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4715U - 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4715U
CN215494715U CN202122435533.0U CN202122435533U CN215494715U CN 215494715 U CN215494715 U CN 215494715U CN 202122435533 U CN202122435533 U CN 202122435533U CN 215494715 U CN215494715 U CN 215494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frame
positioning frame
threaded rod
aeria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355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成星
李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ngyu Precision Cas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ngyu Kaima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ngyu Kaima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ngyu Kaimai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355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4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4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4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框,所述第一定位框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把手,所述第一定位框上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框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第二定位框,所述第一定位框和第二定位框内均安装有夹持限位机构。本申请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通过转动第一双向螺纹杆能够带动两侧的连接块同时向中间或两侧运动,此时连接块结合上下两侧的支撑调节杆能够便捷稳定的调节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之间的间距,实现了管道与进气机闸之间便捷稳定的中心定位对接工作,同时能够完成使用后的装置整体的折叠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道与进气机闸之间中心定位对接工作繁琐,以及装置不方便折叠携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安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而无人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使用进气机提高无人机的驾驶安全和平稳性,进气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使用进气机闸,而进气机闸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结合使用定位装置安装在进气机的进气管道上。
但目前商场上常规的定位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进气管道与进气机闸之间的中心定位工作较为繁琐,常规的定位装置不能够对进气管道与进气机闸之间进行便捷稳定的中心定位对接工作,进而不能够保证后续进气管道与进气机闸之间安装工作的便捷和稳定,同时常规的定位装置不便于折叠携带;由于进气机闸的外端面大多不规则,因此常规的定位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对于不同规格大小和外端面不规则的进气机闸不能够进行便捷稳定的夹持固定工作,进而不能够保证进气管道与进气机闸之间安装工作的安全。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定位装置不能够对进气管道与进气机闸之间进行便捷稳定的中心定位对接工作,以及对于不同规格大小和外端面不规则的进气机闸不能够进行便捷稳定的夹持固定工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包括第一定位框,所述第一定位框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把手,所述第一定位框上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框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第二定位框,所述第一定位框和第二定位框内均安装有夹持限位机构,所述夹持限位机构上固定有橡胶块,所述第一定位框内安装有贴合挤压机构,所述贴合挤压机构连接在夹持限位机构上。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框的形状大小与第二定位框的形状大小相等,所述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之间呈平行分布,所述固定把手分别固定在第一定位框和第二定位框的中间部位。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双向螺纹杆、连接块、支撑调节杆和第一传动带,所述连接块螺纹连接在第一双向螺纹杆上,所述支撑调节杆的顶端连接在连接块上,所述支撑调节杆的底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定位框和第二定位框上,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上连接有第一传动带。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调节杆与连接块、第一定位框和第二定位框之间均为铰接,所述支撑调节杆对称分布在连接块的上下两侧,所述连接块对称分布在第一双向螺纹杆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限位机构包括第二双向螺纹杆、第二传动带、滑动块和夹持板,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框和第二定位框内,所述滑动块活动连接在第二双向螺纹杆上。