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8426U - 一种自动拔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拔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8426U
CN215528426U CN202121741104.XU CN202121741104U CN215528426U CN 215528426 U CN215528426 U CN 215528426U CN 202121741104 U CN202121741104 U CN 202121741104U CN 215528426 U CN215528426 U CN 215528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drawing
cylinder
jig
automatic
automatic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411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厚兵
欧志华
林泽伍
李建祥
欧思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da Motor Guang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da Motor Guang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da Motor Guang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da Motor Guang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411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8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8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8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拔线机,属于自动加工设备领域,包括设备主体框架平台、气压源、自动拔线机构、皮带进出料机构、三轴运动平台和治具挡位气缸机构,气压源、皮带进出料机构和三轴运动平台均设置在设备主体框架平台上,自动拔线机构设置在三轴运动平台上,且设置在皮带进出料机构的上方,治具挡位气缸机构设置在皮带进出料机构的两侧,气压源与自动拔线机构和治具挡位气缸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动化进行自动拔线,突破手工拔线瓶颈工序,提高生产品质与效率,实现自动化生产,通过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和皮带进出料机构上的压板进行固定治具,然后通过自动拔线机构进行拔线,实现快速的拔线动作,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提高企业的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拔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拔线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大多生产企业均采用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线其效率高于人工生产效率,可以大大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生产电器产品时需进行两面加工,其电器产品上的导线通过夹线柱固定,电器产品加工完一面后需要将产品导线从治具中夹线柱中取出再进行下套自动化进行加工,传统一般安排一个操作人员进行此工艺,但随着前工段自动化设备工作速度越来越快,使得操作人员工作强度越来越大,且跟不上生产速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更高,速度更快的自动拔线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拔线机,解决现有人工拔线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自动拔线,突破手工拔线瓶颈工序,提高生产品质与效率,实现自动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拔线机,包括设备主体框架平台、气压源、自动拔线机构、皮带进出料机构、三轴运动平台和治具挡位气缸机构,气压源、皮带进出料机构和三轴运动平台均设置在设备主体框架平台上,自动拔线机构设置在三轴运动平台上,且设置在皮带进出料机构的上方,治具挡位气缸机构设置在皮带进出料机构的两侧,气压源与自动拔线机构和治具挡位气缸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三轴运动平台包括前后移动Y轴、左右移动X轴、上下移动Z轴和三轴运动平台板,前后移动Y轴设置在三轴运动平台板的两侧,左右移动X轴横跨在前后移动Y轴的顶部,且设置在三轴运动平台板的上方,上下移动Z轴设置在左右移动X轴上。
进一步地,三轴运动平台板底部设置有启动键、停止键、主控制器、马达调速器和电源开关,启动键和停止键设置在主控制器的右侧,马达调速器和电源开关设置在主控制器的左侧。
进一步地,皮带进出料机构包括进出料马达、左侧治具分料机构、制品压板、右侧治具分料机构、制品压板控制气缸、进出料轨道和底部支撑板,进出料轨道设置在底部支撑板上,进出料马达设置在底部支撑板一端的侧边,左侧治具分料机构和右侧治具分料机构分别设置在进出料轨道两端的侧边,制品压板控制气缸分别设置在进出料轨道的两端的侧边,制品压板设置在制品压板控制气缸上,且设置在进出料轨道的上方。
