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6004U - 耐压测试工装、测试装置及电感器测试包装机 - Google Patents

耐压测试工装、测试装置及电感器测试包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6004U
CN215526004U CN202120612973.6U CN202120612973U CN215526004U CN 215526004 U CN215526004 U CN 215526004U CN 202120612973 U CN202120612973 U CN 202120612973U CN 215526004 U CN215526004 U CN 215526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pin
contact pin
probe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29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发明
陈科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Aright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Aright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Aright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Aright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129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6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6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6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压测试工装、测试装置及电感器测试包装机,耐压测试工装包括上座和底座,上座上设有测试单元和第一插针单元,测试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测试位,测试位内设有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探针和第三探针及沿第二方向分布的第二探针和第四探针,第三探针和第四探针之间设电阻,第一插针单元包括两组以上的第一针组,第一针组包括与第一探针连接的第一插针和与第二探针连接的第二插针,底座上设有第二插针单元,第二插针单元包括两组以上的第二针组,在上座与底座之间的第一装配位置,第二针组的第三插针和第四插针分别与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连接。测试装置及电感器测试包装机均设有耐压测试工装,耐压测试工装具有测试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耐压测试工装、测试装置及电感器测试包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耐压测试工装以及设置有耐压测试工装的测试装置、电感器测试包装机。
背景技术
一体成型电感器包括座体和绕组本体,座体系将绕组本体埋入金属磁性粉末内部压铸而成,座体上设置有两个表面贴装引脚,表面贴装引脚作为绕组本体的引出脚,两个表面贴装引脚分别与绕组本体的两端电连接,且两个表面贴装引脚分别位于座体的相对的两侧处。为了保证电感器具备一定的绝缘性能,在电感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感器进行耐压测试,在电感器进行耐压测试时,将测试仪器的第一检测端与电感器的第一个引脚电连接,将测试仪器的第二检测端与电感器的座体电连接,并将电感器的第二个引脚与座体进行电连接。
此外,为了提高电感器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现有电感器的生产模式已从传统的人工作业模式逐渐向机械自动化作业模式过渡,例如,采用电感器测试包装机对电感器进行自动化的耐压测试、层间耐压测试、喷码、外形尺寸检测、包装等等。然而,现有的电感器测试包装机存在的缺点是:
第一,耐压测试工装多为单一测试通道并配合转盘上料装置使用,且由于耐压测试所需的时间较长,一般在3.5秒左右,而其他工序所需时间较短,导致电感器测试包装机的生产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
第二,耐压测试工装的兼容性差,仅能适用单一类型的电感器,使得当被测电感器的类型发生变化(如两个不同类型的电感器之间的引脚位置的圆心角相差90°)时,需要通过更换整个耐压测试工装或在电感测试包装机上设置旋转装置对电感器进行旋转,以使电感器测试包装机能够适用不同类型的电感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效率高的耐压测试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耐压测试工装的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上述测试装置的电感器测试包装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压测试工装,其中,包括上座和底座,上座上设置有测试单元和第一插针单元,测试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测试位,测试位内设置有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第三探针和第四探针,第一探针和第三探针沿第一方向分布,第二探针和第四探针沿第二方向分布,第三探针和第四探针之间电连接有电阻,第一插针单元包括两组以上的第一针组,两组以上的第一针组与两个以上的测试位一一对应,第一针组包括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第一插针与第一探针电连接,第二插针与第二探针电连接,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插针单元,第二插针单元包括两组以上的第二针组,两组以上的第二针组与两组以上的第一针组一一对应,第二针组包括第三插针和第四插针,上座与底座之间具有第一装配位置,在第一装配位置,第三插针与第一插针电连接,第四插针与第二插针电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对耐压测试工装的结构设计,使得该耐压测试工装能够同时对两个以上的电感器进行耐压测试,有效的提高了测试效率,并更好的减少设置有该耐压测试工装的电感器测试包装机的转盘上料装置的等待时间。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两个以上的测试位沿第一方向分布,两组以上的第一针组沿第一方向分布,两组以上的第二针组沿第一方向分布,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沿第三方向分布,第三插针和第四插针沿第三方向分布,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垂直,上座和底座之间具有第二装配位置,在第二装配位置,第三插针与第二插针电连接,第四插针与第一插针电连接。
