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17305U -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17305U
CN215417305U CN202120713955.7U CN202120713955U CN215417305U CN 215417305 U CN215417305 U CN 215417305U CN 202120713955 U CN202120713955 U CN 202120713955U CN 215417305 U CN215417305 U CN 2154173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module
sub
conductive
tran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1395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枝泽
王鹏
朱昆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1395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173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173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173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通过将导电镀层的周围增加导电过渡层,或者在导电镀层的外边缘设置为凹凸的锯齿形状,或者在导电镀层上挖孔,使得支撑层上设置的金属镀层产生的材料内应力逐渐降低,这样产生的拱起会逐渐降低至大面平整区,实现降低模印程度的作用。或者,支撑层的第一面上与导电镀层相对的区域减薄处理形成凹陷区域,凹陷区域可以补偿拱起变形,从而提高支撑层上与导电镀层相背的一面的平整性,避免电子设备光线照射时出现模印。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显示模组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模组的轻薄化发展成为了显示模组技术发展的趋势,然而随着显示模组越来越轻薄化的发展,对显示模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手机主要包括显示模组、中框和电池盖,显示模组和电池盖分别位于中框的两侧,显示模组主要包括玻璃盖板、显示层和支撑层(Mounting Bracket),显示层位于玻璃盖板和支撑层之间,支撑层往往选用金属材料,以提高支撑性能和背面的抗冲击性能,其中,为了降低信号干扰和静电释放(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风险,显示模组往往通过支撑层与中框电连接实现接地。
然而,为了增加支撑层与中框之间的导电性能,往往需在支撑层背向显示层的一面镀导电材料以提升导电性能,但是,由于在支撑层上镀导电材料后,支撑层朝向显示面的一面与导电材料对应的位置会有变形,导致手机息屏后,光线照射时,变形区域反射光线出现不均匀,导致手机外观上可以观察到模印,对手机的外观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提高了电子设备中支撑层电镀位置的背面的平整性,降低或避免了电子设备息屏后电镀区域的光线不均匀,确保了光线照射电子设备时电镀区域模印程度降低或者无模印。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显示模组至少包括显示层和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背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显示层;
所述支撑层的所述第二面的部分区域设有导电镀层,所述导电镀层的外周围设有导电过渡层。
通过将导电镀层的周围增加导电过渡层,或者在导电镀层的外边缘设置为凹凸的锯齿形状,使得支撑层上设置的金属镀层产生的材料内应力从导电镀层到导电过渡层逐渐降低,这样产生的拱起会逐渐降低至大面平整区,实现降低模印程度的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过渡层包括多个第一子过渡层,且所述多个第一子过渡层绕着所述导电镀层的外周间隔设置一圈或多圈;
且每个所述第一子过渡层的面积小于所述导电镀层的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一子过渡层与所述导电镀层的外边缘之间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过渡层还包括多个第二子过渡层;
所述多个第二子过渡层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子过渡层的外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子过渡层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子过渡层的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二子过渡层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过渡层之间的中心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过渡层和所述第二子过渡层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和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一子过渡层沿着所述导电镀层的外周在所述导电镀层的外边缘上间隔设置;
且相邻两个第一过渡层与所述导电镀层的部分外边缘围成缺口,以使所述导电镀层的外边缘呈锯齿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过渡层的形状为半圆形或多边形。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至少包括显示层和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背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显示层;
所述支撑层的所述第二面的部分区域设有导电镀层,且所述导电镀层上具有多个开孔,且所述开孔的孔底延伸到所述第二面。
通过在导电镀层上挖孔,这样,导电镀层上产生的内应力在开孔处释放,从而使得支撑层上设置的金属镀层产生的材料内应力降低,这样支撑层的第一面上产生的拱起会降低至大面平整区,实现降低模印程度的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开孔绕着所述导电镀层的中心间隔设置一圈或多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孔为圆孔、方孔或者椭圆孔。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至少包括显示层和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背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显示层;
