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9665U -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99665U
CN215599665U CN202022895658.7U CN202022895658U CN215599665U CN 215599665 U CN215599665 U CN 215599665U CN 202022895658 U CN202022895658 U CN 202022895658U CN 215599665 U CN215599665 U CN 215599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pressure detection
reinforcing plate
detection modul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956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兴浪
黄瑞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956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99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99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99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压力检测模组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内表面与支架之间,压力检测模组包括: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的第一表面安装于外壳的力输入区域的内表面,第一电极的第二表面与第二电极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电极的第二表面安装于支架上;外壳的力输入区域接受外界压力,并带动第一电极向第二电极的方向移动,令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以确定对外界压力的压力检测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占用的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小,安装简便。

Description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内部安装的压力检测模组检测其是否被按压,从而进行与按压对应的操作控制。例如,通过安装在耳机中的压力检测模组判断耳机是否被按压,从而控制耳机中音乐的播放。压力检测模组通常设置在电子设备的狭小空间中,如何减少压力检测模组所占用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用以部分或者全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检测模组,所述压力检测模组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内表面与支架之间,所述压力检测模组包括:第一电极、第一黏附层、第二电极、第二黏附层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表面通过所述第一黏附层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力输入区域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表面通过所述第二黏附层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外壳的力输入区域接受外界压力,并带动所述第一电极向所述第二电极的方向移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确定对所述外界压力的压力检测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外壳内部具有至少一上述压力检测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由于压力检测模组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内表面与支架之间,压力检测模组包括的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黏附层固定在外壳的力输入区域的内表面,与第一电极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二黏附层固定于支架上。当外壳的力输入区域接收到外界压力,则带动第一电极向第二电极的方向移动,令控制器通过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确定外界压力的压力检测结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仅需要分别安装至外壳力输入区域的内表面与支架上即可实现压力检测,所占用的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小,且安装简便。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值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检测模组的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力检测模组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压力检测模组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压力检测模组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压力检测模组的结构图;
图6a至图6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压力检测模组的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压力检测模组的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检测模组,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压力检测模组的结构图。压力检测模组10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20内表面与支架30之间,该压力检测模组10包括:第一电极101、第一黏附层101a、第二电极102、第二黏附层102a以及控制器(图中未示出)。
第一电极101的第一表面通过第一黏附层101a固定在外壳20的力输入区域201的内表面,第一电极101的第二表面与第二电极102的第一表面相对,第二电极102的第二表面通过第二黏附层102a固定于支架上。
外壳20的力输入区域201根据接收到的外界压力,带动第一电极101向第二电极102的方向移动。
控制器根据第一电极101以及第二电极102之间的电容变化确定对外界压力的压力检测结果。
具体地,控制器可以采用单独设置的控制芯片或者采用电子设备的控制芯片实现,控制器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20内表面与支架30之间的任意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具体地,外壳20的力输入区201为任意形状的区域,力输入区201可以采用任意标识以指示用户可在此区域施加压力。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仅需要分别安装至外壳力输入区域的内表面与支架上即可实现压力检测,所占用的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小,且安装简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具体实现中,参见图2,压力检测模组10还包括:第二补强板103,第二电极102的第二表面依次通过第二补强板103、所述第二黏附层102a固定于支架30上。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二电极与支架之间设置第二补强板,从而令第二电极更加紧密贴附于支架上,第二补强板的支撑作用也令第二电极具有更佳的平整度。
为了令第二补强板103实现更佳的贴附与支撑作用,第二补强板103覆盖第二电极102与第二补强板103的接触表面。
具体地,第二黏附层102a采用双面胶,从而简便地实现第二补强板103黏附固定于支架30上。
为了实现更佳的黏附效果,第二黏附层102a覆盖第二补强板103与支架30的接触表面。
具体地,第二补强板103可以为钢片。
具体地,参见图3,所述压力检测模组还包括:第二导电胶层102b,所述第二电极102的第二表面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导电胶层102b、所述第二补强板103、所述第二黏附层102a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第二电极102简便地固定至第二补强板103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另一具体实现中,参见图4,压力检测模组10还包括:第一补强板104,第一电极101的第一表面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补强板104、所述第一黏附层101a固定于外壳20的力输入区域201的内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电极与外壳的力输入区域的内表面之间设置第一补强板,从而令第一电极更加紧密、稳固地贴附于外壳的力输入区域的内表面上,第一补强板的支撑作用也令第一电极具有更佳的平整度。
为了令第一补强板104实现更佳的贴附与支撑作用,第一补强板104覆盖第一电极101与第一补强板104的接触表面。
具体地,第一黏附层101a采用双面胶,从而简便地实现第一补强板104黏附固定于外壳20的力输入区域201的内表面上。
