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0873U - 液体容器及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及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20873U
CN215620873U CN202121113621.2U CN202121113621U CN215620873U CN 215620873 U CN215620873 U CN 215620873U CN 202121113621 U CN202121113621 U CN 202121113621U CN 215620873 U CN215620873 U CN 215620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ntainer
cover body
elastic member
rota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136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敬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Ninestar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136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20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20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20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及打印装置,液体容器用于配合安装在打印装置的安装部中,包括:容器主体、盖体和旋转件;容器主体内部开设有空腔,容器主体的上端具有与空腔连通的开口,盖体盖设在开口上,旋转件盖设在盖体的外侧;旋转件和盖体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旋转件和盖体相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容器,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不会进入安装状态,在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液体容器及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容器及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打印装置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存储有墨水的墨罐为打印装置的打印提供墨源,经由相应的墨水流动管道将墨水输运至记录头,在打印信号的驱动下将墨水自记录头上设置的喷嘴喷射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来完成字符或图形的记录。作为喷墨打印装置用于容纳墨水的构件,当前使用的喷墨墨盒主要是消耗性墨盒。
现有的墨盒,如申请号为CN202021250752.0的专利,在液体容器上设置有旋转件,其用于与打印机进行卡合安装,旋转件套设于盖体上并被设置成可旋转及上下自由移动。
但是,现有的墨盒在周转或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的挤压作用时,旋转件发生移动可能会停留在安装状态,需要用户手动对旋转件进行复位后才能正常安装,使用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及打印装置,该液体容器的在受到外力挤压时会主动恢复原位,不会直接进入安装状态,从而避免了后期安装时的调整复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容器,用于配合安装在打印装置的安装部中,包括:容器主体、盖体和旋转件;所述容器主体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容器主体的上端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开口上,所述旋转件盖设在所述盖体的外侧;
所述旋转件和所述盖体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件和所述盖体相抵。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件对所述盖体的周向和轴向位置进行限位;
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配合部,所述旋转件和所述盖体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进行限位;
所述弹性件未发生形变时,所述液体容器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弹性件压缩时,相对转动所述盖体和所述旋转件,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卡合,所述液体容器处于安装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件的内壁上的导向凸台,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的外壁上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凸台在所述导向槽内移动并卡合在所述导向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配合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中部的限位槽,所述导向凸台在所述导向槽中移动,所述导向凸台位于所述导向槽中时,所述液体容器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导向凸台卡合在所述限位槽中时,所述液体容器处于安装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为V型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容器主体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的顶面具有与所述弹性件相配合的固定槽,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槽和所述旋转件的内壁相抵。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塔形弹簧,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所述旋转件内壁上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外部周侧朝向背离所述容器主体方向延伸设置有多个外壁,所述外壁与所述盖体之间形成有暗凹部,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暗凹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所述旋转件内壁上背离所述容器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相抵。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包括安装部和上述的液体容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打印装置上,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孔、安装弹性件、供墨针和限位件,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所述供墨针由所述安装弹性件穿出并与所述液体容器连接;
