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1442U -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1442U
CN215451442U CN202120460457.6U CN202120460457U CN215451442U CN 215451442 U CN215451442 U CN 215451442U CN 202120460457 U CN202120460457 U CN 202120460457U CN 215451442 U CN215451442 U CN 215451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olar
sliding
solar cell
back contact
transmiss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604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梦龙
李华
刘继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Longi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604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1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1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1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包括背板传输线,用于传输导电背板;电池传输线,用于背面朝上的传输背接触太阳电池;电池翻转机构,用于从电池传输线获取背面朝上的背接触太阳电池,并将背面朝上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翻转为背面朝下;预排机构,用于从电池翻转机构获取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并将多个背面朝下的背接触太阳电池呈矩阵排放;排版机构,用于获取呈矩阵排布的多个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并放置到所述导电背板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上;排版机构位于电池传输线的上方;预排机构位于所述电池翻转机构与排版机构之间。上述方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背接触太阳电池排版定位精度,并可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光伏发电技术作为一种可以直接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绿色环保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背接触太阳电池由于电池正面无主栅电极甚至完全没有任何电极图案,消除了电极对太阳光线的遮挡,具有更高的电流密度和转换效率,成为高效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热点。有别于传统的晶硅组件制作工艺,背接触太阳电池如果采用焊带焊接互连,由于焊接只发生在背接触太阳电池背面,因此焊接后背接触太阳电池翘曲严重,会极大提高背接触太阳电池焊接碎片率,提高太阳电池组件制作工艺难度。同时对焊接工艺的对位精度要求严苛,常规焊接方法无法满足。
目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已广泛研究使用导电背板实现背接触太阳电池之间的导电互联。导电背板由导电金属箔层、绝缘介质层、EVA胶层、导电背板层等层叠构成。导电金属箔层的材料常用铜箔或铝箔,导电金属箔需要经过图案化处理形成电隔离的图形以与背接触太阳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电连接,导电材料通过绝缘介质层将导电金属箔与背接触太阳电池的背面电极电连接。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制备时,一般先在导电背板上印刷导电材料,印刷数量点较大(例如60片IBC太阳电池组件需要印刷至少几千个导电材料点),然后铺设背接触太阳电池,将背接触太阳电池的背面电极与导电材料点对准,然后铺设正面EVA胶层或POE层,最后覆盖玻璃盖板后进行层压。
目前没有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上述操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由于数量庞大的导电材料点和背接触太阳电池的对位要求极高,因此很容易出现偏移导致的短路现象,并且难以返修,成品率较低,使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并且人工的生产效率较低,严重制约了高效率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生产和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提高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包括:
背板传输线,用于传输导电背板;
电池传输线,用于背面朝上的传输背接触太阳电池;
电池翻转机构,用于从所述电池传输线获取背面朝上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并将背面朝上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翻转为背面朝下;
预排机构,用于从所述电池翻转机构获取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并将多个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呈矩阵排放;
以及排版机构,用于获取呈矩阵排布的多个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并放置到所述导电背板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上;
所述排版机构位于所述电池传输线的上方;所述预排机构位于所述电池翻转机构与所述排版机构之间。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电池翻转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能够转至所述电池传输线上方,用于吸取所述电池传输线上传输的背面朝上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第一负压吸盘,所述第一负压吸盘位于所述电池传输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负压吸盘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电池传输线的输送方向平行。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预排机构包括第一横梁和至少一个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的预排载板,每一所述预排载板用于放置呈矩阵排布的多个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所述预排载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电池传输线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电池传输线上方;
