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6454U - 一种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46454U
CN215446454U CN202121066182.4U CN202121066182U CN215446454U CN 215446454 U CN215446454 U CN 215446454U CN 202121066182 U CN202121066182 U CN 202121066182U CN 215446454 U CN215446454 U CN 215446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assage
injection
gas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661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吴德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moo Kitchen and Ba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661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46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46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46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烧器。燃烧器包括引射座、喷嘴组件、调节件和炉头;引射座设有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喷嘴组件与引射座固接且设有进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的进气端分别连通进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的出气端分别朝向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调节件装设于喷嘴组件且适于通过相对喷嘴组件活动开启或封堵第一气道;炉头与引射座固接且内设有混气腔;混气腔连通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本申请的燃烧器能够适配于不同的气源,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燃气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燃气灶具的重要组成部件,燃烧器用于接入气源并将相配喷射的燃气形成火焰实现加入。
现有技术中,适配于天然气或人工煤气的燃烧器的喷嘴尺寸要比适配于液化气的燃烧器的喷嘴尺寸来得大,这是由于燃烧天然气和人工煤气所需的通气量要大于燃烧液化气所需的通气量,也就决定了家用燃气灶具的燃烧器只能适配于单一气源,通用性不强,给消费者的购买和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燃烧器,其能够适配于不同的气源,通用性强。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烧器,包括:引射座,其设有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喷嘴组件,其与所述引射座固接且设有进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的进气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的出气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引射通道和所述第二引射通道;调节件,其装设于所述喷嘴组件且适于通过相对所述喷嘴组件活动开启或封堵所述第一气道;炉头,其与引射座固接且内设有混气腔;所述混气腔连通所述第一引射通道和所述第二引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组件设有螺接通道;所述螺接通道用于供所述调节件螺接,其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喷嘴组件的外壁和所述第一气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与所述引射座活动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且用于开启或封堵所述第一引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道的出气端间隔于所述第一引射通道的进气端;所述封堵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引射通道的进气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风门调节件;所述第二气道的出气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引射通道;所述风门调节件活动装设于所述喷嘴组件且与所述第二引射通道的进气端相对,其适于通过相对所述喷嘴组件沿所述第一引射通道的延伸方向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风门调节件螺接于所述喷嘴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引射座包括两个连为一体的引射管部;每个所述引射管部均设有所述第一引射通道和所述第二引射通道;所述喷嘴组件包括与两个所述引射管部分别对应的两个送气部;两个所述送气部连为一体,且每个所述送气部均设有所述进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所述调节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调节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气道对应地装设于两个所述送气部。