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周侧,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液体容器中的旋转件的外壁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容器及打印装置,包括容器主体、盖体和旋转件,在盖体和旋转件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使得液体容器受到外界的挤压力作用下,即使盖体和旋转件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也不会使得旋转件和盖体相互配合从而进入安装状态,而是在外界作用力消失后使得旋转件和盖体恢复原位,保持初始状态,避免了在周转运输时受到外力挤压作用下,旋转件发生移动并转换为安装状态,在安装时需要用户手动对液体容器进行复位再进行安装的过程,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容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容器中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容器中第二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容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容器处于安装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容器与安装部配合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体容器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体容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体容器处于安装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液体容器;
10-容器主体;
11-空腔;
12-开口;
20-盖体;
21-第一配合部;
211-导向槽;
212-限位槽;
22-固定槽;
23-外壁;
24-暗凹部;
30-旋转件;
31-第二配合部;
311-导向凸台;
32-定位扣;
40-弹性件;
100-安装部;
101-安装孔;
102-安装弹性件;
103-供墨针;
104-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墨盒,如申请号为CN202021250752.0的专利,在液体容器上设置有旋转件,其用于与打印机进行卡合安装,旋转件套设于盖体上并被设置成可旋转及上下自由移动。但是,现有的墨盒在周转或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的挤压作用时,旋转件发生移动可能会停留在安装状态,即旋转件处于盖体的安装位。造成液体容器安装至打印机时,无法与打印卡合,需要用户手动对旋转件进行复位,使其复位至初始状态后,才可正常安装至打印机上,使用麻烦。
有鉴于此,发明人设计一种液体容器及打印装置,液体容器包括容器主体、盖体和旋转件,在盖体和旋转件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使得液体容器受到外界的挤压力作用下,即使盖体和旋转件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也不会使得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相互配合,而是在外界作用力消失后使得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恢复原位,保持初始状态,避免了在周转运输时受到外力挤压作用下,旋转件发生移动并转换为安装状态,在安装时需要用户手动对液体容器进行复位再进行安装的过程,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容器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容器中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容器中第二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容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容器处于安装状态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体容器与安装部配合时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体容器1,用于配合安装在打印装置的安装部2中,液体容器1包括:容器主体10、盖体20和旋转件30;容器主体10内部开设有空腔11,容器主体10的上端具有与空腔11连通的开口12,容器主体10的上端与盖体20连接,旋转件30盖设在盖体20的外侧。
其中,容器主体10为具有空腔11的中空壳体,用于盛装墨水,在容器主体10的上端开设有开口12,开口12与空腔11连通,便于墨水的流出和流入。盖体20即盖设在容器主体10的开口12一端(即上端),在盖体20的上部外侧盖设有一个旋转件30,旋转件30可与盖体20活动连接。其中,旋转件30是用于与打印装置安装部2内的卡固部分进行配合卡固的,在将液体容器1安装至安装部2内时,旋转件30的顶面与安装部2内的卡固部分进行配合卡固,旋转件30的内壁则与盖体20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旋转件30对液体容器1与打印装置的安装部2进行连接,当打印装置的卡固部件寿命受到影响时,还有旋转件30可以对液体容器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了当打印装置的卡固部件因寿命受到影响时造成液体容器安装失效的结果。
另外,在旋转件30套接在盖体20外壁时,旋转件30的内壁直径可以设置为略大于盖体20外壁的直径,从而使得旋转件30的内壁与盖体20的外壁相贴合,在旋转件30套接在盖体20上后,旋转件30可以对盖体20的周向和轴向位置进行限位固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其中,容器主体10的上端与盖体20连接,为了便于添加墨水,容器主体10的上端与盖体20可设置为活动连接,如容器主体10的上端与盖体20旋合连接,即容器主体10的上端与盖体20可以为螺纹连接,或容器主体10的上端与盖体20为卡合连接,可以完成容器主体10的上端与盖体20的活动连接均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在旋转件30和盖体20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40,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与旋转件30和盖体20相抵。在液体容器的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的挤压力从而使得旋转件30与盖体20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且不会复原,从而可能会导致旋转件30与盖体20之间处于待安装状态,在将液体容器安装至安装部中时,需要将旋转件30与盖体20复原之后再进行安装固定。为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弹性件40,弹性件40为旋转件30和盖体20之间施加一个弹力,在旋转件30受到外界挤压力时会产生相对位移,但是旋转件30不会移动到与盖体20产生配合时的安装状态,从而在外界挤压力消失后,弹性件40复原使得旋转件30恢复原位,避免了在安装液体容器时需要额外将液体容器复原后再进行安装。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旋转件30与盖体20之间的配合效果,且使得旋转件30与盖体20形成安装状态,可选的,旋转件3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31,盖体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配合部21,旋转件30和盖体20通过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21相配合进行限位。