所述制造设备还包括用于从电池翻转机构获取背面朝上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并将该背接触太阳电池按照预定的姿态转运至预排载板上的规整单元,所述规整单元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规整单元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预排载板的滑动方向垂直。
作为可实现方式,该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还包括:
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翻转机构上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信息;
所述规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信息,将所述电池翻转机构上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以预定姿态转运至所述预排载板上。
作为可实现方式,沿平行于所述电池传输线的传输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多个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与各所述第一负压吸盘一一对应设置,且位于所述电池传输线的同一侧,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电池翻转机构上背面朝下的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信息。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规整单元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横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架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滑动件背离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负压吸盘。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排版机构包括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导电背板上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信息;
所述排版机构,用于根据所述导电背板上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信息,将从预排机构获取的多个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放置到所述导电背板上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上。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排版机构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背板传输线上方,所述第二支架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上还设置有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上连接有热压吸盘。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微调机构包括滑动微调件和转动微调件,所述滑动微调件与所述连接件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所述转动微调件与所述滑动微调件转动配合,且转动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热压吸盘与所述转动微调件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微调机构包括滑动微调件和转动微调件,所述转动微调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配合,且转动轴线竖直设置;所述滑动微调件与所述转动微调件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所述热压吸盘与所述滑动微调件固定连接。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热压吸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呈矩阵排布有多个热压部,各所述热压部均设置有电加热件及负压吸孔。
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预排机构将背接触太阳电池呈矩阵的方式进行排放,然后通过排版机构将呈矩阵排布的多个背接触太阳电池放置到导电背板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上,相较于人工进行排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背接触太阳电池排版定位精度,防止因背接触太阳电池排版位置偏差导致出现短路造成光伏组件报废等问题,因此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图3为电池翻转机构的第一负压吸盘转至电池传输线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电池翻转机构的第一负压吸盘转离电池传输线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预排载板部位的立体图;
图6为规整单元的立体图;
图7为微调机构部位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包括背板传输线1、电池传输线2、电池翻转机构、预排机构及排版机构12。
所述背板传输线1,用于传输导电背板9;其中,导电背板9设置导电材料点的一面朝上。例如但不限于背板传输线1可以选用带式输送机、滚筒输送机等。第一传输机构1首先将导电背板9传输至排版工位,在排版结束后将导电背板9传输出该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
所述电池传输线2,用于背面朝上的传输背接触太阳电池3;例如但不限于电池传输线2可以选用带式输送机、滚筒输送机等。该示例中的背接触太阳电池3,如IBC(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叉指背接触)背接触太阳电池或MWT(MetallizationWrap Through;金属穿孔卷绕)背接触太阳电池等。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正面不设置任何电极或仅设置副栅线,大大降低了电极的遮光,提高了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效率。背接触太阳电池3背面的电极包括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在背接触太阳电池3硅基底的背面上并且彼此分开。正极电极包括正极连接电极和正极栅线电极,负极电极包括负极连接电极和负极栅线电极,正极连接电极和负极连接电极表面上印刷有导电材料形成导电触点,每片/每块背接触太阳电池3上的导电触点数量介于20-5000个;当然在其他示例中,也可以是在导电背板9上对应于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正极连接电极和负极连接电极位置处印刷导电材料形成导电触点;还可以是即在背接触太阳电池3正极连接电极和负极连接电极表面上印刷导电材料形成导电触点,还在导电背板9上对应于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正极连接电极和负极连接电极位置处印刷导电材料形成导电触点。导电材料包括导电胶、锡膏、银浆中的任一种,通过丝网印刷、钢网印刷或点胶的方式印刷到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连接电极上。在一个实施例中,背接触太阳电池3背面的电极可以不设置连接电极,仅包括正极栅线电极和负极栅线电极,即无主栅的背接触太阳电池3,此种情况下,导电材料被印刷到各栅线电极表面,导电触点的数量介于100-5000。每个背接触太阳电池3表面的个别导电触点可设置成与其他位置处不同,可以作为该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标记点,用于拍照调整对位等操作。为了防止背接触太阳电池3在传输过程中损伤到导电触点和/或正极连接电极及负极连接电极,各背接触太阳电池3是背面朝上的放置在电池传输线2上进行传输。
