高光伏组件的光转化率。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不需要减少汇流条的横截面的面积,进而不会增大汇流条的电耗。此外,汇流条由于设置倾斜的反光面,则不需要增加汇流条的厚度,进而能够避免后续在层压过程中光伏组件出现气泡和爆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汇流条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汇流条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组件通常采用汇流条连接电池片上的各个焊带,用于将焊带上的电流进行汇集。目前,通常使用的汇流条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则入射至汇流条表面的光线会被反射出光伏组件,这部分光线未被利用,进而降低光伏组件的光转化率。此外,为了减少汇流条的电损,汇流条的横截面面积需要保持一定。
在先技术为了降低光线的浪费以及减少汇流条的电损,即在保证汇流条横截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汇流条的宽度,增加汇流条的厚度,来提高光伏组件的光转化率,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参照图1,玻璃基板11上设置汇流条12,在汇流条12上搭接焊带13(a),13(b)为焊带13(a)经过层压后的状态,可见,由于汇流条12厚度的增加,在层压过程中,焊带13 (a)需要的层压力更大,则焊带焊接部分的汇流条附近由于过大的应力,容易出现气泡和爆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以解决现有的汇流条无法保证在达到增加光伏组件光转化效率、减少电损同时,在后续层压过程中,光伏组件不会出现气泡和爆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包括:底面和顶面;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相对设置;所述底面为平面;所述顶面被划分为:扁平面、设置在所述扁平面两侧的反光面;所述扁平面与所述底面平行;所述反光面向所述底面倾斜。
可选地,所述反光面与所述扁平面的夹角小于159°。
可选地,所述顶面还包括:焊接面;所述焊接面设置在所述反光面远离所述扁平面的一侧,与所述反光面远离所述扁平面的一边连接;所述焊接面与所述底面平行。
可选地,还包括:多个焊接条;所述焊接条设置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面的两侧,与所述反光面连接;并且所述底面同一侧的所述焊接条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焊接条的厚度小于所述扁平面至所述底面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多根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汇流条;还包括:玻璃基板和多根焊带;多根所述汇流条并列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上;多根所述焊带设置在相邻所述汇流条之间的玻璃基板上;所述焊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汇流条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焊带的两端搭接在所述汇流条上。
可选地,所述焊带包括:中间段和两端的搭接段;其中,所述搭接段设置在所述反光面上,所述搭接段与所述反光面的接触的一面为斜面。
可选地,所述中间段背离所述玻璃基板的一面为中间段的顶面;所述扁平面至所述中间段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汇流条的顶面包括焊接面,所述焊接面到所述汇流条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可选地,所述汇流条包括多个焊接条,所述搭接段还设置在所述焊接条上;所述焊接条设置的位置在所述焊带的位置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汇流条在所述焊带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槽结构;所述槽结构设置在所述反光面上,所述焊带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槽结构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汇流条,包括底面和顶面;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相对设置;所述底面为平面;所述顶面被划分为:扁平面、设置在所述扁平面两侧的反光面;所述扁平面与所述底面平行;所述反光面向所述底面倾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汇流条的顶面划分为扁平面和反光面,并且反光面向底面倾斜,则倾斜的反光面能够将入射至反光面的光线,以一定角度反射至盖板玻璃,再经过盖板玻璃的反射被光伏组件利用,提高光伏组件的光转化率。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不需要减少汇流条的横截面的面积,进而不会增大汇流条的电耗。此外,汇流条由于设置倾斜的反光面,则不需要增加汇流条的厚度,进而能够避免后续在层压过程中光伏组件出现气泡和爆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光伏组件,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汇流条,还包括:玻璃基板和多根焊带;多根所述汇流条并列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上;多根所述焊带设置在相邻所述汇流条之间的玻璃基板上;所述焊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汇流条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焊带的两端搭接在所述汇流条上。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能够提高光伏组件的光转化率,降低光伏组件上汇流条的电耗,并且在层压时,不会出现气泡以及爆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汇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汇流条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汇流条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汇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汇流条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汇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汇流条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焊带与汇流条焊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焊带与汇流条焊接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焊带与汇流条焊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焊带与汇流条焊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汇流条2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汇流条包括:底面21和顶面22;所述底面21和所述顶面22相对设置;所述底面21为平面;所述顶面22被划分为:扁平面221、设置在所述扁平面221两侧的反光面222;所述扁平面与所述底面平行;所述反光面向所述底面倾斜。