由上可见,当电感器的类型发生变化时,可通过改变上座与底座之间的装配关系来使耐压测试工装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感器,从而有效的扩大了耐压测试工装的兼容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测试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测试单元沿第三方向分布,第一插针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插针单元沿第三方向分布,第二插针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插针单元沿第三方向分布。
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耐压测试工装的测试效率。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耐压测试工装还包括回收料盒,回收料盒设置在上座的一侧。
由上可见,回收料盒的设置使其能够对耐压测试不合格的电感器进行回收。
进一步的方案是,耐压测试工装还包括两个以上的接近开关传感器,两个以上的接近开关传感器与两组以上的第二针组一一对应,接近开关传感器设置在回收料盒的入口处。
由上可见,接近开关传感器能够检测耐压测试不合格的电感器是否被投入到回收料盒中,以保证耐压测试不合格的电感器不会参与到后续的生产加工中,进而更好的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的不合格品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测试位的数量为2个至10个,第一针组的数量与测试位的数量相等,第二针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测试位的数量。
由上可见,上述设计既能够使耐压测试工装对多个电感器进行同步测试,以提高测试效率,又能够使耐压测试工装的结构更加的优化。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试装置,其中,包括如上述的耐压测试工装和移栽单元,移栽单元包括抓取机构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可驱动抓取机构移动至上座处。
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耐压测试工装的测试装置能够通过耐压测试工装对两个以上的电感器同时进行耐压测试,以提高测试效率,并更好的减少设置有该测试装置的电感器测试包装机的转盘上料装置的等待时间;移栽单元则用于将电感器从测试装置的前一级装置移送至耐压测试工装上进行耐压测试,以及将完成耐压测试的电感器从耐压测试工装移送至测试装置的后一级装置上进行后续加工。
进一步的方案是,抓取机构包括吸料座,吸料座上设置有吸料组件,吸料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吸嘴,两个以上的吸嘴与两个以上的测试位一一对应。
由上可见,通过吸嘴对电感器进行抓取既能够保证抓取的可靠性,又能够避免抓取机构对电感器的耐压测试产生干扰。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抓取机构还包括连接座和压缩弹簧,连接座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吸料座上设置有滑杆,滑杆沿第一探针的高度方向延伸,滑杆沿高度方向与连接座可滑动地连接,压缩弹簧连接在连接座和吸料座之间,压缩弹簧迫使吸料座在高度方向上朝向耐压测试工装移动。
由上可见,上述结构设计使得吸料座能够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以在当抓取机构对电感器进行抓取或放置时,能够避免抓取机构、电感器及其他机构之间出现硬性碰撞,从而避免抓取机构、电感器及其他机构出现损伤或损坏。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感器测试包装机,其中,包括上述的测试装置。
由上可见,设置有上述测试装置的电感器测试包装机能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并提高对电感器的耐压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第一实施例的耐压测试工装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第一实施例的耐压测试工装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上座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上座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上座的各探针与电感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上座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测试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感器测试包装机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测试装置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测试装置100包括耐压测试工装1和移栽单元2。其中,耐压测试工装1可同时对多个电感器3进行耐压测试,以提高测试效率;移栽单元2则用于将电感器3从测试装置100的前一级装置移送至耐压测试工装1上进行耐压测试,以及将完成并通过耐压测试的电感器3移送至测试装置100的后一级装置进行后续的加工。
结合图2,耐压测试工装1包括上座11、底座12、回收料盒13、接近开关传感器14和对射型光电传感器15,其中,上座11和底座12之间具有第一装配位置和第二装配位置。结合图3至图5,上座11上设置有测试单元111和第一插针单元112,且在本实施例中,上座11位于底座12的上方,测试单元111设置于上座11的顶部,第一插针单元112设置于上座11的底部。