为了实现更佳的黏附效果,第一黏附层101a覆盖第一补强板104与外壳20的力输入区域201的内表面的接触表面。
具体地,第一补强板104可以为钢片。
具体地,参见图5,所述压力检测模组10还包括:第一导电胶层101b,所述第一电极101的第一表面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导电胶层101b、所述第一补强板104、所述第一黏附层101a固定于所述外壳20的力输入区域201的内表面上。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第一补强板104简便地固定至外壳20的力输入区域201的内表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再一具体实现中,参见图6a,第一补强板104的长度大于第二补强板103的长度,且第一补强板104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中至少一端具有一弹性限位部件105,弹性限位部件105的第一端固定于支架30上,弹性限位部件105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一补强板104,弹性限位部件105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具有间隙。
具体地,长度方向是指沿支架30的长度的方向。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补强板通常与支架平行,所以所述长度方向也可以指第一补强板的长度方向。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弹性限位部件在施加在外壳的力输入区域的外界压力解除后,提供第一电极远离第二电极所需的回弹力。从而,能够令第一电极远离第二电极以更好的恢复到第一电极未受力时候的位置,进而使压力检测模组能实现准确的压力检测。弹性限位部件通过其第一端限位于支架上,弹性限位部件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一补强板上,弹性限位部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间隙因传导获得的外界压力而变小,当外界压力解除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间隙恢复所产生的回弹力带动第一补强板上固定的第一电极朝向远离第二电极的方向移动。本申请实施例弹性限位部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仅需要分别固定于支架和第一补强板,其安装简便,且占用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小。
具体地,为便于实现更佳的回弹效果,参见图6b,弹性限位部件105为U型或者C型,弹性限位部件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分别为U型或者C型的两个侧壁。
为了提供更佳的回弹效果,第一补强板104的至少一端部朝第二补强板103所在方向斜向延伸构成连接弹性限位部件105的弹性臂104a。
具体地,为便于安装弹性限位部件105,支架30还包括至少一卡接压力检测模组中弹性限位部件的卡接凸起部。
具体地,所述支架30还包括至少一用于容纳所述弹性限位部件105的容纳腔301及用于卡接所述弹性限位部件105,以避免所述弹性限位部件105沿所述长度方向运动的卡接凸起部302。
参见图6c,弹性限位部件105的第一端通过卡接凹槽1051卡接固定于支架上的卡接凸起部302上,卡接凸起部302与卡接凹槽1051啮合,以避免弹性限位部件105沿所述长度方向运动。
因此,弹性限位部件通过卡接凹槽与支架上的卡接凸起部将弹性限位部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支架上,避免了固定于弹性限位部件的第一补强板带动第一电极沿长度方向运动,能够保证第一补强板带动第一电极仅沿靠近或者远离第二电极的方向运动,能够更佳地实现压力检测的效果。
具体地,为便于生产制作与安装,弹性限位部件105与第一补强板104一体成型。
具体地,参见图6a,弹性限位部件105可以安装在第一补强板104平行于第一电极101方向的两端。参见图6d,弹性限位部件105也可以安装在第一补强板104平行于第一电极101方向的一端,仅安装在第一补强板104平行于第一电极101方向的一端能够更进一步减小压力检测模组的长度,从而减少占据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
为了令第一补强板更佳紧密地与外壳接触,第一补强板104与外壳20接触的表面具有至少一凸点1041,第一补强板104通过凸点1041与外壳20紧密接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更佳地将外壳20的力输入区域201所接受的外界压力传导至第一补强板104。
在本申请实施例再一具体实现中,参见图7,第一电极101与第二电极102之间具有至少一弹性间隔部件106,弹性间隔部件106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电极101,弹性间隔部件106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电极102。
因此,当施加在外壳的力输入区域的外界压力解除后,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弹性间隔部件来提供第一电极远离第二电极所需的回弹力。弹性间隔部件接受第一电极传导的外界压力后被压缩。当外界压力解除后,弹性间隔部件所产生的回弹力带动第一电极朝向远离第二电极的方向移动。本申请实施例弹性间隔部件安装简便,且占用电子设备内部空间小。
具体地,为了实现更佳的回弹力,弹性间隔部件106为泡棉或者弹片,且令压力检测模组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两个弹性间隔部件106,令两个弹性间隔部件106提供更加平衡的回弹力。
在本申请实施例再一具体实现中,第一电极101与第二电极102相对设置的面遮挡住第二电极102。从而避免外界环境与第二电极之间产生环境电容,从而造成外界干扰影响压力检测模组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产品一致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再一具体实现中,为了实现更佳简便的安装,第二电极102黏附固定于支架30上。
本申请实施例无需增加第二补强板,可以仅将第二电极黏附固定于支架上即可。
具体地,可以采用双面胶的方式令第二电极102黏附固定于支架30上,以更加简便地实现第二电极102的安装。
为了实现更佳的黏附效果,第二电极102与支架30的接触表面均黏附双面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图。电子设备的外壳内部具有上述实施例任一具体实现中的压力检测模组10。
具体地,参见图9,电子设备为耳机9,压力检测模组10设置在耳机杆部的外壳内部。
如果电子设备的外壳内部设置一组压力检测模组,则可以节约布置压力检测模组所占用的外壳内部空间,组装压力检测模组的步骤更少,工艺则更加简单。
参见图10a以及图10b,压力检测模组10为两组,且两组压力检测模组10对称设置在支架30的两侧。图10a为弹性限位部件105可以安装在第一补强板104平行于第一电极101方向的两端。参见图10b,弹性限位部件105也可以安装在第一补强板104平行于第一电极101方向的一端,仅安装在第一补强板104平行于第一电极101方向的一端能够更进一步减小压力检测模组的长度,从而更小的电子设备内部空间。
如果电子设备的外壳内部设置两组压力检测模组,则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压力感测结果,用户也可以选择在外壳的不同力输入区域施加外力,令用户的使用更加方便。
具体地,为了便于制造与安装,两组压力检测模组分别与支架为一体结构。将两组压力检测模组与支架形成的整体直接塞进电子设备外壳,可更适用与圆通状外壳的安装,无需对外壳进行切割即可完成压力检测模组的安装,既可以简化电子设备的制作工艺和成本,也可以提高压力检测模组的产品良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模组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外壳内表面与支架之间,所述压力检测模组包括:第一电极、第一黏附层、第二电极、第二黏附层;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采用单独设置的控制芯片或者采用电子设备的控制芯片实现;
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表面通过所述第一黏附层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力输入区域的内表面,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表面相对,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表面通过所述第二黏附层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外壳的力输入区域接受外界压力,并带动所述第一电极向所述第二电极的方向移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确定对所述外界压力的压力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模组还包括:第一粘附层及第二粘附层;
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表面通过所述第一黏附层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力输入区域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表面通过所述第二黏附层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模组还包括:第二补强板,
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表面依次通过所述第二补强板、所述第二黏附层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模组还包括:第二导电胶层,