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块分别限位滑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框和第二定位框内,所述夹持板螺钉连接在滑动块上,所述第二传动带连接在第二双向螺纹杆上。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块与第二双向螺纹杆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连接在滑动块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的长度大于第一定位框的长度。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板对称分布在滑动块的上下两侧,所述夹持板呈圆弧状,所述滑动块的顶端面和底端面分别与夹持板的顶端面和底端面平齐,所述橡胶块等角度分布在第二定位框内的夹持板上。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贴合挤压机构包括弹性伸缩软管、连接管和橡胶气囊,所述弹性伸缩软管的螺栓固定在第一定位框内,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螺栓连接在弹性伸缩软管的底端,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螺栓连接在橡胶气囊的侧端面上,所述橡胶气囊螺钉连接在第一定位框内的夹持板上。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对称分布在橡胶气囊的两侧,所述连接管与弹性伸缩软管之间一一对应,所述橡胶气囊呈圆弧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1.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通过转动第一双向螺纹杆能够带动两侧的连接块同时向中间或两侧运动,此时连接块结合上下两侧的支撑调节杆能够便捷稳定的调节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之间的间距,实现了管道与进气机闸之间便捷稳定的中心定位对接工作,同时能够完成使用后的装置整体的折叠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道与进气机闸之间中心定位对接工作繁琐,以及装置不方便折叠携带的问题;
2.通过设置的夹持限位机构,通过转动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内的第二双向螺纹杆,利用两侧的滑动块能够带动相应的夹持板能够分别对管道和进气机闸进行稳定的夹持固定工作,进而能够保证后续定位对接工作的便捷和稳定,定位装置实现了不同直径大小的管道和不同规格大小的进气机闸稳定的夹持定位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定位装置对于不同直径大小的管道和不同规格大小的进气机闸不能够进行便捷稳定的夹持定位工作的问题;
3.通过设置的贴合挤压机构,第一定位框内部两侧的夹持板同时向中间运动的同时能够挤压弹性伸缩软管,此时通过连接管能够对橡胶气囊进行充气,进而能够对外端面不规则的进气机闸进行稳定的贴合式挤压工作,实现了不规则的进气机闸夹持工作的稳定和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外端面不规则的进气机闸在进行对接安装过程中极易发生位置偏移的问题;
4.通过设置的橡胶块,第二定位框内部两侧的夹持板结合各个橡胶块能够进一步提高定位装置与管道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实现了定位装置能够稳定夹持固定在管道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定位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或滑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的第一定位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的支撑调节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的橡胶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的橡胶气囊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的图5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
1、第一定位框;
2、固定把手;
3、调节机构;301、第一双向螺纹杆;302、连接块;303、支撑调节杆;304、第一传动带;
4、第二定位框;
5、夹持限位机构;501、第二双向螺纹杆;502、第二传动带;503、滑动块;504、夹持板;
6、贴合挤压机构;601、弹性伸缩软管;602、连接管;603、橡胶气囊;
7、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框1,第一定位框1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把手2,第一定位框1上安装有调节机构3,第一定位框1通过调节机构3连接有第二定位框4,利用调节机构3能够对装置整体进行便捷稳定的折叠携带工作,同时能够保证后续对接工作的便捷和稳定,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内均安装有夹持限位机构5,夹持限位机构5上固定有橡胶块7,第一定位框1内安装有贴合挤压机构6,贴合挤压机构6连接在夹持限位机构5上,利用橡胶块7和贴合挤压机构6能够进一步提高夹持限位机构5的夹持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了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定位框1的形状大小与第二定位框4的形状大小相等,可以保证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之间工作状态的稳定和安全,进而能够保证后续夹持工作和间距调节工作的稳定,第一定位框1与第二定位框4之间呈平行分布,固定把手2分别固定在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的中间部位,利用固定把手2能够对装置整体进行稳定的携带工作,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高效性。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双向螺纹杆301、连接块302、支撑调节杆303和第一传动带304,连接块302螺纹连接在第一双向螺纹杆301上,支撑调节杆303的顶端连接在连接块302上,支撑调节杆303的底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上,第一双向螺纹杆301上连接有第一传动带304,可以保证支撑调节杆303在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上工作状态的稳定,进而能够保证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之间间距调节工作的便捷和稳定,增加了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撑调节杆303与连接块302、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之间均为铰接,可以保证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之间连接状态的稳定,进而能够保证后续间距调节工作的稳定和便捷,支撑调节杆303对称分布在连接块302的上下两侧,连接块302对称分布在第一双向螺纹杆301的左右两侧。