所述支撑层的所述第一面上具有凹陷区域,所述支撑层的所述第二面上与所述凹陷区域相对的位置设有导电镀层。
通过在支撑层的第一面上与导电镀层相对的区域减薄处理形成凹陷区域,凹陷区域可以补偿拱起变形,从而提高支撑层上与导电镀层相背的一面的平整性,避免电子设备光线照射时出现模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陷区域朝向所述导电镀层的正投影与所述导电镀层完全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层为金属合金或不锈钢制成的导电支撑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镀层的厚度小于等于0.2mm。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中框、电池盖和上述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电池盖分别位于所述中框的两侧;
且所述显示模组的支撑层上设置的导电镀层与所述中框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为折叠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导电镀层电连接,所述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中框的金属中板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件为导电弹片或导电泡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半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沿图1的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电子设备中支撑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电子设备中支撑层与导电镀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支撑层与导电镀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支撑层与导电镀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A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支撑层与导电镀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B是图11A中虚线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支撑层与导电镀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支撑层与导电镀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支撑层与导电镀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支撑层与导电镀层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支撑层与导电镀层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子设备; 10-显示模组; 10a-第一部分; 10b-第二部分;
10c-第三部分; 11-玻璃盖板; 12-显示层; 13-支撑层;
131-导电镀层; 13a-第一面; 13b-第二面; 132-第一子过渡层;
133-第二子过渡层; 134-开孔; 135-凹陷区域; 20-中框;
21-第一中框; 211-第一边框; 212-第一金属中板;
22-第二中框; 221-第二边框; 222-第二金属中板; 23-转动连接件;
30-前盖; 40-电池盖; 50-电路板; 60-电池; 70-导电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对讲机、上网本、POS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行车记录仪、安防设备等具有显示模组的移动终端、固定终端或可折叠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上述电子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具体以可折叠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该可折叠手机可以为内折折叠手机(即显示模组向内折叠),也可以为外折折叠手机(即显示模组向外折叠),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以内折折叠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图1为手机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显示模组10、中框20、电池盖40和前盖30,显示模组10和前盖30位于中框20的一侧,电池盖40位于中框20的另一侧,前盖30与中框20相连。
前盖30用于对显示模组10与中框20之间的连接位置起到遮挡作用。其中,前盖30与显示模组10的表面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间隙,或者,前盖30与显示模组10的表面之间接触但不密封,这样,手机折叠时,前盖30不易对显示模组10的弯折造成阻碍。其中,前盖30可以为绝缘前盖。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中框20可以包括第一中框21、第二中框22和转动连接件23,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相对转动连接件23转动,例如,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的一端分别与转动连接件23的两侧转动相连,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的另一端可以绕着转动连接件23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手机折叠和展开状态的切换,所以,第一中框20和第二中框20转动时,前盖30、电池盖40以及显示模组10均可以随着第一中框20和第二中框20的转动进行折叠和展开。