所述电池翻转机构,用于从所述电池传输线2获取背面朝上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并将背面朝上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翻转为背面朝下。也就是说,电池翻转机构从所述电池传输线2获取背面朝上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然后进行180°翻转,使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由背面朝上变为背面朝下。
所述预排机构,用于从所述电池翻转机构获取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并将多个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呈矩阵排放。在背接触太阳电池3由背面朝上变为背面朝下后,通过预排机构将多个背接触太阳电池排成N行M列的矩阵形式,例如,在该示例中将12个背接触太阳电池3排成三行四列,当然在其他的示例中,还可以是其他数量的背接触太阳电池3排成其他数量的行列数。
所述排版机构12,用于获取呈矩阵排布的多个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并放置到所述导电背板9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上。排版完成后背接触太阳电池3背面的正负电极与导电背板9上对应的导电触点形成电连接。在图1、图2的示例中,设置了两组排版机构12,每组排版结构12每次将三行四列的背接触太阳电池3放置到所述导电背板9,并且在每三行各列上均放置背接触太阳电池3后,背板传输线1带动导电背板步进六行的距离,以对导电背板另外六行进行排版。
上述方案,通过预排机构将背接触太阳电池3呈矩阵的方式进行排放,然后通过排版机构将呈矩阵排布的多个背接触太阳电池3放置到导电背板9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上,相较于人工进行排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背接触太阳电池3排版定位精度,防止因背接触太阳电池3排版位置偏差导致出现短路造成光伏组件报废等问题,因此降低了成本。
作为可实现方式,另参见图3、图4所示,电池翻转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负压吸盘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一负压吸盘4的数量,一般地设置多个第一负压吸盘4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第一负压吸盘4位于所述电池传输线2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负压吸盘4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电池传输线2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负压吸盘4能够转至所述电池传输线2上方,用于吸取所述电池传输线2上传输的背面朝上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在工作时,电池传输线2上陆续的输送背接触太阳电池3,在背接触太阳电池3到达上料工位时,第一负压吸盘4转动至背接触太阳电池3上方,第一负压吸盘4产生吸力以吸附背接触太阳电池3,在第一负压吸盘4吸附到背接触太阳电池3后,第一负压吸盘4携带背接触太阳电池3进行180°翻转,使背接触太阳电池3由背面朝上变为背面朝下。实际使用中,可以由一个第一负压吸盘4吸附一片背接触太阳电池3,也可以由一个第一负压吸盘4吸附两片以上背接触太阳电池3。
另参见图5所示,所述预排机构包括第一横梁5和至少一个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的预排载板7,该示例中同一滑动方向上设置了3个预排载板7,每一所述预排载板7用于放置呈矩阵排布的多个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预排载板7可以为平板,其顶面为放置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平面。在该示例中每一预排载板7上呈三行四列矩阵的方式排布12个背接触太阳电池3,当然在其他的示例中,还可以是其他数量的背接触太阳电池3排成其他数量的行列数。第一横梁5可以为龙门架结构的横梁,第一横梁5的两端连接第一立柱16。所述预排载板7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电池传输线2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横梁5位于所述电池传输线2上方。该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还包括用于从电池翻转机构获取背面朝上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并将该背接触太阳电池3按照预定的姿态转运至预排载板7上的规整单元6,规整单元6沿所述第一横梁5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5上,所述规整单元6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预排载板7的滑动方向垂直。
作为可实现方式,另参见图3-图4所示,该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还包括:
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8,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翻转机构上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信息;背接触太阳电池3至少背面上设有标记点,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8通过拍照获取标记点的信息进而确定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坐标,以确定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是否存在偏差,若存在偏差则通过规整单元6来对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进行调整。背接触太阳电池3背面的标记点可以为印刷在固定位置的锡膏、导电材料等导电触点,或者由喷墨打印、丝网印刷、涂敷的其他MARK点,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规整单元6,所述规整单元6用于根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信息,将所述电池翻转机构上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以预定姿态转运至所述预排载板7上。规整单元6在将背接触太阳电池3转运至预排载板7上之前,可以对背接触太阳电池3进行水平位置的调节以及绕竖直轴线的转动角度调节。
