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7464U - 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87464U
CN215487464U CN202023276291.7U CN202023276291U CN215487464U CN 215487464 U CN215487464 U CN 215487464U CN 202023276291 U CN202023276291 U CN 202023276291U CN 215487464 U CN215487464 U CN 215487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haft
flange
gear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62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峰
易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Kefeng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Kefeng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Kefeng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Kefeng Intelligent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62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87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87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87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手摇输入轴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输出伞齿轮随之转动,第一输出伞齿轮通过外啮合带动输入伞齿轮转动,输入伞齿轮带动中间轴转动的同时,也通过外啮合带动第二输出伞齿轮转动,第二输出伞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中间轴转动带动一级太阳轮转动,一级太阳轮转动带动一级行星轮在一级销轴上转动,一级销轴转动带动第二输出轴转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手摇输入轴转动,可使第二输出轴和第一输出轴转动一定角度,调节简单方便,可靠性强,同时较为省力,无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Description

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减速传动机构,都是由动力源驱动,如电机或液压马达,有些是直接驱动,有些是通过联轴器,但是这些驱动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停止工作的情况,如断电等原因,当出现此种状况后,某些工作就处于停滞状态,工作台也停止于行程轨迹上,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求工位归位来保证下一次的正常运行,这一点就很难做到,目前状态就只能把电机拆掉,手动转动减速机,通过转动使工位归位,这样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特殊情况下,甚至还会出现无法达到归位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包括第一输入组件、第二输入组件、第一输出组件以及第二输出组件;
所述第一输入组件包括输入轴、二级太阳轮、二级齿圈、行星架、第一中间法兰和中间轴;所述输入轴后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后法兰上;所述二级太阳轮后端与输入轴前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输入轴同轴设置;所述二级齿圈前端与所述第一后法兰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架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二级齿圈内,与所述二级太阳轮同轴设置,所述行星架上设有二级行星轮,所述二级行星轮与所述二级太阳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中间法兰后端与所述二级齿圈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轴后端与所述行星架前端固定连接,与所述行星架同轴设置,且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中间法兰内,所述中间轴上固定有输入伞齿轮;
所述第二输入组件包括手摇输入轴和第一输出伞齿轮,所述手摇输入轴与所述中间轴垂直设置,内端固定有所述第一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一输出伞齿轮与所述输入伞齿轮相啮合,所述手摇输入轴外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后法兰上,所述第二后法兰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手摇输入轴同轴设置,分别设于所述中间轴的两侧,所述第一输出轴内端固定有第二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二输出伞齿轮与所述输入伞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外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输出法兰上,所述第一输出法兰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组件包括第二输出轴、一级齿圈、一级太阳轮、第二中间法兰和第二输出法兰;所述第二输出轴前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输出法兰上,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中间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输出轴后端设有一级行星轮;所述一级齿圈位于所述一级行星轮外围,所述一级齿圈内齿与所述一级行星轮外齿相啮合,所述一级齿圈前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法兰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太阳轮后端与所述中间轴前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中间轴同轴设置,所述中间轴前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中间法兰内,所述一级太阳轮与所述一级行星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