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2117U - 一种模内热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内热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2117U
CN215512117U CN202122000769.1U CN202122000769U CN215512117U CN 215512117 U CN215512117 U CN 215512117U CN 202122000769 U CN202122000769 U CN 202122000769U CN 215512117 U CN215512117 U CN 2155121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oil cylinder
mold
cutting
mold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007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绍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Hydr Auto Molding Autom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Hydr Auto Molding Autom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Hydr Auto Molding Autom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Hydr Auto Molding Automa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007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21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21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21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内热切装置,涉及模内热切领域,包括前模、后模、成型腔、流道以及切断机构;所述流道与所述成型腔在浇口处连通;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切刀;所述模内热切装置配置成在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状态下,所述切刀伸入所述浇口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减少产品外表面的毛刺和压痕,提升产品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模内热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内热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内热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注塑模具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自动化注塑生产过程中,对模具设计的自动化生产的适宜性要求提高,对注塑成型浇口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传统的注塑产品完成注塑后,前模和后模会脱离,但是浇口与产品会发生粘连,不能自动脱离。
现一般在模具内设置热切组件进行流道与产品的切割分离。但是现有的热切组件在流道与产品的切割分离时,由于产品的热胀冷缩以及弹性等多种原因会在产品外表面留下毛刺和压痕,影响产品的质量。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模内热切装置,该模内热切装置能够有效减少产品外表面的毛刺和压痕,提升产品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内热切装置,包括:前模、后模、成型腔、流道以及切断机构;所述流道与所述成型腔在浇口处连通;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切刀;所述模内热切装置配置成在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状态下,所述切刀伸入所述浇口中。
优选的,所述模内热切装置还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后模上,能够沿预设轨道面滑动;在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状态下,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后模配合形成流道。
优选的,所述模内热切装置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前模上的斜撑销;所述斜撑销与所述前模的开模方向呈斜角设置;所述斜撑销贯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切刀座;所述切刀固设于所述切刀座上;所述切刀座固设于所述滑动件上,随滑动件同步移动。
优选的,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油缸座、油缸和复位弹簧;所述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切刀运动,固设于所述油缸座上;所述油缸座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所述切刀与所述油缸两者复位,设置于所述切刀座与所述滑动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油缸座、油缸、复位弹簧和推杆;所述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切刀运动,固设于所述油缸座上;所述油缸座固设于所述前模上;所述推杆与所述油缸移动端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切刀座运动;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所述切刀复位,设置于所述切刀座与所述滑动件之间;所述油缸为双向驱动缸。
优选的,所述油缸包括驱动油路和复位油路。
优选的,所述切刀的刀面与所述模内热切装置的一分型面重合。
优选的,所述模内热切装置的所述流道为滑块潜伏式流道。