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表面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导电胶层、所述第二补强板、所述第二黏附层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模组还包括:第一补强板,
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表面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补强板、所述第一黏附层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力输入区域的内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模组还包括:第一导电胶层,
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表面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导电胶层、所述第一补强板、所述第一黏附层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力输入区域的内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补强板的长度,且所述第一补强板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中至少一端具有一弹性限位部件,所述弹性限位部件的第一端限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弹性限位部件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补强板,所述弹性限位部件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部件为U型或者C型,所述弹性限位部件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端分别为所述U型或者C型的两个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部件与所述第一补强板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板的至少一端部朝所述第二补强板所在方向斜向延伸构成连接所述弹性限位部件的弹性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部件的第一端通过卡接凹槽卡接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卡接凸起部上,所述卡接凸起部与所述卡接凹槽啮合,以避免所述弹性限位部件沿所述长度方向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板与所述外壳接触的表面具有至少一凸点,所述第一补强板通过所述凸点与所述外壳紧密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至少一弹性间隔部件,所述弹性间隔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弹性间隔部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电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间隔部件为泡棉或者弹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对设置的面遮挡住所述第二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黏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壳内部具有至少一组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力检测模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模组为两组,且所述两组压力检测模组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两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压力检测模组分别与所述支架为一体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至少一用于容纳弹性限位部件的容纳腔及用于卡接所述弹性限位部件,以避免所述弹性限位部件沿长度方向运动的卡接凸起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耳机,所述压力检测模组设置在所述耳机杆部的外壳内部。
CN202022895658.7U 2020-08-18 2020-08-18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599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5658.7U CN215599665U (zh) 2020-08-18 2020-08-18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2771.9U CN212208267U (zh) 2020-08-18 2020-08-18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2022895658.7U CN215599665U (zh) 2020-08-18 2020-08-18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2771.9U Division CN212208267U (zh) 2020-08-18 2020-08-18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99665U true CN215599665U (zh) 2022-01-21

Family

ID=738192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2771.9U Active CN212208267U (zh) 2020-08-18 2020-08-18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2022895658.7U Active CN215599665U (zh) 2020-08-18 2020-08-18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2771.9U Active CN212208267U (zh) 2020-08-18 2020-08-18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220826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116382A (ko) * 2021-02-09 2022-08-23 선전 구딕스 테크놀로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압력 검출 모듈 및 전자기기
WO2022170527A1 (zh) * 2021-02-09 2022-08-1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325969A (zh) * 2021-05-24 2021-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08267U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99665U (zh)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20390296A1 (en) Pressure detec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1790149B1 (ko) 터치패널의 지지구조
EP1191411B1 (en) Arm portable information apparatus
US200201495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ce-based touch input
CN105890830B (zh) 一种压力感测装置
CN214591927U (zh)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12181771A (ja) 電子機器
US7006167B2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an LCD panel
TW559666B (en) Press contact structure of probe unit
CN213958032U (zh)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07165101A (ja) 帯電防止機能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13217679A (ja) 荷重検出装置及び前記荷重検出装置を用いた入力装置及び、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2936164U (zh) 按压检测装置和耳机
CN107148183B (zh) 固定组件及具有该固定组件的电子设备
CN210109042U (zh) 自适应贴敷式传感器
KR20170097925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사이드 버튼 구조
JPH0595137U (ja) シールドクランプ
JP2007142577A (ja) 電子機器
CN214427911U (zh) 力度触控装置
JP6125264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リード基板を内蔵した電子機器
JP2023116270A (ja) 指紋認証装置
CN110535986B (zh) 电子设备
CN212519062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4010615U (zh) 压力检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