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52026U - 盒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52026U
CN215552026U CN202121534382.8U CN202121534382U CN215552026U CN 215552026 U CN215552026 U CN 215552026U CN 202121534382 U CN202121534382 U CN 202121534382U CN 215552026 U CN215552026 U CN 215552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label
cartridge
opening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343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本章雄
中岛贤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52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52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标签接触到带排出口的边缘部的盒。所述盒为被安装于在标签带上实施印刷的带印刷装置的盒安装部中的色带盒,该色带盒具备:盒壳体;带路径,其被设置在盒壳体中,且供标签带从带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部插入;盒侧带排出口,其被设置在盒壳体上,且供在带路径中被输送的标签带排出;在标签带上,在剥离纸带的一面,在带长度方向上以具有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粘贴多个与剥离纸带相比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的标签,盒侧带排出口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第一开口部供剥离纸带通过,第二开口部供标签通过且与第一开口部相比带路径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被安装在带印刷装置上的盒。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对在剥离纸带的一面粘贴有多个标签的标签带进行收纳,且被安装在带印刷装置上的盒。在该盒的盒壳体上形成有带排出口,该带排出口供印刷完毕的标签带排出。带排出口被设计成,开口形状为矩形,且标签带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即开口厚度大于标签带的标签粘贴部分的厚度。
在现有的盒中,由于带排出口的开口形状为矩形,因此在标签带的厚度方向上的标签带的位置不固定,从而会有标签接触到带排出口的边缘部的可能性。当标签接触到带排出口的边缘部时,会发生标签带无法从带排出口被排出的带卡堵、标签被从剥离纸带剥离的标签剥离、标签的印刷面被擦伤的印刷面擦伤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3091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盒被安装于在标签带上实施印刷的带印刷装置的盒安装部中,所述盒具备:盒壳体;带路径,其被设置在盒壳体中,且供标签带从带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部插入;带排出口,其被设置在盒壳体上,且供在带路径中被输送的标签带排出,在标签带上,在剥离纸带的一面,在带长度方向上以具有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粘贴有多个与剥离纸带相比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的标签,带排出口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供剥离纸带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供标签通过,且与第一开口部相比带路径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
在上述的盒中,优选为,第一开口部具有剥离纸路径面,该剥离纸路径面与通过的剥离纸带的一面对置。
在上述的盒中,优选为,第一开口部具有第一进深部,该第一进深部位于与标签带的插入方向上的第二开口部的端部即第二进深侧端部相比更靠标签带的插入方向的位置,在第二进深侧端部上设置有引导斜面,该引导斜面在标签带从一个边缘部被插入到带路径中时,对标签带的向第一进深部的插入进行引导。
在上述的盒中,优选为,盒壳体具有第一盒壳体以及第二盒壳体,第二开口部具有标签路径面,该标签路径面与通过的标签对置,标签路径面由第一盒壳体以及第二盒壳体中的任意一个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盒为标签带的剥离纸带通过第一开口部而无法通过第二开口部的结构,因此,标签带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从而能够抑制标签接触到第二开口部的边缘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从+Z方向观察未安装有色带盒的状态的带印刷装置的图。
