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5647U - 物料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料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5647U
CN215515647U CN202023280290.XU CN202023280290U CN215515647U CN 215515647 U CN215515647 U CN 215515647U CN 202023280290 U CN202023280290 U CN 202023280290U CN 215515647 U CN215515647 U CN 215515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unit
linear sub
conveying
unit
lin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802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凯文
张祥星
王亚杰
谢哲
张晓荣
王彦彪
马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chuan Longi Silicon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chuan Longi Silic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chuan Longi Silicon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chuan Longi Silic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802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5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5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5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及转输送装置;所述转输送装置接收物料,并选择性的将接收的所述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所述第二输送单元;所述第二输送单元选择性的且按预定次序的将所述第二输送单元接收的所述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不合格品工位,或在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内循环传送;所述第一输送单元连接下一工位,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接收的物料输送至下一工位。上述方案,实现了物料的高效流转,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物料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传输流水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晶硅太阳能电池制作过程中,首先在单晶炉中将硅原料通过拉晶工艺得到硅棒,然后对硅棒进行切断、切方等机械加工工序,得到硅方棒,之后再对硅方棒进行切片得到硅片,然后通过硅片制作晶硅太阳能电池。
目前,在对硅棒进行切断、切方(将圆硅棒切成方形)等机械加工时,需要对同一炉(锅)拉出的多根硅棒切割后的首尾段圆硅棒进行氧碳及电阻寿命的检测,只有氧碳及电阻寿命检测合格的圆硅棒才可输送到下一工序进行切方,由于氧碳数据检测受监测手段限制需要等待较长时间,这就导致所检测的圆硅棒在氧碳检测循环线内长时间循环等待,不能及时将圆硅棒输出,导致氧碳检测循环线圆硅棒堆积,无法满足物料高效流转的需求,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物料输送装置,至少用以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包括:
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及转输送装置;
所述转输送装置接收物料,并选择性的将接收的所述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所述第二输送单元;
所述第二输送单元选择性的且按预定次序的将所述第二输送单元接收的所述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不合格品工位,或在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内循环传送;
所述第一输送单元连接下一工位,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接收的物料输送至下一工位。
作为可实现方式,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转输送装置,选择性的将接收的所述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所述第二输送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送单元选择性的且按预定次序的将所述第二输送单元接收的所述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不合格品工位,或在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内循环传送。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至少读取从上料位向所述转输送装置传送的物料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物料属于同一炉多根硅棒中某一根的某一分切段;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控制所述转输送装置选择性的将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所述第二输送单元。
作为可实现方式,还包括:
物料信息写入模块,所述物料信息写入模块用于对所述上料位向所述转输送装置传送的物料写入标识信息。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转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移载机或抓取机械手。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设置于所述转输送装置位置处。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物料信息读取模块,所述第二物料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内传送的物料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标识信息与检测结果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二输送单元选择性的且按预定次序的将所述第二输送单元接收的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不合格品工位,或在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内循环传送。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包括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可以进行物料的相互传送。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
第二直线输送单元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
所述转输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二端或所述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移载机,所述第二移载机用于在所述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所述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升降输送机,所述第一升降输送机用于在所述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和所述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所述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移载机,所述第三移载机用于在所述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转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五升降输送机,所述第五升降输送机至少用于在所述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作为可实现方式,还包括:
第三输送单元,所述第三输送单元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
所述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转输送装置输送物料;
所述转输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四移载机,所述第四移载机用于在所述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远离所述转输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升降输送机,所述第六升降输送机至少用于在所述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与所述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作为可实现方式,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四输送单元,所述第四输送单元的传输方向与所述第三输送单元的传输方向垂直,所述第四输送单元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
