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7684U -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7684U
CN215587684U CN202122055578.5U CN202122055578U CN215587684U CN 215587684 U CN215587684 U CN 215587684U CN 202122055578 U CN202122055578 U CN 202122055578U CN 215587684 U CN215587684 U CN 215587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automobile parts
punch
clamping
clamp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555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峰
姚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pu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pu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pu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pu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555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7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7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7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固接在下模具上的多个冲头和滑移设置在下模具与上模具之间的夹持臂;冲头,用于冲压汽车配件;夹持臂,设置有两个,且分别滑移设置在冲头的两侧,并用于共同夹取汽车配件;夹持臂靠近冲头的一侧设有用于适配汽车配件上插孔的夹持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个夹持臂朝相互靠近/远离的方向滑移;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夹持臂沿汽车配件输送方向滑移。本申请具有驱动汽车配件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稳定传输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大多为异型件,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次冲压的方式制作而成,对汽车配件进行冲压时需要将板材放入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上模具和下模具通过开合实现对板材的冲压加工,使其形成汽车配件。
如图1所示,一种异型汽车配件包括一个主板11,主板11的两侧均朝同一个方向弯折设置有翼板12,翼板12垂直主板11设置,翼板12上开设有多个插孔13,主板11的一端朝远离翼板12的方向弯折有T型板14,T型板14垂直主板11设置;由于汽车配件结构复杂,为提高对汽车配件的加工效率,可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设置多个工位,先在第一个工位上完成对翼板12的加工成型,接着将汽车配件传输至下一个工位进行T型板14的加工成型,最后将加工完成的汽车配件进行卸料。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汽车配件为异型件,使得汽车配件的中心与汽车配件的重心不重合,异型汽车配件在各个工序之间传输时存在转动的现象,又因为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开合距离小,异型汽车配件容易卡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影响汽车配件的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异型汽车配件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进行工位切换时容易存在卡料现象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设置在下模具与上模具之间,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固接在上模具上的多个冲头和滑移设置在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夹持臂;
冲头,用于冲压汽车配件;
夹持臂,设置有两个,且分别滑移设置在所述冲头的两侧,并用于共同夹取汽车配件;所述夹持臂靠近所述冲头的一侧设有用于适配汽车配件上插孔的夹持组件;
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臂朝相互靠近/远离的方向滑移;