沿平行于所述电池传输线2的传输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8,多个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8与各所述第一负压吸盘4一一对应设置,例如,该示例中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8与第一负压吸盘4均设置了8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8位于所述电池传输线2的同一侧,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电池翻转机构上背面朝下的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信息。在第一负压吸盘4携带背接触太阳电池3进行180°翻转后,此时,每一背接触太阳电池3均互异的位于一个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8上方,每一个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8获取电池翻转机构上背面朝下的一个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信息。
作为可实现方式,另参见图6所示,所述规整单元6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61,所述第一滑动件61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件62,所述第一滑动件61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动件62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滑动件62背离所述第一滑动件6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负压吸盘63;上述结构的规整单元6在对背接触太阳电池3进行位置调节时,通过转动第二负压吸盘63来调整背接触太阳电池3绕竖直轴线的转动角度,分别通过第一滑动件61、第二滑动件62的滑动对背接触太阳电池3进行水平位置的调节。一般地,各背接触太阳电池3所有放置到预排载板7的位置是已知的,通过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8拍摄获取电池翻转机构上背面朝下的各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信息后,就可以根据该位置信息来控制第二负压吸盘63的转动量,第一滑动件61、第二滑动件62在水平方向上对滑动量以及规整单元6在横梁上的滑动量将背接触太阳电池3排布到预排载板7上对应的位置。
作为可实现方式,另参见图1、图2及图7所示,排版机构还包括:
第二图像采集装置14,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14设置于背板传输线1的上方,用于获取所述导电背板9上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信息;例如通过第二图像采集装置14拍照获取导电背板9的图像,对图像进行识别以确定何处未放置背接触太阳电池3,并确定所要放置的背接触太阳电池3与其将要放置到导电背板9上的位置之间是否存在位置偏差,若存在则可通过下述的微调机构对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进行微调,使各背接触太阳电池3精准的排布到导电背板9上。
排版机构12,用于根据所述导电背板上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信息,将从预排机构获取的多个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放置到所述导电背板9上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上。
作为可实现方式,排版机构12包括第二支架13,第二支架13例如但不限于为矩形框架式结构,第二支架13支撑在多根第二立柱15上。所述第二支架13位于所述背板传输线上方,所述第二支架13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连接件8,第二图像采集装置14设置于所述连接件8上,所述连接件8上还设置有微调机构,微调机构上连接有热压吸盘,热压吸盘用于吸附、释放背接触太阳电池3,并将背接触太阳电池3预热压在导电背板9。
作为可实现方式,微调机构包括滑动微调件81和转动微调件82,滑动微调件81例如但不限于为板状构件,转动微调件82为转轴等;滑动微调件81与所述连接件8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所述转动微调件82与所述滑动微调件81转动配合,且转动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热压吸盘与所述转动微调件固定连接。
作为其他实现方式,微调机构包括滑动微调件81和转动微调件82,所述转动微调件82与所述连接件8转动配合,且转动轴线竖直设置;所述滑动微调件81与所述转动微调件82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所述热压吸盘与所述滑动微调件固定连接。
作为可实现方式,另参见图7所示,所述热压吸盘包括主体83,主体83可以是平板结构,其内可以设置气路,气路与下述的负压吸孔连接,用于提供一定的吸力,并通过控制吸力的大小来吸放背接触太阳电池3,所述主体83上呈矩阵排布有多个热压部84,各所述热压部84均设置有电加热件及负压吸孔,优选地,热压部84的底面为平面,以便将背接触太阳电池3热压到导电背板9上。一般地,每一热压部84可以吸附一个背接触太阳电池3,并将其热压在导电背板9上。在进行热压固定时,热压的温度可以在50-150℃,热压时间为3秒到60秒。
如图1-图7所示,下面以其中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对本申请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的结构及工作过程予以示例性说明。
该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包括背板传输线1、电池传输线2、电池翻转机构、预排机构及排版机构12。
背板传输线1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第一滚筒输送机11,一片导电背板9的两边分别搭在两个第一滚筒输送机11上进行传输。
电池传输线2设置在背板传输线1的一侧,且电池传输线2与背板传输线1的传输方向垂直。电池传输线2可以采用第二滚筒输送机,第二滚筒输送机上传输一列背接触太阳电池3,且背接触太阳电池3是背面朝上的平铺在第二滚筒输送机上。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电池传输线2,在该示例中设置了两个电池传输线2。
电池翻转机构包括多个第一负压吸盘4,多个第一负压吸盘4以同一转动轴转动安装在电池传输线2的一侧,且第一负压吸盘4的转动轴线与电池传输线2的输送方向平行。第一负压吸盘4能够转至电池传输线上方,在第一负压吸盘4转至电池传输线2上方时,第一负压吸盘4的吸嘴正对背接触太阳电池3,用于吸取电池传输线2上传输的背面朝上的背接触太阳电池3。在第一负压吸盘4吸取背接触太阳电池3后,其转动180°,将背接触太阳电池3由背面朝上改变为背面朝下。
在电池传输线2的一侧,沿着平行于电池传输线2的传输方向还设置有多个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8,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8与第一负压吸盘4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负压吸盘4吸取背接触太阳电池3并转动180°后,每一个背接触太阳电池3下面均对应的有一个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8,每一第一图像采集装置18分别获取对应的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信息。