进一步地,自动拔线机构包括拔线电机A轴、后拔线机构、前拔线机构、拔线从动轮、拔线同步带、拔线主动轮和横板,拔线电机A轴设置在横板的一端顶部,拔线从动轮和拔线主动轮分别设置在横板两端的底部,拔线主动轮与拔线电机A轴连接,拔线同步带设置在拔线从动轮和拔线主动轮上,后拔线机构和前拔线机构均设置在横板上,且随拔线同步带转动滑动,后拔线机构和前拔线机构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后拔线机构和前拔线机构均包括拔线下夹板、拔线上夹板、夹皮带移动块、拔线机构固定块和拔线上夹压紧气缸,拔线上夹压紧气缸设置在拔线机构固定块上,夹皮带移动块设置在拔线上夹压紧气缸的底部,拔线下夹板和拔线上夹板均设置支撑杆与拔线上夹压紧气缸连接,拔线上夹板设置的高度比拔线下夹板的高度高。
进一步地,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和右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左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和右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分别设置在皮带进出料机构的两侧,且设置在自动拔线机构的下方,左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包括左侧治具挡货杆、左侧治具挡货气缸、左侧治具夹紧气缸、左侧治具夹紧杆和左侧治具夹紧气缸底板,左侧治具挡货气缸和左侧治具夹紧气缸设置在左侧治具夹紧气缸底板上,左侧治具挡货杆设置在左侧治具挡货气缸的前端,并与左侧治具挡货气缸连接,左侧治具夹紧杆设置在左侧治具夹紧气缸的前端并与左侧治具夹紧气缸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现动化进行自动拔线,突破手工拔线瓶颈工序,提高生产品质与效率,实现自动化生产,通过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和皮带进出料机构上的压板进行固定治具,然后通过自动拔线机构进行拔线,实现快速的拔线动作,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提高企业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轴运动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皮带进出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拔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单侧拔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左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右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设备主体框架平台;2、气压源;3、自动拔线机构;4、皮带进出料机构;5、三轴运动平台;6、前后移动Y轴;7、左右移动X轴;8、上下移动Z轴;9、三轴运动平台板;10、启动键;11、停止键;12、主控制器;13、马达调速器;14、电源开关;15、进出料马达;16、左侧治具分料机构;17、制品压板;18、制品治具;19、右侧治具分料机构;20、制品压板控制气缸;21、进出料轨道;22、拔线电机A轴;23、后拔线机构;24、前拔线机构;25、拔线从动轮;26、拔线同步带;27、拔线主动轮;28、拔线下夹板;29、拔线上夹板;30、夹皮带移动块;31、拔线机构固定块;32、拔线上夹压紧气缸;33、左侧治具挡货杆;34、左侧治具挡货气缸;35、左侧治具夹紧气缸;36、左侧治具夹紧杆;37、左侧治具夹紧气缸底板;38、右侧治具夹紧气缸底板;39、右侧治具夹紧杆;40、右侧治具夹紧气缸;41、右侧治具定位气缸;42、右侧治具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拔线机,包括设备主体框架平台1、气压源2、自动拔线机构3、皮带进出料机构4、三轴运动平台5和治具挡位气缸机构,气压源2、皮带进出料机构4和三轴运动平台5均设置在设备主体框架平台1上,自动拔线机构3设置在三轴运动平台5上,且设置在皮带进出料机构4的上方,治具挡位气缸机构设置在皮带进出料机构4的两侧,气压源2与自动拔线机构3和治具挡位气缸机构连接。治具从皮带进出料机构4送到,然后紧压固定,然后治具挡位气缸机构进行动作,然后自动拔线机构3动作拔线,三轴运动平台5主要实现把自动拔线机构3带动三维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轴运动平台5包括前后移动Y轴6、左右移动X轴7、上下移动Z轴8和三轴运动平台板9,前后移动Y轴6设置在三轴运动平台板9的两侧,左右移动X轴7横跨在前后移动Y轴6的顶部,且设置在三轴运动平台板9的上方,上下移动Z轴8设置在左右移动X轴7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轴运动平台板9底部设置有启动键10、停止键11、主控制器12、马达调速器13和电源开关14,启动键10和停止键11设置在主控制器12的右侧,马达调速器13和电源开关14设置在主控制器12的左侧。主控制器12为现有的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皮带进出料机构4包括进出料马达15、左侧治具分料机构16、制品压板17、右侧治具分料机构19、制品压板控制气缸20、进出料轨道21和底部支撑板,进出料轨道21设置在底部支撑板上,进出料马达15设置在底部支撑板一端的侧边,左侧治具分料机构16和右侧治具分料机构19分别设置在进出料轨道21两端的侧边,制品压板控制气缸20分别设置在进出料轨道21的两端的侧边,制品压板17设置在制品压板控制气缸20上,且设置在进出料轨道21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拔线机构3包括拔线电机A轴22、后拔线机构23、前拔线机构24、拔线从动轮25、拔线同步带26、拔线主动轮27和横板,拔线电机A轴22设置在横板的一端顶部,拔线从动轮25和拔线主动轮27分别设置在横板两端的底部,拔线主动轮27与拔线电机A轴22连接,拔线同步带26设置在拔线从动轮25和拔线主动轮27上,后拔线机构23和前拔线机构24均设置在横板上,且随拔线同步带26转动滑动,后拔线机构23和前拔线机构24相对设置。