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7313U - 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车载面板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车载面板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7313U
CN215417313U CN202121439100.6U CN202121439100U CN215417313U CN 215417313 U CN215417313 U CN 215417313U CN 202121439100 U CN202121439100 U CN 202121439100U CN 215417313 U CN215417313 U CN 215417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display screen
cover plate
mounted display
glass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91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391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7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7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73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车载面板及车辆;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包括:光学玻璃盖板,相对于驾驶舱方向呈现环抱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一者为曲面,另一者为平面,所述平面用于贴合车载显示屏;其中,所述平面和曲面依次起伏设置,所述曲面设置在所述光学玻璃盖板的边缘处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平面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将光学封装结构的玻璃盖板设置成包括平面和曲面,平面和曲面依次起伏设置,耦合区曲面设置在边缘处和耦合区平面的交接处的设置,从而能够适应现有工艺条件,且能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座舱显示系统,带给驾乘人员的视觉震撼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车载面板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车载面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近年来,汽车座舱车载显示技术发展迅速,屏幕的尺寸越来越大,座舱呈现出多屏化,多屏互动的趋势。如何合理布局多屏,营造一体化的效果,兼顾成本和实用性,一直是近年探索的方向。
面板封装结构全贴合的技术应用,完美解决了多屏的布局问题,使得多屏可以通过大尺寸的面板封装结构完美融为一体,视觉上呈现一体的视觉效果,营造座舱的智能感、科技感、豪华感,带给驾乘人员震撼的视觉体验。
首先如果将设计成全平面,立体感不强且光线容易发散,现有技术下的面板已经有曲面的前例,如奔驰S级的双12.3寸屏开始到奔驰新EQS的一体式三屏贴合组合虽然可以实现3D效果,多为“V”字型设计,但是其均存在一个缺陷,就是由于需要利用玻璃在应力许可的范围内的扭曲变形来实现曲面效果,应力较大时需增加外压板,为了保证玻璃的整体结构单元不回弹,对弯曲的曲率不能太大,因此,如何实现更大的全屏尺寸设计,又兼顾3D感官,以及和更合理的屏幕光线效果,是现有技术待研发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3D热弯技术作为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车载面板及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应用于汽车内外饰,包括:光学玻璃盖板,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耦合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一者为曲面,另一者为平面,耦合区平面用于贴合耦合区车载显示屏;其中,耦合区平面和曲面依次起伏设置,耦合区曲面设置在边缘处和耦合区平面的交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耦合区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还包括:粘接结构,全贴合在耦合区光学玻璃盖板的背面,以将耦合区车载显示屏和耦合区光学玻璃盖板连接;其中,粘接结构为OCA光学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耦合区光学玻璃盖板为中心轴对称,包括三处平面和四处曲面,长度为1米至1.4米。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粘接结构包括粘接层,粘接层的两面分别粘接有重分离层和轻分离层;其中在将粘接结构粘接至耦合区光学玻璃盖板时,首先剥离耦合区轻分离层,将粘接层的一面贴合至耦合区第二区域,继而剥离耦合区重分离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反射膜,光学玻璃盖板背面未安装粘接结构的区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后盖,用于和所述光学玻璃盖板进行安装后盖形成一腔体;排线,设置所述腔体内,连接所述车载显示屏以传输电能;屏幕支架,固定在所述腔体内,用于固定所述车载显示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装饰组件,设置在腔体内。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载面板,包括车载显示屏,还包括如上耦合区的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耦合区车载显示屏为TFT屏幕。