所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或所述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五移载机,所述第五移载机用于在所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所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升降输送机6,所述第二升降输送机6用于在所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和所述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所述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或所述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六移载机,所述第六移载机用于在所述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处设置物料信息写入模块。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
所述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升降输送机和第四升降输送机,所述第三升降输送机和所述第四升降输送机分别在所述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和所述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为滚筒输送机和/或倍速链输送机。
上述方案,可以根据物料是否需要进行氧碳及电阻寿命的检测,通过转输送装置选择性的将物料传送至第一输送单元或第二输送单元,如将不需要进行氧碳及电阻寿命的检测的输送至第一输送单元,由第一输送单元将物料输送至下一工序进行切方,需要进行氧碳及电阻寿命的检测的输送至第二输送单元,以对相应的物料进行氧碳和/或电阻寿命的检测,且物料在第二输送单元内循环等待氧碳和/或电阻寿命的检测数据,由于一部分物料仅需检测电阻寿命即可,而电阻寿命出检测结果的时间较氧碳出检测结果的时间短,第二输送单元按照预定次序,如先将仅需检测电阻寿命且电阻寿命正常的物料传送至转输送装置,而后将既需要氧碳检测又需要电阻寿命检测,且在氧碳检测及电阻寿命检测均正常的物料再传送至转输送装置。由于将转输送装置输送至第二输送单元的物料可以按照其检测所出结果时间长短的次序,将出结果时间快的优先输送出去,这样就可以避免物料在第二输送单元内堆积,并且在有物料输送出去后,才可允许继续有需要检测的物料输入到第二输送单元,依次规律,实现了物料的高效流转,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包括:
第一输送单元1、第二输送单元3及转输送装置;
转输送装置接收物料,并选择性的将接收的物料传送至第一输送单元1或第二输送单元3。转输送装置作为物料转分配的部件,其可以将接收到的物料,根据需要传送至第一输送单元1或第二输送单元 3。
第二输送单元选择性的且按预定次序的将第二输送单元3接收的物料传送至第一输送单元1或不合格品工位,或在第二输送单元3内循环传送。
例如但不限于,第二输送单元3为循环输送单元,以使得物料可以在第二输送单元3进行循环,并可根据需要将物料从第二输送单元 3内向外输出。在该示例中,物料在第二输送单元3中进行循环以等待氧碳和/或电阻寿命的检测;在此处,物料可以是圆硅棒,在后续介绍中,物料也可以指用于放置圆硅棒的托盘14或托盘14上放置了圆硅棒的组合。在第二输送单元3所输送的物料等待检测结果时,循环输送等待检测结果的物料,并在获得相应的检测结果后,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性的按照预定次序将获得检测结果的物料传送至转输送装置或不合格品工位,以使转输送装置将物料传送至第一输送单元1,供第一输送单元1将物料输送至其所连接的下一工位或将不合格品传送至不合格品工位以进行返工或作废等处理。
上述方案,可以根据物料是否需要进行氧碳及电阻寿命的检测,通过转输送装置选择性的将物料传送至第一输送单元1或第二输送单元3,如将不需要进行氧碳及电阻寿命的检测的输送至第一输送单元1,由第一输送单元1将物料输送至下一工位,例如但不限于进行切方处理,需要进行氧碳及电阻寿命的检测的输送至第二输送单元3,以对相应的物料进行氧碳和/或电阻寿命的检测,且物料在第二输送单元3 内循环等待氧碳和/或电阻寿命的检测数据,由于一部分物料仅需检测电阻寿命即可,而电阻寿命出检测结果的时间较氧碳出检测结果的时间短,第二输送单元3按照预定次序,如先将仅需检测电阻寿命且电阻寿命正常的物料传送至转输送装置,而后将既需要氧碳检测又需要电阻寿命检测,且在氧碳检测及电阻寿命检测均正常的物料再传送至转输送装置,相应地,第二输送单元还将氧碳和/或电阻寿命检测不合格的物料,输送至不合格品工位,一般地,不合格品工位与转输送装置可以位于第二输送单元3的两端,如图1所示,转输送装置位于第二输送单元3的左端(也即第一端),不合格品工位位于第二输送单元3的右端(也即第二端)。由于将转输送装置输送至第二输送单元 3的物料可以按照其检测所出结果时间长短的次序,将出结果时间快的优先输送出去,这样就可以避免物料在第二输送单元3内堆积,并且在有物料输送出去后,才可允许继续有需要检测的物料输入到第二输送单元3,依此规律,实现了物料的高效流转,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可实现方式,为了提高该物料输送装置的自动化控制能力,该物料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转输送装置,选择性的将接收的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1或第二输送单元3;
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第二输送单元3选择性的且按预定次序的将第二输送单元3接收的物料传送至第一输送单元1或不合格品工位,或在第二输送单元3内循环传送。
作为可实现方式,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和控制模块:
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至少读取从上料位向所述转输送装置传送的物料的标识信息,例如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下述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传送至转输送装置的物料的标识信息,例如但不限于转输送装置包括下述的第一移载机2,也即,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下述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传送至第一移载机2的物料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物料属于同一炉多根硅棒中某一根的某一分切段;也就是说标识信息是表示物料是一炉中第几根硅棒的第几分切段,标识信息可以是文字、子母、数字或其组合,例如,一炉共拉晶出六根晶棒,每根晶棒切割为六段,第三根的第四段可以表示为:0304、第三根第四段、A3B4等;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例如但不限于为射频读卡器。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控制所述转输送装置选择性的将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1或所述第二输送单元3。一般地,将一炉中多根晶棒除最后一根之外(最后一根可以称为完结段,其它根可以称为循环段),其它各根(循环段)的头段及尾段被转输送装置传送至第二输送单元3,其它段被输送至第一输送单元1;对于最后一根晶棒,除了将头段及尾段被转输送装置传送至第二输送单元3外,倒数第二及倒数第三段亦被传送至第二输送单元3,其它段被输送至第一输送单元1。
作为可实现方式,该物料输送装置还包括:
物料信息写入模块,所述物料信息写入模块用于对上料位向所述转输送装置传送的物料写入标识信息。例如但不限于,物料信息写入模块设置在下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位置处,物料信息写入模块用于向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传送的物料写入标识信息。物料信息写入模块例如但不限于为射频写入器。
作为可实现方式,转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移载机2或抓取机械手。该示例中以包括第一移载机2为了进行说明。相应地,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设置于转输送装置的第一移载机2位置处。
其中,移载机及抓取机械手是现有成熟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其具体结构,这里不对其进行赘述。
作为可实现方式,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物料信息读取模块,所述第二物料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内传送的物料的标识信息;第二物料信息读取模块可以设置在下述第三升降输送机7和/ 或第四升降输送机8位置处,以读取对应位置处物料的表示信息。第二物料信息读取模块例如但不限于为射频读卡器
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标识信息与检测结果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二输送单元选择性的且按预定次序的将所述第二输送单元接收的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不合格品工位,或在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内循环传送。例如,在第三升降输送机7位置处设置第二物料信息读取模块,物料经下述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302输送第三升降输送机7 时,读取物料的标识信息,并查询与该标识信息对应的检测结果,若检测结果是合格,则第三升降输送机7上述并将物料输送至第一移载机2,若不合格或未出检测结果,则第三升降输送机7上述并将物料输送至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以使未出结果的物料继续在第二输送单元3内循环输送,或使夹持不合格的物料经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输送至第四升降输送机8,由第四升降输送机8将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物料传送至不合格品工位。