进一步地,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喷嘴座和两套喷嘴组;所述喷嘴座包括连为一体的两个进气部;每个所述进气部均设有所述进气道和进气端均连通所述进气道的第一分流气道和第二分流气道;两套喷嘴组分别与两个所述进气部固接并分别构成两个所述送气部;每套所述喷嘴组均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第一喷嘴固接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分流气道的出气端且与所述第一分流气道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气道;所述第二喷嘴固接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分流气道的出气端且与所述第二分流气道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气道;所述风门调节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风门调节件分别螺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喷嘴外;所述炉头设有两个所述混气腔;两个所述混气腔分别与两个所述引射管部对应,且各所述混气腔均与相对应的所述引射管部中的所述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同时连通。
进一步地,两套所述喷嘴组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同一套所述喷嘴组中的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均水平延伸且上下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分气盘、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所述炉头设有载台;所述载台水平设置且设有第一环壁和第二环壁;所述第一环壁和所述第二环壁的中心孔竖直贯通且分别连通两个所述混气腔;所述分气盘安装于所述载台,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壁和所述第二环壁的中心孔分别接通的第一过气通孔和第二过气通孔;所述中心火盖和所述外环火盖均放置于所述分气盘上,所述中心火盖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气通孔连通的第一出气通道;所述外环火盖套设于所述中心火盖的外周,其设有与所述第二过气通孔连通的第二出气通道。
相对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当燃烧器用于与天然气或人工煤气气源进行适配时,将进气道接通于天然气或人工煤气气源,将调节件调节至退出第一气道并开启第一气道,将封堵组件于引射座上进行调节或拆除并开启第一引射通道,此时,由进气道接入的天然气或人工煤气由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分别引射至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并最终进入混气腔且由炉头喷出,通气量较大,因而能够满足天然气或人工煤气的燃烧需求;当燃烧器用于与液化气进行适配时,将进气道接通于液化气气源,将调节件调节至进入第一气道并封堵第一气道,此时,由进气道接入的液化气仅由第二气道引射至第二引射通道,并最终进入混气腔且由炉头喷出,其通气量较小,适配于液化气的燃烧需求,避免能源浪费;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燃烧器能够适配于不同的气源、通用性强,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其结构简单、成本耗费小,且方便操作。炉头的设置,提供了一个能够将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的燃气汇合的混气腔,有利于使燃气集中喷出,方便使用。
此外,本申请中,引射座设有与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分别对应的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进气时,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能够独立补充空气,在燃烧器与天然气进行适配的情况下,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均能够获得足够的一次空气补给,一次空气系数高,燃烧器的能效和燃烧工况佳,从而更有利于降低能源浪费。
2.本申请中,调节件以螺接的方式活动装设于喷嘴组件上,结构简单且调节方便。
3.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封堵组件,使其在调节件调节至封堵第一气道时封堵第一引射通道,有利于防止混气腔内的液化气从第一引射通道溢出。
