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7415U - 一种组合式流眼砖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流眼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47415U
CN215447415U CN202121012200.0U CN202121012200U CN215447415U CN 215447415 U CN215447415 U CN 215447415U CN 202121012200 U CN202121012200 U CN 202121012200U CN 215447415 U CN215447415 U CN 215447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rick
conical
opening end
cir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122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敏
胡茂良
张宇树
唐全德
赵�权
崔鹏星
施倩
王飞
王烨
严红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Hongyuan Alumin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Hongyuan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Hongyuan Alumin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Hongyuan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122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47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47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47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流眼砖。现有的流眼砖都是一体结构,易因堵塞而损坏,发生故障时更换不方便,更换成本高。本实用新型内砖的形状与第一内孔的形状相配合,内砖插设在第一内孔中,内砖的内部从第一内孔的小口端至第一内孔的大口端依次加工有第一锥形孔、第一圆柱孔、第二锥形孔和第三锥形孔,第一锥形孔的小口端与第一圆柱孔的一端相连通,第一圆柱孔的另一端与第二锥形孔小口端相连通,第二锥形孔的大口端与第三锥形孔的小口端相连通,第三锥形孔和第二锥形孔的孔长比为6:1,第一锥形孔和第二锥形孔的孔长比为1:1。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流眼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用熔炼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流眼砖。
背景技术:
铝加工行业的固定式熔炼、保温炉上需要对铝液进行转炉或铸造,这就需要用到流眼砖,铝液通过流眼砖中的流口进行转炉或通到铸造机进行铸造。
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在一块砖上中间开流眼,再把这块砖安装在炉壁的保温材料预先留的孔中,周围填充可塑料或浇注料;该装置虽使用简便,但是存在很多问题,因铝液是一种强腐蚀性液体,流眼砖受铝液冲刷后很容易与铝液起反应,造成结渣,使流眼断面不规则,造成漏铝,这时要对流眼砖进行更换,就必须停炉,待炉膛温度冷却后,操作人员才能进入炉膛中,把流眼砖周围可塑料或浇注料打开后取出流眼砖进行更换,再在其周围重新填充可塑料或浇注料方可,工作强度大,操作时间长,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操作,总之,目前使用的流眼砖的结构为一体结构,易因堵塞而损坏,一旦损坏需要整体更换,更换过程操作繁琐,更换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流眼砖。
一种组合式流眼砖,包括外砖和内砖,所述外砖的内部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第一内孔,所述内砖为锥形砖体,所述内砖的形状与第一内孔的形状相配合,所述内砖插设在第一内孔中,所述内砖的内部从第一内孔的小口端至第一内孔的大口端依次加工有第一锥形孔、第一圆柱孔、第二锥形孔和第三锥形孔,所述第一锥形孔的小口端与第一圆柱孔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圆柱孔的另一端与第二锥形孔小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锥形孔的大口端与第三锥形孔的小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三锥形孔和第二锥形孔的孔长比为6:1,所述第一锥形孔和第二锥形孔的孔长比为1: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锥形孔的大口端处设置有第一圆环形挡片,所述第三锥形孔的大口端处设置有第二圆环形挡片,第一圆环形挡片的内口口径小于第二圆环形挡片的内口口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锥形孔对应的锥角取值范围为8°~13°。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圆环形挡片的外壁上加工有圆形凸台,所述圆形凸台上加工有圆形凹坑,所述圆形凹坑坑底内径小于圆形凹坑的敞口端内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内孔由第二圆柱孔和第四锥形孔组成,所述第二圆柱孔为直孔体,第二圆柱孔与第四锥形孔的小口端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本实用新型打破传统流眼砖一体的结构形式,通过外砖的第一内孔与内砖的插接连接方式,形成整体结构形式为组合结构形式,使易发生破坏的位置为可更换的位置,避免整体报废的浪费情况发生,降低更换费用,形成更换操作的最小成本化处理过程。