测试单元111包括两个以上的测试位1111,两个以上的测试位1111优选沿第一方向X分布,测试位1111内设置有第一探针1112、第二探针1113、第三探针1114和第四探针1115,其中,第一探针1112和第三探针1114沿第一方向X分布,第二探针1113和第四探针1115沿第二方向分布,且优选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此外,第三探针1114和第四探针1115之间电连接有电阻1116。
第一插针单元112包括两组以上的第一针组1120,两组以上的第一针组1120优选沿第一方向X分布,使得两组以上的第一针组1120与两个以上的测试位1111一一对应。每组第一针组1120均包括第一插针1121和第二插针1122,且第二插针1122和第一插针1121优选沿第三方向Y分布,第三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第一插针1121与相对应的一个测试位1111内的第一探针1112电连接,第二插针1122与相对应的一个测试位1111内的第二探针1113电连接。
结合图6,底座12上设置有第二插针单元121,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插针单元121位于底座12的顶部。第二插针单元121包括两组以上的第二针组1210,两组以上的第二针组1210优选沿第一方向X分布,使得多组第二针组1210与多组第一针组1120一一对应。每组第二针组1210均包括第三插针1211和第四插针1212,且第四插针1212和第三插针1211沿第三方向Y分布。在第一装配位置,第三插针1211和第一插针1121相配合,以实现第三插针1211与第一插针1121之间的电连接,第四插针1212与第二插针1122相配合,以实现第四插针1212与第二插针1122之间的电连接。在第二装配位置,第三插针1211与第二插针1122相配合,以实现第三插针1211与第二插针1122之间的电连接,第四插针1212与第一插针1121相配合,以实现第四插针1212与第一插针1121之间的电连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针1121和第二插针1122均为母插针,第三插针1211和第四插针1212均为公插针。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插针单元112还可以设置于上座11的侧部,例如,每组第一针组1120包括两根第一插针1121和两根第二插针1122,两根第一插针1121分别位于上座1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两根第二插针1122分布位于前述的两个侧壁上,且在第一个侧壁上,第一插针1121位于第二插针1122的正上方;在第二侧壁上,第一插针1121位于第二插针1122的正下方;而第二插针单元121则可相应地设置在底座12的一个侧壁上。
回收料盒13设置在上座11的一侧,优选地,上座11与回收料盒13沿第三方向Y分布,回收料盒13用于对耐压测试不合格的电感器3进行回收。接近开关传感器14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的接近开关传感器14沿第一方向X分布,使得两个以上的接近开关传感器14与两组以上的第二针组1210一一对应。此外,接近开关传感器14位于回收料盒13的入口处,且回收料盒13位于接近开关传感器14和上座11之间。接近开关传感器14能够检测耐压测试不合格的电感器3是否被投入到回收料盒13中,以避免耐压测试不合格的电感器3参与后续的生产加工,进而更好的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的不合格品率。
测试单元111的测试位1111的数量优选为2个至10个,第一针组1120的数量与测试位1111的数量相等,第二针组121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测试位1111的数量,接近开关传感器14的数量等于第二针组1210的数量。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单元111的测试位1111的数量为8个,第一针组1120和第二针组1210的数量均为8组。
对射型光电传感器15设置在上座11处,且在第一方向X上,对射型光电传感器15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位于上座11的相对的两侧上。对射型光电传感器15用于检测测试单元111处是否有电感器3。
如图1所示,移栽单元2包括抓取机构21和驱动机构22。抓取机构21用于抓取或放置电感器3。抓取机构21包括连接座211、吸料座212、压缩弹簧213和导轨模组214。
吸料座212上设置有吸料组件,吸料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吸嘴2121,两个以上的吸嘴2121沿第一方向X分布,使得两个以上的吸嘴2121与两个以上的测试位1111一一对应,且吸嘴2121的数量优选等于测试位1111的数量。采用吸嘴2121对电感器3进行抓取既能够保证抓取的可靠性,又能够避免抓取机构21对电感器3的耐压测试产生干扰。此外,吸料座212上设置有滑杆2122,滑杆2122沿第一探针1112的高度方向延伸,且滑杆2122沿第一探针1112的高度方向与连接座211可滑动地连接。其中,第一探针1112的高度方向平行于耐压测试工装1的高度方向Z。
压缩弹簧213套装在滑杆2122上,且压缩弹簧213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座211、吸料座212抵接,压缩弹簧213用于迫使吸料座212在高度方向Z上朝向耐压测试工装1移动。压缩弹簧213的设置使得吸料座212能够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以在当抓取机构21对电感器3进行抓取或放置时能够避免抓取机构21、电感器3或其他机构(如上座11、测试装置100的前一级装置的零部件、测试装置100的后一级装置的零部件等)之间出现硬性碰撞,从而避免抓取机构21、电感器3及其他机构出现损伤或损坏。导轨模组214沿高度方向Z延伸,导轨模组214连接在连接座211和吸料座212之间,导轨模组214的设置使得吸料座212的移动更加的平稳、可靠。
驱动机构22包括第一驱动组件221和第二驱动组件222。第一驱动组件221包括第一直线模组2211和第一电机2212,第一直线模组2211的第一丝杠优选沿第三方向Y延伸,第一电机2212的电机轴与第一丝杠连接,以驱动第一丝杠转动,第二驱动组件222安装在第一直线模组2211的第一滑台2213上,使得第一电机2212能够通过第一直线模组2211驱动第二驱动组件222在第三方向Y上移动。第二驱动组件222包括第二直线模组2221和第二电机2222,第二直线模组2221的第二丝杠优选沿高度方向Z延伸,第二电机2222的电机轴与第二丝杠连接,以驱动第二丝杠转动,连接座211安装在第二直线模组2221的第二滑台2223上,使得第二电机2222能够通过第二直线模组2221驱动抓取机构21在高度方向Z上移动。