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车载面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将光学封装结构的玻璃盖板设置成包括平面和曲面,平面和曲面依次起伏设置,耦合区曲面设置在边缘处和耦合区平面的交接处的设置,从而能够适应现有工艺条件,且能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座舱显示系统,带给驾乘人员的视觉震撼效果。在平面处可以设置车载显示屏幕形成多屏联动,实现信息合理分区显示。让驾乘人员从上车开始体验迎宾仪式感,到便捷的操控,人机信息交互,提升驾驶的安全便利性。丰富的显示,且兼顾成本经济性和显示效果;整体感强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宇航级智能座舱环抱显示屏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的整体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中光学玻璃盖板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中光学玻璃盖板的俯视图;
图5示意性的展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粘接结构和光学玻璃盖板的连接工艺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的展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载显示屏和光学玻璃盖板的连接工艺的示意图;以及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载面板的整体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封装结构; 101、光学玻璃盖板;
101a、第一区域; 101b、第二区域;
102、排线; 103、屏幕支架;
104、装饰组件; 105、安装后盖;
200、车载显示屏; 300、控制板;
101a、环境光检测装置; 11、粘接结构;
111、粘接层; 11a、轻分离层;
11b、重分离层; 401、上模腔;
401a、吸附盘; 402、下模腔;
402a、安装治具; 1041、氛围灯;
1042、镀铬条; 1000、车辆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流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流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100,具体来说为一种用于汽车内饰中控台操作屏幕的封装件,旨在替代现有技术中的中控盖板的曲面结构需要采用冷弯工艺技术,导致了造型受限,从而无法突破更大尺寸设计的工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是基于仪表盘和汽车屏幕全部一体化设计,且实现更大占比,即实现中控前盖板占比中控台更大的空间,和仪表板及其他中控内饰件融为一体予以设计的。
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的整体爆炸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的正视图。(图示仅作连接关系示例,并不限定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100的实际比例以及尺寸)该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100包括:
光学玻璃盖板101;
安装后盖105,安装后盖105为开模金属或者塑料件,和光学玻璃盖板101相互适配,和光学玻璃盖板101装配后,形成一腔体;
可以理解的是,光学玻璃盖板101背离安装后盖105的一侧为面向驾驶员,光学玻璃盖板101为透明结构,优选为热弯型3D曲面玻璃盖板,为了满足占比中控更大的面积,以实现从视觉上全面覆盖中控台的效果,光学玻璃盖板长度d设置在1米至1.4米之间。
在光学玻璃盖板101和安装后盖105所包容的腔体内,封装结构100还包括排线102、屏幕支架103及装饰组件104。
可以理解,屏幕支架103用于固定车载显示屏200;通常在设计屏幕支架103时,屏幕支架103上设置有和车载显示屏200相适配的凹槽,以将车载显示屏200卡接至凹槽内进行固定;屏幕支架103背侧设置有多个连接孔位,以和安装后盖105上的插销匹配,从而将屏幕支架103位置固定,那么也同样限定了车载显示屏200的位置。
排线102可以穿过屏幕支架103上所开设的排线孔,排线一端连接车载供能系统,另一端连接车载显示屏,以给车载显示屏200提供电能;
装饰组件104是起到装饰作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包括氛围灯1041以及镀铬条1042,氛围灯1041可以设置在车载显示屏200的间隙处,镀铬条1042在边缘处予以修饰即可。
可以理解,氛围灯1041设置在屏幕两侧,可以与屏幕呼应联动,形成了整体的一体化效果,营造仪式感,增加车内的气氛,并且可配合车内的音箱进行闪烁联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结构100还包括反射膜(图未示出),反射膜可是深颜色,如黑色或者灰色,其设置在光学玻璃盖板101背面未安装粘接结构的区域,从而给予更好的聚光效果,且营造更好的氛围效果。
请参阅图3以及图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中光学玻璃盖板的正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中光学玻璃盖板的俯视图;根据上述所提到的光学玻璃盖板101,由于要实现大尺寸且具备曲面效果,需要利用到热弯技术,为了更好地保证现有的加工工艺条件能够实施以上尺寸,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玻璃盖板101,首先考虑到光学玻璃盖板101和车载显示屏200的装配精度,即为了保证车载显示屏200更好地安装,以及屏幕的光线直线射出不发散,将光学玻璃盖板101设置成包括第一区域101a和第二区域101b,耦合区第一区域101a和第二区域101b的一者为曲面,另一者为平面,可选地为第一区域101a示意曲面,第二区域101b示意平面;平面用于贴合车载显示屏200,从而完全契合光学玻璃盖板101,保证工艺的紧凑性;
其中,该光学玻璃盖板101的第一区域101a和第二区域101b(平面和曲面)依次起伏设置,耦合区曲面设置在边缘处和耦合区平面的交接处。
具体地,继续参照图4,光学玻璃盖板101呈现中心轴对称设置,设置四处曲面(第一区域101a),三处平面(第二区域101b),第二区域101b为中心和两侧均贴合车载显示屏200,车载显示屏200为中央屏为较大屏,两侧的仪表屏和副驾驶位为较小屏幕,可保持车载显示屏200在光学玻璃盖板101上所贴合的高度一致,从而方便进行贴合。