图2为从+Z方向观察安装有色带盒的状态的带印刷装置的图。
图3为标签带的俯视图。
图4为标签带的剖视图。
图5为色带盒的立体图。
图6为第一近前侧壳体的立体图。
图7为从-X方向观察色带盒的图。
图8为对图7的带排出口周围进行了放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而对盒的一个实施方式即色带盒101进行说明。另外,在下文中,对于从色带盒101进行观察的方向或者从安装色带(ribbon)盒101的带(tape)印刷装置1进行观察的方向,利用由在各图中所示的XYZ正交坐标系的方向进行说明,但这些方向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非对下文中的实施方式进行任何的限定。
带印刷装置以及色带盒的概要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带印刷装置1具备装置壳体3和安装部罩盖5。装置壳体3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在装置壳体3的+X方向的面上设置有装置侧带导入口7,在装置壳体3的-X方向的面上设置有装置侧带排出口9。向装置壳体3导入从被设置于带印刷装置1外的带辊(省略图示)放卷出来的标签带201。即,从带辊被放卷出来的标签带201从装置侧带导入口7被导入至装置壳体3内,且从装置侧带排出口9被排出至装置壳体3外。
安装部罩盖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而被安装在装置壳体3的+Y方向的端部,且对盒安装部11进行开闭。此外,在安装部罩盖5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传感器6。传感器6被用于对后述的标签带201的标签233(参照图3等)的位置进行检测。
在盒安装部11中,以可装卸的方式而安装有色带盒101。盒安装部11被形成为+Z方向被开放了的凹状。在作为盒安装部11的底面的安装底面13上设置有头部14。头部14具备热敏头15和头罩16。热敏头15具备发热元件(省略图示)。头罩16覆盖着热敏头15的一部分。此外,在安装底面13上设置有压印轴17、放卷轴19和收卷轴21。
头罩16以及压印轴17与放卷轴19以及收卷轴21相比,向+Z方向的突出量较大。在色带盒101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1中时,头罩16以及压印轴17被分别插入至后述的头插穿孔113以及压印辊103中,对色带盒101的安装进行引导。
如图2所示,色带盒101具备有压印辊103、放卷芯105、收卷芯107和对它们进行收纳的盒壳体109。在放卷芯105上缠绕有墨带(ink ribbon)111。从放卷芯105放卷出来的墨带111被收卷在收卷芯107上。另外,带印刷装置1也能够通过使放卷轴19进行旋转,从而使墨带111倒卷回放卷芯105上。在盒壳体109中,以在Z方向上贯穿的方式而设置有头插穿孔113。当色带盒101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1时,头部14、压印轴17、放卷轴19以及收卷轴21被分别插入至头插穿孔113、压印辊103、放卷芯105以及收卷芯107中。
在盒壳体109中设置有+Z方向被开放了的槽状的带路径115。带路径115相对于X方向而斜向延伸。此外,在盒壳体109的+Z方向的面上设置有露出区域163,该露出区域163使在带路径115中被输送的标签带201的一部分露出。
另外,将带路径115的+X方向的端部称为盒侧带导入口123,将带路径115的-X方向的端部成为盒侧带排出口125。盒侧带排出口125为“带排出口”的一个示例。从装置侧带导入口7而被导入至装置壳体3内的标签带201从盒侧带导入口123而被导入到带路径115中。被导入到带路径115中的标签带201,从盒侧带排出口125朝向装置侧带排出口9进行输送。带路径115在头插穿孔113与压印辊103之间穿过。
在带路径115中,在色带盒101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1中之前,通过用户将标签带201从标签带201的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部、即-Z方向的边缘部向-Z方向插入。在标签带201被插入到带路径115中的状态下,色带盒101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1上。
在色带盒101被安装到盒安装部11中之后,当安装部罩盖5被闭合时,通过头移动机构(省略图示),而使热敏头15朝向压印轴17进行移动。由此,标签带201以及墨带111被夹持在热敏头15与压印辊103之间。在该状态下,带印刷装置1基于通过向带印刷装置1的文字等的输入操作而生成的印刷数据或者带印刷装置1从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等接收到的印刷数据来实施印刷处理。即,带印刷装置1通过在利用压印辊103对标签带201以及墨带111进行输送的同时使热敏头15发热,从而将基于印刷数据的文字等印刷信息印刷在标签带201上。