中间法兰前端与所述一级齿圈后端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架后端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销孔,每一所述销孔内固定有二级销轴,所述行星架侧壁设有与所述销孔连通的沉孔,各所述二级销轴上设有二级行星轮,所述二级行星轮位于所述沉孔内;所述行星架后端设有与所述沉孔连通的让位孔,所述二级太阳轮前端伸入所述让位孔内,位于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之间,与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出轴后端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销孔,每一所述销孔内固定有一级销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侧壁设有与所述销孔连通的沉孔,各所述一级销轴上设有一级行星轮,所述一级行星轮位于所述沉孔内;所述第二输出轴后端设有与所述沉孔连通的让位孔,所述一级太阳轮前端伸入所述让位孔内,位于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之间,与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后端与所述第一后法兰之间通过第一单列深沟球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列深沟球轴承后端设有孔用弹性挡圈,所述第一后法兰与所述孔用弹性挡圈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孔用弹性挡圈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和/或,
所述第一单列深沟球轴承前端设有第一轴用弹性挡圈,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轴用弹性挡圈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轴用弹性挡圈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架后端与所述第一后法兰、二级齿圈之间通过第二单列深沟球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单列深沟球轴承前端设有第二轴用弹性挡圈,所述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轴用弹性挡圈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轴用弹性挡圈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和所述第一中间法兰之间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连接,所述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法兰之间通过第二圆锥滚子轴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间法兰、第二后法兰、第一输出法兰与箱体之间均设置有调整垫片,调整垫片用于在装配时自行调整其厚度,调节输入伞齿轮与第一输出伞齿轮、第二输出伞齿轮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出轴前端设置有TC骨架油封,TC骨架油封用于防止减速机漏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行星减速机能够实现一轴输入两轴输出,且具有两个输出方向,只需要一个驱动机构即可同时带动两个外部机构同时独立工作,降低了成本,节省了使用空间,扩大了行星减速机的使用范围。且在动力源断开时,利用手摇输入轴可手动调节行星减速机转动角度,从而调整负载位移,使工况达到要求位置,调节简单方便,可靠性强,同时较为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行星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平键A-1、第一输出轴-2、第四单列深沟球轴承3、5、第一输出法兰-4、平键A-6、第二输出伞齿轮-7、锁紧螺母A-8、箱体-9、第一中间法兰-10、M8X2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1、二级齿圈-12、二级行星轮垫片-13、二级滚针轴承-14、二级行星轮-15、二级行星轮垫片-16、二级销轴-17、第一轴用弹性挡圈-18、孔用弹性挡圈-19、输入轴-20、第一后法兰-21、M8X90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2、第一单列深沟球轴承-23、二级太阳轮-24、行星架-25、销孔25a、沉孔25b、让位孔25c、第二轴用弹性挡圈-26、第二单列深沟球轴承-27、平键B-28、中间轴-29、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0、平键C-31、输入伞齿轮-32、锁紧螺母B-33、第一输出伞齿轮-34、平键D-35、第三单列深沟球轴承-36、38、手摇输入轴-37、第二后法兰-39、M8X3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40、M8X4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41、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2、第六单列深沟球轴承-43、一级齿圈-44、一级太阳轮-45、第二输出法兰-46、第五单列深沟球轴承-47、TC骨架油封-48、第二输出轴-49、平键E-50、M8X2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1、一级行星轮垫片-52、一级滚针轴承-53、一级行星轮-54、一级销轴-55、一级行星轮垫片-56、第二中间法兰-57、M8X3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8、M8X3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包括第一输入组件、第二输入组件、第一输出组件以及第二输出组件。