自动拔线机构3通过两侧的动作,使得动作更好的统一同步,实现拔线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拔线机构23和前拔线机构24均包括拔线下夹板28、拔线上夹板29、夹皮带移动块30、拔线机构固定块31和拔线上夹压紧气缸32,拔线上夹压紧气缸32设置在拔线机构固定块31上,夹皮带移动块30设置在拔线上夹压紧气缸32的底部,拔线下夹板28和拔线上夹板29均设置支撑杆与拔线上夹压紧气缸32连接,拔线上夹板29设置的高度比拔线下夹板28的高度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和右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左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和右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分别设置在皮带进出料机构4的两侧,且设置在自动拔线机构3的下方,左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包括左侧治具挡货杆33、左侧治具挡货气缸34、左侧治具夹紧气缸35、左侧治具夹紧杆36和左侧治具夹紧气缸底板37,左侧治具挡货气缸34和左侧治具夹紧气缸35设置在左侧治具夹紧气缸底板37上,左侧治具挡货杆33设置在左侧治具挡货气缸34的前端,并与左侧治具挡货气缸34连接,左侧治具夹紧杆36设置在左侧治具夹紧气缸35的前端并与左侧治具夹紧气缸35连接。
具体工作过程为:
打开设备电源开关14进行设备通电,主控制器12自动显示亮起,并打开马达调速器13的控制开关,指示灯通电亮起。再打开气压源2进行设备通气。按下启动键10,三轴运动平台上下移动Z轴8上移回原点待机,接着前后移动Y轴6后移回原点待机,最后左右移动X轴7左移回原点待机,三轴待机完成后,启动拔线电机A轴22自动回原点待机。X轴、Y轴、Z轴、A轴都回原点待机后,接着启动右侧治具定位气缸41将右侧治具定位杆42伸出挡货。接着进出料马达15启动皮带运转等待入料,设备完成待机状态。
上一工序待拔线制品治具18流入进出料轨道21,到达右侧治具定位杆42时,右侧光纤感应器感应到有料时,主控制器12同时启动左侧治具夹紧气缸35和右侧治具夹紧气缸40,将制品治具18往前推靠边夹紧。治具夹紧后再启动制品压板控制气缸20带动制品压板17下压,将制品夹紧,设备完成制品治具18定位并夹紧。
主控制器控制三轴运动平台,同时移动上下移动Z轴8下移、前后移动Y轴6前移、左右移动X轴7右移,将后拔线机构23和前拔线机构24移到制品治具18两侧均分位置。启动拔线电机A轴22反转,拔线同步带26左侧前移带动后拔线机构23,同时右侧后移带动前拔线机构24到制品两侧线尾根部位置。主控制器启动拔线上夹压紧气缸32带动拔线上夹板29下压,与拔线下夹板28夹紧,线尾被夹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夹线完成。再启动拔线电机A轴22正转,后拔线机构23和前拔线机构24同时向治具两侧同步向外移动,直到移动距离比线尾长度更长时,后拔线机构23和前拔线机构24停止移动,这时主控制器控制拔线上夹压紧气缸32复位,拔线上夹板29上升回原点,拔线动作完成,一次完成10个制品同时拔线。启动左右移动X轴7电机将整个拔线机构右移,进行治具剩余10个制品进行拔线作业,移到指定位置后,再次循环第6步骤动作,直到整条治具20个制品全部完成拔线作业,且将每根线尾拔整齐,拉直拉紧。拔线作业完成后,启动左右移动X轴7电机将整个拔线机构左移到待机的位置。
启动左侧治具挡货气缸34带动左侧治具挡货杆33伸出挡住前一工序下流治具,再同时放开左侧治具夹紧杆36、右侧治具夹紧杆39、右侧治具定位杆42,最后启动进出料马达15皮带运转,将制品治具18送出,当制品治具送出超过出料光纤感应器时,右侧治具定位杆42伸出,左侧治具挡货杆33收回,设备重新进入待机状态,一个自动拔线周期完成。后期有治具下料时,循环动作从第4步骤开始进行自动拔线作业,过程无需人员看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自动拔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框架平台(1)、气压源(2)、自动拔线机构(3)、皮带进出料机构(4)、三轴运动平台(5)和治具挡位气缸机构,气压源(2)、皮带进出料机构(4)和三轴运动平台(5)均设置在设备主体框架平台(1)上,自动拔线机构(3)设置在三轴运动平台(5)上,且设置在皮带进出料机构(4)的上方,治具挡位气缸机构设置在皮带进出料机构(4)的两侧,气压源(2)与自动拔线机构(3)和治具挡位气缸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拔线机,其特征在于:三轴运动平台(5)包括前后移动Y轴(6)、左右移动X轴(7)、上下移动Z轴(8)和三轴运动平台板(9),前后移动Y轴(6)设置在三轴运动平台板(9)的两侧,左右移动X轴(7)横跨在前后移动Y轴(6)的顶部,且设置在三轴运动平台板(9)的上方,上下移动Z轴(8)设置在左右移动X轴(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拔线机,其特征在于:三轴运动平台板(9)底部设置有启动键(10)、停止键(11)、主控制器(12)、马达调速器(13)和电源开关(14),启动键(10)和停止键(11)设置在主控制器(12)的右侧,马达调速器(13)和电源开关(14)设置在主控制器(12)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拔线机,其特征在于:皮带进出料机构(4)包括进出料马达(15)、左侧治具分料机构(16)、制品压板(17)、右侧治具分料机构(19)、制品压板控制气缸(20)、进出料轨道(21)和底部支撑板,进出料轨道(