以下,结合图1至图7对测试装置100的工作过程进行简述:
当需要对电感器3进行耐压测试时,移栽单元2的驱动机构22先驱动抓取机构21移动至测试装置100的前一级装置处抓取相应数量的电感器3;接着,驱动机构22在驱动抓取机构21移动至耐压测试工装1的上座11处,使一个电感器3位于一个测试位1111内,同时使电感器3的壳体31分别与测试位1111内的第一探针1112、第三探针1114接触,电感器3的第一引脚32与测试位1111内的第二探针1113接触,电感器3的第二引脚33与测试位1111内的第四探针1115接触,以实现耐压测试工装1对电感器3进行耐压测试。
当耐压测试工装1完成对电感器3的耐压测试后,移栽单元2的驱动机构22先驱动抓取机构21移动至耐压测试工装1的回收料盒13处;接着,当被抓取多个电感器3中存在耐压测试不合格的电感器3时,抓取机构21将耐压测试不合格的电感器3丢入回收料盒13中,同时与该耐压测试不合格的电感器3相对应的一个接近开关传感器14检测该耐压测试不合格的电感器3是否被丢入回收料盒13进行回收;接着,驱动机构22驱动抓取机构21移动至测试装置100的后一级装置处,以将耐压测试检测合格的电感器3放入测试装置100的后一级装置进行后续加工。
当电感器3的类型发生改变(如两个不同类型的电感器3之间的引脚位置的圆心角相差90°)时,将上座11调转180°,使得上座11有第一装配位置切换至第二装配位置,此时,该电感器3的壳体31分别与测试位1111内的第二探针1113、第四探针1115接触,电感器3的第一引脚32与第一探针接触1112,电感器3的第二引脚33与第三探针1114接触。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耐压测试工装的结构设计,使得该耐压测试工装能够同时对两个以上的电感器进行耐压测试,有效的提高了测试效率,且当被测电感器的类型发生改变时,可通过改变上座与底座之间的装配关系来使耐压测试工装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感器,从而有效的扩大了耐压测试工装的兼容性;而设置有该耐压测试工装的测试装置具有测试效率高的优点,并能够有效的减少设置有该测试装置的电感器测试包装机的转盘上料装置的等待时间。
测试装置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与测试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单元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测试单元41沿第三方向Y1分布,第一插针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插针单元沿第三方向Y1分布,第二插针单元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插针单元42沿第三方向Y1分布。
电感器测试包装机实施例
参照图10,电感器测试包装机5包括上料装置51、测试装置52、直振单元53和转盘上料装置54,其中,测试装置52为上述测试装置52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测试装置52。上料装置51用于对电感器进行排序,使得测试装置52的移栽单元521能够有序的抓取电感器移送至耐压测试工装522处进行耐压测试,当电感器经耐压测试合格后,移栽单元521将电感器从耐压测试工装522移送至直振单元53处,使直振单元53将电感器逐个、有序地移送至转盘上料装置54处,以对电感器进行后续的加工。可见,设置有上述测试装置52的电感器测试包装机5能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并提高对电感器的耐压测试效率。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耐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座,所述上座上设置有测试单元和第一插针单元,所述测试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的测试位,所述测试位内设置有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第三探针和第四探针,所述第一探针和所述第三探针沿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二探针和所述第四探针沿第二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探针和所述第四探针之间电连接有电阻,所述第一插针单元包括两组以上的第一针组,两组以上的所述第一针组与两个以上的所述测试位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针组包括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所述第一插针与所述第一探针电连接,所述第二插针与所述第二探针电连接;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插针单元,所述第二插针单元包括两组以上的第二针组,两组以上的所述第二针组与两组以上的所述第一针组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针组包括第三插针和第四插针,所述上座与所述底座之间具有第一装配位置,在所述第一装配位置,所述第三插针与所述第一插针电连接,所述第四插针与所述第二插针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两个以上的所述测试位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两组以上的所述第一针组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两组以上的所述第二针组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所述第一插针和所述第二插针沿第三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插针和所述第四插针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所述上座和所述底座之间具有第二装配位置,在所述第二装配位置,所述第三插针与所述第二插针电连接,所述第四插针与所述第一插针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测试单元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