曲面(第一区域101a)分别设置在第二区域101b的边缘处和交接处,中间平面要低于两侧的平面,其中在两侧的平面交接处可以倒圆角,以提高光学玻璃盖板的3D感,边缘处通过驾驶仓方向进行拉伸,以使得光学玻璃盖板101产生向驾驶舱环抱的造型。
另一方面,通过该类环抱式的设置,可以增加玻璃的立体感的同时,可以增加光线的聚拢效果,减少车载显示屏200的光线损失。
可以理解,通过以的结构设计,在现有的工艺技术下,光学玻璃盖板101可以连接容纳更多的屏幕,且可以实现更大尺寸和更好的光线聚合度。具体如下:
请继续参阅图4以及图5,图5示意性的展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粘接结构和光学玻璃盖板的连接工艺的示意图;在第二区域101b和车载显示屏200之间,通过粘接结构11全贴合在耦合区光学玻璃盖板101的第二区域101b背面,以将车载显示屏200和耦合区光学玻璃盖板101连接;
其中,粘接结构11包括粘接层111,粘接层111为全透明OCA光学胶;粘接层111的两面分别粘接有重分离层11b和轻分离层11a;
其中在将粘接结构11粘接至光学玻璃盖板101时,首先剥离耦合区轻分离层11a,将粘接层111的一面贴合至耦合区第二区域101b,继而剥离耦合区重分离层11b。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1、首先通过撕膜机或者手工将粘接结构11的轻分离层11a撕掉;
步骤S102、将撕开轻分离层11a的粘接结构11翻面,用粘接层111贴附至光学玻璃盖板101上,并利用滚轮进行碾压,增加粘接结构11的粘接层111和光学玻璃盖板101的紧密层度;
步骤S103、再次撕开重分离层11b;
步骤S104、在重分离层11b上盖上光滑玻璃面板(未标号),并利用移动滚轮再次进行碾压,再次增加粘接层111和光学玻璃盖板101的粘接紧密层度;
步骤S105、将步骤S104的最终结构置入密封空间,抽去空气利用真空去除贴合所产生的泡沫;
步骤S106、完成粘接结构11和光学玻璃盖板101的贴合。
进一步地,通过光学玻璃盖板101的造型,可以更好地进行车载显示屏200至光学玻璃盖板101的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二区域101b设置成平面,可以更好地进行以上步骤S101至步骤S106的工艺,从而方便滚轮移动,即可完成光学玻璃盖板101和粘接结构11的紧密粘接。
以上的工艺可以采用全贴合工艺,和现有技术下的空气贴合不同,空气贴合存在空气层,造成显示的缺陷,影响成像的质量,而在光学玻璃盖板101结构的基础下,通过全贴合工艺可减少眩光,减少车载显示屏幕200的发光损失,增加屏幕亮度和提供高透射率,减少能耗;且增加对比度,尤其是强光照射下的对比度,避免牛顿环的产生,且光学玻璃盖板101整个表面更平整无褶皱、气泡、杂质,显示图像透过OCA光学胶几乎无影响。
上述的撕膜、滚轮,以及翻面、去真空工艺等,均只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第二区域101b粘贴粘接结构11所带来的工艺优势,通过以上的光学玻璃盖板101,可以更好地进行铸形,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下3D玻璃无法实现全尺寸屏幕的技术问题,带来更好地视觉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5以及图6,图6示意性的展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载显示屏和光学玻璃盖板的连接工艺的示意图;在将粘接结构11的粘接层111粘接在光学玻璃盖板101上后,随后通过模腔将车载显示屏200贴附至带有粘接层111的光学玻璃盖板101上,具体工艺如下:
步骤S201、通过上模腔401的吸附盘401a抓取带有粘接层111的光学玻璃盖板101;
步骤S202、将车载显示屏200放置下模腔402的安装治具402a上,并通过CCD相机进行定位,以使得粘接层111和车载显示屏200相互对齐匹配;
步骤S203、将上模腔401和下模腔402合并为以密封空间,此时车载显示屏200和粘接层111完成贴合,抽去密封空间的空气制造真空环境,以去除贴合的气泡;
步骤S204、移出上模腔401,完成贴合。
其中,步骤S201通过吸附盘401a吸附光学玻璃盖板101对应为平面的区域,从而更好地保持吸附力,维持稳定的抓取力;在步骤S202中通常安装治具402a上面设置对应的卡位,仅需将车载显示屏200卡接在卡位中即可;同时通过CCD相机,调整安装治具402a的位置,使得粘接层111和车载显示屏200相互对齐匹配;随后下移上模腔401,使得车载显示屏200和粘接层111相互接触并压紧,同时上模腔401和下模腔402合并为以密封空间;抽去密封空间的空气制造真空环境,去除贴合的气泡,最后上移上模腔401,从而完成整个贴合过程。
可以理解,基于光学玻璃盖板101的结构特征,可以实现上述步骤S101至步骤S106以及步骤S201至步骤S203的过程,从而在现有技术的工艺下,完成实现全尺寸屏幕的构造,学玻璃盖板长度d可以设置在1米至1.4米之间,给予用户较好的视觉体验,增加汽车中控区域的科技感。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将封装结构的光学玻璃盖板设置成包括平面和曲面,平面和曲面依次起伏设置,耦合区曲面设置在边缘处和耦合区平面的交接处的设置,从而能够适应现有工艺条件,且能打造极具竞争力的座舱显示系统,带给驾乘人员的视觉震撼效果,在平面处可以设置车载显示屏幕形成多屏联动,实现信息合理分区显示。让驾乘人员从上车开始体验迎宾仪式感,到便捷的操控,人机信息交互,提升驾驶的安全便利性。丰富的显示,且兼顾成本经济性和显示效果;整体感强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宇航级智能座舱环抱显示屏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当理解,如果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封装结构、经过简单变化、在其上述方法增添功能进行组合、或者在其装置上进行替换,如各组件进行型号材料上的替换、使用环境进行替换、各组件位置关系进行简单替换等;或者将其所构成的产品一体设置;或者可拆卸设计;凡组合后的组件可以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方法/设备/装置,用这样的方法/设备/装置替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和装置均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车载面板1000的整体爆炸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载面板1000,包括如上述的封装结构100,还包括车载显示屏200。