预排机构包括龙门架,龙门架包括第一横梁5和连接在第一横梁5两端连接第一立柱16。第一横梁5上沿第一横梁5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规整单元6。在同一方向的第一横梁5的下方设置三个预排载板7,各预排载板7均可沿水平方向滑动,且预排载板7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横梁5的长度方向垂直,也即,预排载板7可在龙门架与背板传输线1之间往复运动以传送背接触太阳电池3。
其中,规整单元6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61,第一滑动件61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件62,第一滑动件61的滑动方向与第二滑动件62的滑动方向垂直,第二滑动件62背离第一滑动件6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负压吸盘63,第二负压吸盘63用于从第一负压吸盘4上吸附背接触太阳电池3。在从第一负压吸盘4向预排载板7上转移背接触太阳电池时,通过第二负压吸盘63从第一负压吸盘4上吸取背接触太阳电池3,若此时需要对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进行调整,则可以通过第二负压吸盘63的转动及第一滑动件61、第二滑动件62的平动来调整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在背接触太阳电池3位置调整结束后,第二负压吸盘63停止吸气,以将背接触太阳电池3释放到预排载板7上。当然了,还可以在预排载板7其中一角或对角的位置设置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在背接触太阳电池3释放到预排载板7上之前,再次对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是否存在偏差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性的对背接触太阳电池3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各预排载板7上被并排放置多个背接触太阳电池后,预排载板7向背板传输线1滑动,并在到达预定位置后,由排版机构将预排载板7上的背接触太阳电池3转移至导电背板9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预排机构的设置数量。该示例中,设置了六个排串结构。
排版机构12包括第二支架13,第二支架13例如但不限于为矩形框架式结构,第二支架13支撑在多根第二立柱15上,该示例中设置了两套排版机构12。第二支架13位于背板传输线1上方,所述第二支架13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连接件8,第二图像采集装置14设置于所述连接件8上,所述连接件8上还设置有微调机构,微调机构包括滑动微调件81和转动微调件82,滑动微调件81例如但不限于为板状构件,转动微调件82为转轴等;滑动微调件81与所述连接件8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所述转动微调件82与所述滑动微调件81转动配合,且转动轴线竖直设置;转动微调件82上固定连接热压吸盘。热压吸盘包括主体83,主体83可以是平板结构,其内可以设置气路,气路与下述的负压吸孔连接,用于提供一定的吸力,并通过控制吸力的大小来吸放背接触太阳电池3,所述主体83上呈矩阵排布有多个热压部84,各所述热压部84均设置有电加热件及负压吸孔。一般地,每一热压部84可以吸附一个背接触太阳电池3,并将其热压在导电背板9上。在进行热压固定时,热压的温度可以在50-150℃,热压时间为3秒到60秒。
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传输线,用于传输导电背板;
电池传输线,用于背面朝上的传输背接触太阳电池;
电池翻转机构,用于从所述电池传输线获取背面朝上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并将背面朝上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翻转为背面朝下;
预排机构,用于从所述电池翻转机构获取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并将多个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呈矩阵排放;
以及排版机构,用于获取呈矩阵排布的多个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并放置到所述导电背板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上;
所述排版机构位于所述电池传输线的上方;所述预排机构位于所述电池翻转机构与所述排版机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翻转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能够转至所述电池传输线上方,用于吸取所述电池传输线上传输的背面朝上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第一负压吸盘,所述第一负压吸盘位于所述电池传输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负压吸盘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电池传输线的输送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排机构包括第一横梁和至少一个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的预排载板,每一所述预排载板用于放置呈矩阵排布的多个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所述预排载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电池传输线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电池传输线上方;
所述制造设备还包括用于从电池翻转机构获取背面朝上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并将该背接触太阳电池按照预定的姿态转运至预排载板上的规整单元,所述规整单元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上,所述规整单元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预排载板的滑动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翻转机构上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信息;