优选的,所述切断机构设置于用于成型注塑产品外表面的所述成型腔一侧的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切刀伸入至浇口中,使得切刀在浇口位置由注塑产品的非表面位置切除,有效避免注塑产品表面的毛刺和压痕。另外,在前模与后模的开模状态下,依靠滑动件相对于后模的滑动,能够扩大流道位置的空间,提高流道内浇铸物顶出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合模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开模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合模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油缸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开模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前模,2、后模,3、滑动件,4、切断机构,5、滑槽,6、导向件,7、油管,8、流道,9、成型腔,10、浇口,
41、油缸座,42、油缸,43、切刀座,44、切刀,45、推杆,
421、缸体,422、活塞,423、端盖,424、活塞腔,425、限位槽,426、驱动油路,427、复位油路,
71、供油管路,72、回油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模内热切装置包括前模1、后模2、成型腔9、流道8、切断机构4以及滑动件3。
切断机构4包括油缸座41、油缸42、切刀座43、切刀44以及复位弹簧,切刀44固设于切刀座43上,切刀座43与油缸42移动端固定连接,依靠油缸42的驱动,切刀44能够随油缸42移动端同步运动。油缸42固设于油缸座41上,依靠油管7进行液压油供给,实现油缸422移动端运动。
滑动件3滑动设置于后模2上,能够沿预设轨道面滑动。在前模1与后模2合模状态下,滑动件3与后模2配合形成流道8。切断机构4整体固设于滑动件3上,随滑动件3同步移动。复位弹簧优选为压缩弹簧,设置于切刀座43的运动方向上,且位于切刀座43与滑动件3之间。在油管7处于非供油状态下,依靠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能够使切刀44与油缸42两者同时复位。
斜撑销6通过紧固螺栓固设于前模1上,与前模1的开模方向呈斜角设置。斜撑销6贯穿滑动件3,并与滑动件3滑动连接。滑槽5设置于后模2上,与斜撑销6的位置相对应,用于在前模1与后模2合模状态下,容纳斜撑销6。斜撑销6能够在前模1与后模2开模时带动滑动件3沿预设轨道面滑动至适当位置,方便流道8内的浇铸物顶出。
斜撑销6与前模1开模方向的斜角优选为10-30°,在该角度范围内,能够在前模1与后模2开模状态下,滑动件3与后模2之间的空间足够大,便于流道8内的浇铸物顶出,同时在该角度范围内,前模1与后模2的尺寸相对合理,能够减少前模1与后模2的占用空间,减少模具生产成本。
如图2所示,流道8与成型腔9在浇口10处连通,在前模1与后模2合模状态下,切刀44伸入浇口10中。此种结构能够使得在注塑产品在注塑过程中浇口10位置能够形成与切刀44刀头相适应的光滑凹槽,在热切过程中切刀44在伸入浇口10中的非表面位置开始热切,有效避免毛刺和压痕,进而提高注塑产品的品质。切刀44的刀面与模内热切装置中浇口10位置的分型面重合,此种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切刀44切割时产生毛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切断机构4设置于用于成型注塑产品外表面的成型腔9一侧的浇口10侧面,使得可能出现的毛刺出现在注塑产品内表面,不影响其外表面的观感,进一步提高注塑产品的品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模内热切装置的流道8为滑块潜伏式流道。
工作原理:一种模内热切装置的切刀44设置于滑动件3上,且在前模1与后模2合模状态下,伸入浇口10中,能够使得在注塑产品在注塑过程中浇口10位置能够形成与切刀44刀头相适应的光滑凹槽,在热切过程中切刀44在伸入浇口10中的非表面位置开始热切,有效避免毛刺和压痕,进而提高注塑产品的品质。斜撑销6在前模1与后模2在合模和开模不同状态下的位置关系,推动滑动设置于后模2上的滑动件3沿其预设轨道面滑动,滑动件3与后模2之间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便于流道8内的浇铸物顶出。
工作过程:如图1-3所示,在产品注塑时,将前模1与后模2合模,切刀44伸入浇口10中,通过流道8向成型腔9内注塑成型。产品注塑成型后,液压油通过油管7进入油缸42并推动通过切刀座43与油缸42移动端固定的切刀44运动,切断浇口10的注塑料。油管7中停止供油,复位弹簧推动切刀座43及油缸42移动端两者复位,完成模内热切。
模内热切完成后,前模1与后模2开模,在此过程中,导向件6随前模1同步运动,由于导向件6在垂直于前模1运动方向上的位置变化,带动滑动件3移动,使得滑动件3与后模2之间具有足够大的空间,方便流道8内的浇铸物顶出,同时成型腔9内的注塑产品也能够顺利取出,以此完成一次产品生产。
一种模内热切装置的各部件之间紧密联系,构成完整的整体,能够有效避免产品表面的毛刺和压痕,提高注塑产品的品质,各部件之间不可单独割裂,相似功能单独部件的叠加并不能够解决本发明创造的相应技术问题。
实施例2
实施例2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仅在于:
如图4所示并参考图5,切断机构4包括油缸座41、油缸42、切刀座43、切刀44、推杆45以及复位弹簧,切刀44固设于切刀座43上,切刀座43固定于滑动件3上,随滑动件3同步运动。油缸42固设于与前模1固定连接的油缸座41上。推杆45一端与油缸42移动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斜撑销6能够顶撑切刀座43,用于驱动切刀33运动。油缸42为双向缸结构,包括驱动油路426、复位油路427和活塞422,能够依靠驱动油路426和复位油路427的供油分别实现活塞422的移动和复位。复位弹簧设置于切刀座43的运动方向上,且位于切刀座43与滑动件3之间。由于油缸42为双向缸结构,可以实现复位,因此复位弹簧仅用于切刀44复位。
如图5所示,油缸42为双向缸结构,包括缸体421、活塞422、端盖423、活塞腔424、驱动油路426和复位油路427。活塞腔424设置于缸体421内。活塞422滑组于活塞腔424内。端盖423与缸体421螺纹连接,用于密封活塞腔424,同时能够对活塞422进行轴向定位。驱动油路426和复位油路427均与活塞腔424内连通。具体的,活塞422一端和活塞腔424形成的封闭空间与驱动油路426连通,活塞422另一端和活塞腔424形成的封闭空间与复位油路427连通。驱动油路426供油时能够用于活塞腔424带动驱动切刀44运动。复位油路427供油时能够用于活塞腔424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油缸42还包括限位槽425。限位槽425设置于缸体421外壁上,与油缸座41向适应,能够对油缸42进行定位和限位,防止其非预期的旋转和移动。