例如,参见图1所示,手机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相对转动连接件23转动到最大状态,前盖30、电池盖40以及显示模组10均处于展开状态。当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沿着图1中虚线箭头或者实心箭头方向转动时,可以参见图2所示,手机可以处于半折叠状态,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相互靠近,前盖30、电池盖40以及显示模组10处于弯折状态。图3为手机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相对,前盖30、电池盖40以及显示模组10均处于折叠状态。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中框20、第二中框20、前盖30和电池盖40和显示模组10能够在折叠和展开状态之间相互切换。
由于手机折叠过程中,显示模组10也需进行折叠,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也可以为其他可弯折的柔性显示屏。
显示模组10可以用于显示图像、文字和视频等,参见图1所示,显示模组10包括第一部分10a、第二部分10b及第三部分10c。第二部分10b位于第一部分10a与第三部分10c之间。第一部分10a、第二部分10b与第三部分10c均位于第一中框21与第二中框22的同一侧。此外,第一部分10a固定于第一中框21。第二部分10b固定于第一中框21与第二中框22之间的转动连接件23。第三部分10c固定于第二中框22。手机折叠时,第二部分10b发生弯折。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100为内折手机时,参见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处于展开状态,第一部分10a、第二部分10b及第三部分10c大致呈180°(允许些微偏差,例如165°、177°或者185°)。此时,显示模组10具有连续的大面积显示区域,也即显示模组10能够实现大屏显示,用户的体验性较佳。当电子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时,显示模组10位于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之间(参见图3所示),第二部分10b发生弯折,第一部分10a与第三部分10c相互重叠。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电子设备100为外折手机(即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显示模组10裸露在外),此时,当电子设备100处于折叠状态时,则第一中框21和第二中框22位于第一部分10a和第三部分10c之间。
图4为手机的爆炸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第一中框21可以包括:第一金属中板212和围设在第一金属中板212外边缘的第一边框211,第一边框211可以包括侧边框、顶边框和底边框。
第二中框22可以包括:第二金属中板222和围设在第二金属中板222外边缘的第二边框221,第二边框221可以包括:侧边框、顶边框和底边框。转动连接件23可以分别与第一金属中板212和第二金属中板222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边框211和第二边框221与第一金属中板212和第二金属中板222之间通过注塑固定相连。第一金属中板212和第二金属中板222可以为铝板,也可以为铝合金,还可以为镁合金。第一边框211和第二边框221可以为金属边框,也可以为玻璃边框,也可以为陶瓷边框。
其中,参见图4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电路板50和电池60,其中,电池60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与充电管理模块和电路板50相连,电源管理模块接收电池60和/或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并为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可折叠的显示模组10、摄像模组以及通信模块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60容量,电池60循环次数,电池60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电路板50的处理器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和充电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例如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例如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和闪光灯等器件。
参见图5所示,显示模组10可以包括:玻璃盖板(Cover)11、显示层12和支撑层13。显示层12位于玻璃盖板11和支撑层13之间,支撑层13用于对显示层12起到支撑作用,其中,为了确保支撑层13具有支撑性能,所以支撑层13往往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但是,在整机设计时,为了降低信号干扰和静电释放(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风险,需要将悬空的金属(例如支撑层13)与中框20电连接实现接地。
其中,支撑层13与中框20之间往往通过导电件70进行电连接,导电件70可以为弹片或导电泡棉等导电材料。
其中,支撑层13一般会选用铜层,铜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实现与中框20之间良好的接地性能,但是,当电子设备100为折叠设备时,由于整机重量的要求,另外,折叠屏手机用的支撑层13既要满足支撑性能又要有弯折功能,所以,支撑层13的厚度要较薄,但是,当支撑层13继续使用铜层时,当铜层厚度较薄时,铜层无法对显示层12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所以,在折叠设备中,支撑层13不宜选用铜层,一般在折叠设备中,支撑层13为合金材料或不锈钢等厚度较薄且能具有较好的支撑性能的材料。
然而,当支撑层13为合金材料(例如铝合金或铜合金)或不锈钢等材料时,由于合金材料或不锈钢的导电能力较弱,所以,支撑层13通过导电件70与中框20接地时,为了提升支撑层13表面的导电性能,所以,参见图6和图7所示,支撑层13包括第一面13a和第二面13b,第一面13a朝向显示层12,第二面13b朝向中框20的第一金属中板212和第二金属中板222,在支撑层13的第二面13b的接地位置镀镍/金或其他导电材料形成导电镀层131,导电镀层131可以提升支撑层13接地位置的导电性能,保证支撑层13与中框20之间通过导电件70和导电镀层131实现稳定有效的电连接。