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夹持限位机构5包括第二双向螺纹杆501、第二传动带502、滑动块503和夹持板504,第二双向螺纹杆501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内,利用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能够分别对进气管道和进气机闸进行稳定的后续夹持工作,进而能够保证后续对接工作的稳定和便捷,滑动块503活动连接在第二双向螺纹杆501上,滑动块503分别限位滑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内,可以保证滑动块503在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内滑动工作的稳定,夹持板504螺钉连接在滑动块503上,第二传动带502连接在第二双向螺纹杆501上,利用第二传动带502能够保证两侧的第二双向螺纹杆501能够同时进行转动工作,进而能够保证后续夹持板504运动状态的稳定。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滑动块503与第二双向螺纹杆501之间为螺纹连接,第二双向螺纹杆501连接在滑动块503的中间部位,利用第二双向螺纹杆501能够带动滑动块503进行稳定的移动工作,进而能够保证后续夹持工作的稳定和便捷,第二双向螺纹杆501的长度大于第一定位框1的长度,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定位框1对于第二双向螺纹杆501的不良影响,夹持板504对称分布在滑动块503的上下两侧,夹持板504呈圆弧状,滑动块503的顶端面和底端面分别与夹持板504的顶端面和底端面平齐,可以保证夹持板504在滑动块503上工作状态的稳定和安全,进而能够保证滑动块503和夹持板504后续运动状态的稳定,橡胶块7等角度分布在第二定位框4内的夹持板504上,利用各个橡胶块7能够进一步提高夹持板504的夹持稳定性。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贴合挤压机构6包括弹性伸缩软管601、连接管602和橡胶气囊603,弹性伸缩软管601的螺栓固定在第一定位框1内,连接管602的底端螺栓连接在弹性伸缩软管601的底端,连接管602的顶端螺栓连接在橡胶气囊603的侧端面上,橡胶气囊603螺钉连接在第一定位框1内的夹持板504上,可以保证连接管602与橡胶气囊603之间连接状态的稳定,进而能够保证橡胶气囊603后续充气工作的稳定,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多样性。
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连接管602对称分布在橡胶气囊603的两侧,连接管602与弹性伸缩软管601之间一一对应,通过两侧的弹性伸缩软管601以及相应的连接管602能够对橡胶气囊603进行自动稳定的充气工作,橡胶气囊603呈圆弧状,利用橡胶气囊603的包裹能够进一步提高后续夹持固定工作的稳定。
具体的,本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可将第二定位框4放置在无人机进气管道上,随后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第二定位框4上的第二双向螺纹杆501,此时第二双向螺纹杆501结合使用第二传动带502能够带动前后两侧的夹持板504在左右两侧的第二定位框4内同时向中间运动,此时第二定位框4内部两侧的夹持板504通过各个橡胶块7能够稳定夹持固定在无人机进气管道上,进而能够保证定位装置夹持固定状态的稳定;
随后工作人员可通过将待安装在进气机闸放置在第一定位框1上的夹持板504处,此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第一定位框1上的第二双向螺纹杆501,此时第二双向螺纹杆501结合使用第二传动带502能够带动前后两侧的夹持板504在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框1内同时向中间运动,此时在两侧夹持板504的运动作用下能够对进气机闸进行便捷稳定的夹持固定工作,且在夹持板504运动的同时能够挤压压缩弹性伸缩软管601,此时弹性伸缩软管601通过连接管602能够对橡胶气囊603进行充气工作,此时在橡胶气囊603的作用下能够对外端面不规则的进气机闸进行稳定的贴合式挤压包裹工作,有效提高了进气机闸的夹持稳定性;
当进气机闸与管道均固定在装置上下两侧的夹持板504上后,进气机闸能够与进气管道进行稳定的自动中心定位工作,随后工作人员可通过转动第一双向螺纹杆301,此时在第一双向螺纹杆301的转动作用下能够带动两侧的连接块302同时向两侧运动,此时连接块302结合上下两侧的支撑调节杆303能够便捷稳定的调节减小第一定位框1与第二定位框4之间的间距,此时进气管道与进气机闸之间能够进行便捷稳定的对接工作,进而能够保证进气管道与进气机闸之间后续安装工作的稳定,且定位装置在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可通过调节减小第一定位框1与第二定位框4之间的间距,结合使用固定把手2能够对装置进行便捷稳定的折叠携带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框(1)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把手(2),所述第一定位框(1)上安装有调节机构(3),所述第一定位框(1)通过调节机构(3)连接有第二定位框(4),所述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内均安装有夹持限位机构(5),所述夹持限位机构(5)上固定有橡胶块(7),所述第一定位框(1)内安装有贴合挤压机构(6),所述贴合挤压机构(6)连接在夹持限位机构(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框(1)的形状大小与第二定位框(4)的形状大小相等,所述第一定位框(1)与第二定位框(4)之间呈平行分布,所述固定把手(2)分别固定在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的中间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双向螺纹杆(301)、连接块(302)、支撑调节杆(303)和第一传动带(304),所述连接块(302)螺纹连接在第一双向螺纹杆(301)上,所述支撑调节杆(303)的顶端连接在连接块(302)上,所述支撑调节杆(303)的底端分别连接在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