作为可实现方式,为了提高厂房空间的利用率,第一输送单元1 包括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输送单元17,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输送单元17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这样可以降低对厂房长度空间的要求,充分利用厂房的宽度方向空间;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输送单元17可以进行物料的相互传送。当然,在其他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输送单元17的输送方向也可以是相同的,或是具有一定的夹角,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输送单元17具体排布方式,可以根据厂房的空间决定。
作为可实现方式,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和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例如,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位于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的上方;
第二直线输送单元17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 501和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例如,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位于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的上方;
第一移载机2位于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的第一端,用于将物料从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的第一端传送至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 102,接着物料在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上传送至下一工位,如切方工位等;
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的第二端或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移载机,第二移载机用于在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 102与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之间进行物料传送;该示例中,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与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的传输方向是相互垂直的,通过设置第二移载机可以将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上输送的物料传送至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
为了使物料可以进行循环输送,在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升降输送机10,第一升降输送机10用于在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和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之间进行物料传送;例如,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输送的物料经过第一升降输送机10传送至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涉及的各个升降输送机可以相同,其均可以包括立柱802,例如可以采用四根立柱802,该四根立柱802可以呈矩形分布,该四根立柱上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有滚筒支架803,滚筒支架803上水平并排设置有多个滚筒801。其中,滚筒支架803上还可以设置行程开关或位置传感器,在物料被传送到升降输送机上并触发行程开关或位置传感器使,升降输送机进行上升或下降。
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的第一端或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移载机,第三移载机用于在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 502与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之间进行物料传送。该示例中,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与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的传输方向是相互垂直的,通过设置第三移载机可以将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上输送的物料传送至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
其中,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可以为滚筒输送机和/ 或倍速链输送机。在该示例中,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选用倍速链输送机,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选用滚筒输送机。
作为可实现方式,第一移载机2与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的第一端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第五升降输送机(图中未示出),第五升降输送机至少用于在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与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 之间进行物料传送。通过设置第五升降输送机和第一升降输送机10,使得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可以形成一个循环输送通路,例如,物料可以经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通过第二移载机传送至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由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经第一升降输送机10传送至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再由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 经第三移载机传送传送至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最后由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经第五升降输送机再传送至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形成物料的循环输送,通过物料的循环输送,可以使物料顺利的流转起来,避免物料在各输送单元上堆积,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可实现方式,该物料输送装置还包括:
第三输送单元24,所述第三输送单元24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和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例如,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位于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的上方;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和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均选用滚筒输送机,当然在其它示例中,也可以采用倍速链输送机。
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用于向第一移载机2输送物料;
第一移载机2的下方设置有第四移载机,第四移载机用于在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和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之间进行物料传送,例如,第四移载机用于将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输送的物料传送至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