标签带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标签带201为,在长条状的剥离纸带231的一面、即-Y方向的面上,粘贴有成为印刷对象的多个标签233的印刷带。多个标签233在标签带201的带长度方向、即X方向上,以互相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被粘贴在剥离纸带231上。另外,“预定的间隔”并非意味着必须为固定的长度,也可以对于每一个相邻的标签233的间隔而为不同的长度。此外,多个标签233在标签带201的带宽度方向、即Z方向上在大致中央位置被粘贴在剥离纸带231上。也就是说,在标签带201的带宽度方向上,标签233的长度短于剥离纸带231的长度。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标签带201的带宽度方向”简称为“带宽度方向”。
此外,多个标签233全部具有相同的矩形的形状且相同的厚度,并且以能够相对于剥离纸带231剥离的方式而被粘贴着。另外,“相同”自不待言是指包括容许的范围内的制造偏差。标签233为,+Z方向以及-Z方向被开放了的圆筒状的管被压扁而平坦化了的部件。
另外,剥离纸带231以及标签233的材质并未被特别地限定,能够使用纸类、树脂薄膜类等各种各样的材质。此外,虽然图3以及图4中所示的标签233为圆筒状,但也可以为条状。此外,在被粘贴于剥离纸带231上的状态下的标签233的形状并未被限定于矩形,例如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等。
在剥离纸带231的+Z方向的边部上设置有多个检测凹部235。多个检测凹部235为对剥离纸带231的+Z方向的边部局部切口而成的部分,且在剥离纸带231的带长度方向上互相之间具有间隔,并大致等间隔地进行设置。检测凹部235被形成为,在标签带201的带宽度方向上为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且针对每一个标签233进行设置。另外,检测凹部235通过上述的传感器6(参照图1等)而被检测到。即,在安装部罩盖5被闭合了的状态下,传感器6对从色带盒101的第一近前侧壳体116的露出区域163露出来的标签带201的检测凹部235进行检测。
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带印刷装置1不仅对在图3等所示的标签带201,对由长条状的剥离纸带和长条状的标签部件层压而成的印刷带也能够实施印刷。
色带盒的详情
如图5以及图6所示,盒壳体109具备第一近前侧壳体116、第二近前侧壳体118、进深侧壳体120。第一近前侧壳体116以及进深侧壳体120为“第一盒壳体”以及“第二盒壳体”的一个示例。
在色带盒101被安装在盒安装部11上时,第一近前侧壳体116以及第二近前侧壳体118成为色带盒101的安装方向的近前侧,进深侧壳体120成为色带盒101的安装方向的进深侧。另外,色带盒101的安装方向是指,色带盒101被向盒安装部11进行安装的方向、即-Z方向,且与压印轴17延伸的方向平行。色带盒101的安装方向的近前侧是指+Z方向,色带盒101的安装方向的进深侧是指-Z方向。
第一近前侧壳体116与进深侧壳体120组合。同样地,第二近前侧壳体118与进深侧壳体120组合。在第一近前侧壳体116与第二近前侧壳体118之间设置有带路径115。即,第一近前侧壳体116相对于带路径115而被设置在-Y方向上,第二近前侧壳体118相对于带路径115而被设置在+Y方向上。
在第一近前侧壳体116上设置有近前侧头插穿口122。近前侧头插穿口122构成头插穿孔113的+Z方向的端部。此外,在第一近前侧壳体116的+Z方向的面上设置有使标签带201的检测凹部235露出的露出区域163。
在第二近前侧壳体118的-Y侧设置有在Y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滑动部件167。此外,在滑动部件167上设置有滑动抓手167a,该滑动抓手167a用于供用户使滑动部件167移动。用户在将标签带201插入到带路径115中时,在抓着滑动抓手167a而使滑动部件167向+Y方向移动的状态下,将标签带201从-Z方向的边缘部插入。在将标签带201插入到带路径115中之后,当用户抓着滑动抓手167a而使滑动部件167向-Y方向移动时,成为图5所示的状态。
如图5、图7以及图8所示,在盒壳体109上设置有供标签带201排出的盒侧带排出口125。盒侧带排出口125具备第一开口部173和第二开口部175,所述第一开口部173供剥离纸带231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175供标签233通过。
带宽度方向、即带路径115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一开口部173的长度与带宽度方向上的剥离纸带231的长度相对应。“与剥离纸带231的长度相对应”是指,第一开口部173的Z方向上的长度以使通过的剥离纸带231在Z方向上不晃动的方式而比剥离纸带231的Z方向上的长度稍长。
此外,标签带201的厚度方向上的第一开口部173的长度与标签带201的厚度方向上的剥离纸带231的长度即剥离纸带231的厚度相对应。“与剥离纸带231的厚度相对应”是指,第一开口部173的Y方向上的长度以使通过的剥离纸带231在Y方向上不晃动的方式而比剥离纸带231的厚度稍长。