21)设置在底部支撑板上,进出料马达(15)设置在底部支撑板一端的侧边,左侧治具分料机构(16)和右侧治具分料机构(19)分别设置在进出料轨道(21)两端的侧边,制品压板控制气缸(20)分别设置在进出料轨道(21)的两端的侧边,制品压板(17)设置在制品压板控制气缸(20)上,且设置在进出料轨道(21)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拔线机,其特征在于:自动拔线机构(3)包括拔线电机A轴(22)、后拔线机构(23)、前拔线机构(24)、拔线从动轮(25)、拔线同步带(26)、拔线主动轮(27)和横板,拔线电机A轴(22)设置在横板的一端顶部,拔线从动轮(25)和拔线主动轮(27)分别设置在横板两端的底部,拔线主动轮(27)与拔线电机A轴(22)连接,拔线同步带(26)设置在拔线从动轮(25)和拔线主动轮(27)上,后拔线机构(23)和前拔线机构(24)均设置在横板上,且随拔线同步带(26)转动滑动,后拔线机构(23)和前拔线机构(24)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拔线机,其特征在于:后拔线机构(23)和前拔线机构(24)均包括拔线下夹板(28)、拔线上夹板(29)、夹皮带移动块(30)、拔线机构固定块(31)和拔线上夹压紧气缸(32),拔线上夹压紧气缸(32)设置在拔线机构固定块(31)上,夹皮带移动块(30)设置在拔线上夹压紧气缸(32)的底部,拔线下夹板(28)和拔线上夹板(29)均设置支撑杆与拔线上夹压紧气缸(32)连接,拔线上夹板(29)设置的高度比拔线下夹板(28)的高度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拔线机,其特征在于: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和右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左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和右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分别设置在皮带进出料机构(4)的两侧,且设置在自动拔线机构(3)的下方,左侧治具挡位气缸机构包括左侧治具挡货杆(33)、左侧治具挡货气缸(34)、左侧治具夹紧气缸(35)、左侧治具夹紧杆(36)和左侧治具夹紧气缸底板(37),左侧治具挡货气缸(34)和左侧治具夹紧气缸(35)设置在左侧治具夹紧气缸底板(37)上,左侧治具挡货杆(33)设置在左侧治具挡货气缸(34)的前端,并与左侧治具挡货气缸(34)连接,左侧治具夹紧杆(36)设置在左侧治具夹紧气缸(35)的前端并与左侧治具夹紧气缸(35)连接。
CN202121741104.X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自动拔线机 Active CN215528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1104.XU CN215528426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自动拔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1104.XU CN215528426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自动拔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8426U true CN215528426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8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41104.XU Active CN215528426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自动拔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8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46604Y (zh) 单台多工位移送机械手
CN103552873A (zh) 一种自动排线定长裁切机
CN211027914U (zh) 一种吻合器用钉制钉机
CN112647271A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布料清洁裁剪装置
CN215528426U (zh) 一种自动拔线机
CN202667887U (zh) 一种双面焊接机
CN113488908A (zh) 一种自动拔线机
CN212578007U (zh) 一种自动切断整理工件的数控折弯机
CN203527527U (zh) 一种自动排线定长裁切机裁切收线机构
CN202809217U (zh) 一种带修剪切刀的数控缝制加工设备
CN219135516U (zh) 一种汽车顶棚成型生产自动上料装置
CN206331906U (zh) 一种多轴绕线机的压线和切断二合一夹具
CN218038850U (zh) 全自动绕线卧式整脚一体机
CN212751367U (zh) 一种三芯尾部切长短的打端机
CN110137862A (zh) 一种半自动线束剥皮机
CN215786374U (zh) 一种加工质量稳定的金属线材成型机
CN212191741U (zh) 一种空调窗机网布分切机
CN212330445U (zh) 一种紧凑型管材上料装置
CN209940189U (zh) 一种用于多轴向玻纤经编机的自动夹持装置
CN2510198Y (zh) 线材弯曲机
CN205272197U (zh) 平压平模切机
CN219470343U (zh) 一种新型喷气织机绞边装置
CN214024181U (zh) 电机起动保护器动触点焊接机的动触点提供装置
CN219079818U (zh) 一种智能绣花装置
CN207606415U (zh) 镭射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