所述第一输入组件包括输入轴20、二级太阳轮24、二级齿圈12、行星架25、第一中间法兰10和中间轴29。所述输入轴20后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后法兰21上,所述输入轴20后端与所述第一后法兰21之间通过第一单列深沟球轴承23连接。所述第一单列深沟球轴承23后端设有孔用弹性挡圈19,所述第一后法兰21与所述孔用弹性挡圈19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孔用弹性挡圈19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单列深沟球轴承23前端设有第一轴用弹性挡圈18,所述输入轴20与所述第一轴用弹性挡圈18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轴用弹性挡圈18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所述二级太阳轮24后端与输入轴20前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输入轴20同轴设置,具体的,输入轴20前端设有安装孔,二级太阳轮24压装于该安装孔内。所述二级齿圈12前端与所述第一后法兰21后端固定连接,二级齿圈12与第一后法兰21通过轴承外圈连接在一起,所述行星架25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二级齿圈12内,与所述二级太阳轮24同轴设置,所述行星架25后端与所述第一后法兰21、二级齿圈12之间通过第二单列深沟球轴承27连接。所述第二单列深沟球轴承27前端设有第二轴用弹性挡圈26,所述行星架25与所述第二轴用弹性挡圈26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轴用弹性挡圈26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所述行星架25上设有二级行星轮15,所述二级行星轮15与所述二级太阳轮24相啮合;所述第一中间法兰10后端与所述二级齿圈12前端固定连接,第一中间法兰10的一端与二级齿圈12通过止口连接,所述中间轴29后端与所述行星架25前端固定连接,与所述行星架25同轴设置,具体的,行星架25前端设有安装孔,中间轴29后端压装于该安装孔内,行星架25与中间轴29通过平键B28连接。所述中间轴29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中间法兰10内,所述中间轴29和所述第一中间法兰10之间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0连接,所述中间轴29上固定有输入伞齿轮32,输入伞齿轮32与中间轴29通过平键C31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所述行星架25后端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销孔25a,每一所述销孔25a内固定有二级销轴17,所述行星架25侧壁设有与所述销孔25a连通的沉孔25b,各所述二级销轴17上设有二级行星轮15,所述二级行星轮15位于所述沉孔25b内。所述行星架25后端设有与所述沉孔连通的让位孔25c,所述二级太阳轮24前端伸入所述让位孔25c内,位于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15之间,与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15相啮合。
所述第二输入组件包括手摇输入轴37和第一输出伞齿轮34,所述手摇输入轴37与所述中间轴29垂直设置,内端固定有所述第一输出伞齿轮34,第一输出伞齿轮34与手摇输入轴37通过平键D35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B33固定,所述第一输出伞齿轮34与所述输入伞齿轮32相啮合,所述手摇输入轴37外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后法兰39上,所述手摇输入轴37和所述第二后法兰39之间通过两个第三单列深沟球轴承36、38连接,所述第二后法兰39与所述箱体9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包括第一输出轴2和第二输出伞齿轮7;所述第一输出轴2与所述手摇输入轴37同轴设置,分别设于所述中间轴29两侧,所述第一输出轴2内端固定有第二输出伞齿轮7,第一输出轴2与第二输出伞齿轮7通过平键A6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A8固定,所述第二输出伞齿轮7与所述输入伞齿轮32相啮合,输入伞齿轮32与第二输出伞齿轮7齿数比为1:1,输入伞齿轮32与第一输出伞齿轮34齿数比为1:1。所述第一输出轴2外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输出法兰4上,所述第一输出轴2和所述第一输出法兰4之间通过两个第四单列深沟球轴承3、5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法兰4与所述箱体9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组件包括第二输出轴49、一级齿圈44、一级太阳轮45、第二中间法兰57和第二输出法兰46;所述第二输出轴49前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输出法兰46上,所述第二输出轴49和所述第二输出法兰46之间通过第五单列深沟球轴承47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49与所述中间轴29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输出轴49后端设有一级行星轮;所述第二输出轴49和所述一级齿圈44、第二中间法兰57之间通过第六单列深沟球轴承43连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单列深沟球轴承均为不可移动的单列深沟球轴承。所述一级齿圈44位于所述一级行星轮外围,所述一级齿圈44内齿与所述一级行星轮外齿相啮合,所述一级齿圈44前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法兰46后端固定连接,一级齿圈44与第二输出法兰46通过止口连接;所述一级太阳轮45后端与所述中间轴29前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中间轴29同轴设置,具体的,中间轴29前端设有安装孔,一级太阳轮45后端压装于该安装孔内。所述中间轴29前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中间法兰57内,所述中间轴29和所述第二中间法兰57之间通过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2连接。中间轴29两端设置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0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42,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和径向力。所述一级太阳轮45与所述一级行星轮54相啮合;所述第二中间法兰57前端与所述一级齿圈44后端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箱体9固定连接,第二中间法兰57与一级齿圈44之间通过轴承外圈连接在一起,所有相连零部件之间均由内六角圆柱头螺钉锁紧固定。第一中间法兰10与箱体9之间通过M8X2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11固定连接,第一后法兰21、二级齿圈12和第一中间法兰10通过M8X90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2固定连接,第二后法兰39和箱体9之间通过M8X3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40固定连接,第二中间法兰57和一级齿圈44之间通过M8X4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41固定连接,第二中间法兰57和箱体9通过M8X3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8固定连接,第一输出法兰4和箱体9之间通过M8X3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59固定连接。