具体的,参照图3为图2在A-A方向上的一种横截面图,在图3中,汇流条的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其中,梯形上底对应的面为扁平面221,梯形的腰对应的面为反光面222。其中,反光面221有两个,对应设置在扁平面 221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汇流条20的顶面22的中间部分为扁平段221,能避免汇流条20顶面22为尖角的情况下出现载荷风险,汇流条20上设置两个倾斜的反光面221,则入射至反光面221上的光线,能够以一定角度反射给光伏组件的盖板玻璃,进行经过盖板玻璃的再次反射后,被光伏组件吸收。
参照图4为图2在A-A方向上的另一种横截面图;在图4中,汇流条20 横截面的形状为一个梯形和一个矩形的组合,其中,顶面22依旧包括两个反光面222能够提高光线的吸收率。
其中,所述反光面222与所述扁平面221的夹角θ小于159°。具体的,参照图3和图4,将反光面222与所述扁平面221的夹角θ设置为小于159°,能够确保垂直入射到光伏组件表面后的光线经汇流条反光面222反射的光线在盖板玻璃的内表面可以全反射。在光伏组件中,汇流条20设置在玻璃基板上,汇流条的底面21朝向玻璃基板,盖板玻璃是设置在汇流条20上的,汇流条的顶面22是朝向盖板玻璃的。
此外,为了保证汇流条2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汇流条20的高度(扁平面221至底面21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这里限定反光面222与所述扁平面221的夹角θ设置为大于120°。其中,汇流条2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在汇流条20上的电损足够小,当汇流条20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在后续焊接焊带后层压时,焊带与汇流条的焊接处不会出现气泡和爆件的风险。
其中,第一预设值是根据对汇流条要求的电阻值进行设定的,是指汇流条的电阻满足要求时的临界值,在汇流条20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预设值时,汇流条20的电阻很小,汇流条20上消耗的电量很少,不会对光伏组件的光转化效率造成影响;第二预设值是根据在后续层压时,焊带对汇流条的压力要求进行设定的,第二预设值是设定的汇流条20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只有汇流条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在后续焊接焊带后层压时,焊带与汇流条的焊接处才不会出现气泡和爆件的风险。
参照图5,所述顶面22还包括:焊接面223;所述焊接面223设置在所述反光面222远离所述扁平面221的一侧,与所述反光面222远离所述扁平面221的一边连接;所述焊接面223与所述底面21平行。
参照图6,是图5在B-B方向上的截面图。其中,设置焊接面223,焊接223与对应位置底面21之间具有一定厚度,能够提高后续焊接焊带的可靠性。
参照图7,另一种可选的方案,还包括:多个焊接条23;所述焊接条 23设置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面21的两侧,与所述反光面222连接;并且所述底面21同一侧的所述焊接条23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焊接条23的厚度小于所述扁平面221至所述底面21的距离。
其中,图8为图7在C方向的视图,焊接条23是对图5中焊接面的替换,并不需要设置整面的焊接面,只需要在焊接焊带的位置处设置一焊接条,即可能够提高后续焊接焊带的可靠性,并且节省汇流条所耗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汇流条,包括底面和顶面;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相对设置;所述底面为平面;所述顶面被划分为:扁平面、设置在所述扁平面两侧的反光面;所述扁平面与所述底面平行;所述反光面向所述底面倾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汇流条的顶面划分为扁平面和反光面,并且反光面向底面倾斜,则倾斜的反光面能够将入射至反光面的光线,以一定角度反射至盖板玻璃,再经过盖板玻璃的反射被光伏组件利用,提高光伏组件的光转化率。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不需要减少汇流条的横截面的面积,进而不会增大汇流条的电耗。此外,汇流条由于设置倾斜的反光面,则不需要增加汇流条的厚度,进而能够避免后续在层压过程中光伏组件出现气泡和爆件的问题。
实施例二
参照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多根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汇流条20;还包括:玻璃基板30和多根焊带40;多根所述汇流条20并列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30上;多根所述焊带 40设置在相邻所述汇流条20之间的玻璃基板30上;所述焊带4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汇流条20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焊带40的两端搭接在所述汇流条 20上。
在图9中,还包括电池片S,其中,电池片S是设置在相邻两个汇流条 20之间的玻璃基板30上的,焊带40设置在电池片S朝向玻璃基板30的一面以及背离玻璃基板30的一面;焊带40的两端搭接在汇流条20上,用于将光伏组件转化的电流汇聚至汇流条20,此外,汇流条20远离玻璃基板30 的一面还设置有盖板玻璃,进而形成双玻光伏组件。
此外,汇流条20为镀锡层的铜材料。
具体的,参照图10-11,其中,图11为图10在D方向上的视图,所述焊带40包括:中间段42和两端的搭接段41;其中,所述搭接段41设置在所述反光面222上,所述搭接段41与所述反光面222的接触的一面为斜面 411。
其中,未焊接前的焊带40为横截面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梯形三角形或者矩形;此外,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在此不加以限定;将焊带放置在相邻两个汇流条20之间,焊带的两端(搭接段)搭接在汇流条20的反光面222上,但是不会搭接在扁平面221上;然后在层压作用下,搭接段41 被打扁折弯,搭接段41朝向反光面222的一面与反光面接触,呈斜面411,斜面411能够提高焊带40与反光面222的接触面积;搭接段41背离反光面 222的一面,在层压作用下被打扁,呈扁面。
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的焊带搭接在汇流条上,会增加光伏组件整体的厚度,但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焊带40是搭接在发光面222上,因此不会增加光伏组件的厚度,因此在后续使用胶膜封装时,也不需要增加胶膜的量。
参照图11,所述中间段42背离所述玻璃基板30的一面为中间段42的顶面;所述扁平面21至所述中间段42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 h1;所述焊接面223到所述汇流条20底面2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 h2;所述第一距离h1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h2。
其中,将第一距离h1设置为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h2,能够使焊带不会增加整个光伏组件的厚度。
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焊带40搭接在汇流条上的示意图,所述搭接段41还设置在所述焊接条23上;所述焊接条23设置的位置在所述焊带40的位置一一对应。
具体的,当汇流条20为图7所示的结构时,焊带40中间段42的端部搭接在焊接条23上,焊带40的两端搭接段搭接在反光面上。其他参照图10 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焊带40中间段42的端部在焊接条23上的正投影在焊接条23内,并且在底面21同一侧的相邻焊带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相邻焊接条23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焊带40搭接在汇流条上的示意图,所述汇流条20在所述焊带40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槽结构F;所述槽结构F设置在所述反光面222上,所述焊带40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槽结构F内。