其中,在旋转件3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31,在盖体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配合部21,且旋转件30盖合在盖体20上时,第一配合部31与第二配合部21之间相互配合,从而对旋转件30和盖体20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由此实现旋转件30对盖体20的周向和轴向位置的限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31与第二配合部21卡合连接,以此完成对旋转件30和盖体20的相对位置的固定,其中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21可以设置为相应配合的卡槽和卡柱,示例性的,具体可以将第二配合部21设置为沟槽状卡合部,也可将第二配合部21设置为可以起到卡合作用的阻挡件,可以完成对旋转件30和盖体20的相对位置的固定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在正常状态下,弹性件40未产生形变时,液体容器1处于初始状态,此时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21不处于卡合状态。当液体容器1受到外力作用时,弹性件40压缩,第一配合部31相对第二配合部21产生位移。若此时的外力作用仅为挤压作用,第一配合部31在产生位移后并不会直接与第二配合部21接触,当挤压力消失时,由于弹性件40的弹性,第一配合部31恢复原位,并不会与第二配合部21直接配合,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周转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外力使得第一配合部31与第二配合部31直接卡合从而进入到安装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若没有设置弹性件40,在液体容器受到外部压力的状态下,第一配合部31相对第二配合部21产生位移,此时没有弹性件40的弹力作用,第一配合部31将始终处于位移状态,最终可能因为晃动产生轴向位移从而使得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32形成配合状态。进而在将液体容器1安装至安装部中时,需要先将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21分开复位后才能进行安装,较为繁琐。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弹性件40,即使收到外部压力时,第一配合部31也相对第二配合部21产生位移,但是此时由于压力不会持续增加,且不会同时施加压力和轴向力,从而并不会形成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21的卡合状态,使得液体容器1始终保持初始的状态,避免了在安装液体容器1时还需要额外的将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21分开后才能进行安装作业。
本实施例在安装时,此时第一配合部31不与第二配合部21相互卡合。将旋转件30背离容器主体10的一端朝向安装部中按压,此时旋转件30受到压力后,弹性件40产生形变,旋转件30带动第二配合部32朝向容器主体10方向移动。此时第一配合部31移动到与第二配合部21的相对水平位置。此时旋转容器主体10,使得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21产生水平方向的相对移动,此时旋转件30的外缘与安装部相互卡固,且第一配合部31也同时与第二配合部21相互配合固定,从而完成对液体容器1的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容器1,包括容器主体10、盖体20和旋转件30,在盖体20和旋转件30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40,通过弹性件40的弹力,使得液体容器1受到外界的挤压力作用下,即使盖体20和旋转件30产生相对的轴向位移,也不会使得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21相互配合,而是在外界作用力消失后使得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21恢复原位,保持初始状态,避免了在周转运输时受到外力挤压作用下,旋转件发生移动并转换为安装状态,在安装时需要用户手动对液体容器1进行复位再进行安装的过程,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以下对液体容器1的各种可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为了保证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21之间配合的稳定性,且需要使得液体容器1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配合部31与第二配合部21不相互配合,且即使旋转件30仅朝向容器主体10方向移动时,第一配合部31与第二配合部21之间也不会产生配合效果。为此,可选的,第一配合部31包括设置在旋转件30的内壁上的导向凸台311,第二配合部21包括设置在盖体20的外壁上的导向槽211,导向凸台311在导向槽211内移动并卡合在导向槽211内。
其中,导向凸台311设置在旋转件30的内壁上,导向槽211设置在盖体20的外壁上,在旋转件30盖设在盖体20外侧时,位于旋转件30内壁上的导向凸台311与位于盖体20外壁的导向槽211相互配合,且导向凸台311始终处于导向槽211中,在旋转件30移动时,导向凸台311在导向槽211中移动。
为了保证导向凸台311在导向槽211中移动时,需要经过旋转旋转件30后才能使得导向凸台311卡固在导向槽211中的某一侧,可选的,第二配合部21还包括设置在导向槽211中部的限位槽212,导向凸台311在导向槽211中移动,导向凸台311位于导向槽211中时,液体容器处于初始状态;导向凸台311卡合在限位槽211中时,液体容器1处于安装状态。
具体的,限位槽212设置在导向槽211中部,且导向凸台311可在导向槽211中移动。在旋转件30受到单一方向的压力时,导向凸台311从导向槽211的一端朝向导向槽211的另一端移动,若未受到旋转力,且受力消失后,导向凸台311由弹性件40的作用复位,从导向槽211的另一端回到导向槽211的一端处。此时,液体容器处于初始状态,且导向槽211的一端通常是靠近液体容器1安装端的一侧,导向槽211的另一端即是朝向容器主体10的一端。
需要注意的是,在导向凸台311移动的过程中,导向凸台311移动和复位时均不会进入到导向槽211中的限位槽212中。在安装液体容器1时,按压液体容器1,此时导向凸台311从导向槽211的一端朝向导向槽211的另一端移动;待到导向凸台311达到导向槽211的另一端处时,旋转液体容器1,此时导向凸台311在导向槽211中水平移动,并移动到与限位槽212的相对应的位置。此时稍微减缓对液体容器1的压力,导向凸台311在弹性件40的作用下卡合在限位槽212中,且不会复位到导向槽211的一端。在需要对液体容器进行拆卸时,同理的,朝向液体容器1施加压力,此时导向凸台311脱离与限位槽212的卡合状态,再通过旋转液体容器1,使得导向凸台311与限位槽212不处于同一位置,再减小施加的压力,即可使得导向凸台311复位移动到限位槽212的一端处。