4.本申请中,第一气道的出气端与第一引射通道的进气端间隔设置,给封堵组件提供了一定的安装空间,因此封堵组件能够直接地在第一引射通道的进气端与引射座实现安装而无需在引射座上另开孔道,结构设计难度小;此外,该结构下,封堵组件的安装也无需将喷嘴组件进行拆除,操作较为简便。
5.本申请中,风门调节件适于相对第二引射通道调节间距,以适应不同气源或不同空气补充量的燃烧需求,具体而言,当燃气燃烧所需的空气量补充不足且形成黄色火焰或黑烟时,风门调节件应当远离第二引射通道所在一侧进行调节,以增大一次空气的补充量;当燃气燃烧所需的空气量补充过多且形成离焰或者脱火时,风门调节件应当靠近第二引射通道所在一侧调节,以减小一次空气的补充量;风门调节件的设置,使得燃烧器能够获得合适的气体混合比,其使用方式灵活,既能够保证燃烧率,同时还有利于避免能源耗费,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第二气道的出气端延伸至第二引射通道,使得由第二气道喷出的燃气能够在第二引射通道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避免能源浪费。
6.本申请中,风门调节件以螺接的形式活动连接于喷嘴组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7.本申请中,引射座包括两个引射管部,每个引射管部均设有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喷嘴组件具有与两个引射管部分别对应的两个送气部,两个送气部均设有进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其中,每个送气部中的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与相对应的引射管部中的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分别对应,也即,本申请中的燃烧器具有两个能够适用于天然气、液化气或人工煤气的供气组,其进气量大,燃烧火力足,因此更易于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8.本申请中,两个进气道、两个第一分流气道和两个第二分流气道分设于两个进气部上,而由于两个进气部连为一体,因此,上述各进气道、第一分流气道和第二分流气道集成于同一喷嘴座上,其整体性较好,成型便利且方便安装;第一气道由第一分流气道和第一喷嘴内的通道配合形成,第二气道由第二分流气道和第二喷嘴内的通道配合形成,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的使用使得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内能够具备缩口以形成喷射气流之后流向第一引射通道或第二引射通道;风门调节件螺接于第二喷嘴的外壁,结构简单、拆装便利。
9.本申请中,两个喷嘴组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同一个喷嘴组中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均水平延伸且上下平行设置,其排布较为规则、空间占用小且彼此互不干涉,同时还有利于降低引射座结构的复杂度。
10.本申请中,分气盘的设置,既能够遮挡炉头、提升美观度,同时还为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提供了安装载体;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的设置,使得燃气能够均匀地在一确定的区域内分散及流出,提升燃烧面积,方便满足烹饪需求,此外,中心火盖的第一出气通道的出气端和外环火盖的第二出气通道的出气端还可根据需求进行设计,以使燃气以不同形态喷出,达到提升美观度或燃烧能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简要介绍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燃烧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燃烧器的前视图;
图4为本申请燃烧器使用于液化气时喷嘴组件、引射座和炉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燃烧器使用于液化气时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燃烧器使用于天然气或人工煤气时喷嘴组件、引射座和炉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燃烧器使用于天然气或人工煤气时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引射座1;引射管部10;第一引射管11;第一引射通道111;第二引射管12;第二引射通道121;桥接板13;
喷嘴组件2;送气部20;喷嘴座21;进气部210;进气道211;第一分流气道212;第二分流气道213;螺接通道214;喷嘴组22;第一喷嘴221;第二喷嘴222;第一气道221a;第二气道222a;
调节件3;定位槽31;
封堵组件4;密封垫41;密封盖42;
风门调节件5;
炉头6;接气管部60a;第一接气管61;第一接气通道611;第二接气管62;第二接气通道621;混气部60b;混气腔63;载台60c;第一环壁64;第二环壁65;点火针66;热电偶67;
分气盘7;第一过气通孔71;第二过气通孔72;
中心火盖8;第一出气通道81;
外环火盖9;第二出气通道91。