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臂沿汽车配件输送方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汽车配件从前工序的冲头处传输至后工序的冲头处时,先启动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夹持臂朝靠近冲头的方向运动,此时位于冲头两侧的夹持组件对前工序的冲头处的汽车配件进行夹持;上模具带动冲头朝远离下模具的方向运动,使得冲头与汽车配件分离;
接着启动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夹持臂沿汽车配件顺向输送的方向滑移,此时两个夹持臂通过夹持组件带动汽车配件一起运动,使得汽车配件被传输至后工序的冲头处;上模具带动冲头朝靠近下模具的方向运动,使得冲头对汽车配件进行冲压;
由于夹持组件与汽车配件上的插孔适配,使得汽车配件在其两侧的夹持组件的共同夹持作用下可以在相邻两个冲头之间进行稳定传输,尽可能避免汽车配件在传输过程中产生转动而导致汽车配件卡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
可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插件,所述插件的一端与所述夹持臂固接,另一端插拔设置在汽车配件上的插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夹持臂朝靠近冲头的方向运动,夹持臂带动插件朝靠近汽车配件的方向运动,并使得插件插接在汽车配件的插孔内,此时汽车配件在两侧的插件的插接作用下被夹持臂稳定夹取。
可选的,所述插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插件分别与汽车配件上的多个插孔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插件共同插接在汽车配件上的插孔内,尽可能限制了汽车配件的转动,使得汽车配件在多个插件的共同插接作用下被夹持臂稳定夹取。
可选的,所述插件包括与所述夹持臂连接的插杆和固接在所述插杆远离所述夹持臂一端上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远离所述插杆一端的截面积小于所述插杆的截面积且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插杆连接处平滑过渡,所述导向杆与汽车配件上的插孔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将导向杆连接在夹持臂上,夹持臂在带动插件朝靠近汽车配件的方向运动时,导向杆插接到汽车配件的插孔内,由于导向杆与插孔间隙配合,使得导向杆可稳定快速地插接到汽车配件的插孔内,导向杆与插杆连接处平滑过渡,便于插杆顺利插接到汽车配件的插孔内。
可选的,所述插杆包括与所述夹持臂连接的滑筒和滑移设置在所述滑筒内的滑杆,所述滑杆弹性设置在所述滑筒中,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冲头滑移抵接的斜面,所述斜面沿所述冲头冲压滑移方向设置在所述导向杆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汽车配件的两个翼板分别位于冲头的两侧,当夹持臂驱动插杆和导向杆插接到汽车配件的插孔中时,导向杆穿设插孔并与冲头抵接,此时导向杆推动滑杆在滑筒内滑移,使得插杆的长度减小;当上模具带动冲头朝远离下模具方向运动时,冲头从汽车配件内移出,导向杆与冲头不再抵接,插杆恢复原长,插杆推动导向杆朝远离夹持臂的方向运动,使得导向杆和插杆稳定插接在汽车配件的插孔内;当汽车配件被传输至后工序的冲头处时,上模具带动冲头朝靠近下模具方向运动,使得冲头插接在汽车配件内,冲头在插接到汽车配件的过程中,导向杆的斜面与后工序的冲头抵接,同时冲头沿导向杆的斜面推动导向杆朝靠近夹持臂的方向滑移,进而驱动滑杆在滑筒内滑移,插杆的长度减小,使得后工序的冲头在插接到汽车配件中的过程中夹持臂仍可对汽车配件进行稳定夹持。
可选的,所述夹持臂靠近所述冲头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汽车配件弹性抵接的防护层,所述插件穿设所述防护层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臂在朝冲头方向滑移并夹持汽车配件时,防护层将夹持臂与汽车配件之间的硬性磕碰转为弹性抵接,尽可能降低夹持臂对汽车配件夹持过程中所造成的压损,保障了汽车配件无损坏地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夹持臂一端连接的气动手指,所述气动手指位于下模具外侧,且所述气动手指沿汽车配件输送的方向滑移设置在下模具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汽车配件进行夹持时,启动气动手指,气动手指驱动冲头两侧的夹持臂朝靠近冲头的方向滑移,并对汽车配件进行夹持;在对汽车配件进行相邻工位间的传输时,只需驱动气动手指沿汽车配件输送的方向滑移,即可完成汽车配件的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直线动力件,所述直线动力件固接在下模具外侧,所述直线动力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气动手指固接,所述直线动力件驱动所述气动手指沿汽车配件输送的方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直线动力件,直线动力件带动气动手指沿汽车配件输送的方向滑移,气动手指通过夹持臂带动汽车配件在相邻工位之间进行传输,使得汽车配件在传输时,气动手指仍对汽车配件进行夹紧,尽可能避免汽车配件在传输过程中因转动而出现卡料问题。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启动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夹持臂朝靠近冲头的方向运动,此时位于冲头两侧的夹持组件对前工序的冲头处的汽车配件进行夹持,接着启动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夹持臂沿汽车配件顺向输送的方向滑移,此时两个夹持臂通过夹持组件带动汽车配件一起运动,使得汽车配件被传输至后工序的冲头处,尽可能避免汽车配件在传输过程中产生转动而导致汽车配件卡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