其中,为了保证导向凸台311与限位槽212的卡合状态,使得在安装完成后导向凸台311不会与限位槽212轻易脱离,可选的,限位槽212为V型槽,限位槽212的槽口朝向容器主体10方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容器1的安装方向即为液体容器1的顶部,容器主体10的一端即为液体容器1的底部。限位槽212设置为V型槽时,限位槽212的槽口设置为朝向液体容器1的底部设置。以液体容器1水平放置为例,在液体容器1安装时,导向凸台311在导向槽211中由上向下移动,通过旋转液体容器1后使得导向凸台311位于与限位槽212的V型开口相对应的位置,此时减小对液体容器1的施加力,导向凸台311在弹性件40的作用下朝向限位槽212的V型开口处移动(即向上移动),在导向凸台311卡固在限位槽212的开口处时,旋转件30停止移动,液体容器1即处于安装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弹性件40是设置在盖体20和旋转件30之间的。为了保证弹性件40的弹性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可选的,盖体20的顶面具有与弹性件40相配合的固定槽22,弹性件4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槽22和旋转件30的内壁相抵;第一配合部31设置在旋转件30内壁上朝向容器主体10的一侧。
具体的,在盖体20的顶面设置有与弹性件40配合的固定槽22,弹性件40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槽22中,且弹性件40的另一端与旋转件30的内壁相抵。可以理解的是,旋转件30为内部开设有空腔的盖体,弹性件40即是与旋转件30内部空腔的顶壁相抵接的,从而为旋转件30提供弹力。当对旋转件30施加一个超过弹性件40的形变承受力的压力时,弹性件40产生形变,旋转件30开始移动,即可完成容器主体10的安装状态的切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部31设置在旋转件30的内壁上朝向容器主体10的一侧,即第一配合部31设置在旋转件30内部空腔内壁的相对位置的下侧。在弹性件40受压产生形变时,弹性件40压缩,第一配合部31可能会对弹性件40的形变过程产生干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选的,弹性件40为塔型弹簧,且塔形弹簧直径较大的一端与旋转件30的内壁相抵,塔形弹簧直径较小的一端与盖体20的固定槽22相配合。此时,位于旋转件30内壁上相对位置下侧的第一配合部31在塔形弹簧产生形变时,第一配合部31始终位于塔形弹簧的下侧位置,塔形弹簧产生形变并不会与第一配合部31发生干扰,从而更好的对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21进行安装配合。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体容器的爆炸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体容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体容器处于安装状态时的示意图。如图7-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可选的,在盖体20外部周侧朝向背离容器主体10方向延伸设置有多个外壁23,外壁23与盖体20之间形成有暗凹部24,弹性件40安装在暗凹部24内。可以理解的是,在盖体20的外部周侧朝向液体容器1安装方向的一端延伸设置有多个外壁23,且外壁23与盖体20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暗凹部24,弹性件40安装在暗凹部24内。在弹性件40的安装过程中,可以理解的是,盖体20的主体实际上是位于弹性件40的内部围合的空间内的,即弹性件40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外壁23和盖体20接触。同理的,位于盖体20的外侧壁上的第二配合部21也处于弹性件40的内部空间中。为了保证第一配合部31可以与第二配合部21之间配合的稳定性,可选的,第一配合部31设置在旋转件30内壁上背离容器主体10的一侧,即第一配合部31设置在旋转件30内壁上的相对位置的上侧,且第一配合部31与弹性件40的一端相抵。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弹性件40是不与旋转件30的内壁顶端相抵的,而是与旋转件30内壁上的第一配合部31相抵的。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40的上端与第一配合部31相抵,弹性件40的下端与暗凹部24的槽底相抵。在第一配合部31移动时,第一配合部31朝向弹性件40施加压力,使得弹性件40产生形变。以导向凸台311和导向槽211为例,其中,导向凸台311的底端与弹性件40相抵,且导向凸台311在弹性件40的作用下与导向槽211的顶端相抵。在旋转件30受力时,旋转件30朝向容器主体10一侧移动,位于旋转件30内壁的导向凸台311朝向弹性件40施加压力,弹性件40产生形变,此时导向凸台311即在导向槽211中朝向导向槽211的底端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一配合部31与第二配合部21之间的配合效果,在导向凸台311和导向槽211处的竖直方向上应不设置外壁23,即此处的外壁23为镂空状态,从而使得第一配合部31可以顺利在第二配合部21中移动且与第二配合部21配合。
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包括安装部100和上述的液体容器1,安装部100设置在打印装置上,液体容器1安装在安装部100中。
其中,可选的,安装部100包括安装孔101、安装弹性件102、供墨针103和限位件104,安装孔101为设置在安装部上的开槽,在开槽的槽底还设置有安装弹性件102,安装弹性件102可以为弹簧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供墨针103由安装弹性件102中穿出,且供墨针103是与液体容器1连接的,供墨针103伸入液体容器1内部,从而使得液体容器1内部的液体(如墨水等)进入到打印机中。
另外,在安装孔101的开口周侧还设有限位件104,限位件104用于与旋转件30的外壁相配合。其中,在旋转件30的外壁上还设有与限位件104相配合的定位扣32。在安装时,将定位扣23与限位件104错位,使得定位扣23由限位件104与开口之间的空缺处进入到安装孔101中,通过旋转液体容器1可以使得位于旋转件30外壁的定位扣32旋转到与限位件104相对应的位置,且在安装弹性件102的作用下使得定位扣32与限位件104相互卡固,达到限位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液体容器1时,将液体容器1的旋转件30对准安装部10的安装孔,使得旋转件30外壁上的定位扣32与开口处的限位件104错开,向液体容器1施加压力,使得旋转件30顺利进入到安装孔101中。此时旋转件30的顶端与安装弹性件102相抵,且供墨针103由旋转件30上的开口进入到容器主体10内部。当安装弹性件102的弹性力大于弹性件40的形变阈值时,弹性件40同步产生形变,使得旋转件30内部的第一配合部31相对第二配合部21产生移动。此时定位扣32位于安装孔101内部的限位件104的下侧,导向凸台311也位于导向槽211朝向容器主体10的一端。此时向液体容器1施加一个旋转力,定位扣32相对限位件104产生转动,在安装弹性件102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定位扣32回弹并与限位件104相抵,从而完成旋转件30与安装孔101的固定;同时,导向凸台311也相对导向槽211产生平移,并在复位后与导向槽211内的限位槽212相抵,以此完成液体容器1的安装过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液体容器,用于配合安装在打印装置的安装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主体、盖体和旋转件;所述容器主体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容器主体的上端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开口上,所述旋转件盖设在所述盖体的外侧;
所述旋转件和所述盖体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件和所述盖体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对所述盖体的周向和轴向位置进行限位;