作为可实现方式,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远离第一移载机2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升降输送机(图中未示出),第六升降输送机至少用于在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与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基于上述的第一升降输送机、第五升降输送机及此处的第六升降输送机,可以在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 902及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形成三个循环输送通路,即在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 501、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四者之间形成一个循环输送通路;在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及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二者之间形成一个循环输送通路;以及在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及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六者之间形成一个循环输送通路。例如,在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及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 901二者之间形成一个循环输送通路;以及在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及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六者之间形成一个循环输送通路时,物料可以经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 通过第二移载机传送至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由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经第一升降输送机10传送至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再由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经第三移载机传送至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 101,然后由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顺次经过第五升降输送机及第四移载机传送至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由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 经第六升降输送机传送至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最后再由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顺次经过第一移载机2及第五升降输送机再传送至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形成物料的循环输送,通过物料的循环输送,可以使物料顺利的流转起来,避免物料在各输送单元上堆积,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可将承载物料的托盘传递至物料上料的位置。
作为可实现方式,该物料输送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四输送单元4,第四输送单元4的传输方向与第三输送单元24的传输方向垂直,第四输送单元4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和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402;例如,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位于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402的上方。该示例中设置了两个第四输送单元4,该两个第四输送单元4位于第三输送单元24的两侧,两个第四输送单元4的输送方向位于同一直线。
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的第一端或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五移载机,第五移载机用于在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 401和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之间进行物料传送;例如,第五移载机用于将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输送的物料传送至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
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升降输送机6,第二升降输送机6用于在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和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402之间进行物料传送;例如,第二升降输送机6用于将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402输送的物料传送至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其中,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可以作为上料工位,相应地可以在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处设置物料信息写入模块。
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402的第一端或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六移载机,第六移载机用于在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402和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之间进行物料传送。例如,第六移载机用于将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输送的物料传送至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402。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和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402均选用倍速链输送机,当然在其它示例中,也可以采用滚筒输送机。
作为可实现方式,第二输送单元3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和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302;例如,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位于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302上方,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 和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302均选用倍速链输送机,当然在其它示例中,也可以采用滚筒输送机。
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升降输送机7和第四升降输送机8,第三升降输送机7和第四升降输送机8 分别在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和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302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下面以一种工艺流程对该物料输送装置的工作过程及效果予以详细说明。
晶棒被切割为多段圆硅棒后,在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上进行上料,以向后续工位运输圆硅棒进行切方,其中,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上放置有托盘14,可以将原硅棒放置在托盘14上进行运输,托盘14上具有射频芯片,通过射频写入器将托盘14上放置的圆硅棒的标识信息写入到射频芯片内,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401将托盘14 上的圆硅棒经由第五移载机传送至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将物料输送至第一移载机2,位于第一移载机2位置处的射频读卡器读取标识信息,若是标识信息表征的是循环段的首段或尾段、完结段的首段、尾段、倒数第二段或倒数第三段,则将其传输至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否则传送至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