2.夹持组件包括插件,插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插件共同插接在汽车配件上的插孔内,尽可能限制了汽车配件的转动,使得汽车配件在多个插件的共同插接作用下被夹持臂稳定夹取;
3.夹持臂在朝冲头方向滑移并夹持汽车配件时,防护层将夹持臂与汽车配件之间的硬性磕碰转为弹性抵接,尽可能降低夹持臂对汽车配件夹持过程中所造成的压损,保障了汽车配件无损坏地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背景技术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夹持臂、防护层和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冲头、夹持臂、防护层和下模具的爆炸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夹持臂、插件和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夹持臂、插件、斜面和防护层的爆炸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插杆和导向杆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第一驱动组件;2、第二驱动组件;3、冲头;4、夹持臂;5、插件;51、插杆;511、滑筒;512、滑杆;52、导向杆;6、斜面;7、防护层;8、下模具;9、上模具;10、弹性件;11、主板;12、翼板;13、插孔;14、T型板;15、螺纹孔;16、导向槽;17、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参照图2和图4,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设置在下模具8与上模具9之间,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第二驱动组件2、冲头3和夹持臂4。
参照图2和图4,冲头3通过螺钉固接在上模具9上,冲头3设置有多个,多个冲头3沿汽车配件传输方向间隔设置在上模具9上,冲头3用于冲压汽车配件;冲头3在冲压汽车配件时,汽车配件两侧的翼板12分别位于冲头3的两侧。
参照图2和图4,夹持臂4设置有两个,两个夹持臂4相互平行且均沿汽车配件传输的方向设置,两个夹持臂4分别滑移设置在冲头3的两侧,两个夹持臂4可朝相互靠近/远离的方向滑移,实现对汽车配件的夹取;同时两个夹持臂4还可沿汽车配件输送方向滑移,实现对汽车配件的传输。
参照图2和图4,第一驱动组件1可驱动两个夹持臂4朝相互靠近/远离的方向滑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1设置为与夹持臂4一端连接的气动手指,气动手指位于下模具8外侧,且气动手指沿汽车配件输送的方向滑移设置在下模具8上。两个夹持臂4通过螺钉分别与气动手指的两个输出端固接,启动气动手指,气动手指可驱动两个夹持臂4朝相互靠近/远离的方向滑移,实现对汽车配件的夹取。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1包括双向丝杆和滑移连接在双向丝杆上的两个螺纹座,双向丝杆沿垂直汽车配件滑移的方向设置,两个夹持臂4分别与两个螺纹座固接,通过驱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通过两个螺纹座驱动两个夹持臂4朝相互靠近/远离的方向滑移,实现对汽车配件的夹取。
参照图2和图4,第二驱动组件2可驱动夹持臂4沿汽车配件输送方向直线滑移,第二驱动组件2设置为直线动力件,直线动力件固接在下模具8外侧,直线动力件可以为气缸、液压缸、电动推杆、电动缸,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直线动力件设置为气缸,气缸的缸体通过螺钉固接在下模具8上,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螺钉与第一驱动组件1固接,气缸通过驱动第一驱动组件1滑移进而驱动夹持臂4沿汽车配件输送方向滑移,实现对汽车配件的传输。
当需要将汽车配件从前工序的冲头3处传输至后工序的冲头3处时,先启动第一驱动组件1,第一驱动组件1驱动两个夹持臂4朝靠近冲头3的方向运动,实现对汽车配件的夹取;接着启动第二驱动组件2,第二驱动组件2驱动第一驱动组件1沿汽车配件顺向输送的方向滑移,此时两个夹持臂4带动汽车配件一起运动,使得汽车配件被传输至后工序的冲头3处。
参照图3和图4,夹持臂4靠近冲头3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汽车配件弹性抵接的防护层7,防护层7可以为海绵垫、橡胶垫、阻尼垫,防护层7沿夹持臂4长度方向固接在夹持臂4上,防护层7与夹持臂4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固定、也可以为螺钉连接。防护层7将夹持臂4与汽车配件之间的硬性磕碰转为弹性抵接,尽可能降低夹持臂4对汽车配件夹持过程中所造成的压损,保障了汽车配件无损坏地传输。