所述第一插针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插针单元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
所述第二插针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插针单元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压测试工装还包括回收料盒,所述回收料盒设置在所述上座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压测试工装还包括两个以上的接近开关传感器,两个以上的所述接近开关传感器与两组以上的第二针组一一对应,所述接近开关传感器设置在回收料盒的入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耐压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位的数量为2个至10个;
所述第一针组的数量与所述测试位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二针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测试位的数量。
7.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耐压测试工装;
移栽单元,所述移栽单元包括抓取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抓取机构移动至所述上座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吸料座,所述吸料座上设置有吸料组件,所述吸料组件包括两个以上的吸嘴,两个以上的所述吸嘴与两个以上的所述测试位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抓取机构还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吸料座上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沿所述第一探针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滑杆沿所述高度方向与所述连接座可滑动地连接;
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连接在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吸料座之间,所述压缩弹簧迫使所述吸料座在所述高度方向上朝向所述耐压测试工装移动。
10.电感器测试包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测试装置。
CN202120612973.6U 2021-03-25 2021-03-25 耐压测试工装、测试装置及电感器测试包装机 Active CN215526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2973.6U CN215526004U (zh) 2021-03-25 2021-03-25 耐压测试工装、测试装置及电感器测试包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2973.6U CN215526004U (zh) 2021-03-25 2021-03-25 耐压测试工装、测试装置及电感器测试包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6004U true CN215526004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0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2973.6U Active CN215526004U (zh) 2021-03-25 2021-03-25 耐压测试工装、测试装置及电感器测试包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60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9804A (zh) * 2023-05-11 2023-11-2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一种环氧树脂耐电性能测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9804A (zh) * 2023-05-11 2023-11-28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马鞍山供电公司 一种环氧树脂耐电性能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26004U (zh) 耐压测试工装、测试装置及电感器测试包装机
JP2003340658A (ja) 製品組み立て装置
CN109014902B (zh) 转盘式按钮开关导电系统的全自动装配线
CN110031712B (zh) 一种碳刷架装配生产线及碳刷架测试系统
CN111774833B (zh) 一种连接器接头的自动组装检测设备及其组装检测方法
CN110233408B (zh) 一种智能制造type-c插头的生产设备
CN109093383A (zh) 一种移动电源后段工序高效自动组装工艺
CN109513638A (zh) 一种高效率芯片外观全面aoi检测设备
CN208696739U (zh) 一种电表接线端子金属片组装设备
CN212823834U (zh) 刹车线圈自动组装线
TWI701445B (zh) 作業裝置之移載機構及其應用之作業分類設備
CN217901984U (zh) 一种电芯检测装置
CN109742629B (zh) 一种线缆芯线的自动排序装置
CN111112778A (zh) 推拉式干簧管自动焊锡机
CN215354825U (zh) 测试设备
CN108770330A (zh) 一种夹取电子元器件的插件机及其夹爪机构
CN113663928A (zh) 一种高精度装箱系统及检测设备
CN210773981U (zh) 自动线电芯性能尺寸厚度测量机
CN110497209B (zh) 一种电机变频板加工线体
CN212905249U (zh) 一种耐压测试设备
CN209997971U (zh) 一种电子器件检测装置
CN216815597U (zh) 磁芯外观电性检测机
CN210360261U (zh) 一种电机变频板加工线体
CN220716804U (zh) 一种自动端口插拔的pcb板卡电气及功能测试机床
CN217727760U (zh) 一种电池控制器pcba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