上,所述第一双向螺纹杆(301)上连接有第一传动带(3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调节杆(303)与连接块(302)、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之间均为铰接,所述支撑调节杆(303)对称分布在连接块(302)的上下两侧,所述连接块(302)对称分布在第一双向螺纹杆(301)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限位机构(5)包括第二双向螺纹杆(501)、第二传动带(502)、滑动块(503)和夹持板(504),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501)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内,所述滑动块(503)活动连接在第二双向螺纹杆(5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503)分别限位滑动连接在第一定位框(1)和第二定位框(4)内,所述夹持板(504)螺钉连接在滑动块(503)上,所述第二传动带(502)连接在第二双向螺纹杆(5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503)与第二双向螺纹杆(501)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501)连接在滑动块(503)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二双向螺纹杆(501)的长度大于第一定位框(1)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504)对称分布在滑动块(503)的上下两侧,所述夹持板(504)呈圆弧状,所述滑动块(503)的顶端面和底端面分别与夹持板(504)的顶端面和底端面平齐,所述橡胶块(7)等角度分布在第二定位框(4)内的夹持板(504)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挤压机构(6)包括弹性伸缩软管(601)、连接管(602)和橡胶气囊(603),所述弹性伸缩软管(601)的螺栓固定在第一定位框(1)内,所述连接管(602)的底端螺栓连接在弹性伸缩软管(601)的底端,所述连接管(602)的顶端螺栓连接在橡胶气囊(603)的侧端面上,所述橡胶气囊(603)螺钉连接在第一定位框(1)内的夹持板(50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02)对称分布在橡胶气囊(603)的两侧,所述连接管(602)与弹性伸缩软管(601)之间一一对应,所述橡胶气囊(603)呈圆弧状。
CN202122435533.0U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 Active CN215494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5533.0U CN215494715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5533.0U CN215494715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4715U true CN215494715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0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35533.0U Active CN215494715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47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98445Y (zh) 便携式呼吸机放置工作台架
CN109611287B (zh) 夹紧结构、尖车及翻转装置
CN215494715U (zh) 一种无人机进气机闸安装用定位装置
CN217229360U (zh) 一种方便调节夹持角度的机械手
CN112658555A (zh) 一种焊接机械手
CN210655205U (zh) 一种固定不同尺寸物体的气动助力机械手装置
CN219406941U (zh) 一种无人机相机挂载支架
CN213531471U (zh) 一种可调式变径管道对中焊接简易支架
CN214293392U (zh) 一种管件送料装置
CN115872324A (zh) 一种临床器械辅助移动设备
CN210965740U (zh) 一种汽车abs电路板壳体涂胶的装置
CN209536430U (zh) 一种顶棚自动化生产线的防掉落抓手
CN208289463U (zh) 工位主体夹持机构
CN209581553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可调节管件放置架
CN113790309A (zh)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市政管道铺设用支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235952U (zh) 一种可调节尺寸建筑模具装置
CN219904757U (zh) 一种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用摄像头固定装置
CN220945408U (zh) 一种搬运机器人的执行夹持设备
CN220660736U (zh) 一种可调节的金属套管连接装置
CN216763489U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拾取装置
CN212653474U (zh) 一种消防用多功能抓取器
CN212859154U (zh) 风冷罩装夹夹具
CN219191706U (zh) 一种可拓展安装位置的印章调节机构
CN211915965U (zh) 一种暖通管焊接用夹具
CN218623177U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墙板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29

Address after: 610100 No. 6, Hangtian South Road, Chengd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ENGDU XINGYU PRECISION CAS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100 No. 356, Checheng East seventh Road, Chengd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ongquanyi District), Longquanyi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Xingyu Kaimai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