参照图5和图6,夹持臂4靠近冲头3的一侧设有用于适配汽车配件上插孔13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插件5,插件5设置有多个,多个插件5分别与汽车配件上的多个插孔13一一对应,且多个插件5均穿设防护层7设置。
参照图5和图6,插件5包括与夹持臂4连接的插杆51和固接在插杆51远离夹持臂4一端上的导向杆52;插杆51靠近夹持臂4的一端通过螺钉固接在夹持臂4上,夹持臂4可带动插杆51朝靠近/远离冲头3的方向运动,导向杆52在夹持臂4和插杆51的驱动下插拔设置在汽车配件上的插孔13内。
参照图5和图6,插杆51可为任意形状,导向杆52也可为任意形状,导向杆52与插杆51的固接方向可以为螺钉连接、也可以为焊接、还可以为粘接,导向杆52固接在插杆51远离夹持臂4一端端面上的任意位置,导向杆52与插杆51连接处平滑过渡。导向杆52远离插杆51一端的截面积小于插杆51的截面积,导向杆52与汽车配件上的插孔13间隙配合。
夹持臂4在朝靠近冲头3的方向滑移时,导向杆52先插接到汽车配件的插孔13内,随着夹持臂4的滑移,插杆51插接到汽车配件的插孔13内,当夹持臂4上的防护层7与汽车配件的翼板12抵接时,停止驱动夹持臂4滑移,此时汽车配件被稳定夹持。
参照图6和图7,插杆51包括与夹持臂4连接的滑筒511和滑移设置在滑筒511内的滑杆512,滑筒511与滑杆512的中心轴线共线设置。滑筒511靠近夹持臂4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15,夹持臂4上贯穿设置有与螺纹孔15螺纹连接的螺钉,滑筒511通过螺钉固接在夹持臂4上。
参照图6和图7,滑杆512的一端滑移连接在滑筒511内,滑杆512的另一端与导向杆52固接,滑筒511内设置有用于弹性连接滑杆512的弹性件10,弹性件10可以为弹簧、簧片、气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10设置为弹簧,弹簧沿滑杆512滑移的方向伸缩设置,弹簧的一端与滑筒511的内壁固接、另一端与滑杆512远离导向杆52的一端固接。
参照图6和图7,导向杆52远离滑杆512的一端设置有与冲头3滑移抵接的斜面6,斜面6沿冲头3滑移方向设置在导向杆52的一侧。
由于汽车配件的两个翼板12分别位于冲头3的两侧,当夹持臂4驱动插杆51和导向杆52插接到汽车配件的插孔13中时,导向杆52穿设插孔13并与冲头3抵接,此时导向杆52推动滑杆512在滑筒511内滑移,使得插杆51的长度减小;当上模具9带动冲头3朝远离下模具8方向运动时,冲头3从汽车配件内移出,导向杆52与冲头3不再抵接,插杆51恢复原长,插杆51推动导向杆52朝远离夹持臂4的方向运动,使得导向杆52和插杆51稳定插接在汽车配件的插孔13内;
当汽车配件被传输至后工序的冲头3处时,上模具9带动冲头3朝靠近下模具8方向运动,使得冲头3插接在汽车配件内,冲头3在插接到汽车配件的过程中,导向杆52的斜面6与后工序的冲头3抵接,同时冲头3沿导向杆52的斜面6推动导向杆52朝靠近夹持臂4的方向滑移,进而驱动滑杆512在滑筒511内滑移,插杆51的长度减小,使得后工序的冲头3在插接到汽车配件中的过程中夹持臂4仍可对汽车配件进行稳定夹持。
参照图6和图7,为避免斜面6的朝向方向发生改变而导致冲头3无法沿导向杆52的斜面6推动导向杆52朝靠近夹持臂4的方向滑移,故需要对斜面6的朝向进行固定;当滑杆512的横截面呈圆形时,滑筒511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16,滑杆512上固接有与导向槽16滑移适配的导向块17,导向槽16和导向块17的相互作用限制了滑杆512在滑筒511内转动,进而使得斜面6的朝向被固定;当滑杆512的横截面不为圆形时,滑杆512滑移贴合在滑筒511的内壁上,滑杆512可在滑筒511内稳定滑移,且斜面6的朝向被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将汽车配件从前工序的冲头3处传输至后工序的冲头3处时,先启动第一驱动组件1,第一驱动组件1驱动两个夹持臂4朝靠近冲头3的方向运动,夹持臂4驱动插杆51和导向杆52插接到汽车配件的插孔13中,导向杆52穿设插孔13并与冲头3抵接,此时导向杆52推动滑杆512在滑筒511内滑移,使得插杆51的长度减小,当夹持臂4上的防护层7与汽车配件的翼板12抵接时,停止驱动夹持臂4滑移,此时汽车配件被稳定夹持。上模具9带动冲头3朝远离下模具8的方向运动,使得冲头3与汽车配件分离;冲头3与汽车配件分离时,汽车配件被夹持臂4稳定夹持,使得汽车配件不会因为冲头3的运动而产生转动。
接着启动第二驱动组件2,第二驱动组件2驱动第一驱动组件1沿汽车配件顺向输送的方向滑移,此时两个夹持臂4带动汽车配件一起运动,夹持臂4带动汽车配件从前工序的冲头3处传输至后工序的冲头3处的过程中,导向杆52与冲头3不再抵接,插杆51恢复原长,插杆51推动导向杆52朝远离夹持臂4的方向运动,使得导向杆52和插杆51稳定插接在汽车配件的插孔13内。
当汽车配件被传输至后工序的冲头3处时,上模具9带动冲头3朝靠近下模具8方向运动,使得冲头3插接在汽车配件内,冲头3在插接到汽车配件的过程中,导向杆52的斜面6与后工序的冲头3抵接,同时冲头3沿导向杆52的斜面6推动导向杆52朝靠近夹持臂4的方向滑移,进而驱动滑杆512在滑筒511内滑移,插杆51的长度减小,使得后工序的冲头3在插接到汽车配件中的过程中夹持臂4仍可对汽车配件进行稳定夹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设置在下模具(8)与上模具(9)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第二驱动组件(2)、固接在上模具(9)上的多个冲头(3)和滑移设置在下模具(8)与上模具(9)之间的夹持臂(4);
冲头(3),用于冲压汽车配件;
夹持臂(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滑移设置在所述冲头(3)的两侧,并用于共同夹取汽车配件;所述夹持臂(4)靠近所述冲头(3)的一侧设有用于适配汽车配件上插孔(13)的夹持组件;