二、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内孔和内砖外形相配合,能够确保铝液的流动方向和流量,便于配合铝制产品生产线上其他构件的持续有效使用。
三、第一锥形孔、第一圆柱孔、第二锥形孔和第三锥形孔的连接位置关系和尺寸关系既能够确保铝液的流量满足生产要求,还能够确保铝液的流速满足生产要求,降低对内砖的损伤,降低破损发生几率,增强耐久使用性能。
四、本实用新型能够易于快速更换,由于是在炉外进行更换操作,更换时不受炉膛温度的约束,不需要长时间停炉冷却,可在炉外进行操作,亦不用拆毁大片炉墙,更换时间较短,提高生产效率,直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五、维护成本较低,使用过程中一般只有内砖较易损坏,更换时只需更换内砖即可,同时使外砖实现持久有效的循环利用过程。
六、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电解铝或铝加工行业的各种固定式熔铝炉、保温炉或混合炉上,推广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行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内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内砖的主视结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7为外砖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外砖的主视结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外砖;2-内砖;3-第二内孔;3-1-第一锥形孔;3-2-第一圆柱孔;3-3-第二锥形孔;3-4-第三锥形孔;3-5-第一圆环形挡片;3-6-第二圆环形挡片;3-7-圆形凸台;3-8-圆形凹坑;4-第一内孔;4-1-第二圆柱孔;4-2-第四锥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包括外砖1和内砖2,所述外砖1的内部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第一内孔4,所述内砖2为锥形砖体,所述内砖2的形状与第一内孔4的形状相配合,所述内砖2插设在第一内孔4中,所述内砖2的内部从第一内孔4的小口端至第一内孔4的大口端加工有第二内孔3,第二内孔3由第一锥形孔3-1、第一圆柱孔3-2、第二锥形孔3-3和第三锥形孔3-4组成,第一锥形孔3-1、第一圆柱孔3-2、第二锥形孔3-3和第三锥形孔3-4在内砖2的内部从第一内孔4的小口端至第一内孔4的大口端依次加工,所述第一锥形孔3-1的小口端与第一圆柱孔3-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圆柱孔3-2的另一端与第二锥形孔3-3小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锥形孔3-3的大口端与第三锥形孔3-4的小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三锥形孔3-4和第二锥形孔3-3均为锥形孔,第三锥形孔3-4和第二锥形孔3-3之间长度比值为6:1,第一锥形孔3-1和第二锥形孔3-3均为锥形孔,第一锥形孔3-1和第二锥形孔3-3之间的长度的孔长比为1:1。
本实施方式中外砖1和内砖2在使用过程中均水平设置,外砖1的形状为长方体。
本实施方式中内砖2的外形与第一内孔4的形状相配合,即所述内砖2外径对应的锥角与外砖1内部的第一内孔4对应的锥角相一致,同时,内砖2外壁形状与外砖1内部第一内孔4的孔内壁锥面相配合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外砖1的厚度为630mm,高度330mm,内砖2的厚度为618.7mm,内砖2小端处的高度为125mm,内砖2大端处的高度为240mm。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锥形孔3-1对应的锥角为37°,第二锥形孔3-3对应的锥角为45°,第三锥形孔3-4对应的锥角为13°。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锥形孔3-4大口端的外径为180mm。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本实施方式中外砖1和内砖2之间通过端部打胶的方式相连接,二者接触面直接通过摩擦力相接触。打胶过程中使用的胶体为现有耐高温粘合剂,便于拆卸和安装。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锥形孔3-1的大口端处设置有第一圆环形挡片3-5,所述第三锥形孔3-4的大口端处设置有第二圆环形挡片3-6,第一圆环形挡片3-5的内口口径小于第二圆环形挡片3-6的内口口径。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圆环形挡片3-5和第二圆环形挡片3-6均为环形片体,对铝流起到限流作用,从而实现对内砖2内部流动的铝流实现限流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三锥形孔3-4对应的锥角取值范围为8~13°。该范围为通过样品测试得到的最佳取值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圆环形挡片3-5的外壁上加工有圆形凸台3-7,所述圆形凸台3-7上加工有圆形凹坑3-8,所述圆形凹坑3-8坑底内径小于圆形凹坑3-8的敞口端内径。
本实施方式中圆形凸台3-7的设置为内砖2脱离外砖1时提供施力位置,其中圆形凹坑3-8为外施加力提供作用位置,具体为配合现有锤头或其他工具施加在圆形凹坑3-8处,从而使内砖2脱离外砖1。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内孔4由第二圆柱孔4-1和第四锥形孔4-2组成,所述第二圆柱孔4-1为直孔体,第二圆柱孔4-1与第四锥形孔4-2的小口端相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圆柱孔4-1的外径大于第一锥形孔3-1大口端的外径。