参见图7和图8所示,导电镀层131在支撑层13的第二面13b的局部区域设置,导电镀层131可以设置两个(参见图8)或多个,当导电镀层131的数量为两个时,参见图6所示,其中一个导电镀层131可以与第一中框20的第一金属中板212电连接,以实现支撑层的一侧进行接地,另一个导电镀层131可以与第二中框20的第二金属中板222电连接,以实现支撑层的另一侧进行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镀层13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为图8所示的圆形,在一些示例中,导电镀层131的形状还可以为多边形、椭圆形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
但是,支撑层13的第二面13b设置导电镀层131后产生的金属内部应力不均,导致支撑层13的第一面13a上与导电镀层131位置相对的区域产生拱起变形参见图7所示)。这样,当电子设备正常使用时,电子设备上由于显示层12的作用不易观察到拱起变形,但是当电子设备息屏时,当光线照射时,该拱起区域对光线的反射出现不均匀,导致外观上可以观察到模印,例如,显示模组10与导电镀层131相对的位置出现凹凸感,从而对电子设备的外观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将导电镀层131的周围增加导电过渡层,或者在导电镀层131的外边缘设置为凹凸的锯齿形状,或者在导电镀层131上挖孔,使得支撑层13上设置的金属镀层产生的材料内应力逐渐降低,这样产生的拱起会逐渐降低至大面平整区,实现降低模印程度的作用。或者,支撑层13的第一面13a上与导电镀层131相对的区域减薄处理形成凹陷区域,凹陷区域可以补偿拱起变形,从而提高支撑层13上与导电镀层131相背的一面的平整性,避免电子设备光线照射时出现模印。
需要说明的是,大面平整区具体指的是支撑层的第一面上除了拱起变形区之外的平面区域。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详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几种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9所示,支撑层13的第二面13b的部分区域设有导电镀层131,导电镀层131的外周围设有导电过渡层,其中,参见图9所示,导电过渡层包括多个第一子过渡层132,且多个第一子过渡层132绕着导电镀层131的外周间隔设置一圈或多圈,例如,图9中,多个第一子过渡层132绕着导电镀层131的外周间隔设置一圈,当然,在一些示例中,多个第一子过渡层132绕着导电镀层131的外周间隔设置多圈。
本申请实施例中,导电镀层131与中框20电连接,以实现支撑层13的接地,当然,在一些示例中,还可以将导电过渡层与中框20电连接,以实现支撑层13的接地,或者,还可以将导电镀层131和导电过渡层均与中框20电连接,这样实现了支撑层13多个位置接地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子过渡层132与导电镀层131的外边缘之间间隔设置,例如,图9所示,多个第一子过渡层132与导电镀层131的外边缘之间具有间隔,这样,两个镀层之间隔开,从而达到降低金属内应力的作用。
需要说明是,每个第一子过渡层132的面积小于导电镀层131的面积,这样,确保了第一子过渡层132的内应力小于导电镀层131的内应力,这样,第一子过渡层132产生的拱起变形小于导电镀层131产生的拱起变形。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导电过渡层的外周围设置多个第一子过渡层132,且每个第一子过渡层132的面积小于导电镀层131的面积,这样,支撑层13上第一子过渡层132处的内应力小于导电镀层131位置的内应力,使得第一子过渡层132产生的拱起变形小于导电镀层131产生的拱起变形,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层13上从导电镀层131到第一子过渡层131处产生的材料内应力逐渐降低,这样产生的拱起会逐渐降低至大面平整区,这样,电子设备息屏后,光纤照射时,在第一子过渡层132的过渡作用下,光线反射时出现的不均匀程度从大到小逐渐减小,从而起到对模印程度逐渐降低的作用,所以,在视觉上对模印程度逐渐弱化,使得电子设备上的模印在视觉上不会很明显。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子过渡层13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如图10所示,第一子过渡层132的形状可以为多边形。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过渡层132的形状还可以为椭圆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11A所示,导电过渡层还包括多个第二子过渡层133,多个第二子过渡层133位于多个第一子过渡层132的外周。
其中,参见图11A所示,第二子过渡层133的面积小于第一子过渡层132的面积。这样,导电镀层131、第一子过渡层132和第二子过渡层133的面积逐渐减小,这样,从导电镀层131、第一子过渡层132到第二子过渡层133产生的材料内应力逐渐降低,支撑层13第一面13a上产生的拱起会逐渐降低至大面平整区,这样,电子设备息屏后,光纤照射时,光线反射时的不均匀程度从大到小进一步的逐渐减小,从而起到对模印程度逐渐降低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第二子过渡层133在多个第一子过渡层132的外周分布时,参见图11B所示,每个第二子过渡层133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子过渡层132之间的中心线L上。这样,确保了支撑层13第一面13a上产生的拱起会均匀地逐渐降低至平整区域,电子设备上的模印分布均匀的,模印不易出现不均匀分布。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子过渡层133也可以偏离相邻两个第一子过渡层132之间的中心线L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1A所示,第二子过渡层133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第二子过渡层133形状还可以为多边形,例如,可以为如图10中示出的方形。
当然,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子过渡层133形状还可以为椭圆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过渡层132和第二子过渡层133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支撑层13的第一面13a上设置的两个导电镀层131时,两个导电镀层131外周的第一子过渡层132和第二子过渡层13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需要说明是,当第一子过渡层132和第二子过渡层133的形状为多边形(例如三角形或多边形)时,多边形的金属镀层由于存在尖角,所以内应力集中更明显,而第一子过渡层132和第二子过渡层133的形状为圆形时,则内应力比较分散,所以产生的拱起变形程度小于多边形金属镀层带来的拱起变形程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12所示,多个第一子过渡层132沿着导电镀层131的外周在导电镀层131的外边缘上间隔设置,例如,多个第一子过渡层132挨着导电镀层131的外边缘,相邻两个第一过渡层与导电镀层131的部分外边缘围成缺口131a,以使导电镀层131的外边缘呈锯齿状。