其中,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对应于氧碳及电阻寿命检测,根据厂房的实际空间,可以选择性的以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和/或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对应于切方工位。被输送至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的物料对应地进行氧碳和/或电阻寿命检测,并在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第四升降输送机8、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302及第三升降输送机7之间进行循环,以等待检测结果,其中,检测合格的按照次序通过第一移载机2输送至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不合格的被从第四升降输送机8输出。由于循环段的头段和尾段仅需检测电阻寿命即可,而电阻寿命出检测结果的时间较氧碳出检测结果的时间短,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先将检测合格的循环段的头段和尾段传送至第一移载机2,而完结段首段、尾段、倒数第二段或倒数第三段继续在第二输送单元3中进行循环,以等待氧碳的检测结果,并在氧碳检测及电阻寿命检测均正常的完结段首段、尾段、倒数第二段或倒数第三段再传送至第一移载机2。由于将第一移载机2输送至第二输送单元3 的物料可以按照其检测所出结果时间长短的次序,将出结果时间快的优先输送出去,这样就可以避免物料在第二输送单元3内堆积,并且在有物料输送出去后,才可允许继续有需要检测的物料输入到第二输送单元3,依此规律,实现了物料的高效流转,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应地,被运输至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和/或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的圆硅棒被机械手移动至金刚线切方机上进行切方作业,而托盘14依次经过第二移载机、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第一升降输送机10、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第三移载机、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第四移载机、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901、第六移载机、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402、第二升降输送机6,以回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 401进行下一个圆硅棒的装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可以采用如下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所述转输送装置接收的物料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物料属于同一炉多根硅棒中某一根的某一分切段;
例如但不限于,转输送装置位置处或向转输送装置输送的路径上设置有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所述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由上料位传送至转输送装置的物料的标识信息,如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902传送至转输送装置的物料,通过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读取该物料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物料是一炉中第几根硅棒的第几分切段,标识信息可以是文字、子母、数字或其组合,例如,一炉共拉晶出六根晶棒,每根晶棒切割为六段,第三根的第四段可以表示为: 0304、第三根第四段、A3B4等;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例如但不限于为射频读卡器。
S2:根据标识信息与转移方向的映射关系,控制所述转输送装置选择性将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所述第二输送单元;
一般地,将一炉中多根晶棒除最后一根之外(最后一根可以称为完结段,其它根可以称为循环段),其它各根(循环段)的头段及尾段被转输送装置传送至第二输送单元3,其它段被输送至第一输送单元1;对于最后一根晶棒,除了将头段及尾段被转输送装置传送至第二输送单元3外,倒数第二及倒数第三段亦被传送至第二输送单元3,其它段被输送至第一输送单元1。则标识信息与转移方向的映射关系可以表示为:循环段的头段及尾段向第二输送单元3方向传送,其它段向第一输送单元方向传送;完结段的头段、尾段、倒数第二及倒数第三段向第二输送单元3方向传送,其它段向第一输送单元1方向传送。
S3:控制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对接收的物料,选择性的且按预定次序的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不合格品工位,或在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内循环传送;
第二输送单元3可以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和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302,从作为转输送装置的第一移载机2传送至第二输送单元3的物料,首先到达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上,被输送至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的物料对应地进行氧碳和/或电阻寿命检测,并在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第四升降输送机8、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302及第三升降输送机7之间进行循环,以等待检测结果,其中,检测合格的按照次序通过第一移载机2输送至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不合格的被从第四升降输送机8输出至不合格品工位。由于循环段的头段和尾段仅需检测电阻寿命即可,而电阻寿命出检测结果的时间较氧碳出检测结果的时间短,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301先将检测合格的循环段的头段和尾段传送至第一移载机2,而完结段首段、尾段、倒数第二段或倒数第三段继续在第二输送单元3中进行循环,以等待氧碳的检测结果,并在氧碳检测及电阻寿命检测均正常的完结段首段、尾段、倒数第二段或倒数第三段再传送至第一移载机2。由于将第一移载机2输送至第二输送单元3的物料可以按照其检测所出结果时间长短的次序,将出结果时间快的优先输送出去,这样就可以避免物料在第二输送单元3内堆积,并且在有物料输送出去后,才可允许继续有需要检测的物料输入到第二输送单元3,依此规律,实现了物料的高效流转,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
S4:控制所述第一输送单元1将接收的物料输送至下一工位。下一工位在该示例中可以是切方工位,当然在其他示例中,还可以是其他的工位。
作为可实现方式,在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包括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第一升降输送机及第五升级输送机的情况下,
控制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1的物料在所述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所述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所述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第一升降输送机10及第五升级输送机(图中未示出)之间循环输送。
通过设置第五升降输送机和第一升降输送机10,使得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可以形成一个循环输送通路,例如,物料可以经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通过第二移载机传送至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由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501经第一升降输送机10传送至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再由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502经第三移载机传送传送至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最后由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101 经第五升降输送机再传送至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102,形成物料的循环输送,通过物料的循环输送,可以使物料顺利的流转起来,避免物料在各输送单元上堆积,提高生产效率。
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6)

1.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及转输送装置;
所述转输送装置接收物料,并选择性的将接收的所述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所述第二输送单元;
所述第二输送单元选择性的且按预定次序的将所述第二输送单元接收的所述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不合格品工位,或在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内循环传送;