二级行星轮15和二级销轴17之间设有二级滚针轴承14,一级行星轮54和一级销轴55之间设有一级滚针轴承53。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出轴49后端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销孔,每一所述销孔内固定有一级销轴55,所述第二输出轴49侧壁设有与所述销孔连通的沉孔,各所述一级销轴55上设有一级行星轮54,所述一级行星轮54位于所述沉孔内;所述第二输出轴49后端设有与所述沉孔连通的让位孔,所述一级太阳轮45前端伸入所述让位孔内,位于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54之间,与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54相啮合。第二输出轴49上设有平键E50,用于与输出设备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49前端设置有TC骨架油封48,TC骨架油封48用于防止减速机漏油。
第一中间法兰10与所述箱体9、第一输出法兰4与所述箱体9通过止口连接,第二中间法兰57与所述箱体9、第二后法兰39与所述箱体9通过止口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法兰10、第二后法兰39、第一输出法兰4与所述箱体9之间均设置有调整垫片,调整垫片用于在装配时自行调整其厚度,调节输入伞齿轮32与第一输出伞齿轮34、第二输出伞齿轮7之间的间隙。行星架25与二级行星轮15之间设有二级行星轮垫片13、16,一级行星轮54和第二输出轴49之间设有一级行星轮垫片52、56,垫片用于减小相邻零部件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小磨损和阻力。
工作时,电机驱动减速机输入轴20转动,由于二级太阳轮24压装在输入轴20上,输入轴20转动带动二级太阳轮24转动,二级太阳轮24通过外啮合驱动二级行星轮15在二级销轴17上转动,二级销轴17转动带动行星架25转动,由于中间轴29压装在行星架25上,行星架25转动带动中间轴29转动,输入伞齿轮32压装在中间轴29的外圆上,中间轴29转动带动输入伞齿轮32转动,输入伞齿轮32通过外啮合带动第二输出伞齿轮7转动,第二输出伞齿轮7压装在第一输出轴2的外圆上,第二输出伞齿轮7转动带动第一输出轴2转动,由于一级太阳轮45压装在中间轴29上,中间轴29转动带动一级太阳轮45转动,一级太阳轮45通过外啮合驱动一级行星轮54在一级销轴55上转动,一级销轴55转动带动第二输出轴49转动。
输入轴20输入,第一输出轴2和第二输出轴49可同时输出,第二输出轴49为两级齿轮减速,第一输出轴2为一级齿轮减速,第二输出轴49和第一输出轴2速比不同,方向不同。在动力源断开时,即动力源输入轴20无动力时,若想达到输出端旋转一定角度,可使用扳手套上手摇输入轴37接口,转动扳手,手摇输入轴37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输出伞齿轮34随之转动,第一输出伞齿轮34通过外啮合带动输入伞齿轮转动,输入伞齿轮32带动中间轴29转动的同时,也通过外啮合带动第二输出伞齿轮7转动,即可达到使第二输出轴49和第一输出轴2转动一定角度的目的,手动调节行星减速机转动一定角度,手摇输入轴37可手动调节行星减速机转动角度,从而调整负载位移,使工况达到要求位置,调节简单方便,可靠性强,同时较为省力,无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该减速机能够实现一轴输入两轴输出,且具有两个输出方向,只需要一个驱动机构即可同时带动两个外部机构同时独立工作,降低了成本,节省了使用空间,扩大了行星减速机的使用范围。且在动力源断开时,利用手摇输入轴可手动调节行星减速机转动一定角度,从而调整负载位移,使工况达到要求位置,调节简单方便,可靠性强,同时较为省力。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入组件、第二输入组件、第一输出组件以及第二输出组件;
所述第一输入组件包括输入轴、二级太阳轮、二级齿圈、行星架、第一中间法兰和中间轴;所述输入轴后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后法兰上;所述二级太阳轮后端与输入轴前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输入轴同轴设置;所述二级齿圈前端与所述第一后法兰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星架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二级齿圈内,与所述二级太阳轮同轴设置,所述行星架上设有二级行星轮,所述二级行星轮与所述二级太阳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中间法兰后端与所述二级齿圈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轴后端与所述行星架前端固定连接,与所述行星架同轴设置,且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中间法兰内,所述中间轴上固定有输入伞齿轮;
所述第二输入组件包括手摇输入轴和第一输出伞齿轮,所述手摇输入轴与所述中间轴垂直设置,内端固定有所述第一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一输出伞齿轮与所述输入伞齿轮相啮合,所述手摇输入轴外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后法兰上,所述第二后法兰与箱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组件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手摇输入轴同轴设置,分别设于所述中间轴的两侧,所述第一输出轴内端固定有第二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二输出伞齿轮与所述输入伞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外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输出法兰上,所述第一输出法兰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组件包括第二输出轴、一级齿圈、一级太阳轮、第二中间法兰和第二输出法兰;所述第二输出轴前端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输出法兰上,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中间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输出轴后端设有一级行星轮;所述一级齿圈位于所述一级行星轮外围,所述一级齿圈内齿与所述一级行星轮外齿相啮合,所述一级齿圈前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法兰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一级太阳轮后端与所述中间轴前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中间轴同轴设置,所述中间轴前