进一步地,车载显示屏200为TFT屏幕。相对于传统的LCD屏幕,具有高分辨率、反应速度快、高亮度、高开口率,与光学玻璃盖板的贴合,可以有效提升良率,降低3D热弯曲面全贴合车载显示屏总成的厚度,减轻重量。
跟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板300,设置腔体内,电连接所述车载显示屏200,以用于控制车载显示屏2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车辆面板1000。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学玻璃盖板,相对于驾驶舱方向呈现环抱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一者为曲面,另一者为平面,所述平面用于贴合车载显示屏;
其中,所述平面和曲面依次起伏设置,所述曲面设置在所述光学玻璃盖板的边缘处以及相邻两个所述平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粘接结构,贴合在所述光学玻璃盖板的背面,用于将所述车载显示屏与所述光学玻璃盖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玻璃盖板为中心轴对称,包括三处平面和四处曲面,所述光学玻璃盖板的长度为1米至1.4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结构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为OCA光学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射膜,光学玻璃盖板背面未安装粘接结构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后盖,用于与所述光学玻璃盖板进行安装,以形成一腔体;
排线,设置所述腔体内,连接所述车载显示屏以传输电能;
屏幕支架,固定在所述腔体内,用于固定所述车载显示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装饰组件,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装饰组件包括氛围灯和/或镀铬条。
8.一种车载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载显示屏;
控制板,电连接所述车载显示屏;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显示屏为TFT屏。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载面板。
CN202121439100.6U 2021-06-25 2021-06-25 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车载面板及车辆 Active CN215417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9100.6U CN215417313U (zh) 2021-06-25 2021-06-25 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车载面板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9100.6U CN215417313U (zh) 2021-06-25 2021-06-25 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车载面板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7313U true CN215417313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42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9100.6U Active CN215417313U (zh) 2021-06-25 2021-06-25 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车载面板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7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35441B1 (ko) 오토모티브 표시 장치
US10696578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vehicle interior trim part and vehicle interior trim part
CN204136789U (zh) 用于汽车的带壳体的全景投影设备
US20060102786A1 (en) Joint cover in aircraft
JP6927284B2 (ja) インナーミラー付き車両用合わせガラス
CN101592780A (zh) 用于挡风玻璃的虚像系统
JP2009161087A (ja) 車載用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EP3076221B1 (en) Hybrid head-up display
EP0836108A3 (en) Display system for projecting information to a driver of a car
US20220055708A1 (en) Decorative molded component
CN215417313U (zh) 用于车载显示屏的封装结构、车载面板及车辆
CN107407811B (zh) 平视显示器
CN104777646A (zh) 一种新型的显示于汽车挡风玻璃的车内多媒体视频系统
US11124129B2 (en) Display module
CN112918250A (zh) 一种智能显示系统及汽车
US7431373B2 (en) Display devices
CN210743434U (zh) 车载显示屏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799978U (zh) 投影装置和车载投影系统
JP7218061B2 (ja) 車載装置および枠部材
JPS6311447A (ja) 自動車用表示装置
CN218839196U (zh) 车辆
CN106471561A (zh) 显示装置
CN211308244U (zh) 一种车载组合仪表
CN219831425U (zh) 一种hud盖板及车辆
CN217227434U (zh) 车载屏幕系统以及包括车载屏幕系统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