这样,导电镀层131的外边缘呈凹凸不平的锯齿状结构,锯齿状结构之间具有缺口131a,使得支撑层13上设置的金属镀层产生的材料内应力降低,这样产生的拱起会降低至大面平整区,实现降低模印程度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子过渡层132的形状可以为多边形,或者,如图13所示,第一子过渡层132的形状可以为半圆形,当然,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子过渡层132的形状还可以多边形、三角形或扇形。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子过渡层13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多个第二子过渡层133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子过渡层132的形状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A和图12中,还可以在各个缺口131a相对的位置设置第二子过渡层133,这样,第一子过渡层132与导电镀层131的外边缘挨着设置,第二子过渡层133与导电镀层131的外边缘间隔设置。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为: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4所示,导电镀层131上具有多个开孔134,且开孔134的孔底延伸到支撑层13的第二面13b,这样,导电镀层131为非连接的镀层,导电镀层131上具有开孔134,开孔134的设置使得导电镀层131的产生的材料内应力释放,从而使得导电镀层131的应力降低,这样产生的拱起会逐渐降低至大面平整区,实现降低模印程度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开孔134绕着导电镀层131的中心间隔设置一圈或多圈,例如,参见图14所示,多个开孔134绕着导电镀层131的中心间隔设置一圈,其中,多个开孔134可以靠近导电镀层131的外边缘,这样利于导电镀层131降低内应力,当然,在一些示例中,也可以将多个开孔134位于导电镀层131的中心与外边缘之间的任意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14所示,开孔134可以为圆孔,或者,开孔134还可以为方孔或者椭圆孔。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开孔134的形状不作限定。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15所示,支撑层13的第一面13a上具有凹陷区域135,支撑层13的第二面13b上与凹陷区域135相对的位置设有导电镀层131,这样,当支撑层13第二面13b上导电镀层131产生内应力时,支撑层13的第一面13a上的凹陷区域135拱起变形,通过凹陷区域135对拱起变形起到补偿,这样,参见图16所示,支撑层13的第一面13a上未出现拱起变形,提高了支撑层13的第一面13a的平整性,从而避免电子设备光线照射时出现模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支撑层13的第一面13a上与导电镀层131相对的区域形成凹陷区域135,凹陷区域135可以补偿拱起变形,从而提高支撑层13上与导电镀层131相背的一面的平整性,避免电子设备光线照射时出现模印。
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层13的第一面13a上形成凹陷区域135时,具体可以通过对支撑层13的第一面13a上做减薄处理,例如蚀刻等方式对支撑层13的第一面13a上与导电电镀相对的位置进行减薄,需要说明的是,凹陷区域135的深度具体根据图7中拱起变形的高度进行设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陷区域135朝向导电镀层131的正投影与导电镀层131完全重合,这样确保导电镀层131引起的拱起变形在凹陷区域135均能得到补偿,保证支撑层13的第二面13b设置导电镀层131时,支撑层13的第一面13a上不会出现拱起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是以折叠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示例中,本申请的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适用于非折叠手机,例如,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也可以用于直板手机中,这样,当在直板手机中采用上述方案时,由于支撑层13采用合金或不锈钢等厚度较薄的材料,所以,可以降低显示模组10的厚度,使得直板手机的厚度降低,或者直板手机内节省出的空间可以设置其他器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显示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显示层和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背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显示层;
所述支撑层的所述第二面的部分区域设有导电镀层,所述导电镀层的外周围设有导电过渡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过渡层包括多个第一子过渡层,且所述多个第一子过渡层绕着所述导电镀层的外周间隔设置一圈或多圈;
且每个所述第一子过渡层的面积小于所述导电镀层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子过渡层与所述导电镀层的外边缘之间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过渡层还包括多个第二子过渡层;
所述多个第二子过渡层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子过渡层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过渡层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子过渡层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子过渡层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过渡层之间的中心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过渡层和所述第二子过渡层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和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子过渡层沿着所述导电镀层的外周在所述导电镀层的外边缘上间隔设置;