所述第一输送单元连接下一工位,用于将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接收的物料输送至下一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转输送装置,选择性的将接收的所述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所述第二输送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送单元选择性的且按预定次序的将所述第二输送单元接收的所述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不合格品工位,或在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内循环传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至少读取从上料位向所述转输送装置传送的物料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用于表征物料属于同一炉多根硅棒中某一根的某一分切段;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信息,控制所述转输送装置选择性的将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所述第二输送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物料信息写入模块,所述物料信息写入模块用于对所述上料位向所述转输送装置传送的物料写入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移载机或抓取机械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料信息读取模块设置于所述转输送装置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物料信息读取模块,所述第二物料信息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内传送的物料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标识信息与检测结果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第二输送单元选择性的且按预定次序的将所述第二输送单元接收的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一输送单元或不合格品工位,或在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内循环传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包括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输送单元,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和所述第二直线输送单元可以进行物料的相互传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直线输送单元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
第二直线输送单元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
所述转输送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二端或所述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移载机,所述第二移载机用于在所述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所述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升降输送机,所述第一升降输送机用于在所述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和所述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所述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或所述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移载机,所述第三移载机用于在所述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五升降输送机,所述第五升降输送机至少用于在所述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与所述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输送单元,所述第三输送单元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
所述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转输送装置输送物料;
所述转输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四移载机,所述第四移载机用于在所述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远离所述转输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第六升降输送机,所述第六升降输送机至少用于在所述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与所述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四输送单元,所述第四输送单元的传输方向与所述第三输送单元的传输方向垂直,所述第四输送单元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
所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或所述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五移载机,所述第五移载机用于在所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所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升降输送机,所述第二升降输送机用于在所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和所述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所述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或所述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二端设置有第六移载机,所述第六移载机用于在所述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处设置物料信息写入模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
所述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的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升降输送机和第四升降输送机,所述第三升降输送机和所述第四升降输送机分别在所述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和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之间进行物料传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二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三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四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五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六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七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八直线子输送单元、所述第九直线子输送单元和所述第十直线子输送单元为滚筒输送机和/或倍速链输送机。
CN202023280290.XU 2020-12-29 2020-12-29 物料输送装置 Active CN215515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0290.XU CN215515647U (zh) 2020-12-29 2020-12-29 物料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0290.XU CN215515647U (zh) 2020-12-29 2020-12-29 物料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5647U true CN215515647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86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80290.XU Active CN215515647U (zh) 2020-12-29 2020-12-29 物料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5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66073B (zh) 一种产品移载方法
WO2020098560A1 (zh) 花篮内循环装置
CN106746575B (zh) 一种玻璃钢化机组的布片及卸片方法
CN114701792B (zh) 拣选系统
KR20100033354A (ko) 피반송물 구분 장치 및 피반송물 구분 방법
CN215515647U (zh) 物料输送装置
CN114684587A (zh) 物料输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7147279U (zh) 一种玻璃加工自动输送仓储线
JP2005047696A (ja) 自動倉庫
CN116759487A (zh) 石墨舟装卸片机及硅片装卸方法
JP2001253530A (ja) 搬送コンベア
CN116666239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自动检测站及检测方法
CN109397567B (zh) 手机玻璃盖板自动料仓
CN110803435A (zh) 家具成品智能搬运系统
CN220011044U (zh) 一种加工用移载装置
JP4583554B2 (ja) 容器バッファ・供給装置及び容器バッファ・供給方法
CN220121801U (zh) 一种自动化上下料设备
CN211238193U (zh) 一种多工位传送装置
CN211618927U (zh) 家具成品智能搬运系统
CN217731553U (zh) 智能仓储设备
CN215744870U (zh) 一种全自动多契带滚筒分拣输送设备
CN214077920U (zh) 一种十字分选设备
CN220702368U (zh) 物料转运识别机构及具有其的物料转运装置
CN211495736U (zh) 一种新型的运输工位及智能产品生产线
CN216736524U (zh) 一种周转托盘自动堆叠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