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为“包含但不限于”。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连通”,应作广义理解,包括直接连通和间接连通。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至图11,图1至图1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燃烧器。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燃烧器包括引射座1、喷嘴组件2、调节件3、封堵组件4、风门调节件5、炉头6、分气盘7、中心火盖8和外环火盖9。
其中,引射座1用于接收由喷嘴组件2喷射的燃气并吸收外部空气,其内设有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吸收段、混合段和扩压段,吸收段的孔径沿气流方向逐渐减小,混合段的孔径位于吸收段的最小孔径,扩压段的孔径沿气流方向逐渐增大,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的结构设计中,吸收段可降低对由喷嘴组件2喷射的燃气的阻力以及引射空气,混合段可使混合燃气保持高速流动,扩压段能够提高燃气与空气的引射混合性能。
具体地,如图1至图3、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引射座1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包括两个引射管部10和一桥接板13;两个引射管部10连为一体且左右布设;每个引射管部 10均包括第一引射管11和第二引射管12,同一个引射管部10中的第一引射管11和第二引射管12均水平延伸且上下平行设置;其中,第一引射管11内设有第一引射通道111;第二引射管12设有第二引射通道121,因此可以知道每个引射管部10均设有第一引射通道111 和第二引射通道121。桥接板13竖直地桥接于两个第一引射管11的外壁之间,同时还与两个第二引射管12的顶部外壁连接,且具体地,桥接板13齐平于两个第一引射管11的进气端面。
喷嘴组件2用于与气源相接并将接入的燃气喷射至第一引射管11和第二引射管12,其与引射座1固接且设有进气道211、第一气道221a、第二气道222a和螺接通道214,第一气道221a和第二气道222a的进气端分别连通进气道211,第一气道221a和第二气道222a的出气端分别朝向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螺接通道214用于供调节件3螺接,其两端分别延伸至喷嘴组件2外壁和第一气道221a。
本实施例中,喷嘴组件2包括与两个引射管分别对应的两个送气部20,两个送气部20 连为一体,且每个送气部20均设有进气道211、第一气道221a和第二气道222a。
具体地,如图1至图3、图6和图7所示,喷嘴组件2包括喷嘴座21和两套喷嘴组22。
其中,喷嘴座21为一体成型结构,其通过水平延伸的螺钉与引射座1的端面进行连接,其包括连为一体的两个进气部210,两个进气部210左右布设且分别与两个引射管部10对应,每个进气部210均设有进气道211、第一分流气道212、第二分流气道213和螺接通道214。进气道211成型于一凸出的接头上,该接头水平设置且用于与气源接通,其延伸方向与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分流气道212和第二分流气道213 均呈L型,其二者在进气端的出气端上下布设,第一分流气道212和第二分流气道213的竖直段与进气道211的出气端连通,即,第一分流气道212和第二分流气道213的进气端均与进气道211连通,第一分流气道212和第二分流气道213的水平段分别朝向相对应的引射管部10中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且第一分流气道212和第二分流气道213的出气端与第一引射通道111的进气端和第二引射通道121的进气端均间隔设置。由于上述各进气道211、第一分流气道212和第二分流气道213集成于同一喷嘴座21上,因此其整体性较好,成型便利且方便安装。螺接通道214竖直贯通,其顶端延伸至喷嘴座21的外壁,其底端延伸至第一分流气道212的竖直段顶端。
两套喷嘴组22分别与两个进气部210固接,且固接到位的两套喷嘴组22分别与两个进气部210构成了两个送气部20,由两个进气部210的位置关系可以得到,两套喷嘴组22在水平方向上也并列布设,结构紧凑、占用空气小。每套喷嘴组22均包括第一喷嘴221和第二喷嘴222。第一喷嘴221固接于相对应的第一分流气道212的出气端且与第一分流气道212连通形成了第一气道221a;第二喷嘴222固接于相对应的第二分流气道213的出气端且与第二分流气道213连通形成了第二气道222a。同一套喷嘴组22中的第一喷嘴221和第二喷嘴222均水平延伸且上下平行设置,其排布较为规则、空间占用小且彼此互不干涉,同时还有利于降低引射座1结构的复杂度,其中,第一喷嘴221同轴于第一引射通道111且第一喷嘴221的出气端间隔于第二引射通道121的进气端设置,即,第一气道221a的出气端间隔于第一引射通道111的进气端;第二喷嘴222同轴于第二引射通道121且第二喷嘴222的出气端延伸至第二引射通道121,其具体可以延伸至第二引射通道121的进气端或吸收段内。第一喷嘴221和第二喷嘴222的使用使得第一气道221a和第二气道222a内能够具备缩口以形成喷射气流之后流向第一引射通道111或第二引射通道121。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流气道212和第二分流气道213在靠近其出气端的部分均设置有内螺纹,第一喷嘴221 和第二喷嘴222分别与第一分流气道212和第二分流气道213通过螺接实现固定,但其不排除还可以通过焊接或胶粘的形式实现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只是一个示例。