另一方面,带宽度方向、即带路径115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开口部175的长度与带宽度方向上的标签233的长度相对应。“与标签233的长度相对应”是指,第二开口部175的Z方向上的长度与标签233的Z方向上的长度相比稍长。如图3中所示,标签233的Z方向上的长度短于剥离纸带231的Z方向上的长度。因此,第二开口部175的Z方向上的长度短于第一开口部173的Z方向上的长度。
此外,标签带201的厚度方向上的第二开口部175的长度与标签带201的厚度方向上的标签233的长度即标签233的厚度相对应。“与标签233的厚度相对应”是指,第二开口部175的Y方向上的长度与标签233的厚度相比稍长。
如图6至图8所示,第一开口部173具有与通过的剥离纸带231的粘贴有标签233的一面、即-Y方向的面对置的剥离纸路径面173a。在此,“对置”是指,通过的剥离纸带231的-Y方向的面与剥离纸路径面173a平行。剥离纸路径面173a与剥离纸带231的带宽度方向上未粘贴有标签233的+Z方向端部以及-Z方向端部接触,并对剥离纸带231的排出进行引导。剥离纸路径面173a由第一近前侧壳体116构成。
此外,在第一开口部173的+Z方向的端部设置有带插入部173b,该带插入部173b在将标签带201从-Z方向的边缘部插入到带路径115中时能够供标签带201插入。带插入部173b通过由用户抓着滑动抓手167a使滑动部件167向+Y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出现。
此外,在第一开口部173的-Z方向上设置有第一进深部173c,该第一进深部173c在标签带201被插入到带路径115中的情况下供标签带201的-Z方向的边缘部插入。此外,在第一开口部173的Z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有第一引导斜面173d,该第一引导斜面173d在将标签带201从-Z方向的边缘部插入到带路径115中时对标签带201的向第一进深部173c的插入进行引导。
第二开口部175具有标签路径面175a,该标签路径面175a与通过的标签233的-Y方向的面对置。在此,“对置”是指,通过的标签233的-Y方向的面与标签路径面175a平行。标签路径面175a被设置为与剥离纸路径面173a平行。此外,标签路径面175a与剥离纸路径面173a一起由第一近前侧壳体116构成。
此外,第二开口部175具有第二进深侧端部175b和第二近前侧端部175c,所述第二进深侧端部175b为标签带201的插入方向、即-Z方向上的第二开口部175的端部,所述第二近前侧端部175c为与标签带201的插入方向为反方向、即+Z方向上的第二开口部175的端部。第二进深侧端部175b位于与第一开口部173的第一进深部173c相比更靠+Z方向的位置。此外,第二近前侧端部175c位于与第一开口部173的+Z方向上的端部相比更靠-Z方向的位置。
此外,在第二进深侧端部175b上设置有第二引导斜面175d,该第二引导斜面175d在将标签带201从-Z方向的边缘部插入到带路径115中时对标签带201的向第一进深部173c的插入进行引导。第二引导斜面175d为“引导斜面”的一个示例。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色带盒101的盒侧带排出口125具有第一开口部173和第二开口部175,所述第一开口部173供剥离纸带231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175供标签233通过,且与第一开口部173相比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
如此,由于盒侧带排出口125为,具有供标签带201的剥离纸带231通过的第一开口部173和无法供剥离纸带231通过的第二开口部175的结构,因此能够通过第一开口部173而使标签带201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位置固定,从而能够抑制标签233接触到第二开口部175的边缘部的情况。根据该结构,即使在被粘贴于剥离纸带231上的多个标签233的厚度上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标签233接触到第二开口部175的边缘部的情况。此外,由于抑制了标签233接触到第二开口部175的边缘部的情况,从而能够抑制标签带201无法从盒侧带排出口125被排出的带卡堵、标签233从剥离纸带231上剥离的标签剥离、标签233的印刷面即-Y方向的面被擦伤的印刷面擦伤等。
此外,由于第一开口部173为具有与通过的剥离纸带231的-Y方向的面对置的剥离纸路径面173a的结构,从而能够稳定地排出标签带201。
此外,由于在第二开口部175的第二进深侧端部175b设置有第二引导斜面175d,该第二引导斜面175d对标签带201的向第一进深部173c的插入进行引导,因此用户能够平顺地将标签带201插入到带路径115中。
此外,由于第二开口部175的标签路径面175a仅由第一近前侧壳体116构成而并非由多个部件构成,从而能够抑制标签233挂在部件的接缝上的情况。
变形例
当然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采用各种各样的结构。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能够变更为如下那样的方式。此外,也可以为使实施方式或变形例分别进行了组合的结构。