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内热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后模、成型腔、流道以及切断机构;所述流道与所述成型腔在浇口处连通;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切刀;所述模内热切装置配置成在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状态下,所述切刀伸入所述浇口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热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热切装置还包括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后模上,能够沿预设轨道面滑动;在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状态下,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后模配合形成流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内热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热切装置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前模上的斜撑销;所述斜撑销与所述前模的开模方向呈斜角设置;所述斜撑销贯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内热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切刀座;所述切刀固设于所述切刀座上;所述切刀座固设于所述滑动件上,随滑动件同步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内热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油缸座、油缸和复位弹簧;所述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切刀运动,固设于所述油缸座上;所述油缸座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所述切刀与所述油缸两者复位,设置于所述切刀座与所述滑动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内热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还包括油缸座、油缸、复位弹簧和推杆;所述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切刀运动,固设于所述油缸座上;所述油缸座固设于所述前模上;所述推杆与所述油缸移动端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切刀座运动;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所述切刀复位,设置于所述切刀座与所述滑动件之间;所述油缸为双向驱动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内热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包括驱动油路和复位油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热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的刀面与所述模内热切装置的一分型面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热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热切装置的所述流道为滑块潜伏式流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热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机构设置于用于成型注塑产品外表面的所述成型腔一侧的侧面。
CN202122000769.1U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模内热切装置 Active CN2155121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0769.1U CN215512117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模内热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00769.1U CN215512117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模内热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2117U true CN215512117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2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00769.1U Active CN215512117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模内热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21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300388A (en) A molding method of a resin molded article by a mold apparatus, the mold apparatus, the resin molded article, and a molding machine having the mold apparatus
CN201120704Y (zh) 一种具有模内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5512117U (zh) 一种模内热切装置
CN101134352B (zh) 一种模具及模内注塑钢片在模具中定位的方法
CN210308891U (zh) 一种倒扣抽芯注塑模具
CN112356408A (zh) 一种节能环保延迟脱模完整的手机套注塑装置
JPS5919127A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JP6000134B2 (ja) モールド射出成形金型
CN210026122U (zh) 一种具有斜顶隧道式浇口的注塑模具
CN220362900U (zh) 一种自动去水口的注塑模具
CN216729489U (zh) 一种防斜向滑块回撞的压铸模具
CN216658730U (zh) 一种后视镜镜臂注塑模具
CN210257089U (zh) 一种滑块抽芯机构
CN220995317U (zh) 带嵌件产品的注塑模具
CN219705914U (zh) 化妆品容器用注塑模具
CN211729977U (zh) 模内浇口自断压入产品的结构
CN219446086U (zh) 小容量塑料瓶吹塑成型模具
CN214266404U (zh) 一种美工刀刀壳的注塑模具
CN216032169U (zh) 一种能够制作出多种产品的模具
CN219256348U (zh) 一种注塑模具自动断水口结构
CN213860401U (zh) 一种超大型双阶机四缸同步注塑的注射装置
CN210233859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模内切断料头结构
JP2734164B2 (ja) 多重成形金型装置
JP2705305B2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CN208133536U (zh) 一种脱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