本实施例中,引射座1包括两个引射管部10,每个引射管部10均设有第一引射通道111 和第二引射通道121,喷嘴组件2设置有与两个引射管部10分别对应的两个送气部20,两个送气部20均设有进气道211、第一气道221a和第二气道222a,其中,每个送气部20中的第一气道221a和第二气道222a与相对应的引射管部10中的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 121分别对应,也即,本申请中的燃烧器具有两个能够适用于天然气、液化气或人工煤气的供气组,其进气量大,燃烧火力足,因此更易于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调节件3装设于喷嘴组件2且适于通过相对喷嘴组件2活动开启或封堵第一气道221a。
具体地,如图1至图3、图6和图7所示,调节件3为一螺丝,其数量为两个,两个调节件3的顶端均设置有定位槽31,定位槽31供工具(如螺丝刀)定位以实现对调节件3进行旋转。两个调节件3分别与两个第一气道221a对应地装设于两个送气部20,具体地,两个调节件3分别螺接于两个进气部210的螺接通道214内,其被旋转时能够进入或退出第一分流气道212以实现封堵或开启第一分流气道212,进而实现封堵或开启第一气道221a,应当理解,调节件3在退出第一分流气道212的情况下,其仍位于进气部210上以保证第一分流气道212不泄漏。本实施例中,调节件3以螺接的方式活动装设于喷嘴组件2上,结构简单且调节方便。
封堵组件4与引射座1活动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且用于开启或封堵第一引射通道111。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封堵组件4与第一引射通道111的进气端可拆卸地连接,其包括形状一致的密封垫41和密封盖42;密封垫41用于密封于两个第一引射通道111的进气端,密封盖42盖设于密封垫41之外,其二者适于通过一水平贯通的螺丝锁固于桥接板13,以实现封堵两个第一引射通道111;当螺丝拆除时,密封盖42和密封垫41适于被从引射座1上取下实现开启两个第一引射通道111。封堵组件4在调节件3调节至封堵第一气道221a时封堵第一引射通道111,以防止液化气从第一引射通道111逸出,避免能源浪费。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使封堵组件4能够开启或封堵第一引射通道111,封堵组件4还可以被设置为活动连接(如转动连接)于引射座1上并且保证能够在开启或关闭两个第一引射通道111的两个位置间切换即可,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封堵组件4的安装方式仅仅只是其中一种示例。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气道221a的出气端与第一引射通道111的进气端间隔设置,因此给封堵组件4提供了一定的安装空间,使得封堵组件4能够直接地在第一引射通道111的进气端与引射座1实现安装而无需在引射座1上另开孔道,结构设计难度小;此外,该结构下,封堵组件4的安装也无需将喷嘴组件2进行拆除,操作较为简便。
风门调节件5活动装设于喷嘴组件2且与第二引射通道121的进气端相对,其适于通过相对喷嘴组件2沿第一引射通道111的延伸方向位移。
具体地,如图1至图7所示,风门调节件5为一转轮,其数量为两个,两个风门调节件5的外周壁均具有防滑纹路,其中心均具有套接孔,套接孔内设有内螺纹。两个风门调节件5分别同轴地套设于喷嘴组件2中的两个第二喷嘴222的外周且通过套接孔内的内螺纹与第二喷嘴222的外壁形成螺接,结构简单、拆装便利。本实施例中,风门调节件5适于相对第二引射通道121调节间距,以适应不同气源或不同空气补充量的燃烧需求,具体而言,当燃气燃烧所需的空气量补充不足且形成黄色火焰或黑烟时,风门调节件5应当远离第二引射通道 121所在一侧进行调节,以增大一次空气的补充量;当燃气燃烧所需的空气量补充过多且形成离焰或者脱火时,风门调节件5应当靠近第二引射通道121所在一侧调节,以减小一次空气的补充量;风门调节件5的设置,使得燃烧器能够获得合适的气体混合比,其使用方式灵活,既能够保证燃烧率,同时还有利于避免能源耗费,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第二气道222a的出气端延伸至第二引射通道121,使得由第二气道222a喷出的燃气能够在第二引射通道121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避免能源浪费。
炉头6与引射座1固接且设有两个混气腔63;两个混气腔63分别与两个引射管部10对应,且各混气腔63均与相对应的引射管部10中的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同时连通。炉头6的设置,提供了一个能够将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的燃气汇合的混气腔63,有利于使燃气集中喷出,方便使用。
具体地,如图1至图3、图6和图7所示,炉头6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包括两个接气管部60a、两个混气部60b和载台60c。
其中,两个接气管部60a分别与两个引射管部10对应且通过螺丝进行固接;每个接气管部60a连为一体且左右布设,每个接气管部60a均包括第一接气管61和第二接气管62,同一个接气管部60a中的第一接气管61和第二接气管62均水平延伸且上下平行设置,该第一接气管61和第二接气管62分别与对应的引射管部10中的第一引射管11和第二引射管12同轴对接;其中,第一接气管61内设有第一接气通道611;第二接气管62内设有第二接气通道621,可以知道,每个接气管部60a中的第一接气通道611和第二接气通道621分别与相对应的引射管部10中的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连通。
两个混气部60b连为一体,其内均设置有竖直的通道,该竖直的通道构成了混气腔63,其侧壁和底端分别连通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混气腔63与相对于的引射管部10中的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同时连通。