例如,在剥离纸带231的+Z方向上的端部和标签233的+Z方向上的端部为相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开口部175的第二近前侧端部175c也可以处于与第一开口部173的+Z方向上的端部相同的位置。或者,在剥离纸带231的-Z方向上的端部和标签233的-Z方向上的端部为相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开口部175的第二进深侧端部175b也可以处于与第一开口部173的-Z方向上的端部相同的位置。
此外,第一开口部173也可以为,具有不与通过的剥离纸带231的-Y方向的面对置的剥离纸路径面173a的结构。例如,剥离纸路径面173a也可以以相对于Z方向倾斜的方式进行设置。同样地,第二开口部175也可以为,具有不与通过的标签233的-Y方向的面对置的标签路径面175a的结构。例如,标签路径面175a也可以以相对于Z方向倾斜的方式进行设置。
此外,在存在粘贴有厚度不同的标签233的多种标签带201且存在与它们相对应的多种色带盒101的情况下,各色带盒101的第二开口部175的Y方向上的长度也可以根据所对应的标签带201而设为不同的长度。或者,在一个色带盒101与粘贴有厚度不同的标签233的多种标签带201相对应的情况下,也可以以使该色带盒101的第二开口部175的Y方向上的长度与具有最大厚度的标签233的Y方向上的长度相比稍长的方式进行设计。
此外,在存在粘贴有Z方向的长度不同的标签233的多种标签带201且存在与它们相对应的多种色带盒101的情况下,各个色带盒101的第二开口部175的Z方向上的长度也可以根据所对应的标签带201而设为不同的长度。或者,在一个色带盒101与粘贴有Z方向的长度不同的标签233的多种标签带201相对应的情况下,也可以以以使该色带盒101的第二开口部175的Z方向上的长度与具有最大的长度的标签233的Z方向上的长度相比稍长的方式进行设计。
此外,带印刷装置1也可以不是利用墨带111来实施印刷的方式,而是利用热敏纸来实施印刷等其他的印刷方式。此外,带印刷装置1也可以为,不是安装收纳有墨带111的色带盒101,而是安装不对墨带111进行收纳的盒的结构。
附记
以下,对色带盒进行附记。
一种盒,其被安装于在标签带上实施印刷的带印刷装置的盒安装部,所述盒具备:盒壳体;带路径,其被设置在盒壳体中,且供标签带从带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部插入;带排出口,其被设置在盒壳体上,且供在带路径中被输送的标签带排出,在标签带上,在剥离纸带的一面,在带长度方向上以具有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粘贴有多个与剥离纸带相比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的标签,带排出口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供剥离纸带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供标签通过,且与第一开口部相比带路径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
该盒的带排出口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供剥离纸带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供标签通过,且与第一开口部相比带路径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如此,盒为标签带的剥离纸带通过第一开口部而无法通过第二开口部的结构,因此,标签带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从而能够抑制标签接触到第二开口部的边缘部的情况。
在上述的盒中,优选为,第一开口部具有剥离纸路径面,该剥离纸路径面与通过的剥离纸带的一面对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盒为第一开口部具有与通过的剥离纸带的一面对置的剥离纸路径面的结构,因而能够稳定地排出标签带。
在上述的盒中,优选为,第一开口部具有第一进深部,该第一进深部位于与在标签带的插入方向上的第二开口部的端部即第二进深侧端部相比更靠标签带的插入方向的位置,在第二进深侧端部上设置有引导斜面,该引导斜面在标签带从一个边缘部被插入到带路径中时,对标签带的向第一进深部的插入进行引导。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第二开口部的第二进深侧端部上设置有引导斜面,该引导斜面对标签带的向第一进深部的插入进行引导,因此用户能够使标签带平顺地插入到带路径中。
在上述的盒中,优选为,盒壳体具有第一盒壳体以及第二盒壳体,第二开口部具有标签路径面,该标签路径面与通过的标签对置,标签路径面由第一盒壳体以及第二盒壳体中的任意一个构成。
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二开口部的标签路径面由第一盒壳体以及第二盒壳体中的任意一个构成,因此能够抑制标签挂在盒壳体的接缝上的情况。
符号说明