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配合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配合部,所述旋转件和所述盖体通过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进行限位;
所述弹性件未发生形变时,所述液体容器处于初始状态;所述弹性件压缩时,相对转动所述盖体和所述旋转件,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卡合,所述液体容器处于安装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件的内壁上的导向凸台,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的外壁上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凸台在所述导向槽内移动并卡合在所述导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中部的限位槽,所述导向凸台在所述导向槽中移动;
所述导向凸台卡合或脱离所述限位槽,分别形成所述液体容器的初始状态和安装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V型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容器主体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顶面具有与所述弹性件相配合的固定槽,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槽和所述旋转件的内壁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塔形弹簧,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所述旋转件内壁上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外部周侧背离所述容器主体方向的一侧上,延伸设置有多个外壁,所述外壁与所述盖体之间形成有暗凹部,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暗凹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所述旋转件内壁上背离所述容器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相抵。
10.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打印装置上,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孔、安装弹性件、供墨针和限位件,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安装弹性件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所述供墨针由所述安装弹性件穿出并与所述液体容器连接;
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周侧,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液体容器中的旋转件的外壁相配合。
CN202121113621.2U 2021-05-21 2021-05-21 液体容器及打印装置 Active CN215620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3621.2U CN215620873U (zh) 2021-05-21 2021-05-21 液体容器及打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13621.2U CN215620873U (zh) 2021-05-21 2021-05-21 液体容器及打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20873U true CN215620873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39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13621.2U Active CN215620873U (zh) 2021-05-21 2021-05-21 液体容器及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20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76715C (en) Liquid container
JP332462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印刷ユニットの保管ケース
KR100510310B1 (ko) 인쇄 헤드 유닛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프린터
JPH0916469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インク供給部
JP391837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5631683A (en) Ink jet cartridge and printer using it
CN215620873U (zh) 液体容器及打印装置
US20120218357A1 (en) Ink cartridge for ink jet printer
JP372896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6733255B2 (en) Tube pump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the tube pump
JP2001072153A (ja)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量調整装置
US20040008236A1 (en) Capping apparatus for ink-jet printhead
JP332229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60363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746632B2 (ja) 液体噴射記録装置
JP376536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200222529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H0976525A (ja) インクタンク、インクタンク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240508B2 (ja) Inkujetsutokirokusochioyobisorenimochiirareruinkukasetsuto
US9114622B2 (en) Seal and seal/boss assembly
JPH03101979A (ja) 記録装置
CN220220147U (zh) 一种热转印打印机
US20060007262A1 (en) Capping device for capping a print head
US11433678B2 (en) Liquid cartridge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valves disposed in liquid supply portion,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0005256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