载台60c如图1和图4所示,其水平设置且台面凸设有第一环壁64和第二环壁65;第一环壁64和第二环壁65的中心孔竖直贯通且分别连通两个混气腔63。此外,载台60c上还设置有点火针66和热电偶67,以用于实现将混合的燃气和空气点燃。
分气盘7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其呈圆盘状,其中心设置有第一过气通孔71,其侧部设置有第二过气通孔72,分气盘7安装于载台60c上,安装到位时,第一过气通孔71和第二过气通孔72与第一环壁64和第二环壁65的中心孔分别连通。分气盘7的设置,既能够遮挡炉头6、提升美观度,同时还为中心火盖8和外环火盖9提供了安装载体。
中心火盖8和外环火盖9如图1、图6和图7所示,中心火盖8和外环火盖9均放置和定位于分气盘7上,中心火盖8上设置有与第一过气通孔71连通的第一出气通道81,外环火盖9套设于中心火盖8的外周,其设有与第二过气通孔72连通的第二出气通道91。应当理解,分气盘7和外环火盖9上设置有用于避让点火针66和热电偶67的避让通道。
根据以上结构可知,第一出气通道81连通于其中一组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 121,第二出气通道91连通于另外一组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因此,由两组送气部20输送的燃气在混合空气之后能够分别输送至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 121实现出气并由点火针66点燃。中心火盖8和外环火盖9的设置,使得燃气能够均匀地在一确定的区域内分散及流出,提升燃烧面积,方便满足烹饪需求,此外,中心火盖8的第一出气通道81的出气端和外环火盖9的第二出气通道91的出气端还可根据需求进行设计,以使燃气以不同形态喷出,达到提升美观度或燃烧能力的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的安装过程如下:
将引射座1与炉头6通过螺丝固定,并使各第一引射管11和各第二引射管12分别与各第一接气管61和各第二接气管62同轴对接。将密封垫41和密封盖42贴合之后贴靠于两个第一引射管11背离炉头6的一端,密封垫41朝向并贴靠于第一引射管11的端面,采用螺丝将密封垫41和密封盖42与桥接板13固定。
将两个第一喷嘴221分别螺接于喷嘴座21上的两个第一分流气道212的出气端;将两个第二喷嘴222分别螺接于喷嘴座21上的两个第二分流气道213的出气端;将两个风门调节件 5分别螺接于两个第二喷嘴222上;将两个调节件3分别螺接于两个螺接通道214内。
将喷嘴座21通过螺丝固接于引射座1远离炉头6的一端,并使两个第一喷嘴221的出气端分别间隔于两个第一引射通道111的进气端,以及使两个第二喷嘴222的出气端分别伸入至两个第二引射通道121的吸收段。
将分气盘7放置于载台60c上,并使第一环壁64插接于第一过气通孔71,以及使第二环壁65插接于第二过气通孔72。
将中心火盖8盖设于分气盘7的中心,并使第一出气通道81的进气端对接和连通于第一过气通孔71;将外环火盖9盖设于分气盘7上且环设于中心火盖8之外,并使第二出气通道 91的进气端对接和连通于第二过气通孔72,即完成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燃烧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4至图7所示,当使用液化气时,将密封垫41和密封盖42保留固接于桥接板13上的状态,采用螺丝刀旋转调节件3,以使其向下运动到位并进入第一分流气道212内进行封堵;打开液化气气源,燃气从两个进气道211进入至两个第二分流气道213,并由两个第二喷嘴222喷射进两个第二引射通道121内,当燃气进入第二引射通道121时,由于由第二喷嘴222喷射的气流流速较快,因此会在第二引射通道121的吸收段附近形成负压,此时,外部空气被吸入至第二引射通道121内与燃气混合,混合了空气和燃气的气流通过第二引射通道121进入至两个第二接气通道621及两个混合腔,接着依次经过第一环壁64、第一过气通孔71和第一出气通道81喷射而出,以及依次经过第二环壁65、第二过气通孔72和第二出气通道91喷射而出,点燃点火针66,即可使由中心火盖8和外环火盖9喷射而出燃气燃烧。
如图8至图11所示,当使用天然气或者人工煤气时,将密封垫41和密封盖42从桥接板 13上取下,采用螺丝刀旋转调节件3,以使其向上运动至顶端齐平于喷嘴座21外壁并退出和打开第一分流气道212;打开天然气或人工煤气气源,燃气从两个进气道211进入至两个第一分流气道212和两个第二分流气道213,其中,两个第一分流气道212内的燃气分别由两个第一喷嘴221喷射进两个第一引射通道111内,两个第二分流气道213内的燃气分别由两个第二喷嘴222喷射进两个第二引射通道121内;当燃气进入至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时,由于由第一喷嘴221和第二喷嘴222喷射的气流流速较快,因此会在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的吸收段附近形成负压,此时,外部的空气会被吸入至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内与燃气混合,两个第一引射通道111内混合了空气和燃气的气流通过第一引射通道111进入至两个第一接气通道611及两个混合腔,两个第二引射通道121内混合了空气和燃气的气流通过第二引射通道121进入至两个第二接气通道621及两个混合腔,接收了由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输入燃气的其中一个混合腔接着将燃气依次输入至第一环壁64、第一过气通孔71和第一出气通道81,另一个混气腔63则接着将燃气依次输入至第二环壁65、第二过气通孔72和第二出气通道91,并最终从中心火盖8和外环火盖9喷出,点燃点火针66,即可使由中心火盖8和外环火盖9喷射而出燃气燃烧。