此外,在汇流条20的反光面222上进行挖槽设计,能够进一步的降低焊带40与汇流条20叠加后的厚度,并且避免后续在层压过程中,焊带40 对汇流条20的压力,进行造成汇流条处光伏组件气泡和爆件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汇流条,还包括:玻璃基板和多根焊带;多根所述汇流条并列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上;多根所述焊带设置在相邻所述汇流条之间的玻璃基板上;所述焊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汇流条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焊带的两端搭接在所述汇流条上。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能够提高光伏组件的光转化率,降低光伏组件上汇流条的电耗,并且在层压时,不会出现气泡以及爆件的问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汇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包括:底面和顶面;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相对设置;所述底面为平面;所述顶面被划分为:扁平面、设置在所述扁平面两侧的反光面;所述扁平面与所述底面平行;所述反光面向所述底面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面与所述扁平面的夹角小于15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还包括:焊接面;所述焊接面设置在所述反光面远离所述扁平面的一侧,与所述反光面远离所述扁平面的一边连接;所述焊接面与所述底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焊接条;所述焊接条对称设置在所述底面的两侧,与所述反光面连接;并且所述底面同一侧的所述焊接条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条的厚度小于所述扁平面至所述底面的距离。
6.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汇流条;还包括:玻璃基板和多根焊带;多根所述汇流条并列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上;多根所述焊带设置在相邻所述汇流条之间的玻璃基板上;所述焊带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汇流条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焊带的两端搭接在所述汇流条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包括:中间段和两端的搭接段;其中,所述搭接段设置在所述反光面上,所述搭接段与所述反光面的接触的一面为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背离所述玻璃基板的一面为中间段的顶面;所述扁平面至所述中间段的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汇流条的顶面包括焊接面,所述焊接面到所述汇流条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包括多个焊接条,所述搭接段还设置在所述焊接条上;所述焊接条设置的位置与所述焊带的位置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在所述焊带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槽结构;所述槽结构设置在所述反光面上,所述焊带的两端设置在所述槽结构内。
CN202120722777.4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汇流条及光伏组件 Active CN215644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2777.4U CN215644531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汇流条及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2777.4U CN215644531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汇流条及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4531U true CN215644531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35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22777.4U Active CN215644531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汇流条及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4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83716B2 (ja) 太陽電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0838527B (zh) 一种用于半片叠瓦光伏组件的电池片及该组件的制作方法
CN218160409U (zh) 光伏电池串及光伏组件
CN108428751A (zh) 一种叠瓦组件结构
CN111048609A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10156398U (zh) 一种分段反光光伏焊带
CN215644531U (zh) 一种汇流条及光伏组件
CN21412389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CN211182220U (zh) 一种用于半片叠瓦光伏组件的电池片
CN20980468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的搭接结构及太阳能组件
EP4345912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CN214753807U (zh) 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KR200497949Y1 (ko) 태양광 리본
CN214411225U (zh) 一种电池片串及光伏组件
CN213459762U (zh) 一种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CN115260922A (zh) 胶膜及光伏组件
CN211555908U (zh) 一种反光焊带
CN210349853U (zh) 用于太阳能叠瓦组件的焊带及太阳能叠瓦组件
CN209896086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及光伏组件
CN219246699U (zh) 一种高效电池串结构及叠瓦组件
CN214203709U (zh) 一种反光焊带的连接结构
WO2019237556A1 (zh) 太阳能电池片连接用焊带及组件
CN215342623U (zh) 条形电池单元、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CN215646701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216288482U (zh) 一种太阳能叠瓦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