进一步的,第二圆柱孔4-1替换为小锥形孔,小锥形孔纵向截面形状为梯形。当小锥形孔纵向剖开后,小锥形孔两端口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8°。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当内砖2受铝液浸蚀结渣或有缺损、密封不严时,敲击圆形凸台3-7上的圆形凹坑3-8使内砖2从外砖1的第一内孔4中脱离出来后,再进行维修即可,操作方便快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组合式流眼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砖(1)和内砖(2),所述外砖(1)的内部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第一内孔(4),所述内砖(2)为锥形砖体,所述内砖(2)的形状与第一内孔(4)的形状相配合,所述内砖(2)插设在第一内孔(4)中,所述内砖(2)的内部从第一内孔(4)的小口端至第一内孔(4)的大口端依次加工有第一锥形孔(3-1)、第一圆柱孔(3-2)、第二锥形孔(3-3)和第三锥形孔(3-4),所述第一锥形孔(3-1)的小口端与第一圆柱孔(3-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圆柱孔(3-2)的另一端与第二锥形孔(3-3)小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锥形孔(3-3)的大口端与第三锥形孔(3-4)的小口端相连通,所述第三锥形孔(3-4)和第二锥形孔(3-3)的孔长比为6:1,所述第一锥形孔(3-1)和第二锥形孔(3-3)的孔长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流眼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孔(3-1)的大口端处设置有第一圆环形挡片(3-5),所述第三锥形孔(3-4)的大口端处设置有第二圆环形挡片(3-6),第一圆环形挡片(3-5)的内口口径小于第二圆环形挡片(3-6)的内口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流眼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形孔(3-4)对应的锥角取值范围为8°~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流眼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形挡片(3-5)的外壁上加工有圆形凸台(3-7),所述圆形凸台(3-7)上加工有圆形凹坑(3-8),所述圆形凹坑(3-8)坑底内径小于圆形凹坑(3-8)的敞口端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流眼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孔(4)由第二圆柱孔(4-1)和第四锥形孔(4-2)组成,所述第二圆柱孔(4-1)为直孔体,第二圆柱孔(4-1)与第四锥形孔(4-2)的小口端相连通。
CN202121012200.0U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组合式流眼砖 Active CN215447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2200.0U CN215447415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组合式流眼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2200.0U CN215447415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组合式流眼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47415U true CN215447415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7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12200.0U Active CN215447415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组合式流眼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47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79216A1 (en) Side blowing lance for smelting furnace and use method
CN215447415U (zh) 一种组合式流眼砖
CN210486515U (zh) 一种熔炼炉或保温炉用流口砖
CN105779672B (zh) 一种用于控制液态熔渣流量的塞棒
CN209802098U (zh) 一种熔炼炉用新型渣口铜水套
CN204111803U (zh) 具有导流槽喷口结构的铁水预处理喷枪
CN1473779A (zh) 延长玻璃池炉使用寿命及减少玻璃缺陷的冷却方式
CN206359555U (zh) 旋转纵吹脱硫喷枪
CN204237814U (zh) Rh真空插入管
CN211394519U (zh) 一种防烧穿漏铁高炉主铁沟
CN201224738Y (zh) 大锥体炼钢专用吹氧枪
CN102921939B (zh) 一种铁水聚渣扒渣方法
CN203778755U (zh) 可换热透气砖
CN204438810U (zh) 底吹炼铜炉进料口装置
CN201876117U (zh) 一种铝屑回收熔炼炉
CN110484690A (zh) 一种钢液快速除渣装置及其除渣方法
CN202465746U (zh) 一种新型渣沟
CN202610248U (zh) 一种处理高炉风口小套与直吹管接触面漏风的楔铁
CN207537330U (zh) 一种盖板玻璃铂金通道喉管结构
CN216282730U (zh) 一种用于废铝回收熔炼的熔铝炉
CN204400620U (zh) 黄磷炉炉眼装置
CN206666578U (zh) 一种炼钢用大锥度快换氧枪
CN209260124U (zh) 一种用于转炉炼钢的新型多锥度氧枪
CN216397990U (zh) 新型钢包水口座砖
CN203593767U (zh) 一种不沾钢的rh真空炉用氧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