本申请中提供的燃烧器,当燃烧器用于与天然气或人工煤气气源进行适配时,将进气道 211接通于天然气或人工煤气气源,将调节件3调节至退出第一气道221a并开启第一气道 221a,将封堵组件4于引射座1上进行调节或拆除并开启第一引射通道111,此时,由进气道211接入的天然气或人工煤气由第一气道221a和第二气道222a分别引射至第一引射通道 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并最终进入混气腔63且由炉头6喷出,通气量较大,因而能够满足天然气或人工煤气的燃烧需求;当燃烧器用于与液化气进行适配时,将进气道211接通于液化气气源,将调节件3调节至进入第一气道221a并封堵第一气道221a,将封堵组件4于引射座1上进行调节或安装并封堵第一引射通道111,此时,由进气道211接入的液化气仅由第二气道222a引射至第二引射通道121,并最终进入混气腔63且由炉头6喷出,其通气量较小,适配于液化气的燃烧需求,避免能源浪费;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燃烧器能够适配于不同的气源、通用性强,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其结构简单、成本耗费小,且方便操作。此外,本申请中,引射座1设有与第一气道221a和第二气道222a分别对应的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进气时,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能够独立补充空气,在燃烧器与天然气进行适配的情况下,第一引射通道111和第二引射通道121均能够获得足够的一次空气补给,一次空气系数高,燃烧器的能效和燃烧工况佳,从而更有利于降低能源浪费。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是,包括:
引射座,其设有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
喷嘴组件,其与所述引射座固接且设有进气道、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的进气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的出气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引射通道和所述第二引射通道;
调节件,其装设于所述喷嘴组件且适于通过相对所述喷嘴组件活动开启或封堵所述第一气道;
炉头,其与引射座固接且内设有混气腔;所述混气腔连通所述第一引射通道和所述第二引射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喷嘴组件设有螺接通道;所述螺接通道用于供所述调节件螺接,其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喷嘴组件的外壁和所述第一气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是,还包括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与所述引射座活动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且用于开启或封堵所述第一引射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气道的出气端间隔于所述第一引射通道的进气端;所述封堵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引射通道的进气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是,还包括风门调节件;
所述第二气道的出气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引射通道;
所述风门调节件活动装设于所述喷嘴组件且与所述第二引射通道的进气端相对,其适于通过相对所述喷嘴组件沿所述第一引射通道的延伸方向位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风门调节件螺接于所述喷嘴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引射座包括两个连为一体的引射管部;
每个所述引射管部均设有所述第一引射通道和所述第二引射通道;
所述喷嘴组件包括与两个所述引射管部分别对应的两个送气部;两个所述送气部连为一体,且每个所述送气部均设有所述进气道、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
所述调节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调节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气道对应地装设于两个所述送气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喷嘴座和两套喷嘴组;
所述喷嘴座包括连为一体的两个进气部;每个所述进气部均设有所述进气道和进气端均连通所述进气道的第一分流气道和第二分流气道;
两套喷嘴组分别与两个所述进气部固接并分别构成两个所述送气部;每套所述喷嘴组均包括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所述第一喷嘴固接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分流气道的出气端且与所述第一分流气道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气道;所述第二喷嘴固接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分流气道的出气端且与所述第二分流气道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气道;