第一驱动组件(1),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夹持臂(4)朝相互靠近/远离的方向滑移;
第二驱动组件(2),用于驱动所述夹持臂(4)沿汽车配件输送方向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插件(5),所述插件(5)的一端与所述夹持臂(4)固接,另一端插拔设置在汽车配件上的插孔(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插件(5)分别与汽车配件上的多个插孔(13)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5)包括与所述夹持臂(4)连接的插杆(51)和固接在所述插杆(51)远离所述夹持臂(4)一端上的导向杆(52);所述导向杆(52)远离所述插杆(51)一端的截面积小于所述插杆(51)的截面积且所述导向杆(52)与所述插杆(51)连接处平滑过渡,所述导向杆(52)与汽车配件上的插孔(13)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51)包括与所述夹持臂(4)连接的滑筒(511)和滑移设置在所述滑筒(511)内的滑杆(512),所述滑杆(512)弹性设置在所述滑筒(511)中,所述导向杆(52)上设置有与所述冲头(3)滑移抵接的斜面(6),所述斜面(6)沿所述冲头(3)冲压滑移方向设置在所述导向杆(5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4)靠近所述冲头(3)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汽车配件弹性抵接的防护层(7),所述插件(5)穿设所述防护层(7)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包括与所述夹持臂(4)一端连接的气动手指,所述气动手指位于下模具(8)外侧,且所述气动手指沿汽车配件输送的方向滑移设置在下模具(8)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包括直线动力件,所述直线动力件固接在下模具(8)外侧,所述直线动力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气动手指固接,所述直线动力件驱动所述气动手指沿汽车配件输送的方向滑移。
CN202122055578.5U 2021-08-28 2021-08-28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Active CN215587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5578.5U CN215587684U (zh) 2021-08-28 2021-08-28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5578.5U CN215587684U (zh) 2021-08-28 2021-08-28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7684U true CN215587684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83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55578.5U Active CN215587684U (zh) 2021-08-28 2021-08-28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7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90070U (zh) 一种端子机
CN110556684A (zh) 连接线打端插壳机
CN113085200A (zh) 一种输液软管与t型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
CN215587684U (zh) 一种汽车配件的输送装置
CN210723651U (zh) 连接线插壳装置
CN210723626U (zh) 连接线打端插壳机
CN114472656B (zh) 一种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
CN110789936B (zh) 一种led部件的排料执行机构
CN210092542U (zh) 自动打端插壳机的输送结构
CN210379725U (zh) 一种端子自动化加工设备
CN213383599U (zh) 一种笔具移动夹取装置
CN210336967U (zh) 产品内壁贴片治具
CN210481714U (zh) 移动布夹驱动装置及绣花机
CN110015454A (zh) 一种片料输送装置
CN205587601U (zh) 一种冷镦机的自动切料传送机构
CN220964036U (zh) 一种应用于插针机的压痕推插机构
CN212011572U (zh) 针形插件自动组装机
CN210236606U (zh) 贴尾带机构
CN213354018U (zh) 一种笔具顶帽加工设备
CN110299659A (zh) 一种排线端部分切装置和分切方法
CN210007089U (zh) 一种带活动导向的异形导电片夹取治具
CN218677938U (zh) 一种装配工装
CN219041011U (zh) 一种端子插针机构
CN219309850U (zh) 折压装置
CN117428456B (zh) 一种圆柱工件压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