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中间法兰内,所述一级太阳轮与所述一级行星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中间法兰前端与所述一级齿圈后端固定连接,后端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后端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销孔,每一所述销孔内固定有二级销轴,所述行星架侧壁设有与所述销孔连通的沉孔,各所述二级销轴上设有二级行星轮,所述二级行星轮位于所述沉孔内;所述行星架后端设有与所述沉孔连通的让位孔,所述二级太阳轮前端伸入所述让位孔内,位于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之间,与多个所述二级行星轮相啮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后端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销孔,每一所述销孔内固定有一级销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侧壁设有与所述销孔连通的沉孔,各所述一级销轴上设有一级行星轮,所述一级行星轮位于所述沉孔内;所述第二输出轴后端设有与所述沉孔连通的让位孔,所述一级太阳轮前端伸入所述让位孔内,位于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之间,与多个所述一级行星轮相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后端与所述第一后法兰之间通过第一单列深沟球轴承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列深沟球轴承后端设有孔用弹性挡圈,所述第一后法兰与所述孔用弹性挡圈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孔用弹性挡圈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和/或,
所述第一单列深沟球轴承前端设有第一轴用弹性挡圈,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轴用弹性挡圈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轴用弹性挡圈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后端与所述第一后法兰、二级齿圈之间通过第二单列深沟球轴承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列深沟球轴承前端设有第二轴用弹性挡圈,所述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轴用弹性挡圈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轴用弹性挡圈位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和所述第一中间法兰之间通过第一圆锥滚子轴承连接,所述中间轴和所述第二中间法兰之间通过第二圆锥滚子轴承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法兰、第二后法兰、第一输出法兰与箱体之间均设置有调整垫片,调整垫片用于在装配时自行调整其厚度,调节输入伞齿轮与第一输出伞齿轮、第二输出伞齿轮之间的间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前端设置有TC骨架油封,TC骨架油封用于防止减速机漏油。
CN202023276291.7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Active CN215487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6291.7U CN21548746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6291.7U CN21548746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87464U true CN215487464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18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6291.7U Active CN215487464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874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37068A (zh) * 2024-01-09 2024-02-09 江苏胜立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行星齿轮减速机浮动定位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37068A (zh) * 2024-01-09 2024-02-09 江苏胜立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行星齿轮减速机浮动定位机构
CN117537068B (zh) * 2024-01-09 2024-04-19 江苏胜立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双行星齿轮减速机浮动定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87464U (zh) 一种手动可调式双输出行星减速机
CN105822724A (zh) 伺服行星齿轮减速机
CN105465315B (zh) 一种多进两出式组合差速减速机
CN109611516B (zh) 一种行星结构的驱动桥双速减速器
CN201753756U (zh) 具有多种装配形式的减速机
CN210371932U (zh) 具有两种速比和两方向输出的直角行星减速机
CN216715128U (zh) 一种搅拌车减速机结构
CN110873153A (zh) 一种减速装置
CN110281698B (zh) 一种驱动桥总成
CN102979882A (zh) 省力、省距离、省工机械
CN113531063A (zh) 一种具有可调减速比结构的齿轮减速机
CN209100572U (zh) 一轴输入、两轴输出的同轴行星减速机
CN203926624U (zh) 减速机以及搅拌机械
CN209294344U (zh) 双级减速行走减速机
CN113983154A (zh) 一种恒背隙类行星减速机构
CN216078151U (zh) 一种单级大速比高扭矩的行星减速机
CN111853169A (zh) 一种紧凑型减速机
CN111590309A (zh) 螺栓拆装增扭器
CN110332284A (zh) 一种带制动轴的双级行走减速机
CN201396401Y (zh) 行走行星减速机
CN215487545U (zh) 一种小速比大扭矩精密行星减速机
CN216692033U (zh) Rv减速传动装置和工业机器人
CN214248196U (zh) 一种输出方向可调的高稳定性行星减速机
CN215110335U (zh) 三级减速器
CN112503142B (zh) 一种nw型行星齿轮减速装置及传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