1…带印刷装置;11…盒安装部;101…色带盒;109…盒壳体;115…带路径;125…盒侧带排出口;173…第一开口部;173a…剥离纸路径面;173c…第一进深部;175…第二开口部;175a…标签路径面;175b…第二进深侧端部;175d…第二引导斜面;201…标签带;231…剥离纸带;233…标签。

Claims (4)

1.一种盒,其特征在于,其被安装于在标签带上实施印刷的带印刷装置的盒安装部,
所述盒具备:
盒壳体;
带路径,其被设置在所述盒壳体中,且供所述标签带从带宽度方向的一个边缘部插入;
带排出口,其被设置在所述盒壳体上,且供在所述带路径中被输送的所述标签带排出,
在所述标签带上,在剥离纸带的一面,在带长度方向上以具有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粘贴有多个与所述剥离纸带相比所述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的标签,
所述带排出口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一开口部供所述剥离纸带通过,所述第二开口部供所述标签通过,且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相比所述带路径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较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部具有剥离纸路径面,该剥离纸路径面与通过的所述剥离纸带的所述一面对置。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部具有第一进深部,该第一进深部位于与所述标签带的插入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开口部的端部即第二进深侧端部相比更靠所述标签带的插入方向的位置,
在所述第二进深侧端部上设置有引导斜面,该引导斜面在所述标签带从所述一个边缘部被插入到所述带路径中时,对所述标签带的向所述第一进深部的插入进行引导。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壳体具有第一盒壳体以及第二盒壳体,
所述第二开口部具有标签路径面,该标签路径面与通过的所述标签对置,
所述标签路径面由所述第一盒壳体以及所述第二盒壳体中的任意一个构成。
CN202121534382.8U 2020-07-10 2021-07-07 Active CN21555202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18995A JP2022015865A (ja) 2020-07-10 2020-07-10 カートリッジ
JP2020-118995 2020-07-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52026U true CN215552026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3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34382.8U Active CN215552026U (zh) 2020-07-10 2021-07-07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15865A (zh)
CN (1) CN215552026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15865A (ja)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31359B1 (ko) 카트리지 및 프린터
EP1288006B1 (en) Tape cassette
US8529050B2 (en) Printing device and cassette
JP5426685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型媒体保持機構
CN111902292B (zh) 印刷盒、带引导件以及印刷装置
TWI641499B (zh) With 匣
CN107020848B (zh) 墨带、墨带盒及打印机
CN215552026U (zh)
CN111376618A (zh) 装配于带印刷装置的盒
KR102105099B1 (ko) 테이프 카트리지
CN111918775B (zh) 色带盒
KR20040102055A (ko) 카세트
US11541670B2 (en) Ribbon cartridge
JP7439596B2 (ja) 基板カートリッジ
CN216761260U (zh) 带盒
CN114670559B (zh) 带盒
CN215041506U (zh) 墨带盒
CN113165402A (zh) 墨盒
JP2000118077A (ja) プリンタ
CN111376620B (zh) 装配于带印刷装置的盒
JP7284664B2 (ja) プリンタ
EP3778247A1 (en) Ribbon cartridge
CN113165401A (zh) 墨盒
JP4338622B2 (ja) 用紙誤挿入防止機構
JP2021133561A (ja) 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