所述规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信息,将所述电池翻转机构上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以预定姿态转运至所述预排载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电池传输线的传输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多个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与各所述第一负压吸盘一一对应设置,且位于所述电池传输线的同一侧,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电池翻转机构上背面朝下的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规整单元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横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架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一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滑动件背离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负压吸盘。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版机构包括第二图像采集装置,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导电背板上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信息;
所述排版机构,用于根据所述导电背板上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信息,将从预排机构获取的多个背面朝下的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放置到所述导电背板上未放置所述背接触太阳电池的位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版机构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述背板传输线上方,所述第二支架上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上还设置有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上连接有热压吸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机构包括滑动微调件和转动微调件,所述滑动微调件与所述连接件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所述转动微调件与所述滑动微调件转动配合,且转动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热压吸盘与所述转动微调件固定连接;
或者,
所述微调机构包括滑动微调件和转动微调件,所述转动微调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配合,且转动轴线竖直设置;所述滑动微调件与所述转动微调件沿水平方向滑动配合;所述热压吸盘与所述滑动微调件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吸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呈矩阵排布有多个热压部,各所述热压部均设置有电加热件及负压吸孔。
CN202120460457.6U 2021-03-03 2021-03-03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 Active CN215451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0457.6U CN215451442U (zh) 2021-03-03 2021-03-03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0457.6U CN215451442U (zh) 2021-03-03 2021-03-03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1442U true CN215451442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2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60457.6U Active CN215451442U (zh) 2021-03-03 2021-03-03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1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23750U (zh) 用于太阳电池的自动焊接装置
CN114649443B (zh)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
JPH08148709A (ja) 薄型太陽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薄型太陽電池の製造装置
CN114628542A (zh)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及其制备方法、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
WO2019033814A1 (zh) 太阳能电池片电极印刷自动定位印刷系统及方法
CN216958062U (zh)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串、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
WO2024108996A1 (zh) 分段低温焊带、无主栅ibc电池串、电池组件及其封装方法
US10566469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module
CN209786095U (zh) 一种电芯堆叠设备
CN116093203A (zh) 一种ibc无主栅电池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15451442U (zh)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
CN215451443U (zh)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
JP2011009460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装置
CN112768389A (zh) 贴膜装置、电池串贴膜设备及电池串贴膜方法
CN215451441U (zh) 背接触太阳电池组件的制造设备
CN116364802A (zh) 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及用于光伏组件的叠片设备
WO2011154025A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olar panel and apparatus therefore
EP2965364B1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photovoltaic module
CN117637903A (zh) 电池串制备方法、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11771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排版设备及制造设备、排版方法
CN218657630U (zh) 一种mea自动组装设备
CN220616514U (zh) 一种兼容性高的电池片模组下表面贴条码设备
CN214542153U (zh) 贴膜装置及电池串贴膜设备
CN220543870U (zh) 一种背光吸盘及曝光设备
CN117637907A (zh) 电池串制备方法、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