且相邻两个第一过渡层与所述导电镀层的部分外边缘围成缺口,以使所述导电镀层的外边缘呈锯齿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过渡层的形状为半圆形或多边形。
10.一种显示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显示层和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背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显示层;
所述支撑层的所述第二面的部分区域设有导电镀层,且所述导电镀层上具有多个开孔,且所述开孔的孔底延伸到所述第二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孔绕着所述导电镀层的中心间隔设置一圈或多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为圆孔、方孔或者椭圆孔。
13.一种显示模组,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显示层和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背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显示层;
所述支撑层的所述第一面上具有凹陷区域,所述支撑层的所述第二面上与所述凹陷区域相对的位置设有导电镀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区域朝向所述导电镀层的正投影与所述导电镀层完全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为金属合金或不锈钢制成的导电支撑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镀层的厚度小于等于0.2mm。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电池盖和上述权利要求1-16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电池盖分别位于所述中框的两侧;
且所述显示模组的支撑层上设置的导电镀层与所述中框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折叠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导电镀层电连接,所述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中框的金属中板电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导电弹片或导电泡棉。
CN202120713955.7U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4173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3955.7U CN215417305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13955.7U CN215417305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17305U true CN215417305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0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13955.7U Active CN215417305U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173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3715A1 (zh) * 2021-04-08 2022-10-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3715A1 (zh) * 2021-04-08 2022-10-1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688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urved display module
CN113286456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404569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2020099004A (ja) 電子機器
CN215417305U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007348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8600425A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4067417A1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7562183U (zh) 折叠显示终端
CN112947780A (zh) 触控屏、触控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CN218301428U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
KR20070016329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정전기 방전을 위한 엘씨디 모듈 고정구조
CN211656522U (zh) 电路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9979774B (zh) 键板以及具备该键板的电子设备
US921582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0868605U (zh) 一种显示模组的防短路结构
CN216700048U (zh) 折叠终端
CN220067760U (zh) 一种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7361025U (zh) 显示模组和终端
CN219228292U (zh) 导电泡棉、中框、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05019850A (ja) 携帯機器
CN210328110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111124174B (zh) 触摸屏及电子装置
WO2024022140A1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
WO2023226608A9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