所述风门调节件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风门调节件分别螺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喷嘴外;所述炉头设有两个所述混气腔;两个所述混气腔分别与两个所述引射管部对应,且各所述混气腔均与相对应的所述引射管部中的所述第一引射通道和第二引射通道同时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是,两套所述喷嘴组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同一套所述喷嘴组中的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均水平延伸且上下平行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是,还包括分气盘、中心火盖和外环火盖;
所述炉头设有载台;所述载台水平设置且设有第一环壁和第二环壁;所述第一环壁和所述第二环壁的中心孔竖直贯通且分别连通两个所述混气腔;
所述分气盘安装于所述载台,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壁和所述第二环壁的中心孔分别接通的第一过气通孔和第二过气通孔;
所述中心火盖和所述外环火盖均放置于所述分气盘上,所述中心火盖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气通孔连通的第一出气通道;所述外环火盖套设于所述中心火盖的外周,其设有与所述第二过气通孔连通的第二出气通道。
CN202121066182.4U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燃烧器 Active CN215446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6182.4U CN215446454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6182.4U CN215446454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46454U true CN215446454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707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66182.4U Active CN215446454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464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3089B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CN104713087B (zh) 底杯盖及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CN104713084B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CN104713083B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CN101446415A (zh) 一种多喷嘴、大流量、完全上进风的嵌入式家用燃气灶用燃烧器
CN211060111U (zh) 一种燃气混气进风调节结构
CN108954306B (zh) 一种燃烧器
CN215446454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1344535Y (zh) 一种多喷嘴、大流量、完全上进风的嵌入式家用燃气灶用燃烧器
CN204534580U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CN113623650A (zh) 一种新型燃气炉
CN107781809B (zh) 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CN205351309U (zh) 一种卧式甲醇燃烧装置
CN114110584A (zh) 一种数值化模型高预混上进风式燃烧器
CN111256127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20981333U (zh) 燃气用具
CN207394842U (zh) 一种燃气灶具的旋浮燃烧系统
CN209165387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8042138U (zh) 一种双腔直喷燃烧器的引射结构
CN203298298U (zh) 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0453457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CN208042133U (zh) 一种双腔直喷燃烧器
CN105864768B (zh) 一种鼓风式恒压预混及多孔独立式燃烧节能装置
CN217763424U (zh) 一种燃气炉的三环燃烧器
KR200441087Y1 (ko) 고화력 가스버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